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路径范文

2023-09-19

课程思政路径范文第1篇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中发[3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 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原则, 引领思想价值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这要求我们在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 高校各门学科协同发挥育人功能,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质性和共向性。由此看来, 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 高校需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从而加快“课程思政”建设的速度。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涵义

在不断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个潜在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着孤岛式的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学往往是“两张皮”, 无法实现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仍存在脱节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地依赖于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在建设队伍上, 专任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团队没有做到团结协作;在培养人才上, 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做到交融、协作;在管理机制上, 课程与教育无法做到摆脱彼此脱节的现状。“课程思政”本质上不是新增设一门课程或是新增设一项活动, 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到每一门学科中去, 实现润物细无声。它充分体现了每一门学科的育人功能, 并重新确立了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美德即知识”, 它体现了课程德育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都是育人, 两者的本质联系主要体现在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等方面;但两者的侧重点又不同, 主要体现在内容、地位、特点和优势等方面。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体制, 增强育人合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其宗旨在于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 辅以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的教育, 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 实现人才培养。

三、“互联网+”驱动下“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青年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信息技术飞速变化, 00后作为从小就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的一代, 在关注点、接受习惯、处事方式方面与即将毕业的95后有着巨大的不同, 他们有着自己更加独特的认知方式, 其思维、情感、意识以及心理都与以往的受教育对象不同, 不再仅满足个性的彰显、能力的发展、基本需求的实现等, 而有着更为多样性的需求。因而, 高校思想政治的受教育群体正在产生颠覆性的转变。目前高校的“课程思政”过多地依靠思政课的理论引导, 大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自身无关, 重担都集中在思政课专业的教师身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逐渐脱离现实, 仅有极少数教师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 大多数教师改革创新的精神, 仅是在政策的催促之下被动地做一些调整, 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 高校必须做出行动来凸显课程的“思政”作用。

四、“互联网+”驱动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的实现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德育教育, 将思想政治意识整合融入到学科授课的各环节和过程中。“课程思政”就是在学科之间搭建桥梁, 使其融通, 相互促进, 通过挖掘其他课程的德育资源、德育功能, 凸显高校课程的“思政元素”, 其主要建设路径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研究。

(一) 利用互联网, 实现“网络课堂”与“离线课堂”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教育工作活起来,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目前, 大多数高校都在同步更新本校的多媒体设备, 专任教师授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如播放约5分钟时长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或中美贸易战相关的简短视频, 作为“思政元素”的补充资料, 亦可增加趣味性;同时, 可以借助PPT、优芽互动电影等工具, 自定义编辑图像、文本、表格单据、动画模板等多种制作素材, 调节单一的教学氛围, 利于交流互动, 也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共享学习资源。此外, 授课教师应积极主动更新和完善PPT内容, 做到与时俱进。课后也可适当地布置以“思政”为主题的PPT制作大赛与演讲比赛,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也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意识。还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利用手机APP或是公众号实时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动, 聆听国家发生的大事, 从而使思政教育与现实相结合起来。

(二) 实现各学科与思政课程的交叉融合, 落实协同育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包含高校全体教职员工, 而不是只由学生工作部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部来完成, 要能够做到全体部门高度整合。专任教师应认真思索如何将德育的核心内容合理融入自己所授学科, 将其与教学计划相结合, 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各类课程学习与思政理论类课程学习做到融会贯通, 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可以组织一支教学督导队伍, 对某一门学科进行“课程思政”专项听课并评分, 根据评估考察的结果予以一定的奖励, 提高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 打破“课程思政”孤岛式困境, 完善思政改革机制

高校可以引入资深思政课程名师, 也可以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 在培训期间, 尤其是要注重对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职员工的培训, 告知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顺其自然地开展德育教育,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其次, 各高校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交流会, 互相学习借鉴, 做到团结协作。例如可以学习上海高校坚持“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试点工程, 加大试点工程, 及时总结经验, 从而完善制度和机制保障。

(四) 注重思政精神引导, 实现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从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出发,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例如, 可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实事求是”的知识点, 具体化为实践操作中一项重要的准则, 即“会就是会, 不会就是不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可以把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规则意识融入平常的体育训练中;生物解剖学专业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让学生对敬畏生命、牺牲精神等正确的价值观产生共鸣, 不同岗位的教师都可以做出表率。也可以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身份, 由教师答, 学生问, 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 实现理性认知、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摘要:互联网应用背景下, 人才培育工作的战略地位越发突出, 高校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建设, 凸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通过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以及着手难点, 得出如何进一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 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7 (01) :43-46.

