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2023-09-16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延安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融合开发进行研究,阐述了延安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融合性开发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为促进延安红色旅游和民俗体育旅游的融合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民俗体育 融合开发 探析

延安地处陕西北部,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陕西省红色旅游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旅游行业竞争已趋激烈,单一的旅游项目往往难以久留游客,已不适应当今旅游市场需求。显然,实现旅游资源融合开发,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挖掘其新的旅游项目是旅游业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红色旅游和民俗体育旅游在旅游业中都具有特色的品牌,也是能够使人们陶冶情操、锤炼身心、品味生活的有益旅游项目,将这两种资源融合开发,可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会给延安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延安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推广提供依据。

延安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的血源性

延安由于其特殊的区域优势和特殊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使其蕴含了丰厚且不可替代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如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跑旱船、跑驴、高跷、矮跷、转九曲、拔桩等民俗体育活动。其中,作为陕北最具特色的民俗运动——安塞腰鼓,是陕北、陕西乃至整个西北最著名的民间艺术,是陕北黄土高原一枝独特的民间艺术奇葩。

1.延安发展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

红色旅游是旅游大家庭中的新生代,是指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延安拥有典型的和意义深刻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延安本身形象而言,革命圣地是延安已有的认知形象。数量大,品味高的革命旧址、遗址和文物现存350多个,仅延安城区就有130处168个景点。

由调查得知,延安的遗址景观所占的比例为56.24%,遗址景观中包含了纪念馆、旧址故居和陵园三大类。由此说明,延安所特有的独特的条件,有利于其红色旅游的发展。人文体育活动所占比例为8.72%,排在旅游资源的第三位。可见,延安人文体育活动资源也相对较丰富,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2.延安红色旅游的现状调查分析

众所周知,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吸引性,失去了吸引力便失去了市场。红色旅游要具有持续的魅力,就得根据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整合调整。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是仅仅有几个纪念地、纪念馆、标志物,或者有几个红色故事就可以引起旅游者的兴趣。要增强旅游者、参观者对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注重观赏趣味性,就必须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寻求对参观者、旅游者的感观刺激,努力提高其观赏性、趣味性。

(1)对红色旅游的态度

调查得知,喜欢红色旅游的只有43.94%,一般喜欢的占51.32%,不喜欢的占4.76%,也就是说,红色旅游的发展势态一般,游客对红色旅游的态度不是很积极。如果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舆论导向的积极宣传,加强对旅游景区的建设,它既可扩大产品外延,避免产品单调,又可与游客互动,活跃气氛,提高对游客的感染力,还可以加强对地方文化的宣传,转变游客心目中红色旅游只是一些旧的遗址或是纪念馆之类的单一的东西。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强化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注入红色旅游新的生命力,有助于增强民族精神和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3]

(2)对安塞腰鼓和陕北秧歌认识情况

访谈得知,调查对象中非常了解的只有4.75%,了解的占77.1%,不了解的占18.15%。大部分的游客对安塞腰鼓和陕北秧歌不是很了解,只有少量的游客通过电视或是课本对安塞腰鼓和秧歌有一点了解,也有绝大多数人认为安塞腰鼓和秧歌只是一种民间舞蹈表演,而不知道安塞腰鼓和秧歌,其实也是一种民俗体育运动。 所以,需要旅游部门和民俗体育部门加大对陕北民俗的宣传和推广,尤其是在旅游景点安排相关的表演,让游客了解或是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单一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可以让游客了解陕北的文化和民俗体育。

(3)来延安旅游的动机

调查得知,来延安旅游的游客受红色旅游景点的吸引、历史文化吸引、缅怀伟人和被陕北独特的体育文化及风土人情吸引的分别占96.84%、93.16%、87.37%和77.89%,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来延安旅游的人都是因为延安的红色旅游景点而来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延安特有的历史文化、缅怀伟人和独特的体育文化、风土人情而来的,这就说明民俗体育还是有发展的市场。红色旅游应该寓教于乐,发挥地域民族特色风情与习俗优势,巧妙融入,避免走、看、听的简单教育形式,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民俗体育进行资源整合,既具有参与性,又具有运动元素。在丰富红色旅游内容同时,又继承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

