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成语范文

2023-09-26

关于历史的成语范文第1篇

1、鸠车竹马 解释:鸠车竹马 解释: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2、尘饭涂羹 解释:涂 解释: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3、春风沂水 解释: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4、虎头虎脑 解释: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5、鹤发童颜 解释: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6、黄口孺子 解释:黄口 解释:儿童;孺子 解释: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7、黄童白叟 解释: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8、黄发垂髫 解释:黄发 解释: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 解释: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9、黄口小儿 解释:黄口 解释:儿童;小儿 解释: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10、敬老慈幼 解释:敬 解释:尊敬;慈 解释: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11、天真烂漫 解释:天真 解释: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 解释: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12、活蹦乱跳 解释: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13、青梅竹马 解释:青梅 解释:青的梅子;竹马 解释: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14、辨日炎凉 解释: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15、骄儿騃女 解释:指天真幼稚的儿童。骄,通“娇”。

16、五尺之童 解释: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17、爱老慈幼 解释:慈 解释: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

18、安详恭敬 解释: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19、肥头胖耳 解释: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同“肥头大耳”。

20、过目不忘 解释:形容记忆力很强,看过后不易忘记。

21、孺子可教 解释:孺子 解释: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

22、儿怜兽扰 解释:怜 解释:宠爱,爱惜;扰 解释:驯养。像对小孩一样加以爱抚,对野兽一样加以驯养。

23、伶牙俐齿 解释: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24、伶俐乖巧 解释:伶俐 解释:机灵;乖巧 解释:合人心意。形容人机警,让人满意。

25、欢迸乱跳 解释:形容活泼欢乐之极。

26、视同儿戏 解释: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

27、三灾六难 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同“三灾八难”。

28、活泼可爱 解释:行动自然不呆板,形容小孩子很可爱,讨人喜爱。

29、生龙活虎 解释: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30、飞鸟依人 解释:依 解释: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31、童叟无欺 解释:童 解释:未成年的孩子;叟 解释:年老的男人;欺 解释: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32、小鸟依人 解释:依 解释: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33、黄口孺子 解释:黄口 解释:儿童;孺子 解释: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34、乳声乳气 解释: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35、闻一知十 解释:形容人禀赋聪敏,领悟力类推力强。

36、博闻强记 解释: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强。

37、聪明伶俐 解释:聪明 解释: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 解释:灵活乖巧。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38、肥头大耳 解释: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39、欢蹦乱跳 解释: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40、多才多艺 解释:具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41、聪明绝顶 解释:非常聪慧灵敏。

42、出类拔群 解释:形容才能特出,超越众人。

43、妇孺皆知 解释:孺 解释: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44、三灾八难 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45、竹马之交 解释:竹马 解释: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46、扶老携幼 解释:携 解释: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47、携幼扶老 解释: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

48、冰雪聪明 解释:比喻非常聪明。

49、惹人喜爱 解释:长的很讨人喜欢,很受人喜爱,很有人缘。

50、聪慧过人 解释:十分聪明,智慧超过一般人。

51、粉妆玉琢 解释:白色的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52、八难三灾 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53、六尺之孤 解释:六尺 解释: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 解释:死去父亲的小孩。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54、千伶百俐 解释:形容非常机灵。

关于历史的成语范文第2篇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亮光,让亮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一大户人家姓文名不识,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二、头悬梁、锥刺骨

头悬梁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锥刺股——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三、圆木警枕

【解释】: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圆木警枕》: 司马光是北宋人,他担任官职后,因为发现自古以来还没有一部较系统的编年体通史,所以决心挤出时间来完成这部巨著。为了抢时间,不让自己睡觉睡过头,他自己设计了一种圆木枕头――警枕。人在睡觉时,只要一翻身就会醒来,于是起来继续读书

四、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夏天的一个晚上,车胤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五、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杨时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睡觉,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三字经有关学习习惯内容摘抄

