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2024-04-12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1篇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14日 活动地点:北京皇家大饭店 会议规模:约150人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央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

香港贸发局 iF国际设计论坛 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

欧洲设计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经济信息部

1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研讨主题:“你能否设计时尚?”

会议特色: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以及国际设计界知名奖项iF的主办机构的专家介绍国际最新时尚设计理念及潮流,并与中国的自主品牌公司、时尚设计师、业界专家对话,探讨和交流中国时尚设计如何与国际潮流接轨,促进时尚设计产业在国内以及亚洲地区,乃至国际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扩大时尚设计在各领域的影响力。

参会对象:

1、国内外工业设计协会组织负责人;

2、国内外工业设计企业设计总监及设计师;

3、制造业企业主管及设计师;

4、参展代表商;

5、独立设计师;

6、设计院校师生;

7、省内相关部门负责人 会议日程

08:30-09:00: 注册

09:00-09:10: 论坛开幕式

致辞人:中国贸促会张伟副会长

中央美术学院徐冰副院长

主持人: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赵晓笛部长

09:10-09:25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演讲人:商务部服务贸易司领导

09:25-09:40 中国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趋势

演讲人:诸迪,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

09:40-10:00工业设计的时尚化发展

演讲人:Mr.Clive Roux,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执行董事

10:00-10:20意大利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演讲人:Luisa Bocchietto,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10:20-10:30 茶歇

10:30-11:50 论坛一:国际创意设计产业的未来发展

论坛嘉宾:诸迪,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

Mr.Clive Roux,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执行董事

Luisa Bocchietto,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Mr. Ralph Wiegmann, 德国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总裁 香港贸发局代表

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徐仲偶院长

12:00-13:00: 交流午餐

13:00-14:00: 参观“中国国际创意设计展览会”

14:00-14:20时尚的创作与实用的结合

演讲人:Mr. Ralph Wiegmann, 德国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总裁

14:20-14:40 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

演讲人: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潘鲁生

14:40-15:00意大利的设计风格

演讲人:Mr. Carlo Forcolini, 欧洲设计学院CEO 15:00-15:20 用设计构筑时尚

演讲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教授

15:20-15:30 茶歇

15:30-17:00 论坛二:产品时尚设计潮流

论坛嘉宾: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潘鲁生

Mr.Clive Roux,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执行董事

Luisa Bocchietto,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Mr. Ralph Wiegmann, 德国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总裁 Mr. Carlo Forcolini, 欧洲设计学院CEO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教授

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胡雪琴博士 17:00-17:30 天鹤奖颁奖仪式

主持人: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赵晓笛部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2篇

全力助推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参加第十届深圳文博会感想

5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第十届文博会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到文博会、洛可可设计公司、华侨城等地实地观摩学习,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文化创意的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发展信心和决心,感受颇深。

一、印象文博---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举办的重要意义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文博会。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文化产业综合性会展,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文博会作为一场文化盛宴,吸纳了全国各个领域的文化,也促成了许多新型的文化理念。此次文博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突出展示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影视动漫、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艺术、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工艺美术等重点文化产业领域和代表行业水平的文化企业、产品和项目,以及文化出口品牌企业、产品和项目,突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的优势,将更多专业领域的优质会展资源注入文博会,引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打造“我国文化产业走上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

经过十年的经营,文博会已然从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作为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的重要平台,文博会促进和拉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有义务挖掘地区文化创意潜力,作为有

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氛围的大石窝镇更具文化发展优势。

二、学习文博---全面分析大石窝镇文化创意资源

大石窝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得天独厚的汉白玉文化、经文化蕴育陶冶了大石窝人“石乡精神”的传承,“石作文化村落”2006年入围首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石一寺”是大石窝快速发展的金名片。南河村、水头村两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分距大石窝南北,带动了全镇24个村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崭新变化,石材开发、现代农业、民俗旅游、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强势推进,经文化、石文化、生态文化蓬勃发展。

(一)云居寺“经”文化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经刊刻始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的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另外,这里即将开建的国际石经文化园,集文化传播、教育、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通过多媒体手段,全景展示云居寺石经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文化园内将建国际佛学研修培训中心,吸引全球信众到此交流心得、探赜索隐。

