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2023-12-08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灌输式”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的效果持续走低,就业指导内容老化、缺乏创新,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尤为突出。为了增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需利用隐性课程的自身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隐性课程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隐性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作用

1.隐性课程的范围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这一概念。目前,众多学者将隐形课程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但与就业课程相关的隐性课程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全面分析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体系。其中陈德明、祁金利在《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构》里曾按照课程体系的板块划分,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与环境课程,其中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就是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

2.隐性课程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1)补充作用。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规定,本科院校显性就业指导课程课时为36节,专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课时为32节,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多是封闭的,教育内容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涵盖范围较广,授课受时间、地点、教学目标的局限。而隐性课程的特点是开放式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将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受到身边人和事的影响形成主观的感情和意识。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相辅相成,增加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让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2)延伸作用。隐性课程是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性就业指导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老师讲授为主体,涵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等多方面内容,尽管教学内容也涉及求职技巧、人际交往等技巧性知识培训,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学生没有融入真实环境中去检验所学知识。而隐性课程是以情境教学为主导,是一种典型的实践课程教学,它将就业指导课程延伸到实践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到所设置的情境里,在实践课程中边检验真理,边调整错误的知识结构,习得正确的经验。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隐蔽性、无计划性的特点。这种无计划性并不是缺乏组织管理,放任其自生自灭。事实上,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的形成既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利用隐性课程优势,发挥其长处,服务于就业指导课程,是我们构建就业指导课程的最大的挑战。

二、隐性課程对学生职业成长的影响

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合格型的人才,重于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时无法适应,有些毕业生经过几年的打拼事业平平,有些在工作最辉煌时期由于各种问题功亏一篑,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办法就是构建隐性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会自主学习,增强隐性学力,养成吃苦耐劳的心态,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1.培养学生隐性学力

现代学力由“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组成。前者以“知识、技能、理解”为代表,借助分数评定的方式做出客观计量的能力;后者以“兴趣、动机、态度”为代表,以体能、智商、情商为支撑点。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即显性学力并非受用终身,学生要想在事业上有所起色,有所发展,需依靠自身隐性学力发挥作用。隐性学力在工作中的表现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敏锐的判断力、自我表现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是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与同学的接触中、别人的影响下逐渐建立的。

2.完善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显性课程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面试技巧、自我推荐的要领,最终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而隐性课程是一个开放、广泛的学习平台,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参与隐性课程中不仅要学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学会自我控制、自我平衡和自我排除干扰的能力,而且要承受可能的成功与失败,通过这种学习就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不断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迈向社会奠定基础。

3.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才能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隐性课程为学生道德内化提供了体验式教学平台。学校严格的校纪校规、严谨的班风学风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氛围;教师为人师表、严谨的工作态度发挥了职业道德的榜样作用;顶岗实习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道德关系中,使学生产生道德行为善恶体验,激起职业道德情感的涟漪,将认同后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学生心理的“自觉需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隐性课程中的体验式道德教育正以一种非强制性的约束或规范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向,即使毕业后走向工作单位,也会养成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行为习惯,这也是隐性课程精神影响的持久性表现。

三、构建高职就业指导隐性课程体系

1.以学科专业为导向,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显性课程是按年级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即大一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就业指导,大三创业教育,较少按学生所学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而对刚入大学的学生讲生涯规划,很多大学生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在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职业特点不熟悉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因此结合各专业特点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是相当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所学专业分析(专业简介、就业方向、主干课程),专业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不同就业岗位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学期应完成的本专业学习任务、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和检验标准,以及延伸至专业外需掌握的知识介绍。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找到努力的方向。

另外,就业指导课程授课也可以采用按专业特点分组的授课模式,面对同一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地讲授内容。

2.以社团活动为依托,改革就业课程学分制构成模式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至以整个校园为背景的学习型的大课堂,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将社团活动参与率与就业指导课程学分挂钩,参与各种专业社团活动效果分等级进行考评,对在技能竞赛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加分,调动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

同时,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不仅应关注学生是否找到了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问题,更应该将这期间学生的言行列入就业指导课程考核范围。一方面,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另一方面,约束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注重知、情、意、信、行诸多要素在学生成长中的发展。

3.以文化渗透为辅助,营造和谐、企业化的成长氛围

文化渗透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统一。从环境方面看,我们要将校风、班风、学风和规章制度的隐性文化变为显性文化,让学生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有归属感、责任感,并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校园内铸造专业成功人士的塑像,举办优秀校友事迹橱窗展,既激励学生的职业动机,唤起学生内心对心中偶像的崇拜感,又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催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坚定向着目标不断进取的决心。