关于历史的成语范文第3篇

一锤定音

一发破的

一举成名

一寒如此 一官半职

一帆风顺

一龙一蛇

一蛇两头 一不扭众

一轨同风

一秉至公

一家眷属 一片汪洋

一成一旅

一抔黄土

一笔抹煞 一日之雅

一反常态

一发千钧

一步一鬼 一股脑儿

一干人犯

一鳞一爪

一命呜呼 一模一样

一窝蜂

一吟一咏

一把死拿 一笔勾销

一觞一咏

一枕黄梁

一簧两舌 一盘散沙

一心一德

一差二错

一波三折 一日万里

一长两短

一举一动

一本万利 一唱三叹

一见钟情

一分为二

一表非凡 一匡天下

一举两得

一隅之见

一决雌雄 一败如水

一面之词

一表人才

一无所得 一身两役

一体同心

一介不取

一触即发 一瞑不视

一扫而空

一瓣心香

一家之计 带有二字的四字成语精选:

二八佳人

二道贩子

二竖为灾

二竖为虐

二童一马 二分明月

二帝三王

二桃三士

二心两意

二缶钟惑 二惠竞爽

二话没说

二仙传道

二姓之好

二话不说 二龙戏珠

二人同心

二旬九食

二缶锺惑

二心三意 二三其德

二三其操

二意三心

二满三平

二八女郎 二三其意

二三其节

二罪俱罚

二三君子

二次三番 带有三字的四字成语精选

蹄间三寻

蹄闲三寻

挑三拨四

挑三豁四

一岁三迁

一献三酬 三求四告

三拳二脚

三日新妇

三三四四

日上三竿

三街六巷 挑三拣四

稳吃三注

五大三粗

网开三面

三六九等

三班六房 二三其意

红日三竿

颊上三毛

喙长三尺

连二并三

连二赶三 三山五岳

三省吾身

三尸五鬼

三兽渡河

三冬二夏

三番两次 拉三扯四

利市三倍

两面三刀

屡次三番

三姑六婆

三长两短 三灾八难

三十三天

三教九流

三言两语

余声三日

再衰三涸 三头六证

三吐三握

三瓦两巷

三窝两块

三百瓮齑

三般两样 三风十愆

三复白圭

三夫之对

三夫之言

三差两错

三贞九烈 三好二怯

三好两歹

三好两歉

三槐九棘

三首六臂

三思而行 绕梁三日

日出三竿

日高三丈

日已三竿

三星在户

三纲五常 目无三尺

偏三向四

让三让再

让再让三

说三道四

一隅三反 一倡三叹

一举三反

一日三复

一日三覆

九蒸三熯

距跃三百 三寸之舌

三朝元老

三马同槽

三坟五典

三老四少

三毛七孔 三徙成都

三徙成国

三写成乌

三写易字

挑三检四

条三窝四 三妻四妾

三三五五

三天两头

三尸暴跳

三告投杼

三宫六院 三贞五烈

事不过三

诗家三昧

汤去三面

三阳开泰

三复斯言 一献三售三头两绪三曹对案连三并四三反四覆三头六臂攒三集五三榜定案三老五更三台八座岁寒三友约法三章君子三戒三沐三熏挑三嫌四三顾草庐三蛇七鼠有三有俩三十而立三战三北连三接二三翻四覆三余读书遮三瞒四三病四痛三头两面三汤两割退避三舍一板三眼狂三诈四三臡八菹推三推四三跪九叩三纸无驴