[2]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 33 (05) :60-64.

[3] 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17 (Z3) :15-17.

课程思政路径范文第2篇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学生受到不良价值观的侵袭

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 观念复杂而又随意, 导致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在当前全球互联网传播速度不断加快, 共享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 因为网络当中存在理性以及非理性的信息, 高校很难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与干预, 学生通过互联网将会获得更加多元化的观念, 在学生意志还不够成熟、坚定的情况下, 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从而产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高校思政教育人员要提升对这种现象的重视程度, 积极的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传承, 对个别学生错误观念进行有效的控制, 全面提升高校学生身心素质, 为后续工作与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思政网络教育平台滞后

高校思政网络教育平台以及信息获取渠道建设依然比较滞后。按照相关实践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很多高校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思政教育信息的需求, 开始构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借此提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沟通。此外, 高校还注重对思政教育网站的建设力度, 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形式, 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的形式掌握更多的思政教育信息, 提升自身的素质。可是在实施过程中, 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相对低下, 内容缺少创新, 更新速度较慢。

(三) 教师权威性受到威胁

因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教师也被看做是具有较高权威性, 广受学生尊重的职业。可是, 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地位受到了影响。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传递更加的便捷, 学生可以充分使用网络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与信息, 对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以后, 不再像以前一样, 一味的按照教师所教授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是借助互联网, 采用多维度与多角度的视角审视问题, 并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其次, 强化对学生理解信息能力以及判断问题能力, 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接触以及理解信息, 从而得到更加准确而又全面的数据, 这种方式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所以,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高校思政教师的权威性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

(一) 创设思政教育良好环境

在当前不同形式价值理念以及文化要素的碰撞下,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充分保持学生自身的意识形态, 并引导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从而培养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优秀人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一些综合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 会受到网络世界当中的不良思想以及不当言论的影响, 从而产生消极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益的影响。因此, 高校思政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其了解正确的社会舆论, 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观。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 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层次化教学活动,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要更加关注个性差异, 及时掌握不同学生的思想动态,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思政教育策略, 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

在“互联网+”时代, 教师要将互联网从教学工具转变为教学主导, 借助创业大赛的方式, 实现互联网、学校改革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 使其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阶段, 培养出具备实践、创新以及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极大的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为思政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 构建监督机制, 加强对于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在“互联网+”时代, 所有人都有话语权, 高校不能够将焦点集中于“谁在说”, 而应该聚焦“怎么说”和“如何说”, 采用合理化的监管措施, 对信息源头进行管控, 净化互联网环境, 优化学生用网制度, 规范学生网络行为, 从而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 提升思政教育者综合素养

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将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不单单要在工作当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还要利用多元化的手段提升学生自主意识。因为网络有着复杂的信息结构, 学生很难准确的判断网络环境当中的各种低俗信息, 如果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这些信息的侵蚀, 将会导致学生价值追求出现偏差。此外, 很多国外的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会产生猛烈的冲击, 比如, 部分西方国家经常会利用影视以及动漫等载体向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灌输价值观, 观众对于这部分文化载体缺少认知, 造成了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对我国人们思想精神产生影响。不同国家不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社会结构都会存在差异性, 西方国家更加注重个体的利益, 而我国则关注整体价值, 这两种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 高校思政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积极的开展思政实践教学工作, 充分引导学生产生更加坚定而又正确的自主思想, 使其能够分辨出网络环境中的不良信息以及与我国政治制度不像匹配的西方文化。

“互联网+”时代要求教师可以熟练的掌握各种网络操作技术, 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思政教学以及正向舆论引导, 充分凸显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尽管网络技术能够为思想教育提供诸多的便利条件, 可是, 最终教学的主导者依然应该是教师, 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基础上, 要注重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习惯, 使用网络技术向学生传递合理而又新颖的价值理念。久而久之, 让学生产生更加科学而又健康的网络思想, 了解如何在不同的阶段实现自我反省, 自主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 而不是盲目崇拜西方思想, 也不会在复杂化的网络环境中随波逐流。

