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函数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是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函数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 每一次发展都是对具体进行更精确更高度地抽象。要让学生一时接受采用陌生知识定义的高度抽象的函数概念, 其困难不言而喻。

其次是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 最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按照教材安排的章节和内容进行。然而, 由于函数概念的抽象性以及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局限性,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比较机械, 效果也比较有限。

再次是练习设计不够有效:函数概念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第一次碰到的一般意义的抽象概念, 而且它还有许多复杂的层次和许多相关的下层概念。因此, 针对这样的概念, 不能期望一堂课或者几堂课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 应当通过有效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通过教学实践, 本文总结了以下可以提高函数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 生动地引入概念

在初中阶段, 函数概念的引入要尽可能地生动, 要让学生感到自然和亲切。因此, 我们采取先给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 通过对这些例子的分析, 归纳出函数定义的办法来引入函数概念。例子的选取尽量令学生熟悉, 例子的分析尽量采用图表。引入概念不一定一开始就打开教材讲其中的例子, 我们完全可以先讲些学生更感兴趣的一些例子, 分析完后再转入课本。例如, 在学习有理数这一章节中, 我们班的学生对课本上的那只在数轴上爬行的小蜗牛印象很深刻。因此, 我首先对小蜗牛的题目进行了改造, 让其适合引入函数概念。

题1:设时间为t, 小蜗牛每分钟可以走2cm, s表示小蜗牛t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在表格中填上对应时间t的路程 (表1) 。

函数研究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函数概念的引入首先应让学生在数量变化过程中感受变量的特性, 自然地接受变量的概念, 然后再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种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从而引出函数概念。因此, 针对题1设计如下问题进行引导:上题中, 时间t是不是在变, 路程s呢?大家还能找出会变的数据量的例子吗?s和t有什么关系?

在通过上面几个问题引出变量与函数的概念后, 还需用下面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变量和函数的概念。

为什么路程s既是变量, 也是函数?t是函数吗?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函数?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在函数概念引入过程中, 教师应当把握多些具体的例子, 尽可能得引导学生通过例子来发现概念, 理解概念。

2 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往往可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2.1 适当的讨论

在授课过程中, 可以适当地分配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对一些函数知识进行讨论。另外, 也可以讨论大家在函数学习过程中比较好的方法以及碰到的一些问题。

适当的讨论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更可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例如, 对下面这样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题2:根据下面的表格, 回答下列问题;设x表示乘坐地铁的站数, y表示应付的票价 (表2) 。

(1) 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2) x是y的函数吗?为什么?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 学生一方面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函数。同时, 通过对问题 (2) 的辨析, 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当然, 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就预先设计出讨论的问题和引导方法, 无准备的临时性讨论一般比较难收到较好的效果。

2.2 主题板报

可以分派学生搜集一些函数的背景知识, 如发展历史, 数学家与函数的小故事以及生活中函数相关的又比较有趣的知识, 或者一些函数易误解的知识等等, 集中在一起出一些关于函数的主题黑板报。这样的主题板报, 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函数知识, 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

2.3 多媒体教学

函数难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函数比较抽象, 而多媒体教学正是将生动形象地解释抽象问题的有力工具。多媒体技术可以动态显示函数图像, 也可轻松地使多个函数图像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 利用画图软件 (如几何画板) 让学生自己操作, 快速地画出各种函数图像, 在动态过程中感受函数图像的性质。显然, 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更直观理解函数概念及其图像等知识。

3 有效的练习设计

设计有效的练习, 首先应当按照不同的练习目的进行分类, 然后对每一类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来进行适量的练习, 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归纳总结, 对函数知识相关的章节及内容有整体概念, 关键的概念和性质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题3:你能默写出变量与函数这一章的内容安排吗, 试一试?

题4:什么是常量, 什么是变量, 什么是函数, 你能说出它们的定义吗, 能否各自举出5个实际例子来说明?

题5:常量与变量之间有什么区别, 能否举出5个实际例子来说明?