(二)汉白玉“石”文化

房山是汉白玉的故乡。因其品质之高,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 1998年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监测中心和中国石材工业协会评定出83种新特石材,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汉白玉被评为M1101号,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一号”。大石窝石材加工、雕刻的历史悠久,大石窝镇的汉

白玉和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闻名海内外,产品不仅在故宫、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等一批重大建筑上都有应用而且还被喻为“京郊走出国门第一镇”。日本北海道中国公园、加拿大枫华园、新加坡国家森林公园、埃及中国公园、德国柏林德月园、美国的纽约唐人街等石材工程均由大石窝镇的石材企业进行加工安装。2004年8月份大石窝镇石雕产业建设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成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石刻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之中。2007年底大石窝镇石作文化村落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大石窝文化艺术底蕴效应,着力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文化

近年来,大石窝镇大力发展南部现代农业区和以有机蔬菜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带。积极实施农业区域经济开发,北部林果采摘基地有菱枣、核桃、柿子、皇御鸭梨和御塘米基地,西部和南部为绿色农业产业基地,而且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南河村有机蔬菜基地成为全市第一家,产销两旺。南河村是全镇设施农业的龙头村,在全村大面积推广绿色蔬菜种植,“南河牌”蔬菜获得了有机蔬菜认证,成为了房山区唯一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大石窝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南河模式”,不断加大发展绿色产业力度,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镇域南部形成了以南河村为带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南河村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市级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在2006年“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

三、深思文博---用先进经验助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通过对文博的所见所闻,结合大石窝镇地域发展实际,深刻思考,认真梳理,对于推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如下建议:

(一)提高镇党委、政府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一是加快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设立镇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尽快出台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如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大石窝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二是建立创意产业专项基金,对于起步阶段的产业园,在技术研发、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整合、税收减免等环节上,给予财政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成立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对已经建立的创意产业启动创意产品实行登记备案,有效地保护创意设计人的权利。四是建立创意产业发展的统计评估体系,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为各类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清晰实用的指导和客观依据。

(二)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活力。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开发机制。文化产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开发也需要各方面的联合和配合。因此政府要按照管办公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四个方向转变。要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的产权关系。要按照公益性单位与经营性单位相分离的原则,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的关系。对可以进入市场的行业应逐步取消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扶持一些难以市场化的行业和部门,保护大石窝镇的文化资源。

(三)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要充分挖掘大石窝悠久的石雕文化艺术底蕴和内涵,加大汉白玉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力度,加工出游客便于携带的、精致的石雕旅游纪念品。二是要赋予石雕作品书画艺术等文化内涵。政府要继续搭

台,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3篇

摘要:在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有效缩短文化创意资源供需距离,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的创新驱动力,降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难度。但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发展基础薄弱,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扶 持力度,发展层次不一,缺少具备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产业人才队伍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打牢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基础,职能部门要重视扶并持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创意产业,缩减层次差别,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 伍建设,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共享经济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究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在展现综合国力、提高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明显,其创新发展工作水 平和综合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现阶段我 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对文化 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提升,最大力度确保现有知识 产权的开发和应用创新的力度,有效发挥文化创意产业 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 耗低等诸多优势,确保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成为当 前突破国家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社会文化多样性以 及提高國家发展的整体水平的重要支撑。

一、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创新意识不足

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 应用,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当前国内文化创 意产业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创新意识不足。较为明显 的是,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以城市发展为依 托,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 等城市才具备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相应条件。值 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发 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现代网络科技为技术依托、包括网 络游戏在内的数字出版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的重点,由此看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与发 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成效。但是,相较于全球范围内其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当 前共享经济模式下,较为薄弱的文化创意产业基础难以 有效应对不同类型经济对产业创新和运营等提出的诸多 问题。同时,起步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新意识上的 欠缺,直接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内文化底蕴和优势经济 发展资源等的有效对接、应用,进而直接影响了现阶段共 享经济模式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质量。

