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课教案范文

2024-01-18

民族团结教育课教案范文第1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九 民族团结

家宁国富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春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2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文第

1、2节。

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http://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生看书讨论(第3节):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板书:祖国的兴旺发达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出示投影)指名朗读课文第4小节。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师: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板书:革命的胜利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请生默读课文第5小节。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1.师: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电影《孔繁森》片段。

(风餐露宿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卖血抚养孤儿;关心藏族老人;因公牺牲。)

师:刚才我们看了电影《孔繁森》的片段,大家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同学们深深地被孔繁森为了祖国建设、民族团结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孔繁森牺牲了,当地人民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播放“灵堂拜祭”片段)

出示挽联: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样,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2.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小结:孔繁森、打井团长等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板书: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山脚下有个回、汉、维三族聚居的村庄,那里的村民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节,讨论交流。

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板书: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齐读村民们的话:沙石结合在一起是座山,大家团结在一起能使荒滩变花园,民族团结就是好。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师: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顾,建设中互相支援,还应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2.小品辨析:《蒙古包做客》

讨论:苏意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苏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只有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才有利于搞好民族团结。

3.观看录像:《发展中的西藏》

讨论:从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学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课书,你懂得了什么?

生交流,师补充 板书:有利于

2.中队委员在《娃哈哈》旋律声中提出倡议:10月1日就要到了,让我们给云南少数民族的小伙伴写一封信,交流学习生活情况,互通信息,为促进民族大团结尽一份力。

民族团结教育课教案范文第2篇

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你们知道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多少个吗?(56个)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一朵花都娇艳无比,绚丽无比,但每一朵花也都有她的独特之处,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下,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好,下面我们就来个知识大比拼,看谁知道的多,谁回答得又快又好!好,看图片,请听题:

1、这是我国那个少数民族在欢度什么节日?(傣族,泼水节)

2、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阿昌族、德昂族、白族)

3、这些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4、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盛会?(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

5、元朝和清朝分别是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蒙古族和满族)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唱响团结、进步的主旋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效途径,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民族团结”。 讲述新课:

那我再给大家出一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你能快速的说出六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吗?(展示五十六个民族名称)

一、 我国的民族构成与分布特点:

1、民族构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民族分布:(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

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刚才说到历史上,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示图片资料)

(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唐和吐蕃关系友好。(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2)管辖:汉代设西域都户,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汉、蒙、维杂居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清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臵驻藏大臣与****共管西藏。

(3)反抗斗争: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并肩反抗外国的入侵。1888年和1904年,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战争。英勇的西藏军民奋起抵抗,连僧人都行动起来,他们用土枪、大刀、长矛等落后武器,同用快枪、火炮武装起来的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斗争。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当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宗教领袖**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以上这些史实说明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过渡:的确,无数民族团结的故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新中国成立后 又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呢?

展示《共同纲领》内容: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各和区域大少,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说明在当时,准备建国的时候,党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那么从共同纲领的内容来看,我当采取的是什么政策来维护民族团结的?(民族区域自治)是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好,我们来学习本课的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二、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民族区域自治

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自治机关: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人民政府

3、民族区域自治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安排管理地方经济; 3)安排使用地方财政;

4)依法组织地方的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5)管理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事业; 6)使用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其自治权是在执行宪法、法律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下的自治权。 展示宪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此项制度已被写入宪法,证明其地位非常的重要,已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播放五十年来西藏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感受。

启发学生发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的,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呢?

少数民族有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更好地照顾到本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A.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例: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西藏的门巴族虽然人口极少,但在全国人大中还有自己的代表。这表明西藏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也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B.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例:西藏立法和行政机关在执行全国法定节日的基础上,还将“藏历年”和“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根据西藏特殊的地理因素,自治区把职工的工作时间每周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职工周工作时间少5个小时。西藏自治区还有变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权利。如西藏人大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西藏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准予维持,不定为重婚罪。)

C.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D.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过渡: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了已经五十多年了,在这一政策下,我国是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呢?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 各民族共同发展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各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1、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在政治上有什么样的表现? 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还处于封建制、农奴制,甚至是原始公社制度等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下。经过广泛深刻的民主改革,各民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因此,建国后我国首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你能举出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吗?

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是什么时期修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学生观看川藏公路图片)看这条川藏公路,蜿蜒于群山之间,人民解放军在修筑这条公路时,克服了高原冻土、泥石流、雪害、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使这条公路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它们为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举出课本中及你了解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例子。 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家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那么你知道西部大开发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又有哪些重点项目吗?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而其中最让西部人动心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这是让西部人走向富裕、为东部建设贡献力量的工程,令国人翘首。如果上述目标如期完成,西部将实现质的飞跃,东西部的差距将日渐缩小,西部将成为企业淘金的乐园,也会成为许多人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同学将来也能为西部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4、你能举出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例子吗?

