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化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06

旅游产业化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生态旅游产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文章基于利益相关理论,分析了生产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发展的关键条件,取决于旅游资源当地居民的参与、生态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因为,为了促进该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在制度的设计上,注重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生态旅游产业的聚集和跨区域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 生态旅游产业 社区参与旅游 产业集群 区域合作

生态旅游产业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尤其当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时,各个地区越来越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纷纷将生态文明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之中,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别山地区地处中国中部,跨鄂豫皖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我国连片特困区。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建议要求,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因此,大别山所覆盖的各个县市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面临着极大的约束,而生态旅游产业则成为大别山地区实现发展的最佳路径。

一、生态旅游产业的内涵及模式

生态旅游产业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无烟”产业。当旅游业面临着过度开发、不均衡开发、生态退化、文化入侵等等问题时,大众旅游正在被生态旅游所取代。生态旅游通常是以参观由政府、环保或科学组织、私人或企业所设立的保护区为主体,再辅之以其他旅游服务的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是将自然和文化资源置于计划和发展之前而不是之后的产业。众多国外学者强调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密切关联的,在开发与保护中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公园是当前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主要模式。McAllister(1999)统计发现大量的生态保护区采取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模式,超过130个国家采用这一模式设立保护区,占接近全球版图的五分之一。这一模式不仅仅促进了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对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众多国际商业协会和国际组织以及全球范围的非政府机构的支持,例如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世界银行、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世界生态资源保护组织等等。

同时,国外众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对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而言,生态旅游产业既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实现对自然资源保护。因为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仅仅需要较少的投资,对于缺少资本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言,该产业是增加就业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由此减少或消除贫困。

自然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根本,所以将获取的旅游收入转化为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资源的投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选择。正因为如此,生态旅游产业最好被称之为“方式”,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产业具有地域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和内容上的专业性等突出特点。

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

1、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注重旅游地居民的利益

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根据Honey(1999)“利益者相关”理论:人们将保护那些可以使他们从中获得价值的自然资源。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当地居民利益、游客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否则因为被划定为保护区,周边居民因为得到的太少而不得不离开或者是偷猎而导致保护区生态恶化。因此,如果没有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健全的生态保护是无法实现的。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社会人口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社区归属感和经济依赖程度四个特征,是影响旅游地居民态度和感知的重要因素。Wunder(2000)则从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与支出结构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分布,分析了当地居民的参与方式,基于此设计了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激励措施。

2、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阀值”是生态旅游承载力

尽管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重”目标,但是对该产业的开发会受到生态旅游承载力的限制。熊鹰(2013)这样界定生态旅游承载力(Eco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简称ETCC)是指一定时期某一旅游地的生态旅游活动在对其生态环境状况及系统结构不发生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影响变化,并能维护旅游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维持的能力,它所能承受的旅游开发强度的极限值,也是旅游者与旅游地双方充分受益时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极限值。所以,生态旅游承载力通常表现出“阀值”的概念,即超过了旅游地的“阀值”就会影响到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维持。生态旅游承载力是生态旅游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大自我恢复能力,也就决定了生态旅游活动的最大开发强度,是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上限,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客观的限制。

熊鹰(2013)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影响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因素:(1)资源空间因子,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空间面积,游步道长度和旅游服务设施数量;(2)环境管理因子,主要是指旅游景区自然环境的管理能力及旅游活动的协调组织能力;(3)社会经济因子,主要是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各种经济社会因子;(4)社会心理因子,也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环境的认知感受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所持的态度。对生态承载力的判断应该采取“木桶原理”或者“短板原理”,依据资源空间、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社会心理的最小值来确定其值。

3、生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核心竞争力是生态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核心竞争力在生态旅游产业的表现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景区核心竞争力、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对于构建湖北黄冈大别山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既需要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较强的景区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然景观,更需要塑造出独具文化特征的旅游产品。因为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游客对独特文化诉求的旅游形式,所以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是生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大别山地区具有独特的“红色文化”——“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这是发展黄冈大别山生态旅游产业的灵魂,也是该产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的关键。

三、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1、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当地居民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墨菲(1983)首次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强调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中全面而有效地参与到旅游经济活动中,同时也参与到旅游的规划、旅游地环境保护、旅游地社会文化维护和社区利益分配等多个方面。因为当生态旅游地的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发展中环境、文化、社会的负面承受者时,从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更多地获益更能体现其公平性。当前大别山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居民缺乏参与的技能、人员和资金,旅游客源较少等因素都制约着当地居民有效地参与。目前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济活动处于初级阶段。

2、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程度

当前越来越多的旅游区朝着产业集聚的方向发展,通过集群的方式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长三角旅游协作区、珠三角旅游圈、环渤海旅游带等。旅游产业集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维度和载体,通常决定着旅游产业所在地区的比较利益,进而决定旅游产业长远的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依赖于其自然资源禀赋。旅游业不同于工业资源和工业产品的自由运输特征,旅游资源通常是分散的和不可移动的,这就决定了旅游活动只能在具有旅游资源的目的地进行,消费者也只能到旅游目的地进行消费,无法像工业产品可以进行运输。因此,旅游产业的产业产生集群的动因也不同于制造业。赵书虹(2009)分析发现生态旅游产业所形成的是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在资源富集区域形成,同时逐步发展其它辅助产业部门,形成圈层,最终结成固定和完整的网络系统。刘会燕(2008)以浙江中部两区、四市、三县为例,指出浙中地区要以“群”的合力提升旅游规模,凝聚旅游产业发展的力量。

