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药理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中药学是中医药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重要课程。中药学主要是阐述和研究中药基础知识和临床运用的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是从中医基础过渡到中医临床的桥梁课程。笔者结合中等卫生学校学生情况及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以适应中等专业学生掌握中医药专业职业技能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中药教学质量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及办学规模的扩大,给中等职业学校办学造成极大影响,生源质量下降,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探索知识行为缺乏。给教师授课带来新的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能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学生建立起互动的、科学可行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状况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 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提升能力,适应教学需求

1.1 结合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中等职业校教师应从其课程特点出发,制定较好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应用性的特点,强调以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中药学既是基础课程,也是实践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应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并将实践中成功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师成为集教书、科研、管理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教师应具备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都强的“三强”型教师,才能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培养需要。

1.2 加强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中药学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以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和中医诊断学为主的中医学知识和以药理学、化学、中药炮制学及药用植物学等为主的药学相关知识,学科交叉,内容丰富。只有自身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实践中总结创新,自觉地将知识与创新能力思维结合起来传授学生。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3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中药学涉及面广,应与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相结合,运用联系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中药学学活学透,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培养求异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主题鲜明,简明扼要,富有条理,生动有趣地把知识和经验有效结合,生动地传授给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1.4 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课件制作技术和能力,熟练使用各种教育教学软件和先进仪器,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教学信息,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共享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和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2 遵循科学规律,探索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1 引导和教育学生,促进自主学习,逐步形成“学为主、教为辅”的自学式教学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合作式学习。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学”的个体差异及主体作用,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师生双方缺少交流,教与学两者相互脱节,重教轻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是中药学教学方法变革的重要趋向。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下自学思考题,并对重点难点给予提示。例如麻黄的临床应用,学生在自学时,就可以学习到麻黄的药性:味微苦,性辛、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可运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实证、风寒外束的喘咳证,还可用于水肿而兼表证及取其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在课堂上,讲述中药临床运用的实例。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中药是服务于中医的学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疾病。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加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2 培养寓教于娱乐式教学

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相关资源,搜集学生感兴趣的中药学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传统的教学教法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加强师生沟通,把握教学节奏,增强教学效果。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和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图文并茂的汇集,使每一节课都生动、活泼、有趣地展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讲授补气药中集中参类药物的比较鉴别时,将集中参的植物、饮片图片及功用区别与联系通过幻灯片讲解,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一边讲解,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注重课堂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讲授中药学知识,学生会觉得无趣和乏味,教学效果差。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法,与职业教育的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悖。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课堂讲授中适当引入一些中药学言语和典故,可以抓住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简单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中药学讨论专题,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准备发言材料,登台讲解。教师听学生讲解,然后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通过准备过程,学生也培养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

2.3 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认真做好教学计划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和赏识学生,给学生信心,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后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接受情况及有何要求,教学过程存在哪些问题等,及时改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修改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计划的可行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程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学习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予以启发、指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向着符合教学要求的方向发展。尽力全面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加以鼓励和引导。这样能充分延伸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自信、愉悦的情绪体验。适时、充分、恰当对学生进行赏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中职学校中药学教师更应善于根据专业特点、学生情况、社会需求,合理地调整和更新学科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摸索和改良教学方法,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学水平的保证,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首先探讨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从知识和能力界定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然后又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师资水平的培训策略。

关键词:双师型;培训

作者简介:杨梅(1969-)女,,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药理学和行动导向教学法。