(三) 丰富思政教育思路

尽管互联网能够处理很多高校思政教育问题, 但是依然无法完全代替教师, 不论网络技术如何发展和完善, 其作用始终是辅助教师教学工作, 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思政教育可以从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转变为师生良性互动交流的教育模式, 因此, 教师在“互联网+”时代要秉承将课程教学为主体, 互联网教学为辅的理念, 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适度延伸。以学生政治基础素养以及个性特征为基础, 开发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使得学生可以使用课内外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精品课程与实践教学案例, 确保教学内容与国家主流思想保持一致。此外, 教师还要定期的采取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其他组织实践活动, 录制好视频, 让学生反复观看视频。学生借助网络观看这些视频资料的时候, 也能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 学习视频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产生标准化、时代化的思想政治理念。

摘要:“互联网+”时代,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网络不良信息的浸染以及西方文化的侵袭, 为此, 高校思政教育中要确立互联网思维, 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培养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系统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认为应该从创设思政教育良好环境、提升思政教育者综合素质以及丰富思政教育思路三个方面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高校

参考文献

[1] 吴淼.从“人为”到“为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智慧的价值转型[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45) :36-39.

[2] 张硕.“互联网+”时代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 (19) :96-97.

[3] 张达文.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与发展[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 35 (10) :80-81.

[4] 韩春燕.“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及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5) :172-174.

[5] 程文.“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8 (05) :60-63.

[6] 许慧玲, 李小刚, 易志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究[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8, 1 (05) :253.

课程思政路径范文第3篇

一、大数据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新机遇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1], 也可简称为巨量数据集合。由此可见, 大数据本身具有的“5V”特点, 即Volume (大量) 、Velocity (高速) 、Variety (多样) 、Value (低价值密度) 、Veracity (真实性) , 为促进高校思政思维转变、载体优化、方法革新等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 转变思政工作者的思维方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 思政工作者要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转变思维方式, 将思政工作数据化。一是从样本思维到全量思维的转变。样本思维是基于少量的随机样本来推算和统计整体的情况, 这种思维方式简单、易错, 不能真实反映整体实际情况。而全量思维能够全面、快捷、综合、多角度的系统分析所有数据, 减少数据偏差, 使教育工作者通过大数据应用准确把握学生各方面的思想动态。全量思维与大数据的结合正好弥补了样本统计带来的弊端。正如舍恩伯格所说, “大数据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样本无法显示的细节信息”。[2]二是从因果思维到相关思维的转变。因果思维认为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必有其内在原因, 强调“为什么”, 这往往容易陷入执着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不能挖掘深层次的内在关系。而相关思维关注的是数据间的关联性, 侧重于探究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及其本质, 即“是什么”, 指导教育者运用大数据将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状况、家庭构成、心理特征等全部纳入到分析范围之内, 从而找到之间隐藏的关联性, 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受教者的思想动态, 分析他们的学习生活规律, 还能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防治。

(二) 优化思政工作载体

大数据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 拥有多领域、广区域的信息, 再加上自身传播快、价值高等方面的优势与博客、微博、QQ、微信等多媒体载体的结合, 远远超出了传统思政载体的范畴。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3509万人, 较2017年末增加4.7%。此外, 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48.9%、34.5%”。[3]作为90后大学生群体, 从出生就在不断接触互联网和自媒体, 知识更新快、接受能力强的他们谙熟各种类型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网神器的操作和使用, 并在发达的网络中留下了方方面面的“数字足迹”。思政教育者正好可以从这些海量数据中筛选、分析、整合、研究所需数据, 实时监控和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行为习惯、情感寄托和心理波动, 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 革新思政教学方法

传统思政教育, 教师主要采用模式化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或者通过问卷调查、抽样分析、谈话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简单、低效, 缺少精准认知, 缺少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在大数据背景下, 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在线学习与管理平台技术、手机客户端技术和网络爬虫技术等, 搜集学生活动数据, 与学生网上互动, 实时采集网络舆情数据;通过视屏录制技术、智能录播系统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微课”、“精品课程”录播室, 实时采集课堂教学数据, 挖掘和智能识别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态、接受情况、课堂反映等信息;通过校园一卡通技术, 采集学生在校消费水平、读书阅览量、上网频率或时间等数据, 为高校资助管理部门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了解学生课外生活习惯等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关系挖掘技术从教育对象的思想、语言、行为等数据中挖掘传统思政过程中被忽视的信息, 按照时间顺序或关联性分析教育对象的学习趋势, 挖掘各项数据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出关联规律, 为教育者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新机遇, 也为思政工作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现实依据。但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 高校思政工作要想适应变化, 顺流而上, 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 数据复杂化, 整合难度大

