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2024-04-05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安全风险防范及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局会议精神,加强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为了推进我校创建“平安校园”、打造优质教育活动,特制订本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创建平安校园、打造优质教育”为主题,突出学校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学校工作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好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相互联系,齐心协力,营造安全、文明、祥和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工作目标

建立公安、教育、城管、工商、卫生、文化联合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无纠纷案件、无上访事件、无周边环境问题,以达师生平安、秩序井然,有力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三、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总务主任)

组员:

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的安全工作的开展与进程进行检查与监督。

四、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卫生及安全:

1、认真学习国家和本市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教育部、卫生部并及认真履行《教育局善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2、向学生提供的饮用水必须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

3、严格监测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在疫情发生时期工作人员必须每天早晨

接受体温测试。

4、卫生教师重视学校卫生工作,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做好教师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5、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对于发热、腹泻、过敏等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群体交叉感染。

6、严格“手足口病”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一旦发生疫情,要随时启动“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机制和防控工作预案。

(二)、校外活动安全:

1、事先对活动场地进行勘察。

2、制订详细活动方案(行程、集散时间及地点、食品供应、安全防护措施、带队方式、活动内容等)。

3、活动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告知家长。

(三)、交通安全:

1、要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

2、接送时间及站点设置必须科学、合理;严禁超载、超速行驶。

(四)、学生事故处理及报告: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应及时处理和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1、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同时以最快方式将伤者紧急送至附近医院救治,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2、迅速收集有关事故信息,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注意做好事故现场有关证据的保存工作。

3、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区教育局及事故相关的部门报告,同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接到报告的区教育局应在2小时内书面向市教委和区人民政府报告。

4、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中毒原因、主要症状等。传染病流行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首例发病时间、地点、感染人数、主要症状、卫生医疗机构的初步诊断等。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

事件主要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处理情况等。

5、报告的信息必须是真实记录,经确认可公布发表的信息,公布事实时间、数字必须准确;事故原因要根据有关权威部门认定的信息公布。

6、如实向家长阐述事故经过,确属校方责任的不推卸。

7、公布的受伤情况以医院诊断为准,伤残等级以司法鉴定部门为准。 8、不清楚的事实,待有关方面调查后再公布;涉及学生及家庭隐私的,必须依法予以保护。

9、做好伤害事故及处理工作的分析、总结、存档工作。

(五)、应急措施:

如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时,学校风险防范及重大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开展事故处理工作,落实各项防范应急措施。

1、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同时以最快的方式将伤者紧急送至附近医院救治,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2、领导小组成员得知事故发生,必须到现场立即保护好事故现场,迅速收集事故的有关证据、信息,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有关的保存工作。

3、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县教育局办公室、综合教育科及事故相关部门报告,同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4、①食物中毒事件必须报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中毒原因、主要症状等。②传染病流行事件报告:首例发病时间、地点、感染人数、主要症状及卫生医疗机构的初步诊断等。③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报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处理情况等。

5、报告的信息必须是真实记录,事故原因要根据有关权威部门认定的信息方可公布事故的相关信息。

6、公布的受伤情况以医院诊断为准,伤残等级以司法鉴定部门为准。 7、如实向家长阐述事故经过,不推卸确属校方的责任。

8、不清楚的事实,待有关方面调查后再公布,涉及学生及家庭隐私的必须依法予以保护,不随意公布。

9、做好伤害事故及处理工作的公析、总结、存档工作,并做好事故的善后

处理工作。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安全责任意识:

(1)、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

(2)、将安全工作有机地纳入学校自主发展规划之中。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当事人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处罚或行政处分。

(3)、对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2、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

(1)、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学习《教育系统安全责任风险预警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学校安全责任和防范方面的知识。

3、确保安全防范经费投入和使用:

教育局下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用于学校的安全、防病及公共卫生标准化建设,用于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保证安全工作经费的使用。

***第二中学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血液透析紧急风险预案

2013年1月修订

目录

1. 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应急预案 2. 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应急预案 3. 无肝素透析发生凝血应急预案 4. 透析机出现空气报警应急预案 5.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 6. 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应急预案 7. 透析管路破裂应急预案 8. 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应急预案 9. 透析中发生休克应急预案 10. 水质异常应急预案 11. 透析时水源中断应急预案 12. 透析时电源中断应急预案 13. 血液净化室火灾应急预案 14. 血液净化室地震应急预案 15. 血液净化室医疗纠纷应急预案

