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2

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瓦斯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瓦斯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为通风技术。山东能源贵州矿业有限公司绿塘煤矿在瓦斯治理方面,合理应用均压通风技术、双U型通风系统等常用通风技术,逐步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采掘工程瓦斯安全管理,加强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从各个环节有效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煤矿;采掘工程;通风技术;安全管理

煤礦作为我国最丰富的不可再生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煤矿生产企业逐渐将其技术重心放在了提高生产率和产煤质量上,而疏于对煤矿生产安全体系的研究。一直以来,煤矿生产安全都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国的煤矿资源大多深埋地底,需要通过井工开采的方式获得,其技术要求较高,开采不合理,极易引发瓦斯爆炸、顶板冒落等安全事故。山东能源贵州矿业有限公司绿塘煤矿在生产实践中,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巷道瓦斯涌出量较多,采用合理的抽采与通风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1.煤矿采掘工程中的常用通风技术

1.1均压通风技术

煤矿企业的均压通风技术核心在于保持风机和风窗的均压状态,确保矿井瓦斯的排出效果。在使用均压通风技术时,派专人进行通风安全管理,监测风机和风窗的运行状态,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养护维修,每日进行均压通风调试,确保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维持风机和风窗的均压状态,该矿合理设置调节窗面积,以防出现分压不均的现象,影响到通风系统的运行。此外,该矿在风机停止运行时,随时准备好打开调量门,以免大量的瓦斯涌入采掘作业面中。

1.2 双U型通风系统

传统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效果较差,因此无法在煤矿中应用,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在原有的技术系统上进行改造,增大了系统的通风量,研发出现有的双U型通风系统。通风量的增加,确保了系统能够为矿井中输送大量的新鲜空气,同时促进了矿井空气流通,确保瓦斯的排出速率,为作业人员营造出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双U型通风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通风系统,空气置换效率较高,能够满足煤矿的瓦斯治理工作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安全体系中。

2.煤矿采掘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煤炭在生产和变质的过程中,会伴生大量的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易燃易爆,在煤矿或者是为围岩中以吸着状态或游离状态存在着,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涌出瓦斯是正常现象。

在煤矿中,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条件极易达成,与矿井中的瓦斯浓度、氧气浓度以及引火温度相关。一般情况下,矿井中氧气浓度达到12%,瓦斯浓度处于5%至16%之间,即可发生爆炸,若瓦斯浓度持续升高,至30%,即可燃烧。瓦斯的燃烧需要达到其燃点,一般是(700±50)℃,虽然说在煤矿矿井中,禁明火,但是由于煤矿机电设备运作摩擦产生火花也可作为引火源,引起瓦斯燃烧。除此之外,瓦斯的燃烧还会受到瓦斯浓度、气体压力、火源性质等因素影响,在矿井中,气体压力越大,火源面积越小,瓦斯越易被引燃。除了自然因素外,瓦斯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不仅会提高瓦斯事故的发生率,而且会导致事故发生时作业人员无法及时撤离,使得事故后果趋于严重化。

3.煤矿采掘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认真分析煤矿中的高危因素,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瓦斯治理制度,设置专职的瓦斯安全管理部门,明确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瓦斯安全生产规范,根据矿井涌出瓦斯量和煤矿巷道的分布图,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系统的设施维护工作,确保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各个煤矿巷道及节点设置瓦斯检测器,实行瓦斯浓度的实时动态监测,计算瓦斯涌出速率和瓦斯排出速率,完善通风系统的设计,一旦发生瓦斯浓度过高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爆炸事故该如何撤离,尽量降低瓦斯事故后果。

3.2强化采掘工程瓦斯安全管理

煤矿企业加强瓦斯安全管理,通过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降低矿井瓦斯含量,加强火源管理,严禁作业中出现一切出现明火的活动,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如果发现那些设备在运行时摩擦力度过大,产生电火花,或者是产生高温热源,对设备进行检修,或者是直接更换设备,消除瓦斯爆炸的引火源。同时,加强瓦斯治理监督,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和制度规范进行操作,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管理质量。

3.3加强瓦斯涌出量的控制与防范

煤矿企业应十分重视瓦斯问题的处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1)在采掘过程中加强临近煤层的瓦斯治理,防止临近煤层瓦斯涌入采掘巷道。(2)在采掘过程中,根据现场瓦斯浓度,控制采掘速度,確保通风能够满足采掘生产的需要。(3)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到现场生产中。(4)高瓦斯矿井必须严格消突、抽采达标的落实,严格执行抽采达标方可采掘的规定,当回采工作面预抽后回采期间回风流、上隅角瓦斯浓度仍保持在0.8%左右时必须停止生产,再次进行补充措施;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0.8%,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防范,回采期间必须采取合理防范措施,通过引射器、风动负压风机、风障不能很好解决瓦斯问题时,可采用高位抽采钻场及采空区埋管抽采等措施进行瓦斯治理,将抽放系统纳入到矿井瓦斯防治计划当中,彻底解决瓦斯问题。(5)为切实掌握矿井瓦斯动态情况,做到动态掌握,动态分析。

