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范文

2024-01-11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范文第1篇

为突出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务实功能,峰会将努力为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重点城市和重点企业提供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政策解读、咨询对接,为城市与领军企业、投资机构在招商引资、投资建设方面提供直接、高端的优质对接;并特别邀请在低碳产业领域有明确招商引资需求的10座城市和有明确投资意向的100家领军企业重点互动并促成签约合作。

通过峰会的主题不难看出,其实质主要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也许有一些人对这里的低碳经济有所疑问,那么低碳经济指的到底是什么呢?,所谓低碳经济,其实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目的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它的起点在于统计碳源和碳足迹。其实质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低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最早的政府性文件是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由于其地理和资源的限制,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使其能源供应由自给自足走向了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而在2006年,前世界首席经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更是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面对越来越迫在眉睫的全球气候变暖,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发展低碳经济,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

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现任国家环保局总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的张坤民认为:“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如果能在中国付诸实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欧美国家大力推行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时。却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其挑战来源于四方面: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国家基础建设带来的能源消耗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高碳”所带来的“发展排放”,则成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那么在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不牺牲环境谋发展的问题上,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由于中国地理和资源的限制,导致中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上非常的有限,而煤的大规模使用对环境的威胁,是不可忽视的。三,中国的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是第二产业的工业,资料显示,工业能源消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约70%,其中钢铁、电力等高耗能工业,更是占了工业能源消耗的64.4%,而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也是一个重大难题。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方面的能力有限,而这也成为了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最大制约。而在技术方面的发展需要的巨额资金更是加重了中国经济的负担。

从本质上,低碳经济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本身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低碳经济对中国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也将遭到严峻挑战,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电力、铝业等排放大户外,航空业也将可能遭受挑战。鉴于全球航空业每年大约排放6.5亿吨二氧化碳的现实,欧盟已经做出规定,在2012年以前,所有进出欧盟市场的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必须承担减排责任。这意味着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在内的11

家拥有欧洲航线的国内航空公司都将付出巨额成本。

那么如何实现发展低碳经济呢?答案是: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作为一个高能耗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摒弃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的“体”层面所存在的痼疾。坚持体用结合,创新思维、改变观念,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来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 转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个人培养节约的美德,改变浪费的陋习;企业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树立企业公民意识,改变错误认识。

二,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并且打造新型的低碳产业链。首先缩短一些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比如钢铁、化工、交通等,实现产业的“低碳化”;其次,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最终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三, 大力发展和研发低碳技术,培养发展低碳经济型人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样需要前沿科技人才的支撑。低碳技术包括其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以及其他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勘探开发等领域的新技术。在科技人才方面,以低碳经济中的风电产业来说,其中接受过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不超过50个。

四, 调整中国的能源结构,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3种,其中大约有68%的能源是由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被消费的。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

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五,

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术理论;系统的产业、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训。 六, 成立的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是全社会的通力合作,需要改善环境,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为确保全社会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使“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顺利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国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经济指导机构”。 七, 进行试点应用,树立典型作用。目前,深圳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为确保全社会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使“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顺利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国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经济指导机构”。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范文第2篇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了必然选择。我国在2006年底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应该建立一套合理自主的“中国模式”,结合实际,合理自主的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进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国家。

2007 年 9 月 8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 15 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中国外交部2010年11月26日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

中国目前处于以资本和能源密集化为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水平与社会消费需求还在持续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带来我国就业的新机会。为了顺利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为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活动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任务,在短期内不可能扭转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需要通过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来实现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由此,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对于目前的中国,低碳经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世界上的碳排放大国,中国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范文第3篇

一、重庆市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现状

(一)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总量。

总体上看, 重庆市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重庆直辖10多年来,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从2 0 0 0万吨标准煤增长到3000万吨标准煤用了七年时间, 从3000万吨标准煤增长到4000万吨标准煤以及从4000万吨标准煤增长到5000万吨标准煤仅用了两年时间。与此同时, 重庆市GDP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趋势一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 说明能源消费增速大于经济增速。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2004—2005年, 其能源消费增速远高于GDP增速, 能源消费增长率分别是15.7%和22.5%, 而GDP的增长率为12.2%和11.5%,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到1.29和1.9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 说明能源消费增长小于经济增长速度, 即用相对少的能源消耗获得相对多的经济增长。