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其中壮、布衣、苗等十多个民族的文字都是由政府帮助创制和改进的。

在我国无论是在司法、行政和教育等领域,还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应用。(如:毕业证,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所有商店、工厂牌匾都用两种文字标识;考试有少数民族语文、电台电视台播放少数民族语言的电视节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重要会议和全国或地区性重大活动,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或语言翻译。

高考招生对少数民族实行照顾的政策。很多大学设民族预科班。

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还派出了大批的支边干部。孔繁森是杰出的代表。(学生讲孔繁森的事迹。)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臵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是新时期优秀党员的杰出代表,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楷模。

民族团结教育课教案范文第3篇

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你们知道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多少个吗?(56个)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一朵花都娇艳无比,绚丽无比,但每一朵花也都有她的独特之处,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下,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好,下面我们就来个知识大比拼,看谁知道的多,谁回答得又快又好!好,看图片,请听题:

1、这是我国那个少数民族在欢度什么节日?(傣族,泼水节)

2、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阿昌族、德昂族、白族)

3、这些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4、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盛会?(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

5、元朝和清朝分别是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蒙古族和满族)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唱响团结、进步的主旋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效途径,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民族团结”。 讲述新课:

那我再给大家出一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你能快速的说出六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吗?(展示五十六个民族名称)

一、 我国的民族构成与分布特点:

1、民族构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民族分布:(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

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刚才说到历史上,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示图片资料)

(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唐和吐蕃关系友好。(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2)管辖:汉代设西域都户,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汉、蒙、维杂居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清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臵驻藏大臣与****共管西藏。

(3)反抗斗争: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并肩反抗外国的入侵。1888年和1904年,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战争。英勇的西藏军民奋起抵抗,连僧人都行动起来,他们用土枪、大刀、长矛等落后武器,同用快枪、火炮武装起来的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斗争。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当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宗教领袖**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以上这些史实说明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过渡:的确,无数民族团结的故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新中国成立后 又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呢?

展示《共同纲领》内容: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各和区域大少,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说明在当时,准备建国的时候,党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那么从共同纲领的内容来看,我当采取的是什么政策来维护民族团结的?(民族区域自治)是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好,我们来学习本课的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二、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民族区域自治

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自治机关: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人民政府

3、民族区域自治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安排管理地方经济; 3)安排使用地方财政;

4)依法组织地方的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5)管理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事业; 6)使用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其自治权是在执行宪法、法律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下的自治权。 展示宪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此项制度已被写入宪法,证明其地位非常的重要,已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播放五十年来西藏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感受。

启发学生发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的,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呢?

少数民族有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更好地照顾到本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A.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例: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西藏的门巴族虽然人口极少,但在全国人大中还有自己的代表。这表明西藏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也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B.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例:西藏立法和行政机关在执行全国法定节日的基础上,还将“藏历年”和“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根据西藏特殊的地理因素,自治区把职工的工作时间每周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职工周工作时间少5个小时。西藏自治区还有变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权利。如西藏人大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西藏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准予维持,不定为重婚罪。)

C.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D.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过渡: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了已经五十多年了,在这一政策下,我国是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呢?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 各民族共同发展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各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1、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在政治上有什么样的表现? 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还处于封建制、农奴制,甚至是原始公社制度等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下。经过广泛深刻的民主改革,各民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因此,建国后我国首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你能举出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吗?

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是什么时期修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学生观看川藏公路图片)看这条川藏公路,蜿蜒于群山之间,人民解放军在修筑这条公路时,克服了高原冻土、泥石流、雪害、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使这条公路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它们为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举出课本中及你了解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例子。 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家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那么你知道西部大开发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又有哪些重点项目吗?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而其中最让西部人动心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这是让西部人走向富裕、为东部建设贡献力量的工程,令国人翘首。如果上述目标如期完成,西部将实现质的飞跃,东西部的差距将日渐缩小,西部将成为企业淘金的乐园,也会成为许多人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同学将来也能为西部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4、你能举出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例子吗?

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其中壮、布衣、苗等十多个民族的文字都是由政府帮助创制和改进的。

在我国无论是在司法、行政和教育等领域,还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应用。(如:毕业证,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所有商店、工厂牌匾都用两种文字标识;考试有少数民族语文、电台电视台播放少数民族语言的电视节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重要会议和全国或地区性重大活动,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或语言翻译。

高考招生对少数民族实行照顾的政策。很多大学设民族预科班。

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还派出了大批的支边干部。孔繁森是杰出的代表。(学生讲孔繁森的事迹。)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臵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是新时期优秀党员的杰出代表,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楷模。

民族团结教育课教案范文第4篇

青铜峡市巴闸小学 陈立宁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新疆民族情深的历史和今天的民族平等的现状。

2.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新疆民族现状

2、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是强国之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引学导读: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共同建设着我们的美好家园。

二、引导学生学习“民族花园”

说起民族团结,我们身边有着数不清的感人的故事,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民族花园”这栏的《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故事,感受民族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

1、学生齐读故事。

2、交流:A、说说你最感动的地方。

B、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师小结:在这里,“民族大团结”成为了一句最温馨的话语。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抛开个人利益,把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多么让人感动啊,他历经苦难,治病救人,他已经把藏族民众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心中已经把汉族、藏族融为了一个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一个民族,那就是——(学生补充)中华民族!

