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詹姆斯作为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而他自己却很少做实验,甚至在某些场合下公然反对实验心理学和实验室的研究方法,但他却对美国实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中大量的观点都是实验方法的源泉。结果,大量的实验研究都是被詹姆斯有趣的观察和微妙的解释所激起,众多的实验研究路线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追溯到詹姆斯著作中的某些闪光的见识和推理。

关键词:威廉-詹姆斯;心理学思想;实验心理学;影响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FZX005)

作者简介:方双虎,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241000

詹姆斯对他以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确立了他以后美国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对他以后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托马斯·H·黎黑所言:“《心理学原理》初版于1890年,是美国心理学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它激起了美国研究人员的灵感,苏格兰人和冯特都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它确定了1890—1913年间及后来美国心理学的基调。”本文挖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有关詹姆斯实验心理学的史实,重新评价了詹姆斯与实验心理学的关系。

一、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人们通常认为,詹姆斯在1890年后就放弃了心理学,对心灵现象的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受到了实验派心理学家的强烈反对和攻击。詹姆斯作为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而他自己却很少做实验,甚至在某些场合下公然反对实验心理学和实验室的研究方法。由此看来,詹姆斯对实验心理学的态度似乎是自相矛盾的。

詹姆斯是美国讲授新的实验心理学课程的第一人(1875年他在哈佛大学讲授名为“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的课程),是美国创立心理学实验室的第一人,从而努力把心理学主题从道德哲学中分离出来,把心理学界定为对意识的科学研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詹姆斯和他的《心理学原理》对美国实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到底是谁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心理学史上是颇有争议的。波林认为,“他(霍尔)在1883年‘创立’‘美国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波林的理由是詹姆斯数年前在哈佛的心理学实验室是顺其教学而产生的,霍尔的实验室则为“创立的”,而有实验室和创立实验室是明显不同的。在国际范围内,波林作为铁钦纳的学生和冯特的实验主义的信徒,强调了冯特的实验室以及实验室所做的研究工作,而相对轻视了詹姆斯实验室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波林的著作中反映出来。1929年版的《实验心理学史》中,波林认为詹姆斯1875年建立的实验室比冯特的实验室早4年:“詹姆斯在哈佛大学的教学非常成功。与他的教学同步,他在那里给学生提供实验操作。这个早期不正式的、粗放的心理学实验室比冯特的实验室还要早。”而在1950年版的《实验心理学史》中波林强调,冯特第一个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并为自己的断言做了长篇的解释。他说:“詹姆斯在哈佛教书很有成绩,讲授外还设一个至少与冯特同样早的非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提供实验的研究。可见,波林为了突出冯特的影响与贡献,在后期相对忽视了詹姆斯实验室的作用。哈佛大学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操作实验仪器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1879年冯特建立的实验室被称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波林省去了学生当时做实验并不得学分这样一个细节。而早在1875年,学生不管在詹姆斯的实验室还是鲍迪奇(Bowditeh)的实验室做实验,詹姆斯都让学生获得学分。

霍尔在美国心理学史上,拥有一系列“第一”的纪录。1878年霍尔获得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博士学位(由詹姆斯授予),1879年作为第一个美国学生来到了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1887年他创办了美国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即《美国心理学杂志》),1888年他成了位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的克拉克大学的第一任校长,1892年他组织召开了美国心理学会第一次会议,并且担任第一任主席。正是由于这些第一,霍尔想把自己打造成为美国心理学的杰出代表,而公开拒绝承认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詹姆斯心理学,想把詹姆斯完全排斥在实验心理学的领域之外。

有一个插曲特别能反映霍尔的这种政治意图。被争议的事件与美国谁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有关。1895年霍尔在他创办的《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声明,为致力于实验研究,1885年他在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随后他培养的霍布金斯大学的毕业生在美国各地建立了其他实验室。

詹姆斯很快作出回应,发出一份日期为1895年10月19日,地址为哈佛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的信,信的内容如下:

《科学》杂志编辑:《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周发表了一系列冠名“社论”的介绍,其中有一些最令人瞩目的言论出现。作为哈佛大学的一名职员,我不能不公开提出反对意见。社论(第4页上方)说哈佛的“实验心理学系和实验室”是其中提到的霍尔会长的许多学生中某个不知名的人协助建立的。我本人在1874-1875或1876年(记不太清了)“建立”实验心理学的教学演示实验室。有很多年时间,该实验室位于科学院楼的两间房中,后来因仪器堆满了屋子,只好迁了地方。1890年,为组建一个全新的实验室,我筹集几千英镑,装饰好Dane Hall(是指詹姆斯心理学实验室的名称——笔者注),同时,把实验操作引入本科生常规课程。1891年任命当时在克拉克大学的尼科尔斯博士辅助这部分的工作。1892年闵斯特伯格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当时我去欧洲一年,由尼科尔斯博士代教我的本科生课程。我衷心感谢他对哈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影响。但我想他读了我从社论中引用的言论一定和我一样吃惊,那就是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心理学杂志》的主编自己(即霍尔)在1877-1879年也在哈佛研读实验心理学。

其实,早在霍尔从德国返回美国时,他与詹姆斯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了。霍尔先加入新建的美国心灵研究会,任副会长之职,但很快退出了,并反对该研究会的方法论与研究结果。霍尔利用自己创办的《美国心理学杂志》的优势,很快成为继赫尔姆霍茨、费希纳和冯特之后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强有力的代表。到了1912年,霍尔写心理学的时候,内容全是赫尔姆霍茨、费希纳和冯特,书中没有提及詹姆斯,书中也没有认可在霍尔之前,美国有真正的科学心理学。霍尔认为詹姆斯在心理学中仅仅是一个“空想的心理学家”,而试图拒绝承认他。泰勒认为,霍尔作为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公开拒绝承认詹姆斯的心理学实验室,有着复杂的政治意图,其中渗透了霍尔骄傲和无知的情感。

