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2023-09-21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1篇

课题组非常关注校内教育公平的教育核心价值, 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现状研究, 还是实践研究, 案例分析, 我们都力图发掘校内教育公平问题所包含的教育价值。

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 凡是出现校内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或事件, 其实是一种教育本质的缺失;凡是凡是出现校内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或事件, 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甚至是极端的影响。因此, 校内教育公平问题, 也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校与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 而是涉及到教育核心价值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我们形成了实现校内教育公平的五大核心价值:成长教育——彰显教育的本质内涵;让每一个学生沐浴教育的光辉——公平教育的目标;过程化教育——教育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教育是践行——最美丽的教育行动最伟大;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如何看待我们的每一个孩子?

一、实现校内教育公平彰显教育本质的“成长教育”理念

通过研究, 课题组认为,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本质上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 因此, 用“成长教育”来概括校内教育公平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本质。

校内教育公平, 包含了深刻的教育的内涵。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必然要求我们对教育本质内涵进行更深的思考, 包括“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怎么样”等。

比如, 教育是为了让一个人“成功”——即所谓的“成功教育”吗?是不是我们从教育的起点开始就是要让孩子处于追求“成功”的状态?是不是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现在”看来就很“成功”?“现在的成功”是不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比如, 教育的“功利”意味如果弥漫于校园, 很难保证这样的学校能实现校内教育公平。因为他们关注的是升学率, 是金钱, 是短期内利益的最大化, 凡是与此相冲突的必然会被边缘甚至抛弃。

比如, 教育怎么样才体现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为什么现实中往往是重“教书”轻“育人”甚至是不“育人”?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教学成绩升学率等孜孜以求?为什么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无法理解“育人”的重要性?

因此, 课题认为, 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就非常重要了。

要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必然要求我们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思考。什么是教育?真的很难表达。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应该是对教育本质提示的最形象化的语言, 也可能是最佳阐释。从中文“教育”一词来说, 也许教育的“育”更能体现教育的内涵和本质。“育”, 会意, 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 下为倒着的“子”, 像妇女生孩子;其本义正是让“子”得以孕育新生成长, 正是这一意味, 让教育者尽显母爱风范, 受教育者饱尝成长的快乐;于是可以这样来描述教育:

就像母亲孕育孩子,

就像农夫播种庄稼,

就像园丁培育花木;

母亲希望每一个孩子沐浴着爱,

农夫祈求每一棵庄稼都能获得丰收,

园丁期盼每一株花木美丽成才;

教育者就像母亲,

就像农夫,

就是园丁,

那种热烈的希望,

那种诚挚的感情,

那种无私的奉献,

那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就是孩子,

就像庄稼,

好比花木,

都受到呵护,

都得到浇灌,

都沐浴阳光,

都历经风雨,

都充满希望……

因此, 教育始终是孕育, 是哺育, 是培育;教育者始终是母亲, 是农夫, 是园丁。

在这样对教育的理解的前提下, 我们始终认为, 教育, 就是要让学生健康成长, 这是我们对教育最基本的理解, 也是最本质的理解。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是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观, 体现了教育的核心价值, 它将教育公平体现于鲜活的学生身上, 让每个学生享受到爱、关注、成长的快乐, 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梦想, 也是一种教育使命, 教育责任!更应该是一种教育行动。教育, 就是培育那些的成长中的生命。爱, 是教育的核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注, 体现了教育者的教育言行倾泻, 向每一个学生倾泻;所有这一切, 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成长教育就是要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 走近学生, 走进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教育践行中体现成长教育的思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教育的滋润, 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我没有被放弃, 我被爱着, 被关注着, 我在成长”。

只有这样, 教育, 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教育!教育, 就是要让学生健康成长!

二、实现校内教育公平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沐浴教育的光辉

通过研究, 课题组发现, 校内教育公平问题, 实质上与我们所谓的“教育公平”并不是同一回事, 校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 更多的是分配不公, 而校内教育公平突出的是“每一个”,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就必然是让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就是要让每个孩子享受到爱、关注、成长的快乐, 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每一个”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正是这“每一个”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谈到教育公平, 往往强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不公, 而忽略了校内教育不公平。而恰恰是这种校内教育的不公平, 直接对学生心灵产生影响, 影响学生的成长, 影响学生的发展, 影响学生的一生。没在校园内的教育公平, 就没有和谐校园, 就不可能是让校园充满爱。实现校园内的教育公平, 我们不是做不到而是不为。

教育者的责任是教书和育人, 而事实上前者被无限放大了, 往往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为了少数甚至是几个他们所谓的优生而放弃或牺牲绝大部分学生, 为此往往还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和极具激励机制的奖励办法。这样就造成了如下后果:放弃了很大一部分学生, 这些学生受到歧视, 被打入另册, 被界定为差生, 感觉不到希望, 有的甚至误入歧途;同时, 也使一大批教育者成为教育的旁观者, 或者无所事事, 或者消极怠工, 因为他们没有希望, 没有成绩, 没有奖金, 受到另类待遇。

这些学生失望地感到:我们都被看成是差生, 我们没有希望!

这些教师消极旁观地说:名利都是别人的, 我们是多余的!

