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社会保险论文范文

2023-10-02

课程教学社会保险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实验课程设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关键因素。针对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案例设计不当、动手能力不强和教学效果不佳等,教师应采用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手段。根据功能需求,该平台分为课程知识、实验设计以及教学考评子系统等三部分,分别利用公众平台订阅号图文消息推送课程知识点,社会统计案例分析以及基于考试星测评系统实现。经系统分析、比较传统的实验课和微信公众平台实验课在教学内容、实验设计和实验效果等方面的教学效果,发现该教学改革模式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并受到了学生与社会人士的青睐。

[关键词]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自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步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以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探索热点。尤其是“新工科”概念提出之后,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是备受关注。在高等教育唱响“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主旋律的背景下,“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实验课程内容设计、实验项目设计、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效果考核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社会统计学是为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必修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统计思维以及软件操作能力[1]。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职业技术能力。然而,对于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对数学、统计学的畏惧和统计软件的陌生直接导致学生对其敬而远之,由此何谈教学效果,何谈应用技能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虽然不能改变改课程的数学、统计学属性,但能否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引导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这个问题值得探索。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广泛应用,为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课程平台,本论文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设计辅助教学进行探讨。

一、社会统计学实验教学方式与手段适用性研究

社会统计学实验是社会统计学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点的直观展示和实验。统计案例综合实践能够让学生对理论课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对社会生活中数据统计有感观认识。

(一)教学方式适用性研究

社会统计学实验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徐军辉[2]认为社会统计学教育目的定位模糊、学生缺乏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够以及实习基地建设欠缺等因素导致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并提出了精准教学目的定位、学生参与统计方案设计、教师能力提升、建立试题库和熟悉统计软件等建议和措施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也推动了社会统计教学方式的改革。于金娜[3] 提出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社会统计学教学改革方法,该方法进行了一个专业三个方向一个学期两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改革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力,通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感知评价说明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未来的职业素养。从教学方式适用性体系来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知识。该模式覆盖面广、通用性强、效果明显,近年来受到了广大师生喜好,该教学方式值得推广。

(二) 教学手段适用性研究

为保障实验课程项目顺利开展,诸多实验教学手段均可用于实验课程教学。常见的有基于PPT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广播系统等。随着信息化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教育教学手段在较多课程中得到了应用。王明达等[4]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推进了实验室现场安全教育教学,其中主要构建了学习子系统和考試子系统,提升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的效能。近年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革新与实践说明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更能适用于大学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主动学、快乐学的习惯。

(三)社会统计学实验课困境

通过文献研究与实际教学我们发现,社会统计学实验室课程教学长期面临着诸多困境[5-11]。例如:对社会统计学课程性质认知不清,混淆了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的差别;现有的教材良莠不齐,不能满足师生教学的需要;教学进度安排不科学,教学效能较差;师资水平不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得不到重视,实验课程学时偏少;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理解并应用相应知识;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学生实践与实际操作能力差等。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智能手机平台帮助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走出困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值得深入探索。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平台,该平台已经在其他学科的部分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果。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适用性

腾讯公司于2012 年 8 月在微信社交软件基础上进行了功能升级,微信公众平台模块也随之问世。微信公众平台曾被命名为“官号平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有服务号、订阅号、小程序和企业微信(原企业号)四种类型。其中,订阅号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每天可以发送一条群发消息给用户,适用于教学手段辅助。

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在课程设计上主要分为课程知识、实验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等三个模块。其中,实验课教学内容主要是社会统计学理论知识的重现和补充,实验设计则是实验项目的预先设计与实验总结,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的检测与反馈。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内容与微信订阅号功能可以有深度融合。在融合方面通过设计数据采集、统计知识和统计软件三个模块实现平台原型,通过图文推送基础知识、最新前沿动态等相关课程技术。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设计

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兼具社会学、统计学和软件操作技能等三项基本素质[12]。从某意义上来说,社会统计学是在社会学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知识和软件进行定量研究,也可以理解为利用统计软件对社会学中相关问题进行定量研究[13-14]。首先,应根据当前国内外社会统计学教材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后形成本改革模式的第一个模块;其次,广泛调研采集数据和问题需求之后形成实验项目,在实验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总结等;最后,在实验结束之后采用基于考试星的教学效果测评系统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分为项目考核与课程综合考核两类型。

根据软件开发标准和信息化规范,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改革需要,教育教学系统由知识点回顾系统、实验设计子系统以及教学考评子系统等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主要框架如图1所示。

(一)课程知识

该部分主要聚集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的基础知识点。本改革将该部分划分为数据采集、统计知识和统计软件三部分。其中,数据采集主要介绍社会统计学数据采集方法、常用数据集链接下载、数据爬虫技术等;统计知识主要归纳社会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例如118个专业术语解释、社会统计案例分析等;统计软件则简单介绍社会统计学经典与前沿的软件,如SPSS、R、SAS、 NOSA、STATA、EVIEWS、Python、MINITAB、MATLAB、STATISTICA、ORANGE等软件的基本功能与分析。该部分除了相应内容之外,还随时通过图文推送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知识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如图2所示。

