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论文范文

2023-09-17

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杭师大钱江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方式。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 创新心理素质 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要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新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依据教育创新而立足的独立学院,只有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办学动力和目标,才能得以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近几年来,高校的各个学科在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塑造出心理健康、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大学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创新心理素质的内涵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创新心理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方面。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对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一种意向、愿望和设想,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能力,是指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创造出新成果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中,包括敏捷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除智能以外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人格特征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健康人格的建构本身也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健康与创新心理素质呈正相关关系,创新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之上,即心理健康是个体创新心理素质发展、发挥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人的创新精神,更好地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以及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完善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

创新素质发展的关键是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使其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过程中的竞争和合作、成功和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心灵的深处缓解心理危机,消除烦躁、冲突与脆弱,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内在的支持和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形象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帮助个体深刻认识、切身体验创新的意义,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破除创新的神秘感,树立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激活创新需要,培养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具备健康心理素质和创造力个性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三、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

本文在借鉴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对钱江学院328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9份,其中男生172名,女生137名,以大二、大三年级为主。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仍不容乐观。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习惯于安于现状”有90%的学生选择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但选择完全同意“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敢于尝试未知或新鲜事物”、“对感兴趣事情有献身精神”的只占总人数的3%一14%。可见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不安于现状,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献身精神,但在“我对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上略显不足,说明缺少寻根究底、对真知执着追求的精神。

2.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上表主要从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来考察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观察能力上,“我观察事物时很仔细”,8%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的占15%,50%的人选择一般同意。

在想象能力上,“我的脑海里常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有13%的人选了完全同意,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的占16%。

思维能力主要通过四个指标来反映,即“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抽象出本质(规律)来”、“讨论问题时,我总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时,我通常会列举出好几种方案”、“和别人谈论问题时,我总能由一及十地展开思路”,总体而言,以上指标选择完全同意的人在1%到7%之间,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的在20%到41%之间,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创新思维不足,发散思维、抽象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能力薄弱。

在实践能力上,“有很强的动手能力”,57%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有一定优势。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认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3.创新人格发展不理想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善于独立做事情”,67%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说明独立学院多数学生自认为独立做事能力较强;“我心中常会产生突破现状的愿望”,63%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我对所感兴趣的工作能持之以恒”,71%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而“我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从不气馁”,只有45%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性、事业心、意志力,但在受挫心态方面总体仍显不足。

综上所述,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尤其在创新能力上明显不足,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发展状况也不理想。因此说明当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并不理想,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亟待加强的培养渠道。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方式

根据以上对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查,我们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1.培养创新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务,全体教师都应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同样,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师的创新能力决定创新教育的效果,要想培养创新人才,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

首先,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大胆突破传统模式与书本教条的约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其次,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传授和学生创新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培训工作。

2.将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育仍然是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因为创新能力的形成还是经由一个将外部知识内化的过程,课堂教育可以保证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普遍性与实效性。学校应加强学科建设,开设创造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课程,或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有关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章节,并将这些课程纳入学分制,作为必修课在全校范围进行。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创新不再神秘,使“人人都有创新心理素质,人人都可以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3.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有益于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开放性、快乐性、安全自由为原则,构建适宜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心理环境。首先,要改变单向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倾注人文关怀,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令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进而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活动;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与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动者;最后,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从而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4.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我们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心理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开发创新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克服创新心理障碍,克服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开展创新知识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创新创造的心得体会,唤醒、启发大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使之以全新的观念审视自我,增强创新意识;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拓展训练,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借鉴,提高自我认识,启发创新思维;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心理测评等,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评估自己,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建议;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各类创新竞赛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唤醒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兴趣,提高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兰欣,王柳映.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5).

[3]俞国良.论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朱迪.浅析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9,(7).

[6]傅特艳.论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心理环境[J].企业家天地,2007,(1).

[7]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0.

[8]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1).