从詹姆斯的应答中,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论:

詹姆斯从未对众宣称自己是建立美国心理学实验室的第一人。只是被霍尔荒谬的断言逼到了墙角,他才觉得有必要对这个“第一的纪录”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很明显,在霍尔看来,詹姆斯不算是实验派的科学家;1891年,因为闵斯特伯格迟一年才能来到,任用尼科尔斯,哈佛实验室才有了合法的地位。而詹姆斯认为,19世纪70年代他的实验室完全是值得认可的合法实体,而当时霍尔是他任教的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詹姆斯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詹姆斯对心理学实验室的重视,导致了美国心理学实验室数量的飞速发展。詹姆斯之前,美国还没有心理学实验室,想要学习新实验研究的美国学生就只能远赴德国。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已有9所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到1900年的时候,美国已有41所心理学实验室了,而且在装备上比德国的实验室更好,代表了世界上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室。随着美国心理学实验室的增多,世界心理学的中心开始向美国转移,这种转移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反映:1884至1892年间,美国人在美国获得心理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人数与在德国的人数基本相等(在美国为9人,在德国为8人)。但从1893至1899年间,63位美国心理学者在美国获得心理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而仅有10位在德国获得该学位。

二、对待实验心理学的态度

詹姆斯对待实验心理学有自己的专门看法,这与他坚持的大心理学观是相联系的。詹姆斯对实验心理学持一种整合的、多元的观点。正如泰勒所言,“詹姆斯代表了法国实验传统,它混合了临床和科学实验,詹姆斯的心理学观念总是‘以人为中心的’,他力图把英国、法国、德国实验室传统的技术与美国特有的有实践价值的机能心理学结合在一起。”从詹姆斯的一位学生描述詹姆斯的早期实验室情形中,我们可以发现詹姆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这种整合取向。这是詹姆斯的一个学生向詹姆斯最著名的传记作者培里描述的,他叫拉尔夫·沃尔多·布莱克(Ralph WMdoBlack),1886年在詹姆斯的实验室。布莱克描述的是劳伦斯科学院的实验室:“那里有一些浸在酒精中的人脑,我想自己还没有胆大到像个生理学家去切碎它们。还有一些测量反应时的电子仪器,我们可以在看到闪光时按一下按钮……他(詹姆斯)拿着些有一根钉的钉书机,并在每个钉书机的钉的分开处有一根螺丝钉。……实验室里还有一个类似理发椅子的东西,我们会坐在上面,看着墙上一个明亮的目标,准备被催眠……当轮到我的时候,我盯着目标看了一会,他向我走来时,我犯愁了,然后,他说:‘你不可能被催眠’。但是随着年岁越来越大,我也渐渐地对一些事产生了怀疑。我现在想起一天晚上,我闲逛到了实验室,看看里面有什么事。我是个不速之客,詹姆斯说,‘你能不能避开呀?’所以,我现在仍在疑惑是不是他“暗示”我来了。”

哈珀(Harper)对詹姆斯早期哈佛心理学实验室里存放的物品也进行了描述,“心理物理学的仪器和反应时的设备在使用,调查问卷的数据在收集,Dane Hall的实验室里主要是研究催眠和自动书写的实验仪器,在摆满了黄铜器具旁边的架子上是解剖模型,还有放着人和动物大脑的罐子。”

这些具体的描述勾画出一幅詹姆斯心理学实验室的图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詹姆斯的实验心理学取向是整合的。泰勒认为,詹姆斯实验室的方法论基础是外科医学解剖、反应的电子测量、人工催眠诱导意识的分裂状态的一些方法的结合。这种整合表现为詹姆斯对德国实验方法的相应尊重。詹姆斯于19世纪70年代在海德堡(Heidelberg)研究过赫尔姆霍茨和冯特,把德国的实验工作介绍给了哈佛的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原理》中,他广泛地引用德国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约占了全书内容的20%。正如波林所言,“詹姆斯承认德国新的实验的生理心理学的重要,于是美国开始有了心理学。”

詹姆斯对德国实验方法的重视,还可从詹姆斯把闵斯特伯格引进哈佛大学这件事上反映出来。詹姆斯引进闵斯特伯格是因为他想保持哈佛作为一流大学的地位,这意味着詹姆斯的身边要有人给学生灌输实验室原理的详细内容。就像赫根汉所说的,“为了保持实验室是全国最好的这一声誉,詹姆斯要找一位出类拔萃的、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取向的心理学家,而且要求这位心理学家肯定没有皈依冯特的心理学(至少是詹姆斯所理解的冯特的心理学)。”而19世纪90年代,德国有着先进的心理学实验技术,闵斯特伯格在冯特的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而在很多问题上与冯特又有着区别。詹姆斯认为闵斯特伯格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写信恳求闵斯特伯格,“我50岁了,天生讨厌实验室工作,习惯教普通哲学。尽管我马马虎虎也能使实验室运行,但我毫无疑问不是做一流主任的料。”1892年(铁钦纳抵达康奈尔大学的同一年),詹姆斯不顾闵斯特伯格只会读英语而不会说英语这一事实,将哈佛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的主管工作交给了闵斯特伯格。很多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詹姆斯从此便离开了心理学领域,尤其是实验心理学领域。但我们认为,詹姆斯实际上并没有真的放弃心理学,也没有抛开实验室。1889至1898年,他仍保留着心理学教授的头衔。他不仅继续教授哲学、普通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而且也监管实验室的学生,如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和鲍里斯·西季斯(Boris Sidis),他俩从事潜意识的实验问题研究。

詹姆斯可以做实验室的工作,但由于他坚持“大心理学观”,离开具体的实验室事务后,他可以更投入地去研究其感兴趣的哲学和心灵现象,他认为这些是心理学上更为重要的问题。詹姆斯把心理学界定为一门自然科学,但应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在他看来,这门学科的基本资料是原始的人的经验,实验室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用精确的方法来证实某些现象。但当时的实验室科学方法极其有限,只能反映我们经验中最不重要的方面。

