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2023-09-17

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20例, 其中卵巢囊肿36例, 子宫肌瘤63例, 宫外孕217例, 盆腔包块32例, 其他不孕、慢性盆腔炎等72例, 年龄18~62岁不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新开展的微创手术, 广大患者对它不甚了解, 存在怀疑顾虑心理, 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背着思想包袱。故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及特点,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的优势等, 以解除其恐惧心理,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2.2 术前护理

2.2.1 常规护理

检查血、尿、便常规, 抽血查肝、肾功能、凝血常规及术前抗体, 并行心电图, 胸部透视, 了解心肺功能有无异常。

2.2.2 皮肤护理

需从腹腔镜手术的特殊要求和便于中转开腹两方面考虑, 备皮范围同开腹手术范围。由于手术通常在脐区做穿刺, 特别要清洁脐部皮肤, 预防细菌自脐部切口侵入, 引起感染。

2.2.3 肠道准备

(非急诊手术患者) 为减少肠腔积气, 嘱病人术前1d要忌食易产气的豆类、奶类等食品, 术前12h内禁食、禁饮。次日晚及术日晨给予清洁灌肠, 严格执行术前饮食和肠道准备的护理常规。

2.2.4 术前准备

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100mg, 阿托品0.5mg, 放置尿管, 排空膀胱, 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影响手术视野和术中损伤膀胱。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1) 术后给予Ⅰ级护理, 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 直至平稳, 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 人工气腹后易出现恶心、呕吐, 误吸呕吐物会引起肺部并发症。常规吸氧6h, 氧流量3~6L/min, 加快体内二氧化碳排出。 (3) 去枕平卧6h, 禁饮食6h后进流汁或半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后可进普食, 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4) 保持尿管通畅, 观察尿量、颜色、性质, 防止尿管扭曲、脱落, 一般情况下术后次日可予拔出。 (5)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早期适当活动, 可预防肺部感染及避免长时间卧床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防止肠粘连;有利于腹腔气体的吸收, 减轻术后腹胀等不良反应, 以利康复[2]。

2.3.2 特殊情况的观察及处理

(1) 膈下区疼痛:与人工气腹后二氧化碳气体积聚膈下刺激膈肌有关, 多能自行缓解。可以让病人俯卧片刻, 严重者可报告医生酌情止痛处理。 (2) 皮下气肿:多与术中气腹压力过高或切口过大有关, 查体可扪及皮下捻发音, 一般不需特殊处置, 几天内可自行吸收。 (3)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手术创面大, 有渗血的病人术后多放置腹腔引流管。应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 顺向挤压引流管, 避免被血凝块阻塞, 还应注意引流液的性质、量及引流的速度等。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如无异常一般术后2~3d遵医嘱予拔除。 (4) 腹部切口的护理: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 但仍需严格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按时换药, 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同时应向患者交待, 尽量避免剧烈呕吐、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情况, 以免切口裂开内膨出, 必要时予以腹带保护。

2.3.3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1) 内出血:内出血是腹腔镜手术主要并发症之一, 原因可为结扎线脱落、钛夹脱落或病变组织脆弱, 残留组织过早脱落[3]。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尿量及腹部引流管及阴道流血情况, 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出冷汗、腹部疼痛应考虑内出血可能, 及时报告医生, 并做好抢救准备。 (2) 感染:术后应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吸收热为低热, 一般不超过38.5℃, 术后3~5d后缓解, 如持续中高热多为腹腔、盆腔感染。应积极加强抗炎治疗, 观察体温变化。 (3) 术后肠蠕动恢复延迟, 肠粘连: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予四磨汤口服, 局部理疗, 促进肠蠕动, 帮助肠功能恢复。 (4) 咽喉痛:多为全身麻醉插管引起, 要向患者解释其原因, 一般不需用药。咽部发痒, 咳嗽症状严重者可用甘草合剂以及雾化吸入法等止咳止痒处理。