下面是主研人员原荣昌昌元中学的校长亲历的典型案例。

荣昌昌元中学的校长上任不久, 一封学生来信摆在我的办公桌上。信中说, 她是一个初一新生, 怀着对新学校的憧憬, 满怀希望来到昌元中学, 但老师给她说的第一句话却是“这是一个B班, 你们都是差班的学生”。无疑这让一个天真充满希望的幼小心灵受到无情的打击。也许这是他们遭遇的人生最大的挫折, 而这种挫折, 在他们那个年龄, 在他们那种处境, 几乎无法改变!甚至会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开学一个多月, 一个家长到我办公室质询我:别的班都要月考, 为什么他的孩子却不考试?孩子回到家感到特别委屈, 不吃饭, 不睡觉, 伤心落泪。原来, 这个孩子在初三B班, A班月考了, B班因为升学压力不大, 学生基础较差, 年级组就没有安排B班月考。家长说, 我们知道孩子的成绩不好, 但你们哪怕是题出得很简单, 甚至是做做样子, 也应该一视同仁考考啊!他们的要求是多么的低啊, 仅仅是要求给孩子一个所谓的“公平”, 不要伤害到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和对未来的希望!我知道, 这是我们不对, 我们错了!要知道, 这是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伤害, 是对一个孩子希望的扼杀!我们还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对孩子们的未来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另一件事情更是令人震惊, 一个毕业不久的学生却成了抢劫强奸杀人的死囚犯。这个学生初一入校时各方面并不是很差, 仅仅因为成绩不好而不断地更换班级, 受到歧视, 最后误入歧途。尽管不能说这全是学校的责任, 但作为学校, 作为教育者, 首先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要明白, 我们的言行可能因此改变学生的一生!

为此, 我们吃惊地发现, 校内教育不公平, 对学生的伤害是最大的, 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深的!实行校内教育公平, 就不能简单地用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成败。追求让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 就要注重公平教育,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让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 我们感到,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的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是教育的迫切需要。让每一个孩子沐浴教育的光辉不应该只是希望只是梦想, 而应该成为现实。

三、实现校内教育公平就需要有一种全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也需要更新我们的学生观。如何理解孩子, 如何看待每一个孩子, 如何看待孩子们的缺点错误, 如何看待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实现校内教育公平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甚至是难题。

因此, 课题组对教师的“学生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发现, 很多时候, 我们老师的“学生观”往往是唯一的——贴标签似的“好生差生”, 缺少发展的眼光;很多时候, 我们老师往往把学生看成是“小大人”, 用“成人”的“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有意无意间忽略了“学生还是孩子”。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我们用“学生是成长中的”来表述, 以体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内涵。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是需要培育的生命, 这是我们对学生最核心的理解。首先, 学生是“人”;然后是“成长中的”人。往往, 我们的教育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往往, 我们教育的目光忘记了这一点。

既然是“成长中的”人, 他们就需要得到呵护得到爱, 他们就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既然是“成长中的”人, 我们就不能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成长中的孩子, 就不能用成人的要求来苛求这些孩子;我们就要理性地宽容地看待这些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在这一点上, 我们的理解与宽容必将闪烁出圣洁的光辉。

既然是“成长中的”人, 我们就要确保属于成长中的人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就是要让他们具有“成长中的人”的特性, 美好, 幻想, 冲动, 快活, 生气勃勃, 顽皮捣蛋, 天真稚嫩……

既然是“成长中的”人, 就使我们对这些孩子充满了希望, 同时我们的教育要有一种期待的心情。正是这种期待, 才体现了教育的意义与伟大。

既然是“成长中的”人, 他们就必然会“长大”, “长大”是成长的必然结果, 那是一种喜悦、骄傲、自豪, 这个时候, 会让每一个教育者幸福而满足。

这是校内教育公平中必然体现出来的教育价值——新的学生观。学校和教育有了这种新的学生观, 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四、实现校内教育公平就需要贯穿教育重在过程不是结果的“过程化教育”理念

我们的研究让我们困惑:教育就仅仅是一个结果吗?那些所谓的好的教育仅仅是一份好的成绩单?一张高高在上的奖状?一所人人羡慕的名牌学校?……不, 不仅仅是这些, 甚至不是这些或者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是教育过程我们给了孩子们什么, 他们是怎样成长的, 有哪些成长的经历……一棵树不可能突然成为“一棵树”, 一个人不可能突然成为“一个人”。

因此, 我们在进行校内教育公平的研究中, 提出来了“过程化教育”的理念并对过程化教育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要求。

教育应该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过程, 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到——我在成长!教育更应该注重教育过程而不是教育结果。

学生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大学的学习经历就是他的成长历程, 这是一个人必不可少, 唯其这样, 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很难想象, 突然一个十五六岁的人站在你面前说, 他已经是博士了。那他的人生产一定是不完整的。百年不衰落华德福学校崇尚的理念“学校是一段旅程”是很有教育本质意义的。

学校是一段旅程, 是需要我们一步步走的。每一段旅程都要精采, 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找寻和搭建更多的平台:学习平台、活动平台;班级平台、学校平台……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成长经程, 而不只是分数分数……