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粗大的穿刺针在同一位置上反复穿刺(扭扣式穿刺)使血管壁损害伤,弹性减低,针孔愈合欠佳造成渗血。

二、渗血表现

血液自针眼周围渗出,渗出的速度与血流速度及使用的肝素量成正比,如果发现不及时,可造成大面积出血。

三、应急预案

1、在渗血处用纱布卷压迫。

2、用冰块发展史部冷敷。

3、在渗血处撒上云南白药或凝血酶。

4、局部覆盖创口贴。

5、用4-5根无菌纱布环绕针孔,以螺旋式拧紧。

四、预防措施

1、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定点(扭扣式)穿刺。

2、穿刺成功后,将针头两侧皮肤向内拉紧,用创可贴覆盖。

3、根抿患者情况肝素剂量个体化或改为小分子肝素。

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患者血管纤细、梗化、末梢循环较差、操作者技术欠佳等造成透析过程中静脉淤血、肿胀。

二、血肿表现

透析进行中随着血流的加快,患者静脉出现肿胀、淤血、疼痛等表现。

三、应急预案

1、当透析过程中静脉突然肿胀疼痛时,立即停止血泵,将动、静脉针上的卡子夹闭,同时将动静脉管路用止血钳分别夹住并分离穿刺针,用无菌的连接器将动、静脉管路连接后打开止血钳,开血泵流速降至100ml/min.关闭超滤(UF),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空气监测夹中拉出,进行离体血液循环,可有效的防止血液凝固.

2、 此时护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找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生理盐水50ML快速推入,患者无疼痛感,发展局部无肿胀证实静脉血管通畅,关闭血泵连接动、静脉管路,恢复透析状态。此种方法循环时间应小于10min,因时间过长会造成部分红细胞破裂,有引起溶血的危险,应尽量避免.

四、预防措施

1、 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

2、 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3、 透析开始应缓慢提升血流速度,使静脉逐渐扩张。 无肝素透析发生凝血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当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下腔出血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由于血流速减慢或回输生理盐水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现象。

二、凝血前表现

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三、应急预案

1、当无肝素透析3-4小时时,静脉压逐渐升高达300-400mmHg,在不停血泵的性况下(防止因停血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立刻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然后再将动脉管路夹住停止引血。

2、用止血钳敲打透析器动、静脉两端,将血流逐渐降至于100ml/min,当血液回输成功后停血泵。

3、打开动脉管路,回输动脉端的血液,如果凝固,可拔丢弃动脉管路上的少量血液。

四、预防措施

1、用肝素盐水100mg/1000ml循环吸附,血泵速100ml/min,吸附30-60min后排空肝素盐水。

2、再用生理盐水500ml重新预冲透析器及管路。

3、根据凝血性况每天30或60min一次阻断血流,用100-20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冲洗量计算在超滤总量内。

4、 求高通量、高血流速透析。

透析机出现空气报警预案

一、发生原因

1、空气进入血管路。

2、血流量不足,动脉压低产生气泡。

3、静脉壶液面过低。

二、报警表现

透析机显示空气报警,静脉壶内液面过低并有气泡。

三、处理原则

1、降低血流速为100ml/min。

2、夹闭动脉管路,打开补液口输入生理盐水。

3、提升静脉壶液面至空气探测器以上。

4、静脉壶内泡沫较多时,给予75%洒精0.1-0.2ml,可有效的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使其消散。

5、空气报警解除后,并闭补液口,打开动脉管路,提升血流速恢复透析状态。

四、预防措施

1、体外循环各接头要衔接紧密,由第二人查对。

2、输液或输血应从动脉端给入,并留人看守。

3、 提升静脉壶液面使其高于空气探测器。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患者高凝、动脉硬化、内瘘肢体受压或感染、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二、血栓表现

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三、应急预案

1、血栓发生在6h之内者,用尿激溶栓(护士操作)

方法:尿激酶25万u/支,用生理盐水12.5ml稀释(2万u/ml)用7号套管针在瘘口轻微搏动处向心方向穿刺,每隔壁15-20min缓慢注射尿激酶4万u,并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同时根据血压情况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容。

2、侵入性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下导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医生操作)

3、用带气囊的导管取栓术(医生操作)

四、预防措施

1、内瘘术后3-4周使用,不可过早穿刺。

2、动静脉内瘘在采用绳梯式穿刺法,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

3、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过紧包扎,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30min,压力适中,以免内瘘堵 塞。(压迫的近心端可触及振颤)

