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法探讨论文范文

2023-12-08

高中数学教法探讨论文范文第1篇

1 采取现代教育媒体和利用黑板作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基础》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中专学生来说, 无疑是难度较大的课程。首先, 他们对机械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 他们还未曾掌握应有的读图知识;再加上课程本身繁杂的特点, 都给学生学好这门课带来较大困难。为此, 如何提高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采取现代教育媒体和利用黑板作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讲到轴系零件时, 如果适时地给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轴, 键和轴上零件配合的动画,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 许多章节的内容由于事物不容易表现、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经验, 因此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事物。而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对一些变化过程的显示,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经验, 在学生, 老师和教学内容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的纽带, 建立互相沟通的渠道,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再如, 在齿轮一章授课过程中, 学生对渐开线的形成等内容的理解较困难,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对渐开线的形成, 渐开线的性质, 齿廓的啮合特性, 普通的板书很难描述。若利用相关软件, 编制渐开线的形成过程, 然后对渐开线上各点进行齿形角和受力的分析,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什么是渐开线、为什么通常采用基圆附近的一段渐开线作为齿廓。同样地通过两齿廓的啮合, 啮合线和啮合角的动态显示, 中心距的变化等又能使学生对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会遇上大量的图, 复杂的图可用挂图, 有些内容边讲边画、以图代替文字来叙述或讲解更直观、更省力。

利用粉笔在黑板上作图, 图的大小由教师而定, 可以为学校节省资金,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而临场发挥, 而挂图却不能即兴的去加一个红点或加一个说明符号。尤其是该课程有些图是带有设计性的, 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讲解, 可以有简到繁逐步深入的说明设计过程及设计构思的进展情况。例如, 在讲解轴的设计章节时, 主要内容是讲解轴上传动件或轴上支撑件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方式。零件在轴上的轴向固定常采用轴肩、轴环、螺母、轴筒、挡环等。对于同一个传动件, 如齿轮, 当采用不同的轴向定位方式, 轴的结构就要相应地设计成不同的阶梯形状, 那么该轴就需要不同的加工要求, 工艺性也就不同。这些可在黑板上作图, 将轴上的传动件和支撑件以及所采用的轴向定位一个个画出, 即在黑板上将零件组装起来, 同时进行分析、比较。这样讲解就显得有重点、有层次。其教学效果是用挂图讲解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 在讲课中就要充分利用黑板作图。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组织好课堂讨论,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搞好课堂讨论, 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何上好讨论课呢?

第一步, 布置好课堂讨论的题目, 教师要根据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掌握的情况, 确定好课堂讨论的内容。所出的讨论题目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来确定课堂讨论的题目。

第二步, 组织好课堂讨论。上讨论课, 教师要自始至终发挥指导作用。

第三步, 作好讨论课的小结, 总结时要注意简明扼要, 语言准确精练。

上讨论课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对有复杂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剖析、归纳。如在讲授“平面四杆机构”一章中“死点”的知识点时, 让学生自行做一个曲柄摇杆机构的模型, 上讨论课时, 再让他们亲手演示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在演示过程中, 同学们发现连杆与从动件共线时, 从动件无法转动而且转向也不能确定, 自主发现了死点位置。利用学生此时好奇, 急于寻求根本的心理, 让他们探究讨论如何避免死点。通过这种方法, 不但解决了问题, 而且留给了学生无穷的探究乐趣, 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再如对选不同型号的轴承和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判断, 选出最佳的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使学生的主体参与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 上好实验课,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联系实际, 这样的授课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可使学生对机械知识有“亲切感”, 让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有用, 因而他会用“心”去学。而且中专生毕业后处在生产第一线, 是完成生产任务, 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效益, 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的中间力量, 是技术应用的实施者, 所以要求中专生即要掌握基本理论, 又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是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例如:通过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实验, 用渐开线齿廓范成仪用模拟范成法在图纸上绘制出齿轮齿形的加工过程, 了解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廓的原理, 懂得了齿轮加工时的根切现象和如何使用正变位方法避免根切, 同时了解刀具径项变位对齿轮加工时的尺寸影响。通过做实验, 使学生验证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课的内容, 训练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培养踏实、细致、严谨和认真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提高《机械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有很多,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勇于开拓创新, 定会寻找出一条既实际又有效的途径,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从《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实际出发, 总结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即:采取现代教育媒体和利用黑板作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组织好课堂讨论,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上好实验课,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采用以上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机械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教育媒体,课堂讨论,实验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世维.机械基础 (第2版) [M].