为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充分成长, 朱自清在《中等学校的学生生活》中主张建立“有效的组织”, 这种组织应该有如下特点:组织要小, 至多不过10人;学生与教职员都可加入;组织的目的要“以亲切有味而为一般学生力所能及”为标准;形式多样, 或关于学术, 或娱乐, 或服务, 无不可;时间可长可短, 以组织的目的而定, 总之, 要量力所及, 忠于其事, 不贪多务得, 力求“一成百成”。朱自清认为, 这种小组织是“最有效的组织, 是创良善的生活的一条最近的路”;它能供给自由运思和练习思想底机会;供给练习宣泄感情和培养深厚同情的机会;供给练习组织能力底机会, 并发展民治底精神。实行小组织, 学校生活自然活泼泼的, 就“生命无处不在”了!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学生的成长旅程作了多么细致的安排。这无疑让我们想到:教育是生活, 在生活中成长;教育是过程, 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的责任与义务在学校和教师——学校就应该是教育理想的花园;教师应该是饱含理想的园丁, 而学生正是需要培育的花木。唯其如此, “过程化的教育”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才能使教育趋于公平而伟大。

学校应该创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而所有教师都是教育者, 都有承担育人的责任和义务;不只教书, 更要育人。

坚持“过程化教育”, 就不再是唯分数论, 不再是唯名校论, 不是唯成功论, 而应该是一种更重要的学生发展学生成长的理念。这无疑会让教育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

五、实现校内教育公平的关键是践行, “教育是践行”理念要贯穿教育始终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去实实在在的“做”, 而不是一句话, 更不是空话。事实上, 教育最根本的就是教育者的“做”——践行。每一个教育的理论教育的理念都必须体现在教育者的践行上, 没有践行, 再好的教育理念也是空话。

教育更重要的是践行而不是理论。没有教育者的践行也就没有校内教育公平。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需要学校、教师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言语中——教育的过程中。教育需要每一个学校践行, 需要每一个教师践行。教育者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行为, 甚至目光, 甚至微笑……都要饱含教育, 这一切都需要践行。

教育需要践行, 教育就是践行。践行比任何理论都伟大。正是从这认识出发, 落实践行目标, 课题组及时修改研究计划, 决定自愿的基础上, 建立实验学校, 吸收更多的参研教师。我们对实验学校的提出了“实现校内教育公平的十条目标”;对参研教师提出了教育要求: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教育应该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过程;教育更应该注重教育过程而不是教育结果;教育在于践行, 在于我们教师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同时, 课题组为参研教师特别制定了“教师实现校内教育公平的二十个开始”和“实现校内教育公平教师要做好学生的五个人”。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2篇

1 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

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人的素质, 传播人类文化科学和道德。因此, 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 就是培养完整的人, 有文明素养和传承能力的人。教育的核心价值包括两个层面:首先, 教育要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服务;其次, 是为人的社会化服务。其实, 教育是人和社会共同需要的社会活动, 按照哲学范畴的价值的定义, 教育的价值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由此, 我们可以揭示教育的核心价值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 在于教育使人的人格和人性得到健全发展。人格和人性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在这方面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在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 教育与人的人格、人性健全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也是最根本的关系。另一方面,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尽可能完美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各类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要努力促进学生将外在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

2 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点是运用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感染、教育、影响年轻一代, 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它能使人心理健康, 乐观向上, 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 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陶冶道德情操, 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3 中职美术教育核心价值的意义

美术教育教学一直被许多人片面地理解为绘画技术教育, 素质活动教育的一种形式,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手段, 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但不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其实, 美术学科教育能够推动美育发展, 而美术教育又能作用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美术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无从谈起。那么美术教育到底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呢?其实, 美术教育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通过美术教育教学活动, 开发学生的智力。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约占全脑的四分之三, 分为左右两半球。两个半球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功能。理论思维主要定位于左半球, 形象思维则主要定位于右半球。而作为美育主要形式之一的美术教育, 则可以激发和调动“右半球”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促进右脑智力发育, 使两个半球平衡协调地发展, 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 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 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2)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表达和创作的能力。一系列的美术学科知识教学, 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能力, 而专业技能的训练, 一定会教给学生表达情感的新方法, 使学生拥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新方式。

3)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一切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作为美育主要形式的美术教育, 其培养目标也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其最终目标是要美化人自身, 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 发展美的品格, 培育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在整个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传统美术教育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法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实是对美术教育的错误理解, 有本末倒置之嫌。

4 中职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内容

美术教育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 也不是单纯地为了传授学科技能技巧, 它是以促进学生思想进步, 健康向上, 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重要学科, 不可替代。

4.1 学生成长的需求

面对竞争激烈的世界, 中职学生的成才必须是全方位的, 职业技能的培养很重要, 而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塑造更为重要, 要想使他们通过短暂的职高阶段学习, 就完全适应社会需求, 光靠简单的职业技能培养还远远不够。我们知道, 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于应届初中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同学, 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力要素、综合素质、自律要求都不是太高,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没有形成,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面对这样的现状, 面对这样的生源,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触动学生内心, 引导学生自强、自律, 促进学生优良品格内化,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之一。

4.2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现有基础, 清楚的告诉我们, 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好高骛远,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明确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就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是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塑造, 对后者的要求明显高于前者。作为美育主要学科的美术教育, 其在促进学生品格良好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须加大审美教育的力度, 高度重视审美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载体, 充分发掘美术学科教育的潜力, 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体验, 以外在体验, 情境熏陶促进内心感悟, 促使学生内心认知提高, 良好品德内化, 努力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理顺自己的成长思路, 提高自己是非判断能力, 提升学生自律能力和品德要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能力为主要目标, 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健康全面的发展。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 美术教育的育人作用和核心价值一直不被人所了解, 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美术学科的评价, 也使美术学科的重要地位被弱化。本文在主要分析美术学科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 分析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等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教育,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宁.美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 (9) .

