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论文范文

2024-02-06

民族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长河的长久积淀过程中,也孕育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随着当代社会,世界文化大融合,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之在当今社会依旧能够保持无限的活力。所以,我们如何能够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使平面设计工作在新的时期体现出新的内容,是所有平面设计工作从业者都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该文将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几点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平面设计 应用

平面设计行业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行业,但是其发展的速度有逐年加快的趋势。尽管如此,在开展平面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任然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所以要想促进平面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就一定要不断的更新我们的设计内容,例如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1 我国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平面设计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所以可以说我们平面设计的发展是不成熟的。所以在平面设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实际上,我们大多数设计的形式内容都是依靠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而来的,但是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西方的文化有足够的认识,使得我们的平面设计工作总是显得不伦不类。另外,我们并没有能够形成自己一套独立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这就导致我们平面设计工作开展的十分局限和狭隘,整体状况也比较的混乱。第二,在我们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在我国平面设计行业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是十分盲目的。很多的平面设计虽然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直接挪用,并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理念对其进行修饰和完善。当这些元素出现在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中,往往不容易让人民大众接受。这样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其形,而无其神,非但不能够对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有损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总而言之,目前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中如何积极有效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了平面设计行业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2 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2.1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当今社会已经逐渐发展为信息化的社会,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所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侵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虽然,我们不否定这其中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但是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到这些外来文化中不好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吸收外来的文化,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可以说,在我们的平面设计工作之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设计平面这个广阔的平台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正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和发展。

2.2 是发展独立平面设计品牌的需要

中国的平面设计行业在世界上来说,可以说是处于萌芽阶段,发展还不够完善和全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对西方平面设计行业的模仿和学习开展工作的,并没有能够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平面设计品牌。只有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内容加入到平面设计行业之中,才能够逐渐形成我们的一个独创的设计概念,才能使我们的平面设计行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3 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 中国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的书法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已经拥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古老的甲骨文逐渐发展到后来的隶书、草书、行书等多种的文字形式,一直以来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受到我们国家及外国友人的追捧。所以可以说中国的书法艺术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书法讲究的是一瞥一捺的書写方式,注重的是整体的构造和布局,这恰好是与我们平面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擅于和敢于将中国书法艺术运用到我们的平面设计中来,通过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影响力来带动我们平面设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品牌。

3.2 中国传统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对于信息的记录和内容的表达,主要是依靠简单的图案和图画来完成的。在我们国家,图案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内容记录,更含有我们祖先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生活的寄托,所以传统的图案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我们的平面设计工作中也可以有效的将其运用起来。例如,龙的图案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象征,龙作为中国人心目中一种神圣的象征,表达着我们对上天的感恩和敬畏。同时古代一直也把龙看作是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所以我们中国人也喜欢自称我们是龙的传人。将龙的图案巧妙的与设计内容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得设计的内容显得灵动且形象,富有生气,而且可以传达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气息,可以让人更加容易的接受和理解。

3.3 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间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元素,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汗水,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包含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特点。这些文化元素是与人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充分的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观点。所以我们也可以将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我们的平面设计中来,例如民间的剪纸艺术,它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生产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包含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在里面。可以说民族文化元素会给我们的平面设计工作带来新的内容和新的思路,有效促进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平面设计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总体来说是比较快速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通过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内容积极有效的运用,如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传统图案以及民间文化艺术等多种形式,就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平面设计工作寻找到真正的立足点,摆脱西方平面设计行业对我们长久以来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创立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独立的平面设计品牌。最终实现平面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真正的中国制造。

参考文献

[1] 孟红霞.中国传统文祥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机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2-124.

[2] 钱小轮.关于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展示设计中传承与运用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6).