高中数学教法探讨论文范文第2篇

与数学的这种广泛应用性相比较, 我们对数学应用性教育的强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突出地体现在当前中学数学教育中, 中学数学教育更看重的是数学的知识与思维价值, 对于其应用性价值的认识相差很远。

1 高中数学教育应用性现状

现在的数学课程以抽象的知识体系占主导, 都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命题, 缺乏真实生活的基础;学生上课学会了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 也只停留在知识的积累层次, 与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尚有一大段的距离[2]。我们现在的课程设置忽视数学所具有的应用性价值, 不重视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而是只注重训练思维与传授知识, 对运用知识还远远不够。这集中体现在数学的抽象性掩盖了实践性, 从而使数学应用性的教授和传承没有了基础数学教育停留在习题的机械训练中。现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应用题分量不足、内容陈旧、范围涉及面窄、人造痕迹比较明显与现实世界根本就不相符, 最大的弊端就是远离实际, 远离生活。这是一个很严峻的教育问题, 正确认知这种现象, 正视这种问题和如何改变这种教育状况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也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

2 加强数学教育应用性的措施

2.1 提升教育中的数学应用价值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的发展和超越。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的科学, 其基本概念和公式等都是建立在对实际现象高度抽象基础上的[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在概念教学中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从数学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去教授抽象的概念, 通过实例引入概念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告诉学生数学概念的来源与所处的真实环境, 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为教育的进步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和精神平台, 现代科学和技术有助于提升数学技术的科技含量。数学应用题所具有的作用应当得到更充分的挖掘。数学应用题本身就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应用, 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4]。当前我们是不重视数学应用题的设计、分析、运用的。不仅应当将现在有的应用题好好的利用起来, 而且还要自己去发掘和设计一些更好的切合实际的应用题。同时重视应用题的解答过程, 教给学生从现实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技能。

2.2 加强数学教材中的应用性内容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 教学的主要媒体”。正是由于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并承担着这样的任务,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的作用。教材的变革反映着时代的进步, 过去我们的高中课程内容陈旧, 理论要求偏高, 知识面窄, 在新教材中增加了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微积分基础知识, 以及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向量、统计初步、算法等内容[5]。

首先, 数学应用教育的地位要突出。我们要坚持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取向, 把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思维训练价值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在应用中发展思维, 将思维应用于生活。其次,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要更加突出数学的工具性。普通高中的教学一方面是要为培养学生进一步钻研数学而提供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 要为学生学习其它学科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提供工具。这要求我们必须在高中数学教材建设中全方位地强调数学的价值, 不能只停留在纯数学的思维操练中。

2.3 提高教师对数学应用教学意识

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来说是重要的, 是不可替代的。数学的应用性教学也一样, 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教师在其中发挥作用[6]。我们要实现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取向, 就必然会对数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的思维方法无时不有的信息时代, 要求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是注重应用价值取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价值取向。但这是以数学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数学应用价值取向为前提的。

首先, 提高教师的应用意识, 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层次上对如何实施数学应用性教育有深刻的认同。其次, 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数学教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性活动。数学教师不能成为仅仅的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者, 他们同时必须担负起为学生创设应用性教学情境的任务。第三, 从突破应试教育的僵化模式, 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角度, 将数学与生活密切的结合起来, 并且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贡献力量。

3 高中数学教育应用性发展前景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 其在人类知识世界中的地位是公认的。数学不仅被广泛应用到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工程、农业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 而且已经深入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冯·诺依曼指出:“在现代实验科学中, 能否接受数学方法或与数学相近的物理方法, 已愈来愈成为该学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7]。”

信息时代是对数学提出新要求的时代, 为了回应这种新要求数学教育必须相应的有所改进。落实到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 就是要注重应用价值取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价值取向。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的发展和超越。总之, 数学的应用价值取向要求高中必须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摘要:本文就高中数学教育的应用性价值进行探讨, 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探究了加强高中数学教育的应用性, 从教学、教材、教师三个方面进行强化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应用性,加强措施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135~139.