[2] 陈嘉莉.试论应用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 .

[3] 陈勤.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6 (4) .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3篇

摘 要: 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通识课程建设成为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核心课程是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它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专业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实施过程中既存在问题,又有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潜质,文章以汽车文化为样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探索把专业文化课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专业文化课 通识课程 通识核心课程

通识课程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科目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目前一些高校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建设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科目,而是把一些专业概论课、文化课及与专业相关的交叉边缘课降低要求直接拿来作为通识选修课开设,这样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多位学者指出,在当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通识核心课建设被认为是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如何具体建设一门通识核心课程,专题研究比较少,我们将从现有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汽车文化”入手,精心设计和管理,使其精致化、核心化、规范化,提高品位和地位,探讨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路径和方法。

一、“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布必修型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1]。我校实行分布必修模式,通识课程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文化与艺术,外国语言,学生发展辅导五大领域,共225门课程,汽车文化作为“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领域中的一门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布必修模式受到选修学分的限制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眼光的人才,分布必修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规定不同领域内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达成知识与眼光的综合,不过分布必修模式要想达到通识教育目的,对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科目数量和学分比例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规定了众多国家必修课程,所占比例非常高,而学校自主设立的通识选修课的学分则比较少,一般6分~10分不等,严重影响以实施分布必修模式的通识选修课的效果,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以我校为例,本科培养计划规定毕业需180学分,其中专业学分121,通识学分59,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51,通识选修课学分8(4门),公共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比例为6.4:1,这与实行相同模式的国外及港台地区大学有较大差别,麻省理工学院(MIT)要求每个学生选修HASS(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至少8门72个学分,占总课程的21.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28:1,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5:1[2]。

其次,分布必修模式中课程内容“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虽然进行了领域分类,但由于缺乏更深入的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课程构成上科学论证不足,因人(教师)开设、随意开停(课)现象严重,导致通选课结构杂乱无章、有“拼盘”现象出现,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程,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这就背离了分布必修模式的真谛,我校汽车文化通识课就是“拼盘”现象的产物。

再次,汽车文化课程本身存在知识化倾向,就算被学生选为通识选修课,也难以达到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黄景坤认为通识教育的内容有三个层面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认为“情操意志的学习,是通识教育终极目标之所在,认知和技能的学习,是导入的前置阶段”[3]。张寿松也认为,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说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4]。目前汽车文化以專业文化课开设通识选修课,突出的还是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系,缺乏对技能与价值的关注,缺乏对知识背后意义的思考,不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这样的课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识课程,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

汽车文化在分布必修模式中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本身也存在缺陷,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课程精致化、核心化,使之成为一门通识核心课程。

二、“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什么是通识核心课程,什么样的课程适合建设为通识核心课程,这是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前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最早提出通识核心课程概念,著名学者莱文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指一组独立于院系的转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它与专业课程相对独立存在,而且多数课程是跨学科课程,所以有些课程需要不同系科的老师相互合作完成教学[5]。我们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相对专业课程(包括以通识课程名义出现的专业课程)而言的,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课程设置上非专业性、非功利性,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为目的;课程内容上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不追求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而追求知识的跨学科整合,不注重知识本身而注重知识对人的意义,即知识所内含的价值;课程地位上则处于核心地位,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课程和主干课程;课程实施上则有面向全校学生、需不同专业背景老师合作完成等特点。

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在通识理念指导下有意识、有选择的教育行为,是一种“人为”的产物,具有指向性、生成性、计划性、场景性等特点,各高校应围绕通识教育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建设通识核心课程。我们选定汽车文化作为我校的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汽车文化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地域和学科优势的考虑。我校位于以汽车工业为主的国家级武汉经济开发区内,属于应用型本科学校,汽车专业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核心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是对师资要求比较高,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老师共同完成,通识课程拥有专业背景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汽车文化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具有建设的潜质和条件。通识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升人文素养,汽车文化具有多学科性,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据王旭统计,汽车文化涉及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艺术学等15个二级学科,这为通识课程内容的跨学组织奠定了基础[6]。