詹姆斯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元素主义。詹姆斯认为当时大多实验室研究的问题在于:实验者保持某些变量恒定,操纵另一些变量,这里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要研究的现象是由各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实验者预先假定部分构成了整体。这或许是詹姆斯讨厌实验室研究的一个原因,其深层原因又与詹姆斯的心理学观有关。

泰勒认为,詹姆斯的科学观念主要受到法国实验生理学传统的影响,接受了临床方法的观念。这种临床方法是一种对正在进行的过程进行处理的论证方法,而不是控制和操纵的方法。19世纪60年代,德国强调的是实验室的实验研究和纯科学理论的学习,而在法国更看重病床边的现场教学。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医学院大都建立在巴黎周围的医院附近,法国的实验生理学也随之发展起来。19世纪上半叶,美国医生群集到巴黎医院的病床边,在病房中跟随名医学习和研究,这些人当中包括詹姆斯的两位导师、哈佛医学院的主管

教授霍姆斯爵士和怀曼,他们俩从法国的临床医学中获益多多,从而对詹姆斯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而此时其他医学机构都在学习德国,这种法国的临床模式在哈佛的影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因此,泰勒认为,“在詹姆斯时代,法国临床方法比德国实验生理学对哈佛大学有着更大的影响。”_这个观点可以在詹姆斯19世纪90年代写给斯顿夫的一封信中找到证明:“对我来说,皮埃尔·让内在他的书中说明的观点要比精确的实验室测量方法要重要得多”。

19世纪60年代,与德国相比,法国高雅精致的文化可能是吸引詹姆斯的主要原因,虽然他最终掌握了两种文化的语言,但他的法语更流利,因为他先学法语。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詹姆斯经历了几乎自杀的心理危机,由于他读了雷诺维叶的著作使得他的健康状况得到好转,从此他一生都和这位法国哲学家保持着友好的通信关系。同样,雷诺维叶对詹姆斯也有着很深的印象,他开始把詹姆斯的心理学和哲学论文翻译成法文,并在法国发表。因此,詹姆斯职业生涯的一开始,他就被当成法国人,文章被法国人所阅读。然而,在说德语的国家,他从未这样扬过名。

詹姆斯的实验心理学取向更多地受到法国临床方法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种临床模式强调过程和效果,与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观念是一脉相承的。事实上,詹姆斯的实验心理学大量地借用法国心理病理学、德国心理物理学和英国心理测验的研究成果。他把这些融合到美国心理学中,强调化学和生物学模式,以改变当时心理学界把物理学作为所有自然科学样板的传统。

詹姆斯把心理学当作以人为中心的科学,认为经验是心理学的出发点;而冯特坚持德国的纯粹科学研究思想,争取建立以实验室为基础的事业,同时附以民族心理学的内容。从欧洲回来的美国学生,像霍尔、卡特尔、莱特纳·威特默(Lightner Witmer)以及像闵斯特伯格和铁钦纳等移民,都致力于通过在美国学术环境下建立实验室、创办杂志和成立专业团体来引进冯特的心理学。为了这么做,他们不得不去批判詹姆斯倡导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他们自己的心理学是精确的、可控制的、以测量为取向的、实证主义的、还原论的和物理主义的;而詹姆斯的心理学则是非科学的、研究非科学事实(如心灵现象),是心理学的倒退,完全是随心所欲的。1899年,詹姆斯写道:“心理学实验的思想和黄铜仪器一起,以及代数公式心理学让我感到恐怖,我未来的所有活动将可能是形而上学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史家瓦伊尼(Wayne Viney)所说的,“事实上,他(詹姆斯)总是用挑剔与赞赏兼而有之的态度来看待每一种方法。”詹姆斯对待心理学实验法就是这样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和詹姆斯哲学中的彻底经验主义和多元主义是十分吻合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开放的态度,才使得詹姆斯既尊重德国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重视这种实验室的研究方法,也使得詹姆斯不把这种实验室方法作为心理学唯一的研究方法。

詹姆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这种态度与詹姆斯的健康状况及其所受的教育,也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一位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学过詹姆斯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安吉尔,记得“在实验室里,詹姆斯既没有天分,也没有耐心从事实验工作,而且他并不介意自己知不知道那些。”培里认为,詹姆斯无法花费长时间在实验室工作上,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健康状况。

在詹姆斯放弃艺术作为一门可能的专业后,于1861年进入了哈佛大学劳伦斯科学院专修化学。詹姆斯早期的教育包含极少的任何化学实验。埃利奥特,在19世纪60年代早期是詹姆斯的化学老师,后来担任哈佛大学的校长,他认为詹姆斯的教育准备和波士顿、剑桥的传统方法并不一致,詹姆斯所拥有的科学观念大多是生物学的和观察的。

詹姆斯对实验心理学的态度是变化的。早期,他看到了实验室的可能性和潜力,这时实验室曾让詹姆斯痴迷。然而,在他最终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后,他似乎很快就对实验室失去了兴趣。在1875或1876年为了证明生理心理学的概念而建立的第一个实验室,无疑使新的事业有了可能性。很显然,詹姆斯对收集心理学资料的常规活动的现实感到失望。导致詹姆斯反对实验心理学的原因与他对实验和元素主义之间关系的观点有关,而詹姆斯是反对心理学中的元素主义的。詹姆斯认为,铁钦纳是位极棒的老师,但对他的实验心理学颇有微词。在写给卡尔金斯的信中,他写道:“铁钦纳的‘科学’心理学的功能(从其结构上来讲,纯粹是一小撮人的意愿)不过是让实验室的工具运行,并且为某些教授提供平台。除此以外,它比任何经院哲学都虚伪。”而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该面向生活世界,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所以当他把精力放在建立更大更完整的心理学体系时,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了。但并不表示詹姆斯不认可实验心理学的价值,詹姆斯承认他的密友斯顿夫的说法:“在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他在做最好的事情时,必须放弃其他事情。根据你的考虑,你进行哲学探讨,自然比你实验室工作要多。我也是一样,哲学探讨花费我大量的时间,就忽略了实验工作,因为没有时间两样都兼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詹姆斯对实验心理学采取的是开放多元的视野。他本人并不反对实验室研究,反对的是把实验室研究作为心理学的唯一研究方法。正如埃文斯所言,“或许詹姆斯所欣赏的最优秀的一种研究类型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做的,他们既依靠论证,也依赖实验。”詹姆斯认为他是一个多元论者,而不是一元论者,因为对于多元论者来说,一元论只是一个选择;然而一元论者却无可选择。詹姆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这种矛盾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詹姆斯强烈否认实验室的实证方法在关于人的科学中具有唯一的价值。他认为铁钦纳式的心理学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过分注意实验室方法的运用,甚至完全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那些只能进行量化的、可验证的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把这些现象背后活生生的人完全置之度外。