21世纪,知识经济出现端倪。人才资源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腾飞的战略选择。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输送具备高水平实践动手能力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否与高水平的师资密切相关。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不同,是为生产建设培养具备扎实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较强的实践能力是高职人才的优势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具有较高水平的高职师资是关键因素。因此,高职教师的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高职学生的素质水平。经过文献调查发现,最早提出“双师型”概念的研究者是时任上海冶金专科学校的王义澄先生。《中国教育报》于1990年12月5日第3版刊载了他的文章《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于是,双师型教师第一次以专业概念的形式提出。随后,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普遍实践能力不够和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虽然当前大多数都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学界对何为双师型教师即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却未达成共识。比较普遍的有三种提法。第一种来自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双师型教师(即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这种提法认为双师型教师与工程师两个职称的叠加,即双职称。第二种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业课教师具有教师系列之外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此外,还有双师型教师即“双素质”的提法。笔者认为,前两者都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存在偏差,仅仅看到了双师型教师的表面素质,然而,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两种职称、两种证书的线性叠加,而是基于高職院校教学目标所决定的。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组成一开始就是非职业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自于普通高校。这种“半路出家”式的组建模式必然决定职业教师队伍的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由此可见,我国高职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实践能力较低和实践经历不足的问题,正可谓“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因此,本文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解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宏观理解。从高职院校整个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来讲,整个高职院校的师资组成来自两部分。既有校内的专职教师,又有来自于企业的挂职教师;既有专长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专于专业技能教学的。这是一种宏观的对于整个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理解。第二种从教师个体来讲,本文遵从双素养的理解。即教师同时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能进行技术应用的双重素质。双证或者双职称仅仅是“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外部表征,双师型教师更重要的是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本文从教师专业结构的角度来阐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叶澜在肯定教师职业专业性的基础上,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分为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理念结构。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双师型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理念。双师型教师的知识双师型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知识和现代企业运行中的实际知识。与本科院校的教师相比,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更侧重于现代企业运行中的实际知识。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总体来看,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能力、所教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较高水平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必需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优势所在。实验能力主要指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实验仪器、设备、相关的实验方法等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高职院校双师教师能力结构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也是当前双师教师亟需提高的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能力与本科院校的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很大普通,相对而言,本科院校的教师的科研能力更加侧重基础理论研究,而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建设一线,所以高职院校的双师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更加侧重于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科研开发的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所教专业的较强实践能力。总之,由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自身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素养,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能力,更要具备所教专业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职业教育的教学。

二、双师型师资培训策略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普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努力为社会经济建设直接输送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要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对高职院校的长远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多数毕业于普通高校,而且受政策、制度、经费的限制,从学校外部引进“双师型”教师不是教师队伍建设主力,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内部专职教师的培训,是强化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一)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注重终身学习,不断夯实自身的双师素养。双师型教师的成熟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能仅仅注重职前的学历教育培养。双师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升要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在保证平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并有计划地去国外或者校外实践基地脱产学习,提升自己的双师素养。此外,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紧跟社会需求的应用性教育,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不断涌现的高新技术,因此,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教师更需要终身学习。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刻地反映在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教师如果不重视终身学习,将无法适应未来的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如此,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使得先进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全方位地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才能胜任高职教育的教学。

(二)高职院校应该经常聘请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知名职业院校的专家做学术报告和讲座。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不用于于传统的高等教育象牙塔的“学科中心”模式。它要求的是以“能力定向”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的成功离不开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专门人才。然而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始于80年代,起步较晚,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毕业与普通高校,缺乏双师教师的专业培训经历,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先天不足。然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除了高职院校本身要创造机会加强培养之外,而且高职院校可以聘请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科研结构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专家为校内教师做学术报告,指导校内教师的实验教学、实训和实习等。聆听校外高水平专家的报告,接受校外先进单位专家的指导是快速提升双师教师实践能力素养的有效途径。从校外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水平的专家身上汲取经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够加快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

(三)高职院校应有定期与国内外先进的高职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高职院校应该定期派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到发达国家、地区进修学习为了提高全国职业学校的师资学历水平,教育部于1999年在全国确定了约10所名牌大学作为在职研究生培训基地,旨在培養一批年轻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师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支持校内教师一方面走出去学习其他院校、科研机构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本校师资队伍的职业教育素养。此外,高职院校也应该选派业务水平较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的教师到发达国家学习国外的高职教育教学经验,观摩国外的先进实验仪器,并将学到的国外高职教育的最新经验带回学校,使得国内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能与国际接轨。

(四)高职院校努力为教师创造机会,定期到校外的企业挂职训练,提升实践能力。例如在日本,日本的双师型教师,必须先去企业工作,然后才有资格转到教师岗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公司挂职锻炼是提升其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必要手段。尤其是缺乏专业实践的青年教师,更应该抓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机会,磨练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到企业、公司挂职锻炼一方面可以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将在企业所学到的新技术、新方法带回课堂,融入平常的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必须依托社会,加强与地方企业、公司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具体说来,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实践教学,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参与企业和地方性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将企业在生产一线遇到的科研难题纳入学校的科研项目,一方面可以为学校争取科研经费,另一方面可以深入企业一线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真正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宁.河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0.

[2]刘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华南理工大学,2010.