3 讨论

我科4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达到了预期的手术效果, 其中发生术后皮下气肿32例, 均未行特殊处理, 几日后皮下气肿自行吸收, 发生内出血3例, 在术后护理观察中及时发现并行二次开腹手术止血后缓解, 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例, 经换药并抗炎治疗后痊愈出院。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低, 对患者创伤性小,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目前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取代了许多常规开腹手术, 正确的护理是保证腹腔镜手术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 护理人员应努力学习腹腔镜手术的有关知识, 并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 做出有针对性积极的护理措施, 不断总结护理经验, 提高护理水平, 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摘要:腹腔镜手术由于对患者损伤小, 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已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1]。但操作护理不当, 可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增加患者痛苦, 本文探讨腹腔镜手术术前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力求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秋生, 张阳德.内镜腹腔镜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2.

[2] 苗蕾.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J].中原医刊, 2004, 31 (13) :61.

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手术器械和物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安全系数。方法 从环境、人员、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规范和改革。结果 患者感染率由2005年0.596%降至2009年0.206%;医务人员感染率由2005年0.092%降至2009年无感染发生。 结论 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各项工作职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手术器械;物品;管理

随着各项医疗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以及新的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其中手术器械和物品的管理显得日趋重要。为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安全系数,本文现将两年来我们如何对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有效管理进行了探讨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管理方法

1.1建立无菌器械物品室

规范物品存放制度,无菌手术器械、敷料、一次性用品集中存放、严格区分无菌物品存放室、一次性用品存放室,按卫生部规定,物品存放柜、架应距地面>20cm,距墙面>5cm[1],并按类型存放相应物品,每类物品做到左放右取,以方便取用,小包装一次性用品用清洁筐盛放,注意避免小包装物品因摩擦而破裂,器械及物品存放区作上明确醒目的标志,便于取放物品和检查。科室内建立一次性用品入库登记簿,所有进入库区的物品必须逐一登记,物品名称、入库时间、规格、数量、有效期限,以便随时核对及时检查。

1.2建立专人管理制度

日常白班的2名护士专门负责无菌器械室及一次性用品室的管理工作,对该护士的要求是: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手术室工作多年的资深护士[2],能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工作常规。无菌器械物品室护士每天清点物资并记录,与夜班护士严格交班,发现数量减少,及时查找、补充,防止器械物品丢失。监测灭菌效果并详细记录,检查无菌物品和一次性物品的灭菌日期,根据失效日期的远近整理物品,将临近失效期的物品放在每类物品的右侧,新近灭菌回来的物品放在该物品的左侧,从而达到左放右取的原则,以备物品的有效使用,减少浪费。已超过失效期的物品或疑似污染的物品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一次性物品超过失效期不得再用,每天检查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数量是否能保证临床使用,及时准备器械及物品灭菌待用,每天做好与供应室的物品交接并建立灭菌器械及物品的使用登记档案,以备查询。

1.3器械消毒灭菌制度

手术器械、敷料、无菌持物钳等一切物品全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包内放灭菌指示卡,包外粘贴灭菌指示胶带,不合格者不能使用,对使用过的器械一律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以上,感染手术器械则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h,而后用清水冲洗、酶洗、再用流水冲洗、润滑剂浸泡、烘干、打包、高压灭菌备用,从而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3]。

1.4医疗环境的消毒

我院2008年建立层流洁净手术部,手术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CB-50333-2002》标准,辅助用房、无菌物品存放室、一次性用品储存室及药品储存室等均在层流洁净区域内。每日术前30min开放层流系统,确保手术安全。

2结果

2005~2009年感染情况见表1。

表1可见从2008年成立层流洁净手术部以后严格区分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对手术器械及物品加强管理后患者感染率明显下降,医务人员无一例感染,说明加强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生。

3讨论

3.1感染途径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术器械、物品直接接触患者的机体,血行传染成为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4](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通过手术可危害医务工作者的健康,一些锐利器械,如刀、剪、缝针,注射器针头等,对手术人员的危害最大。我科自进入层流洁净手术室以来严格区分无菌手术、急诊、感染手术,加强器械及物品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切断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途径,大大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