首先,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来自主流网站、社会媒体、校园网、论坛等多元渠道的数据借助视屏、图片、结构图、流程图等形式, 以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和结构化的形态展现出来, 如何采集、筛选、整合、处理繁杂数据成为思政工作者面临的技术难题。

其次, 在数据的搜集或分析过程由于输入的错误或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数据弄虚作假, 这些错误数据、垃圾数据或虚假数据会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结果。如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研判、分析、挖掘、提炼, 以确保数据的价值和质量, 也是当前思政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再次, 大数据系统存在误判风险。大数据系统主要利用信息处理技术来分析数据, 对数据的依赖性较强, 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解释的倾向性, 难以覆盖预测模型中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以全面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 挖掘因果逻辑以避免误判成为思政工作者的又一难题。

(二) 数据人才匮乏, 创新融合难

《全国首份大数据人才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人才仅46万, 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将高达150万”。[4]其中,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才占33%, 而教育行业大数据人才仅占3%。可想而知, 具体到高校思政领域, 大数据人才是多么的紧缺。另外, 大数据与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合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数据搜集者能够分析、挖掘、提取、存储、扩展高质数据, 过滤低质数据, 这就要求思政者不仅要树立大数据思维, 开拓创新, 还要具有专业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然而, 现实情况是, 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又缺乏思政的理论基础, 具有扎实功底的思政者又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去潜心学习和掌握大数据技术。因此, 加快建设大数据思政工作队伍, 创新融合数据资源是当务之急。

(三) 数据快速流转, 存在安全隐患

大数据为思政工作者提供了庞大数据以分析大学生的综合性信息, 但由于大数据本身具有的“5V”特点, 这些涉及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受教育环境、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就存在被窃取的风险, 会对当事者造成严重的侵权和伤害。另一方面, 大数据具有动态性和共享性, 当大学生在QQ空间、朋友圈、论坛或者贴吧等社交平台上互动时, 他们的个人信息、地理位置、聊天记录就已经在数据化并被共享, 如果这个时候, 教育者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采集了学生的上述信息, 这无形中就是一种侵权。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

大数据的到来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其对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巨大利好和全新挑战也不容忽视, 要求思政工作者要与时俱进, 探索思政工作路径。

(一) 树立大数据思维, 推进平台资源整合

所谓大数据思维, 就是从大数据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然后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或手段解决问题、预测数据发展趋势的思维方式。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树立大数据思维, 将日常工作数据化, 及时采集学生数据, 建立数据资源库,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最后再通过信息甄别系统完成多维度数据信息验证, 建立全面的大学生数据资源平台, 从而提高信息采集和应用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另外, 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平台整合时, 高校可通过加强校园无线宽带、局域网、移动数据终端服务建设, 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面, 方便师生利用网络加强线上沟通, 并做好数据的记录与存储;也可通过教务与教学管理系统, 不断开发智慧化的网络学习、教学评价、学习任务管理等;或者通过图书管理与借阅、校园门户网站、校内BBS社区、短信平台、微信、QQ等应用向学生不定时推送与其关联度较高的思政内容,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辨识判断能力, 抵制“俗化”和“西化”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 培养数据素养, 建设大数据人才队伍

“数据素养是指个体具备数据理念, 在不违背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理性地获取、分析、处理、利用和批判数据的能力与道德修养。”[5]在大数据背景下, 要推进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就必须构建出一个优秀的具有数据素养的专业团队, 将数据素养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授课方法的选择、教学目的制定, 提高教育者的数据处理能力, 营造数据素养的氛围和环境。

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大数据与高校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的关键。首先, 组建大数据应用团队。高校学生处 (学工部) 、团委、各学院辅导员要联合组建高素质大数据应用团队。其次, 提升大数据应用技能。开设大数据专业培训班, 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传授大数据理论知识, 使思政工作者掌握大数据技术处理流程, 培养他们自觉挖掘数据的能力。最后, 加强校企合作, 特别是与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

(三) 强化信息安全教育, 完善大数据应用制度

大数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要求高校要采取措施以确保学生信息的数据安全与数据保护。首先, 国家层面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 完善数据信息管理利用制度, 明确数据挖掘、范围管理和使用权限。其次, 社会层面要构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校与家庭等方面的联动机制, 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育人管理机制。再次, 高校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各学院、部 (处) 、科室要联合, 成立思政小组, 共同参与制定学校大数据应用教育实施方案, 完善数据应用的标准化程序, 实现层层指导、明确权责、合理组织。最后, 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 提高其辨析真伪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网络伦理。