3.陕北民俗体育活动在景区的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民俗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发展民俗体育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建设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内容。民俗体育根植于民间,形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具有健身性和文化性。由调查得知,在红色旅游景点看见过陕北民俗体育表演的游客仅占25.26%,没看见过或是没参加过的游客占74.74%。由此说明,延安在红色旅游景点的陕北民俗表演相当的少。陕北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可以将其腰鼓、秧歌等引入到旅游活动当中,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和听,也可以亲身参与其中。这些富有民族情趣、异地情调的景物或活动,形成了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景区管理者或是工作人员应该联系或是培养相关的民俗表演者,增加景区的民俗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宣传陕北的民俗艺术,使陕北独特的民俗艺术得到传承,而且还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率。

增添红色魅力,整合资源

民俗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形式,对其进行与红色旅游相整合的研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要使红色旅游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必须丰富旅游项目的内涵,将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与红色景区旅游有效整合,赋予景区体验性、可回味性、可参与性、可教育性等特征,使现有的景区、景点更有吸引力。由走访调查所知,来延安旅游的游客绝大多数选择的旅游景点都是位于延安市区的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和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只有小部分的自助游游客会去比较远一点的壶口瀑布、南泥湾等景区。他们在景区看见的陕北民俗体育表演很有限,只有小部分的游客看见过腰鼓、秧歌和唢呐的表演。在这些游客中有一部分曾经参加过其他地方的民俗表演活动的游客对陕北的民俗体育表演很有兴趣,但是由于受开发程度的影响,让他们不能充分地感受到陕北民俗体育活动的表演。

1.加强宣传,推出品牌

政府和旅游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把延安的民俗体育旅游的特色和好处推荐给广大游客。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如果能很好地抓住机遇,在延安红色旅游地区很好地融入陕北民俗体育运动。利用延安特殊的民俗资源优势,以红色旅游为依靠,以安塞腰鼓、陕北秧歌、陕北民歌、唢呐等民族传统体育和民间艺术为重点,集思广益,系统分析和合理规划,把延安红色旅游和陕北民俗体育旅游融合起来开发出一道新的旅游产品,推出自己特有的体育旅游品牌。这样既扩大了客源,又保证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旅游融合性开发可持续发展,为延安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旅游融合性开发培养众多的市场消费与参与群体。

2.增强民俗体育的吸引力,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

在红色旅游景区,多增加一些民俗体育活动的表演,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很好地使群众或是游客加入进去,不仅可以让游客从中感受到民俗体育的快乐性,而且能很好地宣传陕北的民俗体育,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这样就扩大了陕北民俗体育的宣传面,为民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让陕北的民俗体育运动像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刀杆节,藏族赛马会等民俗运动一样深入人心。

3.建立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旅游的运行机制

要想使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长久地发展下去,并且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这就需要旅游部门和民俗体育部门建立一个相对协调、灵活、高效、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在运行机制建立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投入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根据景区的大小开展相关的民俗体育活动;还要考虑到要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结构,即结构发挥出的技能等因素。最后再制订一个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运行的基本轨迹,以确保红色旅游与陕北民俗体育长久的发展。

小 结

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要在保障历史原真性的前提下,挖掘红色精神,展现红色文化,以创新为灵魂,因地制宜,将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融入其中,合理开发。结合地方体育文化背景打造原生态的民俗体育,给予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的新生命力,营造和谐的红色旅游氛围。既可以提升红色旅游资源生命力又可以弘扬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活动的巧妙融入,有效整合,将会使二者彼此受益,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张群等.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6: 54-55.

[2]程莉娜,付东华,丁雪峰,彭琴.延安红色旅游及其创新开发的思考[J].小城镇旅游,2005,12:85-87.

[3]黄文霞.国内旅游业的文化营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4]陈怡悟,刘晓忠,熊百华.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重要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9:217.

[5]刘凯,柴新.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2:32-34.

[6]骆慧菊,李艳诩.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性开发的策略研究——以韶山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08,3:142-145.

