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

2023-09-22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第1篇

摘要:掌握学科核心概念并运用其进行判断、推理和实践,是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石,也是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前提。基于此,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主线设计“概念教学”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提出各阶段助于学生概念学习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实现为思维而教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思维活动 概念教学 生物学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凝练出了生物学大概念,并指出教学内容需要围绕大概念展开的课程理念。所以,“概念教学”也应该由传统地向学生传授零散的、不连续的事实性知识片段转向所学的内容都指向生物学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体系和深入学习核心概念。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是人们在头脑中对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形成的映像;又是思维的工具,是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的本质也是思维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一般概念自主建构核心概念,不仅可以达到形成相应生命观念的目的,而且使概念成为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利用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发展学生思维,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并进行教学。

一、课前准备:构建概念体系,规划思维活动

核心概念是在掌握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等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并支撑着生命观念的形成[ 1 ]。所以,在教学中,核心概念的构建不能一蹴而就。一节课中,可以学习不超过两个重要概念,为接下来核心概念的学习做铺垫。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系统化思维能力并结合各种思维活动将所学到的一般概念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形成核心概念。因此,在设计一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线构建核心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应先构建核心概念体系[ 2 ]。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厘清一般概念与核心概念的关系,并且对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极为重要。

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一节中,学会通过实验观察了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现象(属于事实性知识)之后,形成了对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这一一般概念的认识,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便于理解“物质一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维持细胞的代谢活动”这一重要概念,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存离不开能量和营养物质”这一学科核心概念,并帮助学生形成“生命是物质的”观念[ 3 ]。因此,教师要具有关注核心概念进行“概念教学”的学科视野,为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形成生命观念创造条件。

二、概念形成:感知、激疑、解疑,思維围绕核心概念展开

1.出示直观材料,为思维提供“触角”

教育心理学中,加涅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指由事物的一般特征构成,人们可以感知到的概念,如红色、大小等。而定义性概念是指不能通过感官概念的例证而建构,只能借助下定义获得的概念,例如能量、ATP、消化等。加涅只是从智慧技能学习层次的角度对概念进行划分,相比于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属于较高的认知层次,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4 ]。许多概念的形成需要先借助对概念的例证的观察,然后再通过下定义抽象出反映属性的定义性概念,是两次抽象的过程。生物学中许多概念的学习都是基于直观例证材料,从中抽象出来的。例如,学习眼球的结构一节时,教师拿出眼球的模型。学生边观察眼球的结构特点边分析其各部分结构承担的功能,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完成对眼球的学习。生物学中同样有一些无法出示直观实例的定义性概念,如基因的遗传定律。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概念模型,例如,通过有无耳垂这一实例构建概念模型,清晰地解释性状的遗传规律,帮助学生更简单、快捷、直观地理解性状遗传规律的内涵和外延。由此可以提升学生在具体情境下利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置问题驱动,为思维插上“翅膀”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对概念形成初步的认知。但由于学生的自主完成抽象再抽象的过程是十分困难的,这就需要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构建概念的思维活动。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是要有指向的,应该围绕着学科核心概念进行创设,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向登山一样逐级递增。这时,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的一个个问题就好像是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概念之间搭起了一架桥梁。例如,初中学生在观察了解了植物器官的组成之后,提问:“器官各部分形态、功能特点”;高中阶段在观察了糖拌西红柿的状态之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 细胞壁和细胞膜什么样的特点支持这一现象的产生?”这样的提问内容简单、高效的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

3.进行实验探究,为思维带来“源泉”

基于问题设计探究实践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归纳总结,构建概念。例如,在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水”一节时,教师首先需要关注本节知识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基于这一概念进行的教学设计会更具有针对性。接下来可以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学生从中进行观察、猜想、体验、概括、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通过探究实验获得的对植物吸水与失水的基本理解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为更好地理解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无机盐的跨膜运输提供思维的着力点。所以说探究活动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基本理解。

4.联系生活实际,为思维搭起“桥梁”