责任编辑 时红兵

药理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实训教学探索,分析药理学传统实训教学存在与岗位对接的实训内容偏少、学生综合能力较低、实训考核方式单一、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应用模拟药房以对接岗位实践、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比例、优化考核方法、丰富第二课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资源库等对策,以優化药理学实训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理学 实训教学 岗位对接

药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据用人单位反馈,学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临床实践工作做到得心应手,在校所学与岗位实际工作差距大。传统的药理学课堂教学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而现行的实训教学往往偏向于动物实验,与高职学生的岗位实际工作对接不紧密,已不能跟上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职业岗位进一步紧密对接,是药学教学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改变单一、传统的实训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岗位实践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学科相关的临床实践技能,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才能驾轻就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

一、高职药理学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与岗位对接实训内容偏少,理论知识难以联系岗位实际

传统药理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药理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岗位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各类职称考试当中也是必考科目,所占分值很大。药理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在传统教学当中,理论课时占比远远大于实训课时。高职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数是药房,极少面向科研工作岗位,而传统药理学课程开设的实验主要是结果验证型的动物实验,内容与岗位需求不尽相符。在以往实训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设定好整个实验操作的流程供学生操作,缺乏创新性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动手能力。这就造成学生走上药房实习工作岗位后容易出差错,不懂得如何为患者介绍及推荐药物,药学服务意识不强,对同名不同规格或相似名称、相似包装的药物易调剂差错。部分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缺少与岗位对接的实践训练及环境熏陶,在实习过程中面对患者人数多、处方单较多的情况时,容易出现紧张心理,进而出现调配出错的现象。

(二)学生知识面窄,综合能力较低

教与学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学生能将在校所学应用到岗位实际工作中才是真正的成功。高职药学毕业生工作的场所多数是药房,药房里的药物品种繁多,学生反馈走上实习岗位后遇见的很多药物是课本上所没有的,学生仅局限于教材及课堂所见,社会实践极度缺乏。学生学习知识的灵活应用程度普遍不高,对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药物选择及依据并非很清楚。比如,感冒药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多数是复方制剂,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学生需要知道各类药物成分的作用原理,哪种药物成分对感冒发热有效,哪种药物成分能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哪种药物成分能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疼症状等。这就需要学生形成整体知识体系,需要通过与岗位对接的实训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拓宽知识面,扩充知识储备,提高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药师,不仅需要全面掌握药物知识及患者的情况,还需要有较好的人际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清晰地向患者传递药物信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提供恰当的药学服务,而这些能力都难以仅通过理论教学达到。

(三)实训考核方式单一,难以体现学生真正技能水平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良方。传统的实训考核方式单一,一般只重视实训报告的书面表达,不符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缺乏实训操作的考核,无法有效评估考查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部分学生实训参与度较低,药理学的实验多以分组进行,在实训课中个别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导致整体教学成效难以呈现。

(四)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药理学专业教师并非师范类毕业生,教书育人方面能力或有不足,实训教学初期,多数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讲解,再由学生分组操作,最终书写实验报告,呈给教师评分,这容易使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精神。部分教师是由高校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对当下学生就业岗位实际了解不足,导致学生在校所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严重。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学生也较擅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但部分教师不懂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仍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高职药理学实训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模拟药房以对接岗位实践

国内已有不少高职医学院校建立模拟药房,模拟药房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有诸多优点,一是与岗位对接,能让学生体验模拟环境,更适于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求;二是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培养服务意识;三是可减少药品耗材。在实践初期,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模拟药房,浏览药品包装盒,辨认不同药品,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加深记忆药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在实践后期,训练学生药品调配技能,尤其是根据“四查十对”进行处方审查,如收方、审方、配药、复核、发药流程,教师先应用处方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依据处方案例进行调剂技能训练,同时训练学生问病荐药的技能。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即部分学生饰演患者,部分学生饰演药师,以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比例

实训课与理论课相对比,学生对实训课的兴趣更为浓厚,由于高职药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多数是零售药店,为了更好地与岗位实际对接,建议有所侧重于与岗位对接的实训内容。如通过模拟药房或实际药房的感官体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更深刻,理解得更为透彻,还有助于学生加深职业认同感,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可通过角色扮演及“四查十对”处方审核,提前体验职业岗位职责与细致严谨的工作要求,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验证实验结果,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理论课讲解硫酸镁口服给药途径可导泻利胆,注射途径可抗惊厥降压,学生只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如若引入实验,给家兔以不同给药途径使用硫酸镁,去观察及测量家兔的生理变化,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效果远胜理论讲解。