从人际关系方面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人格完善的重要環境。一方面,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满足学生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其次,教师言行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陶冶,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

4.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搭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平台

微信、易信、QQ等新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运用微招聘、微发布等微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完善就业信息平台,依托新媒体传递心灵正能量,是我们今后就业课程要研究的重点。

从新媒体发布的内容上看,不仅要满足企业招聘需求,而且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达到专业化、人性化。路遥在《就业微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及途径浅析》一文中,结合微博便捷、互动、传播广等特点,提出微博论;龙坚毅、陈泗林在《手机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建议建立短信平台、网络信息浏览平台、手机交流平台三大平台,建立学生、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沟通模式。寻找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可利用新媒体资源,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拓宽就业工作渠道,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实效性,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在注重显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对隐性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传中,等.试论高校优质隐性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

教学,2007,(5).

[2] 兰杏芳.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

研究,2006,(6).

[3] 叶通贤,周鸿.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4] 陈忠勇.论成人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J].成人教育,2010,

(2).

[5] 马飙.高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2篇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就业指导这个概念逐渐流行于校园之中。然而,多数在校大学生仍然只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但没有充分理解它的含义和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和实效性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导致学生在主动寻求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理论知识、评估其自身目标、途径和决策方法时感到迷茫,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考虑其作用,有效帮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好服务,同时也是高效就业职业生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和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就业指导课程开设需求

(一)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是学生需求。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有着强烈的理想性,在主观因素的主导下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定位失准,自我意识模糊,导致个人成长与发展趋势趋于现实和功利性,学生需要在校期间就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制订行动计划、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调适;积累踏入职场前所需要工作技能、技巧,求职能力等方面,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就业指导课开设是学校需求。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是在引导学生转变就业传统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能、技巧,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是社会需求。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是尽量合理地调配人才资源,避免人才的浪费,并发挥其各类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优势专业群体,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子,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指引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职场认知能力,传授求职能力,调适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状态,真正引导学生成长,服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二、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一)课程内容的问题

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出现一些矛盾问题,如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应较多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指导,还是应将内容较多结合实际在求职、招聘、面试等方面的技巧性、技能性指导出现矛盾。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理论、模式规范性、实践实用性,虽然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况,但是教学课程设置应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作为基础,师资队伍应规范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手段,不要偏离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二)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问题

部分学生反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和问题:

1.学生在校期间,可能接触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可能是从大二至大三都进行授课,学生在这个阶段,对学业的认识和自身专业的特性不能完全认知,自身职业生涯的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或模糊,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理解上有偏差。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很多学生掌握的技能知识不足,能结合自身素养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不足。

2.总结部分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以后的实效性,具体可以归纳为学生感到指导后“无收获、无思考、无内容”。“无收获”,指的是没有系统获取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训练的知识。“无思考”,指在凭借教师的课堂“灌输”,以社会名人的求职个例,总结其求职经验,让学生自行感悟和体会。这种“灌输”不能实现个性化的指导,起不到深层次的反思效果。“无内容”,指在学校吸收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主要职业生涯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分享,教师多以网络、电视上传播的“脱口秀”、“求职节目”等热门视频作为教学视频播放,这些视频有些能让学生感觉到共鸣,但是学生的心理可能因为这些视频不符合实际的“夸大宣传和凸显噱头”,导致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判断和心理健康,使得学生自暴自弃,影响正常的学业完成,盲目追求不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教师队伍的问题。主要是新时期下就业环境的影响,导致就业指导课老师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情况:(1)自身原因。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多是从事思政工作的辅导员或年轻教师,个人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扎实都是造成教师自满情绪的原因,使得对就业指导的理解不足,而工作经验少,没有求职技能和技巧积累是教学能力不强的因素之一。(2)任教期间,就业指导课程研究教学技能较弱,没有学习理论的基础和交流的平台,教师之间没有成熟经验分享的途径。(3)授课时脱离实际情况。脱离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生源的情况,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同的,脱离学习能力的实际,脱离学校的实际,没有考虑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的实际。