生物学的定义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说科学的概念、原理是蕴含在学生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生物学现象之中。与其他学科不同,学生在学校外也可以不断的接触到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例如花、种子、叶片的结构这些初中生物学的知识,学生在老师讲授之前就具有初步的认识;还有生活中有的学生制作过姜撞奶,这就与高中生物学中蛋白质的性质相关的内容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有印象,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已有信息联系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事物的广泛性,并且他们并不具有甄别事物真假的能力,所以其脑中是否存在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就具有不确定性,这也就是教学中常存在的迷思概念。因此,教师在联系实际的同时要注意区分学生对概念已经存在的认识是否正确,要及时纠正迷思概念,否则这些错误的概念会对学生日后形成科学概念起到反作用。

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的“同化”和“顺应”的观念,教师首先通过谈话、提问、经验总结等方式获得学生脑海中的前科学概念,辨別概念的正误,然后分别进行“同化”与“顺应”。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头脑对概念存在的理解与科学概念相联系进行教学,是学生主动吸收知识、发展科学思维的“桥梁”。

三、概念巩固、深化:聚焦概念的迁移应用

1.核心概念内化形成品行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概念之后,应该得到观念上的更新和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课后,应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提升个人素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在生物教学中持之以恒地使用科学的概念正确的指引学会森的歌行为,也是应该贯彻的。

因此,生物学教学的目的不单单在于知识的灌输,教师要认识到“知识的教化作用”,并上升高度到“教育”。

2.课后作业帮助构建核心概念

首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概念图,概念图策略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把握重要概念,作为教师备课的主要工具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构建概念体系的把手。学生在完成对相关概念的学习之后,基于自己对该概念的理解在头脑中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形成概念图,是学生仔细思考概念之间的联系、排序之后自主建构的。在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正确的掌握了核心概念;其次,学习相关概念之后,布置概念的比较分析作业,例如在上完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之后,让学生对比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异同,学生在进行比较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异同,进行对比记忆,有利于核心概念的构建,还可以为高中学习更深层的知识打下基础;最后,教师可以布置动手实践作业,提供实践和分享讨论的机会,例如上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物理模型。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解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

四、结语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关注重要概念,它既是生物学教学的着手点,也是学生通过中学时期的学习需要完成的目标。教师要利用核心概念引领课堂,围绕其进行教学设计。其次,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认为设计各种活动进行教学无法提高教学效率。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最新版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涉及到教学应该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一味地关注分数。基于此,在教学中应该涉及多种教学活动相结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最有利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只有教师意识到了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才是有可能的。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中对教师教学实施提出的建议,并且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完成更有利于自生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

【参 考 文 献】

[1]周丐晓,刘恩山.系统化思维在科学概念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和作用[J].生物学通报.2018,53(1):21—23.

[2]平亚茹.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线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J].生物学通报 2018,53(9):45-46.

[3]谢虎成,刘恩山.回归概念教学的基本问题[J].生物学通报.2016,51(8):13—15.

[4]赵占良.概念教学刍议(一)—对概念及其属性的认识[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40—42.

(责任编辑:姜秀靓)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第2篇

一、结合生活内容进行物理核心概念学习

物理核心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化描述, 主要表达的是事物的共同属性以及所具备的本质特征, 并进行高度总结。物理知识与生活内密切相关, 作为高中学生, 由于生活经验不足, 人生经历有限, 加之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够成熟, 就难以正确地理解抽象事物。所以, 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要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注重结合生活内容, 并积极地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以对物理力学的核心概念形成感性的认识。

比如, 《速度与加速度》的学习中, 就要对速度的概念和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理解。在学习中, 可以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 还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车辆快速行驶的视频, 以对速度和加速度持有感性的认识。将自己所搜索的资料与教师的微视频相结合学习, 就可以认识到速度是对物理移动的快慢的表达, 车辆跑得快, 就是速度大, 车辆跑得慢, 就是速度小。加速度就是变化的速度, 即速度变化得慢, 就是加速度小, 速度变化得快, 就是加速度大。当对速度和加速度有概念层面的认识之后, 就要对相关的单位进行学习, 学习计算公式。

