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医学论文范文

2023-10-28

心理辅导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备受中小学班主任的关注,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当前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典型特征,随之在区内数所中学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二次筛选,分析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意义,并提出了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管理的干预策略,最后认为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的实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策略能够让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班级管理干预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阶段,常常被称为“青春期”或者“叛逆期”,原因为中学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处于这个时期中学生的意志与情感均处于过渡阶段,而中学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自我调整能力不足,从而导致过激的叛逆性言行。这也给中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与挑战。

团体心理辅导,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1]。通过在区内数所学校所开展的抽样问卷调查以及观摩在广州市名班主任(朱霞云)工作室在广州石化中学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主题班会研讨活动,笔者认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

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一)一定的范围内扩大教育效果

一般来说,导致班级管理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很难找到一种固定的模式应用后就能有好的班级面貌与好的班风学风。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能够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个班级成员共同交流信息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发挥个人价值以及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情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从集体成员互相帮助的角度出发,每个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行为举止比对自己的特点,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法去帮助其他学生。集体的力量会让每个学生的困惑都尽可能展现出来,通过分享大家会发现,原来我的懒惰毛病别人也有,我的某个学习障碍也是别人的困扰。通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营造的情景,学生之间集思广益,共同摸索解决困扰的方法,这样一来,班主任也可以有更多精力去管理班级的其他事务。

(二)同等的时间内提高教育效率

与面对面、一对一的个体辅导相比,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同时解决若干个学生的若干问题。虽然个别辅导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但是在我国目前大班制教学的前提下,一个班主任在日常繁重无比的教学工作压力下通常要面对五十甚至更多的学生,一个一个去关注学生内心的问题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多个为共同目标而来的成员聚在一起作为团体进行活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大幅度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达到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目的。同时,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在听到别人的忧虑与烦恼的同时观摩他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间接学习受到启发与领悟。

(三)较长的周期内巩固教育成效

通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营造的情景,成员能够逐渐掌握自身领悟或通过模仿其他成员而获得的技巧,这些技巧的反复练习与拓展,能够延伸到班级以外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巩固班级管理的教育成效。另一方面,逐渐成长起来的成员可以通过分享与反省的方式去帮助其他成员,通过不断地巩固教育成效,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影响下的班集体能够出现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班级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策略

(一)实践出真知

1. 策略意义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的是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与其他伙伴的互动获得自我意识更新与自我发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自我评价达到学生能够自我改善的目的。通过亲自实践与他人交往的干预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通过了解社会规范来适应社会生活。团体心理辅导营造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与伙伴进行无障碍交流、欣赏并且模仿伙伴的某些行为、审视自己的不足、尝试不同的沟通渠道来创造新的人际关系。

2. 应用案例

由于目前的各种升学考试强调的就是一个中考或高考的分数,一个最终的考试分数决定了学生能否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府。目前还没有哪个学校愿意降低录取分数来招收一些思想品德高尚及其他方面素质优秀的人才。在这种大前提下,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或者只要主科分数高就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表扬,至于其他同学如何看待自己根本无所谓,不喜欢和同学聊天也几乎不参加社会综合实践等集体活动。此举导致的后果就是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斥、心理上常常感到孤立无援。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地打破这种冰冷的关系,通过集体性的游戏互动改变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引导认知的层次和需求往正确的、全面的、深刻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并让学生改变看待问题的态度。

(二)可持续发展

1. 策略意义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的是学生在辅导过程中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后,能够具备良好的后续心理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通过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引导与思维启发后,学生能够自我接纳与自我赋权,找到合理的自我发展需要,并建立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2. 应用案例

许多中学生对于“挫折”的认知都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不少学生在遇到学业或生活上的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去找第三方的原因。例如有的学生将挫折与困难归结于运气不好、同学看自己不顺眼、老师刻意针对自己等,因此导致有的学生则喜欢通过研究星座、塔罗牌、属性相克等方式来给自己一个借口逃避挫折与失败。团体心理辅导能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适应环境以及挫折应对。当学生拥有了这些能力以后,能够明白人人都会遇见挫折与失败,如果能够冷静面对、自我反思,这些挫折将会成为自己成长的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这些能力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而进行良性发展,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实现人生的多元化价值。

(三)注重小细节

1. 策略意义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的是在细节上预防班级管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通过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适应性行为,提高更多的素材让学生去与伙伴进行交流与倾诉,并提高集体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2. 应用案例

