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与生活范文

2023-09-22

伦理学与生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舞蹈教学 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 心理学 个性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重视教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理念下,家长都开始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在很多儿童舞蹈教师眼中进行儿童舞蹈教学就是为了训练儿童的舞蹈基本功,让儿童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和舞蹈动作。而事实上要想更好地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提高儿童舞蹈教学的质量,应该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舞蹈。

1 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因兒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在一个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环境中能够更好让儿童放飞自我,从而激发儿童的潜能,是儿童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相反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会让儿童的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从而开启封闭式的自我保护模式,不利于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展示和发挥。因此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为儿童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一方面要在教学环境上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利用儿童比较喜欢的卡通形象以及舞蹈元素来装点教学空间,使舞蹈教学空间环境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让儿童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的投入到舞蹈学习中。另一方面环境中的人对儿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舞蹈老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采用儿童语言与儿童进行交流,规范自身的肢体语言,保持优雅的谈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儿童进行有效的互动,与儿童一起学习和发展。通过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儿童在舒适的环境中不断的学习舞蹈、更加热爱舞蹈。

2 根据儿童的发展需求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多数是以自己为中心,将自己所掌握的舞蹈技巧传授给儿童,儿童对一个舞蹈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累还很枯燥,会导致儿童逐渐失去对舞蹈的兴趣。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设置符合儿童心理需求以及兴趣需求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取有趣的情景教学、游戏教学,也可以让儿童参与到舞蹈动作的编制上,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方法中一味的模仿老师的动作,这样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儿童参与舞蹈教学的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儿童的舞蹈潜能。另外也可以在儿童中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儿童在舞蹈学习中的不断进取。例如:在《洗刷刷》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儿童进行相应引导,比如问儿童在家是否看过妈妈做家务的样子,自己有没有帮过妈妈分担过家务,或者在学校有没有做过清扫班级卫生的工作等等,然后让儿童根据歌曲的内容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舞蹈动作的编制,给儿童充分的想象与创造空间,最后播放歌曲鼓励儿童跟着歌曲跳舞。教师认真观察每个儿童的舞蹈动作,并在其中挑选几个比较好的儿童作为大家的榜样,让儿童进行模仿。在此基础上舞蹈教师再进行相关舞蹈动作的优化,使儿童的舞蹈能够更加优美,这样儿童学习舞蹈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同时学习舞蹈的热情也会大大提高。

3 加强对儿童的鼓励和表扬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儿童时期的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的表现欲和渴望得到表扬和认可的心情是非常强烈的。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基本功是非常主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儿童学习舞蹈中的一大难关。大部分儿童在练习舞蹈基本功时都是痛苦的,尤其是压腿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疼痛是难以忍受的,因此很多儿童会选择放弃学习舞蹈。在传统儿童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面对儿童在基本功练习中的抗拒反应,并不能耐心的引导和鼓励儿童,而是觉得这些儿童太过矫情,认为哪一个学生不是这样练出来的,甚至对那些怕疼而想继续练习的儿童直接放弃。可以说有这样表现和心理的儿童舞蹈教师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舞蹈教师,作为舞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渴望被表扬和认可的心理来鼓励儿童,给儿童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例如:在儿童怕痛而拒绝练习基本功时,舞蹈教师可以给儿童播放一些其他小朋友参加比赛的舞蹈作品,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儿童作品更能够激发儿童奋发向上的心,此时教师应该告诉儿童他们能有今天的成果也是因为他们之前坚持不懈的锻炼得来的,现在的疼痛只是暂时的,坚持一段时间不仅不会这么痛了,而且跳舞时舞姿会更加优美,舞蹈会有很大的进步。在儿童练习过程中只要稍有长进就要给儿童充分的认可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坚持下去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4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舞蹈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至关重要,作为儿童舞蹈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迎合儿童的发展需求,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舒适愉悦的舞蹈学习氛围。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满足儿童的兴趣需求,给儿童留有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在儿童舞蹈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和表扬儿童,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加强儿童对舞蹈的热爱,培养儿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亚梅.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儿童舞蹈创编思维[J].黄河之声,2020(02):156-157.

[2] 唐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儿童舞蹈创编探索[J].北方音乐,2020(12):226-227+230.

伦理学与生活范文第2篇

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复习=不挂科、不复习=挂科、所以,复习+不复习=不挂科+挂科,提取公因式,(1+不)复习=(不+1)挂科。约分,得→复习=挂科

伦理学与生活范文第3篇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今天的企业,其命运同样受“蝴蝶效应”的影响。消费者越来越相信感觉,所以品牌消费、购物环境、服务态度„„这些无形的价值都会成为他们选择的因素。所以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看到,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公司在他们的公司理念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在你的统计中,对待100名客户里,只有一位不满意,因此你可骄称只有1%的不合格,但对于该客户而言,他得到的却是100%的不满意。”

“你一朝对客户不善,公司就需要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

“在客户眼里,你代表公司”。

今天,能够让企业命运发生改变的“蝴蝶”已远不止“计划之手”,随着中国联通加入电信竞争,私营企业承包铁路专列、南京市外资企业参与公交车竞争等新闻的出现,企业坐而无忧的垄断地位日渐势微,开放式的竞争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各种影响发展的潜在因素。

精简机构、官员下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的保障,随之而来的是依靠自己来决定命运。而组织和个人自由组合的结果就是: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 【青蛙现象】

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启示之一是: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 启示之二是:青蛙,就好象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

启示之三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临失业的危险!