[7]王晓乐.延安民俗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初探[J].区域经济,2009,10.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延安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第2篇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142007

【摘 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如何在开发旅游资源中注重环境保护,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甚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河北省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对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旅游资源开发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识别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潜在旅游资源,并把潜在旅游资源改造、建设、发展成旅游吸引物,创造旅游消费环境,促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1.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增强

现代的旅游资源开发不仅是将潜在旅游资源本身开发成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吸引物,还需要为其提供满足旅游活动需要的其他要素条件,如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共同形成旅游产品的消费环境,形成完整丰富的整体旅游活动。在区域旅游的范疇内,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单独企业的对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紧密的整合到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这也使得企业的资源开发行为越来越具有系统性。

2.旅游资源开发的持续性日趋显著

随着旅游活动逐渐发展与成熟,旅游资源开发不再是一次性的开发行为。旅游地政府与企业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探索、起步、发展、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等阶段认识更加深入。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多的变现为一个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而发展的渐进与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旅游吸引物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保持旅游吸引物与周边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随着我国党政机关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在各项工作中不断的贯彻与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收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环境保护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被破坏后给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让人忧虑。但是从政府行政部门、企业和广大群众,更多的是关注工业、农业和生活直接相关可持续发展问题。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和如何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同地区在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同时,没有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所在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构架当中。同时对于旅游环境保护的范围与特点认识不足,简单片面的认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做好旅游游览区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可以了,没有将周边区域与旅游目的地整体环境保护与之相整合。很多地区也忽略了旅游活动对于社会人文文化环境的依赖,没有将对于人文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自然环境保护有机的整合起来。在河北省承德市相关问卷调查的统计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旅游环境保护意识了解程度的数据如下:

2.缺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理论,不但要有概念和理论,更需要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指导具体行为的方法。在这点上,不光是承德市存在这样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想对不足。在当前的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中,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理念有口号阶段,缺少实际的标准和指导。很多的地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还停留在定性要求的阶段,没有建立明确具体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没有按照个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没有将总体目标转化为系统分析过后的监督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这也就造成了造成了政府相关部门缺少监督目标与标准,企业也不明确自身的差距与行动方向,而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也只是作出负面评价。

3.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监管环节不足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评估。当时由于专项法律法规的缺失,仅仅对项目规划中对于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有一定的约束。当前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从资源的初次开发到融入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到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再次开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旅游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管理缺少实时性,更多的体现在如果出现问题时的补救与整改,这样的情况无法适应当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实际。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1.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普及

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普及分为几个不同方面。首先是旅游资源开发所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在政策规划制定和旅游资源开发监管过程中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是旅游资源开发企业,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执行者,理解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中进行旅游环境保护,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明确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地区可以首先根据自身旅游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设定自身的发展目标;然后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参考国内比较成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例如王良健开发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指标体系框架;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经过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处理,确定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建立完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可以评价一个区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整改措施。

3.加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监管

在完善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审批过程中的前置监管和出现环境突发事件之后的后置监管的同时,应该按照旅游资源开发持续性的特点,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开始建设后,对于建设开发、产品投入市场、持续开发等过程中的旅游环境行为进行过程性监管,确保资源开发过程符合法律法规与相关规划。同时依据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对于区域内的不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和不同要素门类的开发项目进行监管,保证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杰宽.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述评 [J].中国人口,2013,23(4):139-146

[2]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Guide for Local Authorities on Developing Sustainable Tourism[M].Madrid: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1998

[3] 魏小安,韩健民.旅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胡滨(1981—),男,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第3篇

历史文物保护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渔阳里、一大会址、二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宋庆龄故居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伟大起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上海留下了遍布全市的历史文化遗址、革命纪念遗迹和名人故居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上海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基础。

看会址、购文创、感受富有創造力的年轻一代,将红色文化转为城市景观、生活美学文旅融合为城市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保护红色遗址、塑造红色文化品牌,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强化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无疑将为上海市民带来新的居住体验,也将为国内外游客留下关于这座城市的深刻记忆。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笔者根据中国知网及其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献发现,近十年关于我国红色名人故居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的文章已有百余篇。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我国红色名人故居资源的概念、开发和保护利用的意义、开发与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开发对策和保护利用对策,分析了我国红色名人故居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我国红色名人故居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红色名人故居;资源保护;研究综述

红色名人故居是我国红色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能够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名人故居等红色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也多次提及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文保工作者应肩负此责任,一方面关注历史遗存、注重对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出发,积极引导大众,树立爱护、保护本地区文物遗存的认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不断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一、近十年我国红色名人故居的概念研究

近十年国内很多研究者对“名人故居”“红色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景区”等进行了定义,而且一般将“红色名人故居”纳入以上几个定义之中,现阶段对“红色名人故居”的定义仍比较模糊。