2006年3月,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出台, 强调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1]。因此, 2005年以后, 重庆市能源消费增长率开始降低,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使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二) 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经济大国中最依赖于煤炭的国家, 目前, 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吨, 重庆市的能源结构也是以煤炭为主。近年来, 煤炭在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1997—2008年下降了4.5%, 但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削弱。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利用实现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庆市能源结构面临着调整和优化的挑战。

(三) 能源强度。

单位GDP的能源用量, 称能源强度 (Energy Intensity) , 是反映技术水平、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3]。不同的产业和行业, 其能源强度不同。能源强度下降本质上是节能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以及体制创新的结果。重庆直辖以来,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调整, 能源强度将持续降低, 2008年比1997年的能源强度降低了30%。

(四) 碳排放总量与单位GDP排放量 (排放强度) 。

总排放量反映了一个地区总体的碳排放情况, 单位GDP排放量反映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 即经济增长依赖于高耗能产业的程度。由于重庆目前没有碳排放的直接检测数据, 因此碳排放总量数据根据王铮[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 从能源消费量测算得来。重庆市直辖以来, 由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 并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造成了重庆市碳排放总量的增加, 2008年的碳排放总量是1997年的2.5倍。从排放强度来看, 重庆市近年来的排放强度呈现出下降趋势, 说明重庆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转型, 对高耗能产业的依赖程度逐步减少, 2008年的排放强度为1997年的66.9%。

二、重庆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重庆市直辖十多年来, 在取得经济发展巨大进步的同时, 也付出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增加, 空气污染加剧的代价。重庆市正在并将持续进行发展经济的各项建设活动, 如何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是重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一) 控制城市碳源, 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碳源控制的程度, 直接影响碳排放量的多少。碳源控制可以选取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煤炭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比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三个指标来定量评价。在各种能源形式中, 化石能源碳排放量相当高。其中, 相同质量的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多于石油和天然气, 减少煤炭使用, 也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再生能源除生物质能源有一定的碳强度外,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都是零碳能源, 提高可再生能源在重庆市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就会增加低碳化程度。重庆市江北城CBD利用江水作为冷热源对该区进行集中供冷的尝试, 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范例。

然而, 能源是经济建设的基础, 在控制碳源的过程中, 还应继续推进节能减排。通过淘汰落后产生,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和推广节能产品等手段来节约能源, 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践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依靠《循环经济促进法》, 积极推进资源利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从源头和生产过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 增加城市碳汇建设。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主要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提出了建设“森林重庆”的绿色宣言, 保障了碳汇的建设。据统计, 截至2009年6月底, 全市森林工程累计完成建设任务744.7万亩, 占总体规划任务的35.2%。按照一亩森林每天吸收67kg二氧化碳计算, 重庆市森林工程相当于吸收了49.9万吨二氧化碳。按照《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 》, 至2020年, 森林覆盖率达40%;城市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2%, 人均公园绿地15平方米、人均绿地35平方米, 届时, 重庆夏季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频率将减小。

(三) 发展低碳产业, 促进碳交易与合作。

低碳产业体系是低碳经济的核心, 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调整高碳产业结构, 逐步降低高碳产业在重庆经济中的比重。当前发展的典型低碳产业是新能源产业, 尤其是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开发潜力巨大。

碳交易是低碳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京都议定书》提供的排放交易 (ET) 、联合履行机制 (JI) 和清洁发展机制 (CDM) 三种机制, 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途径, 是一种制度的创新。

2009年12月25日, 重庆市成立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中心, 作为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平台。当日, 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 87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权和1189吨二氧化硫排放权成功交易。虽然不是碳交易, 但这标志着重庆市向优化环境资源、创新环保机制、促进经济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为碳交易提供了借鉴。

三、结论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单位GDP能耗降低20%;哥本哈根会议中, 我国承诺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削减碳密度40%—45%, 这加快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在建设“五个重庆”, 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 要积极推进低碳行动, 完成向低碳经济迈进的绿色转身。

摘要:重庆市直辖十多年来,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因能源消耗排放温室气体而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被社会普遍关注。未来二十年是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时期。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庆经济如何发展, 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经济,能源强度,碳排放

参考文献

[1] 陈英姿, 李雨潼.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49 (2) :66-73.