三、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分析和思考

(一)课程内容建设。针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方面的建设,应该依据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详尽的授课内容、学生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并建立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机制,有效实时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即时修正课程的相关内容。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适时做好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就业技能培训、求职技巧学习、相关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应当结合学生专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就业环境,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就业实践。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就业指导课程模式都是教师讲授知识内容、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教学模式包含一定教学思想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可进行教师讲授方法的改进,学生学习途径、学习方法的改进;可以归纳和总结以往的成功案例和建立长效评估评价体系。突出理论的指导性,通过教学的基本程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适当通过一些教学的辅助系统真正体现教育教学效果。

(三)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应该结合专职和兼职并用的原则,在从事就业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专职教师组为骨干力量,他们的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热衷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课堂教学研究。其次,发动一批有双师资质的兼职教师作为业务指导,因为这部分双师型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从行业特点、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考虑这批教师的学习深造、学术交流较弱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为他们搭建一个学习经验、交流经验、分享经验的平台。

(四)网络平台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可结合现在的网络化信息手段,打造适合学生就业需求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备课与学生互动,将课程内容有效与网络信息化进行整合,教与学拓展到了网络,拓展到了线上线下,学生可以课前课后利用网络平台自主有选择性地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完成学习内容的能力得到增强,有效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五)实效性思考。就业指导课程必须有一定的实效性,表现在:一是职业生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了解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二是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所掌握的基本的就业技能、技巧和求职能力要具有有效性。三是在这些技能和技巧方面要具备可操作性,要能理解还要能运用,现在培养的大学生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养。四是可推广性,指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典型性的成功经验、工作模式和工作长效机制方面的成果得以分享和推广,并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提供支撑。

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要提倡以科学的教学模式作为手段,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最终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彤,沈文化.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对博士毕业生相关数据和就业状况的分析,认为博士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和教育与社会的脱节等方面。有效应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需要通过博士毕业生个人认真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和立法机关进行相关立法完善予以应对。

关键词: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困境;出路

DOI:10.13939/i.cnki.zgsc.2016.39.095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进一步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中再次强调,“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由此可见,就业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妥善处理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则更是引起了社会的特别关注,也更应当从理论和现实的层面予以深入研究。这是因为,与本科、硕士毕业生相比,博士毕业生获得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位,被认为是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连博士毕业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这在一个被认为具有“对知识充满尊重和敬畏”历史传统的国家,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其对社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也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因而更需要慎重对待。此外,如果说在前些年由于博士毕业生数量本身并不大,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仅属于“个例”,不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的话,那么,近些年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据笔者的初步调查统计与实际调研,就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招聘岗位来看,往往每个就业岗位都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应聘竞争者。由此可见,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需要从经济和社会的层面进行分析并从法律的层面予以规范。

对于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可以从多个学科、角度和层面进行研究。例如,至少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法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都可以运用不同的研究工具从不同的视角分别展开。然而,从就业的“经济性”这一基本属性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进行经济分析,更能揭示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之所在,因而也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问题解决的路径来看,除了博士毕业生本人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应对之外,在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双重背景下,运用法律的方法和手段破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難”问题,更能从社会的层面妥善应对。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个人应对、相关政府部门促进与法律制度完善等三个层面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探寻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很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提炼和把握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研究博士毕业生就业现状,则需要对我国博士毕业生的相关数据和就业去向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一)博士毕业生相关数据

关于博士毕业生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毕业人数和当年招生人数两个指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2013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313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70462人;2012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1713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8370人;2011年全国的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028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5559人;2010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898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3762人;2009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8658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1911人;2008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375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9764人;200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1464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8022人;2006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3624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5955人;2005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767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4794人;2004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3446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3284人。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统计局年鉴系列文献自2005年才开始对2004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进行专门统计,之前是把博士毕业生人数与硕士研究生统一放到研究生这个项目下一并统计。这也侧面表明,大致在此之前的几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人数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需要进行单独统计。因此,虽然2003年以及2003年之前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具体数字不详,但由以上2004年、2005年、2006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的人数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出,大致从2000年开始,全国博士招生人数开始增长,到200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又出现一个大的增长。例如,2004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3446人,2005年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7677人,而200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则为36247人,增加了近万人,按照当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3年计算,2006年博士毕业生的增量应该是由于2003年博士研究生的扩招。

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统计的毕业和招生人数也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基本情况。例如,由其统计数据表明,1995年全国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仅为51053人,而在2000年至2013年招生人数则分别为128484人、165197人、202611人、268925人、326286人、364831人、397925人、418612人、446422人、510953人、538177人、560168人、589673人、611381人。由此可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招应该在2000年左右,按照三年的基本年限,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急剧扩张应该在2003年左右。