4、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5、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必在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6、不能在内瘘肢体输液、采血、测量血压或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痒时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7、经常听内瘘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出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8、经常活动瘘肢体,如握拳运动,皮下有淤血、肿胀时擦喜疗妥2-3次/日。

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患者高凝状态、封管肝素用量不足或血液返流入导管腔内所致。

二、血栓表现

当导管内血栓形成时,用空针用力抽吸而无血血液抽出

三、血栓预案

1、先用空针用力抽尽管腔内残留的肝素溶血液,接装与管腔容积等量的尿激酶溶液的注射器(浓度为2万U/ml),用力抽吸缓慢放手,如有阻力不可向管腔内推注,如此反复多次,使尿激酶缓慢进入管腔保留1-2h,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2、如果透析中经常出现血流中断(贴壁感),静脉造影显示导管侧口处有活瓣状蓄状物,说明导管周围有纤维蛋白鞘形成,可用尿激酶2ml(2万U/ml)缓慢注入管腔,保留1-2h。或用尿激酶25万u溶于200ml生理盐水,每支管滴注100ml,滴10-15gtt/min.

3、如果溶栓失败应拔管或通过引导导丝进行更换新导管。

四、预防措施

1、封管前用生理盐水冲至双管腔内透明。

2、用肝素原液封管,剂量比管腔容积多0.1-0.2ml,一边推一边关闭导管夹,确保正压封管,防止血液逆流回导管内发生凝血。

透析管路破裂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管路质量不合格

2、血泵的机械破坏

3、各接头衔接不紧

4、止血钳造成的破损

二、破裂表现

破裂处出现渗血,随着血流及裂孔的加大造成大量渗血

三、应急预案

1、出现渗血时应立即回血,将管路的血回干净

2、将新管路用生理盐水预冲后更换

3、各衔接部位要紧密

4、如果失血量较大,应立即输新鲜血或血浆蛋白

5、当血压较低时,遵医嘱给予扩充血容量

6、密切观察生命征,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预防措施

1、上机前严格检查管路的质量

2、密切观察机器及管路的运转情况,发现渗血及时处理

3、定期检查维护透析机,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工程师

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患者免疫缺陷、抵抗力下降、皮肤或鼻腔带菌、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操作频率较多等极易发生感染。

二、局部感染的表现及处理

表现:导管出中处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

处理:

1、用医用汽油棉块擦去周围的胶布痕迹(询问有无汽油过敏吏),再用清水纱布擦去汽油。

2、插管切口及缝线处严格消毒,如有血痂用安尔碘或碘伏棉块湿敷半小时后剥去血痂。

3、消毒后在切口及缝线处放一注满庆大霉素的棉块或局部涂泰利必妥、环丙沙星软膏等,用无菌纱布包扎。

4、每日按上述方法消毒处置一次。

三、全身感染的表现及处理

表现:发热、寒战甚至发展为心内膜炎及骨髓炎。 处理:

1、留取血培养做细菌学检查。

2、根据验结果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3、如果发热、寒战不能控制,应拔掉静脉导管。

四、预防措施

1、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及全身反应,并及时处理。

2、活动和睡眠时避免压迫导管以防血管壁损伤。

3、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避免洗脸、洗头时水流至伤口发生感染。

4、股脉置管的患者下肢不得弯曲900,不得过多起床活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大小便污染伤口。

5、用肝素盐水封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肝素帽最好一次性使用)。

6、插管部位应每日进行消毒换药,必要时随时更换敷料。

透析中发生休克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严重低血压、贫血、心脏病。多脏器衰竭等。

二、临床表现

患者面色苍白或紫绀、出冷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BP<80/50mmHg、心率增快HR>120次/分、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丧失。

三、处理原则

1、低血压引起的休克可不必先测血压,立即回输生理盐水200—300ml,停止超滤,使患者头低臀高位,氧气吸入,必在时输入高渗液体,如1.5%—3.0%氯化钠、50%葡萄糖或5%碳酸氢钠溶液等。

2、危重病人当SaO2<90%,HR减慢或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时、立即回血停止透析,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开放静脉等。

四、预防措施

1、 根据血容量的监测确定干体重,超滤总量<体重的6%-7%。

2、 做好宣传工作,透析间体重增长<1KG/日。

3、透析前根据个体差异停用降压药物,透析后期限制进食量.