(二)文化创意产业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扶持力度

共享经济模式作为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和背景,从其现状出发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相应的政策 支持和重视策略是确保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效率的重 要保证。但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应对共享经济模式带来的发展机遇和问题的过程 中,明显缺少科学、稳定的政策扶持和重视。比如,从我 国目前经济发展数据的状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产值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仍在 10%以内,明显落后于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我国 在文化产业方向中,仍将大部分的精力和关注度放在传 统文化产业上,缺少对文化产业各板块之间的创意沟通, 同时缺少对文化创意产业中要素重组和实行商业转换的 重视力度。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文化创 意产业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缺少对创意商业化转换和效益兑现的资金支持、政策渠道支撑以及其他方式发展支撑,同时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形式受限,最 终影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层次不一,缺少对共享经济 模式的敏锐度

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共享经济模式刺激下的 发展还显示出了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层次不一,产业自身缺少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敏锐度。 从现阶段共享经济模式的运行和发展状况来看,以文化 创意产业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 长点和支柱产业。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以文化企业集团 和市场主体为支撑,但现阶段具备一定规模优势和品牌 影响力的企业以及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意识与能力 的市场主体在发展质量层次上表现出了明显的高低不一 的特征,发展规模较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较低的 市场主体和企业缺少对共享经济模式的足够敏锐度,导 致其缺少对文化创意产业机遇和政策优势的及时把握。 以传统报业和出版行业为例进行分析,在文化设施齐全、 文化内容丰富的前提下,当前图书、报刊以及电子音像等 传统文化产业形式相较于以网络科技为支撑的新媒体、 云空间等文化产业缺少新颖、科学的文化创意和发展思 路,同时在对共享经济模式的应用上也缺少文化对应和 产业转化思维,进而导致了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 层次上不能对区域文化底蕴、内容和措施形成规模化、系 统化的发展历程,最终影响区域文化底蕴在共享经济模 式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应有效用的发挥。

(四)缺少具备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产业人才队伍

共享经济模式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对于现阶段文化创 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 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队伍及其技能和发展素质等方面也 具备了新的衡量标准。因此,当前文化创新产业在创新 发展过程中缺少具备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产业发展人才 力量是共享经济模式下限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提高 的另一重要问题。较为明显的是,共享经济模式下开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中的人才资源缺口 逐渐发生了变化,即人才的衡量和培养标准已经不再局 限于原先产业运营过程中具备良好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和 运行能力以及较高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等标准,而更加 明显地转向具备共享文化意识、创新意识等具备现代经 济发展思维特点的创新发展能力。同时,现阶段共享经 济模式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创意、制作、展 示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对人才队伍的综合性素质 和技能要求更高。由此看来,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 资源流动过大以及创新性人才缺失等对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明显的阻碍。

二、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缩短文化创意资源供需距离,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以共享经济模式为背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为明 显的优势即缩短了文化创意资源的供需距离,有效提高 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效率。第三方网络文化平台的构 建和运用,将供给方文化创意资源进行了暂时性的使用 权转移,首先实现了创新要素的社会化。同时,创意资源 需求方通过资源的获取为自身创造了价值,并且实现了 区域内文化创意资源的合理流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区 域文化内容和设施的作用。去中介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模式,更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 和资本,为创作更为优质、更贴近人民群众审美要求的文

化作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有效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的创新驱动力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信息技术为 保障、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可以在庞大而复杂的文化资 源中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从而提高区域文化底蕴,为文 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的创新驱动力。比如,社交网络平 台的应用首先起到了地区特色文创资源的宣传与推广作 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为实现文化创意资源的多样 化沟通和交易提供了可能,并且区域文化优势在共享文 化资源过程中的实现,有效保证了优质文创资源的高效 持久利用,保证了文创产业创新驱动力的持续提升。

(三)有效发挥经济基础的物质保障作用,降低文化 创意产业发展难度

共享经济模式下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创新和发展, 不仅节约了大量固定资产的投入,降低了中间商参与造 成的运营成本,同时更能凸显出地区经济基础的保障作 用对文创产业发展的支撑。较为明显的是,当前已具备 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 州、重庆等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由此看来,利用地区的 经济发展环境和物质支撑,能够更有利地开展定制化文 化创意服务,更大程度地实现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 发展,从而有效降低了文创产业发展的难度系数。