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启迪学生审美意识,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学生进行绘画学习中存在着心理障碍,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从众心理,模仿他人的学习行为或者相关的美术作品,不能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教师要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角度出发,关注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从众心理障碍。

[关键词] 初中美术;绘画学习;从众心理障碍;克服方法

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宗旨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审美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受到学生从众心理障碍的影响,教师在美术教育当中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也限制了美术教学的创新,对于美术教学和初中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学生要克服的从众心理障碍,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个性,体现美术教学追求新颖创新和个性化的要求出发,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独立个性的形成。

1.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克服从众心理障碍

重重障碍是因为学生缺乏个性造成的,所以要想让学生的从众心理障碍得到有效的克服,消除对他人的依赖,就要从培养学生的个性着手,尤其是要尊重学生个体,激励学生张扬个性。在初中美术课堂学习当中,教师要许可学生运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进行美术艺术的表现和创造,这样的方法能够体现出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有利于学生对个性的发展与发挥。在自己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造张扬和表现个性的机会,抓住不同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挥。例如,在美术训练课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鼓励学生自主利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开展练习,既体现美术训练的多元化,又让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化得到体现。如有的学生利用线描方法,有的学生会利用素描方法,面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激励和肯定的态度,让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得到认可。在安排美术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水彩畫、国画、简笔画、卡通画等不同的方法呈现画面,关注学生所设计美术作品的创意,让学生拥有一个张扬个性的平台。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教学能够逐步克服学生的从众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强调个性作品评价克服从众心理障碍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面对同样的美术作品时也会有差异化的表现和对于美术作品的差异化感知。很多学生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个性,是因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从众心理,总是效仿他人,或者是不敢表达自己的个性化看法。从众心理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美术能力发展,甚至让美术课堂变得千篇一律,毫无生气。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点评美术作品,让美术作品的多元魅力与价值得到有效体现。教师需要始终保持积极鼓励的正确态度,促使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大胆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认知与见解。另外,在引导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时,教师也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利用个性化的评价方法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让学生可以充分感知个性创作的乐趣,彻底克服从众心理。

3.关注学生自我实现克服从众心理障碍

自我实现实际上是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到一定时期与阶段必然会出现的心理现象,也是学生形成个性心理特质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当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会趋于丰富,同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于是进一步凸显了自我实现的特殊需求。当学生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需求,就能够自觉克服美术学习当中存在的从众心理问题,主动走上个性化的成长道路。所以,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并为学生提供自我宣泄和个性表达的途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胆创作的平台,或者是组织美术作品创作竞赛,增强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动机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也让学生的从众心理被自我实现取代。

初中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艺术熏陶和艺术知识技能培养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素质的养成。尤其是在初中生存在普遍从众心理障碍的情况之下,美术教师更是要从学生和教学实际出发,通过个性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障碍,让学生在美术绘画学习当中投入强烈的热情,促进学生个性的展现和张扬,也使个性化教学成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万华.浅议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学习中的心理指导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207.

[2]章玲娇.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渗透青春期教育[J].文教资料,2014(3):52-53.

(责任编辑:文宝)

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从广义来说就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所谓要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行为问题,而不包括除此之外的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心理治疗是治疗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1]。两者区别在于心理咨询是“帮助解决”,心理治疗是“矫治”,前者是在协商与帮助过程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后者则是按治疗方法进行调治和矫正,其目的是激发潜能并且调动被治者改善现状的动机,最终消除或缓解其心理问题或障碍,促进人格的成熟和发展[2]。从操作上来说,相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例如,有位先生因工作不顺利、压力大、情绪差去心理咨询,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可能经过1、2次的咨询能够基本理清线索,并逐步调节自我,以后能更好地处理类似问题;但如果在咨询中发现其自身人格存在不成熟或缺陷,他就可能进一步接受定时、定期、有规律的心理治疗,疗程不定,可能为6个月、1年或更长。与心理咨询相比,心理治疗更加专业化,着眼于深层的人格或行为困难。两者的从业人员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心理咨询师要求具备心理学资质,心理治疗师则需要具备医学和心理学双重背景。在临床干预中,两者是交替使用的措施,但其目的则是一致的。

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及相关的行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职责不是无限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即不直接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1]。例如,面对某位离婚女士,咨询师可以帮助其解决由此产生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但不能直接为其解决再婚择偶的问题;又比如,咨询师可以帮助家长认识到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促使其及时调整亲子关系,但不能直接替家长承担“管教”孩子的责任。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适合人群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对象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精神正常,但是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如面临择业求学需要做出理想选择的人群;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求助的人群,如某位因灾难创伤迟迟无法走出阴影并长期焦虑、恐惧的求助者,虽然他的精神仍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三是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经过治疗,心理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这时心理咨询和治疗具备了可以介入和干预的条件,也具有了真正的治疗价值,有利于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减低复发可能[1]。通常,对于第一类来访者,给予心理咨询即可;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来访者,在心理评估后常需介入心理治疗。当感觉无法靠自己或其他一般途径解决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时,就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帮助。

