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3

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

所谓民俗,就是源于民间,也由民间的人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是最贴近普通老百姓的。而民俗文化则是一个地方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它能够将这个地域从古至今的风土人情通过民俗文化贯徹起来,形成一种特有的风俗民情。要想针对民俗文化进行旅游资源的规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创意与改造,同时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思考如何合理规划,还要确保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化的改造,而过程中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要以保护作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许多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都需要针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要尊重地域性,开发要以当地特色为主,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与民风习俗,这样才能更加突出地域性的魅力。最后,要遵循功能性原则,摒弃无用的累赘的设施,将目光集中到主要部位重点开发,从景点到住宿提供不同线路的开发方案,利用路线的结构空间进行不同主题的打造,突出民俗文化的特色,增加游客的体验。

民俗文化百家争鸣,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的现今,正是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好时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则需要考虑到诸多方面,如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当地百姓的接受度以及是否能够适应市场,这些都需要在进行规划时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才能够将当地民俗特色通过旅游来进行传播和发展[1]。

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促使旅游行业越来越发达便捷。在此基础上,我国各个地区针对游客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各种独具特色的景点涌现出来。结合了各地特色,富含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项目的推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有不小的隐患。

民俗旅游资源存在于一定空间内,有独特的价值与审美,吸引有前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规模。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大多处于待开发的状态。民俗村的开发能够将一种分散在民间的文化集中在一起,更有利于民俗的宣传。民俗节日、盛会也是每个民族特色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傣族泼水节、东北的冰雪节、洛阳的牡丹花会等,针对这些节日、盛会开发出相对应的旅游项目也是一种规划方式。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失去色彩的景观经过民俗文化点缀会再次焕发光彩。成功的民俗旅游是将已有的供求关系进行逆转,推陈出新,结合当地特色让景区再次吸引到游客。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开发,民俗旅游是依附于民俗文化而产生的,两者相依相存。盲目地开发会导致民俗旅游项目单一乏味,所以针对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需要更多地深入思考,以推动民俗文化为前提来推动民俗旅游,这样才能保证民俗旅游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2]。

二、我国民俗风情旅游面临的危机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民俗风情旅游在开发中需要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打造出能够吸引游客具有独特魅力的项目,让人流连忘返。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一些项目出现了偏移,变得更加的商业化,民俗单纯地成为一个空头广告,使得开发出来的旅游项目华而不实,空有其表。

当前的民俗旅游形式也非常单一,从餐厅到购物再到景点宣传以及表演都非常模式化,顾客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基本上不会再有回头客,这是因为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分离了,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没有将当地特色最大化地开发出来,因此旅游项目流于表面。而民俗村本来可以作为很好的宣传资源,却因为疏于管理,出现收费贵、服务差、食物难吃等问题,游客资源大量流失。同时大量涌现的游客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得当地居民对游客产生了抵触心理[3]。

民俗商品由于大多是本地居民自制的,在产品控制方面容易出现问题,虽然大多数居民是淳朴的,但不排除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宰客,这种恰恰又是不容易管理的方面,所以游客在购买特色商品方面体验感较差。

民俗旅游资源利用还不够透彻,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信息流通速度非常快,而民俗资源要想更好地利用则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传。但就目前的形式来说,这种重视未达到预期。例如,民俗文化传承里的牛皮影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当地可以以此为主,推出制作表演等项目来招揽游客,但现在更多的只是作为展览品出现,单纯地介绍发展历史及制作工艺,过于枯燥,游客非常容易失去兴趣。

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是民俗旅游资源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够让民俗旅游资源企业拥有更高的竞争力,给民俗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冲击的加剧,使得民俗文化在市场方面所占的份额日益减少,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这使得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容易导致资源遭到破坏,一些传统文化遗产在还未实现价值就已经消失殆尽,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民间文化遗址和艺术品也因保存不当而损毁,甚至出现以迎合市场为目的大批量机器加工的粗制滥造的工艺品,使得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第二,民俗风情因为功利性、商业化变得失去艺术性。在目前的民俗旅游中,过于商业化的模式使得民俗风情脱离了“民”,相关人员为了迎合大众甚至宣扬不好的习俗,这种开发将导致优秀的民俗文化被埋没,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虚假的民俗文化宣扬和民俗文化的同化与退化。一些地方出现一些假民俗,目的仅在于欺骗游客消费,生搬硬套出一个四不像的民俗传统出来。一些景点编造本来不存在的故事或者习俗来吸引人们。民俗文化应该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但随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受到统一开发和别处风俗的影响,饮食、建筑以及生活方式同化,失去了当地特色。民族所蕴含的文化是贯彻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可以学习进步,却不能够丢弃。每个民族都拥有着自己本身独特的特质,这些特质是非常优秀且必不可少的,如热情好客、勇敢真诚、纯朴、吃苦耐劳等。但是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民俗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品质有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四、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建议