3.2灭菌方法的选择

3.2.1高压蒸汽灭菌 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一切耐湿热的器械及敷料的灭菌,可彻底杀灭细菌、芽孢等微生物,杀菌速度快,经济适用,不会造成污染,值得提倡。我科绝大多数手术器械及敷料全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以防止因器械消毒灭菌措施不严格而导致的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3.2.2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使用 由于一些腔镜器械及动力系统的特殊灭菌要求,等离子体灭菌术克服了如环氧乙烷、戊二醛浸泡、甲醛熏蒸等灭菌方法时间长、有毒性的缺点,是一种既安全又可靠的全新的医疗器械低温物理灭菌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新引进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PS-100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使用效果较好。

3.2.3化学消毒剂 目前灭菌效果较好的是2%的戊二醛,实验证实,戊二醛浸泡器械能达到灭活HBsAg的目的,但需时较长(10~12h)且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尚需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方能使用,又有造成再次污染的可能,由于化学消毒剂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监测有一定困难,我科已于2003年取消使用。新的灭菌方法的使用,使临床器械的周转使用更便捷,也大大减少了对护士的健康侵害。

3.3加强工作环境的消毒处理

(1)层流系统定期开放,每日术前30min打开层流系统,定期自测,感染科随机抽测空气消毒是否合格,尽量减少无菌室的流动人员,手术间除手术人员外,参观人员限数,工作人员的洗手、衣裤每次消毒更换、手术器械物品由专人负责发放,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无菌器械物品室。

(2)手术器械台、手术床、处置台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达到清洁作用,每月监测消毒效果。

(3)无菌器械物品室及各个术间等使用固定的抹布、拖布。地面2次/d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台术毕再擦,墙面、过漉网每周清洁擦拭1次,地面清洁应在上班前、下班后及术毕进行。

3.4职能部门的督察

医院职能部门组成指控小组随机抽查,指控小组成员由医务科主任、医院感染科主任、护理部主任、科专职护士担任,加强监控力度,手术室护士长加强日常巡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医院感染管理科随机抽样进行培养监测,监测消毒效果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原因应及时追究并整改。

[参考文献]

[1] 朱士俊. 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131.

[2]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S]. 北京中国护理管理,2005,2:5-12.

[3] 魏革. 手术室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7-173.

[4] 吕宝成. 实用传染病防治[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11-416.

(收稿日期:2010-12-20)

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不孕症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不孕症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常规组辅以常规护理,全面组辅以围术期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全面组患者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面组较常规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改善更显著(P<0.05);全面組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不孕症患者辅以围术期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不孕症;护理

[

[Key words] Hysteroscopy; Laparoscopy; Combined surgery; Infertility; Nursing

近年来,临床上不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以输卵管阻塞为原因的不孕症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常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该手术方法结合了腹腔镜和宫腔镜的优势,可有效治疗输卵管畸形和盆腔粘连,手术安全性和准确性高,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1],但仍需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本研究就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不孕症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不孕症”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麻醉方式;男方精液检查均正常,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排除先天性生殖器缺陷或发育不良、肿瘤、男方因素等所引起不孕者。将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常规组37例,年龄23~42岁,平均(30.73±5.28)岁;不孕年限1~9年,平均(3.56±1.38)年;原发性不孕10例,继发性不孕27例;合并子宫纵隔2例,合并子宫息肉3例。全面组38例,年龄23~41岁,平均(30.15±5.02)岁;不孕年限1~9年,平均(3.53±1.13)年;原发性不孕10例,继发性不孕28例;合并子宫纵隔2例,合并子宫息肉2例。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常规组辅以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术前手术器械、药品准备,并做好患者术前身体相关检查和准备,常规告知手术配合要点;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操作;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全面组辅以围术期全面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1 d到病房访视,跟患者交谈,缓解其心理压力,并介绍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微创性和安全性,介绍手术优点和成功治疗案例,以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以亲切的言语跟患者沟通,介绍手术体位摆放和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者配合。询问患者月经情况,一般在月经干净3~7 d后进行手术,需加强对患者胃肠道、皮肤等情况的检查,做好手术准备,包括用物准备、患者准备和手术室环境准备[2]。