伴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边界快速扩张,多元化的旅游产业构成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维度。杨勇(2011)认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维度是旅游业宽度的拓展,也就是旅游产业形态在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扩展程度,是针对旅游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旅游业所能够提供的产业形态的产品线宽度。限于旅游统计数据的缺失,他基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方面的统计现状,构造了刻画旅游产业多样化的工具,使得对旅游产业的多样化水平的度量成为可能,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多样化而非专业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要促进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综合分析旅游发展条件、市场竞争态势、旅游产业定位和产业总体布局等相关因素。因此,基于对黄冈大别山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的研究,采用差异化市场竞争战略,确定红色生态旅游的市场定位,然后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角度研究如何促进该产业在黄冈大别山地区的发展。

培育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核心企业、旅游关联企业和旅游辅助企业以及相关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基于优势旅游资源在一定地域空间聚集,通过密切联系、协同合作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优势。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来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刘佳等,2013)。而杨勇(2011)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对该产业规模扩张的作用与由产业集群而产生的专业化的集体效率的改进的作用更加显著,所以主张政府制定促进旅游产业多样化的政策,同时分析也发现专业化和多样化均可以促进旅游产业要素效率的提升,因此也主张构建协作网络,促进核心旅游企业与关联企业的联系,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旅游产业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正的外部性。黄冈大别山在湖北境内,邻近安徽和河南所属大别山,因此,地区之间的协作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三个地区在地理上的邻近、资源上的同质,可能会导致其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出现同质化,出现低效的资源配置。各个邻近的地区应该积极地展开合作,制定一个统一的开发规划,塑造统一的旅游形象,既高效又塑造各个地区的旅游特色,又增强区域的旅游竞争力。

(注: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大别山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001203;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大别山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战略研究:2014000504。)

【参考文献】

[1] Sven Wunder:Ecoturism and Economic Incentives-an Empirical Approac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32).

[2] 熊鹰: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经济地理,2013(5).

[3] 赵书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演化[J].统计与决策,2009(24).

[4] 刘会燕: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J].社会科学家,2008(10).

[5] 杨勇:专业化、多样化与旅游业发展——基于中国当前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1(2).

[6] 刘佳: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4).

旅游产业化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开发模式若是一味模仿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没有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特色创新的发展模式是不行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已经发展成熟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所以不仅要勇于探索学习其他地区的开发模式,还要植根于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发展现状、经济自由、创造力、竞争力、良好生活质量社会背景下,放胆创新出独具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创造力;革新度;生活质量

“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是指分布于四川的北川县、安县、平武县、松潘县、茂县、汶川县、理县等区域的处于川西丘陵与高海拔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汉羌山地村寨主要由汉族、羌族的村民,汉族与羌族的建筑以及实体环境构成,汉羌山地村寨文化是村民长期积累约定俗成的、自然形成的宗教信仰、民族艺术、生活习性、生产方式、经济收益等规范准则,并透过这种独到的文化生态系统,反过来作用于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广大民众,以人本和谐的文化特色陶冶民众情操,教化塑造淳朴向上、宽容平和的民风,营造构建合乎生态自然规律的,适宜本地区资源环境特色的和谐环保循环持续、经济人文的民族村寨文化。由于汉羌山地村寨地区长期的封闭和游离于社会发展主流,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质量不高,而近年来外界经济、文化、价值观的无序入侵,汉羌山地村寨文化已经面临消失的危害。

在全球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当地村落旧址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尚未过多地涉及“文化的可持续传承问题”,以及如何开发特色旅游产业,突出挖掘其旅游价值,存在“重发掘轻保护、重利用轻传承”的不良倾向。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那就要走现在全球都在大力发展的方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路线了,因为“文化强,则转型成,汉羌山地村寨则文化兴”。2014年4月,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这是我国首个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性文件,标志着发展设计服务促进转型升级这一战略举措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活力、创造力、涵盖性和驱动力空前活跃,带动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如交通、通讯、物流、餐饮、住宿等几乎所有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通过汉羌山地村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来使汉羌山地村寨文化可以持续的传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当今,“创意经济”观念,已经成为全球在后工业时代继第三波产业、信息工业社会、网络经济和智能材产权生成应用的经济之后,时代发展下先进的思维。[1]

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开发模式若是一味模仿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没有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特色创新的发展模式是不行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已经发展成熟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所以不仅要勇于探索学习其他地区的开发模式、还要植根于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发展现状、经济自由、创造力、竞争力、良好生活质量社会背景下,放胆创新出独具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

一、创意核心吸引物(创造力模式)

创意是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形成的基础,旅游核心吸引物是文化旅游产业生命力所在。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需整合地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文化主线打造创意性旅游项目,聚集人气,引爆区域,形成对广域旅游市场的持续吸引。