民俗旅游资源规划需要宏观和微观相結合来进行综合性规划,主要在旅游文化打造、主题开发以及定位等方面,通过对旅游线路的组织规划,可以将文化资源集合起来,不同的景区进行不同的展示,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进行筛选,将民俗的起源与发展和景点紧密结合,确保开发方向的准确性。

旅游景点还要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定位,在已有的民俗文化上根据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和筛选,总结出适用的的文化主题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布置。民俗文化旅游路线总结起来分为生态山水观光路线、休闲度假路线、住宿疗养路线等。不同的路线需要不同的规划开发方案,但是总的来说需要将民俗文化充分地融入其中,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软资源,是可以被影响和改变的,为了保证其中特殊的内涵不流失,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时候要更加注重遵循相关原则。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建议如下。

第一,为保护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必须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民俗生态圈。在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两者互相作用下,民俗旅游才能更加长久地发展[4]。对于脆弱的生态圈要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实现民俗文化、自然生态与当地经济的共同发展。针对民俗村也要更加谨慎,严格筛选其中的管理人员,针对每个岗位进行合理的分配,需要给游客进行民俗特色文化讲解,对其中的商品与食物严格把控,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商品。

第二,对于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要加强保护,在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泯灭,对于记录着民族文化起源的事项,投入人力物力加以保存是必要的,因为这是民族的根。在保护措施方面,可以用文字、录像、照片等记录方式加以保存,确保民俗传统不会丢失。还可以建立民俗博物馆来对濒危的民俗文化进行资料收录,确保重要的文物资源不会毁坏和外流。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严禁歪曲和编造不属于真实民俗的东西,确保当地民俗文化“原汁原味”。要保证民俗雅俗共赏,结合本地特色,有选择性地开发,还要避免民俗文化被同化和退化,尽量保持住传承而来的民俗特色,民俗特色才是民俗旅游的开发重点。

第三,要合理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满足国民向往田园和减压的诉求。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实现民俗文化建设与村落建设的有机融合,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于旅游建设中,打造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村落乡村旅游产品。同时,应深度开发、挖掘与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民俗村独特文化品牌,着重保护民俗遗物、明清古民居。此外,国内不少民俗村传统文化承担着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社会职能,在将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发挥着服务现代社会、以文化育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大学校”努力提高观赏者的道德情操、学识修养和审美能力,成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梦想的精神宝库[5]。

第四,民俗旅游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特色及民俗风情进行合理的宣传,只有开发与保护,民俗旅游才能发展长远,而要想取得实际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宣传方面,民俗村除了可以利用广告视频、宣传册以及纪念品等方式进行宣传,在信息流通飞速的时代,尤其是在短视频受众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相关经营者还可以充分短视频这个渠道,将当地的人文风景、美食通过视频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

游客除了对各地特色民俗感兴趣之外,当地的特色商品和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对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很有帮助。因此,当地可举办特色商品集市,集合当地美食和工艺品。除了在商品方面要进行规划,人才管理方面也不容忽视[6]。好的服务可以增加游客的舒适度,提升再次光顾的概率,所以要大力培养人才,提升当地人民的素质,让每一个顾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源于人们对自然、人文的向往和追求。随着旅游项目的增多,行业内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民俗旅游规划必须审视自身问题,不仅要对优美环境的开发管理到位,也要加强人员方面的素质与服务意识的提升工作。对于资源的开发要提出新的创意,挖掘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民俗趣事,打造不同主题的文化体验观光景点,提升质量,促进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五、结语

我国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地域辽阔。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要想了解别处的文化,除了通过网络信息之外,其次就是旅游了。好的旅游景点能够被口口相传,所以对于旅游资源的规划,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特色文化通过旅游传播到各地。

旅游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个放松的过程;而对于当地人来说,旅游业是收入的来源,是宣传家乡的渠道。对于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来说,面临的问题有许多,在这个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必不可少。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也必须秉承一定的原则,开发出具有民俗特色、拥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达到宣扬民俗文化与加强旅游开发的共赢[6]。

参考文献

[1] 兰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分析[J].好家长,2017(50):240.