(三)优化考核方法

传统的实训考核方式单一,不符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针对目前的考核体系,建议在学期末设置实训操作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在本课程最终成绩占据一定比重,这样能很好地检验教学效果及学生水平,起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學的作用。实训考核可设置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实验动物的抓持、给药方法等技能考核;二是考核学生处方审查、调配,以及问病荐药方面的岗位应用技能,可从平时训练的案例及处方材料中随机抽取进行考核。为了紧密对接岗位需求,建议有所侧重于第二模块岗位应用技能的考核。

(四)丰富第二课堂

为了深入对接岗位实际,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药品零售企业,或与当地零售企业、医院对接,组织学生到实体药房进行实践。高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多数是零售药房,教师组织学生分别选择药物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海报上的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药品外包装、主要功效及不良反应等基本信息,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或者附近的乡村,进行安全用药的知识宣传,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学生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中,为社会尽一份责任。针对一些操作烦琐、难度较高的实训内容,教师可将这些操作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反复学习,以更好地促进练习。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极大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药理学与岗位实践关系密切,要上好药理学这门课程,教师需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技能,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可定期到社会药房参加社会实践或者脱岗培训,增长岗位实践经验,关注药物最新前沿知识,以教给学生更贴近实际工作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可通过线上批改实习生的周记,及时了解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药理学课程的应用情况及遇到的困难,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加强岗位对接。教师还需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熟悉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组织教研组集体备课,老教师一对一带领新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六)建立资源库

高职生的在校实践只有两年,学习课时少,教师可通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网络平台广泛收集案例,与药理学专业教师开展讨论并筛选典型案例、处方等,创建常见病的案例库和处方集,并可根据典型案例创设教学情境、角色扮演文本材料。还可建立视频形式的案例库,在实训教学中,可穿插视频案例,帮助学生直观区别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的症状变化。资源库平台有利于学生查询和了解药物作用及适应症,使学生在实训操作中有可靠的参考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药理学是药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药学专业学生职称考试的重要学科,在药理学课程的实训教学中,需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不断探索实训教学方法,总结经验,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段毅伟.模拟药房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8).

[2]郭育慧.高职《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8).

[3]倪礼礼.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的教学策略探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

[4]翟科峰,段红.以应用性为导向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6).

[5]张文静,刘倩蓉,赵雪红,等.专业认证背景下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4).

[6]方宇,黄泰康,杨世民,等.国外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7(5).

[7]刘婷婷,毛小明,操电群.模拟药房建设及其在药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2).

[8]鲁仁义,吕权真,阎澜,等.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J].广东化工,2020(19).

[9]王园园,王涛,蒋会慧,等.《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10]裴林国.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药理学课程建设改革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0(22).

注:2020年梧州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药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WZJGZY202009)

【作者简介】陈 兰(1991— ),女,广西岑溪人,梧州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职药学专业教育;梁 慧(1989— ),女,广西梧州人,梧州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药学专业教育。

(责编 杨 阳)

药理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就我国药理学的特点、研究内容及任务,以及我国现阶段药理学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以科研为重点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在药理学学习上的主动性、创新性,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作为教学改革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改革 科研 人才培养

药理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在药学、医学与生命科学之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设计实验,将理论发展到实践的能力是日常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目的。我国药理学现阶段虽然发展十分迅速,新论文新成果层出不穷,但作为人才储备与培养的本科教育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培养学生作为一名药理学相关科研人员该有的基本素质,甚至不能让学生切身领略药理学的学科魅力,从而限制学生对药理学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以及自身的创新思维。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不仅涉及到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水平,更涉及到未来社会的进步。因此,本教研室认为,药理学的教学应以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作为最终目标,在理论培养的同时,以科研实践为教育重点。如此在培养相关人才的同时,也对发展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药理学的特点

药理学在我国于二十世纪初期初步出现,尽管很多知识基础都来源于西方,但我国药理学经过开创期、起步期、摸索期、进步期、发展期五个阶段,[1]100多年历史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点。

1.1 与临床医学相结合

药理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在药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涉及了很多医学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在传统医学发展优秀的中国,药理学同传统医学的结合更为密切。如陈克辉教授发现了麻黄素的作用之后,不仅加速了对麻黄在中药中作用机理和作用物质的认识,而且据此促进了新药研发,在临床医学上起到不可磨灭的治愈效果。药理学学科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同时,进一步的发现并研究了新型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而新的生理病理机制的发现,又为药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目标。