引申发散, 学习函数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运用函数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因此这一类的练习就是在掌握函数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类练习的设计需要教师注意函数与数学其他知识 (如不等式, 方程和几何知识) 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的结合。

摘要:初中函数的教学不仅是一个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本文在分析造成函数难学的原因的基础上, 对初中函数有效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

函数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的一项全面性工作,作为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课程首当其冲,为了落实好课程思政,必须多途径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本文从多角度给出了若干课程思政案例,力求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些思路,为课程实现思政的育人功能提供一些助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案例融合

一、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在此背景下对《高等数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深入挖掘可用于思政教育的课程素材和案例资源,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实现数学素养与思想素养的双提升,是每一位教师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具有难度高、学时长的特点,所有理工类、经管类学生都要学习,《高等数学》课程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学习,在高等数学课程上实施课程思政,使学生从一入学就接受课程思政方面的知识,对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将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更有利于全面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本研究以我校自编《高等数学》教材为例,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角度,给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为《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支撑,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提供思路。

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选择与典型育人案例挖掘

本研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在案例挖掘中,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教学素材搜集,从教学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案例。例如,中国古代数学家的贡献——清代著名数学家李善兰;数学与哲学的关系——定积分中的质变与量变;数学的应用——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等等。真正做到在数学教育中实现了学生数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双提升,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增强了学生民族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一)在定积分的教学中,深植爱国主义教育

案例1:介绍中国近代数学家李善兰对近代科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尤其是其在定积分领域的成果——尖锥术的研究,尖锥术是一种使用微积分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虽然李善兰在创造“尖锥术”的时候还没有接触微积分,但已经实际上得出了有关的定积分公式,这说明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微积分萌芽,即使没有西方的传入,中国也会发现微积分,从而实现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转变。在介绍数学家的贡献,向学生传播数学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在分段函数的教学中,培养法律意识和社会担当精神

案例2:以个人所得税案例为融入点,即工资在不同的阶段,代入各自对应的函数,最终求得所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依据2020年个人所得税细则,则建立纳税模型为:

引入范冰冰偷税案例:从国家税务总局以及江苏省税务局获悉,2018年6月初,群众举报范冰冰涉税问题后,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调查核实情况为,范冰冰在电影《大轰炸》剧组拍摄过程中实际取得片酬3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已经申报纳税,其余2000万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个人所得税618万元,少缴营业税及附加112万元,台计730万元。此外,还查出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少缴税款2.48亿元,其中偷逃税款1.34亿元。

对于上述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迫缴税款2.55亿元,加收滞纳金0.33亿元,并对范冰冰采取拆分合同手段隐瞒真实收入偷逃税款处4倍罚款,合计2.4亿元。

通过案例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从心理上拉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索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

(三)在学习函数建模与微分方程应用实例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

结合当下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以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和模范人物形象进行价值引领。

案例3:2019-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在疫情发展初期,部分西方国家提出“群体免疫”的拖延策略,世界著名流行病学家尼尔·弗格森团队通过数学预测模型得出研究结论:“在无控制措施下,继续采取非药物干预手段将会导致英美超过25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份研究报告使英美两国彻底改变了疫情防控的态度与举措。反观中国,钟南山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各大疾控科研团队积极主动开展疫情数据搜集研判,通过数理统计对疫情的发展形势进行科学预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适时向同学们介绍肺炎疫情感染人数传播模型:

把一个封闭区域中的人群分为四类:S(易感者)、E(潜伏者)、I(感染者)、R(康复者)。这个区域中的总人数为N,则有N=S+E+I+R。可以利用如下微分方程来表示这四类人群数量变化规律:

dS/dt=-rβIS/N

dE/dt=rβIS/N-αE

dI/dt=αE-γI

dR/dt=γI

其中,r代表某一名感染者会接触到的人的数量,β表示一名正常人接触到感染者后被感染为潜伏者的概率,α表示潜伏者转化为感染者的概率,γ表示感染者恢复健康的概率。若赋值r =25,β=0.02,α=0.1,γ=0.1,使用MATLAB软件画出图像为:

得出结论:模型大约在125天左右达到了平衡,感染人数的峰值在2000人左右。可以看到在疫情数据科学预判中,数学模型起着关键的作用,从而激励学生們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定积分概念的教学中引入唯物辩证法和发展观