[2] 刘儒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商业故事,2016(25):191-193.

[3] 余兵.浅谈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J].内江科技,2007(10):109,132.

[4] 胡其景.浅谈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分析[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12):124.

[5] 王曦.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J].现代经济信息,2014(7):364.

[6] 褚琦.浅析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开发模式[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0):228.

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全域旅游作为当下学界探讨的研究热点,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良好开局。“全域九寨”、“全景栾川”等发展思路,为推动我国全域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格局。探讨了全域旅游的内涵、发展模式及特点,并从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上来梳理两者的关系,最后从全域旅游规划、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完善全域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促进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协同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全域旅游;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协同路径

李金早在《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形势下,我们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概念引入到工作报告中,由此掀起了学界对全域旅游的研究热潮。同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与全域旅游高度融合过程中,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据旅游局相关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底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到40亿人次,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出游方式选择上,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自驾旅游成为大中城市旅游的主要方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四川九寨沟提出“全域九寨”,河南洛阳规划“全景栾川”,这些不断萌发的旅游新理念,无不与“全域旅游”存在必然的关联。鉴于此,本文着重围绕全域旅游的内涵及特点,就其发展模式,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協同融合关系展开探讨,进而提出立足全域旅游视角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梳理

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需要从其内涵及要素挖掘中来全面认识。从定义来看,全域旅游打破了传统旅游的一般模式,以立足全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基础,将旅游视野延伸到整个区域的各个领域。比如打破旅游景观、旅游行业界限,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条件、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餐饮服务等众多领域实现了统合,全部纳入到全域旅游范围内,实现对各种旅游要素的聚集、对超越时空旅游资源的全覆盖,对全产业、对全部门的融合。具体来讲,主要从四方面来概括。

1.全地域性整合

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及旅游特色具有独特性,而在引入全域旅游概念中,要将整个地域经济社会纳入其中,从全地域视角来挖掘和整合各方面资源要素,来优化地域内各产业间的协同发展。由于受到地域多方条件因素的制约,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多以单元性旅游项目为主。比如某地的某一个景区资源,某一个旅游度假区等等。显然,从全域旅游视角,这些独立的旅游景观或区域是不够的,而是要从彰显地域系统性旅游资源,挖掘地域旅游景观、人文性旅游景点,以及旅游区域的所有相关领域资源,使其捆绑在一起,从而突出地域性旅游的整合力、全地域覆盖性。比如将地区旅游与地域环境资源相结合,营造出遍地是景区的旅游格局。

2.全要素性整合

从我国旅游项目开发实践及历史来看,传统旅游项目多以小产品型景区为主,而如今,以全民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体验新模式,面对单一地产品型景区显然是难以满足旅游需求的。全域旅游概念中的“全要素”,就是将旅游作为一种资源,以全新的休闲旅游体验来满足不同层级、不同游客的旅游目的,也为我国旅游业提供更为广阔的旅游空间和范围。同时,在全域旅游视野里,关注的不仅仅是独立的旅游要素,还要包括与旅游产业相关联的其他旅游要素,比如地域性民风民俗文化资源,地域性新、奇、独、特的各类旅游产品及旅游潜力,以不同形式呈现给旅游者的不一样的旅游体验等内容。

3.全领域性整合

旅游业在全域旅游经济环境中只是单一的一个产业,或者仅是一个领域,并非代表全域旅游的全部。全域旅游的全领域,所涵盖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旅游业作为其中之一,在进行旅游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区域内其他领域的协同发展,突破传统旅游业的局限性,让旅游业与生产性领域、生活性领域整合起来,进一步拓宽旅游业与其他相关领域空间的多产业融合,由此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来突显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聚合效应。

4.全服务性整合

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全域旅游概念中,全服务所涵盖的内容与上述不同领域、不同要素、不同产业进行相互协同配合,并从服务方式、服务理念、服务规模、服务品质等方面,打破传统单一景区旅游的服务体系,拓宽以全域旅游服务体系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样性旅游服务。比如在旅游政策服务领域、旅游资金投入领域、旅游人才发展领域、旅游信息技术领域等方面,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公共服务环境。