再次,汽车文化内容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适合通识课程建设。汽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工业发明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汽车是当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被称为“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而今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汽车产业已经是我国经济中万亿级的支柱产业;汽车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交通安全、环保、能源问题成为21世纪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它们,需要人类运用智慧,这与“关注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通识教育目标相契合。同时以模块化组织课程内容的汽车文化也适合核心课程建设,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ACC)指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九种基础技能:(1)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2)听、说、读、写能力;(3)理解数据的能力;(4)历史意识;(5)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6)价值判断;(7)艺术鉴赏能力;(8)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9)深入学习的能力[7]。我们发现汽车文化很多模块的内容经过通识化改造后能很好地体现这些基础技能,例如,汽车品牌命名,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型探索,形成品牌命名的规律性认识,能锻炼我们“深入学习的能力”;跨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及欧系、美系及日韩系汽车特点的形成能提供“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汽车外形的演变及车标元素的探索,能锻炼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汽车与能源环境关系的探索能够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能够使我们形成健康的“历史意识”。

三、“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改革的实践

我校一直在探索通识课程建设,2015年在《关于加强本科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的通知》中就提出建设“通识教育重点课程”和“应用型本科通识课程”作为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计划用5年时间,立项建设不少于30门通识教育重点课程。汽车文化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也得到了学校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获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

1.科学地界定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们所赋予的课程的功能性指向,关注的是课程能够应该做什么,指向课程的结果,课程目标为课程建设提供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地界定课程目标。汽车文化从专业基础课改造提升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课程目标则从注重知识的获取转移到注重“人”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强调知识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为三个“转变”:侧重从提高工作适应性的角度拓宽专业知识面,转变为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侧重汽车文化现象的描述,转变为汽车文化现象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侧重汽车与社会简单的“文理渗透”,转变为汽车知识对人格的完善,注重汽车知识的德育、美育功能。为了体现课程目标的转变,我们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汽车知识与人文素养”,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性。

2.科学地设置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课程内容直接关注应该“教什么”和“学习什么”的根本性问题,是课程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依据,选择能够使学生行为改变的经验为课程内容。专业文化课程一般具有学科发展的时间深度与跨学科的空间宽度两个维度,我们将在专业文化课的基础上,依据通识教育的价值性(完备理性、健康人格、美好情感)、基础性(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综合性(不同学科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时代性(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初步拟订以下八讲,每讲4课时:

第一讲:汽车工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突出汽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讲:汽车名称内涵及命名规律(用语言学符号理论对汽车命名进行指导,形成品牌命名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第三讲:汽车车标的艺术美(车标介绍,挖掘车标演变规律,欣赏车标之美)

第四讲:007电影中的跑车(汽车品牌介绍、名车欣赏与电影欣赏结合)

第五讲:F1方程式的艺术魅力(介绍F1方程式运动的基本知识,提高汽车运动欣赏水平)

第六讲:汽车的潘多拉魔盒(汽车发展对资源、环境、交通安全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汽车价值观);

第七讲:怎么选择、购买、使用家庭汽车(从消费者角度了解汽车购买使用常识);

第八讲: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工业(我校坐落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与东风公司有历史渊源,从地域文化延展课程内容)

在制订过程中我们对专业文化课的内容进行了以下处理:首先是内容的“集中化”“生活化”提取,专业文化课内容追求知识的系统而全面,通识课程以人格完善为目的,只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实现通识目标的内容,如汽车运动内容的处理,我们只选取最有名的F1方程式赛车运动,名车欣赏只选取大家熟悉的007电影中跑车进行鉴赏;其次是内容的“理性化”“审美化”提升,专业文化课中知識就是目的,通识教育中知识只是一种媒介和工具,知识的背景价值才是目的,如汽车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不仅仅只介绍相关知识,更要培养大家正确的汽车消费观,车标相关章节、车标的构成要素及艺术审美将成为重点;再次,通识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突出内容的“感受性”与“生动性”,最后第八讲就基于此。

3.科学地改革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有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课程实施就成了关键。汽车文化作为专业文化课,主要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掌握,教学法采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法,考核方式则以知识考试方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通识课改后,我们将在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与方法上进行变革,按照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从书本延伸到社会生活热门话题、理论热点和难点及前沿问题等、减少对书本知识的考核;改进通识课程考核方法,将学生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都纳入考核中,实行多样化的考核,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7.

[2]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6.

[3]黄冲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6.

[4]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4.

[5]刘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6]王旭.汽车文化基础作为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8(8):4.

[7]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States.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theCurrent Debate and Issues for Faculty[M]. Edie andLew Asserman Public Affairs Library.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5017。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4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高学历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高校肩负着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的社会责任。高校目前正成为国内外各种思潮碰撞的平台,大学生也受到了非主流思潮的影响。如何用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本文拟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面临困境的根源作一定的探究。

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外部困境的源流

困境之一: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分化与分层已经对社会提出了公平与正义的诉求,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法制建设的不健全、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整个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当前,我国社会既有进一步迅速发展的机会,又蕴藏着各种矛盾和危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生在行为方式、思维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多样化的时代特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困境之二: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扩张。

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传媒技术, 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 向青年大学生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达到进行文化渗透、意识形态扩张的目的。处于思想认识能力较弱阶段的大学生, 由于处世较浅, 容易被这些宣传所迷惑, 从而给他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造成了影响。

高校是学术交汇的园地, 各种思潮密集汇聚, 学生的时代嗅觉十分敏锐, 思维观念也十分活跃。因此,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西方的某些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让学生对时代性问题把握得更为准确, 对西方某些观点的实质认识得更加清楚, 引导他们坚定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困境之三:思想层面来看,主要是主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弱化带来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等社会思潮沉渣泛起, 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模糊、淡化、摇摆与虚无。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 理想信念, 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方面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 思想境界虚无, 精神生活空虚。