三、学习“阅读与思考”:

1、民族情深的历史:

A、请一位学生来读,其他学生听,这段讲了几个故事,按从古到今的顺序说一说。

B、这些故事当中,你最熟悉哪个,讲一讲。

师小结:从古到今,各民族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形成了团结感人的历史篇章,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共同叫一个名字,叫“中华民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民族政策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讲求民族平等,形成了今天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民族平等的今天。

第二课时

一、学习“民族平等的今天”

1、男女同学来读

1、2自然段。

2、说说民族平等体现的哪些方面

(地位一律平等、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国家大事的管理)

3、请同学再来读第三自然段,了解国家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所做出的努力。

二、升华主题:民族团结才是强国之路

1、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各民族间应该怎样相处。

2、再读“三个离不开”当堂记会

3、谁记住了?来不看书说一说。(当堂记)

师小结: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7·5”事件只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来搞破坏,他们的阴谋是不能得逞的!谁也不能将我们紧紧相握的各民族的手松开,反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看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各民族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不上敌人的当,我们应该用心巩固得来不易的团结局面,因为我们56个民族是一家,汇成的是一个名称——中华民族!我们要牢记这个名字!

1、 我们放眼看世界,看看几组材料,同学来发表看法好吗?

A、伊拉克:石油原油产地,曾经富甲一方,风云一时,但因国内的什叶派和虚拟派信仰相异,族派纷争而整日争吵不断,美国一直打着伊拉克的石油的主意,看准了国家民族内部教派不团结,就由此挑拨离间,找借口攻打了伊拉克,美国阴谋得逞,掌握了伊拉克的石油输出和石油价格的实权,而伊拉克国内无辜百姓死伤无数,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在恐慌和不安之中,昔日富有的国家轮落成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

师:请问同学们,战争来临时,认识你是哪个民族的吗?(不认!)对,战争来临,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应该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只有这样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B、美国:因内不仅有民族,而且有白人黑人等种族,可是不论哪个民族都认同自己是美立坚合民族,只要看到国旗听到国歌声就立即立正脱帽致礼。

师:请问同学们,国旗国歌面前,你还分民族吗?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什么族?

C、日本:国土面积仅为30万平方公里,共有1亿人口,只有1个民族,但日本国民信仰不同,教派也较复杂,但他们都认同自己是“大和”民族,虽然国小人多,但国民都团结一心,所以社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二战以后,日本国内基本是一片废虚,然而各民族团结一心,狠抓教育、科技,仅仅十年时间迅速发展为一个科技强国,以相机为例,日本的索尼公司是率先创造数码相机的厂家,索尼相机打破了使用胶卷才能照相的历史,并且到目前为止都在不断更新,向更小更轻更实用的方向发展。

师:请问同学们,科学面前分民族吗?(不分) 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

团结才是强国之路,我们当前和以后都应该做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引导:要在我们的脑海中,要常常缩小自己民族的概念,而放大“中华民族”的概念,只有国家强了,自己的民族才有发展的根基。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让我们大声唱出我们的国歌,以表我们的爱国之情吧?(齐唱国歌)

三、小结

民族团结教育课教案范文第5篇

——“维护民族团结,抵御宗教渗透”演讲稿

(新和县二中 向阳)

我是一名普通公民,我愿意和各族同胞共话衷肠!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美丽的校园是我坚守的阵地!

我是一名无神论者,我坚守的阵地决不允许宗教的渗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900多年前,班超团结起各族人民排除万难,抵御侵略守卫家园。班超回朝,各族百姓抱住马腿苦苦挽留,“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班超最终留在新疆,他也舍不去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各族兄弟啊!亲情至此,感人至深。

亲爱的朋友们,班超的丰功伟绩我们永远也不能及其万一。但是请看看周围,那各族同胞熟悉的脸庞,是不是已经深深刻入了我们的脑海之中呢?何不让我们一起促膝长谈,共话衷肠呢?民族团结就是我们的“戈矛”,团结的越紧密,我们的“戈矛”就能越锋利,大家一起拿起“戈矛”狠狠地刺向民族分裂分子吧!还给我们一个和谐相处、亲情无限的大家庭!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郑板桥有诗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普通的人民教师,听起来确实有些微不足道,但不知在什么时候,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却总在牵动着我的感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我关心着我的孩子们,我的孩子们也一直在感动着我,大概老师和学生都是在这种互相感动中度过美好时光的吧!