大数据时代, “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 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6]。因此,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思政工作的新特征, 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创建联动机制, 积极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健康发展。

摘要:大数据时代, 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新机遇, 转变了思政教育者的思维方式, 优化了思政工作载体, 革新了思政教学方法。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数据整合复杂、挖掘难度大、数据人才匮乏、创新融合难、数据安全隐患等新的挑战也层出不穷。在大数据背景下, 高校要立足现实, 树立大数据思维, 培养数据素养, 加大安全意识教育力度, 完善大数据应用制度保障, 以期从这些方面探求思政的新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政,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军.大数据:从海量到精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2]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盛杨燕, 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3] 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8年8月) [EB/OL].http://www.sohu.com/a/250378117_665157.

[4] 全国首份大数据人才报告 (2016年7月) [EB/OL].http://www.sohu.com/a/107189810_353595.

[5] 刁生富, 姚志颖.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素养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 17 (5) :1-4.

课程思政路径范文第4篇

一、在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发生转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是教育者采取全堂灌输的理论, 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接受的状态, 这样的授课模式是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者则为教育的客体。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教育者和管理者素质、能力和责任的考量, 是高校思政教育路径优化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大数据这样的背景下, 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也越来越便捷化,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课堂上的主动权, 有了更多自身的想法,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教育的主体, 因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逐渐发函和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发生了变化, 逐渐由以前的单主体模式变为现在的多主体模式。

(二) 资料处理的转向。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一些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均靠的是教育者, 而收集和处理资料的形式也较为单一, 大多是以传统的形式为主要的方式。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使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在大数据时代, 很多信息是共享的, 这将减少了一部分教育者的工作量, 进而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对数据的精确处理中, 使其能够深度挖掘某个信息的改变和发展。发挥思政教育者的优势, 争取让思政教育把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意思、有趣, 让学生有满足感、成就感和获得感。同时带来改变还有数据收集的多样性, 以往的数据收集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出现, 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收集数据的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起来, 这样的改变和转向则需要更为庞大的数据系统的支撑。

(三) 教学更为精确化。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多凭借着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对受教育进行知识的传输, 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分析也往往不是很透彻, 而在大数据时代下, 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科学和更为精确的数据分析基础,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不再像以前一样处于经验化的状态, 更多的是科学化的发展。

二、在大数据视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为多样的要求和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更为健康持续的发展, 就必须注重大数据时代的改变, 在大数据背景下强化自身的发展, 否则一味的坚持以往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 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来越脱离实际情况。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提升。

(一)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了改变, 不再像传统的教育过程一样, 已经变化为多主体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联系更为紧密, 两者互相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将受教育者也视为同样的主体的地位, 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不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相关的知识, 激发其的能动性, 才能真正发挥其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会更好地体现出来。

(二) 学会对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要想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学会对数据的相关处理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运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和完成自身的发展, 同时学会将一些事情和事物进行量化处理, 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价值, 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为科学的发展。

(三) 发挥大数据时代正确的引导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 网络信息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为人们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发展信息, 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大数据时代的过程中, 对网络信息进行更为准确的把握和分析, 对网络信息进行一定的筛选和把关,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发挥大数据时代的正确作用, 而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不良信息的传播。

(四) 注重发挥实践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的人认为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 不需要发挥实践的作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虽然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数据支撑, 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为准确的发挥其的价值, 但是仍然要注重实践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也只有将实践与大数据时代联系起来, 才能真正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的发展。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过程, 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在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应的提升。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需要的是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多方面的努力和完善, 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才能更好地完成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

摘要:在现代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更是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在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发生的转向出发, 进而提出了提升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转向,提升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迪.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与发展路径[J].知识经济, 2017 (6) .

[2] 陈育义.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J].品牌研究, 2018 (6) .