三朋四友

三平二满

三顾茅庐

三缄其口

朝三暮四

垂涎三尺

此中三昧

倒三颠四 三心两意

三熏三沐

三言讹虎

三言两句

两意三心

连中三元

六臂三头

六街三市 六街三陌

六问三推

茅庐三顾

暮四朝三

巴三览四

半夜三更

捱三顶四

捱三顶五 三推六问

三媒六证

三户亡秦

三人为众

三步两脚

三不拗六

三茶六礼

三差五错 一日三岁

一日三省

一日三月

一时三刻

三亲六故

三亲六眷

三亲四眷

三清四白

两道三科

两两三三

两头三面

两头三绪

咸五登三

言三语四

杨穿三叶

阳关三迭 三环五扣

三回九转

三回五次

三魂出窍

六韬三略

孟母三迁

拿三搬四

欺三瞒四 避君三舍

不成三瓦

草庐三顾

长年三老

三五成群

三从四德

入木三分

三位一体 再三再四

张三李四

攒三聚五

游戏三昧

三旬九食

三占从二

三魂七魄

三生有幸 三衅三浴

一国三公

一日三秋

再衰三竭

颠三倒四

丢三落四

金人三缄

九流三教 韦编三绝

一唱三叹

一波三折 横三竖四

横三顺四

华封三祝 假眉三道

颊上三毫

狡兔三穴 三汤五割

三头八臂

三头两日 推三阻四

亡秦三户

五典三坟 三十六行

三年化碧

三人成虎 三命而俯

三旨相公

三智五猜 三对六面

三头对案

三番五次 三三两两

三瓦两舍

三心二意 三阳交泰

三盈三虚

三怨成府 带有四字的四字成语精选:

目空四海

文彩四溢

文房四侯 四海为家

楚歌四起

四海他人 四离五散

九州四海

四平八稳

语四言三

四体不勤

光芒四射 九洲四海

四海飘零

四肢百骸

四肢百体

四体百骸

四纷五落

四百四病

德被四方

四海晏然 四面出击

四战之国

四海承风 八万四千

放诸四裔

丑声四溢 室徒四壁

四方云扰

四分五落 四面碰壁

四乡八镇

四山五岳 四方之志

三三四四

文房四宝 四至八道

五讲四美

四会五达 浩气四塞

四塞之固

四面楚歌 四姻九戚

文房四物

四壁萧然 富有四海

四海九州

四海波静 居徒四壁

三求四告

四海升平 三老四少

三翻四覆

三翻四复 三番四复

四方离乱

三从四德 四时气备

四时八节

四邻八舍

三牲五鼎 火冒三尺 九衢三市 三头六面 五申三令 三皇五帝 三分鼎足 三足鼎立 三更半夜 三灾六难 鼓噪四起 四清六活 四通辐辏 四通五达 危机四伏 群山四应 四海困穷 囊括四海 四郊多垒 四不拗六 四时之气 五零四散 三朋四友 三妻四妾 四海一家 四衢八街 四面受敌 四通八达 四亭八当 纲纪四方 得其三昧 连三接四 鼎分三足 三荤五厌 火冒三丈 巴三揽四 至再至三 三豕涉河 鼎足而三 八难三灾 四方八面 十旬四职 吃四方饭 三清四白 狼烟四起 臂有四肘 四德三从 四方辐辏 四面八方 四冲八达 四停八当 放诸四夷 四冲六达 文房四艺 倒四颠三 六通四达 四近之臣 烽火四起 三反四覆 四海鼎沸 低三下四 连三接五 丢三拉四 三饥两饱 几次三番 半三不四 重三迭四 三星在天 读书三到 白璧三献 调三窝四 连三跨五 丢三忘四 不三不四 狡兔三窟 避军三舍 昼日三接 三迭阳关 读书三余 三邻四舍 鼎足三分 两般三样 二满三平 差三错四 接二连三 不壹而三 朱弦三叹 三浴三衅 二三其德 河东三箧