启示之四是: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 【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 【鲶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鲶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于鲶鱼效应的应用,目前已有鲶鱼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领导活动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但笔者认为鲶鱼效应的分析和应用远不止这些。思考问题的视角不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

首先,如果鲶鱼本体代表领导者。

领导者即影响他人完成任务的个体或者集体,在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他们技能水平相似,缺乏创新和主动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整个机构是一种臃肿不堪的状态,而鲶鱼领导者的到来(或者内部沙丁鱼进化成鲶鱼),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逐渐组织的经营有了起色,成本减下来了,臃肿的机构简化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鲶鱼领导者的带领下,整个组织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占领市场、保有市场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鲶鱼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

1-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组织停滞不前的病症所在,并能够快刀斩乱麻,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说话算话、强势作风: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3-倡导创新、结果导向:提倡创新,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从业务流程、工作设计、人员招聘与配置、薪酬设计和考核等方面体现创新思想,体现创新的利。

4-成就需求、前瞻视野:有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能够预见组织发展的方向以及现存人力资源与未来的差距,能够有效地辨别未来人才,裁减掉不适合组织发展的拖后腿人员。 5-系统视角、敢于变革:能够从系统内外观察组织系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相对于渔夫,鲶鱼领导者本身也是沙丁鱼,渔夫才是领导者),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员工队伍打开局面、打破常规,取得良好效益。

对于在领导者领导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职工群体而言,如果领导者有鲶鱼特性,那么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鲶鱼同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企业目标),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

其次,如果鲶鱼代表团队中一员。

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一个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员工,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适当地吸引一些鲶鱼加入团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但是鲶鱼的数量应当加以控制,全是鲶鱼的话,整个团队就会出现“个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现象,因为个个鲶鱼都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合作和沟通就不存在了,整个团队就乌烟瘴气了,所以日本有些企业信奉“一流管理者、二流员工”的用人信条,既然一条鲶鱼能够带动一群鱼翻腾搅动,那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了,一山不容二虎也是这样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团队中的鲶鱼分子应注重良性沟通、影响力的塑造,其他员工对待团队中的鲶鱼,也应该在工作的基础上与其加强合作。

再次,如果鲶鱼代表让人来劲的工作内容。

现在在很多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设计依然成为流程改造的一大课题,不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的工作内容让人们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性。如果能够把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鲶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设计(Jobdesigning)上,那对组织的财务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把好动、充满激情的鲶鱼放到一潭死水的工作中呢?这又是一门棘手的学问,有人主张从横向和纵向扩大工作范围、深化工作内容,让员工们体验丰富的工作活动,感受努力工作的成就,让他们体现面对挑战性、来劲性工作时的激动与欲望;有人主张运用轮岗的方式增长员工的才干,让他们工作中的鲶鱼越游越欢;笔者则主张在应用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性格的匹配,鲶鱼就要做鲶鱼的事情,沙丁鱼就要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员工的偏好,看那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鲶鱼的动力与激情,只有匹配了之后,鲶鱼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然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员工为之动容、为之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

从这个角度看,工作中的鲶鱼代表着丰富的工作内容、令人来劲的责权利、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其他岗位体验等等。对于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是否要在工作中设置鲶鱼工作、在什么层次上设置鲶鱼工作,都将是一个组织的战略问题。

综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鲶鱼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从业者,领导可能是鲶鱼,那么你的努力最好和组织保持同方向,不要往后游,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也许某一天你也变成了鲶鱼,赶着一群沙丁鱼向上奋斗;你的同事也可能是鲶鱼,那就和他比拼比拼,看谁翻腾的能量更大;你的下级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在激励下属成长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充充电,保持强劲的势头发展,否则你也有被下属吃掉的危险;你的工作中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分清主次,让鲶鱼工作越游越欢,最好能到上一层工作岗位上去搅动一番。

--------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羊群效应理论(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指由于对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从众行为。“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

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主流金融理论无法对之解释。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 【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理论,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工余时间,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猴子与表的故事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 “猛可”却有了新的麻烦:每只表的时间指示都不尽相同,哪一个才是确切的时间呢?“猛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当有下属来问时间时,“猛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起来造反,把“猛可”推下了猴王的宝座,“猛可”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据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样面临着“猛可”的困惑。

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只或更多的表,却无法确定几点。更多钟表并不能告诉人们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在这方面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美国在线是一个年轻的互联网公司,企业文化强调操作灵活、决策迅速,要求一切为快速抢占市场的目标服务。时代华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强调诚信之道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

两家企业合并后,企业高级管理层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两种价值标准的冲突,导致员工完全搞不清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世纪联姻以失败告终。这也充分说明,要搞清楚时间,一块走时准确的表就足够了。

只选择你认为正确的

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量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尼采有一句名言:“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要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适从,心力交瘁,不知自己该信哪一个。

还有人在环境或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并因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两门选修课都是你所感兴趣的,但是授课时间重合,而且你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学好两门课程,这个时候你很难做出选择。在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倾心于你的男孩子时,你也一定会苦恼许久,不知该如何做出决断。

择业时,地点、待遇不分伯仲的两家单位,你将何去何从?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要面对“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苦恼。

在面对矛盾选择的时候,我们推荐使用“模糊心理”。所谓“模糊心理”,就是在一个很难决策的情况下,以潜意识的心理为主要基调,做出符合潜意识心理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糊心理”实际上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一种心理沉积。也许你并不能说出一条明确的原因,但是通过心理的潜意识,一般情况下可以做出最符合个体心理需求的决定。这里说的潜意识,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模糊心理”在矛盾选择面前,能够提供给我们最安全的心理保护,因而是值得提倡的。

核心理念:更多选择、更多标准会让人无所适从。

应用要诀:明确目标、不受干扰;懂得取舍,该放则放。

-------- 【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破窗理论1 也称“破窗谬论”,源于一个叫黑兹利特的学者在一本小册子中的一个譬喻(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是法国19世纪经济学家巴斯夏作为批评的靶子而总结出来的,见其著名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这位黑兹利特说,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破窗人更换玻璃,这样就会使安装玻璃的人和生产玻璃的人开工,从而推动社会就业。

在这里,学者是为了说明孩童的行为与政府的行为所能产生的后果,从而彻底地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破窗理论”就是典型的“破坏创造财富”。把这样的谬论放之于洪灾,放之于地震,放之于战争,好像都很合适。

破窗理论2 也叫 破窗效应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找一个好员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

20%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 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 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 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 20%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0%的人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 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的人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态度不好