二、对物理试验要认真对待

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试验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也是对核心概念加以验证的重要手段。力学核心概念就是通过试验获得的, 因此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对概念正确理解。通过物理试验, 还可以认识到物理学对物理概念探索的过程, 有助于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在力学试验中, 就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描述落实到试验操作中, 自主验证概念的正确性, 就可以对核心概念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理解物理概念的同时, 还可以对概念形成的思维深入理解, 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比如, 对电磁学的学习中, 就需要对相关的概念深入理解。在物理模拟实验中, 我们可以一边操作, 一边思考安培的研究过程, 对电流所产生的磁效应进行研究。在具体的操作中, 要将磁效应找到, 就可以沿着通电导线寻找, 但是按照这种方法并无法发现磁效应。面对这样的问题, 学生就要向物理教师请教, 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讲述奥斯特是如何发现磁效应的。此时, 学生可以观察教师的操作, 即将磁针与导线平行的位置放置, 此时, 学生就可以观察到磁针出现反应了。

为了对磁效应充分理解, 可以上网查阅一些与磁效应相关的生活内容, 就可以知道, 磁效应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没有磁效应, 我们的生活就会出现很多不便利。比如, 移动电话、计算机和电话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 航天飞机、火车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用具, 这些都离不开电磁体的应用。结合物理试验, 将生活中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 就可以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我们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由此深化了对力学核心概念的认识。

三、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予以有效控制

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不仅要接受概念实施, 还要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力学知识中, 核心概念是重要的内容, 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通过物理概念的形成、发展、完善以及具体的应用进行了解, 就是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过程。在对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中, 通过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予以有效控制, 就可以将原有知识结构导入其中, 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

比如, 学习电磁感应定律的时候, 要结合电磁感应现象, 还要引入安培定律, 通过对概念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 使得原有的知识得到巩固, 对新的知识深入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中物理学习中, 力学核心概念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是, 在学习的过程中, 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导致力学知识的学习中, 由于概念没有准确定位, 使得知识的把握不够准确, 在物理解题中就会影响解题效率。作为高中学生, 在对力学知识的学习中, 就要认识到力学核心概念关乎到物理实验的顺利展开, 也是认识物理知识形成的关键。在学习中, 要积极与教师交流, 以更好地对核心概念正确理解、准确运用。

摘要:物理知识中, 力学是重要的内容。注重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是学好力学的关键。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要学好物理力学, 由于没有对核心概念准确掌握, 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力学知识, 也很难在物理解题中合理应用。所以, 物理学习中要对力学核心概念解析予以高度重视。本论文针对物理学习中力学核心概念解析展开研究。

关键词:物理学习,力学,核心概念,解析

参考文献

[1] 陆晓艳.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 郑曼瑶, 张军朋.“学习进阶”的研究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 2014 (12) :2—6.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第3篇

某教师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一课时,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的重量、摆绳长度是否有关系后, 学生小组汇报阶段, 抽取了两个小组的学生代表汇报。第一组学生代表汇报时只是根据实验记录单汇报了得出的数据, 而对研究的核心问题摆的快慢与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却忽略了。第二组代表在汇报时, 记录的数据出现了误差, 数据显示摆的快慢与摆的重量有关系。两个组汇报时, 教师微笑着站在学生旁边, 一言未发, 其余组的学生也没有质疑。第二个组的同学还未汇报完, 下课铃响起来了, 教师匆忙得出了结论, 便宣布下课。整堂课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想、设计实验、学生实验等环节的组织都是挺不错的, 但在思考和结论、表达和交流阶段, 教师却出现了失位现象, 没有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导致学生背离了主要问题, 没有建立起新的核心概念, 没有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下形成新的认识。

其实, 笔者和其他的科学老师在交流时也发现:探究虽然成为了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要上好一节探究活动课却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教师感觉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不够用, 每课的内容一般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探究活动。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三个阶段少说也需要15分钟, 如果把握不住的话, 20分钟也不能拟定出计划来, 实验操作、记录信息可合在一起, 至少需要15至20分钟, 剩下的5~10分钟就是学生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时间了。而上面一位老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时, 每个小组做完两个实验用去了25分钟时间, 因为每一小项都要重复做3次, 每次观察时间1分钟, 两个实验理论用时18分钟, 加上每次间隔准备、记录的时间, 25分钟的时间说明学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都是比较强的。最后课堂时间所剩无几, 教师也只有匆匆得出结论。

那么如何在科学学习中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让学生既经历探究的过程, 又获得对科学核心概念的认识呢?