通过讲解“无限分割、以直代曲、无穷累加”的积分学基本思想;让学生理解到课程蕴含的“以不变代变、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让学生体会从局部解决整体的问题的思想,进一步将定积分思想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引用个人“成就”的案例。

案例4:人的能力是一个每天积累的变化量,成功的决定因素并不在于最初的能力的大小,而是在于我们日积月累的不断提升。

案例选取不仅体现了定积分的“积零为整、迭代递增”思想,又能鼓励学生做事要持之以恒,揭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懈怠以致深渊”的道理,让学生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五)在极值的应用、最优配置的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

在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最优配置问题,用极值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案例5:在建筑行业中,面积大小、原料等条件下,实现建筑成本最低的配置问题。欲围成面积为216平方米的一块矩形土地,并在中间用一堵墙将其隔成两块,问这块土地的长和宽选取多大的尺寸,才能使所用材料最省?

在正确引导学生最优配置问题的教学中,还可以融入企业社会责任感内容,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习惯,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和就业创业理念。

(六)在函数建模的利息计算中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案例7:校园贷是近年来困扰高校管理者的一大难题,校园贷平台以低息诱骗大学生上当,实则收取高额的滞纳金和手续费,并采取暴力催收,很多学生之所以会掉入这样的陷阱,其根本原因是其缺乏对高利贷的判别能力。

在利息计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建立校园贷利息计算模型,演示校园贷的还款方式计算方法:某学生决定在某网络金融平台贷款1000元,月利率0.99%,分12期还款。贷款金额中要扣掉200元的咨询费,平行客服告知每期需要还款的金额为:

1000/12+1000*0.99%=83.33+9.9=93.23 ,

其不合理之处在于:首先,实际上每月应还本金为800/12=66.67元,而不是83.33元。其次,随着每月的还款,贷款余额不断减少。但平台在计算每月产生利息时所对应的贷款余额一直都是1000元。按照这种还款方式,第12个月还款时的实际月利率为:

9.9÷83.33=11.88%,转化成对应的年利率为11.88%*12=142.56%。如此高的年利率十分不合理。

通过计算向学生揭露校园贷的不合理性和欺骗的本质,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校园贷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信用意识,培养契约精神,学习金融知识,减少冲动性消费,做理性的消费者。

三、结语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一致性。本文从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迫切性出发,结合笔者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践,探索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兴趣和学术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仲春.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德育时空,2021(8).

[2]刘淑芹.高等数学中课程思政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

[3]张婷.刘殷君.叶淑宏.刘文文.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数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21(09).

[4]王晓丽.张雪霞.赵文彬.赵锐.融入课程思政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09).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开放课堂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题成果,课题编号:NZJGH2020137;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多维度下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數学典型案例开发及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ZSZX21318)

函数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 函数

函数是完成某一指定任务的程序模块。一个C语言程序可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每个函数完成一定的功能。函数在使用之前必须先行定义。

1.2 变量

变量是在程序运行期间可以改变的量。变量在使用之前必须先定义, 当一个变量被定义后, 可以从定义中获得这个变量的名, 变量的数据类型和变量的存储类型。同时, 根据这个定义所在的位置, 还可知道这个变量的生存期以及它的作用域。

1.3 形参与实参

函数的参数主要用于主调函数向被调函数传递数值。在函数定义时, 函数名后面圆括号内的参数称为形式参数, 简称形参;在函数调用时, 函数名后面圆括号内的参数称为实际参数, 简称实参。在函数调用时, 首先将实参传给形参, 然后才能执行函数体。在C语言中, 参数的类型不同, 其参数值的传递方式也不完全相同, 一般分为“值传递”方式和“地址传递”方式。

2 要求一个结果的程序

2.1 例如: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值

从题设中已知两个整数, 将它们作为函数的形式参数, 题目的要求是输出两个数的最大值, 可以把它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相应函数的返回值类型为整型。主函数包含三个功能, 输入已知条件、调用函数、输出结果。即:

2.2 传递方式的分析

在以上函数的调用过程中, 整型变量a、b作为实参分别把值传递给形参x、y, 但函数调用完毕, x、y的值没传递给实参a、b。也就是说在简单变量作为实参传递数据的过程是值传递, 即单向传递。