三、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产业创新意识,打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 以共享经济模式为主要依托,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 发展基础,有效提高产业创新意识是保证现阶段我国文 化创意产业发展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首先,相关领导 与管理部门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工作中,要对共 享经济模式对产业发展机遇以及消极影响做到及时分 析、有效应对,尤其是注重发挥产业区域文化基础对问题化解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区域文化内容与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基础等方面出发,紧跟地区对共享经济模 式的政策导向,特别是注重地区在应对共享经济模式中 对产业结构作出的诸多调整。比如,有效利用经济基础 较为雄厚的区域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优势,积极对现 阶段居民文化需求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并以调查结果 为参照在原有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动网络文 化业、文化旅游业、文娱休闲业等多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 业。同时争取更大比重的政策与社会扶持资金和关注力 度,为进一步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技术、提升产业创新 意识与能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职能部门重视并扶持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文化创 意产业

基于现阶段共享经济模式的影响,相关领导与管理 部门保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和重视力度是引导当前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发展活力的有效策略。首先,管 理部门应根据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逐步建立起 一套共享网络交流平台,对区域文化内容、文化设施和底 蕴基础等资源进行优势整合。同时注重在资源整合过程 中引进、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和先进的文化创 意资源和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或可建立经验分享区或以 商业效益兑现为目的的文化创意贸易板块等多个模块, 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多种路径。

(三)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对共享经济模式的利用敏 感度,缩减层次差别

从当前共享经济模式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 影响来看,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对共享经济模式的利用敏 感度,有效缩减产业层次差别对于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 业的发展活力表现出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文化 创意产业自身在应对共享经济模式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过 程中,要时刻保持对共享经济模式相关政策、理论等内容 的关注力度,有效保证政策转化与贯彻落实的时效。其 次,对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部门设置以及人才配比等 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其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更加符 合文化创意资源供需双方以及共享文化创意资源管理平 台等多方之间的资源置换和交易环境,最大程度上满足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的发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针对 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中存在的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型网络 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的层次差别,相关管理部门可有效应 用共享经济模式的资源贡献优势,整合新旧产业模式之 间的发展路径,最大程度上缩减层次差别,在整体上提升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

(四)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与共享 经济模式的有效对接

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对文化创意产业提出的创新和改革要求,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与共享经 济模式的资源对接效率对于保证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 业的发展质量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在 文化创意企业的改革与创新发展过程中,注重企业发展 方向的调整,尤其是经济效益提高和人才文化软实力提 高等多方面之间力量的协调,充分保证在企业经济效益 和经营空间的同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在 资金方面,可针对现阶段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文化创意产 业竞争以及市场经济范围内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主流形 势,设置专项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扶持资金,为开展 讲座、经验分享交流会以及外出培训、进修等多元化形式 的人才培养活动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其次,在文化创 意技能与创新思维、共享文化理论知识体系等方面加大 现代化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为现阶段文化创意企业的管 理创新、发展创新和模式创新提供新鲜的血液补充,最终 为共享经济模式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 力量支撑。

四、结语

共享经济模式作为近年来从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全 新商业发展模式,是在资源所有权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 资源的使用权进行临时性的转移,因此从文化创意产业 的发展来看,在文化创意资源的供给方和产业运营的需 求方之间建立稳定、科学的第三方共享经济平台,为现阶 段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有效保障。与此同时, 共享经济模式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效规避了文 化创意资源在产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流失、纠纷等问 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蕾 , 刘新霞 , 李冰燕 .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探究 [J]. 新西部 ,2017(10).

[2] 银勃旸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對策研究 [J]. 现代 营销 ,2020(1).

[3] 何宇瑶 , 徐力 . 消费升级背景下文化创新产品的经济价值 与产业发展之路 [J]. 设计 ,2019(21).

[4] 王慧茹 . 大数据赋能文化创新产业发展 [J]. 产业创新研 究 ,2019(11).

[5] 信息链接、技术嵌入与网络效应:共享经济下的社会网络 [J].浙江社会科学 ,2019(12).