20%的人相信自己会成功--------------80%的人不愿改变环境 20%的人永远赞美、鼓励--------------80%的人永远漫骂、批评 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会放弃

--------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 【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 【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 【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 【霍桑效应】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有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 【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 【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 【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为了你的电脑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打开网址 取消

伦理学与生活范文第4篇

我国提出垃圾分类投放已经很多年, 早在2000年, 北京、杭州等8个城市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 然而直到现在效果并不太理想。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仍然停留在号召层面, 常见于电视、横幅、宣传墙、海报中, 现实中却很少真正影响到居民的日常垃圾投放行为。如何真正让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深入人心, 切实影响到居民日常垃圾投放行为, 可以从管理学角度予以探讨, 多管齐下, 共同发挥作用。

一、个人特征分析的对应措施

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这两个个性变量影响着个人行为。

人的自我强度越高, 克制冲动并遵守自己信念的可能性越大, 更加可能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更可能对其行为后果负责, 并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指导行为。对于这类人群, 可以加强宣传教育, 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识进入他们的个人理念, 如在各个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直接推广并落实到具体分类依据和方法。

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其行为更可能依赖外部力量。对于这类人群, 可以找到能够影响他们的人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常识和具体方法, 如对于居家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长期无组织者等不易宣传到位的人群, 可以通过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贯制学习中对孩子进行持续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教育和要求, 先使他们的心中对垃圾分类充分认可并在长期的校园生活中进行并习惯垃圾分类收集投放, 由此将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和行为带入各自的家庭, 对家庭其他成员发挥正面的影响作用。

二、组织设计的对应措施

组织设计的控制幅度原则是指一个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并且应该是有效的。格拉丘纳斯 (V.A.Graicunas) 曾提出数学公式N=n (2n-1+n-1) 来说明当上级的控制幅度超过6~7人时, 其和下级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复杂, 以至于最终无法驾驭, 从而得不到有效管理。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推进措施中, 我们可以在组织设计上采取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由牵头的行政机构向下联合各街道办, 再联合社区居委会, 由居委会负责具体事项。需要注意的是, 在居委会这一层级上, 如果简单地将任务分给若干居委会工作人员, 那么将会导致一个工作人员直接面向众多居民, 从而极易导致工作无效。因此在居委会层级上, 如下图所示, 还需向下联系物业等机构采取相应措施 (如设置楼长、层长等) 来降低控制幅度, 使管理能够有效进行。

三、激励相关理论的对应措施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提到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和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胜任感方面和成就感方面。从成就感方面入手影响大众行为做得比较好的有支付宝的“蚂蚁森林”项目, 其设置了当用户进行绿色出行等环保行为后, 可得到虚拟的能量, 能量和达到一定值后就可以在一些干旱或沙漠地区捐树, 由项目组织去真正栽树并定时发布视频。如此一来, 会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一种成就感, 从而激励他们继续这些环保行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推进亦可借鉴这种思路, 改良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使其智能化并和手机通过APP联系起来, 人们可以按照上面的屏幕所显示的投放指引将提前分好的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细化垃圾收集口, 然后该智能回收设备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反馈给投放者相应的环保积分, 环保积分可以与真实可查可视的环保项目对接起来, 增加垃圾分类投放人的成就感, 激励他们持续进行垃圾分类。

另外, 在管理学的激励实践中, 薪酬激励是常用并有效的手段。因此, 在上述的改良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上, 可设置积分兑换货币或实物功能, 也可添加相应的即时货币奖励, 以此达到激励垃圾分类行为的目的。

四、有效控制的对应措施

以上所述的各种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适时控制、客观控制。对于在各措施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避免偏差扩大及不利影响扩散。在各措施的推进过程中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一旦出现或预计出现问题及时纠偏。

五、制度设计的对应措施

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较为领先, 早在70年代日本就有了“废弃物处理清扫法”, 80年代又制定了“资源回收法”, 90年代又修订了相关法律, 加强了实施力度。我国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的研究则较晚, 90年代开始初步探讨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方法, 2000年确定了若干垃圾分类试点城市, 进入了实践阶段, 但在18年后的今天来看, 效果仍不太理想。

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 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对相关内容进行立法, 从而确定其重要地位引起民众重视, 并使相关部门的作为有法可依。如此一来, 结合具体有效的措施, 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和促进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

此外,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 在投放这个源头环节做到分类, 还必须重视后面紧跟的收运、分拣、处理、再利用等环节, 尤其是收运环节, 会直接影响到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我国城市很多地方的垃圾桶都有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刚开始居民也曾经留心分开投放过, 然而垃圾车都是全部混合倒入一个空间, 无差别地收运走、填埋, 这样垃圾投放环节的分类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自然不会持续。因此, 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还必须设计一整条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链, 可把企业整合进来, 通过数据化平台, 将分类收运的垃圾输送到回收企业去, 形成一条健康的可持续产业链。

摘要: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虽然国家多年来一直在提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 但在大范围内却收效甚微。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若干措施, 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学,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8-02-28.

伦理学与生活范文第5篇

摘 要:政治伦理自古至今一直都在延续,它是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也是为了维护统治并根据社会治理中的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的统一。在古代中国,政治思想一直没有脱离伦理的影响,伦理学本就是研究道德的学问,政治伦理更是将政治管理与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形成更为合理的维护统治方式,这些政治伦理有时就如社会关系一样,千奇百怪而又非常微妙。回首历朝历代,无一不在探索,而其成败也只能让历史去见证,让后人去评价。

关键词:诸葛亮;七擒孟获;政治思想伦理

《三国演义》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用于借鉴不可多得的瑰宝之一,而其中经典人物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历史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无论是在谋略时沉着指挥作战,或是在用外交辞令、选人用人、管军治军、南征北伐、后勤关系处理等诸多方面,诸葛亮都表现出了非凡的谋事能力、智慧及与才能,并成为后世经典。如研究并推演了有强烈战斗力的军事八阵图、治军有序、以攻心战平定南蛮叛乱等,这些军事活动大多是在诸葛亮思想筹划指导下有效展开的。他的思想筹划中所蕴含的政治伦理值得我们探索,更值得我们借鉴。

