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发展论文范文

2023-10-01

生态林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确保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合理保护、开发黄河下游林业资源是实现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林业发展规划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从生态、产业、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讨了黄河下游林业发展可实施的思路和途径。以东营市河口区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为例,调查了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构建功能完善、结构稳定、效益良好的黄河流域生态林业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林业发展规划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2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Forestry Planning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A Case Study of Hekou District, Dongying

SONG Zhen-qi, WANG Xiu-jun, LI Qing-wei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Key words Yellow River Basin;Ecological protec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Forestry development planning

作者簡介 宋振琪(199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植物应用、产业规划。*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园林植物应用、产业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0-2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出悠悠华夏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并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1]。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得黄河流域仍存在上游部分生态系统质量退化、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森林资源布局不够合理,森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部分河口湿地萎缩等问题[1-3]。黄河三角洲地带处于海陆生态交错区,独特的黄河水沙情况和河口较弱的海洋动力,使河口长期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变化状态,湿地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4]。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生态类型使其对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及多学科理论知识和重大科技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5],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资源污染与修复、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方面[6-7],而黄河下游林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相关研究较少。该研究采取文献查阅、实地调查、专家走访等方式研究了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林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等,并提出了规划策略,以期为河口区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林业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1 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东营市河口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属滨海盐碱地区。因境内全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地下咸水水位高,土壤含盐量大。土壤总面积136 161.69 hm2,其中盐土占比74.87%,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内农林业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河口区大规模植树造林。现阶段通过三网绿化工程、生态林场建设、三年增绿计划和国土绿化行动的实施,使森林资源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生态效益显著增加,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1 湿地资源丰富,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河口区湿地面积17万hm2左右,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节点,但湿地景观和水体的连通性较差,湿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区域内土壤含盐量大,立地条件差,适生树种少,造林绿化任务艰巨。目前森林覆盖率为4.8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96%。根据“全国林地一张图”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7月,河口区林业用地中尚有采伐迹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等合计158.2 hm2需开展新造林,疏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合计289.3 hm2需开展更新改培。

1.2 森林质量不高,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大

河口区森林质量不高,植苗林占比94.39%,纯林面积占比过高,树种单一。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31.80 m3/hm2,远低于全国水平(85.65 m3/hm2)。全市尚有1 333万余hm2中幼龄林急需抚育改造,666万余hm2退化林亟待修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全区有8 400 hm2林地受虫害影响较重,严重威胁生态安全。

1.3 林产品供给能力不强,林业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

当前河口区主要林地有孤岛镇刺槐林场、沿海防护林、城北防护林、林果基地等,优质经济林产品比例偏低,林产加工业和林业服务业所占比重低,技术装备和产品科技含量低,林业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此外,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管理、林业执法、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方面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高,林业人才队伍薄弱。

2 规划策略

2.1 秉持“生态优先、三生共荣”原则,提高林业生态支撑能力

严格遵守农林保护的基础红线,严格管控生态空间,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制度要求。加强以防护林为主的生态廊道建设,同时以交通廊道为骨架,重点深化公共中心绿化体系,加强城域交通线网绿化、城乡体系及城镇圈绿化及河流湿地绿化,加强沿海岸线的生态保护。进一步强化林地与湿地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坚持走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增长之路。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做好林带更新和老树复壮,提升森林质量和功能。增强科技支撑,引种驯化耐盐碱植物,乔灌结合多树种混交造林,提升綠量并增强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2 坚持“一产为主、三产融合”原则,提升现代林业综合效益

“两山”理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度自觉发展的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通向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道路[8-9]。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重视并挖掘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田林网、林粮间作和林下经济等,丰富林业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的生态林业产业体系。聚焦林业科创重点领域,打造装备领先的现代林业产业集群。同时,以区域内优良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内容,建设田园综合体及森林康养基地,拓宽林业创收渠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

2.3 坚持守正创新,挖掘地域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各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代代人为了守护绿色家园不屈不挠地与黄河水患抗争,进而造就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挖掘黄河流域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河口区地域文化,结合林业开发建设推进对黄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不断提升民众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区域内的黄河文化氛围,唤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共识。结合林业与文化资源,建设足量、优质的公园和绿道体系,保护主城区生态绿地资源,完善城郊自然生态系统。聚焦黄河流域文化景观的建设,助力提升黄河流域人居景观系统质量和内涵。