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可以把该地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元素和应用艺术类型产业结合,例如以羌笛为例,它可以和流行音乐、服装设计、广告与平面设计、影像与广播制作、游戏软件设计、微设计等结合,予以做成多样化展现。接下来以该创意核心物支持周边产业与上诉产业之相关部门,如展览设施经营、策展、专业展演经济活动规划、出版、营销、广告企划、流行文化包装等。将文化创意作品推广而致众所周知。以“我们汉羌村寨有文化”为核心理念,以多层次的合作,为文化艺术作品加值,使创意能量更为丰富,衍生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创新产业模式。

二、创新旅游体验(革新度模式)

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以文物古迹和静态展示为主,缺乏体验性和深度游览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现代人对于文化旅游有了新的要求,如果想赋予传统的文化以生命力,强化文化旅游项目的竞争力需将文化与世界级品牌、科技和资本的高效对接,引进高新科技作为技术手段,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创意理念、游戏玩法、影视场景、特色商品、建筑景观及丰富演艺将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活化,呈献给游客完美的深度文化体验。

创新旅游体验就是把“旅客”带到创意产业跟前。以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为例,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为体验旅游创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也带来更高的挑战。例如:可以利用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中羌绣的独特性,针对喜欢这种工艺的旅客进行体验旅游产品创新性开发设计,先细分目标市场、确立鲜明有创意的主题,再以羌绣技法结合创新性图形设计运用在产品包装上。加强市场调查能推动旅游者感官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例如:把汉羌山地村寨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与时下流行元素结合进行创新开发。创新开发时需特别注意传统和现代所占的革新度,革新度失衡创新开发模式就会失败,所以要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的革新度。

三、吃、住、行(生活质量创新模式)

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以生活质量为创新模式时,主要体现在吃、住、行的创意开发上。汉羌山地村寨地区应该开发自己的特色饮食,可以打造创新与传统并存的本地区特有美食文化。比如土豆宴、腊肉宴、核桃宴、樱桃宴、苹果宴等特色餐饮的打造。汉羌山地村寨地区也应该开发自己的特色住宿文化,可以打造羌楼风格的村房特色住宿文化,住宿建筑设计外观上以传统羌族建筑外观为主,内部以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为主来开发。这样能既能满足旅客对汉羌山地村寨地区建筑文化的体验的需求,也能满足他们对舒适住宿服务的需求。汉羌山地村寨地区也应该开发自己的特色交通文化,例如可以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穿云云鞋云中漫步”的主题活动策划,来推动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在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文化有强烈的诉求,并且文化是人文旅游资源的灵魂。在进行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模式研究时,要将当地的文化和现代的休闲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做出的开发模式才是“接地气”的创新,从而产生文化和旅游的紧密结合,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带动其他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在消费上起到了乘数效应。

汉羌山地村寨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模式的创新,意在讲求“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保护、生成与应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下,其所仰赖倚附的正是重视经济自由、充满创造力、核心竞争力、具备良好生活质量,所谓多样、变化、学习和适应的“创业生态”(创意产业生存状态),亦需要居住在一个多元开放、有变化、居民可充分学习的社会。[2]

参考文献:

[1][2]《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大赏》编委会编.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大赏[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3,7.

作者简介:

姚伊,女,本科学历,学士,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民间文化推广。

旅游产业化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2009年,国家测绘局批准,在江苏省淮安市设立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就此淮安成为国家认可的南北分界的城市。

作为淮安市历史遗存、文化元素较为集中的区域,清江浦加快文旅项目筹备,促进商业中心建设,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商圈质态和集聚功能,在强化“娱在清江浦,购在清江浦”的同时,也将淮安独具的文化内涵、商业价值、地域形象以区域特色项目全面展现。

建造最美市区

清江浦区域汇集了最有历史、最有韵味的淮安。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沿着悠悠运河林立,形成了清江浦的辉煌夜景和恢弘水景。乘坐画舫,河边的灯光点燃了千年芬芳,月色里可见御码头,国师塔楼,清江浦楼朱颜不改,清江大闸气势如虹,温柔月色拂过十里画廊。

这是诗词戏文里有过的淮安:春来江水绿,鱼米白如脂,古人行舟栽红豆,小巷深处有酒香。而“东方迪士尼”的西游记乐园、逐步呈现的中国漕运城、占地数百亩的文旅集聚区等,则是古人在诗词里没有描述过的。

在目前的规划中,清江浦区拟打造“三中心一街区”四个空间板块:即“阅读中心”项目、“御码头运河文化中心”项目、“运河文创中心”项目、“清江浦1415街区”项目;四个文旅特色:即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商业价值、地域形象;四个建设策略:即“理水、营城、聚人、兴文”。清江浦着力建设以历史为根基、文化为核心、商业为动力的综合功能区,将遗留下来的文人气韵和故事传奇、现代文明与实际发展融合成一片魅力独特的区域。