五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五谷丰登

五侯九伯

五陵英少

五花八门

五经扫地 五谷丰稔

五侯蜡烛

五零二落

五花大绑

五劳七伤 五谷丰熟

五侯七贵

五零四散

五花杀马

五痨七伤

五羖大夫

五湖四海

五马分尸

五黄六月

五雷轰顶 五光十色

五抢六夺

五马六猴

五荤三厌

五类杂种 五鬼闹判

五亲六眷

五男二女

五积六受

五李三张 五行八作

五陵年少

五内俱崩

五脊六兽

五里雾中 五行并下

五角六张

五内俱焚

五季之酷

五里云雾

五行俱下

五合六聚

五内如焚

五讲四美

五陵豪气 六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六臂三头

三推六问

五黄六月

六经注我

三茶六饭 六朝金粉

三灾六难

五积六受

六马仰秣

三茶六礼 六朝脂粉

三真六草

五脊六兽

六脉调和

三对六面 六尘不染

四冲六达

五角六张

六亲不和

三宫六院 六尺之孤

身怀六甲

五马六猴

六亲不认

三姑六婆 六尺之讬

四清六活

五抢六夺

六亲同运

三街六市 六尺之托

五藏六府

五亲六眷

六亲无靠

三街六巷 六出冰花

五冬六夏

五雀六燕

六趣轮回

三媒六证 六出纷飞

五合六聚

五石六鹢

六神不安

三亲六故 六出奇计

三不拗六

五心六意

六神无主

三亲六眷 六畜不安

四不拗六

五虚六耗

六韬三略

三首六臂 六畜兴旺

挑么挑六

五颜六色

六通四达

三头六臂 六道轮回

挑幺挑六

五音六律

六通四辟

三头六面 六根清净

阳九百六

恨五骂六

六问三推

三头六证 七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七病八倒

七月流火

七返还丹

七生七死

七零八碎

七病八痛

七张八嘴

七返灵砂

七十二变

七满八平 七步八叉

七折八扣

七高八低

七十二行

七男八婿 七步成诗

七贞九烈

七拱八翘

七事八事

七扭八拗 七步成章

七支八搭

七行俱下

七手八脚

七扭八歪 七步奇才

七子八婿

七横八竖

七首八脚

七拼八凑 七步之才

七纵八横

七慌八乱

七死八活

七平八稳 七尺之躯

七纵七禽

七脚八手

七死七生

七破八补

七穿八洞

七纵七擒

七开八得

七损八伤

七魄悠悠 七穿八烂

七足八手

七孔八洞

七损八益

七七八八 七穿八穴

七嘴八舌

七孔生烟

七停八当

七窍玲珑 七疮八孔

七嘴八张

七口八嘴

七推八阻

七窍流血 七搭八搭

嘎七马八

七拉八扯

七歪八扭

七窍冒火 七长八短

横七竖八

七捞八攘

七弯八拐

七窍生烟 七搭八扯

夹七夹八

七老八倒

七湾八拐

七擒七纵 七大八小

零七八碎

七老八十

七湾八扭

七青八黄 七担八挪

零七碎八

七老八小

七窝八代

七情六欲 七倒八歪

乱七八遭

七了八当

七夕乞巧

七日来复 七颠八倒

乱七八糟

七棱八瓣

七郤八手

七上八落 七洞八孔

说七说八

七零八乱

七相五公

七上八下 八字数字成语大全:

王八羔子

七洞八孔

七折八扣

七扭八歪

七步八叉 白话八股

七断八续

七支八搭

七拼八凑

七穿八洞 半斤八两

千儿八百

七子八婿

七平八稳

七穿八烂 半斤八面

七高八低

七纵八横

七破八补

七穿八穴 才高八斗

七拱八翘

七足八手

七七八八

七疮八孔 才夸八斗

七横八竖

七嘴八舌

七青八黄

七搭八搭 春山八字

七慌八乱

七嘴八张

七上八落

七长八短 才占八斗

七脚八手

三臡八菹

七上八下

七搭八扯 大卸八块

七开八得

三台八座

七舌八嘴

七大八小 遏密八音

七孔八洞

三头八臂

七事八事

七担八挪 耳听八方

七口八嘴

三灾八难

七手八脚

七倒八歪

挥斥八极

七拉八扯

生辰八字

七首八脚

七颠八倒 九字数字成语:

九品中正 九衢三市 九曲回肠 九曲十八弯 九泉无恨 九泉之下 九仞一篑 九如天宝 九儒十丐

九十春光 九十其仪 九世同居 九世之仇

九死不悔 九死未悔 九死一生 九折成医 九天九地 九天揽月 九天仙女 九五之位 九五之尊 九锡宠臣 九霄云外 九朽一罢 九旋之渊 九原可作

九原之下 九战九胜 九折臂 九蒸三熯 九州八极 九州四海 九洲四海 九转丹成 九转功成

九转丸成 九宗七祖

十字数字成语大全:

拔十失五 存十一于千百 发昏章第十一 归十归一 九变十化 金钗十二 九故十亲 九流十家 九儒十丐 举十知九 目下十行 女大十八变 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七老八十

七十二行 软红十丈 人生七十古来稀 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武艺 十八层地狱 十步芳草 十不当一 十病九痛 三百六十行 十变五化 十步香草 十步香车 十成九稳 十冬腊月 胜读十年书 十恶不赦 十二金钗 十二金牌 十二万分 十恶五逆 识二五而不知十 十夫桡椎 三风十愆 十发十中 十风五雨 十夫楺椎 十光五色 十行俱下 十寒一暴 声价十倍 十浆五馈 十拷九棒 十口相传 十里长亭 十里洋场 十米九糠 十拏九稳 十眠九坐 十面埋伏

关于历史的成语范文第4篇

2、竹子喜欢生活在南方,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地。在高山峻岭有土的地方就可以茁壮成长了。不用浇水、施肥、除草,而且竹子的生长速度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用了,所以,竹子是一种很好的经济作物。

3、竹子浑身上下都是宝。竹子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建筑材料。竹笋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即是减肥又是防止肠癌的健康食品。竹叶具有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改善环境功能。也可以治病和包粽子。竹根可以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品,竹子也可以做成不同的乐器……

4、竹隐居山野,默默无闻,却坚强地毅力山峰,你看,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都踏遍了竹的‘脚印’,它不像其他植物在湿润的土地里接受太阳温和的怀抱下成长着,而是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她却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也就是因为竹子的坚强的性格,完整地活了下来,而其他在舒适环境中的植物一一因风吹雨打而折断。

5、站在学校的操场上,远望竹林,好似一个翠绿的大屏障,遮去夏日的燥热。一阵微风吹过,翠绿的竹叶沙沙作响,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春天的来临。竹子真高呀,高的似乎直插云霄,竹子真挺呀,像士兵守卫着美丽的校园。

6、早春来临,大地醒了。熟睡的万物都睁开惺松的睡眼。小草钻出来了,树叶儿长出来了,一颗颗黄嫩的竹笋也在一夜春雨之后,神话般地穿着春天送给它们的纱衣,从湿润的泥土中冒出来了。它们身上一尘不染,还带着春的气息。

7、在这寒冬,竹却更加坚韧,力求上进显挺拔身姿,不论环境的恶劣,你依然坚定,执着,你不正如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你不择取生长地,只想在严冬还留有一抹绿色,只有松、梅才配合你媲美。

8、在了无生机的冬天,谁曾想到,在那贫瘠的土壤里,孕育着生命的萌芽?在那隆起的土丘里和裂开的石缝中,竹笋正顽强地冲出桎梏,破土而出。

9、夏天,酷热的天气。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你身上,你肯定想要一杯冷饮,不过当你看见一片竹林时,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丽,那么清新,你肯定想进去挡一挡火辣辣的太阳。然后拿着冷饮,再在椅子上,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大自然的清新,大自然的奇迹。听着蝉叫声,听着沙沙的响声,一切是那么美妙,那么温馨,一切都不存在了。

10、我长这么大,却从未见过长得如此繁密的竹林,只见一片如壁玉石般的莹绿,这一片巨大的竹林,若要从空中俯視它们,那就像一块玉壁镶在了这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土地之上。笔直的竹子上,泛着点点的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油光锃亮的竹皮,在于阳光嬉戏。