许多人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效果抱有疑问。在这里,有一点至关重要,无论是解决心理问题还是相关的行为问题,责任都在于咨询师/治疗师与求助者双方,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双方的努力才能达到。如果求助者本身不愿意努力和尝试,只是被动地等待咨询师/治疗师替他“决定”、替他“改变”,那么其自身状况是不可能有改进的。相反,如果求助者依从性好,主动性强,改变的动机非常充分,其效果也会较好。此外,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和成功的应对经验的求助者一般疗效较好,还有智力因素、自我审视能力也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在国外,许多人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去心理医生处进行咨询,这非常有助于保持自身心理健康,而在国内,人们尚未广泛接受借助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寻求帮助这一途径。事实上,对于自己难以解决、处理的心理“亚健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有益无害的。

心理治疗的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

精神分析治疗通过特殊的治疗设置,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采用精神分析技术,如治疗联盟、自由联想、移情、反移情、分析阻抗、梦的解析等,对患者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和不成熟防御方式的理解和调整,达到缓解症状,完善人格的治疗目标。精神分析治疗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最主要流派之一,它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多年的临床观察基础上提出并逐渐形成的理论体系及治疗方法[2]。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弗洛伊德的同辈、学生及后人等又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包括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和后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包括自我心理学、自身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等)。精神分析治疗适合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如焦虑障碍、强迫症、神经症性抑郁、分离性障碍、躯体化障碍、人格障碍等[3]。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

行为治疗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按一定程序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治疗技术。行为治疗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经典条件反射为主要实践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程序开始应用于治疗领域。20世纪60年代又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使行为治疗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2]。行为治疗的不同技术都有相应的适合患者,如厌恶疗法对于露阴症、恋物症和酒精依赖等有一定的效果,阳性强化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有效,系统脱敏疗法对于各种恐惧症患者有效,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对强迫症患者有效。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

认知治疗是认知心理学应用发展的一部分,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干预技术,从改变患者的不合理想法和观念入手,改变认知结构,逐步达到缓解症状目的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认知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专业术语由贝克于1976年首次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美等国的精神病学界和心理学界开始掀起了认知治疗应用和研究的热潮[2]。认知治疗主要适用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进食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性心理障碍、成瘾行为、心身疾病、儿童品行及情绪障碍等[3]。

咨客中心疗法(client center therapy)

咨客中心疗法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以咨客(即就诊者或患者)为中心非指导性的心理治疗[3],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常用技术包括主动倾听、共情的回应、观察和对质等。咨客中心疗法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否有心理障碍,但不适用于无法进行口语沟通的患者。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家庭治疗是以整个家庭为对象规划和进行治疗,把焦点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过分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构造和心理状态,属于广义集体心理治疗的范畴。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从个别心理治疗和某些集体心理治疗发展而来[2]。家庭治疗的流派主要包括Bowen式家庭系统治疗、经验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精神动力性家庭治疗、认知行为家庭治疗、叙事家庭治疗等。家庭治疗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各种心理障碍、各种心身障碍、夫妻与婚姻冲突等。

森田治疗(Morita therapy)

森田治疗是由日本著名的精神医学家森田正马于1920年创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是专门针对神经性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2]。森田治疗疗程定为绝对卧床期(1周)、轻作业期(约1周)、重作业期(约2周)和社会康复期(1~2周)4个阶段。