一、诸葛亮的思想中所包含的基本政治思想伦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了不起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他的战略中包含了许多政治伦理,其作风中又体现了他及强的人格魅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彪炳史册,为后人所崇拜和敬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国家社稷为核心的价值观,及忠国利民的道德价值观深深值得我们探索与借鉴。

其一,诸葛亮不仅心怀立国之志,并且择主明确,能够坚持等待时机。诸葛亮虽然一直隐居,但对天下之事却非常关注。他了解各个优势,当刘备第三次专程前来拜访时,他抓住时机,用了一首《隆中对》与刘备分析道:“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这番三足鼎立局面的分析,充分说明了诸葛亮早先就有强烈的国家政治思想,而他本身也是在等待天时地利人和。

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随时可以帮他举荐,况且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可说底盘较稳,实力较强;再说曹操,曹操拥有百万之众,已明显属于强者。此二人,诸葛亮都没有投靠,最终选择了白手起家的刘备,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外部原因,孙权属于家族世袭,不宜灵活施展,曹操本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不正言不顺,而刘备举大义之师,匡扶汉室,又心系百姓;二是诸葛亮个人原因,首先诸葛亮绝不会希望凭借哥哥举荐这裙带关系谋求官职,他宁肯隐居也不会去;其次诸葛亮怀才而隐,其未遇伯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先是推辞,再而接受,使刘备心中更为珍惜,而这也是诸葛亮所等待的。他常以管仲乐毅自诩,甚至水镜先生赞他可胜姜子牙,这些所比较的人都是有名的谋士及政治家,所以诸葛亮的志向很明确,辅佐明君,施展才能,建功立业。

其二,诸葛亮背负起先帝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披肝沥胆的忠义伦理。《三国志》中,因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使得刘备尽起全国大兵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却被陆逊击败,元气大伤。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新生的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迫,并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前一句话明确了对诸葛亮的信任,后一句话让诸葛亮看情况办,而诸葛亮当场就表了态,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其实诸葛亮接手的是一堆烂摊子,手上大将都相继老去,尤其荆州这个重要的军略占地又已失去,夷陵大战的失败又使蜀汉的兵力损伤过半,其综合国力已大打折扣。而此时蜀汉面临的外部局势更加严峻,北边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强吴伺机而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蠢蠢欲动,如果此时蜀汉政权更迭,局势不稳,若再发生内乱,亡国就在眼前,此时担子最重,然而诸葛亮为了刘备安心,毫无气馁之心,义无反顾地接下了重任,并竭尽全力辅佐后主。为了确保蜀汉的安全,诸葛亮南下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采取主动出击,以攻为守战略,保住了蜀汉的鼎足之势。直致日夜操劳,思虑过度,劳累交加死在定军山的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竭尽其能,自始至终未辜负刘备,可谓竭诚尽智,重情重义。这种忠贞之义不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典范,可谓历朝历代都深深需要,并深受其忠义伦理的影响。

其三,诸葛亮的“德治”与“法治”合二为一的基本政治思想。诸葛亮修身以德为本,集忠诚、奉献、严于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谨慎等综合素质于一身,事先后二主尽心竭力,身居丞相之职而终身不置产业,死后只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街亭之失,勇于自责,上书自贬三等,这些都表现了他高尚的道德人格。诸葛亮治国,也同样是以德化为首:“为君之道,以礼为先,诛罚为后”,刚入蜀国辅佐刘备之初,诸葛亮针对蜀国数股势力并存的状态,他以德化人,最终使刘备旧属,刘璋旧部和益州土著势力均为他们竭智尽力。三足鼎立之势形成,蜀汉政权建立后,诸葛亮治理荆州和为蜀国丞相的20多年里,其“以法治国,以法治军”的思想日趋成熟,并得到充分实践。“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使蜀汉“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蜀汉在三国中偏居一隅,实力最弱,但能够在战争中维持鼎立局面数十年,诸葛亮“德法并施”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二、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在七擒孟获中的实践与体现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亮尽心辅佐刘婵,并立志北伐,以兴复汉室。但此时蜀国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说:“南方不服,实乃国家大患,臣当亲临大军前往征讨,然后北伐,以图中原,重兴汉室,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蜀必先平定南夷而后北上。

诸葛亮在平定南蛮做了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地形及其部落从史书上进行了深入了解,诸葛亮平定南夷自然是志在必得,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用了擒贼先擒王这一招,制服南蛮大获全胜,但是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不能保证日后的安稳与归顺,他看准了这才是平定的难点所在,他说:“若留外人(指蜀军将领),必须同时留下足够的军队,兵留下来又没有粮吃,这是第一件难事;蛮夷刚刚战败,父兄死伤者甚众,若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这是第二件难事;更何况,蛮夷累累有叛变杀戮的罪行,自知罪孽深重,若留外人,相互之间都不相信,这是第三件难事。今天我打算既不留兵,又不运粮,但是却能使南中地区服从我方,知道尊卑上下,就彼此相安无事了。”从这段话中可知诸葛亮是要南蛮归顺的情况下进行自治便可,这是诸葛亮作为一个统帅,顾全大局长远的考虑角度。然而孟获并未服输,也不想归顺蜀汉,想要真正平定蛮夷,只能打攻心战,遂下令军队在同孟获作战时不能伤害他,只能生擒,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最终“七擒七纵”,让孟获心悦诚服,并保证永不叛乱,与蜀汉永世修好。