构筑别样风情

“三中心一街区”作为四大空间版块和特色区域,构成了清江浦的重点工程,也是文旅集聚区的核心项目。

阅读中心项目—文化综合活动空间。

伟人英灵泽被之地,千年书香传承之地,阅读中心项目以周恩来总理童年读书处为核心,最是可以徜徉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里的天地。

浸润细雨的朗朗书声,沿着街巷的轻风钻入耳里,拂开弥散的雾气,身着长布褂的少年怀揣书本穿过雨雾,遗留在身后一圈圈绵延的涟漪。故去的老人可能见过这个眉眼清秀的少年在门前跑过,后来也在报纸里见过、在广播听过,他淡定从容鞠躬尽瘁为国为民。

周恩来总理年少时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激励了数代青年,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共同促就了阅读中心项目的大力筹建。这里既提供高端商务场所,荟萃各界精英,开展名士雅集,曲觞流水里魏晋风度犹存;也可以独择一隅,轻拨檐下风铃,泼茶遣怀,杯盏浮动起张岱诗书里的清香。

御码头运河文化中心项目—城市活力休闲中心。

这里独到风情绘就的诗画,依托十里运河,将国家级、省级重要景观穿点成线,连接出一路风光,景色旖旎。在此可以看十里如画文化长廊,数百亩运河文化中心,游赏“一带两区”旅游文化中心区域。

沿里运河北岸的“里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历史建筑古朴,文化沉淀深厚,河水滔滔不绝,走过文化长廊;水龙局里洒满日光,守望故去的漕运盛况;巷道故居里名人留芳,古建遗迹中镌刻着历史沧桑。而青砖堆砌、斑驳厚重的老坝口历史风貌区,遗留下来的寺庙于静静风语中收揽无数人的情怀与期待,纳入百年香炉。历经浮沉的非遗传承也将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智慧留传。再一转身,就可走入大闸口现代都市,有轨电车驶过十里长街,开辟出体现时代特色的商业街区。

运河文创中心项目—创意文化集聚中心。

这是依托千年运河文化繁衍出的一片人文土地。沿运河衍生出的集历史气息与现代特色的生态财富链,坐拥城市人文与自然景观,展现人文新风景,开启产业新模式,实现了产业与生态的平衡、文化与金融的碰撞。

酱醋坊文化创意产业园里百香杂陈,品不尽一曲风流,创客空间打造时尚理念,展现文化发展活力,传承人的匠艺,生生不息的酱醋文化,新颖独特的文创环境,构建成一个集工艺展示、消费体验、文化创意与现代商业交融的特色艺术中心,促进了设计服务、现代传媒、文创投资等领域的高质发展,这里还有“非遗”匠人工作室展示与交流中心,淮安老工业记忆展示中心,多种元素共同编织成一个多元化旅游示范区。

清江浦1415街区项目—历史文化体验街区。

作为里运河文化长廊恢弘篇章中的凤首,清江浦区从1415年起曾是经济文化中心,是清朝康熙皇帝在此题写“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的地方。它以“历史形态、文化灵魂、商业支撑”唱响盛世之音,传承弘扬着运河文明。

运河织就百年文化,漕运开启不朽繁荣,戏曲演绎绮丽故事,手艺见证历史传承。普洱香茶浸润了明清风格建筑,赋予它们诗词里的绰约身姿,新芽清茶,一香百年;商业文明重塑了历史底蕴,注入现代都市的崭新活力,时尚因素,全新体验。这里有文庙的商业新天地,也有戏曲名家的舞台呈现,各式文化展览展演、品牌商店、主题酒吧、养生会馆等集中布陈。1415街区集文化、商业、休闲为一体,人们在此能体验到都市便捷、先进的现代文明。

作为淮安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清江浦文旅集聚区以四大版块,共同编织起历史与现实、文化与创新、旅游与商业结合的美好图景。在这里,古今穿插,新旧交替,更有充分的人间感慨和历史情怀;在这里,景观游览,购物消费,共享百般姿态的和谐盛世与尘世欢娱。

树立文旅品牌

清江浦区依托淮安特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绿色生态景致,始终加强文化资源挖掘,打造项目文旅品牌。在旅游发展与城市经营相结合的理念下,“三中心一街区”的项目工程融合了多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御码头、清江大闸、文庙、国师塔、青龙寺等,凸显了别具一格的旅游特色。该区将会是省内著名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和休闲基地。

在规划建设中,清江浦充分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以淮扬美食、西游记文化、运河文化、漕运文化等核心元素,与现有的古淮河冰雪節、清江浦庙会、桃梨赏花节等节庆活动相结合,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树立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展开线路品牌整合,打造出观光游赏、文化体验、都市休闲、商务会展、生态养生、美食享受、自驾游览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融合发展。

在做好文化保护、挖掘与传承工作时,淮安也结合现代文旅等第三产业的需求,积极打造清江浦旅游度假区项目。围绕重点领域、优势载体、“零地招商”等多元化方式,对接优势产业,提高优质服务,实现高端资源引进,突破项目资金瓶颈,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招商合作模式。目前与老舍茶馆、苏盐生活家、王卿瑶戏曲馆等项目合作计划在顺利开展。