4、加强营养,改善贫血,必要时输血、白蛋白或血浆。

5、危重病人进行心电SaO2监测,备除颤嚣、抢救药等。

6、严格掌握透析适应症。 水质异常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反渗机出现故障

2、预处理系统没定时反冲

3、没按时消毒及维护

二、临床表现

患者血压下降、贫血、痴呆、心脏异常、骨软化、呕吐、致癌

三、应急预案

1、病人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抽血仳验寻找原因

2、由水质异常造成的并症停止透析

3、及时更换水处理系统

4、明确原因后尽快恢复透析

四、预防措施

1、水处理系统每半年维护一次,三个月消毒一次

2、每年检测水质情况,以美国AAMI标准或欧洲药典为准

3、每年检测内毒素1-2次

4、 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透析时水源中断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驱水泵发生故障、输水管道断裂、水源不足或水处理机发生障碍等。

二、停水表现

透析机低水压报警(Lower Water)

三、停水预案

1、立刻将透析改为旁路或进行单超程序。

2、寻找故障原因,如在1-2h内不能排除故障,应中止透析。

四、预防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水或备有蓄水罐。

2、定期维修驱水泵、输水管。

3、定期对水处理机进行维护。

透析时电源中断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突然停电、透析机短路、电线老化等。

二、停电表现 停电报警、血泵停止。

三、停电预案

1、在透析中电源突然中断,须用手摇血泵,防止凝血。

2、要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保险夹中拉出来,再用手摇血泵,精神集中防止空气进入血管路。

3、如果是透析机故障,应回血结束透析。如果是短时停电不心忙于回血,因透析机内有蓄电池可运行20-30min。

四、预防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电。

2、定时对透析机进行检修维护。

血液净化室火灾应急预案

血液净化室地震应急预案

血液净化室医疗纠纷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违反医疗护理各项操作规程。

3、对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职责、查封制度、医疗安全制度等没有落实到实处。

4、发生医疗纠纷时需封存哪些资料等相关知识欠缺。

5、在透析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不全面,对透析风险未明确告知。

6、医护人员在病人及家属面前随便议论同行人。

二、纠纷预案

1、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立即通知科领导,同时报告医务处,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2、完好封存现场,包括透析器、血管路、透析液、反渗水、血液、消毒应液、透析机、穿刺针等,立即封存并检验。

3、由医务处根据患者或亲属的要求决定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规定的病历内容。

4、对不明原因的患者死亡,应动员家属进行尸体解剖,且应在死亡48h内进行,若不愿尸解应做签字或记录。

5、科领导及医务处共同指定接待病人及家属的人员,由专人解释病情。

6、当事科室由科领导需在24h内就事实经过以书面报告上报至医务处,并根据要求拿出初步处理意见。

7、遇病人及家属情绪激动,不听劝阻或聚众闹事,影响医院医疗工作正常秩序者立即通知保卫处到场,按治安管理原则办理。

三、预防措施

1、加强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意识,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的管理制度。

2、不断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3、加强证据意识,如透析记录的完整、齐全、准确。知情同意、护理风险告知等。

4、抢救记录应准确、真实,未及时书写的病历应在先6h之内追记,并加以注明。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打造“平安校园”,创造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良好治安秩序和文明的育人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应对校外人员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滋扰突发事件,控制事件发展,降低事故损失。

二、组织领导机构

1、成立校园周边治安处置领导小组。 总指挥:黄士明 副总指挥:陈国玉

成员:顾永昌 余维章及各班主任。

其任务主要是对各班级人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协调作战,必要时协调公安、综治等部门。

2、指挥部下设3个小组,有关小组和人员应按校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做出应急处理反应。

各小组的组成和任务分工如下: 现场处置组——组长:顾永昌

由学校值周、值日人员、教导处人员和现场教师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现场伤亡人员的救助,控制和稳定事故现场。通知公安、综治、教育、卫生、交通和家长等部门。

事故调查组——黄士明

由教导处人员和班主任组成,主要负责对当事人事件原由的询问,了解事情真相,以便指挥部作出恰当的判断与处置。

善后处理组——组长:陈国玉

主要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善后处理。

三、应急措施

1、严格执行值班制度,门卫人员要24小时在岗,不准擅离岗位,按时值班并做好出入登记,妥善处理值班期间发生的问题。

2、外来人未经允许强行闯入,门卫不得放行,主动向其宣传学校政策,劝其停止违法活动,不能扰乱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治安,劝其立即离校。追赶不及、应立即通知值周领导,及早将闯入者查清逐出学校。