[2]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范文第4篇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ment of Green Building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low-carbo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in China′s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and the urgencyof theneed for, and from olicy and technical asects ofour develomentofgreen buildingmethods andmeans. 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Building energy,Green building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1]。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绿色建筑体现在室内布局设计方面应十分合理,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亲近自然、和谐、舒适的良好生活感受。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2 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碳能源使用总量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逐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在2007年12月的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确定了各成员国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举行谈判的决议,并制订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 ~40%。 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承诺,我国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着下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104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108m3 [3]。

2009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言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3]。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2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发布会上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3]。为此,应该大力推进建设低碳城市,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其规模大、能耗高、相关产业链广、寿命周期长,因而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要求,并对我国总体节能战略实施影响深远。因此,在低碳经济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我国建筑能效现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 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有着迫切的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国城乡到处大量新建房屋,近几年全国每年竣工的房屋面积约20×108m2,新建建筑规模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之和。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420×108m2并继续快速增加,且由于建筑用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合理,浪费严重,单位建筑能耗比西欧发达国家高出2~3倍,北方采暖燃煤排放物对空气污染高出国际标准2~5倍[4]。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楼、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有资料反映,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另外,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都伴随有CO2的产生。如电能来自煤的燃烧,建筑物材料的运输来自于电能或者汽、柴油的燃烧等,而且这些耗能是巨大的。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产生的CO2和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以火电为例,全世界火力发一度电能排放约0. 5 kg的CO2。我国的火力发电初步估算一度电约排放0. 7 kg的CO2,而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5%左右[4]。房屋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些能量是以间接电能的形式出现的,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 89×108t标准煤,也意味着产生20×108tCO2。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也极大地保护了其他资源。目前,建筑业已是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国建筑钢材的消耗占世界总产量的50%,建筑能耗占国民总能耗的30%。这与上述全球正在大力提倡和我国政府努力推行的“低碳经济”、“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尖锐的矛盾。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首次将建筑节能条款写入了法律文件中。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由此,为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提倡绿色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及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正日益增加。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推广应本着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引起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广泛关注,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从小了解绿色建筑的有关知识,从小使学生培养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观念。加大对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推进绿色建筑科学研究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把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成为大众化的经济、节能、环保、舒适、健康,并被全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高品质产品,而不仅是一种时尚的仅为少数人追求的奢侈品。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方面推广的内容如下。 4.1 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节能的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改善室内的温、湿环境。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布置形式及总体布局,减少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在设计时应系统地考虑建筑在建造、使用、维护和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4.2 推广应用绿色能源

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域条件和用户的功能使用特点,考虑尽可能考虑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和地冷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碳排放能源的使用和依赖。 4.3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尽量选用当地生产或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如在规划设计时同时考虑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在住宅小区内设置中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到使水资源能合理循环利用。 4.4 大力提倡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观设计要尽可能与建筑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建筑的形态、色彩、布局应与建筑所处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5 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如冬暖夏凉的延安窑洞,为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代表,它的造价并不高,可以将它进行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这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进行推广,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再如一些投资回报率很高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节水马桶等,用户一旦采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8年之内就可以把增加成本收回来。这样的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老百信才容易接受,才容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如果将绿色节能建筑定位为高端化和贵族化就难以推广、普及,也不符合我国国情。事实证明,绿色建筑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能被普通老百姓接受、适用技术式的绿色建筑才是中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前的智能建筑就走了弯路,仅将智能建筑停留在安保和音响控制等方面,将线路设计得十分复杂,工程造价非常高,但建成后耗电量却居高不下,运行成本很高[5]。所以这不是我们提倡的绿色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节省能源,为工作、生活提供舒适和便利。比如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智能开关,冬天出门时把家里的暖气或空调关掉,回家之前半小时,用手机遥控启动家中的供热或空调开关,当到家里时,房间里就正好达到使人舒适的温度。据统计,如能做到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家中不供暖,就可节省1/3的供暖能源。夏季在南方,室内40%热量是来自太阳辐射[5]。可以设计一个很小的智能感应装置,当太阳辐射较强时,控制百叶窗或遮阳帘自动调节室内的辐射量,减少太阳辐射造成室内的热效应,从而达到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象这样的智能建筑才可称为绿色智能建筑,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绿色智能建筑。 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目前,由于绿色建筑标识的内涵不明确,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提高房价或推销其产品,常常就滥用“绿色建筑”的概念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建议应规范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这一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这些具体指标给出量化的标准值,让绿色建筑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定可测量的量化的标准,并出台相关政策,对达到标准的授予“绿色节能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建筑”就会原形毕露,没有市场。