有诗有远方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7年6月4日在中办调研室《调研报告》第48期作出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随着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深入推进,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也初现端容,面对关键的文化战略机遇期,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统一部署,借助城市升级转型的良好优势。清江浦文旅集聚区作为城市文化特色街区,因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配套设施完善,将逐步成为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地。

远观里运河万顷夕照,又见雕阁画舫;近听明清巷尾人声玲琅,远闻青山上佛塔晓钟,莺啼花落影,见景自流连。

镌刻进古诗词曲里的淮安颜色、淮安厚度,在青砖灰瓦中显现,也在桃红新绿中隐约,或许它还流动在千年不绝的运河水中,也凝固在百年不移的古楼宇里。

有酒有故事,有诗有远方,古城只古却永远不老,新区有新却从来不糙。

旅游产业化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从国内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分析入手,对桂林的旅游业发展进程进行划分,阐明了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桂林

一、引言

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国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首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并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国旅游产业的三大转变和三个提升,国家在战略层面已经开始了由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进军的探索之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旅游界一个崭新而内涵丰富的研究课题。从现实层面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推进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实现旅游业快速而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桂林旅游业在中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将对其他省区的旅游产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桂林的旅游产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旅游产业在桂林第三产业中所发挥的龙头作用越来越大。当前,桂林的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升级期和矛盾凸显期。桂林旅游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跨越发展,必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欧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旅游业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一般过去时。

在国内,对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提出开始。其中从国家层面上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陈玉英(2000)、杨振之(2002)、高维忠(2003)、尤慧(2006)等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在产业政策方面,杜江(2005)、唐留雄(2006)详细阐述了旅游发展目标的一般规律,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演进过程,提出了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在发展模式方面,丁宗胜(2006)、夏卫红、刘嗣明(2008)等提出旅游业转型,政府应继续发挥主导作。从省级行政单位层面,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优化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如李志飞(2000)对湖北、岳东菊(2002)对陕西、李德明(2004)对安徽、田辉(2004)对上海、李亚兵(2005)对甘肃、李刚(2006)对辽宁、金准(2006)对浙江等的旅游产业现状、问题及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旅游要素层面,戴斌(2005)结合奥运会和北京旅游产业战略转型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空间布局、产业政策为核心的北京市饭店产业的宏观调控思路。此后,又从理论上(2006)探讨了转型时期国有饭店产业重组的价值取向、典型模式与影响因素。吴三忙(2005)对区域旅游集团的转型变革极其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2007)研讨了转轨时期提高中国饭店业绩效改进路径问题。宋子千、宋志伟(2008)分析了旅行社面向商务旅游转型的原因,提出存在营销转型、产品转型、组织转型三个方面的内容。在饭店业方面,陈镇、谢朝武(2003)指出加入WTO会给旅行社业带来多重影响,必须进行格局转型。马波(2004)回顾了中国公共资源类景区管理制度的演进过程,并在产权管理制度、组织制度和法律三方面提出创新设想。郑向敏(2002)、戴春芳(2008)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旅游产品方面的转型,并提出旅游产品的优化模型。

国内对于旅游产业转型及其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了21世纪,探索性研究迅速增加,课题的针对性明显加强,研究方法不断与国际接轨。但研究水平较之国外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为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定量研究较;分析手段比较单一,实证研究明显不足,较少运用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侧重政府视角下的发展政策与措施研究。

三、桂林旅游产业进程化评价

第一,孕育期。早在1973年,国务院就把桂林市列为24个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当时,桂林旅游以外事接待为主,景区开发大多是名胜古迹,服务较为单一。当时桂林旅游仅有一家涉外饭店,接待能力严重不足。1978年,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桂林的旅游业从此开始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坚定迈进。

第二,规范成长期。1987年,桂林市接待入境旅客首次突破50万人次,全市共有旅游涉外饭店23家,运营客船118艘,空中航线15条。同时,桂林旅游的两个鲜明主题——悠久的历史文化、保护良好的生态和民族风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以后,桂林旅游业开始了内涵拓展的转变。靖江王城、桂海碑林、兴安灵渠、龙脊瑶寨、侗族银水寨等一批历史人文景观逐步得到开发。到20世纪末,桂林已经逐渐形成各类项目相辅相成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格局。

第三,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后,桂林旅游的开发顺应大势,向着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融合共进的方向进一步延展。桂林着力开发的“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乐满地主题公园、愚自乐园、《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恭城红岩新村等一批旅游项目,实现了旅游结构性升级,提升了桂林山水旅游的内涵与品位。2007年,桂林全市仅导游一项,就拥有中、英、法、日、西班牙、泰语等20多种语种导游员15000余名,接待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桂林不断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亮相率,积极承办和参与国际会议和活动,逐渐展露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新风采。一组数字可表明桂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桂林拥有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国家质量等级旅游区25个,广西的国家5A级景区均在桂林。2007年,桂林旅游接待游客达到15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亿元,两项指标增幅均超过200%。