3、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行窃、斗殴,先制止、制服,为防不测,同时拨打“110”报警。

4、为防止不良分子逃逸,在制止、制服之前,要关闭校门。

5、如有事件发生,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6、校园周边治安事故发生后,指挥部指挥员及各职能小组应迅速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置。各小组长应根据本组的职责分工,迅速组织本小组人员在指挥部统一调度下的开展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位老师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做好校园周边治安处置应急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2、制定方案,组织落实。各位老师都要根据本预案的要求,明确职责,并按3个小组的具体分工,组织落实本小组工作人员。

3、各小组人员落实,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力争把事故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xxxxxx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xxxxxx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及相关预案,结合公司实际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等各类电力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xxxxxx安全管理,落实事故预防和隐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xxxxxx事故发生;加强xxxxxx保护宣传工作和行政执法力度,提高公众保护xxxxxx的意识;协调发电燃料供给,规范xxxxxx秩序,避免发生xxxxxx供应危机;开展xxxxxx恢复控制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xxxxxx恢复预案;开展xxxxxx处置演习,提高对xxxxxx事件处理和应急救援综合处置能力。

(2)统一指挥。在国家统一指挥和协调下,通过应急指挥机构和xxxxxx调度机构,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险、xxxxxx恢复、应急救援、维护社会稳定、恢复生产等各项应急工作。

(3)分工负责。按照分层分区、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4)保证重点。在xxxxxx事故处理和控制中,将保证把xxxxxx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种必要手段,防止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止发生系统性崩溃和瓦解。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 事件分级

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 应急指挥机构

xxxxxx公司建立xxxxxx应急指挥机构,形成职责明确,信息通畅、上下互通、指挥有力的指挥体系。

1、公司xxxxxx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指挥部成员:

2、指挥部下设xxxxxx应急办公室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3、成立各专业xxxxxx应急工作组

4、公司所属各相关单位组建相应的xxxxxx应急指挥机构各单位建立以xxxxxx为指挥的xxxxxx应急指挥机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在公司xxxxxx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开展应急工作。

5、在发生突发事件后,成立现场抢修指挥部 5.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1、公司xxxxxx应急指挥部职责

(1)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贯彻电监会有关xxxxxx安全的管理制度,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有关xxxxxx应急处理的有关规定;

(2)研究应急处理的重大决策,制定并发布应急处理的预案;

(3)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督促各级完成为落实本预案所需要的人员培训、技术措施; (4)根据本预案规定的程序发布和解除预警; (5)根据本预案规定的程序发布和解除应急状态;

(6)根据本预案规定的处置原则,督促相应单位正确实施本预案。

2、公司xxxxxx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职责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xxxxxx政府及国家电网公司有关xxxxxx法规、规定,统一领导xxxxxx抢险及应急处理工作。根据xxxxxx发展趋势,及时下达应急指令,宣布进入和解除预警状态,宣布进入和解除应急状态,宣布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新闻发布和事故调查等工作。

3、公司xxxxxx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协调指挥公司系统的xxxxxx抢险及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审核颁发《预案》工作,协助总指挥完成领导小组工作。

4、公司xxxxxx应急指挥部各成员职责

5、公司xxxxxx应急办公室职责

(1)在总指挥与副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完善工作;

(2)督促实施本《预案》,指导相关单位或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监督基层单位落实xxxxxx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指挥协调发生xxxxxx的单位按照《预案》要求,进行事故应急救援等工作。

6、公司所属各相关单位组建的应急指挥部职责

(1)执行上级有关安全规定,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确保本预案正确实施; (2)根据本预案规定的处置原则制定实施细则;

(3)根据上级的预警命令或本厂发布的预警命令组织动员; (4)组织事故处理; (5)组织培训;

(6)落实本预案规定的有关技术措施。 6 预防与预警 6.1 风险监测

各单位应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络,了解xxxxxx活动趋势,制订应对方案;定期对处于xxxxxx等重要设施、场所进行检查,制定并实施xxxxxx措施,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3 预警结束

在xxxxxx原发布机关做出撤销的决定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宣布解除预警,并终止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7 信息报告