三、诸葛亮收服孟获政治手段中也充分体现了其政治伦理

首先是从武力进攻这样的策略上升到“服心之策”,达到知尊卑上下的目的,这一策略在诸葛亮运用后,成为历代中央政权派出治理大小官员的信条,这样的政治手段充分展示了尊崇信念,尽量避免生灵涂炭的思想政治伦理;其次是重用当地民族的威望人物自行管理,这成为当今民族区域自治的借鉴史源。道家理论尊崇“无为而治”,诸葛亮将这种伦理通过政治方式体现的淋漓尽致,不仅使自己抽身而出,同时使南中地区人民生活安定,生产得到发展;再是诸葛亮“择人惟诚”的人才坚持观,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多次交战免不了生灵涂炭,其实他也可以找一个能够代替孟获的管理人,但他却唯孟获而坚持,这其中当然有孟获自己的才能、威望优势。人无完人,孟获定有不完美之处,但诸葛亮不仅对其赏识更对其坚持,诸葛亮曾说孟获“实为俊杰”,这一论断正表明了诸葛亮对孟获的赏识与尊重。这与刘备当初赏识并坚持用自己,让自己大为感动,愿意竭尽全力、披肝沥胆并为其打天下的道理一致。四是“尽掩其亏”的遮蔽政治思想。其一白帝城托孤后,蜀国实力本就已衰,诸葛亮南下平定南蛮,一是为了北伐解除后顾之忧,其次更是因为诸葛亮已至中年,而后无人可接,加上蜀汉有为的将领相继老去,新人又未得到大力补充锻炼,实为国内谋事及作战的双面短缺,诸葛亮为人忠诚,已答应刘备竭力兴复汉室,趁自己还能上阵,还有几个将士可用之时,他必须尽快出征,抓住蜀国目前这仅有的作战优势;其二,每次战胜孟获之后,从来不说自己兵卒的损失问题,可是实际上后几次作战中,诸葛亮的确损失了不少兵马,这对诸葛亮是一个兵力的问题,因为他后期还要北伐中原兵将需要的更多,但任何时候诸葛亮都是一笑而之,使人根本感觉不到他对兵力损失或者匮乏的犹豫之心,他掩饰的非常好;其三,他之所以要以攻心为主,不仅因为民族自治好发展,还是因为人才空虚、兵力不够,不能在此耗用过多将领、兵力,同样他又掩饰的非常好。五是可持续发展的“维和”的民族观及国家观。诸葛亮认为,战争自古以来就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平定南蛮叛乱的作战形式和由此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并不能解决后期尊崇蜀汉的所有问题,要想持续长治久安,还必须帮助南中发展经济,促进当地社会进步,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和力量,同时也可以将此段时间作为整顿军队、恢复力量的一个过渡。在平定南中叛乱的过程中,诸葛亮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特别是在“七擒七纵”孟获以后,诸葛亮其本人及其军队又都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和尊敬。

诸葛亮在帮助南中发展经济过程中,因地制宜帮他们发展了建筑行业,同时,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也很重视,恢复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其次他还利用这里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了制盐和冶铁这工业,尽量使轻工业和重工业趋于平衡发展。诸葛亮在短期内恢复了此处社会秩序,采取“和平政治”与“服心政策”并施,“法治与德治”兼容并举,尊重当地发展客观规律,并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诸葛亮的才能与智慧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其美名流芳百世,千百年来云贵一带少数民族对诸葛亮一直怀着敬仰之情。

诸葛亮的小屋中挂着的那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用历史的角度去看可以说确实是诸葛亮一生的典型写照。淡泊明志,反映了诸葛亮独善其身与清静无为的淡泊情操;而宁静致远,则反映了他希望治国济世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再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攻心”战略是保持南中地区长治久安最有效的办法,诸葛亮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南中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其独到的研究见解和战略角度取得了这场“攻心”战的胜利。在一千多年以前,诸葛亮详审内外形势,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和原理贯穿作战与管理,用适地、适时、适人的方法来治理合发展南中,确是难能可贵。其“服心之策”的战略观,“择人惟诚”的人才观以及“维和”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冠朝.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评价[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张保同.东汉思想文化走向与诸葛亮的政治系想[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

[3]陈涛.简析诸葛亮人物形象[J].东京文学,2010,12.

[4]候济民.《三国演义》的总分总故事结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4,8.

[5]张俊荣.三国蜀汉政治集团管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8.

[6]左安源.诸葛亮“智绝”形象阐释[J].宁波教育学院报,2013,4.

[7]石国辉.斯人已去,遗爱犹存——诸葛亮思想略探[D].兰州大学学位论文,2009.

[8]李暄.蜀汉少数民族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08.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法政学院)

伦理学与生活范文第6篇

[摘 要]作为一种叙事背景,进化生物学为生态伦理学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它使我们能够识别人类发展的生物法则和规律,同时强调人类学习和适应的巨大能力。它解释了人类特有的习得的属性,如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视野以及展开有原则的行为的能力,能促进建立一个广泛的文化领域。本文的目标是展示这种文化领域如何可能按照生态可持续性的道德观念来建构思想和行为。

[关键词]进化叙事;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莱斯利·保罗·蒂勒(Leslie Paul Thiele),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大陆哲学、环境伦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译者简介]郑佰青(1980—),女,浙江宁波人,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艺理论研究。(北京 100029)

Title: Evolutionary Narratives and Ecological Ethics

Author: Leslie Paul Thiele

Key words: evolutionary narratives; ecological eth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几乎没有任何观念,”一个历史学家如是说,“像自然的‘是’必须成为人类的‘应该’这个信念那样被反复应用。”①在人类自然属性的基石上建立伦理和政治大厦的尝试大致描绘了政治理论化的传统,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至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一脉相承的斯多葛派。在19世纪中期达尔文发现物种的进化之后,很多理论家试图把政治和道德生活置于正在兴起的进化生物科学之上。在某些交汇之处,科学家操之过急地提出伦理学领域应该“暂时从哲学家的手中移开使其生物学化”②。然而,这种试图把伦理学和生物学挂钩的努力在进行了一个多世纪后,“一个让人沮丧的记录”却是这个领域“已处于哲学的边缘位置”①。

至少在一方面,这种边缘化是恰如其分的。所有试图从生物科学导出一种公理性的伦理学的努力并不尽如人意。如大卫·休谟的经典论断,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不能合理地从“是”推断出“应该”②。纯粹描述性的前提不能得出指令性的结论。进化的或生物学的数据并不会对伦理定律的形成有直接和立即的帮助。③这不是说生物事实对道德的理论化不重要。休谟认为,人内在的情感驱使我们向往道德的生活。然而,不管眼前的事实如何,孤立无援的理性之舟无力带我们驶入道德王国。要到达这个目的地,休谟坚持认为,理性首先必须被性情和情感点燃。