第四,转型升级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桂林旅游产业已经渐渐走向成熟,产业规模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产业素质也快速提升。桂林旅游行业以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举措。一系列工作使旅游经济效益显现,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得到不同幅度的增长。据最新统计,200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86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4.33%;实现旅游收入126.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9%。在所实现旅游收入中,国内旅游收入为98.08亿元,同比增长32.92%;海外旅游收入28.84亿元,同比增长8.88%。

四、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桂林旅游产业目前的发展水平不仅与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要求相差较大,而且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快导致对桂林经济的拉动力不强,进而影响了桂林发展方式的迅速转变和全市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领导管理体制不顺。桂林地市合并的最大初衷是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最大程度地整合大桂林旅游圈的资源。然而,地市合并10年来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一方面,管理职能交叉,尤其是漓江旅游管理体制几乎是30年一贯制,没有创新,从事漓江旅游运营、管理的主体责权利不清,从而导致国有资源浪费和效益不高。另一方面,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好,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出台滞后,从而导致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比较缓慢。

第二,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桂林的旅游产品开发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产品的层次上,而商务、会展、生态、体育、保健康复、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不足30%,说明桂林的旅游产品链有待完善。

第三,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旅游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桂林旅游产业所涉及的“吃、住、游、行、购、娱”结构不合理,这六种要素之间的整合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说明桂林的旅游消费链有待增强。由于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游客在桂游览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而这恰恰是制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重要因素。

第四,城市形象整体营销乏力。桂林旅游城市形象整体营销乏力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整体包装;二是缺乏足够的旅游品牌的支撑;三是宣传促销的方式不够丰富。同时还存在交通、高档酒店、高级会展中心等城市的硬件建设相对滞后,旅游管理和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不够高,产业集聚力不强等问题。

五、桂林旅游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升级对策

第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也就是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和均衡化发展的过程。在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桂林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和潜力、开发现状和特点,正确发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产业在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中的作用,正确选择资源战略和发展对策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她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要素的产业,同时与服务业、金融业、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等产业密不可分,它的发展需要这些产业的支持和彼此之间的协调,同时它又能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融合化能使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功能得到强化。

第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不便利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这是桂林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桂林必须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推进旅游精品线路交通干线和支线的建设,提高全市道路等级和旅游通过能力。加快建设连通珠三角以及中南、西南地区的高速公路,打通与周边省市对接的陆路通道;全力积极推进湘桂铁路复线扩能改造、贵广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全力支持两江国际机场的改造升级;争取民航、铁路部门增开国际国内航线、始发列车,增开旅游包机和旅游专列。

第四,合理利益分配模式。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还是很乐于参与到旅游发展活动中来,并且在对旅游发展建议方面也希望到政府的支持,希望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要发展桂林旅游产业就必须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这样才能把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积极作用,它是旅游产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达到延续和重新构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第五,重视旅游产品策划。在产品经营过程中,仍然要注重旅游策划,不定期地邀请专家或专门人士对旅游产品进行评价,并开发有创意的旅游活动。此外,旅游产品策划过程中要突出特色。对桂林旅游而言,其特色来源于乡村性,发展旅游必须突出乡村性,可以和地方丰富的文化及地方美食相结合,在阳朔吃啤酒鱼、龙胜泡温泉、壮寨吃五色糯米饭、瑶寨过晒衣节等,让游客每到一处都能感受不同特色。

第六,大力推广养生理疗服务。目前,以养生休闲为国际化大趋势的旅游业已成为中国最热门的产业,但尚不完善。虽然桂林目前开发了许多温泉疗养产品,如龙胜温泉,永福养生旅游福寿节等,但这仅仅是个开头,尚没有形成规模,竞争力不都强。除了养生温泉外,桂林还可以开发中医按摩推拿和针灸拔罐等康复理疗产品。开发中医按摩推拿和针灸拔罐能够解除来桂林观光的游客一天的疲劳,使他们在桂林既能吃好、喝好、玩好,又能休息好,得到全身放松,产生良好的旅游体验。相信进一步完善的中医理疗康复设施今后还会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桂观光旅游,为桂林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湖南省旅游产业升级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戴斌.国有饭店产业重组的价值取向与经典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3、杜江.论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转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4、谢朝武.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转型及其优化分析[J].旅游学刊,2002(1).

5、宋子千,宋志伟.关于旅行社面向商务旅游转型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

6、罗文标.社会网路视角下企业联盟战略的路径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王志发.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旅游学刊,2007(4).

8、杨竹清.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6).

9、陈菁.向世界展示的美丽名片——桂林旅游三十年发展回顾[J].当代广西,2009(1).

