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范文

2024-02-14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在课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每个历史老师关注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分析材料巧设疑问探究能力

一 讲究导入,激发兴趣

历史老师要讲究课堂导入艺术,就要尽可能在一上课时先声夺人,将学生的思维从下课的状态转入到课堂中,并能被教师的教学所吸引。要想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用新颖的导语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如在学习“‘电气时代’的到来”时,设计这样的导入:爱迪生生于美国,1879年,爱迪生成功地研制出真空碳丝白炽灯泡,为了寻找一种既能发光又不易被烧毁的灯丝,他到图书馆翻阅了数百种技术资料,做了200多本资料摘要,先后试验近1600种材料,连续工作了一年零一个月,虽历经挫折和失败,但从不气馁,终于取得成功。神奇的电能为人类驱散了黑暗,为渴望光明的人类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今天的人们才有可能生活在光明下,提起爱迪生我们非常熟悉,那你知道他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吗?这些发明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大家认真学习“‘电气时代’的到来”,你们就会明白这些问题,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科学使用素材,学会分析材料

新编的历史书有较多的补充素材,这些素材都是为了说明某一历史事件人物,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让学生去分析这些材料,学生又讲不出头绪。中考的历史科目大多数是开卷考。虽然减少了许多死记硬背的知识,但增加了许多材料分析题。这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力要求比以前较高。如《世界现代史》有这些材料让学生来分析,材料一:列宁认为,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材料二: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改革……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于这些材料解析题,要指导学生以相关的背景去分析。在材料一说明了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在落后的国家,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的决定性因素,当时采取了实施新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关键在于农民重新取得了土地的经营权。因此,处理好材料分析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 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山重水尽疑无路”,经过努力去寻求,最终“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把握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可以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把学生引入知识的宝库中。如在“工业革命的新发展”中,我搜集到一些相关图片,分别是蒸汽机、飞机、火车、小汽车、灯泡。提出了如下问题:(1)请你用一句话说明图中的蒸汽机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2)请你找出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图片。(3)展示中还需要介绍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的发明家或科学家,你可以选择哪些人物,试举两例。(4)中国发展高科技的计划是什么?(5)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哪些问题?请结合所学,说出这种观点的由来。学生把这些问题寻找到答案,自然明白了许多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逐层推进,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 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作为历史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创设一些探究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历史课的探究学习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的学习活动即能让学生置于模拟的问题情境中或现实的生活问题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发展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所强调的主动性、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的特征。科学探究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强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能力。如在学完“近代科学与思想方法”后,我举办了“我最崇拜的科学家”的主题故事会活动。学生经过这些探究后分析整理、思考归纳、反馈,提高了搜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规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趣味性,才能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的尴尬地位,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转变为丰富多彩的趣味课。

〔责任编辑:庞远燕〕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反思;沟通;交流;互动;成长

自参加新课程教学以来,我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领会新课程精神,参加了多次市里组织的培训班,在泰安地区听取了人教社于桂元教授主讲的《初一新课程教法》、海口教研室傅元根老师主讲的《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山东师大教育学院魏巍教授主讲的《新课程培训通识》等,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头脑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理念,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一些新问题不断出现,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和不解,进行了大量的反思,特分类概括如下: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一般原则。但随着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加,教师往往有“拢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计向某个方向引导,学生偏与老师想的不一致,甚至离题万里。特别是需要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更难引导,但老师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教师要当好这个“导演”还真不容易。

二、多媒体的运用:有人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好课,没有声电光影的课就没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虽然新课程强调互动、强调开放性,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丢,一位优秀的教师,通过流利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板书,优雅的教态及出色的组织能力,能上出一堂令人终生难忘的课,这难道是多媒体所能取代和比拟的吗?我认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

三、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讨论的内容很多。如八年级上册中关于“西安事变后要不要释放蒋介石”的讨论,“重庆谈判毛泽东要不要赴重庆”的讨论等,都可以让学生查背景资料,撰写小论文,展开辩论。但学生的水平有差距,讨论起来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会做小动作,说笑打闹,或偏离主题,教师的引导往往使不上劲,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大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的获取:在乡镇中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课外查阅资料既无时间,又无稳定的来源。虽然网络已经进入乡镇这一级,但青少年上网依然是玩游戏的多,真正用来查资料、学习的少,图书馆的藏书少,且适合学生阅读的更是廖廖无几。所以新课程倡导的开放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

通过我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们带来的多多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八(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徐亚和常金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投影准备好?”徐亚和常金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他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徐亚和常金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有一次,在八(3)班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八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到:“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八(3)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3、沟通心灵,为了更好

为了体现民主、平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我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他们写好后,我给予了总结和整理,学生的心声如下:“具有幽默感,和蔼可亲,走进学生的生活,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朋友。学生需要鼓励,不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给学生留面子,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要每天都板着脸,不要让我们总学习,不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善良、有爱心,人品好,像《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涛一样,相信学生,帮助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耐心帮我们解决问题,发自内心的和同学交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鼓励。课上是师生,课下如朋友,双方以诚相待。”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回顾反思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