(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实验项目开展的前提,本文按照实验难易程度分为基础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等三部分。主要囊括了实验设计方法、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对变量进行交叉列表分析、社会人口增长综合实验、社会变迁统计综合实验、社会经济统计综合实验、社会教育统计综合实验、社会情感统计综实合验、社会心理统计综合实验、人力资源统计综合实验、社会健康数据统计实验以及社会交通数据统计实验等方面内容知识。该模块主要介绍应用于实验前的设计与实验后的总结,由于系统计算能力的局限性,尚未开展在线平台实验工作。

(三)课程考核

考核是检验效果的标准,本改革设计了实验小测和课程考核两类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用考试星系统进行辅助。在考試星系统中编辑试题信息(导入试题库)、组建试卷库、确定考试人员名单以及考试设置等后生成一个二维码,当学生点开实验小测之后会出现二维码,学生通过识别二维码即可参加网上测验,如图3所示。

考试星系统提供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以及问答题五种题型。在本教学改革过程交叉充分使用了五种题型。其中,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为客观题,由系统自动阅卷;而问答题为主观题,由教师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阅卷评定成绩。

但由于考试星平台上不支持数学公式的使用,该局限性对本课程的深度改革存在局限性,下一步将研究如何挖掘可支持数学公式编辑的考试平台。

考试星系统拥有设置登录模式、测评次数以及刷新试题、答题超时、答题拍照身份验证等防作弊功能,是一款性能较高的学业测评系统软件。

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实践效果与评价

在课程改革实施前,教师要对该专业前一个学期的专业课成绩进行采集形成学习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潜力的报告。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学生对本学期本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期望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同一年级同一专业不同的两个班级进行学习效果对照。对改革班级与非改革班级的考试成绩、前一学期4门专业课程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改革班级与非改革班级在前一个学期专业课成绩、本学期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成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本学期改革班级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成绩较非改革班级平均分提高6.82分。

微信公众平台在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过程中主要以本科生为主,自软件平台建立以后坚持推送消息,在一学期内完成200余人次的课程辅助实验教学任务。在对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订阅号推送的阅读量均在逐步增加,说明学生从刚开始的“试一试”心态向“喜欢”心态逐渐转变。意外的是,除了班级学生之外,还有社会人士在不断关注本微信公众号,说明课程改革迎合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时段统计发现,在实验前、实验后均有大量的读者,说明了学生课前有预习,课后有进一步深化与总结,进而可以说明该改革模式满足了学生需求。另外,关注订阅号的学生和社会人士都通过发送消息的方式对订阅提出了意见并反馈了自己期望的推送内容。总体上,该订阅号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青睐。值得欣慰的是社会统计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有了较大提升。

五、结束语

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是应用型高素质社会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针对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案例设计不当、动手能力不强和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微信订阅号的教学改革模式手段,设计了课程知识、实验设计和教学考评三大模块。实践初步证明了该教学改革手段达到了服务实验教学过程的目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对该模式的研究,笔者希望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暂不支持在线实验以及考试星平台、不支持数学公式实验等缺陷使得本改革存在欠缺,下一步将重点研究该方向的解决措施。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J].前沿科学,2008(2):20-33.

[2] 徐军辉.社会统计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统计教育,2007(1):33-35.

[3] 于金娜.“慕课”与“翻转课堂”在《社会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7(4):54-57.

[4] 王明达,石永军,孔得朋,韦永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验室现场安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2):289-292.

[5] 张迎春.社会统计学研究与实践迅速繁荣[J].统计研究,2012(12):31-38.

[6] 张沁洁.影响文科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若干因素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社会统计学课程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3):19-25.

[7] 张迎春.社会统计学30年发展与若干前沿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11):3-7.

[8] 吕红梅,余红蕊,胡燕辉.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6):59-62.

[9] 唐美玲.实践与反思:对社会统计学教学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11-113.

[10] 王丽.PBL教学法在社会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62-63.

[11] 吴克明.《社会统计学》学习方法与要点[J].当代继续教育,1998(1):56-57+60.

[12] 李金华 ,王锦宏.关于《社会统计学》体系的构想[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2(6):77-79.

[13] 肖立见.论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2(3):42-46.

[14] 魏永峰.走出《社会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误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97-98.

[责任编辑:刘凤华]

课程教学社会保险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引言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学校里把社会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设的国家,作为社会科的诞生地,也是关于社会科教育理论最为繁杂且较为成熟的国家。在美国早期,历史、地理和公民就是中小学最重要的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的历史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课程也相应得到加强。到了20世纪80年代,课程设计者普遍认为,历史是社会科学中最具有价值的课程,它有益于公民素质的提高,有益于美国社会的进步,有益于公民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克林顿和布什担任总统期间,历史课程又被确认为全国性的核心课程,并出台了国家历史学科标准。与此同时,大多数州修订了相关的社会课程标准,社会科课程中历史教育的理念、内容和结构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本文试从美国社会科中历史教学的组织原则以及授课模式入手,对美国社会科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我国小学社会科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二、美国历史课的组织原则、授课模式及教学特点