(二)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与趋势

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群体不同,博士毕业生的传统就业渠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是因为,从博士毕业生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经受了多年的专业化教育,较为擅长研究工作,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更能发挥其特长和优势;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专业化程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需求较为一致。因此,长期以来,博士毕业生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补充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博士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也在逐步拓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正如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博士毕业生选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攻读博士后的毕业生比例越来越低,毕业后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博士生越来越多,整个就业情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此外,与高校毕业生中的其他群体不同,博士毕业生就业在取向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特点。有学者通过调研指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区域聚集性、首选教学与科研工作、期望工资较高、对未来职业有较高定位。之所以出现区域聚集性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一般都在大城市;之所以首选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还是考虑到专业对口和研究优势的原因;之所以期望工资较高和对未来职业有较高定位,主要是因为博士毕业生作为学习成绩的优秀者,一般都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

(三)简要分析

通过以上简要的数据分析大致可以看出,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2006年之前的博士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应当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在之后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难”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从供求关系的基本层面进行分析,实际上,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还有其他方面。例如,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国家经济形势会对博士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微观的层面来看,博士毕业生各个方面的个体条件也会对其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此外,从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途径和取向来看,近些年来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是一大趋势。事实上,正是基于博士研究生的这种多元化就业的现实,为了舒缓当前博士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张力,就要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增加对应用型、专业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国当前的博士培养正在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期。

三、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体现与成因分析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表现

如前所述,博士毕业生与其他毕业生群体相比,在就业方向和取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工作岗位的期望更高。因此,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说博士毕业生在“找到”工作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是指博士毕业生在找到与自己专业方向对口、薪资等方面的心理期望相匹配的工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具体来讲,常见的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难”。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相比,博士毕业生的专业更加细化,其专业特长是其就业的优势,同时也有可能构成其就业的劣势。因为专业细化则意味着其专业特长发挥的领域十分有限,因而在就业选择方面空间较小。而且事实上,对应的高层次专业研究岗位在整个人力市场上并不多见,这就大大限制了博士毕业生可选择的余地。当然,如果不考虑专业对口因素,博士毕业生寻找工作可能并不是那么困难。但是,在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的情况下,博士毕业生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显然并不是一个有利的选择。此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对口也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时应当考虑的重要方面。这就造成了博士毕业生寻找工作中在可选择范围方面大打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二是符合薪资期望的工作“难”。从博士毕业生的角度来看,攻读博士学位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似乎应当得到更多的回报才对,这就导致了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时对薪资的期望值较高。然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成本最小化是其理性选择。因此,面对众多的毕业生求职者,多数用人单位会选择用工成本较低的本科毕业生或者硕士毕业生,而不是博士毕业生。这就使得博士毕业生在寻找符合薪资期望的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当然,如果博士毕业生愿意降低薪资预期,其就业恐怕也就相对较易。但问题在于,在已经付出了较多时间和金钱成本的情况下,又有多少博士毕业生能够坦然面对远远低于预期水平的薪资呢?

三是在一线城市寻找工作“难”。地域差异在整个博士毕业生就业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这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一般坐落在一线城市(这一点与西方一些国家不同)这一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城市聚集了较多的学术资源,成为多数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此外,一线城市集聚了较多的公共资源,因而也成为博士毕业生竞争的焦点。近些年高校博士研究生的扩招更是加剧了这种竞争。相比而言,博士毕业生在三线、四线城市寻找工作则相对较为容易,在一些三线、四线城市,有些用人单位甚至通过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是大龄女性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年龄和性别对于博士毕业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与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相比较而言,博士毕业生具有较为系统、专业的理论能力,但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也要远远大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因此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也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在一些实务部门,用人单位更倾向于一些年龄较小,可塑性强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在一些城市,还对应届毕业生落户问题上设定了年龄方面的限制。因此,大龄博士毕业生,尤其是大龄女性博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难免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析仅仅是从一般意义上探讨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当然,在现实中,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特殊案例也会存在,但出于研究的方便,此处仅从宏观的层面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暂不考虑个别案例中的特殊问题。

(二)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上博士毕业生的供需不平衡与供需不匹配所致。除此之外,当前存在的一些就业歧视现象和博士毕业生心理预期普遍过高也是导致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首先,近些年来高校大量扩招引发了人力资源市场上博士毕业生供大于求,这是导致出现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高校大量扩招导致博士毕业生的人数年年创新高。博士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远远超出了市场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关系严重不平衡,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此外,高校博士扩招的另外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博士毕业生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也使得博士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优势大打折扣。