民族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融合民族文化元素的价值

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 有效加快了各国文化融合与传播速度, 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发展。就本质而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 是我国艺术的“根”。在进行产品设计时, 设计人员可通过对民族文化元素的科学运用与融合,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 能够按照现代审美, 创造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产品, 这对于企业市场竞争而言, 是极为有利的[1]。同时, 将民族文化元素与传统审美意念融合在现代设计作品之中, 可以赋予作品浓厚的民族化韵味, 能够通过时尚更好地展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可以有效提高时尚的厚重感与文化感, 能达到切实延伸产品生命周期与生命力的目标。因此, 现代产品设计应加大对民族性审美的研究力度, 要从民族文化元素入手, 吸收传统文化养分, 突出产品中国化以及民族化特色, 做好民族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的融合。

二、民族文化元素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 在产品设计之中, 民族文化素养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 图形简洁但立体感较差。与西方鲜明的立体感设计效果有所不同, 民族文化元素原先形态更加突出, 事物呈现较为朴素、真实, 立体感相对较弱, 却有着图形简洁的优势;第二, 崇尚和谐。由于受到儒家等文化思想影响, 中国人极为注重和谐美感, 各民族文化都含有和谐美好之意;第三, 线条明朗。多数民族文化都有着极为鲜明的线条感, 且线条运用有着适宜、明朗的特征, 只要运用得当, 会在产品设计中产生极为理想的效果。

三、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合方式

(一) 做好设计融合

为将民族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之中, 设计人员应保证设计目的、方式以及原则与民族元素的融合质量。 (1) 设计目的。就设计目的层面而言, 产品设计人员应按照设计工作本质, 从产品使用价值角度入手, 按照“物以致用”原则, 有目的性的完成产品设计, 要将实用原则最为根本, 展开后续一系列设计工作; (2) 设计方式。在进行设计方法融合时, 需要保证产品设计工艺的精巧性与工艺性, 要按照产品设计目标, 科学进行设计方式挑选, 要保证产品工艺流程流水化以及一致性; (3) 设计原则。在进行产品设计时, 设计人员应按照相应原则, 将民族文化元素中的优秀文化更好地运用到设计之中, 确保产品色彩、材质以及造型等, 都能与设计初衷相符, 可以将产品特色与民族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从而保证最终产品设计效果[2]。

(二) 突出人文关怀

优于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在对文化元素进行应用时, 只是停留在元素符号运用层面, 并不能达到最佳的文化元素运用与融合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应加大对民族文化内涵的学习与研究力度, 要通过不断学习, 为自身设计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素材与灵感。同时为保证产品在市场中的认可度, 设计人员还要将人文关怀加入到产品设计过程中, 要按照产品受众的审美、文化习惯以及其他方面特点, 有针对性展开产品设计, 以引发受众共鸣。由于产品设计与文化的融合, 是赋予产品情感、温度以及故事的过程, 在今后设计中, 情感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而这也将成为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有效途径, 所以设计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产品文化内涵的设计, 以通过增加产品文化感染力与品牌力量的方式, 为产品营销提供更多筹码。

(三) 实现多方面结合

产品设计涉及内容较为广泛, 设计人员在具体进行设计过程中, 需要按照产品设计目标与要求等, 从材料、造型以及色彩等方面入手, 逐步完成产品设计工作, 所以在进行民族文化元素融合过程中, 设计人员也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完成相应融合任务。

(1) 实施造型融合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按照民族元素基本特征, 按照现代设计理念, 将传统文化元素科学融合到设计之中, 保证传统平面感与立体感的融合程度, 以保证两类元素的融合质量。

(2) 在进行色彩融合时, 设计人员需要按照产品类型以及企业产品营销定位, 对传统元素着色理念使用比重进行确定, 应按照现代设计色彩运用规律, 将传统元素着色方法有机渗透到产品之中, 以突出产品古典柔和美感, 保证色彩运用合理性。

(3) 由于传统文化极为注重产品材料质量, 会对现代化生产以及流水化生产形成一定困扰, 所以在进行产品材料选择时, 要以产品市场化生产为主, 按照产品生产质量要求, 合理展开产品材料挑选, 以通过对传统材质以及民族特色材料的运用, 提升产品设计感, 进而将传统材料装饰特点更好地发挥出来[3]。

(4) 虽然现代产品生产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但在进行传统文化运用时, 如果单一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 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因此在进行融合过程中, 要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 将传统手工艺技术融合到产品生产之中, 以对传统艺术进行完美呈现, 保证工艺品闪光点以及价值。