首先, 纠正对探究式教学的错误认识。

在现实的科学教学中, 部分科学教师认为只要是有探究的过程, 只要学生动手, 就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器材的准备上, 让学生动手探究。学生对动手也非常感兴趣, 但他们对为什么动手, 如何动手探究, 探究中要注意什么, 会有什么发现, 却不在意, 做和思完全分离, 做过了, 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的现象非常普遍, 学生的原有认识没有改变, 没有建立起新的概念, 失去了探究的目的。

“提倡探究式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教育, 是一种归纳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实出发, 逐步建构出概念来, 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以在掌握概念的同时, 学会探究的方法, 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期盼他们不仅能将结论举一反三, 而且能将探究概念的能力, 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等等, 扩大到探究其他的问题上。”[1]而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 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抽出本质属性而成。通过类比、分类、归纳、推理, 找寻事物规律和联系, 组织成为系统的知识形成概念, 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规律, 更是人类有效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方法与途径。

所以, 在科学教学中围绕科学概念开展探究式教学, 探究是过程, 是目标, 但不是最终目的。让学生获得探究的方法, 得到新的认识, 形成新的概念, 举一反三, 才是开展科学探究的根本目的。

其次, 自主选择问题, 围绕核心概念探究。

学生提出问题, 研究什么问题, 拟定计划, 进行何种实验, 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也要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对于教材安排的内容, 教师应有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尊重学生的权利。不必让每组学生都完成教材安排的每个实验, 教师也可补充与核心概念相关的内容, 供学习小组自主选择探究。如上面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的重量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绳的粗细有关吗?”……让每个小组商量后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做为探究内容开展探究, 岂不比教材规定的两个问题都让每组学生探究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呢?

笔者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的磁力》时, 就是让各小组在提出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节数有关吗?”“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吗?”“电磁铁磁力大小与铁芯的粗细有关吗?”“电磁铁磁力大小与铁芯的长短有关吗?”“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有关吗?”中, 由各学习小组商量后自选一个问题作为探究内容, 小组做出假设、拟定计划、开展实验。由于每个小组只选择了一个实验来做, 时间相对充裕, 观察细致, 得到的信息更准确, 也给交流留出了更多时间。在交流时, 由于有的小组研究的问题相同, 有的小组研究的问题不同, 但都是小组自己选择的, 所以在汇报交流阶段, 汇报的小组代表胸有成竹, 侃侃而谈, 其他组专心倾听, 不时质疑, 教师相机点拨, 验证假设, 得出新的结论。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 其他组获得的认识也能补充丰富自己组的认识, 学生才会建立起新的概念, 形成较为完善的认识。当然这样做的话, 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到课前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中去。

再次, 正确处理学生探究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学生在科学探究中, 由于受能力、方法、态度、器材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获得错误信息是在所难免的。学生在错误信息的基础上, 分析后得到错误概念更不能大惊小怪。但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不闻不理却是一种不恰当的做法, 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那么如何在课堂上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在课堂教学中, 在组织学生围绕关键问题开展分组探究实验时, 一种做法是有意识地引导两个及以上学习小组选择研究同一个问题, 这样就有了对比, 在汇报时, 不同组的收集的证据、得出的结论就有了对比, 有对比就能显示出差异, 有差异就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形成新问题, 产生新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契机。这时课堂教学才真正做到了因预设而成功, 因生成而精彩。另一种做法是让学生重新实验, 重新获取实验信息, 重复验证实验结论, 建立科学的概念。同时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也促使学生从小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是小学科学课堂学习时间一般是40分钟, 时间总量是定了的, 如果时间允许, 应在课堂上重新进行实验。如课堂时间不允许, 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不能不管不顾, 而应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 重新开展实验。在这里, 笔者特别希望各个学校的实验室配齐材料, 并向学生开放。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了。