三、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埃文斯认为,即使詹姆斯曾公然地反对实验心理学和实验室的研究方法,詹姆斯和他的《心理学原理》仍对实验心理学,尤其是美国早期实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原因与詹姆斯的角色有关,即詹姆斯是旧式美国哲学心理学与新式实验心理学之间的过渡人物。正如培里所言,“詹姆斯既是最后一个哲学心理学家,又是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家”。尽管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只用了20%的篇幅来描述实验室的发现,但这远远超过其他心理学家所做的贡献。然而更重要的是,《心理学原理》是一本贯彻实证精神的心理学,也许对于《心理学原理》的大多读者来说,这种实证精神的最有意义的一面是它的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最终,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能把思想当作一个自然过程,而不是灵魂的表现。后来,詹姆斯回想起思想的自然化和世俗化代表的意图:“我认为把心理学放在自然科学的位置

上,驱除某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把自己限制在能被每个人的意识立刻证实的范围内,主要的经验可以被描述为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不管它有什么不同的神秘的哲学含义”。

尽管在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出版以前,赖德(Ladd)的《生理心理学原理》(1887)就已经出版了,并且包含更丰富的实验材料,然而赖德未能避免讨论灵魂的本质,仍把灵魂看作是心理现象背后的真正支撑点。詹姆斯思想的世俗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19世纪90年代早期接触到心理学的那一代学生的影响。桑代克回忆道,“当一个学生看到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把精神生活看作是一个自然进程而不是灵魂的产物时,他发现这是个好消息,尤其对于90年代心理学的年轻学生,吸引人们对心理学进行更深的研究。

安吉尔后来建立了芝加哥机能主义学派,在使詹姆斯的观点实验化方面是贡献最突出的一位,当他在杜威的课程上阅读了《心理学原理》后,就全身心投入了心理学。还有其他一些人深受相似的影响,他们后来成为了新一代的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成为新一代科学取向心理学家崇拜的对象,《心理学原理》是詹姆斯影响实验心理学家和后来心理学的主要来源。在詹姆斯逝世的1910年,实验心理学已经在美国心理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到了后来,人们写美国科学心理学建立的历史,都把詹姆斯视为创建者,把他们自己的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等同起来。实际上,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成了同义词。

詹姆斯的思想是如此引人注目,《心理学原理》中的描述和推理也是广泛而没有最终结论的,这些都要求得到进一步的注意和研究。詹姆斯就成了年轻一代实验心理学家的目标。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中大量的观点都是实验方法的源泉。结果,大量的实验研究都是被詹姆斯有趣的观察和微妙的解释所激起,众多的实验研究路线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追溯到詹姆斯著作中的某些闪光的见识和推理。这正验证了詹姆斯的思想,“一门科学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好的健康标志,就是这种似乎未完成的样子。”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H·黎黑,心理学史[M],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Taylor, E. I. Psychology as a person-centered science: Wid-ham James after 1890 [D]. Boston University, 1992.

责任编辑:蒋永华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建筑的杰出代表性建筑群,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住宅建筑形式,更多代表的是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见证。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几个角度对北京四合院进行探讨:窗在北京四合院环境心理学中的运用;风水学在四合院中的运用;四合院的伦理等级制度;北京四合院绿植覆盖的寓意,从世代传承文化发展的脉络对北京四合院建筑心理进行理论的布局分析。

关键词:北京四合院;风水;窗;绿植

1、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建筑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早在3000多年前出现了以合院建筑形式为主的房屋,形成了现在四合院建筑,到明清时期四合院建筑逐渐发展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四合院沦为大杂院。在古代,四合院是满足一家人生活居住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技术的创新应用到工业生产生活之中,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提升,在人们享受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给大家带来的物质、精神的需求的同时,不同的社会问题也逐步显而易见,四合院存在几千年是有着沉厚的历史底蕴和适合居住的依据。

2、窗在北京四合院中心理学的运用

北京四合院的窗从最初的单一制作发展为琳琅满目的建造,从简单的构造到复杂的装饰的演变过程,窗最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元素,从原始社会鱼纹图案的出现到现在富丽堂皇的各式各样的装饰纹样,在现代北京四合院建筑中窗的装饰已是必不可缺的元素,更加体现出现代北方建筑的味道,更加凸显了四合院文化和艺术魅力。

2.1 窗的文化象征意义装饰美

现代北京四合院窗在装饰美化四合院风景的效果上,令人赞叹不已,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将装饰运用到现代四合院窗建筑窗上,是人们对其文化灵魂追求的一部分。要将装饰适用于其中,更好的展现民族特色、更好地彰显文化艺术个性,首先应当适度了解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点;其次,通过不断进行现代与传统的文化融合进行艺术另一层次的探究,可以更好体现北京四合院景色中窗的环境心理学。