笔者常常听不少班主任都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比较自私,很少会关心他人的感受,也不愿意为集体出力,地上的垃圾只要不是自己扔的就绝对不肯去捡。笔者所带的班级也出现了这种问题,初一的时候班级参加各种拔河比赛、校运会、篮球赛等活动,总是觉得全班像一盘散沙,没有拧成一股绳的感觉。笔者在班会课上设计了一个简单游戏: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几个人出来或者全组一起,发一张报纸。第一回合报纸整张铺开,第二回合报纸对折一下,第三回合报纸再对折一下,直到报纸小到只能容纳一双脚,每次必须所有人都站在报纸上停留10秒钟才算成功。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之间都会互相埋怨,但是到了后来渐渐都明白在同一个班级中,如同一根绳子上的蚱蜢,必须互相合作,才能在困境中同心共渡难关,迎接胜利的未来。通过后续数次的班会课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笔者的班级在后来的多次学校集体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班级也越来越团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四、结束语

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对个体有很大的支配力,团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会有彼此交互影响的作用,个体的行为受他从属的社会团体的影响和制约,团体行为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行为[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强烈的个人主张与自我意识,但是心智与心理又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见解与判断往往具有片面性,班主任采用单纯的说教、谈心等传统教育的方式往往不能起到好的效果,而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应用游戏、体验、分享开展活动,辅导者与受导者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能较愉快地接受教育。笔者认为,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的实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策略能够让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左占伟,冯超.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概念的区分[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2):69-71.

[2]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心理学报,1991,3:301-311.

[3]翁宗琮.从文化认同谈中学生德育的引导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3(9):52-53.

心理辅导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西南某高校1500余名大一新生为被试进行研究,考察大学生适应性与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一新生整体情况良好,大学生适应性对情绪耗竭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对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性;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适应性是一个广义的多维概念,当前学术界对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定义。学者们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础,加以各自的专业来理解、研究。如陈君认为学校适应是学生和学校环境、学校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1]。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的角度,把适应定义为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关系的反映,认为大学生适应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的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五个维度[2]。

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一种情感和心理资源被过度消耗的状态,是工作倦怠(burnout)的核心概念。随着工作倦怠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在学习领域研究倦怠, Pines和Katry在1981年首次提出了学习倦怠(student burnout)的概念。连榕、杨丽娴、吴兰花等参照Maslach的工作倦怠问卷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将学习倦怠划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3]。

创新自我效能感(Creative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相信他们能在工作中发挥创造力,是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在创新领域的新应用。该概念提出后,被学者深入讨论和研究,我国学者阳莉华编制了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划分了敏感性效能感、灵活性效能感、独创性效能感和流畅性效能感四个维度[4]。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适应性、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均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于情绪耗竭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领域的研究不够,尤其是对大学生适应性与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的研究缺失。在现实情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由于个人特质、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等因素对大学新环境适应不足,从而出现身心的消极状态,无法在动态中实现平衡,进而引发情绪耗竭。经过多年的基础教育培养,以及高考的严格选拔,大学生相比于其他同龄青年,创新自我效能感更高,但如果大学生对大学适应不足,很可能使得创新自我效能感降低。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的假设为:(1)大学生适应性对情绪耗竭有负向的预测作用;(2)大学生适应性对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二、方法

(一)被试

被试为来自某西南985高校的大学生,选取了1598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被试中男生852名,女生746名;汉族1420名,少数民族178名;独生子女939名,非独生子女659名;城市生源917名,农村和乡镇生源670名(信息缺失11名);文科专业82名,理科专业403名,工科专业749名,医科专业239名(信息缺失125名)。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对大学生适应性的测量使用由Savickas & Porfeli(2012)编制的“职业适应能力量表”。该问卷共有24个项目,包括关注、控制、好奇心、信心四个子量表。在实际测量中将条目中的工作环境置换成学校环境,例如将“入职后,我保持积极进取”置换成“入学后,我保持积极进取”。对情绪耗竭的测量采用马拉·里斯·韦伯等(2014)编制的情绪耗竭量表。该问卷共有三个项目,在实际测量中将原量表中的“工作”改为“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将“工作讓我感觉情绪低落”改为“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让我感觉情绪低落”。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测量采用Tierney等开发的量表,共四个项目,例如“我对自己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信心”。三个量表均采用Likert 7点量表记分,被试对项目的回答包括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7个等级,依次记分为1~7分,得分越高,说明大学生适应性越强、情绪耗竭越高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越高。