心理治疗促进患者心身康复的成功案例

来访者是27岁的外企管理人员,对电梯和其他封闭空间感到恐惧,因为她的办公室刚搬到一座新写字楼的35层,乘电梯成了她每天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每次乘电梯她都感到紧张、恐惧,并出现心慌、出汗、口感、眩晕等不适,已明显影响了她的生活,于是她选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经过第1次面谈,发现患者的问题并非通过1、2次的理解、支持、鼓励、建议等基本咨询技术而能改变,心理咨询师向她解释问题属于“幽闭恐惧症”的心理疾病,需要较长时间的系统心理治疗才能解决,并将她转给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对患者先进行了3次访谈,完成治疗前评估,诊断为“幽闭恐惧症”的神经症,认知行为治疗是首选的有循证证据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师向患者介绍了该疗法的原理、过程,与她共同商讨,制订治疗目标为“高峰时段能在最高40层的电梯里呆20 min而无明显的紧张害怕与身体不适”。在第1次治疗中,治疗师向患者详细介绍“分级暴露等级表”和“情境、自动思维、情绪、合理反应和结果”5栏表,确定了每一步治疗的具体目标,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完成2个表格。在第2次治疗中,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结合呼吸训练,并要求患者回家继续练习,直至能信手拈来、快速放松为止。在第3次治疗中,根据建立的暴露等级表,首选最轻的恐惧等级,让患者多次练习站在壁橱里,然后把门反锁,指导她在紧张、恐惧时进行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结合呼吸训练,减轻焦虑。开始患者觉得非常恐惧,重复练习后,恐惧感逐渐降低到轻微水平。治疗师要求患者继续完成“情境、自动思维、情绪、合理反应和结果”5栏表。第4次治疗时,治疗师引导患者识别和修正自动思维中的认知曲解,应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进行真实性检验和去灾难化,并根据暴露等级表,开展第二等级的治疗计划,即要求她在锁着的楼梯间里进行反复的暴露练习,紧张恐惧时进行放松训练和呼吸训练。第5次治疗时,经过封闭空间练习后,患者发现尽管电梯仍然很高,但她对电梯的恐惧已经明显减轻。治疗师陪同她练习乘电梯,从底层开始乘到第2层,逐步到第40层,直到恐惧感完全缓解,然后要求她独自走进无人使用的电梯中,做到不按任何按钮(电梯保持静止,好像被卡住一样)。刚开始时,患者感到心跳明显加快,但经反复练习后,紧张感很快降低,要求她继续练习乘坐电梯1周。在第6次治疗中,治疗师指导患者将内感性暴露练习与在电梯中的训练结合起来,特别是当她站在电梯里的时候,通过练习更快更深的呼吸来引发呼吸困难的感觉(旁边无人时),这个练习会引起轻微的焦虑感,随后很快消失。在这次治疗结束时,患者达到了治疗目标,在随后1个月的随访中,患者又不断有所收获,并且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傅安球.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江开达. 精神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收稿日期:2014-09-11)

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以我国中小学生为对象的自我同情研究普遍表明,自我同情对青少年儿童的学业发展、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等普遍具有正向的意义,对中小学生开展自我同情训练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后的研究需要克服测量指标单一化、神经生理机制不明确、缺乏横纵向比较研究、自我同情的范围局限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增进学校、家庭对于中小学生自我同情重要性的认识,并合力通过有效的措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同情,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自我同情;心理健康;自我同情训练;中小学生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更强调如何善待、宽恕和理解他人,却相对忽略了善待自己的重要性。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剧增,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也与日俱增。许多研究表明,相比自我同情程度较低者,自我同情程度较高者对自己更加友善和理解,能够更好地接纳自己,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相关研究也表明,自我同情的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鉴于自我同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面向中小学生的自我同情训练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自我同情及其训练

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由Neff[1]首次提出。她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发现,以往我们所提倡的高自尊,并非完全有利于心理健康,比如高自尊者十分在意外在评价,甚至一旦外界评价对自己的自尊产生威胁,可能会对外界产生攻击行为。为此,Neff引入一个新的与自己相关的健康的态度:自我同情。根据Neff的观点,自我同情可以被定义为:对自我友善,对自己提供耐心、友善和非判断性的理解,宽容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将其视为广泛的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允许自己是有所局限的、不完美的,不会因自己没有达到理想标准而对自己严加批评,而是采取耐心温和的鼓励,从而为个人成长提供情感上的安全和动力[2]。

自我同情包括三个方面:自我宽容(self-kindness),即对自己友善和理解,而不是给予苛刻的判断和自我批评(self-criticism);普遍人性感(the sense of common-humanity),即将自己的经历看作更广泛的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其视为分离和孤立(isolation);正念(mindfulness),即个体能够觉察并正视自己所处的状态,以一种超脱自我的视角,客观地、非评判地看待自己的挫折经历和负面情绪,而不是陷入过度认同(over-identification) [3]。以往的很多研究表明,自我同情水平能够通过训练干预得到提高,如身心交互训练(瑜伽、太极等),冥想练习(Koru、爱与友善冥想、正念冥想等)以及认知训练(自我同情式写作、与自己做朋友、同情心培养等),它们均能提升个体的自我同情水平[4]。

二、自我同情在我国中小学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自我同情所带来的诸多良好身心效应,关于中小学生的自我同情及其训练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自我同情与较好的社会适应、学业表现有正向的相关,而与抑郁、焦虑和网络成瘾等有负向相关。