作者简介:任子欣(1995—),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单位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音乐理论。 杨婷(197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理论。 张义瑶(1972—),男,汉族,江西赣州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理论。

(责任编辑:马双)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社科“十三五”规划课题“共享经济视阈下社区文化服务创新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8SH07)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4篇

在世界各先进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深入发展,并成为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经济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1.1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纵观创意产业在英国的发展,直至1998年,创意产业的地位才开始上升并日益得到更多重视。根据英国文体部2004年8月发布的《创意产业经济估算统计公报》的估算,创意产业占2002年英国GVA的8%,超过金融业占英国GVA的5% ,创意产业对伦敦经济的重要程度已超过金融业,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官方统计,过去十年,英国创意产业增长93%,而整体经济增长仅为70%。在这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超过英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3%的增长速度。

在就业方面,1997至2006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其中2005至2006年间则高达4%,。创意企业的数量从1997年的11万多增至2006年的12万多,2006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高达200万人,成为全球创造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1.2美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1977至1997年20年间,美国核心版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6.3%,超过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2.7%的增长率。核心版权占美国GDP的份额已经从1997年的5.65%,增长到2001年的5.89%和2002年的5.98%。2002年全部版权产业占到美国经济的12%,为12540亿美元,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呈继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3年为23.28%,2005年为24%。

在就业方面,1997年美国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为513万,至2001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增至582万,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和全美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数降至548万,但1997至2001年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均超过美国就业总增长率,2003至2004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仍呈下降趋势,2005年又有所回升。至今,核心版权一直保持着比整个美国经济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提高美国就业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3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日本数码内容协会《数码内容白皮书2004》的统计,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2004年的产值达到12.8万亿日元,约占日本本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2.5%,超过了日本农林水产品产值10万亿日元。另据韩国文化体育部数据显示,在世界动画片总计3000亿日元的版权交易中,日本动画片占65%,在欧洲,日本动画片的市场份额竟高达80%。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

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意义的一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入了一个调整、完善、反思的阶段,改革经验向政策、法规转化,产业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阶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明确提出“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重点培育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争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北京798艺术园区、杭州Loft49等知名的创意集聚地和一批如“蓝猫”等文化创意活动活动品牌。

纵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文化创意实践更多的是以城市和地区为载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态势。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北京、上海,二者利用全国领先的文化、经济优势,引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二梯队为深圳、昆明、广州、长沙、杭州等省会级城市,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民族、文化优势,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梯队其他城市,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本为将以北京为例,影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603.5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8.76%,从业人员77.4万人,总资产达到4537亿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以逐年扩大之势增长,2006年实现增加值812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增至10.3%,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为89.5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5篇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经济活力、城市功能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城市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之一。创意产业所具有的渗透性、带动性和辐射性对于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激发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集聚创新要素,建设创新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基础和推动作用。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在区位、经济、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上海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

上海创意产业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以及城市功能加快转型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上海创意产业正处于全面启动、提升功能、形成集聚的快速发展期。2005年也是上海创意产业国际交流活动广泛开展的一年,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会继续扩大,功能水平将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意设计成为创意产业的主要核心内容;在产业布局上,功能定位合理、区域特色明显的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将进一步形成。总之,

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发展规律,突出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产业内涵,在推进创意产业集聚区载体建设的同时,注重产业的提升,完善市区两级政府的引导协调机制,加快培育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吸引国内外更多投资者、企业和机构参与创意产业发展。

第一部分 总 论

一、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实现了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的统一,呈现全面、协调和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2006 年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规划组织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创意产业发展

2.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迅速

3.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4.成功地举办了多次重大活动

5.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

二、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在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和大力参与下,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宏观导向上,形成了一批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2.在发展路径上,形成了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模式

3.在推进机制上,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运作机制

4.在对外交流上,上海创意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海创意产业在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

1.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聚焦。

2.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还需加快培育。

3.各类创意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力度还需加大。

四、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在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恰逢其时。从2006年的情况看,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十分有利的环境。

五、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和关注重点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本市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的总体目标, 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将紧紧围绕今年全市中心工作,进一步突出“创意设计、自主创新”的功能定位;突出政府引导、活动引领、市场运作的推进模式;突出创意、创新和创造联动的互动机制。