1.2.2 术中护理 术中护士协助麻醉医师为患者进行麻醉护理,做好体位摆放护理,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互相配合,做好器械护理和传递工作,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1.2.3 术后护理 ①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 h,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12 h改为半坐卧位,以促进肠道蠕动,减轻患者疼痛感。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对尿量、尿色的观察,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腹部切口有无出现渗血、渗液和阴道出血症状,有无出现腹胀和腹部疼痛等,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③术后给予低流量吸氧,2 L/min,4~6 h,以促进CO2排出,加速机体恢复。协助患者翻身,2 h翻身1次,预防形成压疮。术后6 h可进食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后可转为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术后加强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红肿等症状,预防感染的发生。④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术后若出现切口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并用沙袋进行压迫止血。若发生阴道出血,应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和宫缩剂。术后恶心呕吐若较为轻微无需特殊处理,若严重呕吐需遵医嘱给予止呕药物。术后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并做好会阴清洁护理,保持腹壁切口干燥清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肩部疼痛的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症状严重,可采用头低位,并早期下床活动[3]。另外,术中气腹压过大或腹膜受牵拉均可导致腹痛,应多跟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⑤出院护理。出院前指导患者术后1个月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并观察有无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注意进食丰富营养、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饮食。若发生异常现象,应及时复诊。

1.3 评价指标

①护理的满意度: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于出院前发放给患者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本次手术中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以及操作情况的满意水平,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分数总分为10分,评价≥9分为非常满意;评价7~8分为比较满意;评价<7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6];②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在护理前和护理1周后对患者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估。SAS量表包括20项内容,每项采取四级评分法评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后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标准分临界值为50分,超过临界值者认为处于焦虑状态[4]。SDS量表包括20项内容,每项采取四级评分法评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后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标准分临界值为53分,超过临界值者认为处于抑郁状态[5];③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全面组患者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护理的满意度顯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护理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全面组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 討论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治疗不孕症的新型外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且术后无明显腹部瘢痕[7,8]。

在围术期,通过加强术前访视,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和健康教育,有助于加深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并更好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治疗信心[9,10]。术中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手术医生的工作进行器械传递、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等,可有效预防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通过加强对患者体位、饮食、伤口、活动等护理,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可加速患者机体康复[11-13]。同时,术后关注患者出血、发热、腹痛、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和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14,1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常规组辅以常规护理;全面组辅以围术期全面护理。结果显示,全面组患者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说明全面护理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护理效果确切,其通过术前访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引流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而良好的护理方式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护理后全面组较常规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改善更显著,且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说明全面护理通过心理疏导,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且通过加强并发症预防,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不孕症患者辅以围术期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晶,张金波,于广宇,等. 宫腹腔镜联合中药温经祛瘀方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J]. 环球中医药,2012,5(10):765-767.

[2] 田晓迎,张德葵.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围术期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702-704.

[3] 娄跃林.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护理经验[J]. 医学信息,2014,24(12):438-438,439.

[4] Keltz MD,Sauerbrun Cutler MT,Durante MS,et al. Positive Chla-mydia trachomatis serology result in women seeking care for infertility is a negative prognosticator for intrauterine pregnancy[J].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2013,40(11):842-845.

[5] 王立侠. 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联合治疗配合中药灌肠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2):108-109.

[6] 王垚,蒙俊. 改良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后联合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28-29.

[7] 单慧娟,张星谭,牛焱焱. 分析妇科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配合[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9(10):229-230.

[8] 张秀珍. 浅析妇科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中的护理配合[J]. 世界最新信息文摘,2015,57(15):239-240.

[9] 傅胜坚,张小琴,封尊碧. 妇科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中西医护理[J]. 四川中医,2014,9(32):177-178.

[10] 李杏.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9(10): 227-228.

[11] 李倩,王路,崔新苗.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围术期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73-74.

[12] 钱慧,赵燕宁,陈焱等. 湿热瘀积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综合护理及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3,26(12):1897-1898.