(三)施测

以班级为单元发放问卷,进行团体测试,同时完成大学生适应性问卷、情绪耗竭问卷、创新自我效能感问卷。

(四)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采用STATA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适应性、情绪耗竭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分别计算大一新生在适应性、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得分的均值和标准差,结果见表1,发现:大学生适应性的平均得分5.09,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得分4.59,情绪耗竭的平均得分3.27。由于本研究中所用问卷均采取7点计分方法,量表中值4代表“不确定”,因此有理由认为,大学生整体情况是正面的。在大学生适应性和创新自我效能感问卷上平均得分在4以下的被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不良和创新自我效能感略低的倾向;而在情绪耗竭量表上均分在4以上的被试,存在着情绪耗竭。同时根据统计结果显示,适应不良的大一新生的比例约为10%,有情绪耗竭的大一新生比例约为25%,略缺乏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大一新生比例约为25%。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于晓波的研究发现适应不良的大学新生约占新生总数的13.2%[5],王敬欣的研究发现有学习倦怠倾向的大学生比例约为21%[6],阳莉华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好[7]。

采用回归分析,对不同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一新生的适应性、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关于大学生适应性,发现:(1)大学生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汉族大学生的适应性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适应性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市生源地的大学生适应性更好,这可能是因为入学前的城乡差异对大学生适应新环境产生了影响,这种差异来自多个方面,比如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文化差异、家庭条件等。(4)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一新生在适应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关于情绪耗竭,发现:(1)女生的情绪耗竭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女生心理更敏感,情绪波动更大,自卑感更强有关[8]。(2)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情绪耗竭情况较农村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严重;(3)不同民族、专业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一新生在情绪耗竭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关于创新自我效能感,发现:(1)男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2)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而言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9],受到更多的呵护和关心,个人意见和自主性受到更多的尊重,因此对自己创新能力的主观信念也就更强。(3)农村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城市生源的大学生。(4)不同民族、不同专业的大一新生在创新自我效能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二)大学生适应性和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为初步检验大学生适应性和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分别计算大学生适应性和情绪耗竭的相关和大学生适应性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适应性与情绪耗竭有显著的负相关(设性别、民族、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专业五个变量为控制变量)。大一新生出现情绪耗竭是由于进入一个全新环境,在学习压力的情况下,个体出现对学习的厌倦或反感,从而导致情感和心理资源的耗竭。当大一新生对新环境适应得较好时,在心理上会表现出愉悦、轻松的情绪,对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的规划也更明确;同时和老师、同学搭建起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业上也更加得心应手,因此,个体出现情绪耗竭的概率较低。反之,当大学生适应情况不良时,个体情绪耗竭水平较高。情绪耗竭将会导致个体抑郁、焦虑,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旦产生便很难消除,同时情绪耗竭具有感染性,影响整体学习氛围。

从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适应性与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设性别、民族、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专业五个变量为控制变量)。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证实了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其创新思维的开发、创新行为的表现等创新相关变量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如李金德以初中生为被试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显著正相关[10];顾远东和彭纪生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的产生显著正相关[11]。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和主要载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适应性,来促进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高校教育应该思考的方向。

四、对策与建议

基于对大学生适应性与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使高校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培养学生,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促进教育内容革新,提升教师引导作用的地位。高校应加强入学教育力度,降低新生的不适应性;加强自我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普及自我调适方法;开设新生研讨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帮助大学生建立阶段性目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师生交流模式,教师除传授知识外,还应帮助学生建构学习能力、培育学习思维,以爱育人,立德树人。

第二,改善校园环境,构建校园活动平台。首先,改善教室、图书馆学习环境,增设体育文娱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搭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平台,建立相应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如支持学生以兴趣为导向创办社团,校企合作共建俱乐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等。

第三,建立心理关怀立体机制,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降低情绪耗竭。首先,建立专业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利用校内、校外双重资源,以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构建起“校、院、班级”三级网络工作体系,搭建心理危机预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其次,对所有入学新生开展适应性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学知识,介绍新生常見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在新环境中构建对自我的认知。再次,建立学生心理综合档案,建立“预警、干预、跟踪、反馈”纵向服务体系,根据学生特点提供心理疏导方案。开展“日常普及工程”及“特色课程体系”,将心理关怀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全方位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降低情绪耗竭。