1.2 学科互通性强,创新性显著

药理学向来不是一门单纯简单的学科,在学习药理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涉及到了对药物作用机理的学习,更涉及到了病理生理学、免疫学、药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乃至医学基础知识等学科。而在实践科研中,又涉及了其他学科实验的技术方法的应用。因此药理学具有很强的学科互通性。而就因为它同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联系,因此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基础学科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基因工程的完善,随着基础学科的进步、设备的精细程度逐渐提高,对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已经从宏观水平达到了微观水平,从器官水平提升到了分子水平。[2]

1.3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理论的存在意义是为了指导实践,药理学也是如此。在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同时,相关的实验也将同时展开。理论同科研实践的结合是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必备的特点。以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来对书本理论进行考核,同时以书本理论作为科研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 我国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对于每一位从事科研的工作者来讲,其任务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科研、教育与实践。药理学的科研工作者也不例外。科研是为了探索与发现新的药理学研究成果,更新药理学研究知识,推进药理学学科的发展。教育是为了能够将成果与知识代代相传,让后人能够在领略前人智慧,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更高的提高。而实践则是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真实生活和工作,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通过对药理学的學习,本文将药理学的任务和意义整理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1)研究药物作用方式,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药物的作用机理是药理学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而作为临床有效给药的指导性学科,如何评定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成为药理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如何正确有效的指导临床给药也成为了药理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2)研究病理机制,促进学科发展。药理学是与病理生理学具有密切联系的科目。通过对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从而应用到药理学的发展与研究中,探索机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的病理生理状况下药物如何发挥药效,也将是药理学研究中待需解决的问题。

(3)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提高科研创新性。培养后人的科研素养是每一位科研人员都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将获取的研究成果与外界最新研究内容编化为理论知识,对后人进行理论传播、培养学生兴趣是药理学科研工作的另一重要任务。

(4)研发新型药物,加速临床医学的蓬勃发展。每一个新型药物的研发,都需要经过几百几千次实验,而药理学的一大主要内容便是评价药物的药用价值,因此为新型药物的发现与研发提供了方便。同时新药的发现,则能够促进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而研发新型药物,也成为了药理学研究最为长久的内容与任务。

3 以科研为重点的药理学教学改革

3.1 我国药理学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国现阶段药理学研究进步迅速,新的成果与发现层出不穷,但就我国高校药理学教育而言,还有较多不足之处。现阶段的药理学教育,更偏重于理论上的进步而不注重实验方面的进步。学生在课堂上确实可以接受到更为先进的研究成果与知识,但却并没有更实质性的体会,甚至出现不明白该成果有何作用的情况。而在实地实验操作过程中,现阶段高校更注重于演示实验、论证实验。当然该现象并不只是存在于药理学教学中,而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多个学科中的现象。这样学生往往只是对该实验有了掌握,但并不明白为何要用这样的实验过程去验证理论。如此实验教学,反倒是将实验变成了理论,并没有达到高校开设实验课程的目的。长期如此,学生们可能会生成对科研、对实验的抵触情绪,而更习惯于接受灌输性理论教学。

现阶段药理学教育模式不仅会造成学生对该学科的了解不足,还会造成学生对药理学科研试验的不重视而且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药理学这门科目的爱好,从而造成药理学方面人才的流失。如此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我国药理学研究特点及任务、内容对科研人才的要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药理学科研人员。

因此,以科研为重点的药理学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3.2 以科研为重点的药理学教学

本文将就以科研为重点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和方案。着重提升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创新性思维,为我国药理学科研人员人才储备做基础。

3.2.1 将科研思维融入到教学

在日常的药理学理论教学中,除了应掌握的基本概念,还应让学生明白从事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让学生明白,药理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了解多少种药物,而更多的是明白药物的机理。将重点从“讲药”改变为“讲理”。[3]例如在讲解抗凝药物时,除了讲明白代表性药物,还可以学科相互交处,运用药物化学的知识讲明该药物的主要作用物质、作用基团,以及作用的靶点,并运用病理生理學知识讲明血栓形成的机制等,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联想空间,让学生分析出了该代表药物外,还有那些药品、物质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

3.2.2 增加实验课,并将实验课程主动化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都具有开实验课的能力,但大多数实验课都是论证性实验,即对已有的实验成果再进行论证。[4,5]本文并不否认上述的实验教学课程具有让学生熟悉实验规范、打下实验基础的作用。但这样的实验课程往往贯穿整个药理学教学的实验课,对培养学生能力来讲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学生往往是在被动的实验而非主动的去设计实验。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增添其他的一些实验课程,能够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安排实验,从而将论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实验,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3.2.3 建立更全面的成绩体系