11、我爱竹子更爱它那无私奉献的精神。竹子的枝干既可以供各种建筑物,又可以造纸,编制各种工艺品.幼小的竹笋又可以烧着吃,竹子虽然没有鲜花那样美丽芳香,但为了人类它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12、时间飞逝,转眼夏天到了。此时,那翠绿的“小娃娃们”已长大了,它们成为了一个集体,成为了有无数棵亭亭玉立的竹子围成的一片竹林。他们为人类遮挡了这炎热的太阳,人们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凉爽的世界”。阵阵‘叮咚’的溪水声 伴随着风吹竹叶‘沙沙’的声音,奏出了一曲美妙而动听的歌曲,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的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

13、秋天,地上的草,田里的稻,形成一片金黄的世界。然而在竹林里,无论何时都是郁郁葱葱的,在这儿,你看到的依旧是一片令人陶醉的绿色。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竹子却随时准备着牺牲自己,人们用它造成竹筐、竹篮、竹篓,有的则做成负重的扁担、筑屋的棚梁。

14、清晨,竹林十分幽静,整个竹林笼罩着一层雾气,好像竹林披上了雪白的面纱。随着日出,雾气也慢慢地散去。这时,走进竹林,你会看见竹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晶莹透亮。

15、轻风吹拂,雨露滋润,阳光爱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如诗如画的、梦幻般的春景里,春笋正骄傲的、略带新奇地冒出了尖尖的小脑袋。它被一层又一层的褐色笋衣包裹着,俏皮地打量着这个全新的、美丽的世界。竹笋日益挺拔,它一件一件地褪去了身上的衣服,它从一个幼儿成了一个少年。

16、到了盛夏,它舒展开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

17、当春风吹绿了杨柳,当春雨唤醒了小草时,竹林里遍地是毛茸茸的尖尾巴--竹笋。他们依偎在竹子母亲的身旁,尽情地吮吸雨露,尽情地拔节生长,一天一个新高度。这时的竹子,是朝气蓬勃的。

18、春雨过后,竹子从地下慢慢探出头来,然后一点一点的长大,最后长的生机勃勃,粗壮有力,万物怎能抵挡住它的诱惑。

19、春雨刚过,竹笋破土而出。竹子生命是很坚强的,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什么环境下都能生长出来,就算是石头压住,也能钻出来。竹笋在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不断的生长。

关于历史的成语范文第5篇

关于读书成语

1、儒士成林:儒士:指读书人。比喻读书人很多。

2、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3、腹为笥箧:笥:盛书等物的方形竹器;箧:箱子一类的东西。腹部成了书箱子。形容读书多,有学识。

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5、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6、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7、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8、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9、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10、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11、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12、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14、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7、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18、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19、废书长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20、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21、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22、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23、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2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25、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26、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27、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28、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29、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30、聚萤积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31、贫士市瓜: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32、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33、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34、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5、案萤一:书案上借以照明的萤火虫都一了。形容正直的读书人做官被贬或死后,居处荒凉的景况。

36、轻贤慢士: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37、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38、诗礼传家: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3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40、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41、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42、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43、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44、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45、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46、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47、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48、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4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关于历史的成语范文第6篇

关于读书成语

1、儒士成林:儒士:指读书人。比喻读书人很多。

2、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3、腹为笥箧:笥:盛书等物的方形竹器;箧:箱子一类的东西。腹部成了书箱子。形容读书多,有学识。

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5、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6、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7、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8、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9、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10、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11、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12、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14、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7、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18、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19、废书长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20、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21、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22、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23、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2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25、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26、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27、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28、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29、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30、聚萤积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31、贫士市瓜: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32、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33、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34、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5、案萤一:书案上借以照明的萤火虫都一了。形容正直的读书人做官被贬或死后,居处荒凉的景况。

36、轻贤慢士: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37、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38、诗礼传家: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3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40、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41、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42、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43、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44、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45、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46、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47、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48、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4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上一篇:国家粮食储备库范文下一篇:高中生毕业鉴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