参考文献

[1]《成为反思型教师》沈文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2]《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吴海铃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新课程改革主要是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科学选取和应用,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和改善,在教学活动中实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调整和转换,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所探讨的“互动启发”模式,就是一种在高中阶段课堂教学中比较典型的经过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其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互动启发模式应用的条件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主体来分析,教学模式是否能够顺利构建起来,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首先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要求和个人学习需求越来越突显了。基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当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前提,尽可能全面地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高中阶段整体的学习氛围都比较紧张,这与学生本身巨大的学习压力有很大的关系。而互动启发模式的应用,本质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要想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需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消除对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的不良印象,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互动启发模式对历史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

首先,互动启发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相互联结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来说,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和教师讨论、交流问题提供良好的渠道。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来说,除了课堂教学内容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考能力。只有对发散性的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互动启发模式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虽然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但从本质上来说,巨大的学习压力也容易使其失去学习兴趣。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带着问题投入学习,这种有目标的课堂学习模式也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下一步的学习和复习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探讨互动启发模式的应用

通过提问回答形成互动

以问题为向导的历史课程学习方式,是达成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效途径。并且由于问题的提出,实际上也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考和学习思路。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导入课堂内容难点。在课堂教学的主体环节中,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互动。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历史课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将俄国十月革命的内涵和产生背景作为问题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十月革命事件并不陌生,學生完全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对十月革命的内涵和背景进行大致的了解。这为后期的课程内容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而且,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同步提问,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帮助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动。

通过自主讨论导向互动

上文已经提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除了直接的互动启发方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一项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小组的形式鼓励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派小组代表向教师反馈。教师在集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找到适当的课堂教学切入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时,由于课文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也是他们所熟悉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堂讨论。将个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相应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集中向教师反馈,及时促进课程教学的发展。

注重教学效果的展示

互动启发教学形式的丰富化,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应用这种方式完成课堂教学后,也应当注意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和询问,确保学生的各种问题都得到了合理的解决,而且完整的反馈信息也可以为教师的后期教学发挥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互动启发的课堂教学形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互动与启发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优势和便捷性。教师在应用这种模式实施教学时,应当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合理地选择相应课程,并将这种教学模式融入其中,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兴趣学习中摸索方法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 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 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 百折不挠。”可见,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就会自觉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并在参与中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 自然就会提高学习成绩。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就要善于创设学习情景、或利用故事、诗歌、歌曲、对联、多媒体技术等方法、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让学生在乐趣中接受老师的学习指导, 从而学会读书, 得到好的学习方法。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学到方法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本身就是在教如何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学习中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反驳他人的观点, 甚至提出与教材不同的见解。这样, 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在质疑中学到了要掌握的知识, 也培养了能力, 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呢?如在学习《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时, 笔者让学习评价汉武帝, 多数学生都提到他的功劳。有的学生马上就问“老师, 汉武帝没有过错吗”“你认为呢”“尽管书上没有说, 但我认为有。”“你认为他的过是什么呢?”, 学生立刻说“是他开发边疆, 连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很到的灾难, 是不是”“很对”。通过学生的质疑解难, 不但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清楚了, 还学习到了如何评价人物的方法, 教师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渗透学法指导的目的自然也达到了。

3 让学生会读书, 在读书中掌握方法

历史是门内容丰富, 趣味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在学习中需要反复通过阅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因此, 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至关重要。读的内容主要有读目录、读课文、读地图和相关的插图、读小字内容。读的方法分为“粗读、细读、精读”。粗读, 了解大致内容, 形成整体的认识;细读,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精读, 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每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有计划、有选择地指导学生读书, 在读的过程中通过思、问、做、练主动参与学习, 在参与中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 同时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教给学生巧记历史的方法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历史课有趣, 但历史知识难记, 正因如此, 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其实不然, 历史学科虽涉及的知识广而杂, 但有很多巧记的方法。常用的有:

“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 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 提炼成几个要点, 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 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如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过程, 主要抓住六点: (1) 爆发:来克星顿枪声。 (2) 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 (3) 建国:发表《独立宣言》。 (4) 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5) 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6) 和约:英美签订《巴黎和约》。

歌诀记忆法。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 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规律记忆法。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 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 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有共同点, 即从原因, 经过、结果、性质、意义进行分析, 我们也可从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了。

比较记忆法。所谓比较, 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 找出异同。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时, 可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 从而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重复记忆法。历史知识浩瀚无比,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有巧记的方法, 这时就需要用重复记忆的方法解决问题。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 强调的就是反复学习, 记忆。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在不断的复习中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紧扣课标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时间紧、大容量的情况下, 课标可作为我们理清教学思路、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课标, 领会课标的意图, 把握每个专题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重难点。以岳麓版必修一为例, 在进行教材处理时, 可分二步: (1) 确定专题的主线 (或核心) , 如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其主线从商周到明清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 展示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发展趋势和特点; (2) 根据课标要求确定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如第一课课标要求是“了解宗法制的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材第一目——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介绍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政权夏朝以及商朝, 为学习分封制和宗法制提供历史背景, 教学中这部分知识可以略讲。第二目和第三目分别介绍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这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 也是本课的重点, 必须重点处理。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 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 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 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 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1、问题教学法开启学生心智。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 是学生由表及里思维探索的过程,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巧妙质疑可以开启学生心智, 能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 获得知识和智慧, 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我在历史教学中, 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精心设问, 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中, 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 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 体会、感受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而明白许多道理, 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境界。