(四) 展开设计灵魂结合

民族文化都是经过长久发展累积而得到的智慧沉淀产物, 有着较为明显的物体自身含义以及美学特性[4]。通过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 各种文化元素都包含着极为鲜明的民族传统艺术符号以及国家象征符号, 这是普通文化所不能比拟的。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过程中, 可通过对文化元素的灵活运用, 让受众体会到产品相应的唯美价值, 进而提高产品市场销售量。设计人员应科学把握民族文化元素特征, 将该设计思想巧妙融合到产品设计之中, 以提升产品设计整体层次。例如在进行现代产品设计时, 可以借鉴民族图腾文化, 将图腾图形以更为适合的形式与造型, 运用到产品之中, 进而增加产品设计感。

(五) 做好多元共存

现代产品设计开始朝向全球化趋势, 弘扬民族文化, 突出产品本土特色, 已经成为现代消费主要需求, 蕴含民族特色的产品在市场中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在全球化趋势环境中, 保证产品设计民族特色, 是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国际舞台中, 民族性的价值与意义会变得更加突出, 但如果一味追求传统, 也可能会出现产品现代美感不足的问题, 所以设计人员应按照多元共存原则,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前提下, 展开民族特色文化创新与发展工作, 确保可以设计出以本土文化为底蕴的现代产品, 要通过不断研究与探索, 展开传统文化创新之路, 以保证自身产品可以在市场产品同质化以及全球化环境中, 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5]。

四、结束语

就某种层面而言, 产品设计是各种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凝结物, 设计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造物行为, 而是对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延伸。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 能够将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根性更好地呈现出来, 能够使产品更具民族化特色, 这对于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突出民族产品优势而言, 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各位设计同仁应加大对民族文化元素及其在产品设计中应用方式的研究力度, 要按照产品特点以及民族文化特征, 将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 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持。

摘要:产品同质化问题的不断加剧, 使得特色化设计以及民族化设计开始兴起, 产品设计人员开始加大了对民族文化元素的研究力度。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合, 成为了设计领域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将以民族文化元素价值分析为切入点, 对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合方式展开全面论述, 期望能够为民族文化元素运用与国内产品设计水平提升, 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价值,民族文化元素,融合方式,产品设计

参考文献

[1] 程建新, 张新月.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浅谈中国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 2014 (5) :420.

[2] 李超.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J].设计艺术研究, 2014 (1) :18-21.

[3] 张凯.民族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 2018 (10) .

[4] 赵争强.民族文化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5 (6) :143-144.

民族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禅”, 原意是“静虑”, 因此, 从中可以看出, 禅之宗旨其中之一就是“静”。其所主张的是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远离尘世的喧嚣和人世间的烦乱, 寻求心中之所静。而茶道则从禅宗中汲取了其宗旨。

茶道主张茶禅一味, 关键在于“悟”, 因茶悟禅, 因禅悟心, 茶心禅心, 心心相印, 达到一种涅槃的境界。茶在于饮, 禅在于参, 参禅如品茶, 品茶可参禅。茶禅一味, 寄托的是对恬淡境界的追求, 以及对古朴和典雅审美的追求。

二、茶具设计的现状

当今社会, 在人们物质生活满足的情况下, 无论是审美水平还是时尚偏好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古板老套的茶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因此人们希望用更加符合时代的物件来点缀他们的生活, 表达他们的品位。于是人们开始注重茶具产品设计的个性化风格。由于市场需求的改变, 茶具设计厂商需要快速推出新款产品来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 以此来维持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资格。大多数的厂商由于没有长期研究开发新产品, 应对这种市场需求, 只好进行抄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快速的产品更新换代, 许多脱离茶文化与精神内涵的, 仅仅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生产的茶具产品油然而生。

茶与禅是密不可分的, 茶道可谓是禅学文化的载体, 所以, 茶具的设计更不应该脱离茶道文化。因此茶具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通过茶具的设计将茶禅文化传递给饮茶者, 使其体会到茶道所追求的意境和茶禅文化所带给人的积极影响, 这样的设计才应该是合格的茶具设计。

三、枯山水——禅意的代表

1、枯山水简介

枯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传入日本后为适应日本地理条件限制而改造的缩微式园林景观, 更多的体现在了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日本在园林艺术设计因为没有高山, 丘陵, 无河、湖、泊、溪的地理限制, 因此也更为精巧和细致, 更加注重景观形式的象征和心理的感受, 枯山水中山峦用石头来象征, 湖海用白沙来比喻, 用线条表示水纹, 就像是留白的山水画卷。因其无水而喻水, 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2、枯山水与禅宗文化的关系