1.美国社会科中历史教学的组织原则

美国社会科中的历史教学有两个基本组织原则:第一,历史课程的编制应该做到点面结合。如果不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和看待某一地域的历史与其他历史的关系,它本身不仅会丧失研究的价值,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第二,要努力使历史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儿童非常乐意学习历史,但是,教师必须以适应儿童能力及其先前经验的方式来讲授历史。”[1]历史必须最大程度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兴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人在历史活动中的能动性及所受历史条件的局限性,也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与历史的联系。

美国的《历史国家标准》提出了两个组织范畴:历史理解和历史思维。美国的历史课一般是按照专题来组织的,上述两个范畴都渗透在这些专题的教学中。

历史理解的标准围绕人类行为的五个领域来组织,具体如下表所示:

历史思维扩展了历史的定义和作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而并非单纯地记住日期和名字。“历史思维的标准重点强调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文献和历史故事时能够置身其中,体验人物的感受,思考故事的背景。”[2]历史思维包括五种类型的能力,具体如下表所示:

2.美国历史课的授课模式

依据美国历史标准,在美国小学社会科中的历史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这儿—那儿—那时”模式。这种方式首先让各年级的孩子了解此时此地的现实,然后逐年扩展空间,回溯时间,以加强孩子对遥远而久远的地理、历史纬度的理解能力。

(2)社会科“环境扩展”模式的变形。这种方式是逐年丰富与一年级家庭研究、二年级邻里研究、三年级社区研究、四年级州研究相关的历史学习与文学作品学习,但这些研究要比传统上强调“这儿与那儿”的研究更深、更广。这种改动后的模式把今天的家庭、社区和州与很久以前的家庭生活进行比较,与他们社区和州的早期历史进行比较,并与文化中的那些历史经历和传统进行比较。

(3)“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方式关注从多个历史时期精选的、切合孩子实际的文学作品选段,然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作品产生的历史时期。“文学给读者提供了到达另一个世界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历史故事人物的一部分。”[3]

在初等学校社会课程的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还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增加历史体验。如为学生提供接触历史实物的机会。历史实物主要是指历史遗物,如一份奴隶合同的摹本、一本赞美诗集、一本家庭《圣经》、一张照片和一件保留过去商标的物品等。

美国教师还经常把课程安排在社区博物馆,那里的历史展品不仅丰富、真实,而且还可以作为学校历史教育的永久性资料库。美国的一些博物馆还会把复制品、图片和其他有趣的东西组合成为一个“工具箱”,学校可以租用这些材料。

为学生提供接触社区老人的机会。学生对听老一辈人讲社区的历史故事有浓厚的兴趣,比如某位老人曾经为社区服务,独特的经历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类的体验可以使真实的人物走出历史背景,使他们离开神话和不现实的王国。

利用历史影像资料。影像资料的内容相当广泛,许多描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电影和录音带,都有助于把学生带到历史情境中。通过这类媒体,学生至少在当时能够受到强烈感染,以至于能和历史人物分享焦虑、恐惧、欢乐和沮丧。

阅读材料。有许多写得很好的历史类书籍,也会帮助学生去认识和感受历史的魅力。还有很多有趣的学习方案,诸如搜集并展览表明社区历史的老照片;为校刊或地方报纸写一些有关地方历史的文章;调查一些社区内重要建筑物的历史;举办讲述地方、州或国家历史某方面故事的盛会;搜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歌曲;把历史作为背景,创作戏剧活动;让学生参加国家历史日竞赛等。

3.美国社会科历史教学的特点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美国社会课程中的历史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历史教育处于社会课程中的核心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概念内涵的主体建构。“教科书上几乎不会出现任何诸如‘应该……’、‘必须要……’等说教的大道理”[4],学生在教科书中所看到的只是相关的材料、故事或者情境。学生通过对其辨别、思考和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2)社会科中的历史教学试图为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史。其内容不只是讲一些政治的发展轨迹,而是包括人们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诸如人类发展中的艺术、科学、文学以及其他与人类文化有关的方面。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欣赏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历史教育不是单纯的学科教育,而是通过彰显学科的教育功能以达到公民教育的目的。“在社会科课程中的历史学习,不把成就卓著的人放在学习内容的中心位置,它关注的焦点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5]社会科中的历史学习与传统历史学科的学习最大的差异在于,它把研究对象或兴趣放在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上,关心的是怎样帮助学生迎接日常的挑战、寻求生活中的快乐、克服沮丧的情绪,思考的重点在于教会他们怎样过好平常的日子。

三、美国社会科中的历史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美国社会科中的历史教学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根据前面的描述与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克服旧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尊重社会科中的历史知识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之间的联系,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参与性。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突出本课历史教育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第二,社会科中的历史应该做到点面结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宏观的历史框架,这对于了解地方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必要的。把握了整个历史的结构之后再研究它的部分,对学生而言会更加有意义,更加容易理解。为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概述之后,应根据课程的内容和重点,对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第三,探索社会科中历史教学的多种有效模式和教学策略。教师应该有一定的自主选取教材的权利,摒弃对教材内容的绝对依赖,改变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的做法,充分发挥本课一定程度上具备的地方特色优势,以多源头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第四,注重师资培养。我国的“思想与品德”课教师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原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二是原来社会课的教师(有的学校让语文老师兼任社会科老师)。他们都缺乏历史知识的专门培训,知识结构不够完整,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在“思想与品德”教师的师资培养方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培养机制。