3 规划定位

根据区位特点和发展条件,对河口区林业发展进行多目标的设计定位,规划将河口林业打造成为生态安全的基础,林业产业的基地,文化传承的载体,乡村振兴的引擎,盐碱地林业的标杆。

4 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林业发展规划

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柱。加强黄河生态保护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化林网绿化结构,增强林业科研支撑,提高应对各类灾害能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特色优势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还要大力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时代价值。同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制定实施具体规划、实施方案和政策体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4.1 基于生态保护的林业空间格局规划

综合考虑林业发展条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要求,对河口城区绿化景观质量进行精准提升,优化森林生产力布局,以林业为主体,系统配置城市、森林、湿地、河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生态空间,统筹推进城市、森林、湿地、流域、农田五大生态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一心三网三带多点”的林业发展布局(图1)。

“一心”指河口城区绿色综合体。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对城区主要道路、河流水网进行绿化提升(图2),打造林荫道路交叉口体系、植物景观大道、环城生态健康绿环(图3)等,构建城市森林骨架,完善中心城区绿网体系。“三网”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沿线两侧的道路防护林网,河沟渠堤沿线两侧的水系防护林网以及农田防护林网(图4),通过林网建设和林带更新提高市域范围内森林覆盖率与连通度,提高森林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利用农田林网的防风效应,改善小气候,提升土壤肥力并降低土壤盐碱度[11],提高作物产量与农田保有率。“三带”指盐碱地林业产业发展示范带、沿海防护林带及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带,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改良土壤,调整土壤结构,筛选驯化耐盐碱树种作为主要造林树种,确定适宜的林带走向、间距、密度等,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优良防护林带,在现有果林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河口地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多点”指河口梅园、耐盐植物示范园及孤岛镇刺槐林片区文旅康养基地,规划以丰富河口林业发展的多元性为目标,将潜藏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转化为健康的生态空间,提高生态和文旅服务功能。通过林业结构优化和增质提效,从区域层面对城市功能和绿化空间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格局优化,力争将河口区打造成为盐碱地上的高品质国家森林城区。

4.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林业产业模式规划

在确保林业资源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生态平衡与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12]。

4.2.1 林园产业更新提升。

针对坨子片区、博兴片区等区域苗木老化、病虫危害严重等问题,对片区内林木进行适当补植与抚育,及时采取老树复壮、残树替换、苗木更新、修剪整形等措施,调整林分郁闭度,促进林带健康生长。同时对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防,综合治理。对果园居、义和镇果立方、梁家果六合街道众城林果等果园进行管理模式、种植设施、林园功能及产业模式综合更新,形成完善的灌溉系统,实现果园管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搭乘智能林业、物联网技术及新兴媒体,扩大营销范围,规划建设集现代林业、休闲林业、林园社区于一体的林园综合体产业化集群。不断提升林业产业水平,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依托苗木龙头企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整合河口区现有林木及苗木资源,提高苗木市场竞争力,增加林业产出,凸显林业经济效益,实现“以林养林”的良性循环。

4.2.2 林下经济复合发展。

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建设河口区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采用林农复合经营系统[13-15]优化林农业种植结构。采取林下种植豌豆、甜菜、菠菜等林菜模式,提高空间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农业良性循环。通过林下养鸡、养蝉等林禽模式,利用现有植物资源,生产健康安全绿色的优质林地草产品。发展大芸、罗布麻种植等林药模式,以及菊苣、地被菊种植等林草林花模式,提高经济收益[16],形成层次丰富的林下经济和景观,提升林地质量与综合效益。

4.2.3 林业旅游综合推进。

提升孤岛镇老刺槐林场整体景

观效果和生态环境,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加强抚育,完善基础设施,倡导林下游憩与运动,打造“游槐林,品槐蜜,食槐米,赏槐景”的特色旅游景区,塑造槐林文化品牌并扩大影响力,开发“宜养、宜游、宜学”的生态康养产业园区。依托黄河左岸大堤区域现有荷塘打造无公害莲藕培育示范区,充分与