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场地质条件的越发复杂,煤矿生产普遍存在管理者不负责任、管理制度落后,施工操作不规范等现象,从而导致安全事故普遍存在。因此我国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煤矿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管理创新,是实现当代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本文探讨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1 引言

现如今,最值得我们重视的也是当今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就是煤矿的安全问题。煤矿作为我国基本的能源和材料,同时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特点决定了煤炭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保持长期不变。但是煤矿生产是高危作业,许多事故的发生都与煤矿安全问题有关。因此,煤矿安全问题是我们当今最值的重视的问题,解决煤矿问题不仅关系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关系着我国經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监管体制不顺。

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我国现有的对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建立的,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与需求。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又很难贯彻到乡镇,特别是私人小煤矿,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的煤矿安全问题都是由他们引起的。原因是我国有关部门管理体制弱并且较为混乱,使得有些企业无所适从,管理落不到实处。安全管理不系统。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值得我们深刻去反省,很多管理不重视科学性依据,形式过于简单,操作起来便没有显著的成效,考核工作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其实,任何一种安全管理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深思的问题,这些管理并不是一些单一的制度,而是与生产实践一样有着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没有科学的依据科,所以就很难落实到实处。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体制,明确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和各部。进一步对煤矿企业进行监管与规划。

2.2 煤炭行业管理弱化。

从98年煤炭工业部被撤销开始,大量国有煤炭企业被卖给私人从中获取利益,兴起了地方煤炭企业的改制热。2000年开始,煤炭行业管理又被进一步分解,一个完整的煤炭行业管理系统逐渐被肢解,使煤炭的规划难以落实到地方,造成地方资源的混乱与匮乏,以至于“群龙治煤”的效果产生。2002以来工业进程加快,但是行内依旧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与管理,一些企业为了利益又开始不断进军煤矿产业,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从而扩大生产规模,甚至对于员工的规定超过了应有的该工作量,安全问题不断加深,安全状况出现较大的反复。我国大部分市、镇以至于县对于煤矿企业的管理严重弱化,从而导致煤矿企业内严重缺乏专业知识的技术顾问,管理人员的团队少之又少,技术能力有限,参差不齐,许多技术员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安全知识的培训以及在施工场地处理突发情况的方法,同时它们也缺少责任心和集体观念意识,所以他们对煤矿整体的实效性较弱,为煤矿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像这样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的行为,造成部分煤矿安全管理严重失控,也是部分企业安全问题发生的源头。

2.3 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就我国现阶段形势来看,大部分的煤矿业主都以经济利益为主体,毫不在乎国家发布的安全条例,大量违规的开采煤矿。对于私人煤矿来说,由于煤矿的承包期短,使得煤矿的承包者在投入资金上有所顾虑,甚至害怕在承包期内不能收回本钱。因此,他们的做法就是少投入,多开采,工作时也时常时挑肥拣瘦,乱采滥挖,注重经济,导致安全问题不断发生,由于他们这种极为短期的行为,从而为煤矿工人的安全问题带来极大地隐患。

3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3.1 整合煤炭监管行政资源。

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一是靠国家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二是靠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各部门各级政府应明确自己监管职责。充分依靠《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对煤矿业主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所有煤矿业主应依靠相关法律条例并且严格遵守,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以基层为中心实行安全管理监制、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3.2 实施煤炭资源合理配置。

煤炭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能源保障,在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短缺的形势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是当代的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我国对于煤矿没有严格的规定,煤炭资源长期接受无偿开采,实际上是资源的所有者放弃了资源资产的收益,煤炭企业在过度消耗国家资源的同时还在为自己不断添加经济效益,所以才不断导致开采者为争获超额收益而开采条件好的资源,放弃条件差的资源行为,从而导致我国的资源被不断消耗与浪费。国家应和有关部门应统一规划、合理集中、规范开采、保障安全、依法监管的原则对煤矿资源配置实行监督与管理。

3.3 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企业应大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并分配到实处,对一些隐患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发现并给予改正,发现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立即停业整改。不断加强技术的基础工作,遵守国家规定,积极监管煤矿日常安全。严抓巷道封闭管理,强化密闭拆封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隱患,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工作素质的培养,自觉参与到安全工作当中来,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并且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也要对已关闭的煤矿进行监管,从而防止他们为了利益而私自生产。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当今经济发展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为了缩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们更要重视安全问题。以安全第一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加强现场管理等方式的落实,在安全为主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 谢飞杨.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08):77+90.