3、风水学在四合院中的运用

北京四合院,突出一个“合”字,所谓四合院,就是由四面围墙围城一个盒子状的的民宅建筑,呈现出一个“口”字,四合院一般建造选址的建设是坐北朝南,北京四合院依中轴线对称建造房屋,中间是个庭院,有主房、厢房、倒座房、抄手游廊等组成,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房屋建造的东南方向,也就是八卦中的“巽”位,开在东南位的一般为普通居民,像王公大臣住的房屋的大门一般是开在中轴线上,东南方在风水学上定位“吉位”,进入四合院之后还有一个门叫垂花门,古代说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的就是垂花门,垂花门在管制严禁保守的封建社会,女子不能随意外出游玩,垂花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了她们的隐私空间。

北京四合院的讲究北高南低,可以更好的排水,其次讲究出门是顺坡,如果出门胡同比院子高,如似登山,出门就走上坡路是一个不吉利的说法,像买家具,碗筷亦是双数。但是也有单数的,像正房为单数,一般为三间或者五间,因为三间中间的房间可以放在整个四合院的脊柱上,也就是中轴线上,这是院落重要的风水讲究,所以北京建四合院有句话“四六不成材”。

4、北京四合院的伦理等级制度

封建社会时期,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北京四合院也时刻遵循这一秩序安排住宿,在房屋的分配上是非常严格,正房阳光充足,位置条件优越的位置要给家里年龄最大的老爷和夫人居住,正方两侧的房间多作为卧室使用,中间堂屋为接待来客和亲戚之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在一夫多妻制的情况下,正室居住东房,次妻住在西方,同样厢房亦是如此,长子住在东厢房,次子住在西厢房,

北京四合院伦理观念不仅仅体现在同一家族中的房间分配上,同样是四合院有很多不同的讲究,就大门而说,金柱大门一般是官宦人家使用的大门,其次还有蛮子门、如意门、墙垣式门等等。

5、四合院绿植覆盖的寓意

空间是一个虚幻的词语,朦胧的概念,它包括了建筑物、门、窗、院落绿植等组成的空间。古人追求意境的深邃,文化的委婉展现,王公贵族喜欢景色中诗意的写照,于是出现了很多院落园林,由于追求自然,从而建造的时候设计师为了追求曲径通幽的景色意境,大多用绿植的不同的构造来进行修饰风景的不同变化观景效果和空间的层次感,绿植在四合院里有着重要的风水寓意,绿植主要有:松树、柏树、石榴、枣树等等,体现了四合院主人生活态度的积极向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柿树有“事事如意”之意,也称“如意柿树”。柿子树不仅寓意吉祥,加上柿树上的柿子营养丰富,许多四合院也多喜种植柿树。因为枣树有\"北国佳木”之称,寓意“早生贵子”、“早富贵”等,所以很多的四合院中多有栽种枣树。

石榴树是人们最喜欢的绿化植物之一。石榴树花色为红色鲜艳,寓意红红火火,果实石榴籽多,寓意多子多福,石榴被人们视为吉祥物,所以北京的四合院里多喜欢栽种石榴树,故宫也栽种有很多的石榴树做盆景。石榴树一般被种植在住宅的正房窗前,是四合院内最常见的绿植。

6、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和高超世代传承的技艺在北京四合院窗中的建造、材料、图案等等得到了高度的体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结合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们的审美观,还体现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技艺的高深不同时代的环境心理学以及历史文化沉淀,可以看出北京四合院审美意蕴。北京四合院的建造理念也运用到不同建筑风格之中,更好的诠释了传统文化、建筑构造、北京四合院的环境心理学在装饰物和绿植中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更好的运用到现在社会生活,更加完善的服务于未来社会建筑装饰中,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刚.朱嘉广主编.胡同·四合院[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41.

[2] 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7):34-37,63.

[3]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丹麦.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丝.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田国行,李柏兴.园林景观发展刍议[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2):193-198.

[6]《中國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周超(1989.7.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单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历(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日本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说:“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这说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了情感,思维、记忆等认知机能就会受到压抑;而积极的情感可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促进脑细胞的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形成对知识的强烈追求、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变“厌学”为“乐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运用各种策略充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充满情感的和谐课堂。

一、创设民主气氛,获得情感体验

现代教育正从“知识中心”向“人本中心”转化,它使教育更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全面地发展。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的是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学习气氛,这就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课堂教学角度分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已经成为比讲课本身更重要的学习因素。

在课堂上,教师是参与者和创造者,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丰富的个体去研究并予以重视,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创造性,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学方式必须转变,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由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一起去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就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二、创设生活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小学数学是与生活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日常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体会到“生活内容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就能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这一课时,首先捕捉生活中的这样一个数学素材(用多媒体):一位异地游客驾着私家车来到位于我镇的太湖旅游度假区游玩,请问这位对当地人生地不熟的游客将如何正确到达旅游景点?询问路人、看地图、看道路两旁的指路牌……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得出指路牌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定格在指路牌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位游客能从这些指路牌上得到一些数学信息,从而引出对“千米”的认识。

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组合,打通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对于生活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

三、开展数学活动,激发情感体验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数学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习意志的最佳途径。通过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拼摆自己喜欢的生活图案(组合图形)这一数学活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诱导、启发学生:通过这一活动的学习,你受到什么启示,有哪些收获?一个学生在全课小结时,谈到了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就是力量’,这就像我们拼摆的房子一样,只有一个三角形或一个长方形是拼摆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才能取长补短,学到更多的知识。”她赢得了全班学生的热烈掌声。

四、引导质疑问难,深化情感体验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学生总是对新知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环节,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利用学生的疑惑、惊奇,诱发学生分析、思考、解决内心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内驱力。

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矛盾性问题:为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周率是怎么来的?大月、小月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椭圆是不是圆?……教师要以这些质疑为突破口,善于捕捉一闪即逝的智慧火花,及时给予肯定,从这些矛盾性的问题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不要急于回答,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课外多查阅工具书,或上网阅读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学习富有情趣,富有挑战性,进一步深化情感体验。