水产养殖相结合,形成特色荷塘水产品牌。荷花种植区域地

尽其用,水面是荷花,水里养鱼虾,水下种植莲藕,水岸还可适量养殖鹅、鸭等禽类,在发展莲藕生产的同时,带动水产养殖、蛋禽产业以及荷塘、湿地旅游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加效益链。

4.3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传承模式规划

河口区文化资源丰富,黄河入海集合的黄河文化和厚重的齐鲁文化,1960年胡耀邦同志开荒造林培育的森林生态文化,胜利油田引领的石油文化,以及军垦文化、移民文化等构成河口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规划在城区范围内结合林网建设开展文化景观提升工程,构筑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优化人居环境,体现河口城市的特色和民生情怀。依托河口区军垦文化,以军队文化展覽与冬春季观光为特色,在孤岛镇刺槐林场片区规划占地6.67 hm2的市级抗寒梅花精品园,设置梅花观赏区、红色文化展览区、梅花繁殖生产区、梅花盆景展示区、梅花现代农业展示区、梅花耐盐碱试验基地等重点分区,弘扬梅花精神与军垦红色主题文化。在黄河左岸大堤区域建设黄河风情植物景观带、黄河河道印记文化带等板块,重点规划引入梅花、蜡梅冬春景观以及胡杨、沙枣等耐盐树种的秋季景观,结合当地乡土植物资源如刺槐、多花柽柳、荷花、小果白刺等,科学配置,合理栽种,做到四季有景可赏。挖掘黄河文化与改道历史,沿堤岸设置科普教育标识及文化景观点,形成连续完整的观光教育游线,增强示范带的教育性、科普性、文化性、观赏性。

5 结语

东营市河口区林业发展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期,统筹湿地的生态保护、人工林的提质增效、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多重目标,高起点规划,优化林业的空间布局,通过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多种途径拓展树种营造混交林,改善林相,丰富季相,为河口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牢固的生态基础、产业

基础、人文基础,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和谐共荣,促进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期望河口盐碱地上的高品质林业发展模式可为黄河流域的生态品质提升及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广胜,周莉,汲玉河,等.黄河水生态承载力的流域整体性和时空连通性[J].科学通报,2021,66(22):2785-2792.

[2] 牛明香,王俊,徐宾铎.基于PSR的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17,37(3):943-952.

[3] 王扬,孟佳,张靖雯,等.黄河生态防护林现状及规划建议:以齐河沿黄河生态防护区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13):153-156.

[4] 娄广艳,葛雷,黄玉芳,等.黄河下游生态调度效果评估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00-103.

[5] 左其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J].人民黄河,2019,41(11):1-6,16.

[6] 刘建华,岳铭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人民黄河,2021,43(7):7-12,23.

[7] 邵鹏,王齐,单英骥.基于文本分析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11):78-83.

[8] 黄祖辉.“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机制和路径[J].浙江经济,2017(8):11-12.

[9] 柯水发,朱烈夫,袁航,等.“两山”理论的经济学阐释及政策启示: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北性采伐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8(12):52-66.

[10] 周雪.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评《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及其历史变迁》[J].人民黄河,2021,43(6):168-169.

[11] 李珊,杨越超,姚媛媛,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山东滨海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OL].土壤学报,2021-07-06[2021-07-15].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2.1119.P.20210706.1313.004.html.

[12] 李艳.如何优化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以黄河三角洲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4):173-174.

[13] 陈慧碧.黄泛平原地区杨树复合经营模式调查及典型林农经营效益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9.

[14] 朱玲,周玉新,唐罗忠,等.我国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综合评价方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4):149-156.

[15] 周玉新,童婷婷.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优化选择及产业化经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6):1858-1860.

[16] 任秀峰,邱兰.林下经济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效应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5(4):51-56.