注释:

[1][美]David A. Welton著,吴玉军译:《中小学社会科教学策略》,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2][美]Tom V. Sabage, Dabid G. Armstrong著,廖珊、罗静译:《小学社会科的有效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3][美]Pamela J. Farris著,张宜、王克译:《中小学社会科教学实践》,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4]沈晓敏:《美国社会科教科书给我们的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6期

[5] 沈晓敏:《社会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课程教学社会保险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现状、聘任标准和要求、职业发展晋升途径和管理培训体系等方面,介绍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发展情况,并结合当前我国职教教师现状提出了加强职业院校教师聘任标准建设、构建“双职”教师培训理念、创新教师晋升体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美国 社区学院 高职院校 兼职教师

【基金项目】2017年度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主持人:王雨帆,课题编号:2017HZSL012) ,课题名称:职教教师专业标准深度开发与实施策略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7HZSL012,项目负责人:王雨帆。

一、美国社区学院及其兼职教师情况介绍

美国大学的教师结构具有非常强的等级制度,一般分为荣誉教授、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和教师五个等级。在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结构中兼职教师成为了支持学校教学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聘请兼职教师对社区学院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首先聘请兼职教师的价格相对便宜;其次,兼职教师的灵活性强,学院可以根据每年招生人数的变化决定兼职教师的合同期限。第三,兼职教师一般都是来自企业的技师,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兼职教师的学历和教学经验较差,故教学质量不易保证。

二、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聘任标准和要求

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双重体系开始形成,即传统路径和替代路径。美国各州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各州也制定了州级范围的职教教师专业标准。以美国弗吉尼亚社区学院为例,其制定的教职工资质能力标准以美国南学院联盟标准制定为基础,明确指出作为社区学院的教师,必须达到硕士学位,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具备较强综合能力。

三、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职业发展晋升途径

社区院校为了留住人才会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的职业晋升标准。美国社区学院专业教师的个人晋升标准在关注教学和学术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职业和社区服务经历。与传统学术型大学教授等级制类似,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也可以分为助理导师、导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五个等级,具体等级的划分标准由各州自主设置,虽有差异,但差别不大。鉴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兼职教师作为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主体,美国社区学院为兼职教师设计和提供很多培养培训项目。

四、对中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1.完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用标准

相比全职教师较为成熟的聘用体系,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兼职教师的聘用标准明显不够严谨和完善。高职院校本身应当不断完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真正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师资力量。

2.构建高职教师“双职”培训理念

现阶段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的要求依旧偏重于专业学科理论的教学领域,这与高职院校与行业对接、与企业融合的性质不符。若对高职教师的培养能关注到其身份的双重性,在教师培训中引用品牌企业下设的专业性强、时效性好的培训课程体系,借鉴行业内最新、最权威的技术技能审核标准,那么势必会对高职教师资团队整體能力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3.突破高职教师晋升机制体系

高职教师资应具备教师和技师双重属性,如能从职业晋升体系层面打破对教师传统的职称评定机制,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替代路径,将高职教师拥有的企业资历、行业证书、技术技能资质、社会服务能力等与科研和教学工作量进行合理转换,设计出更多元、更丰富的职业规划路径,相信一定会对高职师资团队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美国双元制职业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俄亥俄州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1(8).

[2]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以俄亥俄州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1(1).

[3]汤霓.英?鄄美?鄄德三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81-113).

作者简介:

王雨帆(1986-),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

涂三广(1978.10-),男,江西余干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成教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职教教师、职业教育评价。

课程教学社会保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课程 社会学基础 教育社会学 流派 影响

[作者简介]王根顺,史学正,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高等学校课程的基础,是指对高校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领域,它们影响着高校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考察高等学校课程的基础,就是要确定高校课程有哪些基础学科或理论。虽然理论界对高校课程依据的基础学科或理论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将社会学(同时还包括哲学、心理学等)作为高校课程的基础则为大家所公认,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社会学作为高校课程基础的重要性

高校课程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联系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中介,与社会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选择,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将社会学作为高校课程的基础,探究高校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依据在于高校课程具有无可争辩的社会性,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为之服务的意识形态都明显或隐蔽地、直接或间接地渗透、作用于高校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管理等,制约着高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高校课程必须在适应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充实、更新自己的体系。

高校课程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无法脱离社会的大环境,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因其具有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影响它所服务的社会系统。高校课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历来为教育研究者和社会学家所关注。布鲁纳曾说过:“离开社会背景,课程争论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了,因为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因此,我们在思考高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时,首先要反思高校课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和把握高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同时,社会学基础对高校课程的意义,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候像我们现在这样受到重视,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时期像现在的人们这样体现出如此多样的习俗、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现在和将来都要求处于高校课程活动领域各层面的工作者了解其社会学基础,把握高校课程本质、目的、组织、实施的社会学含义。美国学者奥恩斯坦就强调:“在课程工作中考虑社会基础是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就是以前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着如此迅速的变化,我们无法为不同群体设定合适的课程,因为各群体都在发生变化,信息在爆炸,行为在调整,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如果教育者忽视他们所处社会充满变化这一事实,他们将使自己或他们的教育方案处于危险境地。当然,在过去,一般的教育者尤其是教师和课程工作者,满足于不带批判地接受时代的变化趋势,开发出反映当代社会和政治力量的课程。但是,现在对课程的要求不再是仅仅反映社会状况,而是能使个人更好地参与不断变化的社会。