(一)自我同情与青少年儿童的问题行为

在不良情绪的调节方面,自我同情能发挥重要作用,如自我同情对于抑郁情绪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李江艳[5]的研究表明,如果初中生增加自我同情,会有效减少孤立感和过度沉迷,能更好地调节和平衡自身的心境,减少或消除抑郁的发生和发展。华凌凌[6]在研究身体意象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时发现,自我同情能够调节身体意象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八周的自我同情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减少高中生的自我批评、负性思维等抑郁易感性因素,从而减少个体的抑郁水平。对于有特殊创伤或留守经历的青少年来说,提升其自我同情水平,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的情绪,帮助其成长。留守青少年缺乏与父母和外界的沟通,其普遍人性感较低,倾向于夸大或逃避自己经历的失败和痛苦,为期八周的团体辅导干预能够提升其自我同情,发挥自我同情三个核心成分——自我宽容、普遍人性感和正念对其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7]。在帮助经历创伤的青少年恢复和成长中,自我同情能够促进个体重建认知,促进个体对创伤事件的理解,从而使经历创伤的青少年以更积极的聚焦自我的应对方式来处理创伤后的负面情绪,为创伤后修复提供保护和支持,促进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的产生[8]。在行为矫正方面,例如对于网络成瘾等问题行为的缓解,自我同情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发现,自我同情水平较高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程度相对较低,自我同情可以作为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手段之一[9]。

(二) 自我同情与青少年儿童的学业表现

自我同情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业投入和学业交流,预测更好的学业表现。李贞[10]以初中生為被试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同情与学业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其自我同情对学业投入起正向预测作用。自我同情直接影响学业交流行为,也通过负面和正面评价恐惧对学业交流行为起并列中介作用。自我同情水平较高的初中生,一方面对个体与他人的联系感、自我的仁慈以及自己此刻体验的意识较强,自我价值感比较稳定,相对不那么依靠他人认可来塑造和完善自我价值,由此减少了对评价的恐惧;另一方面,富有同情心有助于他们在课堂内外与教师、同伴接触和来往,促进其学业交流,从而更加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提高学业表现[11]。一项以中国小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相比缺乏自我同情的学生,有自我同情的学生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更抱有希望[12]。个体的自我同情水平越高,越能从容应对自身遭遇的压力性事件,因此也能较好地适应和面对压力事件,进而正向预测学业成就[13]。此外,自我同情有助于学生缓解考试焦虑,以积极正向的途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研究表明,自我同情能够有效调节状态焦虑,有助于减少高三学生的过度沉迷和孤立感,对于缓解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14-15]。其中,考试焦虑与自我同情中的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和正念三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同情可以通过元担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来影响考试焦虑,有较高自我同情水平的中学生能够合理面对考试压力,调整情绪状态,发挥元担忧情绪的积极作用,化压力为动力[16]。

(三)自我同情与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功能

自我同情不仅对中小学生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同时对于促进其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也有正向作用。赵梓晴[17]的研究表明,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可以显著预测其特质宽恕水平和情境宽恕水平。由于高自我同情者更能理解普遍人性、情境复杂性,具有较高的观点采择能力,整体宜人性和心理健康水平更高,高自我同情水平组被试比低自我同情组被试表现得更加宽恕他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邱圣童、赵梓晴、王言等[18]通过整合模型考察高中生自我同情、人际信任与宽恕特质三者的关系,发现自我同情中的自我宽容成分直接影响宽恕,普遍人性感影响社会一般信任,正念和自我宽容影响对人的信任。贾会丽[19]的研究表明,高中生自我同情在依恋和人际信任之间起中介作用。自我同情水平较高的高中生能够以同情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别人,减少敏感和多疑的现象,更容易与别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在以初中生为被试的研究中,自我同情在初中生感知到的亲子冲突与学业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在面对亲子冲突时,自我同情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投入到学业当中[10]。胡金萍、种道汉[20]通过考察亲子亲合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之间的关系发现,青少年自我同情水平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其亲社会行为倾向,还可以通过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的提高间接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增加。

(四)自我同情影响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自我的关注度较高,容易产生自我认知的偏差。自我同情有助于学生接纳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李慧清[21]的研究表明,高中生自我同情能够有效缓解负面身体自我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能以更宽容的心态接受自己身体上的不完美,把这一体验普遍人性化,认识到身体上的不完美是普遍存在的,从而更少体验到社交焦虑。出于对外表的过度关注和完美期望,部分青少年还可能出现节食行为。研究表明,自我同情的诱发,能够有效降低失调个体在节食失败之后的负性情绪体验,自我同情能够缓解有胖负面身体自我的女高中生对自我的消极情绪体验,降低女高中生对胖身体相关信息的敏感度[22]。