其次,当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在整体上与市场脱节,这也是导致出现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培养机制总体上来讲是在逐步进行完善优化的。但同样也不能忽视的是,当前高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与市场化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这就出现了高校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不是市场需要的,市场需要的博士毕业生高校培养不了的尴尬局面。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对所有层次毕业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博士毕业生的影响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博士毕业生的培养周期更长,专业性也更强,其就业过程中专业匹配性的要求相对而言更高。

再次,当前普遍存在就业歧视现象,也是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各种就业歧视问题不仅在学历层次较低的就业群体中普遍存在,同样也存在于博士毕业生就业过程之中。就博士毕业生而言,当前较为严重的就业歧视主要是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和户籍歧视、博士入学前学历歧视。从年龄的角度来看,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都偏大,因此在就业市场上很容易遭受到年龄方面歧视。从性别歧视的角度来看,虽然性别歧视在其他就业群体中也普遍存在,但在博士毕业生中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博士毕业生女性的比例更大,而且因为年龄一般正处于生育阶段,因而也更容易遭受到性别歧视。除此之外,在一线城市,前期学历和户籍歧视问题同样也一直困扰着一些博士毕业生。

最后,博士毕业生对自己的心理期望值普遍过高,这也是造成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求职者的学历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收入水平,但也并不是说就应当有对应关系。其实,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还要受到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并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然而,仍有一定数量的博士毕业生以为自己的学历高,因此理应得到水平更高的薪资报酬。这种过高的心理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经济形势恶化和社會政策的变更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这些同样也会对其他群体的毕业生造成影响,不是造成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特殊原因,此处为了研究的方便,就不再进行一一分析。

四、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与法律应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博士毕业生“就业难”源于多方面的原因。以上原因中,有些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很难在短期内予以改观,然而有些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和充分的提前准备予以克服的。在应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方面,博士毕业生个人、政府相关部门和立法机关是重要的主体,而经济与法律的视角则是其重要的维度。以下就从“三个主体”“两个维度”的路径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予以分析。

(一)博士毕业生个人认真准备实现充分就业

博士毕业生就业就其本质而言,具有经济与法律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就业具有经济的属性,应当遵循和服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就业还具有法律的属性,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因此,从博士毕业生本人来看,应当在经济规律和法律规范的框架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就业难”问题。

一是要准确把握相关专业人力资源供求基本状况,在对自己综合能力客观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找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平衡点。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求职同样也是一个能力与岗位相匹配的过程。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求职者,博士毕业生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市场的需求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要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岗位,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游刃有余。例如,自己是适合搞科研还是适合搞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上对科研人员的准入条件是如何要求的?自己是否符合这些相关条件?等等。这些都是博士毕业生就业之前需要搞清楚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自己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充分了解,是顺利求职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尽早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岗位需求状况的分析,尽早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尽早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不仅可以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去努力达到目标岗位所要求的条件,同时也能够让自己在具体的求职过程中果断过滤掉不需要的就业岗位,迅速把握符合自己需要的工作机会,从而提高求职效率和成功的几率。总之,尽早确定就业方向是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才能真正有的放矢,集中自己的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顺利实现就业。

三是要重视对拟申请岗位的深入了解,有针对性地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有运气的成分,但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实力、能力和水平。博士毕业生的求职过程虽然是在毕业季进行,但博士毕业的就业准备却可能是贯穿于博士研究生的整个阶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博士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并且为之而准备和努力,博士毕业求职阶段就会显得非常地从容。因此,博士毕业之前的就业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是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一定要主动出击、多手准备。首先,博士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切记博士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也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才有可能抓住瞬间即逝的大好机遇。此外,积极主动的心态也会使得博士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得到用人单位更多的认可。其次,在求职过程中还要多方着手准备,以免自己被动。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招聘都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其中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招聘的终结,因此,博士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五是要充分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前所述,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一线城市“就业难”,其中就有一线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落户政策的原因。因此,充分了解當地的落户等相关政策,是避免出现由于这些相关政策的限制而产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环节。此外,在就业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和单方违约现象也会侵犯到博士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影响到博士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产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充分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必要手段。

(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促进博士毕业生就业

如前所述,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有效应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是博士毕业生就业个人应当面对的事情,同时也是相关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相关部门应当在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促进方面有所作为。事实上,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类似的挑战。参考这些国家的相关应对措施,结合我国当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规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招生环节就要充分评估就业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相关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需不平衡、不匹配。这种供需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近些年来博士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为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阶段就应当进行相关的就业评估。虽然这种事先评估只能是一种大致预测,未必能够完全精确测算,但至少不会出现大的供需失衡。