数学教学是一块情感的沃土,教师在挖掘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以情感为钥匙去开启学生学习的心扉,让情感与思维共舞,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达到“情知交融”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教学活力,真正构建起和谐的数学课堂。

(责编侯艳星)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高校教育归于公共事业范畴之内,在实际改革的过程中,高校教育心理学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发展和探究。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学生自身的评价。总之,在高校构建教育心理学教育体系,就应该重点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最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社会性视角;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向

高校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把关注点放在了人才培养的社会

性上。不管是在管理机制上,还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应该着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性角度来促进教育的发展。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重要

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将会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并增强社会意识。这对高校的运行和学生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高校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生活和知识的融合

从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研究层面出发,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教育心理学理论成为学科知识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价值观、人格和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运用社会性视角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就应该对心理学理论与思想进行创新,并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知识进行连接。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的心理机制得到启发,最终保证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心理发展相结合。这样的情况下,就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關注教育心理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以往的教育心理学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展现有一定的滞后

性。这就值得教师和高校关注。尤其对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社会性展现得比较明显,学生的学习模式应该着重满足社会性需求。通常情况下,高校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已经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这样就应该把社会作为教育进步的基础。学生在实际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对其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最终会更好地提升自己。在实际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等发展状况,保证高校教育心理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社会性的视角下,高校教育心理学应该重点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创新,以此满足学生的发展。

三、着手于教学评价中的自由教育风格导向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开展高等学校教育,就应该联系社会实际,把社会性质作为教育研究的主体。在此情况下,要着重关注教育的风格,学生在自由的教学风格中,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教育心理学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一般来说,应该在教学内部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积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如此就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本教育理念,在形成自由教学风格的情况下,更好地迎合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经过我们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得知,在实际进行教育心理学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思想等,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重视教育心理学的前瞻性研究

高校在实际开展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微观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综合学生的心理环境发展状况的情况下,着重提升学生的心理教育水平。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外部环境为前提和基础,对教育评价方式进行优化,最终使其符合当前的教育特征。同时,还应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和价值。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况下,保证高校教育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社会性的视角下,想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应该重点关注教学心理学的前瞻性。

综上所述,在社会性的视角下,想要更好地发展高校心理学,就应该把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还应该关注教育心理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在完善教育教学的风格的同时,把关注点放在教育心理学的前瞻性上。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高校教育心理学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吕永红.浅谈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106-107.

[2]郑芳.人格构建规律视域下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方向性拓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34-136.

[3]彭惠梅,张运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选择分析: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9(4):11-15.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应用

管理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经济专家研究表明,提供资本技术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束缚经济发展因素大多由于主管人员水平低。管理决策理论学派创立者西蒙教授指出,中国经济改革中优先工作是改善区域管理,必须懂得组织如何运转,要清楚组织中管理者如何对组织结构做出反应。管理者面临巨大的复杂社会系统,人的行为源自心理不同价值观,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者研究的焦点,管理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基础上发展的人性化管理,是以员工为导向的人本管理。只有摸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概念

管理心理学是探究人的心理活动行为特点的交叉学科。管理心理学具有使员工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的重要意义。管理心理学通过研究各种激励手段,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奋斗目标协同。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内环境的系统学科,通过采取系列行为机制合理预测认定行为,充分研究社会内部心理结构后,深入研究群体心理等方面特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优势。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成熟于50年代,一战前管理心理学缺乏实质性意义,一战后管理心理学得到很大的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管理心理学效用功能更加明显。管理心理学对提高决策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利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能了解企业员工的价值创造力,使各部门提供数据更加准确。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对企业组织管理,实现企业组织管理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应从内外要素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在要素方面应考虑人力等因素,内在要素应深入分析人的心理,提高人的主动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力资源管理以经济学为重要指导理论,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系统调整。管理心理学充分发挥员工最大优势与岗位结合,包括对人力资源规划等模块。

(三)管理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中心,组织的工作要靠人做,要以人为中心维持组织正常运行,必须加强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管理,才能有效发挥组织管理作用,实现组织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任务是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成员满意度。实现组织任务的基础是了解掌握个体心理行为特征。管理心理学是利用人的感知活动掌握印象材料进行分析评价,获得对人全面的认识。运用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管理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利于从员工自身进行行为激励,在企业人才招聘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整合企业员工个性特点形成差异性。运用管理心理学分析员工心理特点,研究员工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方式,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管理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变化,企业利用管理心理学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可靠,推进企业全面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管理心理学,可以对企业岗位内容与员工素质要求等进行系统分析,多维度分析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度。企业人才招聘中运用管理心理学有利于招聘优秀人才,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管理心理学可以塑造员工的价值观,提升员工的优良品质。应用心理学可以使员工将正确价值观内化为自我形象。很多员工由于工作压力对职业前途态度消极,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深层激励,能使员工保持理想主义。通过应用管理心理学方法,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人力资源管理成功取决于对人的心理规律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心理复杂多样,掌握管理心理学知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非常必要。

二、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逐步改变传统生产格局,当今信息迅速传播,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今时代要想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发展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指导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管理心理学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心理学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管理心理学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阻碍管理心理学的应用,管理心理学应用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导致不能充分发挥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过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一些公司大多通过少数人内部商议决定,忽略了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利。企业执行工作任务中对工作认识不足,不能从整体上对工作进行宏观把控。管理心理学是具有宏观性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应用管理心理学应对岗位进行分析,要想落实管理心理学制度,需要企业输出较大的经营成本。一些中小型企业仍沿用传统管理制度,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未形成全面体制,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沿袭旧制度,由于制度存在不合理问题,对新型管理制度推行产生阻碍。

三、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根据员工特点进行差异化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管理心理学,可以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招聘培训等各环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管理心理学要重点关注激励管理,个体差异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由于个体受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影响,形成不同的性格旗帜,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个体能力有不同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根据人的性格能力安排工作,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优势实现组织目标。每种性格特征有积极消极两方面,管理者应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差异化管理。如自信外向的员工适合做管理者等工作,做事沉稳执着的人员适合严谨细致的会计等工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在选人用人等方面有效运用管理心理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二)人力资源激励管理