[2] 孙丽娟.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87.

[3] 杜立科.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4] 左巍.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经济师,2015,(04):60-61.

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矿井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三、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矿井进行监督、督促各类防水煤柱设计、防治水措施的上报工作,并按审批权限上报审批。市局负责检查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每一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矿负责对重点受水患威胁矿井的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检查。

六、各类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矿井每月向县(市)区局汇报一次,国有地方煤矿每季向市局汇报一次矿井水患情况。重点矿井的水患情况随时直接上报。

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该文对煤矿通风瓦斯事故多发的原因及煤矿通风管理、技术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业务素质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煤矿  通风  培训

Discussion on mine ventil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way

SHI Honglin    LI Rongqiang

(Fengfeng Jizhong Energy Group,Handan Hebei 056107,China)

Key words: coal mineventilation  training

2013年3至4月,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延边州和龙市庆兴煤矿相继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马场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事故累计造成96人死亡。

最近一个时期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的现实再次表明:虽然近几年来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的最突出问题——重特大瓦斯事故多发问题,尚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煤矿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造成煤矿通风瓦斯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煤矿的持续开采,部分老矿区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瓦斯压力、含量增大,增加了瓦斯治理的难度。二是个别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装备存在差距。三是个别煤矿重生产,轻安全,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隐患的产生、累积导致事故的发生。四是部分矿井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才困乏或专业素质差,通风瓦斯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煤矿通风瓦斯管理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通风系统管理、瓦斯抽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自然发火治理、安全监测监控都需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国有煤矿管理、技术人员业务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我国的煤炭安全生产问题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问题。”因此,煤炭行业要不断强化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该文结合峰峰集团实际,仅就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探讨,以飧同行。

1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现状

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管理、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或部门的兴衰。矿井通风工作作为煤矿生产中一个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受煤矿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煤矿管理、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持续下降,矿井从事通风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需要。通风专业管理人员结构构成比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足。1995年至2002年,峰峰集团就未能引进一名通风专业本科毕业生,仅引进10余名通风专业中专生。大部分矿井通风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能满足需要,个别矿井甚至仅有一名通风技术人员。通风专业管理人员结构构成比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55%。

作为煤炭生产的重要部门之一,通风部门担负着煤炭生产过程中,为生产现场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稀释并排除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发现和消除各种通风事故隐患,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等重要工作。近年来,随著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煤炭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先进的采煤方式应运而生,大量先进的装备被应用到生产现场,煤炭单产迅速提高,瓦斯涌出量也急剧增加。同时随着采深的增加及轻放工艺的应用,瓦斯突出、煤炭自燃等通风事故隐患也越来越严重,这无疑也对通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在新形势下搞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应实现的目标

2.1 提高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煤矿通风瓦斯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针对现场管理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制订合理的方案、措施,是解决问题,搞好通风工作的基础。管理及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下,也就不能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从而,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甚至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2 提高各级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

通风工作既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管理工作。这表现在要搞好通风工作首先要有严格的制度、严密措施、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各级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各种制度、措施、方案需要有合理的组织、调度,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通风工作是在对人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如何确保被管理者(职工)能积极主动地贯彻上级和单位的工作意图,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是各级管理人员应当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这是一种管理的艺术。

2.3 增强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

一个人,尤其是一名管理人员是否有爱岗敬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是否有搞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决定着他能否在各方面(包括专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只有每一名管理、技术人员都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树立远大的工作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自己辛勤的努力,从而,扎扎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

3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分类及培训方向

按工作性質划分,国有重点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可分为三类: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上述人员工作性质不同,素质状况不同,培训方式和培训目标也不同。

从工作性质来讲,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不仅仅包括公司通风业务部室有关人员,还应包括安全监督、矿山救护等相关人员。上述人员的工作性质主要在于对全公司通风安全状况总体把握,对各矿“一通三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因此,应在通风安全专业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比基层管理、技术人员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方向。

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是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是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他们既是各种通风制度、措施、方案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者。因此,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的安全健康发展。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区(科)长有半数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而技术人员中也有一部分人员是由别的专业转来的。由于近年来分配到国有重点煤矿工作的通风专业大中专生数量不足,个别单位迫不得已由技校生担任技术员工作。因此,加强基层单位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迫在眉睫。培训方向是全面提高其整体专业技术素质。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也是各种制度、措施最直接的落实者和监督者。班组长几乎全部来自职工。由于国有重点煤矿用工体制的改革,近几年来,职工(尤其是井下职工)整体素质下降,因此,班组长的素质也有整体下滑的趋势,班组长的基础培训工作应主要由基层区科承担,培训的方向一是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二是提高其现场管理水平。