[13] 王玉,刘丽娜. 输卵管再通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4,23(7):82-84.

[14] 汪智丽. 浅谈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手术护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2):152-153.

[15] 李晓丽. 妇科宫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中外医疗,2012,31(21):146,148.

(收稿日期:2016-08-15)

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第4篇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 采用腹腔镜手术患者526例, 年龄为21~47岁, 平均为 (31.5±2.8) 岁。已婚91例, 未婚435例, 其中有52例曾有过腹部手术史。卵巢囊肿有142例, 异位妊娠有169例, 子宫肌瘤有133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37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29例, 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全子宫有16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B超、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合并症。经过围手术期细致的护理, 有6例皮下气肿, 1例术中发生出血外, 其余患者全部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所有住院患者术前均进行各项常规检查, 确定手术时间。 (1) 肠道准备方面:术前3d患者应注意饮食, 少食或禁食牛奶、豆制品, 术前1d禁食, 给予2%肥皂水灌肠, 防止盆腔发生粘连。术前排空膀胱, 留置导尿, 术时保证膀胱处于空虚状态, 减少损伤。注意个人肠道卫生, 手术前3d可口服肠道抗生素, 静脉输液以补充能量。 (2) 皮肤准备方面:由于腹腔镜手术多以脐部为主要穿刺部位, 因此脐孔皮肤的清洁处理是重点, 要彻底清洁脐孔, 用肥皂水清晰, 在用松节油棉签擦净脐内污垢, 用75%酒精擦净, 保证脐孔手术野皮肤的无损伤及无菌性, 防止脐部切口感染[2]。 (3) 术前用药方面:术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0.1g或鲁米钠0.1g肌肉注射, 减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增强麻醉效果。

2.1.2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对腹腔镜技术缺乏了解, 非常担心自己的术后, 再加上病痛的折磨, 经常会出现悲观、失望、恐惧的心理。我们医护人员应该仔细倾听患者的倾诉、不安, 应向其介绍手术的目的、优点、手术相关内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让患者自主选择手术方式, 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减轻心理负担, 增强自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主动接受手术,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 2h测体温1次, 并认真记录, 注意认真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 有无呼吸加快, 胸闷、如出现应及时给予处理。由于腹腔镜手术中用CO2建立气腹, 术后可出现皮下气肿, 应注意观察胸腹部皮肤肿胀情况, 以免加重腹膜刺激, 造成下腹疼痛。

2.2.2 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由于全麻不清醒, 返回病房后, 需要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因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发生窒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在麻醉完全消失后, 可以进行少量饮水, 排气后从流食逐步过渡为普食。6h后患者可改为半卧位,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在床上适当做翻身活动, 以免防止发生褥疮、肠粘连、栓塞、肺炎等, 如病情允许可以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促进其肠蠕动。医护人员要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量及颜色, 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2.3 穿刺部位与并发症的护理

由于腹腔镜用CO2建立人工气腹, 术后CO2气体可向软组织扩散而引起皮下气肿,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24h内自行吸收,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 皮下气肿消失时间[3];术后第1天检查腹壁各穿刺口, 防止伤口渗血、渗液, 防止感染。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 防止引起伤口崩裂。

3 体会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穿刺、气腹及电烫等操作对呼吸、循环、内分泌的影响也为患者带来不利影响。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前提。我们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及腹腔镜手术的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 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 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6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 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经过围手术期细致的护理, 有6例患者皮下气肿, 1例术中发生出血外, 其余患者全部顺利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及腹腔镜手术的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 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热情、细致的护理服务, 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腹腔镜,围手术期,妇产科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美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7:177.

[2] 纪晓华, 陈梅修, 孙玉秀.浅谈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J].黑龙江医学, 2010, 4:75~76.