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组织成员积极性会影响工作绩效。激励必须从需要与动机出发提高人的积极性。人的需要是复杂的主观状态,包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等,需要引发动机推动人们产生行为,由于动机与行为关系复杂,要了解个体动机才能准确解释其行为。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心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工作行为。管理学激励理论有很多,包括公平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管理者要明白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运用相关理论。在组织管理中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的规章制度。要为员工设定有难度的工作目标,对员工工作给予认可,为员工提供成长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企业人力资源团队组织管理

企业团队组织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组织团队管理与领导方式及决策能力等有关。管理者不知道如何领导员工难以达到管理效果。企业人力资源团队管理要建设高绩效的团队,过多的人员难以形成凝聚力,员工构成结构要优化合理。团队管理目的是完成组织目标,团队组织管理关键是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良好的氛围形成需要管理者培养彼此尊重的价值观,使成员相互依赖,关系融洽。要建立不断学习创新的组织,通过集体學习激发灵感,提高团队活动效率。团队中允许存在个体利益,由于观念等方面差异,组织工作中会发生分歧冲突。适当的冲突会提高创造性,管理者应利用冲突正面作用,通过批评教育沟通等方式解决冲突,促进组织提高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管理心理学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2):46-47.

[2]张文仙.企业管理心理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路径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1):163-164+167.

[3]陈娟.将管理心理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2020(14):6-7.

[4]王光远.管理心理学在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20(20):105-106.

[5]崔文浩.关于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4):13-14.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型教学;评价模式

一、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 与应用能 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追溯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实验心理学为 心理学的 科学化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奠定了自然科学取向的心理学科的主流地位和中心范式。 正如舒尔茨所说:“现代心理学家与它的睿智的先驱者的重要区别,不在于所提问题的种类 ,而在于探索答案所用的方法。”[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心理学实 验范式的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良好的实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介入当代心 理学发展 的主流领域,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前提和方法基础。然而,目前的实验心理学教学尚 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实验心理学教材版本众多,内容体系繁 杂;在教学方式上,教学模式单一,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即教师讲授多、学生操作 少,课堂实验多、课外拓展少,传统仪器多、现代化仪器少;在教学评价上,传统的教 学评价方式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把考试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 生学习的过程的评价。因此,我们定位的实验心理学教学目标是以实验设计为核心,以提升 学生的科研素养为目标,以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编程为技术手段,注重研究方法的训练,培 养具有较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和实验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二、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课程结构的优化

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 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 们以“厚基础、专题化”的研究性学习理念为基础,构建了实验心理学的课程教学新体系。

1.理论教学模块

(1)实验心理学理论专题

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专题、实验心理学发展史专题、实验心理学重大理论争论专题等。

(2)实验范式专题

包括信号检测论范式、反应时范式、启动范式、加工分离范式、任务转换范式、移动窗口 技术、Stroop范式、IAT范式、GNAT范式、Oddball范式、FOK范式和N-back范式等。

(3)实验设计专题

该专题分为广义的实验设计和狭义的实验设计两个模块。广义的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研究的选 题、 文献检索、提出假设、被试选择、实验结果的评价和解释。狭义的实验设计包括单因素实验 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及小样本实验设计。

(4)研究方法专题

该专题具体指SPSS数据处理技术、DMDX和E-Prime实验编程技术、眼动技术、ERP技术和FMRI 技术等。

2.实验教学模块

(1)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模块

该模块是指用来演示和证明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实验。主要包括色轮实验、听觉实验、两 点阈限实验、错觉实验、深度知觉实验、大小常性实验等经典实验项目。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块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实 验心理学综合知识的复合型实验。该模块主要包括:瞬时记忆实验、短时记忆实验、长 时记忆实验、记忆广度实验、表象心理旋转实验等。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的目的要求和 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的探索性实验。该模块主要包括记忆搜索方 式实验、刺激编码方式实验、信息加工模式实验、正负信息对理解过程的影响实验、句子理 解类型和句子理解速度实验、轮廓比较和名称比较实验、有意遗忘实验等。

(3)研究型、创新性实验模块

指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尽早地介入当代心理学主流领域的科学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心理学人才,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采取以问题 解决为核心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由学生自愿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 验、自主管理实验的实验模块。该模块重点支持学术思想新颖、意义明确、立论依据 充分、 研究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的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项目。在研究型、创新性实验的实施 及管理上,严格执行学生自由申报,任课教师初评,项目开题,中期检查,公开答辩与专家 评审的制度。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

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在教师引导 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教 学模式[3]。在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把开展研究型教学作为培养心 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把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作为核心目标。 在教育理 念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促进教学方式从填鸭式的知识传授型向师 生互动的研究型转变。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孤独的苦行僧和残酷的竞争者”的形象,使 教师成为“催生理解的接生婆”,而不是“传送知识的机器”[4]。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典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来,在西方国家案例教学被广泛地 运用到教师教育领域。我们尝试在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选取近年来发 表在“Joum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等国外主流心理学刊物上的实验案例,指导 学生进行深入的研读和讨论,从中学习国外一流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策 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外文文献中的实验设计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和反思,以 此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并通过“ 水平互动”、“垂直互动”等多向互动形式,进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促进学生的视阈融合 和专业成长。

(2)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模式和基于问题的模式

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质都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其主要操作程序为:1)提出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3)开展团队合作,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4)评价与验证。首先,由 教师选 择课程内容中理论前沿问题或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问题。然后,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 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探索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在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 启发和引导。最后,由师生共同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验证,从而实现让学生在“做 中学”的目的。

2.实行、实施开放实验室制度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1)实行开放实验室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