[2] 胡庆彪.强化中学数学应用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 2001 (3) :4~6.

[3] 杨骞.数学应用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9 (7) .

[4] 张顺燕.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 2004, 13 (1) :3.

[5] 郑培志.如何培养数学应用意识[J].数学通报, 2005 (6) :20~21.

[6] 汪国华.数学应用意识的再认识及研究的方向[J].数学教育学报, 2006, 15 (1) :89~91.

高中数学教法探讨论文范文第3篇

面对各种各样的装置和零件, 学生们首先应该知道它是什么, 它属于哪一类, 亦即不仅要从内涵上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而且要从外延上把握它的确定范围。教学中, 要使学生掌握分类, 关键的不是记忆而是理解, 亦即理解那个以特定属性作为分类标准的根据。只有深刻领会分类的根据才能谈得上对分类的把握。以下就教材中比较常见的分类根据总结如下:

以工作原理为根据。如机械传动可分为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其根据是传力方式的不同, 这一在传动原理上的不同之处, 正是两类传动本质区别。一个是依靠传动件接触处的直接推力 (或拉力) 传动。一个是依靠传动件接触处的摩擦力传动。结合实例, 认真细致地讲解这两种传力方式的区别, 不仅可以认识个别对象的工作原理, 而且可以对同类对象的工作原理有一个统一的理解。无疑, 这可以为以后的原理讲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以载荷形式为根据。如将轴分为心轴、转轴和传动轴, 把轴承分为向心、推力和向心推力轴承等。它们或以载荷作用方式或以作用方向不同作为根据。在讲解中, 结合轴和轴承支承零件这一功用, 通过受力分析讲清本质区别, 无疑对掌握分类是十分重要的。

以用途功用为根据。如螺纹分为传动螺纹和联接螺纹, 基本回路分为方向、压力、速度、顺序动作回路, 以及轴系零件分为联接零件和支承零件等。在讲解中, 如能根据对象的相同或相近的功用, 层层解剖, 对比理解, 既能把握分类, 又能对功用加以深刻的理解。

以结构组成为根据。如凸轮分为盘形、板状和圆柱凸轮, 离合器分为摩擦、侧齿离合器, 平键分A、B、C三种, 液压泵分齿轮、叶片、柱塞泵等。这种分类对机械装置来说最为常见。讲解时, 应注意从结构组成的不同上来把握有相同功用的装置或零件。但对较复杂的结构, 就应该认真剖析, 详细讲解, 以使学生理解同类对象为何在原理、性能以及应用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除以上比较重要和常见的根据以外, 教材中还有许多由实践需要决定的根据。总之, 教学一定要重视及其根据的讲解, 使学生掌握对象之间的种属关系, 培养学生从个别见一般, 以一般见个别的思考方法, 从而达到互相联系, 对比理解, 全面掌握的目的。

2 认清本质, 理解功用

机器中的装置和零件都有特定的功用, 只有理解了对象的功用, 才能解决好如何用和怎么用的问题。讲解功用时, 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结合实例, 详解功用概念。教材中比较重要的功用有:传动、联接、定位、支承、控制流量、方向、压力等。讲解时, 应结合实例, 把功用的表现和结果解释清楚。使学生们加深对功用的理解, 并通过相同的功用来把握不同的装置。

把功用相同或相近的对象放在一起对比理解。例如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常用结构, 为什么相同的功用却用三种不同的装置来完成呢?这是因为因为它们用于传动的中介及原理不一样。通过对其区别的理解, 学生将会对一类对象的功用及其区别产生较深刻的认识。

3 分清产生原因, 掌握工作原理

要使学生做到“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就要讲好工作原理。

归结于物理学原理。例如摩擦传动, 可以用摩擦力定律加以解释, 流量控制阀可以用薄壁小孔量来解释, 尤其象液压传动原理, 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更需要流体力学的原理加以解释。比如静压传递原理, 液流连续性原理等, 始终贯穿着液压传动的原理解释, 其次比较重要的是以受力分析, 以及运动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工作原理。