二、教育社会学流派对高校课程的阐释

教育社会学自20世纪初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形成了各种学派。教育社会学思想纷繁复杂,但依据基本的思想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流派,即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现象诠释理论,在高校课程领域便相应地形成了四种高校课程观。

(一)结构功能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

结构功能理论,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帕森斯等人。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观点,以“结构与功能”、“整合”、“稳定”等概念为立论基点,强调社会整合、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稳定,主张社会各部分都是在协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为实现社会的需要而发挥作用。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使出生时不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体我成为崭新的社会我,要加强个体之间的社会凝聚力,最好的方式是把集体意识灌输给个体,使他们顺应社会生活方式。”并指出:“整个教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都应该服从国家所施加的影响,纪律、忠诚和自制是德行的三要素,学习科学和进行具有道德性质的教学成为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途径。”帕森斯强调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并把教育看作一种社会机构,主要是传授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技能,从而帮助学生进入适当的社会位置。他认为,社会中关键的功能是角色,学校这个教育机构决定了教师、学生、校长等的角色及其活动方式。社会是通过学校课程来筛选学生的,学校则根据成绩和能力测验使好学生和差学生修习不同的课程计划,从而使他们以后在社会机构中不同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结构功能理论强调学校课程如何使学生社会化,接受学校传递的社会观念、价值、规范和习俗等,以此为理论基础,高校课程观呈现以下特征:(1)学校并非与世隔绝,高校课程发展要密切贴近社会生活,特别是面临科学技术与知识迅速变革的现实情景,高校课程必须使学生适应他们必定要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这是高校课程实现个体社会化功能的前提条件。(2)高校课程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社会化,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以有助于维持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高校课程可以通过考试来敦促和检验学生社会化的结果。(3)社会最为突出的认同价值是成就、普遍性和特殊性,而潜在课程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价值观念,是进入公共生活的必要环节和社会化的典型课程。因此,结构功能理论比较注重高校潜在课程的特定规范和结构特征。(4)社会进步对高校课程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能够有力地促进高校课程的滚动发展。

(二)冲突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

冲突理论也研究社会结构,但强调社会矛盾、权力差异和社会变化,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柯林斯、鲍尔斯、华勒等人。该理论以“冲突”、“变迁”、“强制”等概念为分析起点,认为社会的每一方面都在变化,每一社会、每一时刻都会出现分歧和冲突,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是社会中一种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现象。冲突理论把学校看成是社会上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的焦点,注重分析冲突、变化、压迫、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关系,强调学校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证明特权的合法性并把贫

穷归咎于个人的失败来再生产不平等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在《资本主义美国学校教育》一书中,运用冲突理论模式来分析当代教育制度,认为:“造成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工具——隐性课程,即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劳动观念、权威观念、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学校课程当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再生产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结构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关系,教育的不平等扎根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中。”在冲突理论的社会观点支配下,高校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高校课程知识标明的是一种身份文化,即标明统治阶级特定身份的语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它传播主流文化,而抑制非主流文化特别是反主流文化。(2)高校课程实施的本质就是传递这种特殊的身份文化,并由此造成“这种特殊身份团体控制着学校,通过对受雇所需教育条件的控制,既选拔了英才,又能促使其他成员对英才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予以尊重,从而使自身不会受到挑战”。(3)在高校课程类型上主张潜课程。认为潜课程不仅应从宏观上注意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目标和技能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只有将这些因素加以“明显化”,或是将学生意识不到的学习经验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目的。(4)高校课程的设置实际上反映了权力集团的关系。高校设置哪些课程,不,同的课程比重如何,在背后都反映了不同社会权力集团的关系,它是不同利益集团权力博弈与妥协的结果。

(三)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

社会批判理论虽然也承认学校课程与社会的关系,但更注重各种利益集团驱动的“社会”或者“霸权意识形态”对课程发展的再制作用,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阿普尔等人。这一理论认为,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传递过程,课程本身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课程目标的设定、编制程序的安排、教材的选择直至课程评价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地体现一定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渗透着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课程知识的选择和分配是社会权势者依据某一原则而做出的意识形态上的抉择,它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而且是阶级、经济权力、文化霸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显性的或隐性的价值冲突的产物。社会批判理论主张着眼于社会公正和人的解放而对课程进行“批判性审查”,包括揭露课程系统中隐蔽的意识形态信息,揭示课程开发中的“选择传统”。如阿普尔在分析社会学教科书后发现,教材内容提供给学生的是高度理想化的政治结构和过程,强调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回避了国家的政治观点,隐藏了社会生活中的对立、冲突和争论。因此,他提倡“批判教育”,以图打破经济在学校课程问题上的支配地位。为此,首先要揭示学校课程的现状,其次要指出受经济驱动的课程所带来的种种副作用,从而使课程能为“意识解放”服务。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表现出以下特点:(1)高校课程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主体意识,多设立一些人文和社会课程,在课程实施时强调对学习者的自由、个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尊重。(2)在追求和谐、完善的高校课程目标时,不妨构想“对立”的假设,或树立假想的“对手”,培养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3)在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关注意识形态因素,了解社会权力集团对高校课程实施的具体影响,揭露其背后稳藏的深层动机和目的。