2、营造轻松开放的气氛, 使师生平等互动。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提出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很难想象只有“教”或只有“学”的课堂, 要么是“一言堂”式, 要么是“放羊”式的了。那样的课堂是无效的!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平等互动中交流沟通, 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历史学科需要互动, 依靠互动课堂教学资源得以整合、教学环境得以优化、教学凝聚力得以增强、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这种互动是一种“灵动”, 是课堂的生命力。这种“灵动”, 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把重心下移, 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 通过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实现。

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 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规定学生在新课前要预习, 并填写学案;课后, 则对全课知识进行归纳小节, 明确该节的重点知识, 难点知识。

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由于历史学科内容庞杂, 需记忆的东西多。要使学生乐记、会记, 就必须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如运用概述法记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著作和主要思想: (1) 孟论三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 (2) 伏平民 (伏尔泰、平等与自由、民主政治) ; (3) 卢社人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 ; (4) 康纯非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 。

还可以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历史知识, 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 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 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 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 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 由线成面, 由面成体, 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 学生在编写提纲时, 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 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 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即阅读能力、归纳综合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1 片面化的理解与落实三维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教学目标设定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达成三维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既要有能力的训练, 也要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更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 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 新课程既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历史课程重视基础知识的优良传统, 同时又抛弃了知识本位观, 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和体验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往往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落实过于片面化。

比如:一些老师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 更多地关注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上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 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但是却忽略了知识目标的达成。甚至有些老师误认为“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主旨, 于是将历史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更有甚者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空洞的政治说教或大肆的煽情, 结果适得其反。其实, 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的达成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正确合理的设置三维目标, 切不可片面的理解和落实。

2 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教师的作用

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相比, 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 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些教师却过分强调了这种作用,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堂课, 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 让学生做主人, 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 学生畅所欲言, 课堂气氛活跃;而教师只作为发问者、旁听者, 由过去的主人变成陪客。于是, 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学生的“自由活动”。结果, 课堂秩序混乱, 学生思维错乱, 甚至出现了错误结论, 教师也不干涉过问, 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事实上,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是说教师的作用无关紧要。相反, 教师的作用要比以往更加重要, 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思考、去体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时, 教师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 而是要做一个统揽全局的大师。在学生思考、探究、体验的过程中, 教师要凭借自己深厚的历史素养, 对历史知识的独特体验与感悟,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适时点拨、准确评价、高效对话, 履行好一个引导者职责,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片面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课堂气氛的活跃

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改变了过去那种“一言堂”的状况。于是,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等都成为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 可以让学生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 有利于师生、学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从理论上说, 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固然很好, 但问题在于对方法的错误使用或滥用, 单纯为了课堂的热闹, 那就贻笑大方了。

比如:编演历史剧是一些老师非常喜欢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师在设计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也会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从中可以学到什么。但问题是, 有时候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 内容肤浅, 学生只把注意力放在表演者身上, 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历史剧成为课堂中的表演和点缀, 只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法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甚至部分老师会极端的认为没有学生讨论, 一节课就没有新课程的精神, 因此, 一节课往往设置多个讨论的问题。结果是表面看课堂活跃, 但实际上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 讨论简直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 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学方法的采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理解、体验, 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 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4 盲目的应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多媒体也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和表现力丰富等优势, 将历史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却盲目的使用多媒体, 把多媒体教学引入了误区。比如:“多媒体”万能论。在平时听课的过程中, 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 老师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应用多媒体, 好像不使用多媒体就不会上课了, 就违背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更为有趣的是, 一些老师不会使用多媒体, 也要勉强的使用, 于是出现了一人上课多人帮忙的奇怪现象。且不说多媒体应用的是否恰当, 像这种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忽视其它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又比如:一些老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 一节课上图文、动画、音乐、视频等无所不包, 学生不断地接受听觉、视觉上的冲击, 课堂上十分热闹。可是却很难看到学生思想的火花, 学生就像一个容器, 被动地接受多媒体这台机器的“灌输”。从而使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既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 更冲淡了教学的重点。

其实,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它不可能替代传统教学, 也不可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不可能替代学生的自我体验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 将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变得容易理解, 让难以观察、体验的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 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各自的优势, 切不可为了装饰和点缀课堂, 为了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总之, 新课程改革是教学发展的潮流,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广大教师应该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摆脱教学误区, 把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式融入了当今的历史课堂教学之中, 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上一篇:新两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下一篇:学雷锋动员大会讲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