4 对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探讨

4.1 要根据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不同的工作性质、技术业务基础采取各有侧重的培训方法

(1)公司通风业务部室(专业)应明确几名专业技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带头人要善于追踪国内外通风安全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及时进行学习、消化、吸收,并组织部室(专业)人员学习国内外通风安全新技术、新成果。通风业务部室应制订具体的学习培训计划,利用相应的时间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本部门(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公司应在学习、学术交流、工作及其他方面对专业技术带头人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以此推动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的健康发展。

(2)相对而言,公司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基层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文化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公司应鼓励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和基层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自学,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或者把自学作为公司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和基层单位区工程技术人员一项基本工作,由公司和部室、基层单位制订相应的考核政策,考核结果与奖励挂钩(包括评选先进、工资晋级、奖金发放等)。

(3)部室(专业)应就煤矿通风安全工作现状、需要本部室(专业)解决的问题定期制订选题,由部室(专业)全部人员(或有关人员)参与研讨,并在本部室(专业)范围内定期召开研讨会,这一过程既是自己的技术业务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的过程,又是相互交流的过程,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4)公司或部室(专业)应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送有关人员到相应院校进行培训和学习,进行知识提高和更新。

(5)要加强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应有计划地选送愿意到煤矿井下工作的高中、技校毕业生到大中专院校相应专业学习并与之签订合同,使他们毕业后到煤矿工作,充实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后备队伍。峰峰集团从2002年开始研究培养内部人才问题,2003年向中国矿大输送本科生15人,向河北矿院输送专科生51人。2004年,向中国矿大输送本科生135人,向河北矿院输送专科生135人。按照学习周期,2006年毕业生为51人,2007年毕业生为150人,2008年毕业生为39人。上述人员所学专业为煤矿通风、采矿、地质、机电等专业,学员入学前都在生产一线工作过,有长期的用工协议,并且经过公证处公证,毕业后必须长期为峰峰集团服务。他们毕业后回到峰峰集团,必将对壮大峰峰集团管理、技术队伍,提高管理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6)班组长主要来自一线职工。近年来,随着国有煤矿用工体制的改革,固定工越来越少。而农民合同工受工作年限、文化水平及用工性质的制约,整体素质较低,大部分人不能胜任班组长工作。根据当前的现状,应有计划地选送一部分中学毕业生,与之签订工作合同后,到技校进行相应专业的培训,毕业后从事通风工作,为基层单位通风班组长提供后备人才。矿山救护大队的工作性质与通风工作相近,受工作性质制约,救护队员年满45周岁后,要调离救护队员工作岗位。相对而言,救护队员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应有计划的对相关救护队员进行通风知识和技能培训,在调离原工作岗位后从事通风工作,为通风班组长提供后备人才。

(7)教培中心要按计划对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的重点应为通风技术理论知识,要充分发挥其师资力量,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理论素质。

4.2 应利用国有重点煤矿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培训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公司专业部室、教培中心、基层单位、区科应建立各有侧重的培训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公司通风业务部室、教培中心、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应建立“四位一体”的技术安全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培训的效果。

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既是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更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业务部室、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教培中心教师所不具备的实践经验。因此公司应统一协调,建立业务部室、教培中心、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四位一体”的技术安全培训体系。即教培中心主要负责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专业部室、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2)基层单位、区科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应侧重现场技能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在这方面、基层单位和区科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而,使培训工作做到扬长避短、各尽所长。

(3)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应积极开展管理、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教育,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持之以恒。应创建以“企业是我家”、“矿(厂)兴我荣、矿(厂)衰我耻”等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并使之深入人心,从而,真正提高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培训工作要与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相结合

任何一項工作,没有考核也就失去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培训工作也是如此。试想,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专业技术好与不好一个样,还有谁会埋头学习?还有谁会踏实工作?那么,再好的培训机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培训工作必须与相应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相结合。

(1)根据培训的内容,应定期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把考核的结果与其收入挂钩。公司应制订相应的工资激励政策。在工资组成中按一定的比例划分出相应的培训工资,使其发放与培训成绩挂钩。并严格按每个考核时间段(如每季度)进行考核和发放。

(2)建立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技术的提升、晋级、评选先进都与培训成绩挂钩。

5 培训是一种效益最显著的投资

培训需要人员、场地、设备。所以培训需要投入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训也是一种投资。其产出是否大于投入主要看培训的效果如何。如果通过培训大大地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那么,他就会在实际工作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从而,企业获得大于投入的产出,也就是说培训获得了经济效益。反之,如果职工的培训流于形式,职工并没有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那么投入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我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应根据其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符合煤矿自身特点的培训方式、方法、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煤矿管理、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为煤矿杜绝通风、瓦斯、水、火、顶板等重大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建矿井;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丰龙公司由丰城矿务局、福建龙岩宏福投资有限公司、香港易高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于2005年元月成立并开发年产90万吨的石上矿井,2005年10月9日开工奠基,2005年11月下旬主、副井井筒开始施工。