吴丹将名人故居的定义总结为不仅包括名人的出生地、祖居老屋,还应包括名人长期生活工作过的场所,虽短暂但却为其人生重要阶段取得重要成就的住所。无论名人住过的房屋是自有还是租赁,不应该影响对名人故居的界定,主要应看名人居住时间的长短和居住于该房期间所发挥的作用。潘黎黎认为名人故居有多重含义,所对应的建筑也较为宽泛,同一名人可以拥有许多故居;同一老宅也可以居住多位名人,其主次关系主要视名人生活时间的长短与所获得的成就来认定。李云天对红色名人故居的解释为“革命先烈或伟人生前所居住或者工作过的地方”。牛艳娜则对红色资源进行了界定,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国家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物质载体以及红色人物等资源的总和。红色名人故居即为红色资源的一种。李月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过程中指出,红色旅游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特定的人文景观和精神,它们顺应历史潮流,凝结在所有革命、建设活动中,并能够起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之前,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历史痕迹和精神瑰宝[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试着对“红色名人故居”进行定义,即新中国建立和建设过程中,红色名人生前长期居住、工作或短期内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地方。红色名人故居应具备一定的地域面积、名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复原和重要贡献的展陈,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具有参观、科研、教育等功能。
二、开发和保护利用的意义研究

2014年,在厦门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学者们讨论了陈云故居保护的意义,包括陈云故居中的文物价值、革命历史价值以及红色人文价值,对保护历史、保护上海的红色人文、传承红色精神以及提升广大群众个人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何成军、陈一鑫、廖荣生指出名人故居对保护珍贵历史文物、提升当地旅游吸引力、促进人文教育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阮建平认为红色名人故居有供人们精神追忆的历史空间,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红色名人故居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更昭示了一座城市文化的厚度与精神的深度,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姚德建在对环巢湖文化时代价值及传承与保护的研究中提出红色名人故居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功能,也具有推动和促进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功能,这些红色文化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应有价值,其时代价值仍然彰显。

综上所述,红色名人故居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者们对于红色名人故居开发保护意义的研究或侧重于两者中的一个方面,或进行综合探讨,指出红色名人故居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红色名人故居,发挥其最大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三、开发与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许多红色名人故居在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对此,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已经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希望以此为例,为其他红色名人故居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符太浩在研究湖南红色名人资源开发时指出湖南的红色名人故居开发存在点多、面散,资源整合度较低,开发效益差别大,开发视野狭窄,开发模式单一等问题。严伟从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角度出发,指出以周恩来纪念馆为代表的一些红色名人故居存在全国认知度较低、旅游开发形式有待拓展、旅游活动内容有待丰富和加深、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旅游资源开发意识有待提高以及旅游商品开发有待多元化等问题[2]。王潇在对上海高校有效运用红色资源的研究中发现上海高校在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資源中存在认知不足、课堂融入较少、社团活动浅层次以及学校重视不够等问题,同时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易凤葵在探讨名人故居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过程中指出,我国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决策者在名人故居的保护方面存在思想上和政策理解上的误区,导致许多名人故居遭到破坏;二是开发上的误区,现阶段我国众多的名人故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管理者们由于文物意识淡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地掠夺名人故居身上的商业价值,失去了保护的本意[3]。


四、开发和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一)开发原则

红色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会遵循一定的原则,一些学者对这些原则有过专门的研究。陈峥嵘、郑伯红对于如何开发保护名人故居,提出了5个原则:一是原真性,即要注意保护原生态的实物和环境;二是整体性,即努力保留故居周围环境风貌的整体形态;三是延续性,即通过原真和整体保护,使游人和后辈参观时引发怀念和思索的情感;四是特色性,即挖掘此名人杰出成就的文化魅力;五是观赏性,即尽力使故居的园林、房屋建筑、展品有特点、有故事,能够引人入胜,睹物思人[4]。何成军、陈一鑫、廖荣生则以张澜故居的开发为例,提出了张澜故居旅游开发的原则,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和培育产业、富民增收原则。蒋骅、彭重华以刘少奇故居的保护为例,提出了因地制宜保护、动态性保护和社会参与保护3项原则,使历史建筑和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得到更好地保护。孟晶则从胡耀邦故居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然优先、可持续发展、整体设计、综合设计、以人为本以及地方特色等六大原则,保护故居的传统风貌。