从产业发展走势看, 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总量将进一步增大。

第二部分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概况

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机构服务的运作机制,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下,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建成创意产业园区36家。

第三部分 上海创意产业2005年大事记

附件 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十大看点

1、1月8日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成立,作为推进全市创意产业的专业性机构,成员单位涵盖1300余家创意领域企业、机构和个人。

2、4月28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举行第一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授牌仪式,包括“8号桥”“田子坊”“时尚产业园”在内的18家园区名列其中。

3、8月2日市长韩正、副市长胡延照等赴“8号桥”创意产业集聚区调研,对上海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4、8月17日由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发起组建的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成立。

5、8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及殷一璀、范德官、王仲伟、周禹鹏、胡延照等市领导赴“8号桥”“田子坊”“时尚产业园”等创意产业集聚区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布署本市创意产业发展工作。

6、11月28日,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编制的《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发布。指南将上海创意产业分为5大类、38个中类和55个小类,首次明确了现阶段上海创意产业的基本分类和发展重点。

7、11月30日至12月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经委等十二个政府部门指导支持、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等五家单位主办的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在杨浦区“海上海”创意园隆重举行。活动周包括两大主题论坛、三大版快、23项活动,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会国家和地区最多的综合性创意产业盛会。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

8、11月30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举行第二批创意产业集聚区授牌活动,“海上海”、“2577创意大院”、“创意联盟”等18家园区名列其中,使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达到36家。

9、12月6日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卢湾区政府主办,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等承办的“上海创意之窗”在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大厦建成,该平台为创意产业永不落幕的集展示、交流、发布、交易为一体的新平台。

10、12月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6篇

摘要:深入分析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脉络和特点,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动向,对于推动莆田市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为切入点,指出了莆田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基础和不足,总结了莆田市近几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取得的成效,对莆田市今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推动莆田市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创意产业 发展战略 发展对策

1 国内、省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和启示

1.1 发展概况

1.1.1 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艺术品、设计服务、旅游会展等行业整体实力雄厚,主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规模、质量和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7.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现价增速13.9%。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达7442.3亿元,而2011年,这个数字预计突破9000亿元。

1.1.2 近年来上海立足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把握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本质联系,以艺术文化再造城市,以创新意识激活城市:旧的厂房变成了时尚园区,旧的仓库变成了设计工作室,旧的里弄演变成了创意坊。这些不仅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拓了新的思路与空间,还为上海旧城改造提供了新的运作模式。

1.1.3 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紧紧抓住中央支持海西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打造“引领海西、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以现代传媒业、动漫游戏业、设计创意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广告创意业等七大产业为重点,强化保障,营造环境,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截止目前,福州已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和1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福州经济发展的新引

擎。

1.1.4 厦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雏形,一些行业的产品已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如漆线雕手工艺品、互联网虚拟主机托管服务业、闽南民间艺术等等。在产业结构上,也已初步形成了以广告业、网游动漫、信息传输软件业、会展业、旅游业、新闻出版业等为支柱的发展格局,据厦门统计局统计,2010年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GDP)159.5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22.90亿元,增长29.82%,高于全市GDP增长速度14.72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77%。

1.2 四个效应

国内、省内各式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效应”。

1.2.1 注重各级政府的先行引导效应。各地方政府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通过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领导小组、编制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等多种措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发展。切实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地方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如福州市出台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中共福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园区)评选认定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扶持政策,推动了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2.2 注重政府资金扶持的推动效应。各地都增设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十二五”期间福州市将加快推进福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二期工程等63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逾840亿元。其中,20个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将于今年内竣工。福州软件园在海峡软件新城规划100亩产业用地作为动漫产业园区二期,总投资2.5亿元,建设19栋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的研发楼。目前,18栋研发楼已封顶。深圳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每年由市财政从市产业发展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

1.2.3 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效应。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各地纷纷采取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建设产业链、市场运作等方式。如,福州先后建立了北区水厂原脉温泉休闲园、福州海峡工业设计创意园、芍园壹号文化创意园、榕都318文化艺术创意街区、海西(网龙)动漫创意之都、福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建了城市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新思路。