困境之四:互联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

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开放的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趋于平等,范围也更加凸显无国界化,这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可以主动地掌握和控制媒体传递的信息,大学生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一些在老师口里重复了一万遍的真理,可能被他们嗤之以鼻。过去是教师“让你知道什么,你就知道什么”,现在是“我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这说明,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成效还有待增强。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在弊端的症结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 向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并为之努力, 且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实际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主要存在的弊端有以下几方面。

2.1 内容理想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首先,核心价值教育目标理想化。我国传统的核心价值教育不是以真实生活所贯穿的价值追求养成为基本目标, 而是竭力为学生塑造一个现实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英雄人物作为价值样板, 以共产主义为感召, 以英雄人物为榜样, 以期使学生成长为拥有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理想人格的人。忽视日常生活中价值基本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荣辱观意识。

价值教育的理想主义倾向于将扭曲了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信念灌输给学生, 要求他们一切为了国家, 一切为了集体, 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 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抹杀个人利益从而否定个人价值的存在。

核心价值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以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为道德规范和价值教育的切入点, 教导学生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好一名合格的公民, 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教育理想化往往使其效果适得其反, 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使学生既不可为又不可违的价值教育, 最终将导致学生的伪善。

2.2 泛政治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高校传统的核心价值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不同领域核心价值教育的特殊性, 且多数采用政治教育的方式, 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社会教育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照本宣科,分析问题只是政治理论单调的循环求证,解答问题也只限于从政治理论到政治理论的枯燥阐释。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往往热衷于各种理想主义的说教,而忽略了教育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基础,忘记了核心价值教育的效果最终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

其次, 核心价值教育目标政治化, 以政治价值教育目标取代道德价值教育目标, 把讲道德和讲政治完全等同起来。虽然道德价值教育与政治价值教育内涵相近, 但两者毕竟属于截然不同的范畴, 承担不同的功能, 不可或缺与替代。

最后, 核心价值教育方式政治化, 把道德规范问题不加分析, 一律上升为政治问题, 以政治立场、政治态度论之, 以训诫、强制等政治教育手段取代道德教育方法体系, 以对政治教条的记诵取代了对道德价值的思考与热爱, 道德价值教育沦为追求政治正确而死记硬背的冷冰冰的考试。

2.3 知识与意识形态脱离的教育思想倾向

当前高校课堂上也出现了所谓“话语系统的转换”,学术与意识形态分离的口号变成了为分离而分离的借口。在这种思想主导下,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以是否远离意识形态为标准,以对现实意识形态的批判表明其非意识形态立场。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躲避现实的意识形态,主张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迈向科学化,就必须“价值中立”。这种一味地把学术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思想成了某些人的“学术情结”。这实际上已成了以否定马克思主义为标准的“教条主义”,如果以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岂有不萎缩之理。

尽管这股思潮受到了广泛批判,但是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在不同领域和层面得到渗透。一些文化论者以学术与意识形态分离为标榜,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中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极尽批判之能事。

就知识层面来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年来提倡的“教书育人”遇到了新的困难,实质问题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分离。传道与授业,是多年来被尊奉的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学术专业化的快速递进,教师的传道与授业成为互不相干的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知识与道德的分离就充分地体现出来。

在一些教师看来,教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不过是传导知识的中介,教师个人对于理想信仰的态度与此毫不相干。因此他们在教学中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信仰和理想教育的自觉性就不足为奇了。这样一来,在教学中强调广泛性、一般性的多了,而先进性、特殊性少了对不同思想观点的介绍多了,而真正有说服力的释疑解惑少了。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分析社会问题,从而也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激情共鸣就非常符合逻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所有这些说明,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4 具有较多的封闭性、防范性的核心价值教育

本来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生活世界中获取认知素材,以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磨砺意志,并在生活世界里践行教育的要求。然而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问题往往不敢让学生深入讨论,害怕学生思想发生迷乱。

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原则化,重“应是”的理论灌输,而缺少从“应是”到“实事”的理论指引,不能让受教育者学会在客观大背景下去思考,去创造。对于敏感的问题等更不敢让学生去直面,害怕学生出现“自由化”。这种情况导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学生“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 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我们总是先设定一种模本,力图用其剪裁生活并教导人们去过这样的一种“标准的生活”,结果个体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被抛到人们的视域之外。这种以追求“标准生活”为取向的教育模式,不仅使人的现实生活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更严重的是,它使我们丧失了寻求自己创造新生活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高度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目的的异化,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这种现状强烈地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融通,向生活世界回归。

所以,一度核心价值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真心呼唤,造成了其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其结果是使人们只知道未来“标准的”生活是什么,而不知道现实生活该怎样度过。正如弗洛姆在其著作《为自己的人》中所描述:人征服了自然,人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人应当怎样生活,却茫然无知。