3 求多个结果的程序

3.1 采用全局变量

例如:求一组数据的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4 求一组结果的程序

4.1 将一组数据逆置

按照上述的方法已知条件是字符串, 可以将它作为字符数组进行处理, 这样字符数组就成为函数的形式参数。然而, 题目的要求是输出字符串的长度, 若将它作为函数返回值, 这只能返回该字符数组的起始地址, 即通过指针来返回。

4.2 参数传递数据

在函数调用的过程中, 通过参数传递数据甚为常见, 比如上题在数组的应用中, 如果我们把数据元素作为实参传递给形参, 因为每个数组元素实际代表内存中的一个存储单元, 故和简单变量一样, 对应的形参必是类型相同的变量, 这时数据只能从实参单向传递给形参, 如果我们把数组元素的地址 (即数组变量的名字, 它代表数组首元素的起始地址) 作为实参, 对应的形参必是相应基类型的指针变量, 这时数据既可以通过实参传递给形参, 又可以从形参传递给实参, 后者在应用过程中更为常见。

4.3 按值传递与按地址传递

上题可采用函数的参数传递来返回结果。函数的参数传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值传递, 一种是地址传递。值传递, 是指形参的改变不影响实参, 而地址传递, 即形参和实参公用一段内存空间, 形参的改变也就改变了实参。一个数组名是该数组的起始地址, 可以通过数组名作为实参来实现地址传递, 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从以上函数调用过程可以看出, 地址传递事实上把字符数组的地址传递给形式参数 (s) , 形参又把它指向的对象传递给了实参 (str) , 也就是借助于地址实现了双向传递。

5 结语

C语言程序是由函数构成的, 函数间需要交换数据, 函数间交换数据的通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函数的返回值, 它一次能返回一个值, 并且是单向传递, 可通过调用该函数引用返回值;二是全局变量, 它可双向导通, 函数既可以直接引用, 也可以通过函数调用, 从而达到双向传递的目的;三是函数的参数, 它既可以是单向导通, 又可以是双向导通, 它是函数间交换数据的最主要的方式。所以C语言中函数如何通过参数交换数据即形参与实参的结合方式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同时由于形参与实参的结合方式的复杂性, 它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C语言函数形参与实参的结合方式从总的方面来看和其他高级语言大同小异, 都是“按传传递”方式与“按传地址传递”方式两种。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 简单的分析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函数, 就C语言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函数的参数设置、函数返回值的确定, 以及主函数中函数的调用等, 给出了一些函数分析。

函数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方程函数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在数列中的应用以及利用方程函数思想求值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方程函数思想;初中数学;应用

方程函数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有着很大的作用和价值。函数思想,就是运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分析、对比、转化,构造出合理的函数,最终将问题解决。方程思想,就是以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作为出发点,转化为各种数学模型,如:不等式、方程等,最终求得问题的答案.

一、方程函数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在解决有关不等式的问题中,通过方程函数思想,其方法简单快捷.比如:有关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利用函数的观点,分析求解,过程简洁明了.

例:求实数m的范围,使关于x的方程x2+2(m-1)x+2m+6=0

函数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加强对特殊角三角函数的教学, 要求学生牢记30°、0°、0°等常用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记住30°, 60°, 9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可以在解题中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这一点是很显然的, 在各种三角函数的题型中, 特殊的度数用得最多。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把特殊角的一组三角函数值作为重点让学生记录并熟练背诵, 要学生明白,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练习及考试中是肯定会经常遇到的。如计算sinП/6 cosП/3这就是特殊角的直接应用。又如求cos75°的值:cos75°=cos30°cos45°-sin30°sin45°这也是要在熟练掌握特殊角的前提下才能很快的变形出来。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作为重难点讲解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这一点非常重要, 别看只有两个关系式, 习题中会常用到它们。最常见的是已知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中的一个值, 便可运用基本关系式求出另外两个, 这是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最基本功能。同时, 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基本关系式具有等式的一切运算性质 (正用、逆用、变形用) , 对公式不仅能牢固掌握, 还能灵活应用;不仅掌握公式的标准形式, 还应掌握它们的等价形式:如。熟练掌握这些等价形式, 在应用时可更为方便。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1、是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将“同角”的四种不同的三角函数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起来, 在使用时一要注意“同角”, 至于角的表达形式是无关重要的, 如等, 这在习题中也是常遇到的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2、是在求值时, 根据已知的三角函数的值, 确定角的终边的位置是关键和必要的。有时由于角的终边位置不确定, 因此解的情况不止一种。