生态林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有力保障。人类在生存生活的过程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生态文明的体现之一。生态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和人民自身素质的文明程度,因此应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林业要想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促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现代林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做保证,而林业的生态化建设又有利于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1]。天峨县平矿林场主要经营范围为林木种植、果树种植和木材等。本文从现代林业发展的意义、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旨在为当地林业蓬勃发展提供参考。

1 发展现代林业的意义

1.1 林业生态化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现代林业发展应遵循生态学理念,对自然进行改造、利用,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和方针,在实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化建设,在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保证林场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证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

1.2 实现林业经济的稳步提高

现代林业发展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除了林场本身的林木及果树种植、木材带来的经济效益外,还可增加诸如生态旅游等经营项目,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获取附加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可扩大林场知名度,增进林场与外界的互通,确保林业经济稳步提高。

2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1 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可持续利用的林业资源是林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林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利用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容之一。因此,具备充足可利用的林业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治理。对林业资源进行治理可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现代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环境不是商品,是适合人类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湿度、水质、土壤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林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举措之一[2]。我国近十几年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存在牺牲环境实现经济增长的问题,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同时环境的恶化制约了现代林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已清楚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愿因为自身的不良行为而承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必要措施,对推动现代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原则

林业发展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两者的同步发展需把握以下3个原则。

3.1 平衡原则

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平衡原则,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适应客观规律。

3.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实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生态建设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望的生态化建设目标。

3.3 科学合理的原则

林业发展实施生态化建设,应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及可行性案例借鉴,以便对林业生态化建设进行全程监管[3]。

4 促進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4.1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侵占林业资源的处罚力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可有效制约林地被非法侵占。在利益的驱使下,林地被私自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在对林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林地资源产权的合理流转应加以规范,同时结合人性化的解决办法,积极探索协商调解。以让利共赢的人性化策略处理纠纷。对林场周边林地争议的村屯,与当地群众贴心沟通,促膝长谈,认真开展调解协商,通过从心沟通,以情动人,成功调解林地争议问题,为造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场群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针对林地用途、性质改变的情况,应严格按当地政府审批的方案和流程实施,不得私自改变用途,非法扩建。对非法侵占、乱砍乱伐等行为应加大惩治力度,限期整改并恢复。

4.2 完善林业基础设施,拓宽产业类型,促进林业良好发展

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配套的林业基础设施,因而应加大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完善配套的林业基础设施促进林业的良好有序发展。例如,要不断建设和完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将林地防火设施、林木种苗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都纳入林业发展范围,保证林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引进和投入第二产业,拓宽林业发展的产业类型,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林业资源带来的附加经济效益。

4.3 强化生态建设观念,加大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现代林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生态建设的科学理念,因而应加大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取得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可通过广播、媒体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对生态建设的正确认知,从而提高民众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让当地民众知晓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自觉约束不良行为,保护环境,主动参与林业建设、植树造林等活动。

4.4 加强林地资源的培育,扩大林地面积,节约木材资源

林地资源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林业资源面积的充足与否、可持续再生利用与否关系到林业能否长期发展,因而必须加强林地资源培育,扩大林地面积。具体说来,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事先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与否进行市场调查。借鉴成功案例,以充分的理论指导为依据来实施,如树种、种苗的选择,是否具有强适应性、生长迅速、易存活的特点,林木种类是否具有多样性,以营造混交林效果。引进先进的种植栽培技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林木抚育工作中,如人工林的培育技术、管护技术等。同时,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重视林木产业的研究与创新,提高木材利用率,以节约木材资源。

4.5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态效益,推动经济增长

现代林业发展应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转变传统观念,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林业生态化建设,既能为当地居民创造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又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建设,如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绿色农庄等观光体验。林业生态化发展不仅能推动当地林业经济的增长,还可解决当地的扶贫问题,促进传统产业与生态林业的有效融合。

4.6 加强林地资源保护和防护工作

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各类森林虫害和林木自身的病害,降低病虫害等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加强林地防火工作。火灾是森林资源的天敌,因而进入林区不得携带火种。建立防火隔离带等护林防火设施,有针对性地选取树种,借助树种的生长特点营造天然的防火隔离带。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信息的全面监管与全面覆盖,以便对森林火灾进行监管,防止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的消耗。此外,林场应配备森林打火把、油锯、风力灭火机等灭火工具,以应对火灾的发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灭火。林场平时也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灭火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火灾发生时的战斗力。

5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应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现代林业的发展应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林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快推进林业发展的改革进程,实现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高度融合,促使林业发展带动林业经济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共同发展和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呂宏宏,赵聂生.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153-154.