2.5“外灌”的教育手段简单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者看作教育过程的主宰者,把受教育者看作是“被给予”的“水桶”,作纯粹的理论灌输,并将受教育者置于被动的纯粹客体地位,将教育活动看作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单向活动,形成了“权力—服从”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往往单向灌输,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的个性和能力,忽视了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向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往往从教育者自身条件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其结果使受教育者知行脱节,知识的优势不能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和实际行动,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多重人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使大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自主性,形成唯书唯上、随大流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导致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消泯,虽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能力,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2.6 文化内涵欠缺的核心价值教育

过去,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效性欠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薄弱,文化底蕴贫瘠。从学理上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其根本旨趣在于,用科学的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观点和思想问题,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在本质上就是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为从根本上说,大学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熏染实现“育人”的目标。大学的全部工作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文化”实质就是“人化”,就是“化人”,教化人,熏陶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

当前,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多种阶层的存在, 也将产生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它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 其趋利性特征决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蕴含黑色、黄色和灰色文化, 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挑战。这种文化特征在校园文化中也反映得十分突出。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并将大学的文化融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构建生活化、理想化以及主导化的核心价值教育模式。

3 结语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人民群众,也确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至今天仍然具有“生命线”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表现出理想化、圣人化和理论化、规范化的特征。存在着远离人的主体发展需要的倾向,在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 教育方式方法僵化呆板, 流于形式, 目标过于完美, 理论脱离实际, 导致实效性不大。

在此情况下,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按照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开展核心价值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不懈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 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就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摘要:高校肩负着培养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 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目前,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面临外部困境;同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存在着内在的弊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 (法) 涂尔干.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8.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5篇

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大学生的文化与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同时, 许多不良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 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起着负面影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社会中的最科学、最正确的价值观念, 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应积极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中, 以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 也体现着该体系的基本特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尤其要从时代新人入手, 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教育, 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深深融入他们的行为习惯中, 转变成他们的情感认同, 使他们树立起为复兴国家和民族而艰苦奋斗的责任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24个字, 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念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分属于不用的层面。其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标, 它是核心价值观中的最高层次目标, 统领着其他的价值理念;而“平等、自由、民主、法制”就是我国对社会的美好祈愿, 是我们应长期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是一种从个人层面出发的价值理念, 它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一种标准。

综上所述, 这三种层面的价值观念是统一的, 其目标也具有一致性, 它们之间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对大学生来说, 其价值观念的道德观念都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 很容易受到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 这也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1]。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 思政教育理念中的渗透

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第一, 应该让学生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 拓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让他们能够全面、准确的掌握其基本原理, 从而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

第二, 应该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 始终坚持真理, 在遇到难题时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来进行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抵制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 不能以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 在教育大学生的过程, 应该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 使社会主义意识价值形态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三, 要让学生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进行社会实践, 让学生多了解国家时事政治, 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的国情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 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规律[2]。

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

第一,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念教育, 让他们树立高度的自信心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要想真正体现出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只有树立起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想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就应该积极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要想为大学生打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就应该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到底;要想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 就应该从规范行为、锤炼情感、传播知识等多种途径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第二, 要在学校中开展历史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通过对我党艰苦奋斗历史的学习, 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 让他们坚定信念实现共同理想。

第三, 要积极开展我国形势政策和基本国情的教育。通过基本国情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二) 思政教育中的多元渗透策略

1. 建立思政教育文化平台

教师应积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敢于在学习过程中向老师提出质疑, 并在质疑与解惑的过程中学习到正确的思政知识, 从而确定科学的认知。

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文化活动, 在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知识, 以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 以在校园中建立起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平台。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大赛、校园专利比赛等创新活动,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爱国精神。此外, 学校还可以创办一些丰富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举办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论坛、讲座等, 以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学生起到积极的熏陶作用。

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创新自身的教育方式。一方面, 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另一方面, 也应该加强网络文化宣传, 并加强网络监督[3]。

2. 组织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能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认识到其价值和内涵。因此, 在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 需要将这些知识和观念贯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真正学会践行这些价值挂念。

第一, 学校要主要强化思政教育的实践, 学校与各类院团应该积极发挥出组织和引导作用, 开展各种思政教育活动。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 学校可以通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让学生提高认识, 积极加入到实践活动中。

第二, 学校可以建立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等实习训练基地、传统教育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 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可以从建设“6S文明宿舍”为切入点, 开展文明建设活动, 还可以积极组织建立“雷锋小分队”、“文明礼仪小队”, 让这些学生发挥代表作用进入社区或者养老院做义务活动。

第三, 高校还应该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守信激励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锻炼自我、提高自我, 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思政实践教育活动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三) 思政教育模式中的渗透

1. 创新思政教育课堂模式

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 就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思政课堂的基础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理论为主的, 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 能够使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传播力度得到强化。而且,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来看, 它通过短短24个字就从公民、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充分体现出高校大学生不同维度的价值追求。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注意在理论课堂中, 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为指导, 向学生宣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 要注意采用案例教学法, 将实际生活案例应用到思政教育课堂中, 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4]。

比如:教师可以用吉运祥、白彦军等2018年十大道德模范人物的真实事件为例,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给学生进行讲解, 让学生学习这些优秀人物的精神。