各级人员按照本预案应急处置中规定的相应响应程序与处置阶段在xxxxxx小时内向上一级完成信息报告。 8 应急响应 8.1 响应分级

突发事件发生后,xxxxxx的应急响应坚持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原则。 xxxxxx恢复应急响应工作划分为xxxxxx个等级:

xxxxxx 8.2 响应程序

8.3 应急处置

(1)xxxxxx恢复:发生xxxxxx事件后,xxxxxx机构和有关xxxxxx要尽快恢复xxxxxx运行和xxxxxx供应。

(2)社会应急:发生xxxxxx事件后,受影响或受波及的各有关部门、各类xxxxxx用户要按职责分工立即行动,组织开展xxxxxx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 8.4 应急结束

当xxxxxx完全恢复后,应急工作小组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宣布结束应急预案,应急状态结束。 9 后期处置

1、xxxxxx恢复后,应急工作小组应组织编写技术分析报告,制订反事故措施。

2、对原因不明或情况复杂的事故,应急工作小组应组织科研、设计、制造、安装等单位技术人员联合进行事故分析。

3、对已颁发的反事故措施,要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直至所有隐患消除。 10 应急保障 10.1 应急队伍

(1)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组建应急抢修队伍; (2)建立应急专家库, 为应急抢修和救援提供技术支撑; (3)加强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应急装备水平,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4)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动协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10.2 应急物资与装备

(1)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 实现应急物资信息共享,统一调配使用;

(2) xxxxxx单位应加强对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维护及保养, 确保应急物资和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10.3 通信与信息

xxxxxx单位应以公司常规通信资源和社会公共通信资源为主,应急通信系统为辅, 保证应急指挥和现场抢险救援的通信畅通, 信息传输及时无误。 10.4 经费

因xxxxxx事故造成的xxxxxx处置费用,由xxxxxx承担;处置突发事件产生的xxxxxx保障费用,参照《国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xxxxxx执行。 10.5 其他 (1)运输保障

(2)治安保障

(3)医疗保障

(4)后勤保障

11 培训和演练 11.1 培训

xxxxxx应认真组织员工对国网公司和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演练,并通过技术交流和研讨等多种方式,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11.2 演练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至少每年协调组织一次应急联合演练,加强和完善xxxxxx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xxxxxx应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12 附则 12.1 术语和定义

1、应急预案: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2、应急管理:是指组织为有效地预防、预测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或者负面影响,所进行的制订应急预案以及建立健全应急体制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的统称。

3、应急响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处置:针对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开展有效救援行动的统称。

5、应急恢复:指应急救援行动基本结束,现场恢复到基本稳定、安全的状态。

6、应急结束:指应急响应完全结束后,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12.2 预案报备

国家电网公司处置xxxxxx事件应急预案报公司上级主管单位备案, 网省公司、公司直属单位处置xxxxxx应急预案报国家电网公司备案。 12.3 预案修订

根据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修订, 以及管理体制变化,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预案适时进行补充、完善,修订期限原则为xxxxxx 年。 12.4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xxxxxx制定并负责解释 12.5 预案实施

本预案经xxxxxx批准、备案后实施。 13 附件

13.1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13.2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13.3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13.4 规范化格式文本

13.5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13.6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责任人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

一、目的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二、组织本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三、职责1.

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及对外联络。2.

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调动抢险员、器材、机械上一线抢险。3.

任务是保护我项目部及行业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外界的联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并负责生活保障。

四、事故处理救援程序1.

施工现场和基地发生一般的环境(如噪声超标)污染,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上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施工。2.

当施工现场及基地发生为重大的环境污染,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工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及时制止污染的后续发生,并及时上报集团项管部。3.

对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如火灾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后,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自救并立即向工程管理部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员在该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受到人身伤害,则应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部门(120)电话求救。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的检测。工程管理部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能组织处理事故。4.

当火灾发生后遵循消防预案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断火源,断绝火点,控制火势及熄灭火灾。并做好现场的有效隔离措施,及火灾的善后处理工作。及时组织地分类清理、清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当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后,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及时清理外运,或采取隔离措施后及时委托环保部门处理、检测,以求将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5.

立即组织安全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立即组织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的举一反三环境保护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遵章守纪,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五、各相关通讯地址1.

医疗急救中心:1202.

公安:110

当地公安局:

派出所:〖1〗〖2〗3.

项管部电话:工程管理部电话:

4.