归结到几何学的基本原理。比如齿轮保持恒定的传动比, 啮合特性, 齿轮的根切、变位, 齿轮的间歇原理等。用几何原理推导出工作原理, 使学生通过逻辑的推论, 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产生的原因。

在讲解原理及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时, 要注意分清其物理、化学以及几何方面的原因, 只有这样有的放矢, 才能使学生把握其工作原理。

4 详解参数性质, 把握参数意义

所谓参数, 是表明现象、机构、装置的某一种性质的数量值。它具有可度量, 可比较的性质, 对于理解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讲解参数时应注意参数在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对理解工作原理的意义。比如凸轮的压力角, 它表明了凸轮与从动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布情况, 压力角增大, 意味着有害分力的增大, 从动杆会出现卡死现象。尤其是压力和流量这两个参数, 是贯穿整个液压传动当中的基本参数, 对理解液压传动原理及元件工作原理,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几何尺寸组成上的意义。如模数这一参数, 虽然只是齿距与π的简单比值, 但它却是齿轮每个几何尺寸中不可缺少的量。讲解时, 只有讲清模数的本质特征, 才能把握齿轮几何尺寸的本质联系, 做到全面完整地理解尺寸的意义。

总之, 以全局的整体的观点把握教材内容, 对其知识要点有更科学更准确的认识, 抓住本质, 掌握规律, 使学生做到对知识的全面完整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摘要:机械基础课以机器为研究对象, 目的是向学生讲解机器中的常用装置以及常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针对教材知识要点的本质特征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以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教材,教法

参考文献

[1] 葛中民.机械设计基础[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高中数学教法探讨论文范文第4篇

1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因素

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因素如空中繁星,繁而又繁,但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影响因素,高中数学教师只有明确影响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找出教学道路上的拦路虎,不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 教师的教学理念 、方 法与能力

传统陈旧的数学教学理念严重阻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呆板、枯燥、传统,落后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势必更加古老、僵硬、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与创造性,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为思想和途径开辟新的道路,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到底。但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作支撑还不够,教师的综合教学技能也是影响数学有效教学重要因素。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精神和学习劲头,对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尤为重要。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力与状态

由于数学是高考内容不容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时多、比重大、难度大的特点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很多高中生完全忽视了兴趣和爱好,单纯将数学学习定义为一种学习任务,不注重寻找自身内在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处于低迷消沉的情境,疲劳、厌学心理日益产生,丧失学习动力的学生无疑成为一盘散沙,任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外因只起辅助和推动作用。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和状态开展数学教学,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才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1.3 高中数学课堂的灵活与互动性

导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课堂沟通性和互动性较差。在数学课堂中一些数学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于是不注重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以激发学生沟通交流的欲望,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任务,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精神,在与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交流互动性强的课堂意味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拥有活跃温馨、生机和谐的课堂氛围,但目前很多高中数学课堂灵活和互动性较差,致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1 教师应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高中数学教师应转变以往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树立民主、平等、科学的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抛弃以往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手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新的教学路径,运用探究性、互动性、合作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变被动接受内容为主动获取新知,坚持学生学习者中心地位的原则,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与参与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数学学习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2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教学技能

学生学习兴趣低、动力不足,精神状态不佳与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技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学习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技能。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较高的教育科学修养,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等。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技能, 数学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综合修养,适当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在培训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植学生兴趣、理解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爱上数学,从而促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多途径创设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内轻松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高中数学课堂高效开展。例如,在等差数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或Sn=n(a1+an)/2。N属于正整数 )推理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可创设趣味横生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推理, 待推理过程结束后选择学生代表将该组的成果公布到黑板上, 对于过程推理完全无误的组员,教师应予以嘉奖,而对于过程出现严重错误的组员应善于循序善诱看, 在尊重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改正,使学生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高效学习。

综上所述,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和课堂三个方面,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情况、认知能力和心理需求,迎合影响因素的特质,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可行性途径, 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要求从学生主体性地位出发,为学生创设全面发展的优质教学氛围。但当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诸多影响数学有效教学的因素层出不穷,本文将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详尽分析,探索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数学教法探讨论文范文第5篇