丰龙公司目前基本建设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矿井建设进度。至2008年8月以来已连续二年实现了无重伤以上及重大非人身事故,已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的目标,目前正在为实现安全三周年而努力。

1丰龙公司基本建设情况

一截止2010年4月底已完成工作。

1.1矿建工程

累计完成掘进总进尺14180米,关键线路轨道石门和胶带石门:从去年5月和10月开始使用硬岩综掘机组作业以来,轨道石门、胶带石门分别掘进了1700、1690米,风井采区三条近700米的下山均于四月份落底到-881m水平,预计在2010年底实现南北大贯通。

1.2土建工程

完成了工业广场的三通一平和进场公路、机修车间、单身宿舍楼、主副井及风井工业广场围墙及大门、主排水沟、赣江南岸护坡、35KV变电所、风井10KV变电所和副井绞车房、井口房、矸石山绞车房、翻笼房、充电机房、风井抽风机房、员工食堂、灯房浴室联合建筑等项目。1#、2#员工宿舍楼已完工,办公楼预计在五月完工,五金库和地面永久压风机房正在施工中。

1.3安装工程

完成了进风井永久装备安装及临时改绞安装、主井和副井井筒装备安装、主井、副井井架及提升设备安装,回风井永久风机安装。地面永久翻矸及轻轨运输系统也在去年一季度投入了使用,主副井井底永久水泵房和变电所于2009年10月投入了使用。

1.4设备购置

完成了主副井提升系统、矿井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压风系统的设备采购与订购。

2目前在安全管理上的几点做法

1)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① 安全管理人员:总经理一人,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一人,分管安全生产的总经理助理一人,分管机电运输的总经理助理一人。各部门都配备了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都按上级要求经过了安全培训,取得了安全管理资格证。② 管理机构:下设十一个部室:安全质检部、生产技术部、机电运输部、通风管理部、人力资源管理部、财务管理部、行政管理部、供销管理部、核算管理部、企业文化办公室。

为了加强风井作业区的统一管理,还专门成立了风井工程部,风井工程部下设了掘进队(担负风井所有掘进头的施工),通风综合队(负责风井一通三防的具体施工和管理,配备了瓦斯检查员,防突打钻工,效检工和通风工),机电运输队(负责井上下主要线路的机电运输管理)。安全质检部在风井设立了一个安全监察站,配置了4个专职安全员,负责对风井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主副井作业区,由于其工作区域就在公司本部,安全管理的工作由公司部门直接管理。为了做到统一协调机电运输的管理,在主副井作业区还成立了一个机运队。

2)实行了每月安全办公会和每周工作例会。公司每月主持召开了由各部门、各施工项目部、监理单位参加的安全办公会。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协调会。为了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安全工作要求,今年年初根据矿务局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大力开展安全效益稳定年活动的通知》的2010年一号文件,明确了今年的安全目标和工作要求及具体措施,实行了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制度;重新编制了2010年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健全了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强化高管人员对各工程项目挂牌督导管理,明确了挂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安排了分管技术、安全、生产的高管人民在矿轮流值守,以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3)加强了现场管理,积极消除了安全隐患。公司要求每个管理人员下井必须对现场认真查处安全隐患,对不查处安全隐患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与安全奖励挂钩,公司每月组织了安全检查和节假期间的安全检查。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组织查岗小分队,重点对中晚班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了施工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现场违章人员按严格按文件规定标准进行处罚。公司对上级部门所查出的安全隐患,都按照了“四定”的要求下发了整改文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4)完善生产系统和安全装备,确保风井石门揭煤顺利进行。风井三条下山在即将石门揭煤前严格按防突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目前已完善了瓦斯监测系统、通风系统、压风系统,安装好了隔爆水袋、压风自救,严格执行区域性定时定点停电撤人放炮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一通三防”有关的管理规定,轨道下山尽管目前在煤层底板下面掘进,但仍然按煤巷头的要求,做到了定期预测预报,打探煤钻孔,做到了安全装备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到位严禁进尺。

5)完善了施工作业场所的作业图牌板。我们按照矿务局的安全工作要求,要实行安全规范化管理,加强了施工场所的现场管理,要求各施工场所实行挂牌,完善了地面井下各机房硐室的图牌板,使安全管理制度牌板化。

6)采用了经济激励机制,在安全管理上实行了重奖重罚。公司内部实行了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并将安全与月浮动工资挂钩,所有员工的安全管理积极性有所提高,对三违人员进行了处罚。