项目经理:

手机或电话项目副经理:

项目工程师:

施工员:

安全员:

材料设备员:

监理项管部电话:

当地安全生产监察局电话:

当地安全监督站电话:

专业环保部门电话:

附近医院地址:工伤事故是指特色医院目录(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第6篇

本指南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 案”)的编制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石油化工(包括石油炼制与化工)企业环境应急 预案的编制。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性法律文件,编制该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环境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环境应急 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环境敏感区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 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 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 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 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 域、富营养化水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 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 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3.3 环境保护目标

石油化工企业周边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 3.4 危险物质

指能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等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 的混合物。 3.5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

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6 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

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污 染源,包括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危险物质以及产生、 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3.7 环境污染事件与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 与行为,以及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 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环境安全 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3.8 分类

指根据环境污染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 类别。 3.9 分级

指按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环境 污染事件的级别。 3.10 应急准备

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 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11 应急响应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12 应急救援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 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13 恢复

指在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 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 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预案编 制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应来自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包括 应急指挥、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监测、 消防、工程抢险、医疗急救、防化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企业内部、 外部专家。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制定预案编制任务和 工作计划。

4.2 基本情况调查

应对企业基本概况、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企业周边环境状况、 环境保护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4.2.1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4.2.1.1 企业名称、详细地址。

4.2.1.2 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4.2.1.3 企业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4.2.1.4 其他情况说明。

4.2.2 企业环境污染危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4.2.2.1 企业的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的名称

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消耗量、物料最大贮存量和加工 量,列出涉及的危险物质名称及数量等。

4.2.2.2 调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装置,危险物质储 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收集企业平面布置图,雨水、 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设施(备)平面布置图、 企业消防设施配置图。

4.2.2.3 调查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名称及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

处理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设备及其他环境 保护措施等。

4.2.2.4 调查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储存、转移、处置情况,

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 危险废物处理的设计规范和防范环境风险情况。

4.2.2.5 调查企业危险物质及危险废物的运输(输送)单位、 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跑、冒、滴、漏”的防护 措施等。

4.2.3 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4.2.3.1 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如风向、风速、降 雨量、暴雨期等。

4.2.3.2 企业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 河流的岸边)。

4.2.3.3企业所处区域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5000和1:50000), 图中包括以下内容: (1) 年风向玫瑰图;

(2) 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以及管道; (3) 受纳本企业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

雨水)的水域,废水排放路径及排污口位置,企业厂区外固体废物 处置场;

(4) 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线、周边区域的企业分布、社 区重要基础设施等;

(5) 区域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调查范围按HJ/T 169 确定)。 4.2.3.4 企业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雨 水)排放去向(水域名称),废水输送方式,排污口位置,水域功 能类别。企业排污口下游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地表水及地下水取 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红 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名称,保护 级别,与企业排污口的距离。

4.2.3.5 列表说明区域内各环境保护目标名称及与企业边界的

方位和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人口数量、学校的相对位置和学生人 数、医院的相对位置及联系方式。

4.2.3.6 企业相关地表水、地下水、海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受纳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情况及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表水、 地下水(或海水)及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的环境标准。

4.2.3.7 企业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

方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服务范 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 4.2.3.8 企业下游地下水打井取水情况。 4.2.3.9 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

4.2.3.10 企业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交通干线流量等。

4.2.3.11 企业危险物质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 保护目标说明。

4.2.3.12 同一流域或区域产生同类污染物的其他企业名录及 排污状况。

4.3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能力评估

4.3.1 明确企业存在的危险源、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 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4.3.2 对企业存在的环境污染事件风险进行识别。

4.3.3 对可能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

置、要害部位以及重大环境危险源等的风险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 主要依据。

4.3.4 针对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程度,对企业的应急资源、处

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不足,并在 应急保障中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 4.4 应急预案编制

在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 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 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 出具体安排。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 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4.5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 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外部评审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相 关企业、环保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企业的预案组织审查。 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本地环 保部门备案。同时,明确实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企业、社区等。 企业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发生重 大变动、或在执行中发现重大缺陷时,由企业及时组织修订。企业 应每年组织对预案进行评审,并及时根据评审结论组织修订。 4.6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 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 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5.1 总则

5.1.1 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5.1.2 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 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 办法等。

5.1.3 适用范围

规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型、 级别等。

5.1.4 事件分级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1.5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 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5.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明确应急预案与内部企业应急预案和外部其他应急预案的关

系,并辅相应的关系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

心、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 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 式表述。 5.2.2 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 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5.3 预防与预警 5.3.1 危险源监控