[2] 汪冰,余振国,姚霖.历史语境下生态文明内涵及其特征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2):75-81.

[3] 王卫东.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2018(20):15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生态林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1 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概述

1.1 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生态林业建设实际上是一个需要各部门共同配合完成的复杂且长期的工作,而不是大众意识中仅靠增加绿植面积就能达成目的的简单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升了国民消费水平的同时,也对周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态林业便是在此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新理念。不仅如此,生态林业建设的大力实施,既为传统林业部门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又切实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对于过去林业林业发展的模式而言,生态林业建设更强调了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改革与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为林业地区带来了切实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大力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的工作进程,现已成为各区域林业部门首要的工作内容。

1.2 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

生态林业理念与现阶段林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不仅指明了传统林业发展方向,更为林区经济模式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一定角度上来说,生态林业建设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当前各区域林业部门就要将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研究透彻,创新与完善管理模式,使生态林业建设能够在林业未来的发展中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1.2.1 科学规划原则。

各区域林业部门仅提升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知依旧是远远不够的,部门工作人员还要根据植被的特性与自然条件科学性的规划林地。在保障树种拥有充足阳光与水分的成长环境与有效控制及防治病虫害的前提下,提升生态环境带来的生产力,切实的推动林业部门的全方位的发展。

1.2.2 因地制宜原则。

在区域林业部门大力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前提下,工作人员还需提升自身专业的技能,掌握各树种的生态习性,确保该地区的各方面地理与气候条件能够满足树木的生长,只有从根本上保障树种的成活率,才会带动起林业经济的共同发展,并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

1.2.3 保障经济收益原则。

纵观林业部门发展的近些年间,传统林业与生态林业的发展目标无一不是实现经济的创收。因此,现阶段的林业部门不仅要将完善并增加科学规划后的绿植面积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更要切实的保障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推动林业所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生态林业的建设中,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经济利益则是唯一的发展基础。

1.2.4 全面发展的原则。

生态林业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将地区林业的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的优化改善进行有机结合,更是要注重林业所处地区旅游或工业等给各领域的全方位发展。鉴于此种情况,遵守全面发展的原则,将各领域的发展进行更为合理的统一规划,现已成为林业部门必须重视且大力实施的工作方向。

1.3 生态林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1.3.1 建立健全新型管理体制。

对于各区域林业部门的自身而言,生态林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理念,势必会给未来林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就要从当前社会以及大众对生态环境需求的日益提高入手,建立健全系统的管理体制,既要将此种新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个角落中去,又要确保各部门与当地居民二者共同责任体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重视工作个体之间的联系,从根源上改革与优化传统林业的发展模式,这样才会让林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越走越远。

1.3.2 引进先进的科技技术。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过程中,各区域林业部门不仅要重视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更要结合现阶段社会科技力量不断增强的背景,摒弃传统林业技术的弊端,引进(下转第87页)先进的科技技术,创新生态林业的发展工艺。不仅如此,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还需结合所处地区的综合环境,在保障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将地区间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工作提到日程上来,确保地区林业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朝向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平稳前景。

1.3.3 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

随着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区域间林业管理者应将培养基层员工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在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之中大力宣传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明确各部门员工的个人责任,从根源上杜绝个别员工因个人利益对部门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造成损害的情况发生。不仅如此,林业管理者也需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林业知识讲座或是员工外出学习等活动,从源头上推动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进程。

2 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

2.1 生态林业发展的可持续化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加深,不仅仅是林业要秉承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原则,各领域也要在注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保护生态环境各项措施的实施。从目前来看,现阶段我国在生态林业可持续化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深挖细节,一些部门管理制度过于老旧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因此这就需要林业部门将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纳入到新的管理体制中去,促进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2.2 生态林业发展的多样化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中,林业部门既要保障地区间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又要做好生态林业发展多样化的准备,探索出一条既能满足地区各领域经济的发展有能够切实做好生态环境建设的道路来。

2.3 生态林业发展的整体化

生态林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与各领域的协同努力,有效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才从根源上实现生态林业的整体化发展,为未来生态林业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自身平稳的发展做好万全的准备。