(二)保护利用对策

近年来,红色名人故居开发和保护利用对策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红色名人故居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开发和保护利用对策的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研究的特点。刘庆在对青岛名人故居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中指出,应当适当扩大名人故居的保护范围;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根据名人故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做好名人故居的展示方式;整合名人故居各方保护力量等。刘卓从区域研究出发,对北京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了研究,对最大限度实现红色名人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政教育价值提出了9条建议。一是编制北京地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加强革命遗址的保护力度;三是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加强宣传力度;四是注重相关优秀人才的培养;五是设计、打造专题旅游线路;六是设计打造专题红色旅游区;七是调整展览内容充实展品;八是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九是针对不同参观群体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5]。叶茂樟也有类似的建议,他从个体名人故居研究出发,以莫耶故居为例,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准确定位,打造闽南红色旅游精品;加强莫耶研究,深化故居文化内涵;精心设计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资源,综合开发,形成合力等5条红色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措施。

综上所述,近十年我国对红色故居保护和利用对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对故居建筑本身或历史街区本身的保护对策研究;二是将红色名人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教育,进行相关的保护和利用对策研究;三是将红色名人故居作为红色旅游景点的一部分,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
五、我国红色名人故居研究评述和展望

(一)我国红色名人故居研究评述

笔者通过对近十年知网文献的整理发现,我国对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基本架构大多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红色名人故居理论研究的文章则较少。也就是说大部分学者研究的是某个地区或某个名人文化景观开发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很少涉及红色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如红色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模式。

目前,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领域已扩大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社会学、旅游学等,红色名人故居既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又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基地和成人思想教育的平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相應地,对红色名人故居多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也在逐渐增多。同时,学者们在研究红色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时也强调要深入挖掘红色名人故居的文化内涵,加强学习红色文化,尤其是要注重红色名人故居对党员领导干部群体和大学生群体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对红色名人故居的经济、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的多元化综合研究也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从关注单体红色名人故居发展到关注宏观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红色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上,从研究保护单一的故居建筑向保护建筑的整体性转变,同时对红色名人故居周边景观、周边城市、红色文化品牌、名人与故居的联系等多要素的综合性保护方案进行了探索。

(二)我国红色名人故居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近十年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研究、保护与利用意义研究、开发对策和保护利用对策研究等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红色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继续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科学发展理念,无论是个体的保护利用,还是大区域的综合发展,都需要以保护红色名人的原生故居为主,同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高新技术进行保护规划和管理;二是不断加强红色名人故居同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合作,拓展名人故居保护研究的视野,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相互融合将使研究内容和方式更加多元和科学。三是对定量研究有更加深入的探讨,在现阶段对红色名人故居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红色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的基础理论,进而完善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体系。四是继续创新开发模式的研究,改进以往的以名人文化资源存在形式为开发模式的形式,建立以弘扬红色名人精神为核心,地方特色、文化产品、文旅体验为基本内容的开发模式。五是扩展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地域,现阶段对于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随着全国各地红色革命圣地和革命老区的不断建设,对于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也会更加全面和深入,中西部城市对红色名人故居的研究也会发展起来,逐渐建立起有中西部地区红色名人故居特色的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月芬.基于内涵拓展视角下长株潭红色旅游开发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1:1-7.

[2] 严伟.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特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36.

[3] 易凤葵.名人故居打造红色旅游品牌[J].中国博物馆,2004(4):28-31.

[4] 陈峥嵘,郑伯红.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浅析:以何长工故居红色景区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0(6):88-89.

[5] 刘卓.北京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16.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草原旅游具有夏凉冬雪的气候环境、魅力四射的自然景观、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探讨了发展草原旅游的多重现实价值,并提出了推进我国草原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草原旅游;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 李 远,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战略、旅游规划;

李安云,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应晓跃,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成本会计。(重庆 40004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决定为我国在现阶段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那么,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本文以我国草原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分析我国草原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的价值,探讨我国草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意义和发展策略等问题,以期对蓬勃发展的我国旅游业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

一、草原旅游的概念及内容

草原旅游是指在草原背景下的旅游。草原旅游从供给者角度来说,是指利用草原独特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积淀和相关的游乐设备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全方位服务。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草原旅游是以体验草原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和进行以草原为依托的各种活动为目的的旅游经历。草原旅游包括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三个层次的内容:基本层次是草原观光,包括草原观景和草原畜牧业观光;提高层次是在草原上进行的娱乐、消遣活动,包括各种草原康乐体育活动;专门层次是利用草原优美的自然风光、适宜的气候、繁多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开展的疗养、会议、科学考察、商务活动、购物、美食等方面的旅游活动。