二是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合理规划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如前所述,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也需要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博士毕业生的实际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增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尽量缩小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是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又一个重要路径。

三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就业的服务与保障工作,促进博士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除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以及需求匹配性等方面的问题,博士毕业生就业中的各种就业服务也是影响博士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就业服务与保障的工作水平,也是有效化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四是要完善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当前,博士毕业生的落户政策与西部就业等相关优惠措施也是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妥善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减少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因素,有效促进博士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立法机关加强相关立法。保障博士毕业生充分就业

法治是促进就业的重要路径。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对于保障博士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总体来看,应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重点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立法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完善。博士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特殊群体,需要立法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我国当前的《就业促进法》并未对包括博士毕业生在内的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进行专门规定。为了有效应对我国当前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很有必要对《就业促进法》进行立法完善,在其中增加对包括博士毕业生在内的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问题进行特别规定。

二是要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如前所述,由于博士毕业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学历教育,年龄要远远大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因此在就业中更容易受到年龄歧视。同时,由于女博士毕业生普遍面临生儿育女的现实问题,因而也更容易受到性别歧视。此外,户籍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健康歧视等问题在博士毕业生就业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通过加强《反就业歧视法》相关立法,保障博士毕业生的公平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仅从就业环节的法律保障进行了分析,如果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角度来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会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相应的影响,基于文章主旨所限,此处就不再进行详细分析。

五、小结

博士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随着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多,在当前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效化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高等人才的聪明才智、顺利完成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博士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其他类型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相应的对策也可以部分用于应对其他类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此外,对博士毕业生就业中的就业歧视等相关问题,也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作文教学结合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化教学转变成为生活化的教学,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感悟生活。本文在介绍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含义、指导思想及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以使作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贯彻到初中教学阶段。

【关键词】初中作文    生活化教学    实践

教育源于生活,没有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因此生活是一切教育的本源。作文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在生活的海洋中不断吸取和感悟,才能获得新知并充实自己,而这些营养都是写作过程中最好的原料。只有将写作回归到自然、回归到生活,才有可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初中生正是处于对大自然、对社会充满好奇的阶段,将作文生活化的教学正是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他们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感悟人生的真谛。

一、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概况

(一)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及指导思想

与传统的作文刻板教学模式相反,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指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它主要是将学生的写作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来写作。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是将学生个体置于作文教学的核心地位,它使作文源于生活,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会和感悟。在作文教学课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重新塑造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二)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第一,真实性教学

作文源于生活,而生活又是物质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真实性是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本质特点。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脱离了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因此他们很难感悟到写作的要领。而初中作文生活化的教学是将写作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倡导学生将生活的真情实感的流露通过字里行间展现出来。这种发散式的写作模式,既有利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熟悉的话题进行谈论,使他们在选材上别具一格,又有利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并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去思考和感悟生活。

第二,开放式教学

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学校、生活、家庭等体验和感受,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极大地依赖于教师开放式的写作教学模式。教师在具体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如四季之美、山川河流之美、花草树木之美等。同时,教师还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体会家庭的温馨和快乐、生活的苦和乐、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等方面。

第三,快乐式教学

快乐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正面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快乐的源泉,并且在写作中让他们通过对生活的感悟不断成长。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和他人分享生活中的快乐。

二、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一)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方法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主要是通过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而这一创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平时对生活体验和感悟的情感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中流露真情。因此作文教学的一个很大任务就是要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体验和感悟,即教师在课上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通过正面引导,让他们不断感悟生活之美,然后运用发散式的思维独立自主地完成写作。此外,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开放式的教学不断让学生在作文命题、立意及选材方面赋予个性化特征。

(二)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训练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由于更加注重将写作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本源素材,因此在生活化作文教学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课内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训练。

在课内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本中的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正是通过列举了几个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即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之情,也流露了儿子对父亲真挚而永恒的爱,正是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才使得这篇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和震撼。因此,通过这种实例更能让学生理解如何才能使自己写的文章更有感情和说服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做摘录。通过写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做摘录是培养学生多看书,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让他们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在课外活动训练中,课外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亲身体验,从而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乐趣,又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感情。例如:通过朗诵会,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切身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在朗读中仔细把握全文的脉络,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表演活动,更是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例如,在《皇帝的新衣》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角色表演活动中,通过表演的形式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展现出来,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强调将写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写出来的作文更加具有真情实感。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当前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而且又满足初中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必然会成为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1]聂文霞.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贺爱君.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5篇