现阶段实验课程的打分往往是通过实验课程的操作、结果等方面来进行评分,虽然这样有助于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但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在上文所述的探索性实验课程中引入更多的成绩评价指标,如学生对该实验的了解程度、文献掌握程度,乃至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来评定。从而做到以科研为重点的教学,而非以理论为重点的教学。

4 结语

总之,虽然我国现在药理学教学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本文认为,若想药理学学科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则应该跳出理论为重的教育思维,将教育重点转移到对科研创新方面。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在药理学方面兴趣,提升学生主动性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药理学的学科发展储备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冠华.我国药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C]//中国药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2009.

[2] 金蓉,赛那,包金风等.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方药学,2014(11):94-95.

[3] 秦旭平,郑济方,覃丽等.科研思维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药学教育,2008.24(1).

[4] 魏志凤.基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药理学课堂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8):51-52.

[5] 郑梓南,常刚,刘志远.浅谈药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药房,2011(28):1533-1534.

药理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枯燥繁杂、难学难记,常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文章通过对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索、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提高兽医药理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兽药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兽医基础学科,理论性很强,很多知识点、理论点比较微观抽象,难于理解和记忆。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兽医药理学新技术、新理论发展迅速,已达到细胞、亚细胞甚至分子水平,如果只凭课堂语言文字的简单讲解,学生会感到既枯燥无味又很难理解,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不牢。教学是一门灵活多变的艺术课,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根本。因此教师授课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的授课内容,科学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达到优化教学、培养高素质动物医学高层次人才的目的。在兽医药理学的教学实践中,需改变观念,要结合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1]。

一、多媒体与授课式相结合

兽医药理学知识点多,但理论教学时数有限,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如果不分教学对象、教学重点内容, 完全采用“填鸭式”的理论授课方式,会使学生认为药理学枯燥无味,只能死记硬背,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就传统的板书式授课方法而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于进行独立思考,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包括动画、视频剪辑、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声音等多种要素。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可以充分构思、组织多媒体要素,发挥各种媒体要素的长处,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媒体信息,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2]。

兽医药理学涉及很多种类的药物,在讲解药物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受体学说以及各种药物,尤其是利尿药、局部麻醉药、传出神经药物及抗生素的作用機制等方面,由于涉及很多基础学科知识,比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点多,抽象性很强,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通过结合图片、视频、动画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利用多媒体的动态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交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将理论知识与教学案例紧密联系的有效教学方式,属于一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可使抽象的内容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能动性,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讲解一些典型的案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对精选案例的分析、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给学生介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时,可以先设计案例,阐述患病动物的临床症状,并根据执业兽医师的诊断结果,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1)该动物所患疾病由哪种细菌感染?(2)此时应选择什么药物进行治疗?(3)还应该合并何种抗菌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学生回答问题后,再开始讲授该部分内容。授课结束后,再对之前的案例进行回顾性总结,让学生发现问题,加深对该种药物应用的理解,从而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真正架起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

在药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在研发药物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科学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在教学过程中,收集与药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奖的事例及药物发展的历史案例,通过案例介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在介绍青霉素类药物的时候,通过讲解弗洛里、弗莱明和钱恩三位科学家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临床上可供使用的青霉素,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案例,以及介绍一些代表药物,如胰岛素、抗结核药、抗菌药、局麻药的发展史等案例教学,揭示科学精神的要素以及科学之路的艰难曲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药物是一种特殊商品,不合理应用就是毒物。兽医药理学涉及到很多药物就是毒品。通过收集一些与药理学相关的毒品安全案例,普及毒品安全知识,结合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的危害,以及新型毒品,廉价毒品的出现,及目前我国禁毒反毒的严峻形势,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加强麻醉药品管理的必要性,使学生们能正确地、科学地看待毒品,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并且通过这种案例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互动法