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第5篇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9年6月来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211例, 年龄20~43岁, 平均 (31±2.8) 岁。已婚132例, 未婚79例, 有腹部手术史53例。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81例, 峡部异位妊娠57例, 伞部妊娠48例, 间质部妊娠14例, 宫角部妊娠11例, 其中流产型117例, 破裂型94例。采用保守治疗124例, 根治性手术87例。有20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成功, 手术时间43~148min, 术中出血50~320m L, 住院天数3~7d, 有6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无一例伤口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伤口均为甲级愈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监测生命体征

术前准备, 入院时应绝对卧床、保持情绪稳定和呼吸道通畅, 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根据病情及各项检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补充血容量, 维持有效循环, 必要时可进行输血, 同时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常规消毒手术区域皮肤, 用液体石蜡油棉签彻底清洁脐孔内污垢, 切勿按压腹部, 以免造成妊娠包块破裂或胚胎发育增大破裂造成大出血[2]。术前30min给予阿托品0.1g或鲁米钠0.1g肌内注射, 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增强麻醉效果;术前应保持胃肠道空虚, 排空膀胱, 以防止术中麻醉引起的呕吐和肠管损伤。

2.1.2 心理护理

异位妊娠发生突然, 患者难以承受, 特别是未婚妇女和未孕妇女, 担心术后影响生育功能, 留下后遗症, 常表现出害怕、痛苦、焦虑的情绪, 渴望家人和周围朋友的关心。我们护理人员应用亲切和蔼的表情和语言安慰鼓励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好心理疏导, 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 了解和掌握腹腔镜下手术过程、手术的可靠性、必要性及术后恢复情况,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增强患者自信心, 积极配合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麻醉后护理

腹腔镜手术多采取全身麻醉, 对于术后未完全清醒者, 应去枕仰卧位, 头偏向一侧, 禁食、禁饮, 麻醉管插管后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因呼吸道黏膜水肿、阻塞而发生窒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如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应及时通知医生。

2.2.2 生命体征观察术后24h是护理的关键。应严密观察

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 每30分钟测量1次, 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血及渗液,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防止发生感染, 每1~2小时观察引流液的色、量1次并做好记录, 24~48h内拔除引流管。待病情稳定后, 鼓励患者深呼吸, 轻咳, 促进痰液排出,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以免出现肠胀气。遵医嘱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尿管通畅, 清洁, 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2.2.3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麻醉过后出现疼痛、活动不便、腹胀等症状、担心预后不良, 患者会表现为慌张、害怕, 我们护理人员应安慰患者, 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 减轻患者的心理刺激, 对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作好解释工作, 说明手术过后输卵管功能正常有再妊娠的机会, 消除其焦虑心理, 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态, 促进恢复。

2.2.4 防止并发症护理

合理用药, 术后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出血、感染、肩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虽然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对胃肠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但术后仍有出血的可能, 护士应30min巡视病房,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有血压下降、呼吸加快等应及时查看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3 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

术后24h内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轻淡饮食, 患者排气不畅时禁止食用产气食物, 多食粗纤维的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出院时指导患者做适量的运动, 促进身体的康复, 1周内禁止参加重体力劳动, 术后1个月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避免久坐、久蹲、跳舞等, 以免盆腔充血, 造成术后不适, 如发现盆腔疼痛不适或有阴道出血、异常分泌物, 应及时就诊。

3 体会

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掌握各项护理技术, 重视围手术期护理, 了解妇科腹腔镜手术理论知识、麻醉和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技能, 使病人舒适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 预防并发症发生, 促进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11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 20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成功, 无一例伤口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伤口均为甲级愈合。结论 重视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了解妇科腹腔镜手术理论知识、麻醉和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技能, 使病人舒适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 防止预防并发症发生,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苗雪玲.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 (1) :88~90.