第四,建设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引导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构建双结构型师资队伍,利用高校、社会资源,补充教师知识结构,加强跨学科知识教授,注重实践教学协同并进,促进学生创新知识的学习。另外,教师以引导式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探求理论,将创新思想可行化。

五、结论

(1)大学生适应性、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整体情况良好,但也有部分同学出现适应不良,表现出情绪耗竭、创新自我效能感低的倾向;(2)大学生适应性对情绪耗竭有负向预测作用;(3)大学生适应性对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君.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2]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81-87.

[3]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05):632-636.

[4] 阳莉华.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4):297-299.

[5] 于晓波.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5):415-417.

[6] 王敬欣,张阔,付立菲.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02):126-132.

[7] 阳莉华.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现状的调查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5):9-10+32.

[8] 陈庆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3(06):106-109.

[9] 风笑天.独生子女家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J].社会科学辑刊,1994(05):28-32.

[10] 李金德,余嘉元.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02):44-48.

[11] 顾远东,彭纪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09):63-73.

心理辅导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朋辈心理辅导最显著的优势包括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回归人本主义正确定位及借助持续性渐进式取得渗透化的教育效果。这一创新形式有助于弥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数量不足的缺陷,并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具体实践策略除了建立健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培养机制外,也包括构建广泛覆盖、全面渗透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走实践化道路、营造体验式心理健康文化氛围等。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朋辈  心理辅导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团体心理沙盘游戏疗法对高职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干预研究”(项目编号:SQ181046)的研究成果。

所谓“朋辈”亦可称之为平辈,即同龄人、同辈人。采取朋辈心理辅导最早出现于美国高校,是迫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匮乏而不得不借助大学生自身群体资源的临时举措。不过历史的偶然促成了必然。由于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这种一反常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逐渐成为美国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的日常配置,且日益受到包括我国在内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而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传统模式存在的种种不足正在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因而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内高校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之举。

一、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优势

(一)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回归人本主义正确定位

素质教育改革的当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密切依靠高校学子群体自身资源,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借助大学生同龄人之间展开心理咨询,少了面对师长、专家、医生等长辈极易产生的局促感、压迫感,学生更加容易放松心情,以最真实和自然的心理状态接受来自同学或学长的帮助。

(二)借助持续性渐进式取得渗透化的教育效果

传统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各类专业学科相似,都是采取教师(专家)课堂授课等形式集中展开。然而对于人心理状态的干预基本无法在短短数十分钟教学中立竿见影。教师或专业人士的咨询或辅导总是受到时间与空间的严格限制,与培养健康心理的客观要求间并不同步。而同龄人的心理咨询或帮助则不同。相同或相邻院系、班级、教室甚至寝室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决定了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持续性、渐进式的影响。随着时间日积月累,这种集腋成裘的点滴之功便能取得渗透式的教育效果。无疑,这才是健康心理养成最具成效的路径之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重要性

(一)弥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数量不足的缺陷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之所以在美国高校出现,其客观背景正是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者数量严重不足,校方迫于无奈才不得已借助大学生的资源优势。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国,我国不仅人口基数远超他国,且随着高校扩招持续进行,每年新进大学生都在不断增加高校学生的存量。而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士数量却不可能无限增加。这就注定出现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应对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不良状态。

可见,一对多的困境不仅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而且很可能出现专业咨询师为应对越来越多学生的辅导要求而被迫缩短单个求助者的咨询时限。更为极端的情况则可能是,专家疲于奔命的咨询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一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疏忽甚至漏洞;而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疏解,积少成多演变为心理疾患等。反之,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数量众多的同龄人则可以为身边的大学生同学提供更加及时、周到又耐心细致的心理咨询与帮助。按照美国高校的实践经验,在不足五十个小时的专业培训后,非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在面对常见、普遍的心理问题时,其能取得的辅导效果常常与专业人士相当。

(二)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

近年来的中医养生领域中,“治未病”正在成为业界内外达成的普遍性共识之一。防患于未然显然比出现问题后手忙脚乱的应对更加从容且低成本、高成效。身体出现小毛小病之初及时就医用药,不仅省时省力省经费,且更易将身体损伤降至最低。同样的道理,心理上出现小问题及时干预,有时只需寥寥数语就能让当事人迷途知返、豁然开朗。相比坐等小问题拖成大麻烦之后再仓促挽救投入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早期干预可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迫切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存在