自我同情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挫折时,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更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和自我同情作为干预变量,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初中生的适应取向心理健康水平。初中生自我同情在心理韧性对适应取向心理健康的影响中中介效应显著[23]。对于高中生群体,也有相关研究显示,高中生的自我同情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24]。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负性生活事件、自我同情水平均密切相关;自我同情在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对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25]。在问题解决的策略方面,自我同情可以正向预测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负向预测逃避、发泄和幻想等消极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并减少羞耻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自我同情通过减少消极的自我态度,减少心理资源的流失,从而减少因羞耻感引发的逃避、掩饰感情、被动等待、祷告等消极应对方式,让个体更加积极地寻求社会支持[26]。

(五)常见的自我同情训练方式

如上所述,大量的实证研究显示,自我同情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普遍存在正向的意义。围绕如何通过干预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自我同情水平,研究者展开各种相关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同情心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同情水平。下面是几种青少年自我同情训练方式的介绍。

首先是“与自己交朋友”项目(Making Friends with Yourself,MFY)。这是一项改编自成人版正念自我同情项目(Mindful Self-compassion Program,MSC),旨在提高青少年自我同情水平的训练项目。核心内容包括了解自我同情、正念训练、认识生理机制变化、自我同情与自尊、寻找自我同情的声音、管理负面情绪、感恩生活等[27]。屈清照[24]运用MFY项目对高中生进行了为期6周的干预,结果表明,高中生的自我同情及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该干预方案被证明是有效的。

其次是仁慈冥想。仁慈冥想干预程序被证明对初中生的情绪调节及自我同情具有正向作用。如研究者发现,通过持续八周的仁慈冥想干预团体辅导,能够使个体在放松的状态下感受来自团体的关爱,进而释放自己的能量,而在这一过程中所采用的对自己或他人宽容的言语,能够激活个体宽容和同情心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自我接纳和自我同情水平[28]。

最后是团体沙盘游戏。这一方式比较契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创设包容、支持的氛围,有效地提升和增强学生的自我同情水平。如通過对高中生实施为期六周的团体沙盘游戏干预之后,发现学生的自我同情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在一个月之后的追踪调查中发现,其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后效性[29]。

三、未来的研究展望

本文梳理了自我同情在我国中小学的已有研究,未来的相关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拓展,以求取得更加丰硕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第一,鉴于先前关于自我同情的测量几乎都采用Neff编制的相关量表(SCS),今后还需要考虑补充其他的测量指标和测量方式。心理现象是摸不着看不到的,单一的外在指标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不利于对自我同情这一复杂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有关自我同情的研究多基于被试的自我报告,这容易产生测量误差,难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以往对于自我同情作用背后的心理和神经生理机制研究还很少,这就难以建立对自我同情背后的认知神经运作模式的全面理解。

第二,关于自我同情的影响方面,现有研究表明,自我同情训练对中小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这一影响是否存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同时,过度的自我同情是否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是否会增加中小学生在学业上的自我放纵、懒惰行为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自私自利的表现。对这些疑问的实证探讨,将对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值得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第三,以往研究的对象多为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针对中小学生的自我同情开展的纵向追踪研究还相当欠缺,研究者对于自我同情在中小学生的不同发展时期的表现特点和发展规律也少有涉及。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施以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同时,也有助于研究者开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自我同情测量工具,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自我同情水平。

第四,在横向比较研究方面,研究者需要思考,在强调内省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中国文化影响下和强调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影响下成长的不同青少年群体,是否具有不同的自我同情观念和水平。即不同国家地区的中小学生自我同情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也还有待探明。这些探索有助于我们将自我同情相关研究成果更好地实现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于提升我国中小学生的自我同情水平,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以往國内中小学生关于自我同情的研究证明,其对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当前的研究也存在着研究手段、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不足。期待今后的研究可以解决这些不足,同时增进学校、家庭对于中小学生自我同情重要性的认识,并合力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同情,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注:本文通讯作者为黄喜珊)

注: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8YJA190004)、广东省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18GXJK029)的资助。

参考文献

[1]Neff K. Self-Compassion: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J]. Self and Identity,2003(2):85-101.

[2]Neff K.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Self-Compassion[J]. Self and Identity,2003(2):223-250.

[3]朱燕群.自我同情概述与教育启示[J].锋绘,2020(3):282-283.

[4]张继和.自我同情干预实验综述[J].福建质量管理,2018(1):275-277.

[5]李江艳.初中生完美主义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与抑郁的关系[D].开封:河南大学,2016.