*本文属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809MS045、200702LX220)。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旅游产业化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旅游业是快速发展的行业,目前处于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张掖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实现了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等的提升,对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明显。本文以金融支持旅游业升级的可行性为前提,提出了破解当前金融业对旅游业支持意愿不足以及渠道不畅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 旅游业升级 旅游业发展策略

一、张掖市近年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张掖市旅游产业整体实现了规模和速度双增长,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旅游主题形象和品牌得到双推广,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显著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截止到2015年末,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505万人次,与“十一五”末(2010年末)的187万人次相比增长超过8倍;实现综合旅游收入也由9.16亿元增长到76亿元,增长8.3倍左右。张掖市2011~2015旅游业收入见下图一,从图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张掖全市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在逐年显著提高。

近年来,全市旅游业抢抓“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河西走廊丝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立足自身经济实情和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厚重磅礴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独特的民族风情,顺应了时代潮流。为了加快旅游产业的提速和完善升级,张掖市多措并举,具体包括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规划及产业链体系、深化旅游品牌营销、探索旅游创新发展动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旅游人才等措施。市县落实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近6亿元引导旅游产业投资和开发,主动招商引资近110亿元完成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投资近5000万聘请专业人员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投入3000多万资金开展旅游宣传和营销等。其中,2011年开通的张掖机场有力推动了张掖旅游消费收入的增加和旅游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2016年完成旅客吞吐量共117637人次,实现年平均增速达45%。截止2017年开通上海、南京、青岛等华东地区8个城市到张掖的旅游直航包机126班次,比2016年增长了70%。8个直航包机的城市承接张掖航空旅游线路的旅行社达到110家左右,其间接对张掖旅游宣传的费用投入也在800万元以上,可以说张掖机场不仅打通了东南沿海地区赴张掖旅游的航空路线,提高了旅游便捷度、提升旅客的旅游体验,而且通过小飞机撬动了张掖旅游大市场,深度开发了张掖旅游远程客源市场,有效扩大了宣传效应,推进张掖旅游宣传营销渠道和资源的大整合,促进了张掖旅游业的收入以及旅游业的繁荣。

二、张掖市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金融政策能够为旅游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从而解决融资难问题。目前,张掖市整体上投融资渠道不畅。全市旅游投入主要是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撑,渠道单一。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但资金运营管理经验不足,市场吸附能力有限。旅游发展基金、资本融资、产权融资、风险投资等金融工具和衍生品严重受到观念、技术、人才和体制机制制约,社会资本进入不畅,无法对旅游形成有力资金支持,不能满足旅游产業大投入、大市场、大发展的新常态要求。张掖市作为甘肃省地级市,同时属于河西五市旅游联盟成员,在省内旅游资源协同和整合效应不明显,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省内各市对旅游产业投资和扶持表现为自给自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在政策层面上,甘肃省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甘肃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加快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找准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着力点,加强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张掖市可以有效吸收借鉴省内各市经验。

三、金融支持张掖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是建立旅银合作机制。政府可以提高旅游公司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旅游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和治理,地方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旅游企业进行融资等级授信,根据资信状况审批相关贷款额度。同时旅游公司可以积极推进旅游资产证券化,发行融资债券和中长期票据,在主板、中小板市场上市,借助互联网金融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比如对于创新项目建设的工程可以通过权威平台发起众筹筹集资金,不仅能够起到旅游宣传营销作用,还能高效便捷地筹集到项目资金。如何破解以盈利为主的商业银行对盈利压力大的旅游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和意愿不足问题,是解决资金来源的关键和核心,涉及到政府、旅游行业、商业银行三方面主体。首先,张掖市政府和旅游部门必须坚持全域推进,全产业链开发,着力推进旅游业二次创业和提质增效;旅游业经营主体必须坚持景区交通、通讯先行,优先打造甘肃丝路旅游精品线路。只有政府和旅游公司通力合作,增强旅游业市场集聚和商业化程度,增加游客人均消费支出,进而提高旅游行业盈利能力才能吸引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旅游业进行贷款。

二是实施旅游产业惠民富民政策,落实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方案,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开发。景区开发必须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发展”的模式,投资大、高等级高要求的景点必须引入经验丰富的大型旅游开发公司经营管理,大型景点周边配套项目和中小投资规模的景点可以由地方旅游公司或者小型旅游公司来参与经营管理,扶持一批旅游创新创业示范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大学生创办旅游周边产品网店,在线旅游租车,在线度假预定等新业态。具体方法包括,鼓励农商行和贷款机构向当地农户提供贷款服务,鼓励景区周边农户打造智慧民宿,提供农家乐娱乐活动,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民风民俗,感受西北地域独特文化。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当地和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三是加快建立小额信贷公司、农商行网点布局。截止目前,张掖市只有一家农商行,农村信用联社只有几家,小额信贷公司数量也极少,与当前经济发展和需求不匹配,无法满足旅游业发展对资金的支持需求。一方面,通过完善张掖市旅游业态,提高当地旅游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信用度,降低旅游业经营风险,改善旅游业贷款难的困境;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依靠政策引导和支持,牵头建立旅游支持发展基金,缓解旅游行业对资金的需求压力。

四是张掖市政府要为旅游企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发挥资金供需间的纽带作用。商业银行也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开设旅游服务专柜,为国外游客办理外汇兑付业务,力争使张掖市金融服务成为旅游配套服务的新的亮点。同时,也要加强省内区域协作,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打造特色鲜明区域旅游联盟版块,统一形象,统一产品,统一营销,增强区域旅游整体吸引力。

旅游产业化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国家和我省关于文化旅游战略的提出,这两个产业的耦合发展已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这两个产业耦合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安徽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安徽省;旅游业;文化产业;耦合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自然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产业间的耦合发展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充分利用好各自的优势,制定合理的规划,耦合发展必然会带来双赢的发展。