5.4 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发展绿色建筑不能只局限于新建筑。近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相对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国家建筑节能的标准。然而,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却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老旧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建设部统计,我国北方地区仍有63×108m2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其建筑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6]。由于老旧建筑未采用分户计量的供热方式,有些人打开窗户开放暖气,能源浪费非常大。目前,我国平均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折合标准煤约为20 kg/m2•a,是北欧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 5倍。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仅在供热时不开窗户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主人不在家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打开,约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就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104t煤,或相当于减排1 000×104t的二氧化碳气体。仅这一项节能改造措施,就可以达到可观的减排效果。对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难的问题建议采用政府补助、企业资助、住户适当出资的形式推广。如东北有一家德国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资3 000元,住户出资2 000元,国外援助2 000元,共计一户投资7 000元。对建筑进行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门、窗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1年所减少的开支达3 000元以上,看到效益后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使用这些技术。 5.5 大力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民众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推广绿色建筑不应只是政府的职责,而应该让全体民众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新建住宅在设计和建造时对建筑节能大多作了充分的考虑,可部分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体的保温层拆除,或者换掉节能窗,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保温节能性能。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节能意识,对总体的节能量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今家用电器设备保有量非常庞大,家电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状态的10%左右;使用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可节约70%电能;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可节电20% ~30%[7]。这些节能意识和习惯看似细小,如长期坚持却能节省可观的能源。因此,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应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群众从思想和观念上认识到,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全社会和个人、对现在和长远都是惠及自己功及子孙的好事,而且效果显著。

5.6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范文第5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字:

“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链”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 “节能减排” 正文

一 什么是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二 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 三 低碳经济对中国的意义