二、我国草原旅游资源特色

中国草原广泛分布于东北的西部、内蒙古、西北荒漠地区的山地和青藏高原一带,横亘于北纬30~50°之间,从行政区来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12个省区,总面积为35.7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0亿亩。此外,南方各省有草山草坡10亿亩,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沿海滩涂有草地2亿亩,其他农区亦有一些面积不大且分散的草地。我国草地类型几乎涵盖了世界上主要的草地类型,从热带亚热带草地、温带不同类型草原到高寒草地等,有草甸、有草原、有荒漠。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地,由不同的植物组成,表现不同的结构,呈现不同的景观,多样性十分丰富,并以其辽阔、美丽、多彩而为人们所称赞。正因为如此,草原对人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国草原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独特的气候、植被、生态系统特征以及社会、人文背景,初步具备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1.夏凉冬雪的气候环境。我国草原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至寒温带之间,夏季温度较之周围地区,特别是周边城市,一般低8-15℃,在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的气候背景下,总体上属于凉爽的地区。冬季低温期则随纬度与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普遍有1~5个月的积雪期。凉爽宜人的夏季气候是发展暑期避暑度假产品的天然资源基础,冬季稳定的积雪期使其具备开展冬季冰雪景观观光和冰雪娱乐、健身项目的资源条件,具备满足需求旺盛的周末度假、暑期避暑和冬季玩雪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要的可能。

2.魅力四射的自然景观。开阔平坦的地表、茫茫的草地、遍地的鲜花、名贵的中药材、“蘑菇圈”、“天鹅湖”以及高山牧场、长于奔跑的黄羊、鸣声嘹亮的百灵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古绝唱,成为草原自然景观最好的金字招牌,具有得天独厚的观赏价值。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农区的人们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3.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我国草原分布的地区,基本上是兄弟民族聚居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受现代文明的影响相对较小,使得当地传统民风、民俗得以原汁原味的保留。他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历史文化都各具特色,这些对观光旅游者来说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例如,内蒙古草原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蒙古包、蒙古族美食、那达慕等都会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三、草原旅游开发的价值

1.有利于科学合理的利用草地资源。旅游与环境相互依存、互相促进。草原旅游首先要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环境空间,要使这里的水、草、动物、人在一个和谐的空间里共存,这本身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良好促进。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草原生态旅游开发,能使草地资源与旅游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同时,草原生态旅游活动还是一种全民环境教育,在旅游中,人们对自己生存的空间会有更深切的感受,体会出人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化。在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草原旅游对于正确引导人们的旅游观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改变我国度假旅游产品单一的现状,有益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夏季普遍高温,迫切需要一批适合人们需求的避暑度假旅游产品。我国草原不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观光功能,还因为其大部分处于远离污染源的高原、山区,空气清新,有益于人体健康;并且因为其海拔相对较高,夏季温度较之周围地区,特别是周边城市要凉爽很多,同时景观开阔、地表相对平坦的大面积草场也会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在“回归自然”的旅游生态观念正日渐盛行的今天,草原提供了有益于旅游者身心健康的新去处。

3.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草原多集中分布于边远的地区,农牧业生产水平普遍偏低,经济条件差,通过开展草地旅游活动,既发挥了草地资源的生态、社会效益,又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传统草业中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相互矛盾的难题。目前,在我国一些国有林场、苗圃和其他林业企事业单位因积极地开发森林旅游业而摆脱了困境、走上富裕之路的例子还为数不少,他们为我国草原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了积极的例证。因此,发展我国草原旅游产业,是实现草地三大效益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是探索我国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路子,是发挥草原价值的新发展。

四、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推进我国草原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要求,这既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我国草原旅游发展战略抉择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当前,在我国草原旅游发展上必须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地认识到旅游业在草地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作用和地位,把草地旅游业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旅游业在促进草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确保“三大效益”方面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关地区必须下决心加快培育草地旅游产业,使其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草原所在区域的各级政府应该正确地认识到旅游业在草地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作用和地位,把草地旅游业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2.要辩证分析我国草原在资源、区位、市场、开发条件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科学论证,不能不分条件一齐上旅游项目。内蒙古牧区旅游开发的经验表明,不是所有的草原区域都能成为旅游景区、景点。所谓的塞外草原风光其实只是内蒙古草原中水草条件好、旅游交通便利的部分地区。我国草原分布很广,各地地形地貌、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差别都很大,面临的市场各不相同。适合旅游开发的地区必须要有丰富的草地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依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目前,北京周边的坝上、围场和重庆仙女山草原旅游的兴旺,就完全符合这些条件。因此,我国草原旅游开发不能遍地开花,不分条件一齐上旅游项目。只有辩证地看待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旅游业的大发展。

3.保护生态环境,注意生态安全,开展生态旅游。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果开发利用不善,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石漠化。因此,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必须把保护环境和保证生态安全放在首位,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针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态产业为基础,着力培育旅游主导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佐忠.略论我国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四川草原,2004,(2).