二、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归纳

全域旅游从本质上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将传统独立的旅游景点纳入到旅游复合型空间中,实现地域性各类旅游资源的重组与协同发展。其关系归纳为六方面。

一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景观呈现全域化。景观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某一区域为例,旅游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地域性社会经济等要素资源。从全域旅游的景观呈现来看,要打破过去景观行政性划分局限,立足地域经济社会资源发展实际,对区域内的所有旅游产业,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政策体制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和统筹,使其增强景观凝聚力,形成对游客观赏和体验的吸引力。

二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旅游产品的创新化。全域旅游作为地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的重新整合,其产品更加综合、多样,特別是在打造地域“全域性旅游品牌”上,要从旅游景观、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经济等方面来提供优势资源。比如将地方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语言特色等,与地域建筑、景观、文物、文化进行整合,形成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在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上,要设计出全天候、全时段、全季节地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旅游产业的融合化。全域旅游的最终目标在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在于形成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体,在于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从产业融合上,更加体现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度发展,地区政府要牵好头,做好充分的调研和科学的规划,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核心,整合多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的柔性发展目标。

四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旅游市场的多元化。旅游市场在全域旅游规划中,其多元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目标市场的多级化,另一方面是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满足。以区域旅游市场开发来看,由于地方性客源市场具有局限性,势必要拓宽周边客源,以及国内外、国际多级目标市场。面对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已经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需求,更要从地域旅游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打造出不同层次、不同品位的旅游产品系列。

五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游客全民化。游客是全域旅游的客体,在打造全域旅游环境中,一方面要满足游客的旅居需求,另一方面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生活空间。全域旅游不能局限于只关注外来旅游者,还要关注本地居民的旅游需求,特别是在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活动的组织要挖掘区域内外的游客,促进游客全民化。

六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旅游服务全程化。全程化旅游服务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旅游服务中,也细化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比如引入现代技术,将旅游服务智能化、科技化,让游客能够从中获得全程性、全方位导游、导购、导览、导航服务,让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链实现有效衔接,特别是在旅游结束后,能够利用在线监测、游客反馈与评价来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旅游服務水平。

三、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构建

全域旅游是建立在全新的旅游资源基础上,以全新的旅游产品观、全新的旅游产业观、全新的旅游市场观、全新的旅游服务观来统合旅游资源与区域环境、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

因此在,发展模式上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全域休闲旅游模式。传统旅游模式以建立在景点基础上,以相对分散、内容特质趋同性、游客群体性奔波为形式的服务:而对于全域理念下的休闲旅游,景区景观资源概念被弱化,更加注重休闲品质和旅游体验。休闲旅游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消除心理疲劳,另一个是增强精神的慰藉。休闲旅游主要强调对人的闲情的关注,让游客在休闲过程中获得文化熏陶、文化欣赏、文化建构。所以,全域旅游要做好文化旅游与生态资源的协同关系,要突出对游客精神、情感的满足。

第二种是全景观旅游模式。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即“人类社会活动的场所和旅游活动的吸引物”。旅游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方式,在对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上,要强调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成为旅游吸引物,而我国将之拓展至旅游地的各类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交通条件等。因此,全域旅游景观模式,要围绕地区经济社会条件,从景观特色、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上,体现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资源的整合呈现。

第三种是城镇化旅游模式。城镇化作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推进城镇化发展建设中,也同样要兼顾城乡协同发展,城乡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当前的农村旅游资源是丰富的,利用传统乡村向城镇化转型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探索新的乡村旅游新活力,让更多的城市人群能够走进乡村,体验乡村生活。

四、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

1.以全域发展理念来规划全域旅游战略

结合全域旅游内涵及特点,从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上要科学规划,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比如结合地方旅游资源,从统筹布局上,调动各方面、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协同好各方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及旅游主管部门,要从前期调研、后期跟进、建设项目参与指导中探索因地制宜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2.打造全域化、一体化旅游品牌体系

旅游业进入全域化时代,对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样需要从旅游品牌建设上,拓宽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多方融合,特别是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型升级中,要抓住机遇,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多样化、丰富性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需要。比如各地旅游景点及资源在整合上,以自然生态资源、核心景点区域建设、旅游探险游、旅游商务休闲游、旅游观光度假游、旅游文化游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在旅游目的的环境建设,以生态、文明旅游为核心,以清新的空气,绿色大自然为背景,以便利的交通硬件、基础设施条件为基础,来为游客营造舒心的旅游体验。从旅游经济结构优化上,逐步形成旅游产业为基础,涵盖旅游服务业、旅游制造业、旅游农林文化等多产业融合体系,推动全域旅游在带动周边产业中的导向作用。