总之, 在科学学习活动中, 只要我们遵循科学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 围绕核心概念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过程, 在教学中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也充分发挥教师学习指导者的作用, 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不但能获得探究方法, 习得探究能力, 而且能形成科学核心概念, 逐步构建科学知识体系,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 为持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才会使科学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文指出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分析了科学探究学习的错误认识与做法, 提出教师应围绕核心概念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过程, 组织学生扎实开展探究活动, 并对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引导和帮助。在探究过程中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会使科学探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探究学习,错误认识,核心概念,问题处理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第4篇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自发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以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

2、数学知识的本质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其存在三种逻辑关系: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包含关系。一个数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代表,而且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①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② 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 ④ 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1、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和要求P25-27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流派与研究动向

1、烈乌申娜

理论要点:教学必须走在发展前面。

内容: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他应当包括数前的有关集合概念的教学、数概念与计数的教学以及空间与时间概念的教学。

方法和形式:游戏。

原则:1)发展的(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和联系生活的原则、3)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掌握知识的巩固性原则、6)个别对待的原则、7)掌握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2、皮亚杰

理论要点:知识的建构事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知发展过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主张:数学究其本质来看就是一种关系,关系是超出事物之外的抽象,数理逻辑概念不可能通过传递的方式复制给儿童,而是需要儿童通过自己与外界环境和材料的作用才能在经验感知的基础上得以建构。

3、凯米

理论要点: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儿童的发展

数学教育的目标:“自主”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包括认知目标和社会情感目标。

原则:数学的逻辑思考本身比计数来得更重要,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来解决数量的比较,鼓励儿童对物体进行分组、归类和排序。

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

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儿童参加的专项数学活动。

2、教室预定的数学活动(正式的数学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全体儿童,通过儿童自身的参与活动,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儿童思维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

3、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活动:由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较为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玩具,引发儿童自发、自主、自由地进行数学活动。

二)方法:

1、操作法:

注意点:

1、明确操作目的、

2、创设操作条件、

3、交代操作规则、

4、评价操作结果、5体现年龄差异、6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2、游戏法:种类:

1、操作性数学游戏:儿童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2、情节性数学游戏:具有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和角色,特别适合于年龄小的儿童。

3、竞赛性数学游戏:有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发展儿童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运动性数学游戏:寓数学概念或知识与体育活动之中的游戏。

5、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强调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强调儿童对数、形知识的充分感知。6数学智力游戏:是运用数学知识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为主的游戏。

3、比较法:按比较的排列形式来分,分成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对应比较是把两个(组)物体一一对应加以比较。分为三种:重叠式;并放式;连线式

非对应比较:单排比较;双排比较(异数等长,异数异长、同数异长;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

五、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一)集合:集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概念。定义:在数学中,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

二)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一般说来,两个集合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两个集合间

的包含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便于幼儿理解类包含的观念。

三)感知集合的意义:其重要性不仅因为集合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主要的是因为他符合幼儿掌握初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是幼儿学数前的准备教育,同时也是幼儿正确学习和建立初步数概念及加减运算的感性基础 1.对集合的笼统感知是幼儿数概念发生的起始。

四),感知集合是幼儿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感性基础3.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4.感知集合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幼儿深入理解数量关系

五)

1、感知集合概念发展的阶段P101:1.泛华笼统的知觉阶段(3岁前)2.感知有限集合阶段(3岁后)3.感知集合元素的阶段(4岁左右)4.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的阶段(5岁以后)

2、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特点:1.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元素同类性的特点2.学前儿童感知等价集合阶段性的特点3.学前儿童感知排成数图的集合的特点(数图:将一定数量的图形以各种排列形式画成的图片)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教育:指在不教给幼儿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其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具体涉及的教育内容包括:1.分类2.区别1和许多3.两个集合元素的一一对应比较4.感知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特征将其集合成类的过程