教学是师生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以讲课为主、辅以双向提问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在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过程中,随时设计情景性的问题[3,4],药理学很多知识点都是前后贯通,融为一体,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会涉及到之前讲过的旧知识点,为了让学生能够回忆并巩固旧知识点,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随机点名让学生回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使前后知识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比如在讲解各种拟肾上腺药物对动物血压影响的知识点时,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分析药物对血压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叙述原因,还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运用点拨、启发、引导、总结等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总结发言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过程中去,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5]。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克服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在问题的提出、讨论和解决中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比较法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想的基础,我们要通過比较来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东西”[6]。因此,将比较法运用到药理课程教学中,能够将原本繁多复杂的知识内容简单化、条理化,不仅促进学生记忆,同时也利于学生的横向和纵向思维的发展。兽医药理学课程中具有较多的作用类似药物,尤其同一分类中的不同药物,如中枢神经抑制药中全身麻醉药,包括很多类药物,每一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学生很难进行记忆。但在教学当中如果把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对麻醉各个分期的影响不同、适用的动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药物对比,学生记忆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再如同一类药物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如果我们运用对比法教学,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清不同药物间的差异,相比让学生按照每一味药物对心脏、血压、支气管等器官组织的作用分别去记忆,要更容易掌握,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参与,网络交流平台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新的“交流工具”。因此,网络教学平台以其互动性、信息资源共享性的特点也必将成为教育教学领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实时与学生进行课上课下的问题交流、讨论及解答,鼓励学生转变思维视角。将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由定点、定时教学延伸成“处处”“时时”的教学,由被动的“学”转变成主动的“教”[7]。同时还使教师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时刻了解学生需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师生心理上的零距离,营造了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总之,针对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应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切入点,以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平台,依据不同章节内容与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孟静茹,贾敏,马雪,等.药理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24-426.

[2]杜钢宁.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安徽医药,2009,13(8): 1004-1005.

[3]赵颖,胥秀英,付善权,等.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学改革尝试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7):130-131.

[4]张邦乐,周四元,宦梦蕾,等.药剂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33-36.

[5]陈时宏.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海峡药学,2010,22(1):170-172.

[6]包旭,杨云霞,包定元,等.药理教学中比较法应用的一点体会[J].四川省生理科杂志,2004,26(3):143-145.

[7]李军.药理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33(3):213-217.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教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张启迪(1975-),男,山东人,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

药理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药理学教学中尝试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并分析实施效果。以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6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2017级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平台监测学生学习状态,线上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线上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问卷调查发现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执业能力,以满足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为药理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平台  翻转课堂  药理学 教学

药理学作为医药类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1],可为新药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与指导[2],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但药理学涉及学科较多,内容庞杂繁多,枯燥抽象[3],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往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在某些考查课的专业,往往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及执业能力,反映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逐渐信息化[4],网络平台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的重要辅助手段。以此为基础,学生学习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可增加课上教学互动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也可明显提升教学质量[5]。翻转课堂是一种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新知识,课上主要进行汇报讨论、师生互动、答疑等活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使课堂学习从传统的教师讲授转向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与互动,有效改善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6]。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7],是将翻转课堂与网络教学平台有机结合,使学生课前能够根据自己步调自主学习,课上积极参与讨论,真正做到了学习向学生的回归,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8],这种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护理学、英语等多学科教学中也得到了应用和探索[8-11],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校药理学考查课班级教学中进行以“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尝试,并分析评价教学效果。以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培养团队意识、创新和执业能力,为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药理学必修专业大班授课的实施奠定基礎,也为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以我校药理学考查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7级学生(36人)为实验组,2016级学生(33人)为对照组,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十九章《镇痛药》为研究内容,实验组采用基于“智慧树”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授课。

2  课前准备

2.1 教师的准备

在现代网络平台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单要准备课堂讲解的内容、PPT课件,还要根据教学大纲准备微课视频、电子资料,熟悉网络平台各种工具软件的操作。在此基础上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监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线上线下积极讨论等,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2.2 学生的准备

学生需根据自身情况组成学习小组,每组约9人,并推荐一名学生为组长,以组长为核心进行讨论学习,收集遇到的问题,上报老师,并根據老师布置的讨论专题,制作PPT,课上分享讨论结果。

2.3 线上网络平台建设

以“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建立适合翻转教学的药理学网络教学系统。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将《镇痛药》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包括吗啡的作用机制、吗啡的药理作用、吗啡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知识点。每个微课视频时长不超过10 min,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规定,简明、清晰、突出重点和难点,图文并茂,短小精悍。同时从开放的网络资源寻找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优质资源,供学生学习。此外,在网络平台导入学生名单,并将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每组约9人,构建小组讨论群,以便学生学习过程中交流讨论。

3  课程实施

3.1 学生课前学习

课前两周教师在建设好的网络平台上发布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学习任务、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其他电子资料等。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网络平台可记录学生下载教学资源及在线学习时长等情况。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为什么不能单独应用吗啡治疗胆绞痛?”“为什么纳洛酮是吗啡急性中毒呼吸抑制的急救药物?”等,可线上与学生或老师进行交流。这样使得原本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或不善于提问的学生也可随时提问,解决问题。