禅宗注重现实, 而这种现实是禅宗玄学中的现实, 并非真正的客观现实。禅宗注重体验, 由体验又可以追溯到感官中的感觉。因此枯山水文化更加注重形式的偏爱, 对于材料漠不关心。禅宗的感觉是基于现实过滤的前提下, 而不是真正的现实, 因为真实的现实有自己的规律, 而禅宗没有改变的能力, 正是这种禅宗思想导致了人与自然对立的紧张关系。所以这种对立关系也被枯山水所反应。所以花花绿绿世界中的感官刺激不再是枯山水的元素, 而是抽象出自然山水中的形式, 去掉自然山水的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 枯山水去掉了质料的形式应该削弱了艺术感染的魅力。但是, 一种艺术的震撼性却被枯山水表现的淋漓尽致。

3、枯山水中景物的指代

枯山水以石头比作大山、岛屿;用沙子来营造无水却似有水, 奔流不息的感觉;用笔直延伸的线来形容江河、大海的平静睡眠;用沙子的蜿蜒来比喻波涛;用沙子的旋涡来象征大宇宙, 枯山水的沙子以及石头的摆放展现给人的是凝固美、枯淡美以及精致美。

4、枯山水的精神内涵

枯山水是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贯穿了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 其中充斥了对生命早逝的悲哀, , 同时还有着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 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

很明显, 枯山水就是人工造园。其山是几片寸石, 其“水”是层层的白砂, 其植被是精心布植的苔藓。用一个静态的“枯”景塑造出大自然的意境。一种很萧条、落寞, 甚至悲伤的感觉, 让人感觉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是零!

四、基于枯山水文化元素的茶具设计方法与开发策略

茶具设计的精髓在于通过器具的设计来表现茶禅文化, 以及通过器具的使用让使用者感受到茶道的精神内涵与意境。枯山水文化恰恰体现了禅学思想的意境, 注重情与景的统一, 意与境的结合。枯山水文化与品茶这二者结合在一起, 可以达到由远及近, 由静到动, 由视觉感官到味觉体验的完美契合与过渡, 可以给人一种远观枯山水, 近饮静谧茶的意境感觉。

1、基于枯山水文化元素的茶具设计方法

1) 原创性。通过主题筛选, 来对富有枯山水文化的茶具进行设计。首先, 围绕其文化特色, 同时在此基础上同茶道的主题相结合, 在这种结合下进行设计。其次, 对一些凸显了时代旋律和一些茶道活动进行分析, 从中寻找突破口开展设计。2) 产品造型语言的表达。以结合的手法进行设计以此将产品的功能完美的展现出来, 以茶与枯山水的完美结合来吸引消费者。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材质进行搭配, 突破造型的设计。3) 材质与材质的肌理效果。基于茶具的材质以及其肌理, 进行创新设计施最基本的。可以从其使用的材料出发, 从材质和肌理下手, 当然也可以进行材质搭配来设计。4) 从实用性、美观性、装饰性、收藏性、文化体现性入手的设计。

2、基于枯山水文化元素的茶具设计开发策略

1) 主题的鲜明。要通过枯山水元素在茶具设计上的表现来突出茶文化与禅文化的特色和内涵。2) 制作工艺的精湛。精湛的工艺制作, 会让茶具的销售价格产生数倍的附加值。如果质量不高, 也不精致, 选材不行, 即使再有特色, 也还是难以吸引消费者。3) 工业设计理念的应用。这种设计理念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新的事物。对于一些看起来好像简单的改动其实会让产品原来的造型和图案变得更为生动, 并且对与茶具这种功能性的产品还应该有简化操作, 能在其中体现出人性化操作。通过将工业设计理念应用在之上, 茶具产品也才能更富有现代化的味道。4) 外包装的设计便携、美观。许多消费群体购买茶具产品的动机是作为礼物送给他人, 因而产品的美观也十分重要。有着文化特色的产品同时还便于携带又美观会使得作品更有意味。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手段。

摘要:中国茶道历史悠久, 自古强调禅茶一味。但是现在饮茶的人注重的更多是茶叶的好坏而忽略了饮茶所带给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禅意作为茶道的灵魂, 茶道是承载禅学文化的载体, 然而当下大多数饮茶的人却体会不到饮茶所带来的恬静悠闲,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当代茶具的设计现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 日本枯山水文化作为日本禅意的代表, 可谓与茶道的已经不谋而合。因此, 将茶具设计中巧妙的利用和开发枯山水文化, 形成有特色的体现茶道精神的茶具产品, 对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茶道,禅意,茶具设计,枯山水文化

参考文献

[1] 徐晓燕.从禅宗思想解读日本枯山水的精神内涵[J], 安徽建筑, 2007.