2. 创新思政教育专题模式

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时, 应该注意建立并强化相应的思政专题。因此, 高校思政教师应该考虑大学生的实际兴趣特点, 选择一些受大学生喜爱的热点事件以及时事政治, 给学生安排一些相应的专题思政课程。这种专题式的思政课程, 可以根据将思政知识直指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和问题,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日本留学生江歌被害案, 为学生开展一个专题思政教育活动, 以江歌、刘鑫等人在案件过程中的表现, 深入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要友善待人。并且, 要让大学生树立起高度的法制观念, 让他们在遇到纠纷或者其他问题时, 学会利用法律手段来进行解决。

四、小结

综上所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能够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识。因此, 教师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思想政治知识中, 落实好思政教育工作。

摘要:现阶段, 由于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 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受到重重阻碍, 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 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与思想政治知识相融合, 给大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才能真正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使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深入分析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渗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教育,内涵,渗透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吉, 赵兴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渗透[J].鄂州大学学报, 2016, 23 (3) :22-24.

[2] 张晶.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J].甘肃教育, 2018 (21) :34-34.

[3] 金瑾, 胡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全过程研究[J].管理观察, 2018 (18) :130-132.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6篇

一、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 部分任课教师缺乏对情感教育的重视, 这样严重阻碍情感教育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融合, 这就造成情感教育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难以充分的发挥。这部分通常还在沿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任课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同时还很难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情感教育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中国梦”实现的精神核心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 这就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 不仅满足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对其提出的要求, 同时还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核心。“中国梦”的提出, 不仅赋予了高等院校学生精神支撑和人生目标, 同时还是当代高等院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指路灯。而将高等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中国梦”保持一致的过程, 实质上也是指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培养的过程。所以说, 情感教育是“中国梦”实现的精神核心和重要基础, 因此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应该以情感教育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

(二) 整体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发展带动着全球文化的融合冲击着高等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 现代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要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 同时还应该将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和心智的成熟作为主要教育教学目标之一。因此, 在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中, 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名高等院校学生的情感需求, 并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活动, 将情感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 是整体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部分, 同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点教学任务。

(三) 促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重要因素

将高等院校学生转化为社会有用之人的过程, 也就是将学生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情感的转化是整体转化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 在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 应该以情感教育为核心, 也就是通过教育手段的实施, 以社会原则为重要基础不断地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发展, 以此将社会情感融入个性情感中。因此, 高等院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 实质上也是引导高等院校学生追求真善美, 促使其成为文明人的一个重要过程, 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重要因素。

三、以情感教育为核心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 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对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

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就是在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上, 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首先, 高等院校应该以时代发展为重要出发点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贴近高等院校学生的实际生活, 结合我国发展战略, 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脉搏。另外, 还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将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学生解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并与社会发展进行联系, 对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从而使得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 更加的契合于实际。其次, 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应该加入特色化活动, 以此构建全新的思政课教学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也应该随之不断地进行更新。每一所高等院校均有其自身的发展特色, 高等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能力。因此, 高等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色设置特色化活动, 并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例如:高等院校根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任课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在教学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特色活动, 并结合“中国梦”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将自身梦想的实现融入“中国梦”中。

(二) 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对思政课教学形式进行改革

在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中, 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教学形式进行全面落实。因此, 在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应加强对教学形式的改革。在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中, 任课教师可以选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形式落实教学内容。其中理论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 但是理论教学通常较为单调、乏味。因此, 在对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任课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上, 将理论课堂教学还给学生。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划分, 将自身在课余实践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到的与教学课程相关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 任课教师则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 对学生搜集的内容进行整合与引导,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并实现教学目标。在对实践教学形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首先任课教师应该对实践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 实践教学改革不单单是简单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而是应该将课堂教学由内到外、由集中到分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也就是思政课堂集中分散实践结合、课堂内外实践相结合、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 并将情感教育贯穿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在情景教学形式改革中, 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以此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 通过情感上的感染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因此, 任课教师应该用“情”的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以感化的方式与学生之间进行相处, 以此在提高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正能量。

(三) 以情感为核心对思政教学考核进行改革

在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若想科学的、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就需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教学考核理念和体系, 首先, 更新教学考核理念。在实施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考核的过程中, 应该将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考核理念。突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 将思政课教学考核内容变得更加的开放。

思政课教学考核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循环过程, 实质上学生对同一问题在不同阶段观点的改变也可以看作是一次考核的过程。其次, 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 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优化。高等院校思政教学考核不可仅仅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实施, 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同时还对情感教育的渗透十分的不利。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将民主评议引入其中, 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考核章节的选择。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对思政课教学进行考核。这种教学考核方式, 不仅真实, 而是还很容易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情感教育不仅是“中国梦”实现的精神核心, 同时还是整体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部分, 是促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重要因素。因此, 高等院校在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应该以情感教育为核心, 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考核进行全面地改革, 以此更好地将情感教育深入其中, 不断地丰富高等院校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 促使其能够积累到更多的道德情感经验, 从而实现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摘要:高等院校思政教学是高等院校一门有关精神文化塑造的课程, 在整体课程设置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思政课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 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高等院校思政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因此, 高等院校应该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对思想课教学进行改革, 以此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笔者针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以及情感教育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并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希望有助于高等院校思政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肖婧.新时期情感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2) :20-21.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应用范文下一篇:我的动物朋友四年级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