3.構建完善的全域公共旅游服务环境

全域旅游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更要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以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信息系统建设、旅游公共交通体系为基础的全域性物质条件。比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将旅游景点介绍、交通引导等纳入到“互联网+旅游”规划中,构建全域网上旅游导航系统,实现旅游门户网站、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等协同发展,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智能化旅游资讯和服务平台。在旅游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上,以旅游支线、旅游巴士、换乘体系为基础,涵盖游客组团游、自驾游等多种需求,实现全域旅游下的安全、便捷、快速通达目标。

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众立场;家乡情结;家乡民俗文化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发的刘半农、蔡元培的《北京大学征集我国近世歌谣简章》,1927年11月中山大学的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钟敬文等成立第一个民俗学会,并出版《民俗》一刊。顾颉刚所撰发刊辞提出:“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检讨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社会!……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的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上世纪20—30年代掀起了民俗学的研究高潮,但内容仅限于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的研究。之后,由于战乱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民俗学的研究一直处于隐性或局限性的研究状态。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在思想文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拨乱反正,民间文化研究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到80—90年代我国民俗学的研究再一次掀起了高潮,至今,其研究队伍已经充分形成,成果迭出。加之国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民俗学研究的繁荣。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文化创造,是一个文化遗存与继承并享受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组织人们、约束人们、娱乐人们的作用。这种文化有其自发性、根源性和传承性。我国农耕文明十分久远,从氏族部落到分封制国家,人们均以农耕为生,这种生产是以家庭为一个基本生产单元,数个家庭或多个家庭组成一个村落,长期居住在一地,逐渐形成地缘性的社会组织,正如《周礼》中描述的:“五家为比,五比为间,五间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这不但是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而且是“家乡”称谓的渊源。在人们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内,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按照顾颉刚老先生在《民俗》发刊辞的说法,民俗学正是要研究这种自发性、根源性、传承性的民俗文化,“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而这种研究和建设,必须以乡村为基点,进行认真细致的田野作业,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始终应该坚持深入民间,深入乡村,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因为我们生活或曾经生活在自己的家乡,童年时已深深打上乡风民俗的烙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目前,这种研究已不言而喻,且呈现出非常可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家乡民俗文化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一方面是民俗学专家深入家乡,进行家乡民族文化的整理发掘与保护,并指导其开发利用,如民俗学专家乌丙安、白庚胜、安德明、张晓虹、刘铁梁等,分别研究了东北、纳西族、甘肃、陕西、北京等地的民俗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一方面,涌现了一批生活在家乡的民俗文化学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对家乡民俗文化予以描述和梳理,就我们手头现有出版的书籍,就有山东张士闪出版的《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贵州孙兆霞出版的《屯堡乡民社会》;陕西旬邑王新民的《旬邑风情》及《续集》、《乡风乡韵》散文集、《旬邑文史资料》和《乡韵醴尘》;陕西长安的崔浩出版的《长安社火艺术》;陕西宝鸡赵德利出版的《情系黄土地》;陕西榆林郭冰庐出版的《窑洞风俗文化》;陕西商洛黄元英出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等十几本,这些作者自觉地以自己身处地域的民俗文化为对象,比较详尽地记录和分析了家乡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状,为当地的民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自觉研究的过程中,对民俗的理解不尽一致,甚或有一定的偏差,在各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有很多现代观念在作祟,甚至引用西方的名词对我国民俗文化进行命名,造成民俗文化的失真,这种偏差和失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极为不利,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使自觉研究民俗文化的热情得到保护,民俗文化研究更加贴近民族民众,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逐一厘清。