课程思政路径范文第5篇

一、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

思政教育顾名思义是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帮其树立精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观。因而,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从具体上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对学生的思想与政治动态的重视,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使学生真实的了解党和国家。各高校应积极的组织思想政治学习活动, 从而协助学生了解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问题分析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 其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怎样开展思政教育, 怎样通过思政教育来树立学生的思想观。因而, 从思想观念来看, 高校的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 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思想的健康, 促进人才目标培养的实现。

1、目前高校思政教育问题分析

从当前现状来看, 高校思政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不仅影响了教育质量, 也阻碍了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首先, 高等院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思想观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指导作用, 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教学水平。但从目前高校教育的思想观念来看, 缺乏准确的思政教育观念, 使其缺乏了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高校对思政教育课程安排与类型较小, 使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其次, 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比较落后, 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育模式是教育的运行方法, 对教育水平与质量有很大影响。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来看, 没有可行且合理的教育模式, 缺乏创新性, 影响学习质量。课堂枯燥乏味,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高校思政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思政教育模式落后, 导致师资力量缺乏, 不能及时更新教育模式。只采取单一的传统枯燥的教育方法, 灌输式的教学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不活跃、不互动, 使学生丧失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 师资力量的缺乏使教学质量下降,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大部分高校不重视思想政治的教育, 缺乏拥有过硬专业知识的教师, 不重视、不引进专业师资, 不更新、不改革、不创新教育模式, 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原因。

3、高校对思政教育问题的应对政策

在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仍有一些教师在传统教学, 认为“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笔”就可以完成思政教学。这样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 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丰富的形式, 借助互联网来展示教材或教材以外的内容, 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另外, 高校应该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起来, 重视其教学模式与观念, 提高教学水平, 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提高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 使教师了解到思政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三、互联网视域中高校思政教育问题的改进路径

高校应重视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枯燥教育方法, 创造多元化教育模式,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结合其知识传播的便利, 使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来, 增强思政教育的幽默性。与此同时, 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例如在讲授了人物生平后, 可以给学生讨论与消化的时间, 可以从平等的角度来与学生探讨, 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制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有效性。此外, 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与关键, 师资力量的提升也尤为重要, 师资力量的好坏是衡量其教育水平与质量是否能够提升的关键。所以要引进先进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壮大思政教育的师资力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思政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人才的重要部分, 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提升和学习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互联网视域下创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新的历史条件与时代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目标与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播者, 应该不辱使命, 在深入了解认知、科学知识的继承、高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结合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与发展规律, 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观, 创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建设高素质教师团队, 才能有效的推动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 实现思政教育与时俱进, 实现教育现代化。

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承担着培养我国人才的重要任务, 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很大作用。而思政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对学生的发展与学习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是目前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 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提升,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进步。因而,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各高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起来, 认识到其重要性, 积极采取措施来进行思政教育的改进, 从而提高互联网视域下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 进行对互联网视域下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路径进行探究, 以期待对高校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高校思政教育,改进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玉俊, 王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科学中国人2016 (9Z) :230-231.

[2] 闫帅.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 2015 (7) :114-116.

课程思政路径范文第6篇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不但关系到人类个体, 还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问题。它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需要等作为出发点, 用一种理解和尊重的态度, 关系和帮助的形式,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化发展。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在教育领域内, 也是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想追求。在实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时, 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及个人需求, 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从而帮助高校的贫困生实现全面发展。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承认高校贫困生是一种物质生命和特殊文化的存在;二、成人贫困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确保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三、承认贫困生在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方面的核心地位;四、尊重贫困生的主体性地位, 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与学习质量;五、学校应尽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多种合理化需求, 以使其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 贫困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其合理化需求的尊重基础上, 并充分调动贫困大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既能够适应目前的社会发展需求, 也能促进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竞争的激烈化不断加剧, 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与思想、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多, 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 不得不使高校在进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变。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高校在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还要以人文关怀为准则, 给贫困大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 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与成才。

(二) 人文关怀能满足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

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可以促使人在精神层面得到成长, 然后才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能力。可见, 精神成长对于一个人而言, 比获取科学知识更加重要。高校在开展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要先对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进分析, 在心理上给予贫困大学生疏导, 改变贫困大学生以往的观念, 重塑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用关怀、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大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挖掘,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条件下, 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引导并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和“做学问”, 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大学生的综合化发展。

(三) 人文关怀是对贫困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文关怀为基础, 给予贫困大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理解。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和家庭生活环境等, 因此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采用科学化的教育方法, 对其实施人文关怀。贫困大学生的在个体特征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增加, 视野的开阔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提升, 使自身的自我意识增强。而且, 在判断事物方面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外, 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也比较强。因而在贫困大学生追求独立自主的过程中, 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还要对其实施相应的人文关怀。