(四)现象诠释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

现象诠释理论以现象学和诠释学为理论背景,坚定地站在人本主义的立扬上,主要代表人物有皮纳、格林、威利斯、葛伦美特等人。现象诠释理论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展开对教育的研究,指出现行学校片面地强调成套的正规课程材料并视之为理所当然,任何学生都必须五条件地被动接受,其结果便是使学生变成“组织人”而不是主体的能动的自由人,从而压抑了人性,造成了人的异化和距离感。现象诠释理论在此基础上,主张打破传统的“工学模式”对“工具理性”的强化,重视学习者主体的自我意识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世界包括人际关系中积极主动地诠释和创造意义,发展其“价值理性”,亦即“审美理性”,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在现象诠释理论社会学观点的影响下,高校课程表现出以下特征:(1)强调高校课程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和主观世界,注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诠释与理解,以及主体间的社会交互作用对课程学习过程的重要意义。(2)在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高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和特定情境对学习者的重要意义,主张课程内容要与个体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实现生活化、情境化、个性化。(3)认为高校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理性认知活动,同时还包括情意的活动因素,因而,高校课程的目标和设计应该包括全部的学习经验,体现知、情、意的完整性。

三、社会学对高校课程的重要影响

(一)社会学为高校课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社会学范式

范式是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理论、传统和方法,它是“一种模式、形式或规则,支配着探究的行为、解释资料的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高校课程研究的社会学范式,属于事实性研究,侧重于研究高校课程的社会制约性问题,关注社会结构和师生互动对高校课程的影响、高校课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权力在分配不同形式的课程知识中所占的地位等问题,进而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转向关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层面,可以合理而明确地回答一些依靠“工艺学模式”而无法回答的高校课程现象与问题,给高校课程研究提供活力与动力。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核心概念是“社会控制”,关注高校课程中所蕴含的社会影响、社会制约、社会控制的成分。(2)基本命题是:高校课程作为一种“法定文化”是社会控制的中介,社会通过制订和实施高校课程这种“法定文化”来维护现行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并且满足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3)基本问题有四个:一是高校课程所代表的是谁的知识;二是高校课程的这些知识是由谁来选择的;三是为什么要这样来组织高校课程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来教,其社会原因是什么;四是高校课程的知识对特定社会群体是否有益。高校课程的社会学范式研究的所有课题,可以说都是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具体展开。(4)基本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其中,理论研究主要用社会学理论对高校课程标准、内容及模式等有关范畴或因素给予合理的理论分析与解释,并对不同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的国家或地区的高校课程的社会学属性加以比较,以找到其共同特征及各自的社会独特性;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现场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

法等方式,运用社会学规律,探讨高校课程内容的实施、评价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5)基本研究途径:主要从分析高校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类型、实施、评价等整个过程人手。

(二)社会学为高校课程提供了终极目标——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以成为一定社会成员的过程,它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个体在家庭、学校、交往团体和大众传媒以及整个社会宏观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学校由于具有计划性、组织性、针对性,因而是最有效的社会化机构。高校是青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机构,鉴别高校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其能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高等教育完成青年社会化,是通过高校的各种活动来进行的,其中高校课程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社会具体要求对个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化,而社会的价值观念、知识技能通过高校课程这个载体,具体表现为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采用正面肯定与反面制裁、他人评价与自我对照等方式,直接影响个体的人格系统和需要结构,使个体认识到应该或者必须与社会需要相一致,进而完成社会化过程。作为个体社会化中介的高校课程,除了传输共同的价值观念,使个体对社会角色产生认同以外,还必须传授给个体作为社会一员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因而,高校课程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双重功能。首先,对所有大学生灌输共同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取向,维护社会的稳定与保持文化的同质性,完成社会的控制功能。其次,必须传授分化的知识与技能,使个体掌握作为社会不同人才的能力。高校课程完成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教育,包括政治意识、人生哲学、道德规范、现代人的意识与心理状态等,有效的价值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不断变迁的社会中知所适从,对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不会因为无所适从造成心理紧张与压力。二是知识与技能教育。知识启迪大学生的心灵,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职业技能则是大学生以后参加社会实践及实现社会升迁流动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有较好的应对能力,同时也解决了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困惑、不安与危机感等问题。