[6]华凌凌.身体意象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7]沈伟.自我同情对经历留守初中生情绪适应的影响[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7.

[8]刘艾祎,王文超,伍新春,等.自我同情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2):223-228.

[9]杨亨冉.自我同情在心理灵活性与网络游戏成瘾形成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J].新智慧,2020(28):16-17.

[10]李贞.初中生感知到的亲子冲突、自我同情和学业投入之间的关系及教育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2019.

[11]李佳.自我同情对初中生学业交流行为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12]Fong R W,Cai Yu-yang. Perfectionism,Self-compassion and Test-Related hope in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J].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2019,28(4):293-302.

[13]种道汉,肖文.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影响:自我同情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20,13(1):82-88.

[14]王江.高中生焦虑情绪调节:自我怜悯、接纳、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的比较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15]谭锦绣.提高自我同情水平对缓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6]秦超.中学生自我同情对考试焦虑的影响[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9.

[17]赵梓晴.高中生自悯、人际信任与宽恕的关系[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18]邱圣童,赵梓晴,王言,等.高中生自悯、人际信任与宽恕特质关系[J].心理研究,2017,10(1):84-90.

[19]贾会丽.高中生依恋、自我同情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0]胡金萍,种道汉.亲子亲合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关系:自我同情与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9(12):89-96.

[21]李慧清.高中生负面身体自我对社交焦虑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22]刘冰华.自我同情对女高中生胖负面身体自我感知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23]武宇腾.初中生心理韧性、自我同情与适应取向心理健康关系及干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24]屈清照.提高自我同情水平对促进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25]郭天满,邹璐璐,宫火良.自我同情在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C].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1769.

[26]谭菲菲.中学生羞耻感、自我同情和应对方式的关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27]Bluth K,Gaylord S A,Rebecca A C,et al. Making friends with yourself:a mixed methods pilot study of a mindful Self-Compassion program for adolescents[J]. Mindfulness,2015,7(2):479-492.

[28]孙永鹏.仁慈冥想干预对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及自我同情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9]邓翔宇.团体沙盘游戏对改善高中生自我同情的实验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0.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广州,510631;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51063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合格的人才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教师应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灵,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多与其沟通,使孩子能够敞开心扉,并充满着温馨与快乐。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快乐

如今很多老师都无可奈何地发出慨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呢?

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灌输,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后家长还给孩子报了五花八门的课程辅导班。在这些教师和家长的理念中,单纯地认为高分数的就是好学生,考试时只是盯着学生的分数,根本不去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不和学生说悄悄话,不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导致学生出现思想问题和心理障碍时无人倾诉,无人引导。长期的思想、心理压抑,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问题”,成为“问题”学生,这样的学生不难教才怪!打开网络、电视,翻开报纸、书刊,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由于教育失误导致心理异常与人格偏离,出现了诸如离家出走甚至伤害亲人、老师等形形色色的惨剧,从某种角度上讲,这就是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恶果。外国教育专家认为,合格的人才,不仅要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人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能够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俯下身子、耐心倾听孩子们渴望理解的心灵之音?

“爱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沟通。”师生之间的爱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我们对学生要倾其自己全部的爱去付出;老师对学生的爱还是一份整体的接纳,我们要爱学生的全部,包括他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可以直接去告诉孩子老师爱你,希望与你成为朋友,用老师那份充满爱意的言语去叩击学生的心门,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纳。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对学生的这份爱幻化成挂在嘴边甜甜的笑容,用那份柔和的言语和微笑来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事情应该怎样去做。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的同时,孩子也会渐渐的向你敞开心扉。

有了爱,我们还需要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一个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必须得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接纳,他才能找到成长的动力。这个接纳本身就是无条件的。对我们来说即使班上的孩子是先天畸形,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无条件的去爱他,把他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很多老师只喜欢班上聪明、伶俐、懂事的孩子,但是世界上尚且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是活生生的孩子,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优秀。据心理学研究:一个孩子是自信还是自卑,都来自于孩子童年的经历。因为儿童是通过成人的眼睛来看自己的,也就是说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来自于父母或对他重要的人的评价,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老师。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推想,如果一个孩子坚信老师是无条件的喜欢他的,那么他从小就会成为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使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尊重。”这也就要求教育者能够无条件地去尊重每一位孩子,平等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只有你真正的尊重他,理解他,他才会把自己心灵的大门向你敞开,作为老师的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时我们还要学会做孩子们秘密的守护者。拥有秘密是每个人寻求稳定心理的一种行为,也是一个人正常的防卫本能。如果自己的秘密被别人发现了,他就会觉得像是自己的宝物被别人抢夺走了一样,当然就会对抢走自己宝物的人产生憎恨,以使自己达到心理平衡。在孩子们心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应该是能够为他们保守秘密的朋友。相信一个能够答应孩子们替他们保守秘密的老师一定是一位能够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好老师。