一、数学类比思想的含义分析

所谓类比思想, 就是一种高中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先进思想, 能够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把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形象。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 就能让具有逻辑性的数学题显得更加直观而容易理解。有专家指出, 如果面对较难的题目而又没有找到良好的处理方法, 那么就可以利用类比思想进行突破。数学这门学科本身难度较高, 学生在学习时难免遇到困难。所以, 便可以使用类比思想, 把困难的问题和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比较, 这样便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进而解答出较难的题目。类比的意思就是把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比较, 以此强化对前者的理解与掌握。学生通过类比思想的运用, 能够找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似之处, 然后构建起这二者之间的联系, 采用推导的方式处理好难题。类比思想属于一种基础逻辑思维, 能够从相似的事物间总结出对应的规律。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数学学习当中, 可以把不同章节的知识点相互融合起来, 构建起知识体系, 使各种问题迎刃而解。[1]

二、高中数学学习应用类比思想的重要性

首先, 运用类比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规律。学生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妥善地构建出知识体系, 学习新的知识。借助类比法, 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到不同概念与定理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然后了解其各自的特点与对应关系。比如正弦函数同余弦函数, 二者从图像性质看便能找出异同点。还有空间向量和平面向量等, 都能够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把握。其次, 采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学生在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时, 将其与学过的知识相互结合, 便能够达到巩固原有知识的效果。学生把已学知识作为基础, 根据知识体系拓展自己的思维, 便可以延伸出新的领域。例如, 学习四面体知识时, 学生可以对三角形边长的性质进行复习, 以此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2]

三、应用方法研究

1、利用结构类比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知识之间基本都具备了既定的逻辑联系, 并且各个知识点之间还存在有直接或是间接的相关性。学生在学习时, 可以利用类比思想构建起数学知识体系, 并让数学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提高其条理性。例如, 在学习等比数列这一知识点的时候, 学生可以先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 之后再运用探究的方法, 把学习的内容和等比数列联系起来。等差数列的定理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表达:an+1-an=d (d是常数) 。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 (n-1) d。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基本已经熟记于心。之后, 学生便可以针对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推导, 构建起知识体系。之后, 再把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加入到其中, 对其知识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进行对比, 以此加强对等比数列知识的理解。这便是对于类比思想的实际运用。[3]

2、利用类比思想把握相关定理

进行高中数学学习时, 必须要接触到相关数学知识定理, 而定理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概括。大多数高中生都会觉得数学定理复杂难懂, 并且较为抽象, 所以对定理的把握和运用也就成为了困难的学习任务之一。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因此对定理的运用和推导过程不够熟悉, 对知识点也巩固得不够扎实, 因而会影响到对定理的综合应用能力。而采用类比思想进行数学学习, 主要就是针对定理中的相关条件展开分析, 并对相类似的知识点或是图形展开比较, 以此加深自己对数学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并提升定理知识的运用水平。学生发现并推导、运用定理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构建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如果定理可以用推导的方法得出最终结果, 那么学生此时对于定理所产生的认识就不再是定理本身, 而变为了定理的构成过程。这样一来, 学生的思想就可以从对定理的记忆而转化为对定理的理解, 进而提高做题效率。例如, 学生学习线面平行这一定理时, 可以采用实物类比的方法, 展现出直观的学习效果。可以自主进行观察, 看教材的封面和桌面是否处于平行状态, 之后再比较教材和桌面的线面之间的联系, 思考什么是构成线面平行的条件。这样便能够自主发现问题, 并理解线面平行的定理和概念。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 所涉及到的知识也非常繁杂且零碎。因此, 学生应当把类比思想运用到学习过程中, 以此加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并实现新知识点的延伸。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优化学习能力。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数学类比思想的含义, 然后分析了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类比思想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实际, 研究了基于类比思想的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希望能为广大高中学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类比思想,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庞东.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推理法的有效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 2014, 09:42-43.

[2] 刘波.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 2014, 05:142.