碳经济中国的意义理解低碳经济的来它包含深层含,我们不难理解低碳经 济其实是大国间能源博弈的产物。这种博弈中国才刚刚入场在京都议定书时 期中国还是被列入无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 年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能源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中航油深南电的被暗算到 油 价 动 导致的国航东航等企业巨亏还是从铁矿石谈判的处处被动到海外资源收购 的屡屡失手都让我们清晰认识到中国 已经被所有人当成了大国而且我们处境 更加尴尬。我们不但没有美国全球夸张夺取能源的实力也没有欧盟日本制定 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而且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 展  能 源 大 量 消 耗 的 阶 段 。但 任 何 事 情 都 是 有 两 面 的  我 们 真 要 感 谢 金 融 危 机  不 但 有 危  我 们 更 有 机 。金 融 危 机 使 得 欧 洲 财 政 吃 紧  也 使 得 美 国 在 能 源 问 题 上  不 得 不 收 紧 海 外 扩 张 策略  更 注 重 在 低 碳 经 济 的 模 式 。中 国 通 过 四 万 亿 经 济 刺 激 计 划  率 先 走 出 了 泥 潭  虽 然 金 融 危 机 重 创 了 出 口 但 给 了 中 国 进 行 转 型 的 最 佳 良 机 。 2 0 1 0 年  中 国 经 济 的 主 题 就 是 调 结 构  如 果能 够 顺 利 完 成 调 结 构  中 国 经 济 将 在 量 的 积 累 之 后  产 生 质 的 飞 跃  中 国 将 不 在仅 仅 是 世 界 工 厂  而 是 真 正 的 世 界 经 济 引 擎 。中 国 的 调 结 构 包 含 了 两 层 涵 义  一 个 是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一 个 是 区 域 结 构 调 整 。首 先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是 将 原 有 的 低 技 术  高 能 耗  低 附 加 值 的 行 业 转 为 高 技术  能 能 耗  高 附 加 值 的 行 业 。 今 年 中 央 提 出 要 大 力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 包 括新 能 源 、 新 材 料 、 节 能 环 保 、 生 物 医 药 、 信 息 网 络 和 高 端 制 造 产 业 等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 。 我 们 不 那 看 出  七 大 行 业 里  除 了 生 物 医 药 之 外  其 余 均 与 低 碳 经 济 有 直或 间 接 关 系 。低 碳 经 济 涵 盖 很 广  从 最 上 游 的 新 能 源  到 中 游 的 工 业 电 力 的 节 能 减 排  再到 最 下 游 的 低 碳 服 务  碳 金 融 等 。 中 国 拥 有 成 熟 的 制 造 业  也 拥 有 最 大 的 潜 力 市场  空 间 极 其 巨 大 。 例 如 中 国 的 太 阳 能 制 造 业 已 经 占 据 全 球 6 0 % 的 产 量  国 内 市场 却 几 乎 等 于 0  如 果 通 过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积 极 开 发 国 内 市 场  潜 力 无 限 。其 次 是 区 域 结 构 调 整  是 指 协 调 发 展 不 平 衡  大 力 发 展 中 西 部 经 济 相 对 落 后的 区 域 。 对 于 这 一 点  低 碳 经 济 则 是 最 好 的 载 体 。 中 西 部 地 区  相 对 人 口 稀 少 但 资 源 丰 富  之 前 我 们 一 味 开 发 煤 炭  有 色 等 资 源  造 成 了 大 量 的 污 染  给 西 部经 济 带 来 的 收 益 却 是 远 小 于 使 用 这 些 资 源 的 东 部 地 区 。低 碳 经 济 模 式 下  给 中 西 部 地 区 带 来 的 将 是 另 一 番 景 象  首 先 是 中 西 部 的 清洁 能 源  包 括 丰 富 的 风 能 水 能  还 可 以 利 用 广 大 的 土 地 建 立 太 阳 能 风 能 电 厂  为东 部 输 送 能 源 的 同 时  对 自 身 的 环 境 影 响 却 微 乎 其 微  双 赢 的 选 择 。 另 外  碳 金融 则 可 以 为 中 西 部 输 送 大 量 的 资 金 支 持  例 如 在 利 用 清 洁 能 源 盈 利 的 同 时  还 可以 把 节 省 下 来 的 碳 排 放 额  转 售 给 东 部 的 工 业 企 业 等 。 中国该如何实现低碳经济

从目前的国际态势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固然是大势所趋,甚至内外部的环境也都初步具备,但其中所将面临的障碍也不少,尤其是低碳理念与低碳实际之间存在矛盾。克服理念与实际的差距,真正实现低碳崛起,短期之内难以找到一条捷径,而只能是一点一点地前进。完善低碳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成为政府关注的事情,更要成为政府的责任。在竞争日益激烈、新的国际规制的倒逼和新的贸易壁垒呼之欲出的今天,谁率先实行低碳转型,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因此,应当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探索,从思路、规划、考核、机制、财税和管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 明确低碳发展思路。

一 制定低碳发展规划。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对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要严管到位,严格执法,建立起完善的舆论监督与导向机制,引导全社会都形成按照低碳经济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建设格局。国家2007年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08年次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正酝酿出台低碳经济振兴规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但仍缺乏整体性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为了确保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环节科学有序地推动低碳经济,政府应当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以指导其下级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制定,实现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共同引领低碳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低碳发展机制。

二 要积极探索进行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园区创建、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等各种低碳试点,尽快启动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随后逐步推进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等项目,开展低碳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和家庭的创建活动,抓好农村节能工作,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推进建筑节能,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安排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探索低碳经济的生产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强制退出的退出机制和财税政策的激励机制,完善低碳发展的技术成果转化体系,搭建低碳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 强化低碳管理体系。

三 是构建低碳社会文化。政府率先垂范,建设低碳政府。倡导简约生活、低碳消费、低碳办公、低碳生产等文化理念,在机关、社区、农村、学校等厉行低碳管理,制定低碳技术和产品标准、低碳建筑建设标准和低碳城市建设标准,形成良好的低碳文化。■

四、参考文献: 作者: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 等编著 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1

作者:刘卫东《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 时间:2008-3-18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 出 版 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④作者:朱合华 《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论文集》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