[2] (日) 伊藤古鉴著, 东至译.茶和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3] 查俊峰, 尹寒主编.茶文化与茶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2.

民族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产品设计及文化传承

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明创新大师刘东利先生说过:“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现代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可以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延续,也可以是在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但无一例外的宗旨都是用文化时尚元素引领设计的潮。

产品设计确切来说,是设计师对文化的吸收改造,给产品设计赋予了文化时尚灵魂。正如我国的地域文化历史有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例如古埃及文化、中国文化、希腊文化、印度文化等,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2、时尚产品及产品时尚

产品设计是艺术世界中的一个分支方向。艺术文化的意识得益于长期的文化积累,并逐渐演化成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文化底蕴,如绘画、家具、图腾和服装、建筑风格等。

产品与人、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从美术史来看,中国古代生产的第一件陶器产品,或四大发明,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时的产品概念是手工业产品的概念,其中蕴含了中国两千年灿烂文化底蕴,那时的手工产品一直处于世界时尚领先地位,直到现在,西方国家仍旧喜欢收藏和学习中国的手工业产品,这一点是我们的骄傲。到明清时期,英国蒸汽工业时期到来,中国手工业不再受西方青睐,产品设计风格逐渐走向简洁和抽象几何化,精炼了世界文化的抽象几何化设计开始流行全球,才有今天的国际设计成就。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产品设计的灵魂

1、各国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时尚特征

在经过了后现代思潮的洗礼后,设计的发展已渐趋于丰富和平缓,开始进入到一个多元化时代。在多元化的背景下,产品设计成了一个开放的、各种风格并存的、各种文化和各种学科交汇融合的学科。设计已经被理解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工程师、美学专家,甚至是社会学家和文化专家的共同参与。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设计在体现了高新技术、提供良好功能的同时还充当着表现民族传统、人文特点、个性特点的多重角色。

2、中国产品设计的文化属性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改革,产品种类和产量快速增长,工业发展有所提高,成功进入了世界工业产品制造大国的行列,现阶段供给侧改革,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这给中国设计界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不但要学习各国设计风格、造型等,更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化的元素,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历史和积累,产品造型上,切忌一味全盘模仿西方国家的产品设计,抛弃本土的传统文化,切忌变成生产大国,而不是设计大国。

我国之所以和世界工业设计大国之间差距比较大,是因为缺乏本土化传统文化和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上,没有传统文化特点,没有跟现实相结合。产品设计缺乏设计教育的合理性,轻视人文文化传承。创造“中国好设计”的品牌,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与再重组,打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好产品,是我国设计师的民族责任,也是我国现代产品时尚设计发展的需要,这正是设计教育和设计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象征和内涵