为了打破传统实验教学受制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我们尝试推 行开放实验室制度,使教学实验由封闭式模式转变为开放式模式,对学生实行目标管理,并 逐 步形成了“立项研究、中期检查、专家评定、交流学习”的模式。在课题进展的各个阶段,组织项目组成员开展中期交流,并对进程报告进行讨论。项目完成后进行多种方式的成果汇 报与交流 ,包括可视化反馈、学习小组讨论、集中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等。实验室为 同学们提供了以下平台:1)华东师范大学研发的基础心理学实验仪器;2)天津师范大学研 制的JGW-B型心理实验台;3)北京大学开发的PES心理实验系统;4)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心理 学实验设计系统;5)眼动实验室和ERP实验室;6)E-Prime2.0编程系统。

(2)实施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验研究素养,我们鼓励学生成立科研课题项目小组,开展研究型学习,实 施创新性实验计划。具体程序为:1)教师为学生拟定研究领域供其选择,这些研究领 域大多为当前心理学的主流研究领域;2)教师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英文文献资料,保证研究 的前沿性和创新性;3)学生可根据研究兴趣自由组合,成立科研课题项目小组,申请学院 项目基金资助;4)让学生在阅读外文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并进行实验设计;5) 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修正实验设计,制作实验材料,使用E-prime编程,并执行实验;6) 搜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完成规范的实验论文;7)汇报和交流研究成果,邀请专家评定。在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先后成立了面孔识别项目小组、物体识别项目小组、选择性注意 项目小组、自传体记忆项目小组和内隐记忆项目小组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施创 新性实验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开展科学研究训练,改变了目前心理学应用型人 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

三、实验心理学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评价改革的设想

目前,教学评价正由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中体现了教育评价 发展的新趋势。电子档案袋评价法通过对电子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对结果的分析,对学生的 发 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价,通过记录、储存、再现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表现性评价和真实性评 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它不但有助于管理、搜寻和分析档 案资料,还能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纳入到评价的整体框架中,与教师互动和同伴互动结 合起来,从多视角、多层面展示学生的成长过程。另外,“学习与技术共舞”是当前关于学 习与技术关系的主流观点。技术应当成为教学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件。于是,我们设想 如果能把计算机技术和档案袋评价理念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提高教育的技术化含量来体现先 进的教育理念,进而为实现教学评价的动态管理过程提供技术支撑,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评 价和教学反馈模式的缺陷。以ASP.NET为技术支撑,构建教学评价系统的网络化平台,既能 保证电子档案袋成为一个使用电子媒体和设备的信息管理系统[5],又能成为一种 基于Web技术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具体实现手段[6]。

(二)网络化电子档案袋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系统开发采用Micrsoft Studio.NET2003作为主要开发工具。建立了学生的身份验证、 作业提交、成绩查询以及教师的作业指导与评价等功能。具体包括:1)作业管理。主要包 括作业上传、作业评价、作业反思、作业交流等。2)下发通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给不 同的对象下发通知。通知包括主题、内容、有效期、对象、撰写日期等信息。3)教师 答疑。教师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4)课程资源。本系统不仅仅是学生的作业管理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资 源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5)作业共享。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作业完成过程、反思 过程及教师的评价。

(三)教学评价系统的权限管理

该系统分五级权限:1)管理员功能。负责对系统进行整体性的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正 常运行。2)教师功能。布置作业,对学生作业及时进行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解 答。3)学委功能。负责对自己班级的网络进行维护,对班级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 统计。4)学生功能。及时提交作业,当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后,积极反馈和修改作业,通过答 疑模块向教师求助,发表体会,反思作业完成的过程。5)访客功能。以匿名身份 登录,可以查看学生作业,并在作业反馈模块发表意见,查看课程资源的相关内容和教师答 疑的相关内容。除了以上五级权限管理系统外,还有系统公共功能,用于修改个人资料,实 现个性化的签名等。

(四)基于电子档案袋理念的教学评价新模式的构建

1.应体现动态化、可视化、发展性的评价思想

动态化指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过程,可视化指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历程,发展性指通过 评价反馈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通过引进档案袋评价技术,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对 作业的反思和检查,结合目标设定和自我评价来实现对教学的评价。基于web技术的教学评 价系统包括所有学生的电子档案数据库,这些个性化的个人档案袋成为了学生作品的“容器 ”,学生反思的作品变成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通过交互式的管理和交流,促进了师生 之间的对话,真正实现了档案袋评价的网络化管理。评价是在平等、互动和对话的过程中完 成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敌对的“检查和被检查”的关系,而是 一种“交互主体”的评价关系。

2.应体现以评价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以评价促发展的思想

本系统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理念。所有的评价 方式都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全面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主体意识的和谐发展。1)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教学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评价的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评价是面向学生专业成长的评价。本系统构建的评 价模式注重过 程性评价,是一种以专业成长为主线的评价,教学评价的过程在动态中完成,评价的 过程就是学生专业成长的过程。3)评价是面向个别学生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前期准 备 情况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 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应体现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思想

教学评价新模式的多元化思想包括: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结合实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对 于新的评价模式我们尝试从学生选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从学生完成作品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等不同方面进行多元 评价。2)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只注重陈述性知识,而忽略了对程序性 知 识的评价,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应该体现科学性、灵活性、实践性和发展性。3)评价主体 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评价完全由教师来承担,具有单一性和片面性。本系统构建的 教学评价模式强调在评价过程中主客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在动态中完成评价,关 注评 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的交 互活动,从而使评价更真实、全面。

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01(6).

[2][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莫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4]Williams,Burden.Londo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a Social Constru ctivist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145.

[5]Wetzel K,Strudler N.The diffusion of electronic portfolios in teacher educ ation:Next steps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accomplished users[J].Journal of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5,38(2):231~243.

[6]Carraccio C,Englander R.Evaluating competence using a portfolio:A literatu re review and web-based application to the ACGME competencies[J].Teachingand Learning in Medicine,2004,16(4):381~387.

〔责任编辑:张 华〕

上一篇:设计理念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务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