结束语

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将实现林区经济利益最大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相结合的理念落实到工作实处,保证生态林业能够在社会市场经济日益复杂的今天能够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去。不仅如此,相关林业部门也要将建设生态林业的理念与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建立健全林业各部门的管理机制,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与较高职业素养的综合性员工,为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做好万全的准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极大程度的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如何建设生态林业,维持生态林业平稳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就生态林业本身而言,其主要是指在生态与自然大环境之下,林业的发展方向。不仅如此,生态林业既要重视林业经济利益,又要在环境保护上做足功课,保证林业与生态之间的和谐统一。本文主要从生态林业的建设入手,对生态林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希望能为广大林业工作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韦小满.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10):174-175.

生态林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使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

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的反思,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显著特点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摒弃以征服自然并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理念,倡导一种新型的生产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观,并在经济行为上追求经济和生态双重目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联系林业工作实际,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林业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再立新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充分拓展和开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功能,通过全面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林业产业、科技应用推广、基层基础建设、林业职工生活水平,积极构建森林生态、林业产业和森林文化三大体系,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激活林业发展活力。根据十七大

报告“改革集体林权制度”的要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要求抓好试点探路实践。加快制定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关政策性文件,正确引导和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切实保障林农的利益。围绕拓展提升林业功能、发展林业生产力、提高林业综合效益、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积极性、增强生态约束机制、理顺林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

——以提升灾害防控能力为目的,完善林业灾害防御体系。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要求,在切实加强防御宣传教育、健全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预警和防御体系,从根本上掌握防御林业灾害的主动权。一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灾害的预警系统,包括森林火险预警系统、森林病虫害预警系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二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灾害的抗御体系,包括抗御森林火灾体系、抗御外来有害生物体系。建立健全以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与现代化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中心相结合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和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林火阻隔体系,提升森林火灾的抗御能力;根据疫情特点采取综合治理,结合林分改造工程及时清除疫点疫区,从根本上消灭外来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

——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为重点,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根据十七大报告中“要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建设,促进生态修复”的要求,抓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巨大需求。重点抓好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工程、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生态防灾减灾工程、城市林业及森林公园工程、森林生态监测及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商品林工程、湿地工程等九大重点工程,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的生态屏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切实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生物治理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加土壤的储碳功能。

——以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为途径,促进新农村建设。根据十七大报告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组织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优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重点发展商品林、林木种苗与花卉业、推广种植乡土珍贵树种,提高地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绿色财富。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人造板工业、木竹家具业、木地板业、木竹制品业、浆纸业、林产化学工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增强林业的经济功能,加大木材、林副产品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为发展循环经济作贡献。努力满足全社会对自

生态林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1 现代林业的意义及重要性

1.1 现代林业的概念

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 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 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 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 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的新型林业。从科学发展过的角度来讲, 现代林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途径和根本要求, 在现代林业的发展过程中, 很多地区由于经济问题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现代林业的发展。

1.2 现代林业的重要性

根据现代林业的概念可以看出, 现代林业的整个经营对象是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 因此, 一定要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到“人地共荣”的终极目标。面对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发展森林植被, 搞好环境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对发展林业的共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在重要任务, 现代林业是国民经济在基础产业, 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是现代农业的生态屏障。由于现代林业的实施对象是整个森林系统, 而森林系统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经营时一定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从而让现代林业可以有序的运行。

2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所谓的生态文明, 实质就是指人们对以前文明进行改造和创新, 积极地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理念, 而生态文明建设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也是现代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即将面临的重要挑战, 因此, 调节好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是各个地方政府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

2.1 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虽然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 但是也会出现一些环境上的问题, 比如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等问题,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针对这一现象, 现代林业的发展一定要积极的开展, 林业的发展是人员自然和谐相处的枢纽, 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奠基石。林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还可以推动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2.2 现代林业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

现代林业的良好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非常的重视, 在现代林业的发展过程当中, 它承担着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 因此, 一旦林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 那么,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就很难继续的开展下去。