7)加强了调度值班指挥和干部下井带班的管理工作。各施工单位每天要安排一名副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值班,值班人员要做到24小时坚守岗位,随时掌握生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公司汇报。严格实行干部下井带班制度,要求掘进单位的干部每班要有干部在现场,切实掌握当班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及时制止“三违”行为。同时严肃了组织纪律,严格了请假制度,各单位领导必须坚守岗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生产上,确需外出的,一定要履行请假制度。

8)认真抓职工的劳动组织纪律,对违反了管理制度的人员进行了处理。

9)切实抓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求各岗位人员做到不脱岗、不离岗、不空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情。实行了入井验身制度,严禁酒后下井、严禁疲劳下井。同时对新入矿的职工进行了安全培训,目前已委托了丰矿培训中心负责对我公司新工人的入矿培训。同时,区队坚持了了每周的安全学习。

3目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隐患整改落实上,隐患不消除,安全无保障。从07年8月份以来消灭了死亡事故,实现了安全一千天,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目前在安全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 个别施工单位项目部安全管理差,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三违”现象时有发生。② 安全隐患整改后时有反弹,增加彻底整改难度。③ 施工队伍部分员工安全素质偏低。④ 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强。⑤ 安全设施尚未完全符合系统要求。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完善。

4今后安全管理上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1)切实领会基建矿井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吸取相关安全事故教训,认真落实基建矿井“三同时”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更加坚决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明确安全工作重点。一要抓好当前雨季“三防”工作,确保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正常,杜绝淹井事故,同时要检修避雷装置和防洪设施的完备情况,做到安全渡汛;二要确保提升运输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维护、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要防止顶板事故,严格按规程作业,不空顶、不敞棚作业;四要加强火药和放炮管理,做好放炮警戒工作,杜绝火药丢失和放炮事故的发生;五要切实做好风井石门揭煤的安全工作,加强该区段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完善通风和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杜绝电器失爆,实行“三专”两闭锁,严格执行石门揭煤安全措施,防止突出事故发生;六要搞好现场文明生产,做到巷道整洁明亮,各种牌板齐全,悬挂规整,管线灯吊挂成线等。

3)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公司各部门、各施工单位、监理要以对安全生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尤其是各项目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认真研究解决本单位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制订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单位,每一个岗位和员工。要严格安全生产情况的考核,要严肃责任追究,对在安全生产中责任不落实,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4)加大监管力度。公司高管人员对工程项目实行挂牌督查安全管理制度,经常深入现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不定期安全小分队,坚决落实不安全不生产,无安全措施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的原则,加大“三违”查处,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制止并严肃处理。要用铁的纪律,铁的手腕和铁的措施,抓好安全工作。要更加注重对日常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或场所,坚决责令停工,对严重违反规定即使没有发生伤亡事故的也要追究责任。对发生事故,要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

5)加强安全培训及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职工安全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即要送出去参加上级安全培训,又要组织岗前及岗位的安全培训,还要进行对口及传、帮、带形式的培训。定期组织职工安全知识学习,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训。着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队伍。

6)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大力推行基建矿井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从井下到地面严格标准施工,做到规范操作、文明施工,做标准活、干标准事。完善各项制度和各种图纸,形成全公司重视支持和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5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尤其是合资企业更为重要。目前,在新的安全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落实“加深认识、从严治理、全员共管”的安全工作总体要求;按照“有患必查、有患必改、有患必究、重患重处”的原则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的查处;坚持“五个要有”抓好各项目、各施工环节的措施:各施工现场要有可行的安全措施,施工安全措施定了要有人督办,施工过程要有人检查监督,施工人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出现安全隐患要有积极消除整改的态度;以“严控、严防、严抓”防止事故的发生,对出现的安全事故按照“从重、从严、从快”原则进行处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把“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思想隐患”的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心中,全面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安全质量达标,实现安全效益稳定提高。

作者简介

聂美华(1957-),男,江西丰城人,汉族,文化程度:大专。从81年起一直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任丰龙公司安全质检部经理,工程师、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

林石(1963-),男,福建厦门人,汉族,大专,现任丰龙公司总经理。

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本文以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为指导,详细分析了煤矿生产管理中本质安全型煤矿的构件,在此基础上,针对矿井人-机-环三要素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基本构架,并将技术管理溶入其中,指出了矿井本质安全建设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本质安全 技术管理

1.绪论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60%以上,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强度高、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虽然近两年总体安全生产情况有所转良,但仍不容乐观。