“人性常态的五大特点:自私、懒惰、贪婪、不负责任、追求即得到利益。” 这是我认同的第一个带有人性七宗罪的观点。人生来丑恶,每个人都有其不为人知又不得为人知的阴暗面,但正因为这样世界才得以平衡,试着想想,要是大家都那么无私的话,你买东西差几块钱,人家就整袋东西买下来给你,而且不要你的钱,你还好意思吗?再试着想想,要是大家都那么勤奋的话,假日不休息都仍旧在工作,那整个服务业不是要垮掉一半!因自私而丑陋、因懒惰而臃肿、因贪婪而一无所有,不负责任造就了人间悲剧,既得利益酝酿着战争时代,这个世界本来很简单,但就因为有了“人性”这二字就变得如此复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管理的基石:

1、制度严明

2、奖惩分明,及时激励(作用)

3、监控。” 专业的知识,唯一的认知,不容置疑,这是我认同的第二个书本上白纸黑字写明的观点。严明的制度能够约束员工,遵守企业纪律,保护员工和企业利益;分明的奖惩能够起到激励和威慑的作用,进一步规范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监控能够保证企业制度得以实施,同时也督促企业工作人员。

法立奸胥畏,心清案牍稀。高名令志惑,重利使人忧。

“保持差异化,让别人替代不了你。”

这观点我不认同也不反对,我先把话说完。被大学看似自由实质糜烂的生活弄得麻木的我时常回忆起那段被义务教育的生涯,发现我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跟大家一起玩网络游戏,有人提议把网名改成差不多的,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互相认识的,这时我总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反对的;在大家都迷恋着网游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把电脑里的游戏删除得一只不剩的;当大家刚开始学习英语并对它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我也是唯一一个同时对日语也产生兴趣的人;当大家手里都拿着高端手机互相攀比的时候,我也是少数的低端手机忠实用户;当大家都把瘦作为美的时候,我又来发胖;当大家都说要享受青春都去早恋拍拖的时候,我却对恋爱提不起任何兴趣,反而对其本身产生了质疑和敬而远之的心态;当大家都说要认识多点人扩展交际圈建立人脉圈的时候,我再来对此感到厌恶,并拼命想保持自己的内心不被这当中的拜金主义同质化。保持差异化,或许真的让人代替不了你,但问题重点是这个差异化在让别人代替不了你的同时又让别人想不想代替你,就以上我的各种差异化而言,它们没有为我带来任何利益。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6篇

虽然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但从总体上看, 该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教学安排覆盖面小, 只在毕业班集中开设就业指导课, 想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问题;二是教学内容浅薄, 只涉及求职技巧的指导, 没有触及职业方向定位、职业观的树立和职业素质准备等深层次问题;三是教学形式单一, 多采取老师说教的方式, 师生间互动少、案例分析少、学生实践少, 更缺少个性化指导;四是教师队伍不专业, 就业指导师资数量和质量远未达到实际需要, 较多采用没有企业经验的毕业班辅导员任课;五是学科属性模糊, 系统的高质量教材少, 科研项目和成果更少, 多数学校还没有专门的教研室等等。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1 构建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根本

课程体系系统化的建立, 关系到该课程的完整性、合理性、连续性、有效性及可施行性。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有利于在理念、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完整全面的考虑与把握。

2 完善的教学机构是课程得以全面实施的保障

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 离不开必要的组织保障。在开设就业指导课之前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 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负责人, 负责组织、筹划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出版教材、组织集体备课说课和教学交流、实施教学检查、进行职业测评、职业咨询、开展跟踪调查和就业市场分析及预测、开展专题研究与课题申报、安排教师学习和培训工作, 使课程建设走上科学、适用、规范、制度化轨道。

3 全程化的教学安排有利于学生职业观的树立

职业理念的树立、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的具备, 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 加强就业指导课体系构建, 坚决杜绝功利化的教学安排, 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非常重要。

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用10个学时,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思考职业理想与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匹配度有多高, 需要调整和关注的地方在哪里, 使学生学会观察职业世界, 并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和择业观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 拟定大学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 树立职业规划理念。

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用1 8个学时开设综合素质提升课程, 使学生明白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明白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自身的就业质量, 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需要长期修炼而成的, 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 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调整知识结构, 培养与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能力, 有意识的塑造和完善自我, 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基本统一。