具体而言,产品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1、器物类涛-中国传

(1)春秋战国和明清时期的家具:条案、茶几、圈椅、官帽椅、雕花床,博古架,花架,榻,等

(2)玉件、挂件、摆件、把玩件、中国结等

(3)瓷器陶器:青花瓷、唐三彩等。

(4)草编、藤编、竹编、织锦,金属编织的首饰器物等

(5)琉璃、景泰蓝、雕漆磨漆、紫砂工艺品、青铜器、轿、船、桃花折扇、奇石等等。于

2、文化文具类

(1)棋类;象棋、围棋、对弈、棋具

(2)书法;篆、隶、楷、真、草、行、卷轴、手卷、册页、竹简、线装书等。

(3)画:国画中的花鸟、人物、山水、敦煌壁画、太极图案等。

(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木版水印。

3、服装鞋帽类

(1)唐装、汉服等

(2)头冠:斗笠、高冠、玉冕、凤冠等。

(3)鞋履;高屐、绣花鞋、老虎鞋等。

4、动植物类

(1)十二生肖

(2)鹰、鹤、喜鹊、龟、锦鲤

(3)梅、兰、竹、菊

(4)荔枝、百合、松、柏、牡丹等。

5、民间工艺类

蜡染、剪纸、风筝、刺绣、泥人面塑、团花、京剧脸谱、皮影等。

6、建筑类的有

秦砖汉瓦、城墙、碑林、牌坊、园林、寺院、钟楼、亭台楼阁、北京四合院、故宫、长城等。

7、思想文化类的有

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等。

这些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所产生的各类器物、符号、形象和思想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其形象的独特性和文化代表性都能够体现出中国的民族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日常产品完美的融合,赋予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使产品更加具有民族性和个性化,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文化寓意品位,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韵、素、静的和谐美,融入到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当中,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四、结束语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相对于西方国家,产品设计中可传承采用的文化时尚元素实在是太多。对中国产品设计来说,尤其不要盲目的信奉什么主义,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一些风格造型,而是应通过系统学习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提炼传承文化元素,设计出品质优良、内涵丰富,具有文化时尚的设计产品。

摘要:产品设计的时尚性已逐渐成为当今产品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产品设计越是彰显民族文化越是具有国际化时尚,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用时尚引领潮流,才能在创新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的产品设计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与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都有联系,将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理念融合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去,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同时也是一种推动民族工业设计向前发展的力量。本文旨在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能够在产品设计中合理运用做一探讨。

关键词:时尚,产品设计,传统文化元素

参考文献

[1] 曲艳萍张阿维吴金枝.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工业产品设计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10):251-252

民族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一、人物形象设计的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属于艺术设计的分支, 其主要体现对妆型、发型和服饰等的设计, 试图将人物的内在性格进行外在的表现, 比如文化修养、性格、生活习惯等。人物形象设计的目的在于对形象的重新设计, 以实现有利于主体的效果, 为了实现该目标, 就需要设计师能够对主体本身情况以及对新形象的构建有充分的了解, 并且可以更好体现出人物的个性化元素。而在传统文化元素加入到了人物形象设计中后, 人物形象往往可以更好体现出多元化的风格和民族特色,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早, 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设计体系。从国内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来看, 因为其起步较晚, 所以更多的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参考和借鉴。虽然早期的人物形象设计有抄袭之嫌, 但随着深入的自主发展和创新, 诸多设计师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发掘和利用, 其在给人物形象设计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 让设计作品更具东方艺术美。我们应该看到, 与国际水平相比而言, 国内设计师的技术和技巧上已经相差无几, 但在设计创意和在文化内涵的体现上较为欠缺。究其原因, 还在于我国传统文化长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压制, 社会各界在追求经济效益时, 往往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本土特色和创新。因此, 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与人物形象设计进行结合, 进而创作出富有我国特色的设计作品, 成为了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难题。

二、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并且所涉及到的元素非常丰富, 其包含了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图腾祥瑞、思想教育文化、音乐戏曲、书法剪纸、传统节日等, 都可以归纳到传统文化元素的范畴。这些元素包罗万象, 并且具备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底蕴, 如果能够将这些元素运用到人物形象设计中, 往往可以给设计师带来灵感和想象的空间, 进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便于论述, 下文主要就从古代的妆型、发型和服饰三个方面来对人物形象设计进行分析。