所以,我爱我所工作的校园,我爱我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学校是我的阵地,是倾注我全部汗水和心血的阵地!学生是我的战友,是我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战友!亲爱的战友们,我相信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那么科学知识就是我们的“矛”与“戟”了,何不投入全部精力擦亮我们的“矛”和“戟”呢?我将和你们一起向着目标出征进发!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只要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学生,只要有利于保护我们的阵地,人民教师都会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尤其是面对宗教对学生的侵扰和宗教向校园的渗入,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会竭尽所能,与之奋斗到底!虽然这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有天壤之别,但我却自豪于我们已有了这句话所表述的部分精神。

民族团结教育课教案范文第6篇

青铜峡市巴闸小学 陈立宁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新疆民族情深的历史和今天的民族平等的现状。

2.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新疆民族现状

2、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是强国之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引学导读: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共同建设着我们的美好家园。

二、引导学生学习“民族花园”

说起民族团结,我们身边有着数不清的感人的故事,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民族花园”这栏的《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故事,感受民族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

1、学生齐读故事。

2、交流:A、说说你最感动的地方。

B、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师小结:在这里,“民族大团结”成为了一句最温馨的话语。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抛开个人利益,把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多么让人感动啊,他历经苦难,治病救人,他已经把藏族民众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心中已经把汉族、藏族融为了一个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一个民族,那就是——(学生补充)中华民族!

三、学习“阅读与思考”:

1、民族情深的历史:

A、请一位学生来读,其他学生听,这段讲了几个故事,按从古到今的顺序说一说。

B、这些故事当中,你最熟悉哪个,讲一讲。

师小结:从古到今,各民族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形成了团结感人的历史篇章,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共同叫一个名字,叫“中华民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民族政策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讲求民族平等,形成了今天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民族平等的今天。

第二课时

一、学习“民族平等的今天”

1、男女同学来读

1、2自然段。

2、说说民族平等体现的哪些方面

(地位一律平等、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国家大事的管理)

3、请同学再来读第三自然段,了解国家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所做出的努力。

二、升华主题:民族团结才是强国之路

1、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各民族间应该怎样相处。

2、再读“三个离不开”当堂记会

3、谁记住了?来不看书说一说。(当堂记)

师小结: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7·5”事件只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来搞破坏,他们的阴谋是不能得逞的!谁也不能将我们紧紧相握的各民族的手松开,反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看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各民族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不上敌人的当,我们应该用心巩固得来不易的团结局面,因为我们56个民族是一家,汇成的是一个名称——中华民族!我们要牢记这个名字!

1、 我们放眼看世界,看看几组材料,同学来发表看法好吗?

A、伊拉克:石油原油产地,曾经富甲一方,风云一时,但因国内的什叶派和虚拟派信仰相异,族派纷争而整日争吵不断,美国一直打着伊拉克的石油的主意,看准了国家民族内部教派不团结,就由此挑拨离间,找借口攻打了伊拉克,美国阴谋得逞,掌握了伊拉克的石油输出和石油价格的实权,而伊拉克国内无辜百姓死伤无数,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在恐慌和不安之中,昔日富有的国家轮落成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

师:请问同学们,战争来临时,认识你是哪个民族的吗?(不认!)对,战争来临,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应该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只有这样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B、美国:因内不仅有民族,而且有白人黑人等种族,可是不论哪个民族都认同自己是美立坚合民族,只要看到国旗听到国歌声就立即立正脱帽致礼。

师:请问同学们,国旗国歌面前,你还分民族吗?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什么族?

C、日本:国土面积仅为30万平方公里,共有1亿人口,只有1个民族,但日本国民信仰不同,教派也较复杂,但他们都认同自己是“大和”民族,虽然国小人多,但国民都团结一心,所以社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二战以后,日本国内基本是一片废虚,然而各民族团结一心,狠抓教育、科技,仅仅十年时间迅速发展为一个科技强国,以相机为例,日本的索尼公司是率先创造数码相机的厂家,索尼相机打破了使用胶卷才能照相的历史,并且到目前为止都在不断更新,向更小更轻更实用的方向发展。

师:请问同学们,科学面前分民族吗?(不分) 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

团结才是强国之路,我们当前和以后都应该做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引导:要在我们的脑海中,要常常缩小自己民族的概念,而放大“中华民族”的概念,只有国家强了,自己的民族才有发展的根基。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让我们大声唱出我们的国歌,以表我们的爱国之情吧?(齐唱国歌)

三、小结

上一篇:毛竹产业情况调查表范文下一篇:南安水头镇有几个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