[2]孙钢.新世纪中国旅游区域旅游发展大思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钟林生,牛亚菲,刘家明,等.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2).

[责任编辑:陈 瑾]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对国内有关旅游城市化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动力机制、模式及特征、影响以及旅游城市化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旅游城市化;研究综述;中国

旅游城市化起源于福特制(fordism)时期的高工资和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即后福特制(postfordism)时期的大众享乐消费(mass consumption of pleasure)的兴起[1]。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城市环境的全面改进及城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在原有经济、文化、交通、政治等功能之外,旅游功能日趋完善。可以说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一、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1]。国内已有学者对中国的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2]。王冬萍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内容[3]。李鹏在黄震方等人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旅游城市化还包括旅游景区景点的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4]。陆林从城市化角度,认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由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享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5]。朱竑界定的旅游城市化不仅仅是旅游业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结果,更主要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趋势和演变过程。包括:(1)旅游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旅游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增强和城市旅游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2)旅游城市化是城市旅游角色的变化,是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体转化的过程;(3)旅游城市化也是旅游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动态过程[6]。李璐芳则在王冬萍所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旅游城市化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旅游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7]。安传燕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促进区域城市化的一种过程和现象。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的景区化和景区的城市化 [8]。

二、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

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总结为以下几点:(1)城市化进程的带动;(2)城市本身的载体作用;(3)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4)政策机制;(5)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 [2]。李鹏从内在拉动力和外在驱动力两个方面对旅游城市化动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活动在本质上符合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具体来说,旅游需求拉动旅游城市化,旅游供给推动旅游城市化。一系列旅游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也促进了旅游城市化进程。此外,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以及旅游行业本身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4]。丁娟以九华山为例,对当地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城市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除了城市化进程的带动因素外,旅游城市化形成的动力机制还包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和偏好、政策制度以及区位交通等因素[9]。吴国清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城市的食宿、娱乐、休闲、通讯、购物等设施比较发达,为旅游活动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受闲暇时间、经济支付能力、交通等因素影响,多数城市居民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将目标锁定在城市或城市近郊[10]。

三、旅游城市化模式及特征

李鹏将中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总结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和以武陵源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他认为,黄山作为一个由旅游催生的城市,代表了为旅游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类城市,其旅游城市化进程极具典型性。曲阜的旅游城市化与黄山模式不同,从时间上看,曲阜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从空间上看,在曲阜城市就是旅游地,旅游地即城市,景区景点则分布在城市(旅游区)内部,曲阜旅游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他还从武陵源这一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的典型例子中,概括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一般原因:包括经济利益驱动,景区景点行政管理条块分割,行政支配旅游经济,景区景点与居民村落连为一体,以及当地居民对景区景点的依附关系[4]。

吴国清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总结为多核心+网络化模式,作为中国城市化发育最快的地区,长三角已初步形成了由多城市区连绵而成的多核心城市密集地域系统。同时,一个网络化的经济环境和地方政府间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区域性合作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旅游必然会形成区域内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亦使得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中心趋于分散化[10]。

四、旅游城市化实证研究

王冬萍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现象在吐鲁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质量提高。旅游城市化使吐鲁番城市地域扩大并延伸,推动了吐鲁番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色的鲜明化[3]。

朱竑以桂林为例,指出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认为城市旅游化是城市旅游供给方面为迎合旅游需求做出的适应性举措。随着大众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享受城市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完善的综合服务配套,人们的这种需求带动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到来,在服务设施的使用上,市民与游客发生了冲突,城市原有的比较优势弱化。因此,城市就需要进行旅游化建设,为旅游发展做好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如在城市的标示系统、城市的人性化服务设施配套、城市的风貌保护等方面),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优化城市的旅游形象。同样,旅游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接待地和旅游目的地转变的过程,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是城市为了树立和强化旅游目的地形象而采取的必然措施。桂林的旅游“城市化”正是桂林城市“旅游化”的必然结果。而桂林在完成了城市的旅游化建设之后,随着城市形象的极大改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旅游的城市化[6]。