在煤矿本质安全的建设采取的众多措施中,通过加强技术管理,促进矿井安全水平的提高,以提高矿井本质安全化程度,并研究和形成一套技术管理模式,这方面的工作还很少有人去做。本文分析技术管理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中所占的分量,探索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间的关系,有针对性的提出其改进意见,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2.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内涵和架构

2.1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概念和内涵

“本质安全”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它强调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由对事故的被动接受到积极预防,以此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保护人类自身安全。煤矿本质安全其实质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不再单纯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本质安全型矿井即是:煤矿应用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装备以及实时、动态、高效的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尽可能减少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数量,形成深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理念根植于煤矿企业的全员和生产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煤矿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现有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下,对任意复杂地质赋存条件下的煤矿都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可总结为: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内部的人、机、环境达到安全和谐统一,实现人机互补、人制互补,从而使各类事故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企业零事故。

2.2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本架构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包括四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人的本质安全,它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核心,即煤矿生产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遵章守纪,按章办事,标准作业,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到群体的本身安全。二是机(装备、设施、原材料等)的本质安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物都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即设备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保护设施安全,仪器灵敏可靠;原材料优质,符合规定和使用要求。三是环境的本质安全,煤矿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主要系统消除隐患或缺陷,有良好的配合。四是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并规范地运行,实现管理零缺陷。

人、机、环境是安全生产的三要素,是构成安全的最基本条件。矿井的生产过程,就是安全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三要素的和谐发展,构成了安全生产的主旋律。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就是要发挥各个要素的主导作用,突出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在管理科学与制度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管理协调人、物、环境三要素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环境安全、系统安全、源头安全、行为安全、心理安全,并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达到矿井的长治久安。

3.提高矿井本质安全程度的方法

3.1矿井系统装备本质安全化

(1)安全费用投入

足够的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的基础,矿井生产量越大它的安全投入应越充足。安全是持续的过程,它不应该是出事故就投入资金用于“善后”,而是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有安全资金的积累与运用,在这一点上可以提出一点观点,对于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易发火煤层为主采煤的矿井等等针对各自的特点论证一个合理的:安全投入数值/吨,用于安全投入。

(2)提升系统能力,实现系统本质安全化

基础工作薄弱,安全技术装备不足在矿业诸多问题中尤为突出。提升系统技术装备能力,成“人机互补、人机制衡、人机环境合理配制”的安全系统是矿井本质安全的必经之路。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煤炭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力度简化、优化煤炭生产各大主要系统,尽可能合理地减少设备、巷道和作业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现有的各个系统安全现措施现状下做尽可能必要的补充与完善。如通风系统要坚持缩短通风流程、扩大通风断面、减小通风阻力、增大通风能力、提高抗灾能力;在有瓦斯矿井中,瓦斯抽采系统要坚持大流量、多泵抽、大管径、多回路;防治水系统要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生产系统要注重“减肥消肿”,减少生产一线作业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环节等等。要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细化煤矿事故风险元素及特征,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预控系统,努力从源头上控制隐患。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制度,对发现的隐患分类定级,制定措施。

3.2煤矿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

(1)优化设计

源头安全是最基础和最有效的安全。确保源头实现安全,才能确保整个安全工作的事半功倍。

充分发挥瓦斯监测系统覆盖井下各个地点的特点,现代通讯和电子及控制技术的优势,实现煤矿监测监控和综合信息管理网络化、胶带运输和辅助生产系统自动化,生产全过程自动化监测,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从而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精简生产人员是减少事故发生率。从设计、施工、安装、物资设备和采购供应、工伤抢救、后勤服务到生产现场管理等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工作规则和标准化要求实施,每个岗位、每个工种推行零缺陷设计。

从设计、施工、安装、物资设备和采购供应、工伤抢救、后勤服务到生产现场管理等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工作规则和标准化要求实施,每个岗位、每个工种推行零缺陷设计。围绕机制、体制、工艺、装备、管理等方面组织创新。为创建本质安全型生产作业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2)推广成熟的技术,促进煤矿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加大煤矿灾害治理力度,强化技术更新,运用先进、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时淘汰落后、安全生产程度低的技术与装备是提高矿井安全的有效途径,针对矿井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况围岩性质等参数在矿井设计和改进过程中采用各自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如大倾角煤层矿井宜采用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等等。在矿井通风技术、瓦斯抽放与防止瓦斯煤尘爆炸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煤矿粉尘防治技术、应急救援技术等业已发展成熟的技术应立足本矿合理有选择的引进,使设备和环境配套达到最佳化。

3.3煤矿职工的本质安全化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核心其实在于:转变思想、留住人才、任人唯贤,人尽其能。企业与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教育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筑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及各类人员在岗位上的分配结构。提高员工素质,改善文化层次结构,培养员工的持续学习能力,发展员工的开拓、进取、创新精神。管理人员要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把发现人才、储备人才、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及培育人才作为管理的目标,培养员工竞争、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收入分配上,收入与能力直接关联。