心理健康出问题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近年来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自小学阶段起,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便伴随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同步生成。大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差别只是指向目标和轻重程度等。而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专门教育则只是近年来的新兴科目,且不少学校、教师还存在认识误区。比如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有了思想政治课程便不需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层面的观念缺失、匮乏的专业人员等综合影响之下,快速充实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队伍、不断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成为当务之急。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傳统模式成效欠佳

在不少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时常被列入政治思想教育的附属组成部分,以若干节课程的形式一带而过。少数院校甚至出现心理健康教育仅成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而一些高校里的专业心理咨询则时常带着有色眼镜审视接受辅导的学生,似乎一旦在心理健康层面有咨询与辅导的需求,则求助者必定存在心理疾病。这种简单粗暴的病态诊断心理更让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培养机制

要使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强有力的助推力量,保质保量的人员基础必不可少。套用一句企业营销管理的宣传语,就是要“保存量、激增量”。即,每个高校专业心理咨询师都需要成为培养校内非专业心理辅导员的导师。这些经历了相对系统化培训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有需要的同窗开展相对普遍、常规的心理咨询,并保持足够活跃的交流互动,同时在其中累积经验提高水平。而接受辅导的学生则可逐步培养起个性化的健康心理养成机制,且其中资质出众的佼佼者又可成为新一批朋辈心理辅导者的补充资源。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育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千差万别各具特色,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各自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形成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培养机制方面往往不具有可复制粘贴的范本。

(二)构建广泛覆盖、全面渗透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

作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原产地”,美国高校拥有各不相同的体系构建形式。以哈佛为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肌体健康、环境健康等融为一体,依托哈佛健康服务中心,下设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健康交流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学习咨询处等若干机构与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共同开展工作,并保持着充分和密切的交互活动。无论具体构建形式为何,这些高校的朋辈心理辅导模式都具有广泛覆盖、全面渗透的共通性。因此,国内高校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时,也需在遵循核心原则基础上构建广泛覆盖、全面渗透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

(三)走实践化道路、营造体验式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近年来一档名为“非正式会谈”的真人秀节目时常在网络刷屏。这既是由于该节目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十余位外国青年畅谈中外文化差异,也因其中设计了心理专家的总结性讲话而大幅提升了节目的深刻性和哲学性。在其中一次涉及中外大学生奇葩心态的主题讨论中,心理学专家李松蔚的总结性发言堪称点睛之笔。作为国内不少高校特聘的心理咨询师,李老师时常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然而“只有体育大学的学生心理问题最少”。

这固然说明了体育运动对于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至关重要,却也可从另一角度理解,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动口,还需要动手、动脑、动脚,需要走实践化道路、营造体验式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现实中,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恰恰是最能激励大学生甩掉负面情绪、振作精神意志的一剂良方。尤其是这些文化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更时常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偶像,甚至可以实现振臂一呼、一呼百应。而当这些个中翘楚承担起朋辈心理辅导的职能时,即便不开口,只需通过身体力行也往往能够响应者众。无疑,这种润物无声式的健康心理引导亦是创新朋辈心理辅导的又一举措。

创造性地采取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科学定位的优化之举。借助同龄人的引导与帮助,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更好地实现心理问题早期干预。这不仅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前瞻性和预见性,而且有利于弥补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相对不足的客观局限,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的现实需求。因此,国内高校不妨大胆尝试这种超越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融入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的行列,使其成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燎原之火,也成为推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杨雪龙.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9(05):42-44

[2]韩争艳.论心理咨询技巧在辅导员谈心工作中的启发和作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03).6-7

[3]孙炳海,孙怡昕.朋辈心理辅助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19(06):49-51

[4]曾秋燕.積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文教资料,2019(07):16-17.