有人认为,按道义行事满足人的自然欲望。如果内在情感促使我们采取合乎道德的行动(如照顾后代),那么对自然欲望的描述可能会产生道德义务的指令。因此,“是”和“应该”之间的裂缝可能得以弥合。这种说法的争议性在于,那些不按道义行事(例如,杀死自己的孩子)的人也是出于自然欲望。在这方面,说(道德)欲望是自然的,纯粹是说我们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表现的是道德欲望。而事实上,这是一种很可能推动物种永存的普遍行为倾向。对普遍行为方式的描述不能产生明显的道德暗示。④

从“是”到“应该”的道路不仅已被逻辑和方法论障碍所封锁,而且被意识形态障碍所阻断。回顾“优胜劣汰”概念引出的政治用途,批评家提出,将进化思想引入道德话语会指向种族主义、男性至上主义以及无情的社会达尔文主义。⑤然而,如乔姆斯基认为,那些将文化决定论取代对人性的生物学叙事的人也会让他们自己面临类似的责难。

无论由人类支配的“事实”是生物学的或是文化的,事实—价值的二分法不能被跨越。尽管如此,一个令人满意的道德和政治理论必须评估影响人类行为的生物力量和文化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的局限。本文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评估。我的意图决然不在于构建一个建立于科学基础之上的规范戒律。相反,我考察进化生物学作为一种叙事背景的潜力,以启发道德推理和促进一定道德情感的培养。反过来,我将探讨进化生物学如何可能使生态伦理观合理化。

作为一种叙事背景,进化生物学为生态伦理学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它使我们能够识别人类发展的生物法则和规律,同时强调了人类学习和适应的巨大能力。它解释了人类特有的习得的属性,如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视野以及展开有原则的行为的能力,能促进建立一个广泛的文化领域。我的目标是展示这种文化领域如何可能按照生态可持续性的道德观念来建构思想和行为。

让我们以进化生物学的核心法则来开始: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以成功繁殖而著称,后者往往被理解为繁殖尽可能多的能生育的后代。然而,在人口过剩的世界中,遵循这一进化生物学规则可能会预示一场灾难。自然往往选择那些抑制其自身繁殖的物种。

人类目前生活在这样一个生态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是人类迅速增长的保护或破坏区域和全球范围环境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不缩减的人口增长可能被预见为不可持续性的和危险的。生态灾难也是由资源的过度消费以及产生过多的有毒物质和废物所招致。

可持续性指的是一种做法、关系或过程可以被无限制开展的能力,并且总的来说不损害环境条件自身的生存能力。可持续性最易用否定的方式进行界定。例如,吃掉你的玉米种子不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做法。使环境退化到降低这一代或后代生活质量的地步不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做法。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决定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表土或淡水,不应超过它们的自然恢复率。那些因为我们的使用而不可挽回地减少的资源——即所有提取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物和化石燃料——应该只以这样的速度消耗,即在被利用的资源几乎耗尽之前可能预料到会发现或发展可行的替代品。如果天然资源没有可以想象的替代品,如动植物物种,则必须确保它们永远不会被完全耗尽或破坏。可持续地生活也需要克制生产那些有害影响或副作用会达到有害水平的东西。废物、污染、人口和商业发展不应超过环境吸收或容纳它们的能力,同时又没有降低环境赋予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

我们已经到达了一个物种发展的至点,在这个点上人口的过度增长和人类生产的加速增长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生态系统的灾难。我们的绝对数量,我们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和我们产生的过多有毒物质和废料正日益破坏生物圈支撑生活网的能力。我们也已经到达了一个至点,在这个点上,促进可持续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经济的道德观念的传播,可能通过规范它们的成长来保存我们的基因库和我们的文明。

道德观念必须像基因一样传播,不然就会消亡。指向可持续性的道德观念,在这方面是“自私的”,其程度不亚于指向无限增长的道德观念。然而,两者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无限增长的道德观念破坏环境条件自身长期的生存能力。它不能被无限期地成功采纳,它的适用性是受时间限制的。相比之下,可持续性的道德观念可以无止境地传播而不会带来人口过度膨胀的灾难性后果。它的适用性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根据定义,它不能超过其环境的承受能力。自然和社会历史都赋予我们期待发展可持续性道德观念的理由。

大部分伦理传统聚焦于道德关怀在空间的延伸。个体被告诫不仅要考虑和关注自我,而且也要考虑和关注家庭和部落、邻居和同胞,偶尔也包括全人类。例如,康德的绝对命令指出,指导个人行动的准则必须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当它们在空间中无限延伸时必须是可行的。边沁的结果论伦理,虽然传统上与康德的道义论推理相对立,却也根据其空间延伸的能力来规范行动。然而,边沁的功利主义推理,是产生幸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自身利益的责任意识构成原动力。反过来说,伦理的金科玉律,其变体在大多数道德传统中可以发现,只不过是应采取行动的方式,如果在空间中互惠时,应得到自己的认可。

虽然伦理传统长久以来基本关注于道德行为在空间中的延伸,但一直还有一个与此类似却不那么显著的关注是道德行为在时间中的延伸。从生物学上来说,这种关注的发展并不会特别令人惊讶。人类作为动物的一个决定性特点是他在延伸的时间维度内自觉地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而大多数动物是按照当前所感受的需求和感知的环境来行动。可以预见潜在环境的动物这样做,通常只是根据当前经历的需要。只有人类才能经常感知当前的环境并预见潜在的环境,同时着眼当前与预期的需要。“对人类起决定性作用的进化步骤,”生物学家表示,“在于‘时间表征’”。①