三、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实现对策

(一) 正确认识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发展成果的必然, 既冲击了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也弥补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将人文关怀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不但可以改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还有利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并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事项进行明确规定, 保障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高校要加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 提升其理论知识能力、研究能力与人文素养。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误区, 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富有生命力, 发挥出真正的教育作用。

(二) 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对贫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充分的尊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贫困大学生时, 首先要肯定贫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尊重其积极追求思想价值观念的目标, 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对于教育者传播新的知识、观念与理论, 纳入到自己的主体意识中, 创造性的将其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教育对象进行主体性的发挥, 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而发挥主体性的前提条件在于对人的尊重, 因此,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 使其能够主动发挥自身的个性。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进行因材施教, 从个体的不同情况出发, 对其实施不同的人文关怀, 促进贫困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使其在不同层次、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 都能够做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进行学习和创造, 从而实现全面化发展。

(三) 以人性化的措施进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要以社会化人格来确立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方向为依据, 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满足。另外,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有人性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精神需求予以满足。同时, 当代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育内容方面还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既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又要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因而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学生发展为重点, 要重视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道德、人文、法律等知识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回到高效的教学中, 利用教学途径是人才培养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使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性化。最后, 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性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采用合理、规范和符合传统文化理念的方式, 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开展理解和体验活动, 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

(四) 转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 注重贫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重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上的资助, 忽略了对贫困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而一个大学生如果在校学习期间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虽然物质资源并不匮乏, 但心灵贫瘠, 也难以成为一个具备主体性的人, 精神上的缺失, 会成为影响贫困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一方面是因为高校贫困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法获得存在感, 另一方面是因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自尊并未得到充分尊重, 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同样未得到充分满足。所以, 高校还要用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来实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重视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况, 给予其一定的理解、尊重与帮助。物质资源的匮乏能通过物质补偿来满足贫困大学生, 但精神需求是一种生长性的需要, 能够使人存在有尊严、有价值的内在动力, 人对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上的不同在于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外在环境或借助他人得到满足, 而精神需求无法从他人和外部环境上获得满足。心理学上指出精神需求是一种指向成长的、可以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内在特性得以实现的需求。精神需求是具有积极性、建设性与创造性的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因此, 高校在进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还要采用多种方法, 从不同角度来了解贫困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 对贫困大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 以便更好的为其提供服务,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 高校还应制定相关的制度, 确保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规范学校的相关秩序, 构建健全的支持系统, 便于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各种在校服务, 让贫困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需求上得到满足, 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 在思想上得到进步, 进一步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 进一步强化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使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能够更加富有发展潜力, 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还要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还要加强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必要性、路径选择、内容构建和评估体系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强化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建设。同时, 还要在实际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将其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内容, 发挥实践活动积极的育人作用。首先,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较的内容要结合实际的社会生活。高校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和社区活动,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 使学生的爱国情感不断得到增强, 同时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其次, 要不断调动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让其自行进行组织、策划和活动实施, 发挥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另外, 扩展社会实践的基地, 高校可以与一些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周边的社区或是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实践活动, 提供更多机会和活动的平台。

(六) 创造良好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环境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而且, 外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所以, 高校, 还要以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人文环境, 先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 为师生提供自然美好的教与学的校园环境, 使师生身在其中, 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同时, 在建设校园环境时还要注重在细节处充分融入人文关怀, 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与理解。另外, 还要积极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方面是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是良好的校风有利于高校形成好的教育环境, 为师生维护学校利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制度保障, 能够更好的对师生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 使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规范。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则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便于教育人员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 从而有助于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不仅仅是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活动, 不但能够使贫困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人性化的关怀, 还能促使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从而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学术研究能力强的社会人才,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文化和价值取向, 还要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而高校贫困生又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重要团体, 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认可并尊重高校贫困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改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实现路径, 站在贫困大学生的角度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为其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于凤超.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实现的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 (11) :191-192.

[2] 侯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路径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01) :70-74.

[3] 袁奉亚.基于人文关怀背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探讨[J].知识经济, 2014 (11) :158+160.

[4] 杜雨来.探寻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实施的合理路径[J].世纪桥, 2013 (12) :38-39.

[5] 徐吉, 钟明洁.人文关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指向[J].高教与经济, 2010 (01) :21-23.

[6] 杨林.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2) :67-70.

[7] 薛深, 刘慧婷.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05) :112-115.

[8] 臧文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167-169+182.

上一篇:客户体验问题范文下一篇:立法法的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