什么是民俗?我国的先贤们对民俗的理解主要是从风俗习惯上来理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所以,他们认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这一解释是作为士的文人们站在君王的立场上,对治理国家、统治民众而对民俗的认识,是从“上”对“下”的教化或所谓的风化来理解民俗的,而未能触及民俗的本意,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民俗就是人民的生活文化,即民众所创造、享受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文化、根源性的文化,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着传统与现实,反映着乡村与群体的意愿,并通过人为载体,进行着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民者,平民、普通民众、老百姓。俗者,一说:“俗,习也。”(见许慎《说文解字》)俗,从人从谷,就字面来看,也应是人与五谷杂粮,即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信仰禁忌等,就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还有一说:俗通欲,“俗当为欲”,我们理解俗通欲,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愿以及对自己意愿的追求,这种俗不但是民众智慧的体现,而且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而俗的产生,正是民在自己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和过程中形成的,因之,我们可以说,民俗产生于家乡。家乡在今天已不再是狭隘的乡村,而是每个人童年、少年生活的地域和环境。按照认识发生论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普遍的观点,每个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形成是在他自己童年、少年生活成长的地域环境熏陶下发生和发展的,这种记忆和情感是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忘怀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的意识中会越来越清晰,它时时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乡情”或“家乡情结”的本质所在。更何况我们有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一直就生活工作在自己成长起来的家乡,这种“乡情”或“家乡情结”就更加浓烈,这正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叶落归根”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一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我国长期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学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母题,其作品繁多,其感情的真挚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如唐·宋之问《度大庾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王维《杂诗三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

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陈忠实、贾平凹等均有描写故乡的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成为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他们的作品不但描写了家乡的山水,更深刻地反映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作品塑造得栩栩如生的人物正是在特定的风土人情中成长起来的,而这种风土人情正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家乡民俗文化。作家关注的是在这种家乡民俗文化中生产生活的人,而我们的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今天则应该更多关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的生产生活环境——家乡民俗文化。

研究家乡民俗文化,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立场。以往的民俗文化研究,往往跳不出我国古代先贤们“上行谓之风,下行谓之俗”的窠臼,其立场始终站在治道的基础之上,其本质是“观民风,察民俗”,是从教化的角度出发,它的视角是一种俯瞰,而非平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建设全民众的历史!”由于研究立场的偏差,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表现出几种倾向。一是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有极“左”思潮的干扰,尤其是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学者和政府均不敢大胆涉足,动辄以封建迷信冠之,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的研究领域,也制约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如我国传统的“中元节”,该节日原本是民间“推恩超本,行善行孝”,从根本上看是我国民族、家庭的凝聚力之所在,饱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能深刻挖掘,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在新加坡这一节日已成为推动慈善事业的重要契机,而在我国,由于人们怕指责为搞封建迷信,此节日已被人们逐渐淡忘,更谈不上研究。二是在我国文化研究领域,有崇雅抑俗的倾向,对研究雅文化的支持力度远远超出对民俗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从组织机构到经费均表现出这种倾向,长期以来,各地群众文化研究机构一直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何谈经费上的支持;正如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民族学专家白庚胜在他著的《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一书中讲的“我们过去对文化的认识是什么?用汉字记载在文献里的东西才是文化。如十三经是文化,二十四史是文化,唐诗、宋词是文化,但是老百姓的语言、民俗、信仰、风俗一直都不是文化。……这把文化理解得越来越窄,让文化越来越远离生活。远离民众,远离产业”。明确提出我国文化研究方面的观念存在的问题,就是崇雅抑俗。三是一大批民俗文化研究者仅凭自觉的文化意识,自发而无序地进行着研究,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经费的支撑。自发而无序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民俗事象的描述与展示方面,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四是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往往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不深入乡村,不深入民众,不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以经典文献为依据,来指导民间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既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研究产生偏差,又可能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正像白庚胜讲的“那种学究式的、以‘穷首皓发、索章摘句’来自充文化人的人,其实已经不再关心文化的存在,只关心学而优则仕,削尖脑袋去夺取权力地位”,尖锐地批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五是在当前我国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存在另一种销蚀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这就是用西方的节日名称取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掺杂了许多西方的文化因素,如将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负责任地迎合商家的炒作,造成了文化研究观念上的混乱。以上这些倾向很难将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还原回与民众生存的质量有关的一种存在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