明确对区域内容易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 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采取安全防 范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防。

应急指挥机构确认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后,要及时研

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件发生。 5.3.2 预防与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成员根据自己的职责需开展的预防和应急准 备工作,如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培训、演练、相关知识培训、应急 平台建设、新技术研发等。 5.3.3 监测与预警

5.3.3.1 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 口进行例行监测。

5.3.3.2 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 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5.4 应急响应 5.4.1 响应流程

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 并以流程图表示。 5.4.2 分级响应

根据事件紧急和危害程度,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 5.4.3 启动条件

明确不同级别预案的启动条件。

5.4.4 信息报告与处置

5.4.4.1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 求,以及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

5.4.4.2 明确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 5.4.4.3 明确事件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件影响的单位,以及向 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5.4.5 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行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达启动预案命令、 召开应急会议、各应急组织成员的联系会议等。 5.4.6 应急监测

5.4.6.1 明确紧急情况下企业应按事发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要 求,配合开展工作。

5.4.6.2 明确应急监测方案,包括污染现场、实验室应急监测 方法、仪器、药剂。

5.4.6.3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要立即开展应

急监测,在政府部门到达后,则配合政府部门相关机构进行监测。 5.4.7 现场处置

5.4.7.1 水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 及水环境状况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可能受影响水体情况说明,包括水体规模、水文情况、水 体功能、水质现状等;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事件发生后,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方法及泄漏至外环境的污 染物控制、消减技术方法说明;

(4)制定水中毒事件预防措施,中毒人员救治措施;

(5)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 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6)跨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说明; (7)其他说明。

5.4.7.2 有毒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 范围以及风向、风速和地形条件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气体泄漏事件所采取的现场洗消措施或其他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企业、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 基本保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5.4.7.3 溢油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溢油数量、油品种类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切断溢油源和控制影响范围的有效措施;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制定事件现场隔离警戒,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措施; (4)制定油品回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措施; (5)制定减轻溢油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的措施; (6)其他说明。

5.4.7.4 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污染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性质、污染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基本保护措施和 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5.4.7.5 辐射事件现场处置

(1)对于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被抢的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放射源搜寻措施和步骤;

2)制定在指定区域内宣传放射性危害特性的方法; 3)其他说明。

(2)对于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措施,切断辐射范围扩大的途径; 2)制定实时监测方案;

3)制定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4)制定周边群众保护措施和预防、治疗方案; 5)其他说明。

5.4.7.6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依据事件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 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医院、疾控中心、救 护车和急救人员;

(2)应急抢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3)国家中毒急救网络; (4)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 5.5 安全防护

5.5.1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明确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5.5.2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制定群众安全防护措施、疏散措 施及患者医疗救护方案等。 5.6 次生灾害防范

制定次生灾害防范措施,现场监测方案,现场人员撤离方案, 防止人员中毒或引发次生环境事件。 5.7 应急状态解除

5.7.1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 5.7.2 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5.7.3 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的 方案。

5.8 善后处置

5.8.1 明确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

5.8.2 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事件中的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5.8.3 明确开展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5.9 应急保障

5.9.1 应急保障计划

制定应急资源建设及储备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 经费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 定措施。

5.9.2 应急资源

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 急队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配备、调用标准及措施。 5.9.3 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企业依据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以应急物资储 备为主,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 理制度。

5.9.4 应急通讯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 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 通畅。

5.9.5 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技术机构等内容。 5.9.6 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交通运输、治安、 医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 5.10 预案管理 5.10.1 预案培训

说明对本企业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 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5.10.2 预案演练

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制定企业预案演练的具体 计划,并组织策划和实施,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适时组织有关企 业和专家对部分应急演练进行观摩和交流。 5.10.3 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 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5.10.4 预案备案

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5.11 附则

5.11.1 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 5.11.2 预案的实施 明确预案实施时间。 5.12 附件

(1)环境风险评价文件;

(2)危险废物登记文件或企业危险废物名录; (3)企业应急通讯录; (4)应急专家通讯录;

(5)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 (6)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7)外部(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 联系单位通讯录;

(8)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 置关系图、本单位及周边区域人员撤离路线;

(9)单位重大危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 (10)应急设施(备)布置图;

(11)危险物质运输(输送)路线及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图; (12)企业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

上一篇:环境安全绩效监测范文下一篇:会计岗位职责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