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耦合发展的可行性

1.两者存在和高度相关性

旅游业是一个为人们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的行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则是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等服务的行业,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交叉内容,再加上文化独特的渗透力,两者的耦合已然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文化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和条件,旅游产业也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动力,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旅游业可以利用文化资源发展具有特色文化的旅游参观项目,这样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旅游项目有了特色文化的增色,大大增加了该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增加附加值,扩大利润。两者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2.人们消费需求的提升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也在同步得到提升,自然消费水平也不会落伍。消费需求由传统的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不仅仅只是停留于表面的需求,而要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对旅游的认知和要求也会提高。单纯的自然山水对人们的吸引力已经不断降低,而那些附有特色文化和文化资源的项目将备受关注,得到人民的认可。对于旅游的要求不仅仅只停留在休闲娱乐,更加渴望能在旅游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增长知识。在快乐中学习。旅游业要想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迎合社会大众的需求实行转变。所以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广大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期待。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两者耦合发展提供外部条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等科技的迅速发展,各个产业的发展都开始利用互联网来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又健康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各个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大大加大了产业耦合发展的范围。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在现代科技的催化下,耦合的范围迅速扩大,耦合程度也大大加深,甚至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现代科技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耦合发展中充当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为两者的耦合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开始重视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发展,出台了各种文书、意见指导等等来促进两者更好的耦合发展,以带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些无疑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耦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安徽省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两者的耦合发展成为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共识。

二、安徽省当前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耦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安徽省近年来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且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就,形成较完善的体系。并且一直宣扬将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将旅游业融入文化,将文化业融入旅游,发展旅游文化的新常态,为市场注入新的动力和资源,促进两者规模的扩大和体系的完善。如黄山市以“徽文化”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把当地的特色徽文化传播出去,让游客领略到徽文化的魅力,在快乐中学习,提升自己。芜湖市的各种具有特色的主题公园也层出不穷,迅速发展。铜陵市则结合当地特色的青铜文化,融合江南各种文化大力发展江南文化园,引领了安徽省旅游的新一代潮流。蚌埠的花鼓灯嘉年华也利用具有“东方芭蕾”美称的花鼓灯特色文化,发展为蚌埠乃至皖北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皖江地区则引领了工业文化旅游的新潮流。

安徽省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以及各个市的积极配合和响应,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较好的成就。2011年安徽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迅速上升,比2010年增长了三分之一;国内游客人数达到了22万,增长了46%;旅游所带来的收入达到了1892亿元。国内游客接待量位于全国第10位,旅游总收入位于全国第11位,这些数据都明显的表明安徽省的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安徽省在两者耦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都严重制约着两者的发展。1.文化产业和旅游的耦合程度和范围都不够,导致具有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稀缺,不够丰富。但是从整体上看,传统的旅游项目还是占绝对优势,特色产品比较贫乏。2.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耦合规划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旅游业缺乏特色商品,娱乐项目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3.安徽省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皖南地区旅游业处于持续升温状态,而皖北和皖中地区一直处于低温状态。4.当地产业的发展必须得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助。安徽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缺乏配合两者耦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来辅助它们,这也大大影响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对于安徽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耦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安徽省要首先要全方位了解本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做出详细的规划。结合本省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状况,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耦合发展,实现共赢为目标,以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制定详细的策略和规划,从而促进两个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加大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耦合的范围和程度

加大文化元素和旅游元素之间的相互融合,因地制宜的开发特色产品,加大两者的融合。充分发掘各个区域的特色文化,将文化渗透进旅游业中,如主题公园等;也可以在文化产业中加入一些旅游项目,如影视基地等,以此实现双赢。

2.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的扶持和协助

要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更好的耦合发展,必须有政府的协助和正确引导,才能突破性的发展。首先,政府必须科学的制定符合安徽省省情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科学详细的规划;其次,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规划的实施;而且政府要大力发展成服务型政府,为两个产业耦合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并且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

3.先重点发展后分散发展,做好示范

类似于“先富带后富”,这两个产业的耦合发展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先集中在我省划分的四大旅游板块大力发展,构建皖南、皖江、皖中、皖北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做好示范作用,结合每个板块的文化特色,突显各自的独特之处,为其他地区发展做好示范作用,为其他的发展提供经验,奠定基础。

4.打造特色产品,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发挥品牌作用

特色是一个品牌的生命,安徽省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区域文化,开发新型产品,打造特色商品,塑造品牌优势。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和项目的扶持,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产生品牌效应。

5.有规划的培养专业高素质文化旅游人才,提高整个产业的人才素质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大力培养旅游管理和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才能确保两者耦合发展的高质量。

6.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世界不断缩小,为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两个产业的耦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扩大其影响力,提高质量和成效。

四、结语

只有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才能保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长期经济发展增长点的常青树,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颖.从旅游与文化关系谈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J].商业时代,2011(1):118-119.

[2]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4):322-326.

[3]杨娇.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7.

作者简介:邓梦玲(1993- ),女,安徽巢湖人,安徽财经大学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

上一篇:学校信息化后勤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