2.3 生态产品源于现代林业

生态的产品主要是指森林里独有的且能够产出的东西, 比如说清新的空气。从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 经济逐渐的变得市场化, 人们只一味的追求利益, 对森林及树木进行大面积的砍伐,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影响了生态产品的产出, 从而导致产品的质量逐渐的降低, 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对于生态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这一现象的出现就导致了生态产品供不应求, 从而造成了不平衡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提高生态产品的生产力, 是相关技术人员的重点工作, 但是由于人们对森林的严重破坏, 生态系统也发生了一定的损坏, 土地荒漠化、旱灾、水灾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虽然各个地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 加大了这一方面的管理力度, 但是对于一些环境问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除此之外, 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比如说生物的生存环境, 它们所处的环境是非常脆弱的, 一些地方虽然治理了,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吗, 因为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建设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工作, 在短时间内改善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 管理者一定要将这一工作落实好, 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分开展下去。

3 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分析

现代林业的良好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 一点要积极的发展现代林业, 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主要的措施如下:

3.1 提高现代林业资源的管理及保护力度

由于管理者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 森林的面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质量也在逐渐地提高, 相关部门的资源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化, 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但是, 由于我国国民的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 少数地方出现了很多林地非法占用的情况, 而给出的理由是对土地进行整改从而改变了对林地的用途, 在对一些低产的林地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 很多人都不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规范的操作, 从而对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 降低了林地的利用率, 改变了生态的结构, 从而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针对这一问题, 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林地使用形式的审查, 控制好项目建设所用的土地, 对于恶意的毁坏林地、非法开荒的人员, 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罚。除此之外, 管理部门要对森林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考核的内容包括森林的变化、森林的用地等等, 从而促进森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在林业的发展过程当中, 管理人员应该将保护林业的思想观念落实到人们身上, 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从思想意识上明确生态文明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只有对这一观念重视, 才会落实到个人的行为当中。在对生态文明进行宣传的过程当中, 管理者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让每一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其中, 从行动中让人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深化他们的意识和思想, 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 每一个人都应该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从小事开始做起, 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

3.3 加强林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目前, 我国还没有实现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因此科研人员一定要加大对林业技术开发的力度, 提高林业技术的转化率, 保证林业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的发展中, 不断地提高质量, 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3.4 加强资源的利用率

在现代林业的发展过程当中, 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完善管理系统, 从而保证林业产品更加的绿色、环保。除此之外, 科研人员应该不断的研究科学技术,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 让他们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现代林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是密不可分且息息相关的, 但是在当今的社会当中, 对于资源利用方面, 资源的利用率还不是很高, 这样就会造成很多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因此, 管理者一定要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对森里资源的利用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更好、更舒适、更宽松的社会环境, 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5 加强农村建设, 推动林业发展

林业发展的主要根据地就是在农村, 因此, 如果想快速的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进度, 就应该加强对农村的建设, 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对于农村的建设, 我国也是十分的重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国家把建设都重点放在了农村, 而林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然之路, 因此, 林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良好的发展农村建设才可以让林业的发展更加的规范化, 才可以尽早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林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 因此, 要想我国的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各个地方的政府以及管理人员在建设过程中, 应该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和重点, 充分的意识到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逐渐的深入人心, 人们对于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所谓的生态文明就是对以前的文明进行反思和改革, 因此, 我国在加大现代林业发展的过程中, 也在不断地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针对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同进步和提高。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讨论

参考文献

[1] 刘燕.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 (15) :136-137.

[2] 牛美玲.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28) .

[3] 王新秋.浅谈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 (15) :136-137.

[4] 郑建中.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浅谈尤溪县造林绿化的实施举措[J].厦门科技, 2017 (2) :54-56.

[5] 王丽英, 李春芳.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花卉, 2017 (10) .