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用10个学时开设就业与创业管理课程, 讲授国家相关政策、权益保护、岗位信息获取、求职渠道与技巧、就业程序、创业管理等知识, 使他们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

同时, 贯穿大学期间的全程化第二课堂教育, 是学历教育以外的深化与个性化教育, 以各种形式的讲座、沙龙、访谈、咨询、工作坊等作为职业指导的有力辅助手段, 对较多思考和较为深度关注职业问题的学生群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

4 适用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得以良好吸收并加以运用

全程化的教学安排必须拥有系统化的教材。按照全程化教学编写适合该层次学生适合的、形式活泼、实践性强的就业指导教材是构建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

在大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着重在知己、知彼、分析与决策, 使学生从认清自我开始, 从而达到能够规划自我的目的。

在大一第二学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着重在系统思维、探索与体验学习、团队精神与领导力培养、项目时间与情绪压力管理、分析与决策、危机公关和宣传等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明白要做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必须全面发展, 而全面发展不能停留在嘴上和书本上, 必须付诸于行动勤加修炼。

在大四第一学期的就业与创业管理课程的教材中着重在认识职场、职业道德、国家政策、应聘、就业手续、创业管理等与之踏入社会紧密联系的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 使学生掌握进入社会的基本手段, 明白人职匹配方能较好的立足于职场。

而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的第二课堂教育着重在企业嘉宾带来的企业文化、行业发展方向的讲座和各种专业性大赛、职业沙龙活动等, 使学生在学历教育以外有更深入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

5 教学形式多样化是利于学生更好理解与吸收知识的手段

在教学中除采用教师讲授, 还应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科特点、根据行业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 采用课堂讨论、典型案例分析、项目实现、在位体验与思考、模拟面试、优秀校友访谈、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焦点问题辩论、视频资料播放等多种教学形式, 使课程增强针对性, 富有创新性。

6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带领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的关键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根本, 而组建有丰富企业工作与管理经验及高校教学经验于一身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使就业指导教学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就业指导教研室定期进行专业学习、组织教师考取专业证书, 具备职业指导专业能力, 组织经验交流、教师“说课”探讨教学方法, 充实教学内容。对学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 职业沙龙, 发放调查问卷, 听取他们的评教意见, 同时组织企业HR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实际用人单位适配度探讨, 不断创新教学形式,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在科研活动方面, 鼓励、支持老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研究。

7 专家化、常规化的职业咨询队伍是对职业意识唤醒后进行进一步探索的保证

当学生的职业规划理念逐步建立和综合素质逐步提升, 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步唤醒, 他们开始思考相关问题, 职业咨询的需求开始出现, 专业的职业咨询队伍建立势在必行, 而高素质的专家化职业咨询队伍是我们学生及时解决职业困惑的保障。因此, 必须成立职业咨询室, 开展职业测评与咨询、职业沙龙、职业指导技术工作坊解决学生深层次的需求。

8 规范的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得以控制的有利手段

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正式课程, 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保证教学内容、进度要求。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严格教学检查制度, 定期安排专人检查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在课程结束时的随堂调查问卷也是质量监控的手段之一, 可杜绝教师私自调课、擅自减少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的现象, 并在年底按照学生评价给与相应奖励以资鼓励。

9 先进的学科研究是课程实用有效的支持

面对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 各高校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当缺乏, 这是制约我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 因此必须树立学科研究理念、建立研究制度、完善研究模式、发挥研究价值, 以科研为龙头带动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我院从2009年开始逐步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 如: (1) 开展劳动力市场调研, 科学地预测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 为学校招生和专业设置提供信息支持; (2) 开展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为提高就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3) 开展毕业生就业行为研究, 围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心理、面试技巧、求职礼仪、自主创业等专题开展研究, 为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制定科学就业指导方案提供最直接的依据;⑷开展教学方法研究, 研究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方式方法, 使其对教学内容高吸收。

通过跟踪调查, 我们认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情况, 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适应社会需求。在我国,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理论, 需要深入认真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努力开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是我们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摘要:目前, 我国高校陆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但课程体系的建立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以课程体系系统化、教学安排全程化、教材内容适用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咨询常规化、教学机构完善化和学科研究先进化为目标, 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 栾玉泉, 龚正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与就业指导[J].科教文汇, 2009 (13) .

[2] 汪晓婷.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 2009 (4) .

上一篇:识字教学引导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