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第6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92例为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92例患者, 年龄27~62岁;其中异位妊娠17例, 卵巢良性肿瘤21例, 子宫肌瘤36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 盆腔炎性包块8例。92例均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术后住院时间3~5d, 均恢复良好, 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应于术前1d携手术室术前、术后患者访视单到病房访视患者;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 同时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具有对机体侵袭影响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痛苦少、疤痕小、符合美学等优点;由于多数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 甚至出现焦虑心理, 应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优越性, 也可介绍疗效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注意其心理活动, 如出现不良情绪应及时进行疏导,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前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常规实验室检查, 特别是心、肺、肝、肾及凝血功能的检查, 了解术前配血及抗生素皮试情况;由于腹腔镜需在脐窝穿刺, 需彻底地清除脐窝的污垢, 注意勿擦伤脐部,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 有时要转为开放手术, 故备皮范围与剖腹术相同;胃肠道的准备:术前8h禁食、4h禁水, 0.1%肥皂水灌肠, 排空肠内积水和积粪, 以免影响镜下视野, 防止术后腹胀;了解阴道准备情况;准备好敷料包、剖腹包、腹腔镜特殊器械包、镜套、防雾油、生理盐水等;术前留置导尿, 保持膀胱空虚, 免术中遮挡视野或人工气腹置入导管针损伤膀胱;检查腹腔镜电视摄像显示系统及内镜器械工作状态, 清点各种手术器械及配件是否齐备, 确保器械性能良好。

2.3 术中护理配合

室温保持在20~25℃, 尤其是冬季, 如室温与腹内温差过大, 腹腔镜镜面易产生雾气, 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开放2条静脉通路, 以防腹腔内大血管结扎线脱落大出血, 通常是在右上肢开通麻醉通路, 右下肢开通静脉留置针静脉通路。患者麻醉成功后, 按照手术需要摆好体位, 先水平仰卧位做腹部穿刺, 待穿刺器均进入腹腔后改为头低脚高位, 防止术中肢体受压时间过长造成神经损伤。腹内压的设置应根据患者的体型大小、性别、年龄及经产与否决定, 对于腹壁松弛的经产妇进气容量大些, 腹壁较紧的年轻患者则进气容量小些, 一般腹内压设置在13~15mmHg范围, 充气不足不利于操作, 过高易引起并发症。

2.4 术后护理

(1) 病情观察:术后吸氧2 L/min, 心电监护, 测P、R、BP、SP、CO2, 注意观察面色、神志、呼吸的频率及节律, 有无咳嗽、胸痛等症状, 观察碳酸血症的危险, 切口有无渗血情况;术后6h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6h后半卧位, 指导患者床上多翻身活动, 做深呼吸, 双肩外展活动, 屈腿、抬腿运动;病情轻, 体质好的可下床活动, 促进肛门排气, 减少肠粘连发展, 如患者有躁动, 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 (2)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 妥善固定, 观察色、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正常引流少量淡红色液体, 若色鲜红≥100m, L应警惕腹腔出血;如果引流液多, 呈粉红色或淡黄色应考虑有无尿漏,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引流液≤20mL/24h, 体温正常可拔管。 (3) 饮食护理:清醒后可饮水, 6h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禁食:奶、甜食、鸡蛋等, 免引起肠胀气。

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肩背酸痛:可能是由于术中二氧化碳气体残留积聚膈下刺激隔神经反射所致。护理要点是术后对腹壁轻轻加压, 将气体排出。肩痛时, 患者可膝胸卧位, 让气体上升向盆腔聚集, 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 (2) 术后出血:轻者表现为穿刺孔出血, 重者可表现为内出血休克。术后24h要密观穿刺处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 绝不能因腹腔手术切口小而忽略对其的观察,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引流液的色与量, 及早发现出血现象。发现血液渗透敷料者, 及早汇报医生, 及时更换敷料, 沙袋加压包扎止血效果较好。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以其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患者痛苦少、康复快等优点, 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术的顺利完成, 与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手术的适应性也不断的扩大, 护士应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必须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使患者身心处于接受治疗和利于康复的最佳状态, 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2例均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术后住院时间3~5d, 均恢复良好, 治愈出院。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手术的适应性也不断的扩大, 护士应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必须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使患者身心处于接受治疗和利于康复的最佳状态,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 蔡伟萍.妇科腹腔镜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 2004, 18 (13) :1142~1144.

[2] 杨秋兰.妇科腹腔镜术前术后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00, 16 (1) :81.

[3] 王秀芹.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9) :93~94.

[4] 张秋冬.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2) :189.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技术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