人类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是为维护跨越时间的价值而专门制定的。法院裁决赔偿受害者损失的未来收益或快乐,以及过去的损失或痛苦。法律不仅禁止犯罪本身,而且禁止作案阴谋。道德禁令通常涉及我们的行为在时间中延伸的影响。总之,文化和道德是建立在人类复杂的时间表征能力的基础之上。

就像亲情的纽带会随着与亲友距离的增加而削弱,道德禁令的力量也会随着与当前这一代距离的增加而消散。时间中的道德延伸比空间中的道德延伸更加脆弱,因为互惠的利他主义的潜力不存在于前者。延伸到当代的非亲属的道德行为可能始终会以某种方式反馈,但是我们(或任何其他人的)几代之后的后裔将没有机会反馈我们为他们所做的牺牲。

诗人约翰·特兰波曾提出著名的疑问,我们是否欠后人什么,并进而反问到:“后人何曾为我们做过什么呢?”从生物学上来说,我们在时间中前进得越远,后人为我们做的就越少。当我们的基因分散在几代以后,我们与后代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纽带会大大削弱。如果基因遗传的法则占主导地位,只有一半人可能会为其下一代牺牲自己或自己的利益。鉴于这种等比级数,我们拥有的与我们的曾孙的曾孙的曾孙相同的基因将不会比我们与居住在地球另一端完全陌生的人所共有的基因更多。

关于道德关怀在时间和空间中延伸的悲观主义似乎有其生物学原因。虽然“纯粹的利他主义”确实是可能的,但人们可能会同意加勒特·哈丁的观点,他认为这只有“在小规模、在短期内、在某些情况下、在小而亲密的群体内部”才有可能出现。②确实,纯粹的利他主义将始终保持一种严格受限制的现象。然而,通过促进恰当的文化道德观念,我们对时间上和地理上相距遥远的人的关怀可能会增长。休谟指出,同情会因距离而消弭;但同情不是人类灵魂中独立的情感,它与道德原则相关联。道德原则,至少是潜在的以及作为一种设计中的问题,能保持其距离效力。对于道德关怀延伸的支持也可能在富有远见的理性思想中被发现,它不仅预见了善行的回报,而且评估了当前相互依存关系的实际结果。正如我们天生具有同情心一样,道德原则和富有远见的理性可能会促进对时间和空间上遥远的人类的关怀。进化叙事表明,培养这种道德和理性与繁衍基因的本能驱使一样地“自然”——一样地必要。

生态学涉及研究生物群体内相互依存的关系。生态学本质上是与可持续性相关联的。这两个关注点密不可分。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经时间历练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所构成。由于生态学关注可持续的相互依存,它被证明对于道德的形成具有高度责任。伦理学可能被定义为产生于并维持某些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的一种道德观念系统。“所有演变至今的伦理学都取决于一个单一前提,”生态学家奥尔多·李奥波德用一种类似亚里士多德的风格写到,“即个体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所构成的群体的一员。”利奥波德提出土地伦理,这种伦理“把群体的疆界扩大,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总的来说:土地”。③在利奥波德的带领下,大部分生态伦理学都试图努力扩大我们的群体概念,将区域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生物圈包括在内。这种广泛的社会意义是经由多渠道而实现的,包括通过培养我们与生俱来的对其他生命形式的同情心,强调用理性来关怀维系我们生命的生物网,并通过促进道德原则在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利奥波德认为伦理学向土地—群体的延伸是“一种进化的可能性和生态的必要性”。①

激发一个更广泛的生物群体观念是所有生态伦理的一个关键因素。我绝没有想贬低其重要性。然而,此时此刻我关注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关怀。我已经表示,这种关怀的时间和空间延伸,即任何生态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能在进化叙事中找到理论支持。这种叙事表明,人类的相互依存不只是遗传的,也是文化的。我们这一代人依赖下一代来继续开展我们的文化遗产,并从中创造新的东西,就像我们继续开展并变革从祖先那里继承的文化遗产。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可能会重新思考后人可以为我们做什么这个问题。后人给了我们一种基因和文化的不朽形式。目前,这两种不朽的形式都受到人口过度膨胀、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费以及有毒物质和废物的过度生成的威胁。鉴于这一事实,很明显我们需要树立一种生态伦理观,普及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念成为一个确保我们基因和文化的不朽的必要手段。生存——从长远来看我们唯一可获得的生存——的前提是,我们承认一个简单的事实:在当今世界,进化的合适度和环境的可持续经济与生活方式相对应。

展现生态伦理的功利效益可能看似有损其道德地位。如果我们努力倡导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并从中获得某种形式的不朽,那么这也许不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然而,道德并非完全地甚至是主要地在于(自我牺牲式的)利他主义。道德实践不要求自我价值低于他人价值。相反,它要求将他人与自我一道视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综合部分。道德主要是我们肩负的对社会的义务。

当维持一个自然和社会群体变成一种责任,并且居住在一个可持续的自然和社会群体成为一种权利时,生态就成为一种伦理。生态伦理表明,只有当传统的获取人类不朽的手段——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人类生产和再生产——被富有远见地克制时,长久以来人类不朽的目标才可以实现。一种生态伦理的核心是有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关怀,使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生存以及遥远的邻居和后代的生活和生存不受破坏。从理论上讲,这样一种伦理具有一个美妙的对称性。通过培养其道德观念,我们为自己的遗传、文化生存和蓬勃发展维持必要的环境条件。然而,这样一种伦理在实践中必须与任何试图过一种道德的生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的所有进退两难的局面和妥协进行磋商。

一种生态伦理不能从任何事实中进行逻辑推导,但是坚持生态伦理的情感与理智可以进行系统的培养。把我们自己置身于一个进化叙事是培养这样的情感与理智的很好手段。安东尼·昆顿写道:“进化道德主义者的伟大美德,是他们善于务实思考的作风,这与我们时代的问题是契合的。”②进化叙事教导我们顺应时代的需要和人类学习的能力与责任。进化叙事也许是唯一范围足够宏大、事实足够强劲、比喻足够丰富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今天的生态问题。