最后,试着去学会倾听吧,你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倾听孩子决不意味着纵容孩子。倾听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摆脱负面情绪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倾听能够帮助他们恢复正常思维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老师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相信老师的用心倾听一定会换来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和认可,也一定会换来那一把开启孩子们心门的钥匙。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悄悄洒下一片温暖的阳光,让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永远充满着温馨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韩冰.德育教育应突出评价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J].新课程学习(中),2013(04)

[2] 赖运成,余函静,陈建霞.我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5(11)

[3] 邓艳莉.如何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促进学生学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1)

[4] 郝金凤.做孩子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J].黑河教育,2012年11期

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领域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当今的少年儿童,担负着跨世纪的重任,他们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个性特长的养成,全面素质的提高已至关重要。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既包含学生感知、理解、应用语文知识活动,又包括兴趣、情感、信心等心理活动。两者既有机结合,又自然统一。前者起加深认识的作用,后者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自始至终,必须着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使之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心理素质 语文 兴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我们面前的中学生有多少“能”勤、苦得起来。因而,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这些尽受庇护,无忧患意识的中学生,必须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素质,使他们乐学不倦,成为合格的跨世纪人才。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既包含学生感知、理解、应用语文知识活动,又包括兴趣、情感、信心等心理活动。两者既有机结合,又自然统一。前者起加深认识的作用,后者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自始至终,必须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使之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一、激发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感到,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求知欲倍增。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记忆就越有效。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多看些图片、模型、实物、演示、争辩、多依文意画图等,设置问题,以问促思,激发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例如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开始我用幻灯打出海底世界的活动图片,伴放特制的配制课文朗读,学生看着那多彩多姿的奇妙海底,听着悦耳动听的朗读,一股特有的兴致油然而生,而且精神振奋,好奇、求知的欲望倍增。再比如我教学《长城》一课时,开始时,先用幻灯机打出长城图片,同时伴放《我的中国心》磁带。学生们看着蜿蜒起伏、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听着歌曲《我的中国心》自豪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声音由小到大,情绪激昂。待朗读课文时,精神极为振奋。当我提出远看长城,近看长城是什么样子?你看到这雄伟的万里长城时想到了什么等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兴趣盎然。

二、诱发情感,促其善于学习

语文教学的自始至终,充满着情感。情感是一种动力,能增强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推动认识的深化。如果学生滋生了学习的情感,就会表到出对所学内容的热爱和迷恋。而学生的情感主要来自教师的诱导和激励。教学时教师如果情绪高昂,精神焕发,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富有情感,伴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并善于运用图片,幻灯,音乐来创设情境教学节奏有张有弛,不断变化,适时褒扬鼓励,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就能够不时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其积极性,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我首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草塘的壮美,讲述动人的传说,激发学生对北大荒草塘的喜爱,然后抓住教材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线索,诱引学生感情随主人公感情迭宕起伏,既能动地领略了草塘的垃美、可爱,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再比如我教《泰山之美》一课,先让学生边听老师范读边看幻灯片,进行感知。接着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想象,听完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他们发出“泰山真美!”的感叹时,我便鼓励大家把美说得具体,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能动理解替代教师的问答式讲读,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鼓舞信心,激励其奋发学习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才智聪明的学生一旦兴趣被激发,情感投入,便会暴发了令人惊异的潜在能动性,不断促进语文教学向高层次挺进。相比之下,悟性一般的学生往往会缺乏信心。因此,教学中要鼓舞学生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特别对中下游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高尔基说过,“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信心,使人具有美好的心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信心,是成功的内驱力,使人产生顽强的意志,不怕困难挫折,知难而进。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中下游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外,还应在朗读、提问、板演等方面给予优待,千方百计帮他们不断克服自卑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美,体会到成功的乐趣,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希望,扬起力争上游的风帆。比如指名答题要使其力所能及,并适时坚定其回答问题的信心,一旦答对,则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其积极性更高。如果答错了,则委婉安慰和启发,鼓舞自信心,并注意保护和激发好奇心,自尊心和好胜心,调动积极性,增强学习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总之,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既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愉悦,激奋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健康成长!

上一篇:教师禁毒论文范文下一篇:营销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