(2)加强培训和教育

在抓好安全、技术、岗位及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条件和渠道培养大专以上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以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等方式的学历教育,改善公司员工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专业结构。

定期推进岗位培训、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在培训和教育过程中应立足与本矿,围绕着本矿的性质和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和教育重点应放在解决本矿的实际问题上: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本矿向外界(矿类高校或矿业研究机构)“取经”,再向矿内推广及联系实际情况改进的模式。

3.4安全管理的科学化

遵照人本原理,一切管理活动都以人为本展开,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事实上的管理层面上;在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的掌管、推动和实施。坚持“以人为本”是管理活动的核心。

遵照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所,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遵照强制原则,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它的核心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过管理都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为。

在现代化安全管理中,“科技”的力量应该越来越显著,技术管理正是安全管理中“科技”最有力的体现部分,技术管理联结管理与现场,在当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技术管理的全面实施,也就实现了生产过程当中人、机与环境的合理配置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技术管理是管理由其是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4.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如果要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必须适用和先进。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计时就要从以组织、监督、基础和规章制度四个方面考虑。三八煤矿的管理体系就由这四部分组成。

4.1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l)煤矿的矿主、业主(董事长、投资人)是企业安全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对煤矿安全生产共同负责。矿长、业主(董事长、投资人)作为煤矿企业的决策者和直接收益者,必须对煤矿安全的生产负全部的责任。

(2)煤矿安全副矿长使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二责任人,对煤矿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安全副矿长协助矿长,专门负责煤矿的安全工作,不得承担安全工作以外的工作。安全副矿长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后才一可以上岗,主要职责为“八个执行”

“八个执行”为:一是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指令、决定,组织职工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二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认真查处“三违”行为。三是严格执行每周安全生产例会制度,认真总结剖析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四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制定和实施确实可行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五是严格执行“以风定产”、“以风定面”的规定,从严限定当班产量。六是严格执行对放炮员、瓦斯员、安全员、等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审查瓦斯日报表、出入井人员统计表等安全报表。七是严格执行安全结构工资制度和安全自量考评奖惩制度,向职工分档发放。八是严格执行煤矿灾害预防处置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向上级部门报送各类安全事故情况。

(3)煤矿班组长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三级责任人,对煤矿安全生产负具体责任。班组长作为现场作业的组织者,他们的素质高低,是煤矿企业能否安全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煤矿的安全与发展。班组长在煤矿生产的第一线,是生产工作的组织者,同时也是现场管理指挥的核心人员。班组长既要负责生产,又要负责现场管理,这种既组织生产有进行管理的工作岗位,在报酬上要享受一岗双责双酬待遇。

4.2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体系

(l)对三大规程、安全措施和上级文件的组织学习和贯彻执行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自上而下又会制定相应的文件,这些都是组织生产的依据。对于突发事故,应变能力不强,要加大对他们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以应变事故的发生,加大生命财产的安全系数。

(3)各种安全设施、设备、监测仪器的配备和使用情况。目前,许多矿难的发生都与设备不良有密切的联系。一些煤矿为了低成本,高产出,不愿进行设备投资,给事故留下隐患。但是,不进行设备检查也不行,比如由于煤具有可燃性,那么设备漏电将会成为事故的隐患。因此,要严把设备的使用状态,人命关天。

(4)作业现场的安全情况。作业现场直接与人的生命挂钩,确保作业现场安全,在一定意义上就等于确保了人生命的安全。

(5)安全技术措施资金的提取使用情况。必须加大对设备的投入以及更新,这需要资金做后盾,每个煤矿都要对提取资金做好工作。

(6)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措施情况。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是保证生产安全的先决条件。安全隐患天天排、时时排,排查出以后提出明确具体的整改措施。检查人员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所规定的标准,检查人员必须深入矿井查找安全隐患,对煤矿企业安全状况做出客观评价。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检查记录应载明矿井的基本情况、采掘工作面数量、各用风场所风量及瓦斯浓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负责人记分考核情况及检查结果。检查记录应及时汇总归档,以备事后查证。

5.结论

本文分别针对人、机、环境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提高矿井本质安全程度的措施。在安全管理中强调了技术管理的地位。由于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彻底的矿井本质安全化几乎难以实现,但可以尽量提升矿井的本质安全程度,本论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尽完善,应在今后实践中更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参 考 文 献

[1]王安.神东矿区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理论与实践[J].煤炭学报,2006,34(8):415~419

[2]赵朝义,丁玉兰,杨中.煤矿的本质安全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3):37~42

上一篇:提升能力培养会计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道路违法行为交通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