作者简介:

贾志平(1979-),女,汉族,河北崇礼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自200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成立以来,理事会成员单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挖掘理事单位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了解理事单位的工作开展状况,为理事会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理事会启动“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研”课题研究。该课题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于2008年12月委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教基司函[2008]91号)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课题研究的子课题规划。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半结构式访谈和文献分析法。

调查工具采用自编问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课题校领导问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课题心理教师问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课题班主任问卷》,问卷由指导语、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学校基本情况调查表、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题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分管领导负责供稿。

2.研究目的

摸清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工作、咨询工作、宣传与普及工作、研究工作等方面的开展状况;了解理事学校校长、心理教师、班主任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态度和评价;探索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途径;挖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总结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原因。

3.研究对象

(1)理事单位学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研究对象为主管全校工作的正校长或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副校长1人。

(2)理事单位心理教师的工作调查。研究对象为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人,专职心理教师数量多于1人的,由学校指定主要的1人来回答;没有专职教师的学校由负责主要工作的兼职教师1人填写。没有心理教师的学校不填写心理教师卷。(注释:心理专职1教师:在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担任的主要工作是上心理健康课以及进行心理辅导为标志,并且不承担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心理兼职2教师:在校以承担其他学科教学或工作为主,同时承担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

(3)理事单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调查。研究对象为学校班主任,由学校随机指定1人即可。

所有填答问卷者均为自愿参加。

4.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发放及回收问卷(2009年10月1日~10月30日)

(1)理事会秘书处将《校领导问卷》、《心理教师问卷》和《班主任问卷》寄至各理事单位(2009年9月25日前);

(2)回收问卷(2009年10月30日前)。

(3)问卷回收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大厦2512室,邮编:100089,陈虹收。

(4)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介绍,发送至:kmwangce@sina.com(2009年10月15日~2010年01月30日)。

第二阶段:数据分析及汇总先进经验(2009年11月01日~2010年01月30日)

汇总问卷数据;汇总理事单位先进经验;选拔先进单位。

第三阶段:公布理事单位先进学校名单及先进经验(2010年1月~12月)

课题组:陈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常务副主编,课题组组长、理事会秘书长);舒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编辑,副组长);吴文庆、王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秘书处主任、副主任)。

联系电话:010-82563556,83724720,13581524145

联系电邮:kmwangce@sina.com

投诉邮箱:chen.rainbow.hong@gmail.com

投诉电话:13911131061

心理辅导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他们呈现出自立能力不是很高的现状。并且大学新生来祖国各地, 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语言习惯, 这些差异性使得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开始复杂化。面对新的环境, 一方面他们渴望友情, 渴望理解, 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正确的认识人际关系并且又缺乏交往的技巧, 这就使他们陷入交往的误区, 人际关系很难快速建立。作为辅导员我们有充分的条件来促进新生的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我们可以主动与新生交往, 在交往中尊重、接纳和肯定新生, 容易成为新生的知心朋友, 进而不断鼓励新生积极主动与同学交往, 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2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2.1 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目前的大学新生都是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出生的,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被视为父母及家中长辈的掌上明珠, 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并且大一新生来自大江南北, 习惯了在父母的照顾下生活, 而现在要独立面对许多生活的琐事, 这对于从来没有独立生活经历的学生来说, 在生活自理等方面就会就会出现问题。初次开始过集体生活, 要适应宿舍同学的不同生活习惯、语言习惯、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及作息时间等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以上这些问题, 辅导员可以在生活自理方面适应环境等方面加以指导。在生活方面开展一些宿舍的评比、卫生宿舍联查等活动, 帮助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 使新生在生活上要逐步学会独立自理。在这个较为复杂的环境里, 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一些消极东西影响, 要要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分辨, 不要盲从。要是他们了解环境是客观存在, 不能因为他们对它不适应而改变它的现状, 需要改变的是他们自身。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有问题是正常现象。

2.2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 习惯了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 养成了被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往往缺少学习的自觉性缺乏自学能力。而大学的教学模式与高中是不同, 它呈现出课程信息量大、教学进度快、知识重复率低等特征, 这些对于习惯了高中教学模式的大一新生来说, 是他们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并且有一些高中时学习勤奋的学生误以为大学是学习的终点, 丧失了明确的目标与前进的动力。学习上盲目、应付, 心态上则空虚、烦躁, 不能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平衡。因此如何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习效率, 激发自我学习热情, 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成了困惑大一新生的一个重要问题。辅导员一般都是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他们对于专业学习有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热情。因此辅导员能帮助大一新生充分的了解大学的教学模式,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让他们明白大学是要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 通过交流学习经验, 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正确的安排时间,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3 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