如何才能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呢?我们认为,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首要的问题应该是端正立场,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真实地描述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才能恢复民俗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在这方面,首先应该解放思想,端正文化观念,将民俗文化真正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系。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伴生物,它是民众为了生存所创造的,是民族文化的源,也是一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就是毛泽东讲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正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历史、研究文化,正应将民俗文化作为根文化、源文化予以研究,才能如顾颉刚老先生所倡导“建设全民众的历史”!比如我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现在人们均认为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但是在蔡伦之前,西安长安区北张村村民已采用秦岭山产的桑树、枸树、麻等原料进行造纸,蔡伦只是在此视察时,看到民间的造纸情况,将其技艺进行改造提高,改造提高后得纸称为“蔡伦纸”而已。民俗文化这种根文化、源文化不但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更是以后众多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如近代二三百年以来产生发展的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均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研究,这些学科正是在民俗文化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婚姻家庭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及人类历史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深入考察及研究。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正确认识民俗文化,才能克服极左思潮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干扰,才能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观察、分析、研究民俗文化,正确对待民间的信仰、民间的风俗、民间的艺术……在研究方法上,才能不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皓首穷经、引经据典式地指导民间文化建设,而会以民众为主体,不断深入民众,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挖掘、整理、研究与民众生存质量有关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克服以西方的相关名词来命名我国传统节日的弊病,进而建立我国民俗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当今,我国虽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生产方式还是以农耕为主,生活方式以村落为主,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每个人不可能脱离家乡而存在,如长期以来我国达则“衣锦还乡”,挫则“解甲归田”,亡则“魂归故里”,游则“思故乡”。这种“家乡情结”几千年来已深深融注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民俗文化考本究源,就是家乡文化。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家乡情结”的优良品德,研究我们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这种研究方法将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便捷途径。它的优势在于,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生活在家乡的山水和世代相习的风土人情之中,对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其人格的形成深深打上了家乡民俗文化的烙印,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驾轻就熟,特别是以学者的眼光审视家乡民俗文化,用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家乡民俗文化,感悟更深刻,研究易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民俗文化理论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才能正确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为此,我们希望每个文化工作者自觉地走进家乡,开展家乡民俗文化研究,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责任编辑 刘永刚]

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旅游英语;旅游文化

随着新世纪中国旅游业不断的发展,旅游市场呈现全球一体化,区域旅游发展速度更是明显,区域旅游发展的各种需求也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旅游市场的热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更好的能够适应区域旅游市场对人才要求,旅游英语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也进行了教学进行了改革。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意义

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则是建立于旅游活动基础上的。由于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旅游活动又有一定的迁移性,文化对于旅游者而言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动机,而这种旅游文化也是旅游资源的意义所在,该种旅游文化的存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更具内涵和发展潜力。

我们所说的旅游文化是人们对于过去或者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财富及其精神财富的综合,在旅游活动中,能够给人们一种舒适、愉悦感或者能够起到一定教育意义的资源都是旅游文化的范畴。它是文化的一种类型,有着文化的共同属性,但是它又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传承性及其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旅游文化的上述特点,对旅游业的发展及其旅行者本人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旅游文化的存在,使得旅游资源更具内涵和吸引力,而它也是旅行者所要追寻的一种思想或者价值所在,从而推动了旅游业不断繁荣,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英语课程的目标

从该课程的设置来看,培养既有旅游方面知识又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人才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为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固然重要,但是鉴于这个专业的特殊性,该方向的从业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职业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旅游从业人员接触到的是来自天南地北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他的行为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某个地区,某个国家。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又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应局限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上,更要强调学生充分锻炼职业素养,树立某地区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三、旅游英语的课程设计

我认为,旅游英语课程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原则出发:1.以练为主,以讲为辅;2.中英文讲解并重,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3.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相互结合;4.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走出课堂;进行实战演练。

旅游英语课程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陈旧模式。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讲为辅,发挥教师的辅助职能。教师可选择某一景点作为教学内容,在让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对景点做讲解。应尽可能多地让更多的学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讲解完毕,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全面的评价,也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自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讲解与评价中掌握技能。在上课过程中,中英文讲解应该并重。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是旅游英语课程,就应该突出英语,为何要中英文并重?事实上,该原则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双语技能。要把英文说得好,首先要精通母语。同翻译一样,只有精通两种语言的人才能胜任。对于导游来说,没有良好的中文功底,没有丰富的景点知识,很难在讲解导游词时游刃有余。此外,职业道德的培养还应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这是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教书育人。美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大部分大学生还处在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养成好的道德品质,将使学生一生受益。因此,道德品质的融入应该成为本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鉴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质,开展教室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将课堂搬到景点进行实地演练,学生能够充分体会现场,对所学知识能更加深刻地体会。生的自身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旅游相关的照片或者视频,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其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及其历史文化等,从中获取并理解一些文化元素,增加学生英语的使用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英语阅读的推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接触渠道,使学生对国外文化游更多的认识。同时注重将本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旅游英语应用能力。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旅游,在旅游景点的亲身感受下来增强其旅游英语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旅游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引入文化的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使其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从国际交流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以文化为基础来提高其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注重学生旅游文化的输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展视野,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 唐飞.《旅游英语》[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昀.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大众科学》;2007年第10期.