分类意义:分类活动时儿童对集合及其元素同类性特征感知和理解的一种表现,是儿童

数概念形成以及正确计数的基础。同时,分类活动所涉及的思维的分析、比

较、观察、判断等基本过程也能够对锻炼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助于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常见的分类形式:1.按物体的名称分类2.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3.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4.按物体的用途分类5.按物体的材料分类6.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按事物间的关系分类8.按事物的其他特征分类

一一对应比较的教学意义:1.有助于对元素及数量的正确感知2.有助于掌握计数3.有助于感知理解对应法则

六、数概念

一、基数和序数

二、计数:就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即口说数字、手点实物,使数词和要数的单位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结果用数字来表示。计数也被称做为数数。

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指数的结构,包括组成和分解两个过程。数的组合指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数组成的;数的分解指除1以外的

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数。数的组成涉及的是数的分与合,反映了总数和部分数及部分数之间的辩证关系(互补、等量和互换关系P128)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1.内容方面:A口头数数B按物点数C说出总数D按群计数

2、动作方面:A手的动作(触摸物体---指点物体---用眼代替手区分物体)B语言动作(大声说出数词---小声说出数词----默数)

数概念的教育:从教学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数(基数、序数)、计数(按物取数、按数取

物、按数群计数)、数字(认读与书写)、数的组成四个部分

六、序数:教儿童学习序数时首先应明确哪是第一,按什么方向数P141

七、从计数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一一点数(小班)、目测数(中班)和按群计数(大班)

八、目测数数:所谓目测数数,即不用一一点数的方式,而是用眼代替,在心中默数并说出总数。

九、计数能力的培养

十、数字的认读(中班)与书写(大班) 进行

十一、“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的重点和要点:1.操作为先,体验为主2.归纳规律,提升概念(互换关系,互补关系)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的一般过程:1.从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概念水平的加减 2.从逐一加减---按数群加减

概念水平:指数群概念水平上的加减运算,也可称是抽象水平上的加减,是指幼儿无需依靠实物的直观作用或以表象为依托,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

十四、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1.四岁以前的幼儿基本上不会加减运算2.四岁以后幼儿能借助于动作将实物合并或取走后进行加减运算3.五岁以后能够利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在运算方法上出现了逐一加减4.五岁半以后.....(看书!!!!)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中的作用:包括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学前期的学习主要是用语言来表述的口述应用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应用题的情节为幼儿的表象活动提供了素材,它和纯粹用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加减题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应用题寓加减问题于情境之中。幼儿借助于应用题的情节,引起头脑中对过去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回忆,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来理解应用题中所要求的运算方法。它既符合幼儿思维借助于具体形象的普遍特点,又能引导幼儿较顺利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十六、口述应用题的作用:1 为掌握加减运算奠定基础 2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十七、口述应用题的特点:1 易受情节干扰 2 对应用题结构的理解能力较差 十

八、10以内的加减运算:是中大班年龄段幼儿的教学内容之一,具体可以分为实物加减的教学,口述应用题的教学和列式运算的教学三部分。

实物加减的教育的要点:1 通过演示或操作明确题意和运算方法 2 不出现列式与符号 二

十、“口述应用题”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中能有效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幼儿还是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首先表现在编应用题的情节方面。(困难:幼儿被情节所吸引,不会提问题)

二十一、口述应用题的教育:

1 从结构的分析入手:幼儿要解答口述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情节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分析其关系,然后才能解答。这样的一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它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是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

的发展。

2 从读题的过程入手:在读题过程中,教师除了口齿清楚、语速稍慢外,还要注意通过初读和复读加以区别和强化。

3 从仿编入手

二十二、独立编题的步骤:

1、教师演示教具,让幼儿编题

2、看图编题

3、根据算式编题

4、根据实物和数字编题 5根据两个数字编题 6改编应用题

7 让幼儿自由编题

七、空间量

一、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

二、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小棒、绳子、瓶子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

体的长短、高矮、粗细等。

三、基准:即以什么为基准来确定客体的空间位置

四、儿童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 形-----梯形

儿童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四岁左右小班儿童还不能认识其他量的差异,也不会用词语确切的来表示。他们对于高