(三)社会学为高校课程提供了制约机制

1.政治影响高校课程的机制。在高校课程中,采用何种方式制定其政策,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如何筛选复杂多样的信息来选择其内容,如何评价其利弊得失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主要取决于政治体系中的统治集团。统治集团掌握着高校课程选择、组织和评价的权力,其内部的运作方式即政治制度、所代表的权力范围、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目标等,都是影响高校课程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政治权力决定高校课程的权力系统。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会运用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对高校课程标准、目标、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的制定权进行控制,有什么样的政治权力运作方式,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校课程权力系统的运作机制。高校课程决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过程,也是一种政治决策与管理过程,其权力系统的运作虽不是机械地等同于政治权力的运作,但却深刻地反映了政治权力结构的特征。一般地讲,在集权政治体制下,高校课程的权力系统的运作也是集权式的;在分权政治体制下,高校课程的权力系统的运作也大多是分权式的。如原苏联中央集权体制下,高校课程的决策与管理体制也是高度集中的,教育部的权力极大,高校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等具有全苏统一性;而高度分权体制下的美国,高校课程极其灵活多样,每个州、每个地区都有充分的课程自决权。(2)政治权力决定下的制度化的政治意识(政治文化)影响高校课程的价值系统。制度化的政治意识是符合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它决定着高校课程中所蕴含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价值特性,从根本上影响高校课程的价值系统。而高校课程的价值系统正好可以使这种制度化的政治意识的合法性不断得到强化。政治意识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采取行动的思想、信仰系统,具有确认现行高校课程是否合乎义理以及凝聚人心、取得认同的功能。政治集团为了对其推行的高校课程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辩护,常常利用政治意识的渗透作用,为所制定的课程打上符合自身利益的政治意识烙印,使之“意识形态化”。在高校课程中,政治意识的渗透在课程价值取向、目标设立、内容选择、效果评价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反映,符合政治集团根本利益、培养社会稳定和发展所需的人才,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一个根本性导向。(3)政治权力和政治意识通过中介影响高校课程的要素系统。政治权力与意识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而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又决定着高校课程的要素系统。高校课程的要素系统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科书等静态要素和实施、管理、评价等动态要素。政治意识决定高校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的价值特性,政治权力则通过高校课程的权力系统决定其具体的教科书、实施、管理、评价等“实体”部分。

2.经济影响高校课程的机制。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是影响高校课程系统的基础性因素,其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1)通过政治意识、政治权力等中介因素间接影响高校课程。经济对高校课程的决定作用常常伴随着政治因素,要通过政治来折射。经济发展对高校课程提出的要求必须首先转化成社会统治阶级或优势集团要求变革的意识,然后通过其掌握的政治权力来最终实现。例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恢复、发展、改革对高校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要求再转化为政治领袖的明确意识,并通过政治集团自上而下的权力作用以后才逐步得以实现。特别是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影响更是要通过政治来实现,因为这些课程更多地受国家统一控制,深受政治意识、权力的制约,而经济调节的作用反而较小,并且总是要依赖政治的运作才能最终得以实现。这也是高校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经济对高校课程的影响要依赖于政治运作,这一课程的社会现象更多地发生在计划经济的国家和时代里。(2)直接影响高校课程。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对高校课程的影响,特别是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影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直接,经常“绕过”政治直接影响高校课程。例如,现代美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在其高等教育目标上特别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经济技能,以使他们成为富有生产能力的工作者和一个明智的消费者。因此,在高校课程上就有所谓的“生计教育”、“消费者教育”、“合作教育”等知识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冲破了经济影响高校课程必须通过政治中介的单一模式,高校里的大部分课程尤其是实用型课程大多直接受市场调节。由于实用型课程培养社会实际所需要的生产型人才,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直接研究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对市场动向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这样课程才能得以科学的开发、实施。这些都说明,在现代社会里,经济对高校课程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四)社会学为高校课程提供了两大功能

高校课程一方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与控制,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分类、组织、实施、评价等环节与过程,执行为社会选择、培养、鉴别、输送人才的任务,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社会发展,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促使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任何社会都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保证社会认可的文化知识、意识形态得到传递,而高校课程则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关于这一方面,前面已有所论述,在此不再重复。(2)对社会整体的功能。它具体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合法化的功能。高校课程被社会学家们视为维持现存社会结构、特权、利益和知识的基本工具,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把其认可的价值规范、文化知识当作正确、合理、合法的真理性知识编进高校课程,让学生接受并内化,而师生、家长、社会各界也很少对高校课程中所含的信息加以怀疑,一般情况下将其视为当然的存在。这样,现存的社会政治、经济就在这种默认中得以合法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强化功能。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和强化其意识形态,而高校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便是其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德育课程是高校实施德育的主要载体,它概括和浓缩了特定社会所积累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而这些在性质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一致的。因此,高校课程中这些信息的传递活动就是一个巩固和强化社会意识形态的过程。社会控制的整合功能。与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机器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作用不同,高校课程只是社会控制的一种“软工具”,是观念性的社会控制形式。通过高校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使人们接受并内化一整套行为准则,并由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对人们的活动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让整个社会系统表现出结构完整、有序,活动有条不紊,各方面配合默契、运转灵活,进而在社会控制方面发挥实际上的较强的整合功能。社会制度文化保存与活化功能。制度文化是与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相符合的文化,主要存在于各种公开发行的文化媒体之中。散落于各处的制度文化一旦被选进高校课程,进行条理化、系统化整理、转化,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得以长久、稳定的保存。同时,社会制度文化进入高校课程,进行传授、学习,得到传播、继承,便可以激活其“潜在状态”而变为“显在状态”,让制度文化得以活化,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