1.2.4 注重创意人才的提升效应。各地连续推出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新政策、新规定,并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奖励创造的创新文化氛围。如福州市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与项目的有效对接,推动福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福建省公务员局2011年12月24日在福州景城大酒店举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交流洽谈会。内容主要是征集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技术、项目供求信息,为供求双方提供网上交流、视频洽谈服务。根据交流洽谈情况,邀请部分有较明确合作意向的人员来闽考察,进行现场洽谈签约。

2 莆田市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基础

2.1 优势和基础

工艺美术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莆田雕刻工艺,不仅居福建之首,而且以“雕刻之乡”闻名全国,莆田的木雕产业是莆田市十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全国重点特色经济区域之一,在全省木雕产业占有重要的位置。莆田先后获“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等专业荣誉称号,莆田还是中国三大油画基地之一。2011年,全市共有工艺美术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4家;全行业工业产值达200多亿元。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木雕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要求以工艺创新为先导,做大木雕优势产业集群。国家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和财政部领导也非常关注木雕产业发展,计划从产业技術支撑、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促进木雕产业化和保护传统木雕的措施,建立了开发专业园区、开拓市场、加强产学研协作、扶持重点项目、建设传统木雕保护区、实施相关政策的一套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和解决木雕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顺利进行,尽早形成社会经济效益。莆田市政府还积极协调市直机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了项目的对接落地、开工建设。

2.2 在产业规划方面

莆田市政府也把木雕作为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之一,并把木雕产业作为三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培育,将“木雕人才培训基地”这一建设项目列入了《“十一五”期间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3 莆田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不足

3.1 传统手工制作的弊端

随着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原有企业的不断壮大,传统手、工制作已渐渐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效率无法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极低,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无法及时得到推广应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新产品、样品的开发周期长,导致企业错过许多商业良机;中小企业信息相对闭塞,无法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变化。

3.2 融资环境方面

对于创意产业企业,目前大多数还处在创业阶段。一方面,资金较为缺乏,融资的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知名创投公司在国内的分支机构主要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国内的投融资洽谈会,也主要在一些大城市举办。为此,积极改善创意产业企业的融资环境,为创意产业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供给是莆田市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3.3 创意产业人才方面

可以说,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和关键,离开人的创新创造,也就无所谓创意。而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难已成为困扰莆田市众多企业的一大难题。只有较好地解决创意产业企业急需的人才问题,才能推动莆田市创意产业较快发展

4 推动莆田市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的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莆田市经济发展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莆田市更应当紧紧抓住当前海西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提升区域产业集群层次,应对产业转移、解决资源能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为推动莆田市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4.1 建设莆田工艺信息网及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工艺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展示工艺企业风采的窗口,了解行业共享信息的前哨站,并对我市工艺行业进行普查,总结企业发展的经验,为行业提供行业共享信息、共享资源。

4.2 与高校结合

筹建工艺品设计与制造的培训基地,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设计师和现代技术工人,促进工艺产业升级,增强海西经济特色。

主要培训内容有:原材料的研究开发技术、人性化的电脑设计技术、资源节约型的数控取材、艺术化的数控雕刻技术、大众化信息应用技术等。

4.3 加强与工艺品制造企业的合作

借助中科院、高校和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整合全市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工艺美术设计等方面优秀人才,筹建工艺研发中心,合作开发项目,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建设工艺实训基地,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撑与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4.4 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依托中科院高校及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开发相关技术,为企业牵线搭桥寻找技术,帮助研究所高校寻找成果应用和转化基地,使技术转化为成果,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心起到协助、促进的服务作用。

4.5 落实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有关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导;尽快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符合莆田市实际的文化创意项目的运作模式,建立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要尽快出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借鉴福州的经验,加快支持莆田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立法工作,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升為推动莆田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府要着眼于培育创意、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法律保障和文化氛围,尽快出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使每一个人的创意都受到鼓励,使每一个好的创意都有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机会,使每一个创业者都得到有利的制度保护和良好的政策扶持。

上一篇:制度执行情况说明范文下一篇: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