仅仅因为进化叙事被需要用来培养一种生态伦理,并不意味着它就会被接受。进化科学并没有大受欢迎,事实上,只有令人惊讶的一小部分美国人,即低于某些统计数字的一半人,相信人类是猿的后裔。当然,其他叙事捕获了更多大众的心灵和头脑。例如,宗教叙事保留了相当部分的受众——尽管尼采已宣布上帝之死,后现代主义已经兴起。

有人认为,传统的宗教叙事从生态角度看是有害的。①有些也许的确是,然而非原教旨主义宗教信仰一般被证明有利于环境关怀。②在过去20年中,许多有组织的宗教已经改写了自己的叙事来支持生态价值。③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表示,罗马天主教应该知道,“缺乏对自然必要的尊重”和“对她的资源的无序开采”已经造成生态危机。④教皇也承认,人类物种的进化是一个科学事实。⑤因此,进化生物学叙事有可能被论及人类对地球的服务责任的宗教叙事所补充。例如,E.O.威尔逊的理论,即人类已经被进化地赋予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或热爱生命的天性(biophilia),可能会被应用以配合尊崇创世的宗教诫命。⑥就像一位英国国教牧师在论及创世记书时所指出的,“我们人类已经成倍繁衍。我们已经征服了地球。现在是时候把重心放在第二个创世故事”。⑦

保护大自然“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愿望,拉里·安特认为,可能植根于我们的进化史。“因为人类对理解的求知欲望,可以在把自然世界感知为一个复杂的机制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因为人类对群体的伦理欲望,可以在尊重自然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因为人类对美的审美欲望,可以在惊叹自然世界如宇宙戏剧的过程中获得满足。”⑧当然,人类也可以在统治以及粉碎性地破坏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满足。面对传统叙事的日益失效,托马斯·贝瑞神父指出,进化史诗很可能是今天教育、医治、引导和管教人类最急需的故事。

关注自然—文化关系的自然科学家可能会排斥我所做的努力来突显社会学习的机遇以及我们的道德宇宙的延伸。

在这场自然主义者与文化主义者之间久远的辩论中,德尔·泰森和他的许多同事和对手一样,采取了不必要的强硬路线。这是有争议性的和误导性的。重要的问题不是自从我们的祖先狩猎猛犸象、追捕剑齿虎以来,人类基因和心理构成变化不大;问题是,我们的更新世(pleistocene)祖先已经具备所需的心智可塑性以期在伦理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只是,当时缺少一种充分的培育文化,那只不过需要时间。

从这个角度看智人进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是正确的,不是因为我们的基因构成在未来的100、1000或10000年内将发生明显变化。事实上,我们的内在驱动力可能会变化很小。然而,我们开始认识到文化在正在进行的发展中已经发挥的以及能够发挥的作用。鉴于这种认识,我们可能学着在进化叙事中更明智地和更自觉地发挥我们的作用——这就是说,更充分地认识到我们作为个体和作为一个物种的潜力和限制。

进化史是曾经盛极一时的物种的墓地。无数适者生存的物种繁衍兴旺了无数个年代,却最终因为环境条件变化的速度比它们自己能够适应改变的速度更快而遭到灭绝。自然选择那些最能改变自身去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物种的生存。今天,成功的人类适应需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以及传播推广这种做法的道德观念。怀疑论者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会为了倡导和坚持可持续发展伦理而忽略短期的自身利益?为什么有人会选择抵制一种显著的消费文化,并且这种显著的消费文化植根于诱人的经济无限增长的宏大叙事基础之上?毫无疑问,许多人会认为,在需求迫切的时代,期望人的行为考虑长远的、全球性的生态关怀是无可救药的天真行为。

显然,一个可持续发展伦理的成败取决于观点的激进转变。我相信进化史诗有利于这种转变。从进化生物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异常宽广的优势地位来看,狭隘的利己主义才表现出无可救药的天真。就算是通过最精心计算的、利己的努力,我们的身体终将在数十年内死亡,我们的基因也会在几个世纪内消散成为无法识别的混合物。面对浩瀚的进化空间和时间,个体分散的生物学的和经济的成功表现出可笑的微不足道。相比之下,我们传播的道德观念可能会以惊人的保真度延续千年。特别是生态道德观念是被设计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能力的物质条件,从而允许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无止境的自我复制。鉴于此,宣传促进生态可持续性的道德观念确实成为一项非常合理的努力。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进化叙事太让人望而生畏。它确实揭示了在宏大的编年史中人类发挥的或可以发挥的非常小的作用。或许,在如此繁多的流离失所的星尘之中找寻我们的处所是一种悲剧性的努力。我们知道,地球本身终有一天会被太阳所吞没。尽管道德观念具有可持续性,我们的地球终将面临火热的死亡,这肯定是悲剧性的。然而古希腊人认为,悲剧可以通过其叙事的吸引力来补偿生活。像所有的悲剧故事一样,进化叙事培育智慧,也就是说,对人类生存条件不可避免地局限地审慎地理解和无怨无恨地接受。智慧教导克制。学习关于人类努力的适当限制的故事,以及关于不明智地否认这些限制的狂妄自大的危险,对于任何道德教育都是核心所在。在一个生态时代,这是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

在时间和空间的海洋中,人类已经发展了复杂的头脑来加快学习并索求意义。人类存在于自我反思的生物诫命之下。因此,我们对自己讲述一些故事会使我们的旅程富有意义——不管这些旅程可能会多么转瞬即逝和变幻无常。进化叙事是我们所掌握的最宏大的非目的论的(nonteleological)故事。我们为道德教育引入进化叙事是恰当的。在一个生态时代,从“是”到“应该”的跨度最好由一个促进可持续发展伦理的进化论观点来跨越。生态伦理使我们置身于相互依存的社会和生物关系之中,并规定行为以维持这一生活网络。这样一种伦理培育的智慧可能会被预测为进化史诗主题的高潮。[本文原载《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1999年第1期,首次以中文形式刊发于本刊。]

责任编辑:龙迪勇

上一篇:流动性资产的特点范文下一篇:瞎子摸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