课程教学社会保险论文范文第5篇

2、“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系统优化研究

3、海运提单在进出口业务中的风险防范

4、民航运输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头戏”

5、跨境电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6、钦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问题研究

7、“十三五”时期中国交通服务战略展望

8、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体系

9、陆海联动,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10、“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铁路联运“一单制”规则构建研究

11、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12、跨境电商生态圈构建的四个维度

13、广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14、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策略研究

15、信用证下的海运提单风险分析

16、中国与土耳其能源产业合作面临的挑战及推进策略

17、我国跨境电商B2B交易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

18、跨境电商对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影响

19、广西企业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20、跨境电商物流渠道的选择与发展

21、南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2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物流 痛点解决方案及其机理解析

23、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物流数据共享及交换研究

24、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25、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6、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27、完善中国海洋环境责任保险立法进路探究

28、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及对应策略浅析

29、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30、重庆市外贸发展原因分析

31、交通运输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

32、跨境电商物流渠道选择与发展

33、俄罗斯入世对新疆边境贸易发展影响的新思考

34、关于艺术管理法律法规执行的思考

35、广西2017年全区政务服务改革亮点

36、深化金融产业协同: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37、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分析

38、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的构建

39、“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海陆联运枢纽发展研究

40、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的困境与对策

41、论航运产业的国家援助制度及其法律规制

42、运输中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

43、违反中国水运许可法规之合同效力研究

44、通用航空运输业务中消费者侵权赔偿责任

45、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46、德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现状及启示

47、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促进策略

48、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困境解析及电商-物流协同模式研究

49、国际贸易术语在国内贸易中适用问题研究

课程教学社会保险论文范文第6篇

那么,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呢?除了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合理选择事例之外, 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知客观事物, 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 同时能打破时空, 跨越地域, 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利用多媒体教学, 变枯燥为生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求知欲强, 但经验少, 适合直观教学感性教学方式, 多媒体可借助声、色、形、情等的配合, 增强教材的形象性和深动性,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而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变学生的“要我学”的状态为:“我要学”、“我想学”的这种快乐的学习状态, 让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在民族危亡时刻》一课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配合声音展示了这样的画面:一个画面是一群日本鬼子端着枪, 气势汹汹地撞进我们的家园, 见人就打, 见物就拿, 见房就烧….., 我们的家园, 一块一块地被敌人占领着 (展示地图一块一块被敌人切割后, 越来越少了) 。别一个画面是学生在大街上打着横幅“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的大规模游行。通过两个画面的对比, 使学生了解到了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历史,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振奋了学生的民族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枯燥的内容鲜活起来, 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 跨越时空, 激发了孩子们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 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由知导行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可以化枯燥为深动, 化抽象为直观, 穿越时空, 突破难点, 拉近距离, 突出重点, 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激情。如在教学《勿记国耻》一课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一个是一群吸食鸦片的国人, 瘦如骷偻, 在外国人的枪炮下躲藏逃窜着;另一个场面是, 软弱的清政府官员, 贪生怕死, 奴颜媚骨, 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紧拉着, 画面出现我国的土地在一块一块地消失。通过这些多媒体画面的播放, 变抽象为直观, 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那种耻辱的场面, 从而深深地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爱国情感, 让他们看到了鸦片的危害, 趁此教育他们要从小热爱生命, 远离毒品, 做一个强健的公民。激发了他们从小奋发图强, 为国家强大而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突出了教学重点, 突破了难点, 更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 利用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从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在学习中, 充分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多, 对于品德与社会这类文字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可能更少, 如果用传统教学模式, 更多的时间用于板书或枯燥单纯的讲解, 学生就容易开小差, 转移注意力。所以, 我们为了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并由知导行, 就必须要让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自终集中于课堂。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结合课文, 精心安排板书, 师生共同参与每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 给品德与社会课注入了活力。教学中, 教师不必唱独角戏, 在课堂中创造的使用电脑投影仪, 触摸屏, 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 借助网络世界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愉悦, 满意, 企盼等极大的热情,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这样, 极大地调动学习学习积极性,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过程, 促进教学互动, 让学生注意力更持久, 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学生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如在教学《我的家乡变了样》一课时, 笔者把我们家乡原来与现在的面貌利用多媒体课件并配置声音解说, 将变化一一展示在孩子们眼前, 让孩子们感受家乡前后变化, 让孩子们对比观看画面:新旧街道, 新旧学校, 新旧公路, 新旧县城, 新旧河流, 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同时也让孩子看到了由于变化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由于过度的开挖, 过度的砍伐, 水没了从前的清澈, 山没了从前的碧绿, 通过事例, 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多媒体教学, 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 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认同感、亲切感,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参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参与, 让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这样, 积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兴趣, 一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完成,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极大的优势,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 在教学实践中, 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能对它产生依赖性, 也不能把它当成用来上公开课时的花架子, 不能让学生走马观花式的观看。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 精选内容, 恰到时候、恰到好处的使用, 让它服务于教学需要。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表现然后做到知、情、行的整合, 顺利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摘要: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让《品德与社会》课某些抽象的知识变枯燥为生动, 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新时期公益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互联网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