3.2 整合问题、确定讨论专题

教师需要据课程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形成讨论专题。如“癌痛晚期患者是否可用阿司匹林镇痛,吗啡与阿司匹林镇痛作用的区别”、“癌痛患者用药”、“远离毒品”、“毒麻药品的使用”等讨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子问题,小组内部再根据问题类型协作分工设计,可进行线上协商交流,教师适时给出指导,把讨论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并将讨论专题制成课件以备课上分享汇报。

3.3 课上学习

课上活动主要包括学生汇报、案例讨论、教师答疑总结等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PPT汇报。汇报后,教师总结并发布讨论案例,讨论过程中要适时的进行引导,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随机点名、投票、抢答、头脑风暴等方式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提问、交流讨论,以获得对知识更深入的探求,保证课上活动的有效开展。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讨论等情况进行总结,并做好记录。

4  教学效果评定

4.1 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组学生发布调查问卷36份,回收36份,回收率100%,从是否适应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是否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学生对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统计问卷结果。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为以后在药理学大班进行此种教学模式授课提供参考。

4.2 学生成绩分析

学习成绩主要包括平时学习状态、课上表现和网络测试成绩。根据网络平台的相关数据,如学生线上学习时间、线上讨论发言次数和课上汇报语言表达、线下讨论交流等方面评价平时学习状态,作为本学期成绩的一部分。课程结束后进行网络测试,测试题10分,将测试结果与2016级学生该章节测试成绩进行比较。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学生对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反馈

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予认可,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见表1)。

5.2 测试成绩分析

课程结束后对本章相关内容进行网络测试,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为(8.97±0.88),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为(8.41±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6  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及执业能力已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药理学是医药学专业学生公认较难的学科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在考查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低于考试班级,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及执业能力的发展,不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翻转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学生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12]。国内外各高校也对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1-17]。但学生课下是否真正进行了自主深入的学习;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强,不擅于提问,课上能否高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观点的相互碰撞,这些因素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效果。

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同时具有网络教学及翻转课堂的优点,即便利性、学生主体性及互动性[6]。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提升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课上不爱发言的同学,通过参加网络小组讨论,可随时进行生生及师生交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18],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解决了学生主动性不强,不擅于在课上提问的弊端,又可增强学生的协调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且网络教学平台可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督促学生真正进行自主深入学习。此外,课上环节,学生进行汇报讨论,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汇报后,教师发布讨论案例,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增加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获得更多的启示,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培养了创新思维及执业能力。在学习评价方面,除了考察学生测试成绩外,将每位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讨论发言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反馈教学效果。此种评价方式更全面、公正地体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了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予以充分的肯定,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团队意识、创新思维和执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提高了药理学教学效果。本次教学实践也为药理学大班授课进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为药理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都晓辉,杨宏艳,丛欢,等.基于执业能力的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8,34(6):48-51.

[2] 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

[3] 杨宏艳,都晓辉,丛欢,等.研究型案例在傳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5):7-9.

[4] 平洁,屈文,鄢友娥,等.网络共享资源在高校药理学教学课程上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46-48.

[5] 刘亚敏,栗俞程,吴宿慧.探讨信息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126-127.

[6] 李丽,刘先蓓.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9(12):139,141.

[7] 施学兰.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以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PPT课件制作》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256.

[8] 孙爱平,张国俊,赵铁锁,等.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上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10):1534-1540.

[9] 徐春岳,饶和平,李胜琴,等.运用智能手机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高职外科护理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6(12):81-85.

[10] 王飞.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甘肃高校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4):108-110.

[11] 宋星云,宋艳,沈方园,等.翻转课堂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8,39(2):398-400.

[12] 张玉红,周滋霞,冯蓉,等.高职《妇产科护理》翻转课堂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30(3):77-79.

[13] Louis D,Ellen S,Carl W.Improved learning in a large enrollment physics class[J].Science,2011,332(6031):862-864.

[14] 胡国杰,刘晓伟,孙国帅.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116-118.

[15] 吴晓.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翻转课堂行动研究[J].物理通报,2021(1):25-27.

[16] 李丁,江剑兵,欧江涛,等.基于翻转课堂的《生物资源学导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生物资源,2020,42(6):710-715.

上一篇: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研究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