(一) 妆型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古代女子很早就开始注重对自己面部的修饰, 这点从“最似孀闺少年妇, 白妆素袖碧纱裙”、“懒起画娥眉, 弄妆梳洗迟”、“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等诗词歌赋中可以明显看出。具体而言, 古代女子的妆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梅花妆。该妆束为宫廷妆, 主要是在额头上装饰几朵梅花花瓣, 宫女们觉得该妆束更显俊俏, 所以得以在宫廷中广泛流行。 (2) 白妆。该妆束以白色和素雅为主, 可以更好反映女子高尚的生活情操, 也可以作为女子居丧的妆饰。 (3) 赭面妆。该妆束在盛唐时期较为流行, 主要是白粉打底, 再涂抹腮红, 眉形为“出茧眉”, 表现出了女子大胆开放的性格特点。 (4) 妆靥。靥主要是指酒窝, 该妆束用于酒窝修饰用, 可以是圆点、花瓣等。以影视化妆造型为例, 其主要适用于电影、电视剧中人物形象的构造, 让演员形象可以更好符合角色的需求, 或者是更好体现出角色的性格、身份、品质、职业等特点。但是, 影视化妆造型并非是一层不变的, 其要在带给观众明显辨识度的同时, 也会随着角色和剧情的发展加以改变, 以便让观众可以更好看出角色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所以, 妆型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其设计到色彩搭配、绘画、整形美容等方面的知识, 再加上设计师们对化妆技术、技巧的合理运用, 将可以更好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 发型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古时候男女都需要留长发, 对男子而言, 当其成长到一定年龄, 就需要行冠礼, 将头发盘成发髻, 再戴上帽子, 行冠礼意味着男子已经成年, 因此有20岁“弱冠之年”的称呼。对女子而言, 发型和与之对应的冠戴往往可以提高女子的仪容仪表, 又可以很好体现出女子的年龄和身份等, 这点与现代的发型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于古代男子较为单一的发型而言, 古代女子的发型变化较多, 其主要是根据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来进行分类, 再佩戴上与发型相配的首饰。比如, 古代传统的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和反绾式等女子发型, 都具备很强的流行效果, 如果要体现出一定的前沿性, 则可以在上述发型中加入其他造型或夸张的发簪, 如果要体现出一定的简约性和时尚性, 则可以结合现代染发、烫发技术对上述发型稍作精简。在现代人物发型的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除了要满足人物的个人爱好外, 还应该考虑到人物的年龄、性格、出席场合以及同其他装饰造型的匹配性。因此, 设计师可以从古代发型当中寻找灵感, 将古代发型与现代发型进行有效的融合, 达到人物形象设计创新的效果。

(三) 服饰在人

我国传统文化多讲究寓意和意境, 比如龙纹、凤纹、如意、祥云、结等图案在服饰中较为常见, 并且其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古代各朝代的衣裳、冠帽、鞋袜等服装在世界上自成一系, 其造型和款式与当时的生产水平、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有直接关系。通过对古代服饰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习俗等, 像古代雕塑、绘画中的服饰造型, 往往可以成为设计师的参考资料。人物形象中的服饰美, 主要是通过服装款式、面料和色彩来进行体现, 以彰显人物个性和体现人物的身份和文化修养。在古代, 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服饰有严格的要求, 在近些年的古装影视作品中, 不同朝代和不同角色的衣着服饰一方面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宋代为例, 不同品官的朝服存在差异, 主要是在有无禅衣 (中单) 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 除此之外, 还有祭服、公服和戎服之分, 以满足当时人们的不同需求。以现代设计眼光来看, 不同的古代服饰都彰显出了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魅力, 所以可以给当前的人物形象设计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 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所以让传统文化元素与人物形象设计紧密相连, 既可以让设计作品符合本土化的审美需求, 又可以更好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所以, 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可以让设计师在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方面取得突破,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

摘要:人物形象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其主要包含了民族风俗、文化修养、妆型、发型和服饰等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得到提升, 因此对人物形象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 强调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民族特色具体化, 真实反映出文化的地域性和特色性, 而且可以作为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特别是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和发展的当下, 人物形象设计要想走出国门, 实现多样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就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 使其可以在不同民族文化间保持独立的审美姿态。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元素,运用

参考文献

[1] 桂晓沁.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融合[J].戏剧之家, 2017 (8) :170-171.

[2] 栀梓.立足民族化基础探讨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J].鄂州大学学报, 2016, 23 (2) :56-57.

[3] 孙晓光.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 2017 (22) :143-144.