矮、粗细、长短、宽窄、厚薄等量的差别,往往都笼统的说成“大”、“小”。这种现象反映儿童对物体各种长度认识上的局限性。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高矮、轻重等(掌握):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比较物体的量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第5篇

--赴桂林参加全国中小学核心素养下名师名家论坛心得体会

凤阳县第五中学 郜振立

2018年8月1日至5日,在凤阳县教体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凤阳县第五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乃斌带领全校班主任20人,为了“成人、成长、成才、成功”,利用暑假并在烈日炎炎下走在一起,充满激情与梦想,来到了桂林市参加全国中小学核心素养下名师名家论坛,让我们大开了眼见,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感到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肩上所承担的责任,需要我校各位同仁同心协力,共创“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的校风。再次感谢教体局领导和张乃斌校长,让我们不虚此行,获益匪浅。

2日上午聆听李楠老师的《轻轻松松看电影,认认真真做老师》专题报告。李老师的报告,声情并茂,入耳入心,字字句句浸入心灵,打动人心。诠释了师德是什么?师德是向善向美的行为;师德是执着坚守的态度;师德是不忘初心的信念;师德是……我个人解读,师德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为教师主要表现就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我个人解读师德不是“高大上”,就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小事”。主要是我们思想的认识,其次要端正学习教育态度,第三要经常对照师德检查自己的行为,第四是能把教育当成事业用心去做,最后要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

2日下午聆听李楠老师的专题报告《班主任科研意识的提升与专业成长》,班主任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信息阅读和收藏意识,要有随时积累资料的意识,材料的积累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班主任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还应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待优等生和学困生,更应多加关注。要有终生学习的习惯,学习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阅读:经典教育理论书籍,杰出教育家的专著;国内外教育研究最新观点、教育期刊、反映学生的散文、小说等。

3日上午聆听了何汝玉校长的专题报告《让学校德育更有魅力、更有品味、更有实效--学校德育的软性管理》,感触最深的就是:师爱,成就孩子的未来;施爱,造就自己的成功。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本书,都有一个故事。我个人解读为,要使孩子这本书的故事抓住读者的心,老师就应该用真情感化学生,用细腻的师爱可以唤醒孩子们美好的人性,满足孩子的幸福成长心灵的需要,从而唤醒学生懂的爱,懂的爱自己,懂的爱别人,从而会把爱传承下去。例如,我班学生赵楠楠,进入七年级,一个字都不会写,故小升初各科总分零分,再加上有些残疾,谁都不想要。进入我们班级后,事先和我班其他学生都打过招呼,我们要用爱去温暖他,用爱去感染他,用爱去激励他。在班主任我和全班同学的努力下,一年来,各科总分能考一百多分了。爱像一团火,一定能点燃师生心头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一定能打开师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只要我们肯付出“师爱”,就一定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兴亡,我的责任。

3日下午聆听了黄亢美教授的主题报告《把汉字文化的根留住》。通过黄教授妙趣横生的讲解和丰富的肢体语言,阐述了中华汉字的独特魅力:形美以感目—形体美;音美以感耳—音韵美;意美以感心—意蕴美。前印度总理尼赫鲁对其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黄教授最后大声疾呼“语文教学要把中华汉字的根留住”。

4日全天参会代表交流分享。参会代表一百多人,我校教师全部积极主动与各位名师名家互动,积极发言,交流心得,分享收获。例如,秦玉芬老师发言的主题是“提升自己,用心授课”;吴兆文老师发言的主题是“教师要有爱心、善心、耐心、恒心”;赵开路老师发言的主题是“善良、智慧感召学生、唤醒学生”;李国祥老师发言的主题“好习惯是一生用不完的财富”;吕品老师的发言主题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导学案教学”;韩珍老师的发言主题是“团队精神和凝聚力”;韩红兵老师的发言主题是“教师如佛,传递真、善、美”;魏德芳老师的发言主题是“调整心态、改变思路、重拾初心”;缪昆仑老师发言的主题是“用最初的心,去做放大的事”等等。