大学生往往被人们称作一代骄子, 他们大多数在中学时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 习惯了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 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 而进入大学后, 这种优势不再明显, 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 人人都是学习尖子, 个个都是高手奇才, 这就使大一新生原来的优势不复存在, 使大多数学生的优越感受到重创。一旦学习成绩再稍有波动, 就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 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这时就需要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能, 建立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正确地自我评价一般可通过两种渠道: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进行直接的自我评价,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自然条件, 包括健康情况、心理状态、情感特点、兴趣倾向、知识水准、专业特长、智力情况、能力特点, 还可以测定一下自己的生物节律周期、智商指数、气质类型、性格类型等作为参考。其次, 是用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 (如对各个科目的学习) 取得的不同成绩相比较, 以发现自己的长处, 确定奋斗的目标。间接的自我评价法, 是指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对比, 发现自我认识的错位。这时如果有辅导员加以引导情况就会大大的改善。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鉴别中, 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去全面的、辩证的、灵活的思维。

4 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紧张而又繁忙的高中生活, 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 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可是进入大学后, 部分新生缺变的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如何去学, 学了干什么, 即学习目标不明确了。大学生活是人生道路的转折点, 是大学新生走向新生活的重要环节。只有确立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才能找到内在的驱动力, 才能使人变得积极向上, 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我们辅导员可以让大一新生经常问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在今后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导和引导他们尽快的熟悉环境。同时从心理削弱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帮他们摆脱因不适应而带来的心理问题。最终帮助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更积极的走上新生活。

总之, 大一新生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适应期。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认真掌握和了解这阶段学生各种心理现象, 及时、准确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困难, 让他们平稳的度过这一适应期。

摘要:大学生一年级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开始, 面对新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独立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确立学习目标等等, 这些都会对大一新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惑。能否较快适应大学生活, 对整个大学生的大学经历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一,新生,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 潭亮, 陈伟民.大学新生配备朋辈辅导员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2] 薄海美, 田春雨, 薄建柱.辅导员怎样指导大学新生渡过心理失衡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 9.

[3] 黄细良.大学新生常见的“不适应症”及其治疗[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3) .

心理辅导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本研究采取专家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评估者评估法,构建针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知识结构体系。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可以为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培养提供参照。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工作    知識结构体系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辅导及危机干预的工作,这些工作均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胜任。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能力通常是个体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或特定活动必需的主观条件。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能力是由知识和技能经过系统化和概括化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高度整合性的心理结构,它的实现是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广泛应用、迁移(冯忠良,1998)。对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学学习的辅导员而言,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具体地说,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该项工作?这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从现有文献看,未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关注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能力(张爱莲,2011),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王智,张大均,2011)。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职责范围广、涉及的内容多。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是需要具备一般咨询师要求的部分知识和能力,虽然不需要像咨询师那样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工作,但需要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于工作。因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和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能力既有重叠又有不同的部分。本研究认为在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体系建构中可以借鉴心理咨询师咨询能力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

(一)开放式问卷调查

在某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中抽取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及学生总计15名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开放式问卷包括两个问题:(1)你认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方面要做哪些工作?(2)你认为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研究者从回收的问卷中总结描述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活动的词语,然后记录该词出现的次数。结果发现,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深度访谈、心理辅导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认为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特点集中在理论知识、工作观念和态度、实践活动、深度访谈能力、危机干预能力、自我成长等方面。

基于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方晓义等人(2010)、陈海德(2015)针对中学心理咨询教师核心能力的研究,初步提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体系结构,包括:(1)心理学理论知识,涉及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一般性理论知识和方法、针对性理论知识和方法);(2)精神疾病知识和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3)辅导实践技术,涉及把握访谈过程的能力、针对性辅导技能;(4)团体实践活动;(5)伦理知识。

(二)根据文献分析收集知识结构体系的具体条目

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首先分别针对五个维度,通过查找相关著作,寻找著作中提到的与该维度有关的具体内容。著作确定的标准为:(1)著作标题包括与维度有关的词语。比如在大学生心理发展理论维度上,涉及词语包括“大学生”“发展心理学”等。在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与方法、把握咨询过程的能力等维度上,涉及词语包括“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等。(2)著作作者(或翻译国外著作者)获教授或副教授职称,在国内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或“学生心理咨询”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专业权威。根据上述标准,选定18本心理学著作作为收集具体条目的文献。各个维度下分别记录著作中提及的与维度相关的章/节,以此作为维度下的具体条目。