[3].李幸、曾宪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 第04期.

[4]. 代国忠、王会鹏.旅游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 [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01期.

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2、数字化时代永州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下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4、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德州旅游产业和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5、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探析

6、把握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逻辑理路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

8、红色文化: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

9、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10、新时代视阈下黄桥镇红色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11、红色旅游中的导游讲解与红色文化传承策略研究

12、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13、红色文化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耦合与契合

14、如何提升城市红色文化影响力

15、解决红色文化传承困境的对策

16、论红色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

17、基于“两微一端”的红色文化传播

18、红色文化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19、红色文化与河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研究

20、陇南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21、微改造背景下老旧小区红色文化宣传实践探究

22、乡野环境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23、论红色文化的价值精髓及其当代传承

24、红色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覆盖

25、红色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6、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27、红色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28、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分析

29、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研究

30、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的应用价值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视域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32、冀东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

33、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34、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35、试析西安红色资源开发与城市品质提升

36、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的传承

37、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资源与高校文化教育的融合

38、发挥红色文化在党建工作中的铸魂作用研究

39、高校辅导员利用红色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40、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研究

41、论新时期高校德育中红色文化教育运用现状及有效机制的构建

42、异化翻译与赣州红色旅游英译中的文化再现

43、湖北房县诗经文化游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44、红色文化融入党校党性教育的路径选择

45、邵阳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46、国内红色文化研究的简要回顾与展望

47、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

48、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49、厦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承研究

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不合理的开发可能会严重破坏当地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将结合恩施土家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例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相继得到开发,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些民族地区更是凭借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各个民族地区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态度持不同的态度,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种常见的倾向:一是强调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水平;二是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但过于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甚至不主张开发;三是主张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强调开发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造成的破坏可以调控。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沉积深厚,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随着西部开发和中部战略的推进,为恩施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条件。

二、文献综述

(一)文化产业。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内模式,曾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关注,如胡攀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2009)中分析指出:世界上主流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以韩国与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强调政府在国家层面上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确定“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再由国家组织、发动和协调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方社会力量;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发展模式,即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基础上,按照产业规律经营文化产业;第三种是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资源依托模式,即依托一定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①。

(二)文化保护。在国内学者中阮仪三较早的涉足了文化资源保护研究领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5)主要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进行研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内容与方法以及各国的保护制度等进行了论述②。张晓宇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11)明确指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业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以推动少數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③。

三、恩施民族文化旅游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恩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交通改善,发展较为迅速。从表一旅游综合收入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恩施的一个重要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四、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被过度商业开发。在引入旅游业后,恩施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出现了汉化和洋化现象,在市区尤为明显。另外土家族民俗本身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令性,为了迎合旅客,将民俗文化开发成特色产品搬上了舞台,抛弃了文化自身的意义,将民族文化变的低级化和庸俗化。

(二)土家族民族价值观被侵蚀。少数民族价值观就好比少数民族文化的灵魂。随着商业化演变,恩施当地土家族居民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来客的商业文化和金钱利润的习染。在旅游者的强态势文化影响下,在土家族内沿袭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传统发生了变化。

(三)土家族文化资源破坏严重。许多土家族文化遗址、建筑物等长期曝露在外,缺乏相应的保护,磨损较为严重。地方政府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不足,在文化区进行施工建设时,毁坏了民族文化遗址和建筑物。

五、恩施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一)政府应该起保护民族文化的主导作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是恩施地区旅游业的灵魂。通过健全有关制度条文,完善监督机制,并由政府引导和大力宣传,号召本地人都能投入到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来。

(二)保持土家族文化特色,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是恩施与其他旅游地区的本质差别,也是在吸引游客的竞争优势,是实现恩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开发土家族民族文化时,应该持发展的眼光认识民族文化,透过表象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拒绝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包装”。

(三)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策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局部开发,限制游客”的旅游区开发模式。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实行分类管理,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注释

①胡攀.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J]. 改革,2009,06:145-147.

②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③张晓宇.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前沿,2011,09:118-120.

上一篇:历史系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番茄栽培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