最后,张乃斌校长总结发言,会上肯定了全体老师的发言,结合凤阳五中的实际情况,强调了“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从良好的习惯抓起,做到“学校的兴衰,我的责任”。思考怎样把凤阳五中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找到幸福感,把压力作为动力,创凤阳五中的春天!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第6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所拥有的终身学习所需的品格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核心素养”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并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深度参与、创造实践、协作探究等精神特质。作为一线化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化学实验的本质,理解和感悟化学实验的奥秘,使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始终,进而明确化学实验的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可以说,任何一条化学原理、结论、规律、公式,无不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对这样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若忽视了实验教学,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尽管已经记住了实验得出的公理和结论,但却感到晦涩、模糊,致使自身无法在实际习题中加以运用。事实上,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需知化学教学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正是有了实验教学的存在,才使化学理论向纵深推进,并为人类认识和学习化学打开了一扇窗。从这个视角看,学生们唯有具备了较强的实验探究意识,才能有条不紊地培养起核心素养。而实验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循序渐进,才能稳步取得丰硕的教学、学习效果。实验意识的增强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分不开的。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维相对活跃、心智发育趋近成熟,同时,自尊心较强,有着年轻气盛且不服输的性格特征。同时,经过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学生们早已保有一份对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初中学生的精神特征,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与此同时,利用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设,使广大学生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培养学好化学的信心,进而始终对化学教学保有一份热情和期待。例如,学习“分子是不停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在学习化学理论前做一个演示实验———“铁树开花”。该经典实验需要借助浸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团,大烧杯、浓氨水、玻璃板等实验器材,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学生们便可观察到“铁树由下而上依次开花”的“奇观”。这对于青春萌动、饱含实验探究热情的学生而言,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学生们在课堂上会追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太奇妙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成功地激发起来了,势必迫不及待地探寻、查找、确认背后所蕴含的化学原理,进而拉开“微粒是不停运动的”学习“帷幕”。可见,把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和兴趣成功寓于鲜活的实验之中,有助于促进教学创新,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潜质的形成奠定牢不可破的根基。

二、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型课堂

自主探究学习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搭建新型化学课堂的重要途径。试想一个完全自主的课堂环境中,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开辟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转化的进程中,怎样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秉性,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内生动力,成为化学实验教学必然要考虑的重大课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以“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或者“担心学生做错”为理由拒绝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相反地,要将实验课堂归还给学生。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不能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始终是“襁褓中的婴儿”,要变成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学者。例如,在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教师可以生活中的案例作为实验素材,使学生们倍感实验设计的“接地气”。就拿生活中离不开的食盐和纯碱作为素材,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用以准确鉴别它们,使之始终符合化学原理。教师可以2—4人为一个实验探究小组的方式,通过汇聚每位组员的智慧,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各抒己见、群策群力,仅仅十分钟不到的时间,有的小组想到了用盐酸溶液去鉴别,有的小组想到了用氯化钙溶液去鉴别,还有的小组打算用石灰水来鉴别。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动手设计、操作实验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进而得出相关化学原理的能力。

三、运用前沿的实验手段和器具

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学校及年级要配备完备的、全新的、先进的实验器具,同时还要配备与新型实验课堂相协调和适应的计算机、投影仪及录像设备等。采用这一系列实验教学器具旨在破除以往实验课堂的局限,缩短学生同抽象的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带给学生直观的化学知识及学科体验,充分体现化学理论和实验操作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和养成积累硬件资本。例如,学习二氧化碳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有关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案例图片,如汽车尾气排放等。使学生们先在头脑中对二氧化碳这类气体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为今后相关的实验操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铺垫和理论积累。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素养并非短期内就能具备的,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教师要严格秉持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按照新时代国家对于青年学生的培养要求,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全体学生都能具备过硬的核心素养,并能终身获益。

参考文献:

[1]吕敏。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2]潘凤娟。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8(8)。

[3]陈灶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

上一篇:临床医学创新范文下一篇:学生老师导师制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