高中数学教法探讨论文范文第6篇

1 加强整体性教学, 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微生物各论内容虽然比较杂乱, 逻辑性不强, 但是该知识在编排上仍有一定的连贯性:总是由革兰氏阳性球菌到革兰氏阴性球菌, 接着是肠道杆菌, 弧菌, 再到厌氧性细菌, 最后是其他细菌。故而, 在每次个例菌属的授课前, 有必要给学生以回顾性讲解, 使学生对该菌有一个整体性认识。例如, 在讲授奈瑟氏菌属时, 应首先回顾革兰氏阳性球菌形态, 再回到革兰氏阴性球菌的共性, 最后进行个性的讲解。又如讲解沙门菌属时应先认识到该菌所属的分支为肠杆菌科, 具有肠杆菌的共性, 再进行个性的知识传授;讲解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病毒等时应回顾原核生物与细菌的特点。这样学生会对整门知识有一个连贯性的掌握, 进一步学习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2 运用对比式教学, 促进理解与记忆

课堂教学中, 微生物各论知识各章节间可以运用对比区别, 列表展示的形式进行横向比较,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例如, 对葡萄球菌属与链球菌属的形态、菌落特点、生化反应、侵袭性酶、脓肿特点、治疗药物等进行列表;肠道杆菌个性之间的对比;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之间的结构区别;五种肝炎病毒的结构、致病性、传播途径的比较;等。通过这样对比鉴别, 便将繁杂的知识条理化了, 突出了重点,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采用病案式教学, 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 渴求接触临床知识, 教师可以以病例为先导, 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病案式教学,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具体操作可以为:首先从临床获取典型病例或生活中的事例, 从中筛选出多个相关问题, 以问题为核心, 将其与基础理论知识相联系, 讲授中逐步穿插问题的答案, 使学生逐步掌握该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与免疫性、检查与防治。如由常见疖疮脓肿的特点 (凸起, 界限分明, 浓汁金黄, 粘稠) 引出葡萄球菌的理论知识;痈或皮下组织脓肿可导出链球菌的知识;“9.11”恐怖事件中, 信件里炭疽白色粉末事件可引出炭疽芽胞杆菌;利用“牙疼不是病, 疼起来真要命”来导出厌氧菌;利用禽流感、“非典”来引出相应的病毒知识。还可用一些常见的问题来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乙型肝炎是如何传播, 又是如何预防的?食品、饮用水是如何判断卫生标准的?结核病为何难治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艾滋病人等等。

4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具, 增强知识的形象直观性

微生物肉眼不可见, 种类繁多, 知识又零碎, 那么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可以通过录像, 幻灯, 挂图, 尤其是随着科学的发展, 利用显微成像和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内容, 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观, 使学生深入地理解, 既形象化了知识,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合实验教学, 增加知识的实践性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对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实用型人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过来, 基本技能训练又能促进理论知识得到深入。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做好实验准备, 精心组织, 同时要检验好实验效果。常用的实验: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细菌培养, 对结果进行革兰氏染色, 并观察细菌形态甚至其特殊构造。

6 常常归纳总结, 增加知识的条理性

教学中, 还应常常横向与纵向联系, 对当堂课, 尤其是以前所学课程进行归纳总结, 带领学生举一反三, 既突出重点, 又强化了记忆深化了知识。例如:每个细菌的预防知识就是对该菌的一个小结, 应在教学中回顾一下该菌的致病性等知识;教材中所有性病可以作个总结, 总结出性病的共同的传播途径、危害及预防;还有对各种原核生物的特点, 主要辅助性实验, 非淋病性尿道炎的归纳。这样可以将繁杂的内容条理化, 加深理解。

7 穿插思想品德教育,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教授理论知识时, 不应忘记实时穿插思想教育, 这对现在的职校生更为重要。如随地吐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可穿插在葡萄球菌或结核杆菌的抵抗力中;“拒绝毒品, 远离毒品”可穿插在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中;还有, 对艾滋病患者应尊重, 关爱, 并且应该主动去宣传性病的危害及预防等知识。

总之, 教学中有一定的教学教法可循, 但教无定法, 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对象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实用型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摘要:在微生物各论知识的传授中, 应通过采用医案式教学, 实验课教学, 归纳总结以及灵活运用教具来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形象性、连贯性以及条理性。同时, 运用对比式方法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以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微生物学,各论知识,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维仿真电力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国有旅游企业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