民族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民族元素的内涵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联系

民族元素可谓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对民族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 一方面民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形式之一;另一方面, 民族元素也蕴含了深刻的民族精神。中华文明的民族元素是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具象, 其表现为中国红、唐装、刺绣、剪纸、水墨画、龙、建筑造型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图腾等。民族元素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形式图案、绚丽的色彩、精巧的结构等载体表现出来的, 民族元素的内涵表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生活、情感的向往。以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家纺设计为例, 家纺设计工作者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从不同民族元素中探索设计灵感, 并将这些文化元素体现到相应的艺术作品中, 使得人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现代时装设计为例, 服装设计师从中国传统的旗袍文化出发, 巧妙地将现代审美观念融合到旗袍文化当中, 设计出了高跟鞋搭配蕾丝内衣、丝袜搭配高开衩旗袍等经典服装作品, 很好地将古典元素与现代审美观念相融合, 带给人们以传统与时尚的别致审美体验。再比如, 我国运用线条呈现艺术形式的手法较为悠久, 早在七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 当时的彩陶等艺术作品上已经绘有各式各样的精美条纹;殷商时期的青铜艺术品上也有变换丰富的象形文字作为装饰。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而言, 其并非简单的利用线条装饰艺术作品, 而是要将线条元素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相结合, 设计出符合社会大众审美需求的艺术品。总的来说, 民族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需要从民族元素风格出发进行考虑, 其要求艺术设计师对民族元素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了解并能够灵活地将其应用于艺术设计中。一方面, 艺术设计师需要从民族元素的文化内涵上对其进行开发应用。民族元素中具有许多的典型图形和文饰, 这些图像、线条、形状等都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艺术设计时, 设计师应当从民族元素中的人物、动植物、几何符号、图腾等方面出发, 发掘将其和一些广泛流传的典故、传说、成语、故事等相结合 (组合) 。这些民族元素包含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文化内涵, 也包括了一些宗教符号。另一方面, 现代艺术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了民族元素内涵之后, 将其与一些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宗教文化、地域特征、各民族的审美观念等相结合起来, 创造出富有民族元素特征和鲜明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二、民族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民族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例如中式建筑、家具设计的实用性原则。中式建筑、家具等艺术作品是现代审美观念、使用需求、民族元素三者相互交织的产物。一般来说, 民族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当遵循美学原则、实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民族元素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设计色彩的搭配

色彩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艺术品的审美印象, 色彩搭配也是民族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常用方法。一般来说, 黑色象征着成熟、稳重、严谨, 可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视觉感受;黄色象征权威、高贵, 可带给人们一种高贵、自豪的视觉感受。此外, 还有红色象征喜庆、富贵;紫色象征优雅、冷艳等含义。这些色彩是民族元素内涵的常见表现形式, 合理设计色彩的搭配不仅能够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还能够促进传传统审美观念和现代审美挂念的相互结合。例如, 北京香山饭店设计的色彩搭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从传统的江南色彩搭配中吸取经验, 从室内到内外以白色、灰色、黄色三种色调为主, 带给人们一种雅致、典雅与温馨的视觉体验。

2、图案和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和符号都是民族元素文化内涵得以表现的媒介, 现代艺术设计中应当将这些图案和符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设计需求相结合, 以设计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作品。例如, 在我国的民族文化元素中, 表达吉祥、合瑞的图案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 其中有通过动物 (麒麟、凤凰、龙、狮子等) 图形表现出来的富贵、威严, 也有通过植物 (松、竹、梅、兰等) 表现出来的高雅、坚韧。民族元素中的图案和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传递出极强的内涵信息, 特别是将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图案和符号在一些标志性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更加能够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例如, 华夏银行的标志, 外形为玉龙、内形为古钱币, 辅以毛笔潇洒的线条, 真切地将“文化”、“华夏”、“银行”等元素交织在一起, 浑然天成。

三、总结

综上, 民族元素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笔宝贵财富。设计师应当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各种民族元素的文化内涵, 同时根据艺术品设计的实际需求, 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大胆创新, 以设计出别具匠心的艺术作品。

摘要:一项成功的现代艺术品设计, 其要求设计者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内涵, 民族元素是各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鲜明文化特色, 其是民族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体现。现代艺术设计力求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象, 而民族元素绚丽多彩的艺术特征正好与现代艺术设计的需求相契合, 如何将多种多样的民族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将民族元素切实渗透和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已经成为了艺术设计工作者所切实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民族元素的内涵和特征出发, 结合到现代艺术设计实际, 对民族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民族元素,特征,现代艺术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浩.浅谈中国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大众文艺, 2011 (6) :57-58.

[2] 孙晓毅.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D].吉林大学, 2006.

上一篇:贸易体制渗透环境因素论文范文下一篇:医疗纠纷法律保护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