⑤作者:宋维明 《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

⑥(美)威利,(美)查尔迪斯,林而达 译,《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范文第6篇

□杨宏浩

一、新型商业模式逐渐被引入

随着资本、品牌和管理要素的日益分离,饭店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将不断创新,笔者认为,我国饭店集团的商业模式也必将走向多元化。

目前饭店企业的运作模式较为单一,国际上一些成熟商业模式未来将被引入。例如:以管理要素为核心形成的第三方(独立)饭店管理公司发展模式,这类饭店集团以锦江国际收购的美国州际集团和美国的华人企业林氏集团旗下饭店集团为代表;以资本要素为核心所形成的饭店投资和资本运作公司模式,这以美国HOST饭店集团、Sunstone饭店投资公司等采取的饭店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模式为代表;以品牌要素为核心形成的品牌运营公司,这以温德姆和万豪国际等品牌输出为主的饭店集团为代表;出售品牌区域特许经营权的发展模式,这以Calson饭店集团、速8等经济型饭店为代表;以饭店产权和使用权进行时间分割、并以跨区域网络化布局为特征形成的分时度假模式,这以美国RCI等为代表,且部分国际饭店集团也普遍采用。

随着社会对这些新模式认知度的逐步提高,它们必将为我国饭店业逐渐引入、应用,也必将为我国饭店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的动力。

二、新兴饭店业态将得到积极拓展

对比国际和本土饭店集团的品牌谱会发现,本土饭店集团普遍缺乏顶级奢华饭店、精品饭店、度假饭店、中档饭店、酒店式公寓等品牌类型。主题饭店、机场饭店、高铁饭店、汽车旅馆、廉价饭店对于本土饭店集团而言,同样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些业态领域未来将得以积极拓展。

目前,国内契合市场需求的中档饭店品牌数量并不多,但中档饭店在发达国家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大多已经实现连锁化和品牌化,大型国际饭店集团旗下都有自己的中档饭店品牌。我国本土饭店集团也已开始意识到中档饭店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星程联盟、锦江商悦、深圳维也纳、桔子酒店等已率先在全国实施战略布局。其他新兴饭店业态,本土少数饭店集团也已开始介入,例如,开元旅业介入度假村开发,华天开发酒店式公寓,维也纳主攻中档精品饭店市场,华侨城打造主题饭店群等。

奢华饭店作为一个细分市场也有着现实的需求,适度开发奢华品牌也有利于提升饭店集团的形象。中国人均收入虽然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年收入千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已接近百万,奢侈品消费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奢华饭店对政界、商界名流及影视明星而言,刚性需求强烈。但目前我国的奢华饭店基本都由国际品牌管理。相信随着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逐渐强大,部分集团必将进入这一领域。

三、国际品牌本土化

“国际化思考,本土化行动”将是未来几年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国际品牌的本土化要做的首先是品牌归位。前些年,少数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后,为迅速开拓业务,未能遵循其品牌定位和基本标准,出现了人为大幅拔高品牌标准的现象。例如,国外的经济型品牌在国内却按照豪华五星级标准建造。当然也存在降低标准的个别情况,例如,雅高集团旗下的索菲特,但目前大都在逐渐回归其基本定位。

其次是品牌改造。随着进入地域和客源结构的变化,国际品牌饭店集团对其饭店品牌要素会做适当的改造,以提供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更多的国际品牌还会考虑如何处理好品牌标准与星级饭店标准之间的关系。从一些国际品牌所管理饭店的外立面设计和内部装修风格融入当地文化以及餐饮等服务项目的本土化改造,已能看到这一变化趋势。

再次是创建新品牌。鉴于我国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多样,国际品牌饭店集团将会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新的品牌。如洲际已计划推出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品牌。此外,洲际将旗下的假日快捷品牌更名为智选假日也是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思维习惯。

最后,国际品牌的本土化还体现在管理层的本土化。国际品牌饭店集团都计划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但自身培养的人才显然供不应求,且他们也不太熟悉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和经营环境,因此,必然会大量启用本土高层管理人员。此外,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的亚洲总部迁移至上海、北京等城市,或在这些城市设立分公司,以更接近成员饭店,管理更为高效,也更为贴近消费者,方便了解消费者需求。