焦华富以九华山为例,分别从经济影响、社会生活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旅游城市化的居民感知进行了研究,指出九华山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经济方面的正、负影响都有明显的感知,主要包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提高房地产价格,导致物价上涨。在社会生活影响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而对其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弱,多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对其生活设施、教育环境、医疗条件以及娱乐活动设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居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只有少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破坏了当地的淳朴民风,甚至导致犯罪率上升。在环境影响方面,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较弱,但对其负面影响感知强烈,尤其是对人文环境的感知更强于对自然环境的感知[11]。

李璐芳对大连市旅游城市化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已成为大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大连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本地人不断被边缘化;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规划存在不合理因素等[7]。

吴国清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是以城市为依托,实现沪宁杭旅游互动是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旅游城市化将成为必然[10]。

葛敬炳对丽江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与传统的工业城市化相比,丽江旅游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在城市性质和功能上,丽江由工商业城镇逐步向旅游城市转变;(2)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丽江城区逐步演变成以大研古城为重心呈“扇”形发展;(3)在城市建设用地上,旅游业用地增长迅速,大量城市绿地被侵占;(4)旅游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丽江人口城市化过程,旅游业成为丽江市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5)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丽江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丽江旅游城市化机制包括:资源比较优势、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参与以及旅游消费。葛敬炳认为丽江的旅游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化现象[12]。

五、旅游城市化的影响

朱竑指出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已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旅游与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6]。李璐芳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功能,优化城市的文化氛围,并且是城市再生的重要动力[7]。

李芸分析了旅游城市化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城市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用地剧增,不断蚕食和破坏风景名胜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旅游环境和景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13]。

黄振方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问题,例如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淡化,以城市开发代替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比较严重;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开发利用不合理,缺乏整体协调机制;不当的游客行为和旅游活动使旅游资源与环境质量下降;景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大等[14]。

六、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促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城市化已逐渐成为多元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模式。但从国内现有研究成果看,旅游城市化研究尚处于探索中,研究内容侧重于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负面影响及对策。与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实践相比,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旅游城市化概念尚处于构建之中,还未形成较完善的旅游城市化概念体系,研究领域较分散,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尚未凝炼成明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近年来,中国出现不少因旅游业而兴,或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旅游城市,这些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值得关注。在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旅游城市化对于城市化进程和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范围内,重点研究旅游城市化在促进城市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强旅游城市化的国际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利用国外旅游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成果。目前,国内学者对一些典型的旅游城市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少数旅游城市的实证研究也只是涉及到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式、影响和发展对策等单一方面。加强实证研究有利于旅游城市化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有利于旅游城市化概念体系的确立,有利于中国旅游城市化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4).

[2]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2):160-165.

[3]王冬萍,闫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5):118-122.

[4]李鹏.旅游城市化的模式及其规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4):97-100.

[5]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J].旅游学刊,2005,(4):10.

[6]朱竑,贾莲莲.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J].经济地理,2006,(1):151-155.

[7]李璐芳,谢春山.旅游城市化现象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166-167.

[8]安传燕.旅游城市化内涵及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2008,(8):223-224.

[9]丁娟.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6).

[10]吴国清.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J].地理研究与开发,2008,(1):51-55.

[11]焦华富,丁娟,李俊峰.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地理科学,2006,(5).

[12]葛敬炳,陆林,凌善金.丽江市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9,(1):134-140.

[13]李芸.旅游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1,(3):22-25.

[14]黄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5):53-57.

[15]罗彦.滨海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探讨与深圳借鉴[J].特区经济,2010,(3):145-147.

[16]张建庆,李晓光.长三角旅游城市化发展背景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6):98-100.

[17]梁继超,钟扬,赵耀.浅谈桂林的旅游城市化[J].中州大学学报,2007,(2):38-39.

[18]苏建军.基于旅游城市化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区域一体化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84.

[19]张玲.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J].网络财富,2009,(4):61-62.

[20]徐娥,钟伟,王玉玲.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7):149-150.

A Study Review on China’s Tourism Urbanization

GAO Jing-ting,LI Guo-yin

(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 and Tourism,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

Key words: tourism urbanization;study review;China[责任编辑 安世友]

上一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音乐学院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