生态林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对于林业工程来讲, 其主要就是需要将生态改善作为目的, 采用系统的设计以及规划和对相关人工生态要素、有关信息的反馈和流程来对林业生态建设实施调控。对该核心在理解中需要对生态理论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合理的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需要在对土地资源组合原则遵循的基础上, 采用植树造林以及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 将森林功能结构和格局实现优化, 有效将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力和对自然灾害抵御的功能提升。

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

现阶段, 很多人往往只是对自身的生存权利加强重视, 对于自然自身的生存发展权利不重视, 往往对于经济利益很重视, 对生态环境破坏往往不重视, 这种状况若是没有改变, 就会对生态林业的实际发展产生影响, 使得林业生态在实际的发展中质量很低。

2.2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资金投入的不足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 我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 国家的贫富差异很差, 因此, 对于我国的很多财政以及资金基本上都是应用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 对于林业生态工程资金投入当中很难对社会的发展需求有效满足, 这样就在一定意义上将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发展产生影响。

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其主要结合了生态学以及系统生态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将森立资源以及木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其实际的研究目的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素和自然环境相结合, 对动植物以及微生物进行结合起来, 从而完善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对于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其种类狠毒, 包括我国实际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规划, 并且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工程在建设当中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 地理环境多元化, 这样就使得环境以及资源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在对于植树造林以及对树木的密度控制当中都是不同的, 这就需要按照实际的地形地貌来构建完善的生态防护体系, 将受到灾害的植被有效恢复。由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在实际的建设中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现阶段还处于不断发展以及完善的阶段, 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有效完善, 从而有效的促进林业生态的合理发展, 并且在这当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4 促进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 引入科学技术, 提升工程的技术绿化

首先, 需要对于一些沙漠化比较大的林区加强植树造林力度, 采用相关的规范要求, 使得区域之内的森林面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获得恢复。对于挖掘机种植技术的应用, 能够降低低质量以及低效率林业的产生。其次, 需要加强对林业生态当中的林业种群合理的选择。对于种群在实际的生长以及节律的搭配是当前生态工程所重视的主要内容。例如, 白皮松与栾树当中的种群主要呈现的是一种竞争关系, 若是这两种植物种植在一起就会将生态圈缩小。最后, 还需要按照实际的地理环境来对苗木进行合理的选择, 按照本地区的气候以及土体环境进行对树木的选择, 对于所选中的树木需要做好有效的培育, 实现合理的养护, 将树木的成活率有效提升, 在这当中, 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中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实现工程技术质量的不断提升。

4.2 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加大投资力度

加强筹资渠道的不断扩展, 这样就能够使得资金获得保障。可以对局部植树工程实施承包, 从而将投入的积极性提升。一方面, 可以将其作为林业工程当中公益部分作为补偿, 这样就能够将公益补偿的标准提升。在这当中, 需要将政府作为主体, 对于其他相关的资金实现多元化的资金引入, 对招商引资的范围不断扩大, 吸引相应的个人以及集体资金, 来对投资力度进行扩大。另外, 政府需要在实际的税收以及信贷方面做好相应的优惠政策, 对于一些林业工程项目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实施资金的补偿以及贷款的优惠。实现对政策的有效宣传, 可以在各个媒体当中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进行宣传, 确保政府能够加强投资力度, 从而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添砖加瓦。

4.3 加强相关制度的保障

现阶段, 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在建设中主要就是相关的政策很难有效的落实, 同时相对应的监督机制也缺少重视, 造成新的工程很难有效的投入到共同城建设中, 现有的建设成果也很难获得保护。为了能够对这种状况有效应对, 就需要将政府以及群众和其他的投资者所产生的作用合理的体现出来, 对其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有效结合, 实现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带来有利, 因此, 若是能够对林业木材资源以及花果资源的作用能够体现出来, 也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吸引很多的社会资源投入, 因此, 加强林业生态的实际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的建设非常重要, 需要对工程建设加强合理规划, 将相应的责任制度有效落实, 加强检查监督政策的合理执行, 对于项目的实际建设进度以及成果做好巩固, 对有关法律法规合理的落实, 保证工程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 确保林业工程其自身对于灾害的抵御以及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正常生态作用合理的体现出来。

结语

总之, 在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上, 需要对其所能够带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效认识, 因此本文主要就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 采用相关的研究分析, 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路径借鉴。

摘要:当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于环境工程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对于木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 对我国的森林资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以及损害。为了能够将当前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加强植树造林以及退耕还林以及实现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为了能够有效的确保林业的快速发展, 就需要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合理建设, 这样才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涛, 郑志德.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体技术措施[J/OL].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6, (06) :35.

[2] 相建德.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企业导报, 2016, (01) :197+111.

上一篇:煤矿机电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合同责任试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