(三)修订维度和具体条目

邀请高校3名具有丰富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和3名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对文献分析获得的维度和条目进行调整和修正。专家提出的主要建议为:(1)因为辅导员经常要与学生家长沟通,需要学习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在“大学生常用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维度中,加入“家庭治疗”的内容;(2)考虑到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践主要是深度访谈,进一步将辅导实践技术维度具体化为大学生深度访谈的过程和技术;(3)因为辅导员工作会涉及其个人议题,加上辅导员的“自我成长与内在训练内容”。根据专家意见,最终形成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内容评估表。

二、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内容的评估

(一)评估工具

自编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内容评估表,包括9个维度:大学生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常用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精神疾病知识(涉及精神疾病的症状学)和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深度访谈过程、深度访谈技术、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团体实践活动、辅导员的自我成长与内在训练、心理健康工作伦理。9个维度共包括54个细化的项目。请评估者评估各个维度及细化项目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来说是否必要。评分方法采取likert五点计分,“1”表示“完全没有必要”,“2”表示“很没必要”,“3”表示“不确定”,“4”表示“很有必要”,“5”表示“完全有必要”。

(二)评估者被试

采取方便取样的形式选取40名高校辅导员作为评估者被试,其中36名老师在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考虑到工作经验会影响到评估的结果,选取从事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的辅导员作为本次研究的被试。被试的平均年龄为33.83岁(SD=6.93),其中男性11名,女性25名。

(三)调查结果

1. 9个维度的必要性评估结果

对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体系的九个评估维度的必要性结果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见下表。在五点计分上,4分等于很有必要。可以看出,九大维度的必要性介于4.00—4.78,这九大维度均达到很有必要的程度,表明了它们对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高度必要性。其中,九个维度的必要性排序由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是:大学生深度访谈的技术、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大学生深度访谈的过程。

2.具体条目的必要性评估结果

对评估者评估维度和具体条目的必要性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发现,各维度下的具体条目的必要性得分在3.667—4.722之間,其中4个条目介于3—4,50个条目在4以上。在五点计分上,3=中等必要程度,据此,这54个条目均达到中等必要程度以上,且大部分达到很有必要程度。

三、结果分析

本研究获得了专门针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知识结构体系,各个项目都达到中等必要程度以上。该体系充分考虑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本研究强调熟悉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理论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对这些理论的掌握有助于辅导员从根本上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特点阶段的需求和任务,更好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第二,掌握大学生常用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方面的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体系的核心。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的人生阶段决定了其面临的问题与其他年龄群体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差异,比如中小学生可能较少涉及生涯发展与决策、就业心理等问题。因此,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认识和应对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核心要素。

第三,掌握大学生深度访谈的过程和技术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在九个维度的必要性排序中,这两项位居前三。表明辅导员评估者认为这两项内容对其工作开展是非常必需且重要的。这两个方面是我国文化下高等教育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深度访谈的过程和技术不同于专业的心理咨询,但需要借鉴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熟悉和掌握这些技术,能够很有效地开展深度辅导工作。

第四,掌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伦理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保障。我国的《精神卫生法》、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对大学心理健康工作的伦理提出特殊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熟悉把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伦理原则。比如保密原则,在心理危机学生的安全看护中,如何做到既能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又能在一定范围内保密是需要谨慎行动的。

第五,本研究中特别增加了“辅导员的自我成长与内在训练”维度。辅导员从工作性质来讲具有“半专业半管理”的特点,无论专业工作还是管理工作在面对学生问题时都会涉及个人的生命哲学观、重大生活问题的态度,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会影响对学生问题的干预和解决;同时,辅导员都比较年轻,曾经有一些既往的未被处理的创伤,这些“未完成事件”会因为学生的问题被扰动,甚至引发情绪问题。因此,辅导员的自我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获得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可以进一步为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培训提供理论框架和内容建构方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方晓义,王锦,赵晨,兰菁,林崇德.中学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1-38.

[2]王智,张大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及测量[J].心理科学,2011,34(2):481-487.

[3]陈红,赵艳丽,高笑,钱铭怡.我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的培养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9(3):697-699.

[4]陈海德.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咨询能力:评估、发展及其对咨询效果的作用[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林业与畜牧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德育模式探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