四、本土品牌国际化

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国际化包含集团品牌国际化和旗下饭店品牌国际化。

饭店品牌国际化,一方面指品牌标准国际化,即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和模式来设计品牌的各个要素,并进行宣传推广和执行,保证饭店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一致性、可复制性。另一方面指国内饭店品牌形成一定影响力后,通过输出管理、投资新建或并购等方式走出国门,让国际社会认知、熟悉并广泛接受,最终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品牌。锦江国际收购美国州际的目的之一,就是借助州际平台把锦江品牌输出到国际上。可以说,本土饭店集团发展经过了一个从最初模仿国际品牌到自主创新、再到超越的过程,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本土饭店集团到境外发展,并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五、资本运营时代来临

资本运营对饭店集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优化资本配置、激活存量资本、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实现资本扩张及饭店集团的发展壮大。几大经济型饭店集团在境外上市以及本土饭店集团在境内外的几起大型并购实例表明,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资本运营时代已经开启。

在继续运用银行贷款、发企业债、上市融资、寻求风险基金投资等多元化融资手段的同时,国内外饭店并购机会大量存在,并购重组将成为饭店集团资本运作的主要手段。

一方面是国内饭店资产并购机会大量存在。国内房地产紧缩政策导致地产公司纷纷进入旅游地产避险,于是短短几年建造了一大批高端豪华饭店,但其中很多饭店只是其他项目的附属物,并不是或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历史遗留的大规模国有饭店资产需要剥离重组或改制,使未来若干年饭店业充满了并购机会。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大幅升值,本土饭店集团实力日益增强,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将寻求进入饭店的投资机会。再加上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如火如荼,以及国家从政策上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欧美等国家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不动产和饭店资产大幅贬值的背景下,存在着大量的境外饭店资产并购机会。此外,境外很多风险基金以及房地产信托基金对中国饭店业的并购机会也是虎视眈眈,他们已开始并将继续在国内搜寻并购目标。随着政策的完善,国内饭店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也将会获得长远发展。

六、从相互竞争到同盟共赢

目前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集团之间、集团与单体饭店之间以及单体饭店之间的竞争,未来这三对竞争关系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合作,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

一是集团之间的合作,这一类的合作关系不涉及合作方的核心价值,不影响其作为企业的独立经营与战略决策,多数也没有资本性的合作关系,并不形成新的饭店集团。这类合作将更多体现在品牌开发、管理、营销和销售等方面。二是集团与单体饭店合作。部分饭店集团已开始通过发挥集团优势,与单体饭店合作达成共赢。例如万豪、喜达屋等国际饭店集团正尝试性地与美国境内一些单体饭店达成合作,主要合作方式为:连锁饭店品牌向单体饭店敞开它们的会员预订系统的大门,与此同时向加盟进来的单体饭店索取一定的平台费,但加盟进来的单体饭店不需要向它们所加盟的那些大品牌旗下的新饭店那样进行标准化改造,依然可以丝毫不改地保留自身的独立经营和风格。7天连锁酒店集团所组建的星月联盟就兼具这方面的合作特征。三是单体饭店之间的合作。国内大量单体饭店势单力薄,面临巨大竞争压力,有着强烈的合作需求。携程组建的星程联盟为大量散落在各地的中档饭店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一些区域性饭店联合体以及商务饭店等专业细分市场饭店联合体也应运而生。未来,饭店联合体的区域范围会更广,参与成员将会更加多样,合作程度更为紧密,合作内容更为深入。

七、高新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

未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将在饭店企业和饭店集团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的信息技术和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得到大量应用,以提升饭店集团运营效率。二是新技术和新设备用于饭店服务,提高客人的方便程度和舒适度。三是各种智能技术和设施的使用部分替代劳动力,既缓解劳动力紧缺,又能提高饭店服务效率。四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大量应用,有助饭店的节能减排。目前政府对于饭店应用办公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持鼓励态度,且对低碳饭店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倾斜与扶持。

八、倡导和创造共享价值

企业竞争力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的核心活动,可有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竞争力。饭店集团未来将从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向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过渡。未来饭店集团创造共享价值将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一是关注和促进社区发展,为社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与社区发展融为一体;二是关注绿色环保,积极实施节能减排,这既是我国星级饭店标准的要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三是关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体验,重视饭店供应商的利益,保障员工权益并提供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上一篇: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范文下一篇:武汉大学研究生成绩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