三、重点讲解正弦函数的图象, 要学生多画图, 用

图形解决问题

通常学生做题不爱画图, 其实图形对于解决问题往往有很大作用, 特别是正弦的图象, 是很需要的。

正弦函数的图形如下:

要学生感受到画图的好处, 只要学会并画出这么一个简单的图形, 我们就可以把正弦函数的最大小值, 单调区间, 奇偶性, 最小正周期等一系列问题弄清楚, 不用记那些条条款款。又如比较sin (л/8) , sin (л/5) 的大小, 若用老方法就要先把它们放到一个单调区间上去, 再比较 (由单调区间是递减决定) , 现在我们利用图形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sin (л/5) >sin (л/8) , 图形的作用远不至这点, 所以一定要学生多画图, 画好图。在把正弦函数的图象记牢的基础上再比较记忆余弦函数的图形也不是很难了。

四、正、余弦的诱导公式的教学要灵活

在正、余弦的诱导公式的教学上要灵活, 这一点学生掌握好了, 后面学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因为可以帮助他们把一些复杂难记的公式转化了再用, 如sin (л+α) =-sinα, sin (л-α) =sinα, sin (л-α) =sinα, 这几个式子中包含了好几个公式的应用, 如果单纯的记公式来做, 就要记好多公式, 但我讲到这里的时候, 就把这些诱导公式综合了起来: (1) 观察л前的系数, 是奇数, 结果前加负号, 否则, 不加; (2) 再把л后面的α (有负呈要带上) 写在sin符号的后面, 这要不但可以记公式, 对于sin (3л-α) , sin (6л-α) , sin (-5л+α) ……这样的式子都能轻松应付了, 同理cos (л-α) , cos (2л-α) 等等都可胙述方法, 诱导公式的20多个公式就可少记一些了。

五、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讲解和、差角及倍角公式。

这也是帮助学生记忆公式的一种方法。如和角公式sin (α+β) =sinαcosβ+sinβcosα, 这个公式首先要重点讲解, 然后讲差角公式只要比较一下符号就行了, 余弦的和差角公式也可要求学生在它的基础上记忆, 先比较, 发现公式有类似的地方, 只要把sinα变为cosα, cosβ变为sinβ就行了, 当然这当中还有一些符号的变化, 这样比较教学, 不但可以减少容量, 还可充分掌握好正、余弦的异同, 不容易出错, 又如倍角公式和和角公式, 教学时通过观察比较, 它的边有很多联系, 例如sin2α=sin (α+α) =sinαcosα+sinαcosα=2sinαcosα, 这样看来, 倍角公式可以由和角公式得来, 对于记忆力不太好的学生就可少记几个倍角公式, 必要时用和角公式来推导, 当然记忆力好的同学愿意多记忆几个也不妨。

摘要:三角函数是职高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上应做到:1、加强对特殊角三角函数的教学.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作为重难点讲解。3、重点讲解正弦函数的图象, 要学生多画图。4、正、余弦的诱导公式的教学要灵活。

函数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似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体验数学活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新课讲解;第三环节:课堂练习;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目的给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

我们在前面学过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知道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x,其中k为不为零的常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只有这两种类型的表达式,如: 小华的爸爸早晨骑自行车带小华到15千米的镇外去赶集,回来时让小华乘公共汽车,用的时间少了.假设两人经过的路程一样,而且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在行驶过程中都不变,爸爸要小华找出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和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2:学校课外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设它的一边长为x(米),求另一边的长y(米)与x的函数关系式.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活动目的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数学概念,结合具体情境领会反比例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

活动过程

上一篇:备份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课程思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