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干部行政化范文

2023-09-25

大学生干部行政化范文第1篇

一、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 一)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的概念界定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 是指对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致使履职不严、工作不力、效率不高, 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 贻误行政工作, 或发生执法过错及其他问题, 从而给公安边防部队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1) 。

( 二)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的构成要素

1. 问责主体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的行政问责分为同体问责主体和异体问责主体两个部分。

( 1)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同体问责主体。在公安机关中, 对边防部门领导干部进行内部问责, 特指上级边防机关对下级边防机关, 上级公安边防业务部门对下级公安边防业务部门, 本级公安边防机关对其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中的领导干部在进行队伍管理及实施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这些均属同体问责的主要内容。

( 2)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异体问责主体。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的异体问责, 其问责主体主要来源于人大代表、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公众等。

2. 问责对象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的行政问责对象, 即指在公安系统内部从事边防管理和边防检查等业务的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责任人员。

3. 问责范围

随着我国问责制的深入发展,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的行政问责范围也日渐宽泛, 对领导干部的行政管理工作涉及更多方面的监督问责, 不仅停留在决策失误、工作失职等层面, 还包含了失泄密、火灾、安全等事故的损失责任和干群关系处理方面的责任承担。

二、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 一) 制度规范不够健全

目前, 我国出台的有关行政问责的规范性文件存在效力较低、内容模糊、针对性弱、适用范围不全等普遍性问题, 这些问题在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问责制中同样存在。

1. 问责规范不健全, 缺少相关的法律依据

我国目前在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的制度建设上, 仍然存在法律规范不够健全的现象: 首先, 问责法律规范严重缺失, 直接导致问责制稳定性不足; 其次, 现有依据层级较低, 权威性不强; 再次, 规定分散、不系统, 极易造成执行滞后; 最后, 与边防部队结合不够紧密, 缺乏针对性。

2. 问责主体存在模糊性, 缺少明确的问责范围界定

公安现役部队既是部队, 同时也是行政执法部门, 对于此具有双重身份的问责主体, 在具体追究行政责任时, 由于追责主体的多元化, 使得问责工作操作空间大, 缺乏明确的范围界定, 不利于行政问责工作的组织与开展。迫切需要可操作性强的实体法性质的规范文件对此加以明确。

( 二) 制度实施过程混乱

1. 问责内容不够完整, 对领导干部的监管不到位

在我国行政问责实践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 公安边防部队对领导干部的行政问责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责任观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 行政问责的范围及其涉及的具体内容仍是限制公安边防部队追究领导责任的主要因素。

( 1) 问责对象认定不明。在问责制度的执行中, 却往往存在偏颇。是否严格遵照问责规定, 直接针对具有相应决策权的各级领导干部, 在重大事项中因其决策不当或者失误, 给国家、部队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恶劣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的对象进行问责。

( 2) 问责范围略显局限。主要体现为: 第一, 在对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的实践中, 存在着, 侧重有过问责, 忽略无为问责、绩效问责的现象。第二, 在边防部队历来的实践基础上, 也已形成了重权责明晰问责、轻权责不明问责的失衡现象。

2. 问责监督机制不健全, 影响问责工作的实施成效

问责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问责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问责后的监督包括公众的反应、问责的效果、经验的总结等环节均存在缺失, 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边防部队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中尚未建立。实践中过于强调惩罚而忽视激励, 容易滋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政绩观。

三、完善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的思路

( 一) 完善问责制的规范建设

1. 加强问责立法

首先, 应当尽快开展国家层面的问责立法工作, 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确保国家层面的法律依据在统摄全局的基础上, 兼顾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行政问责制建设; 进一步细化问责内容, 明确问责对象, 规范问责程序, 为落实问责措施提供行之有效的法律依据。比如在涉及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的行政问责立法工作中,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国家层面的立法暂时还没有专门对此进行规制, 但是在公安部的立法范围内, 以及一般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中, 都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对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的行政问责制建设。

其次, 要在重视公安现役部队的实际前提下, 充分结合公安边防部队的现实情况, 结合领导干部在具体行政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出台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具体规范。

2. 明确问责主体

为实现从法律依据方面完善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的行政问责制, 首先需要明确规定发生何种性质的案件事故, 应该依法限定由哪一主体来实施问责, 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确保问责落实到人。为此, 需要强化公安边防部队系统内部对领导干部的问责监督立法工作, 明确上级边防机关、上级公安边防业务部门等对其所属下级机关、业务部门、派出机构中的领导干部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实施问责监督的相关法律规范。

3. 规范问责程序

通过法律制度规范问责程序, 并充分结合边防部队所在地区、所属单位、所在部门的实际, 加强问责制度体系化建设, 进一步为明确问责职责, 严肃问责纪律, 落实问责措施提供法律依据。并逐步建立健全问责工作与纪检监督、组织奖惩、纪律处分、干部人事等工作协调统一和联动协作的一体化问责体系, 不断明确具体和完备的问责程序, 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做到以程序来规范制度, 以制度来管理干部。比如在规范认定责任的程序时, 要明确列出重大决策失误的具体事实、情节、后果和责任程度, 以便分别追究相应责任, 由指定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和有关程序规定办理相关事宜。

( 二) 完善问责制的实施环节

1. 拓展问责内容

公安边防部队在贯彻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中, 应当将治标与治本工作相结合, 重在治本。首先, 通过问责制的严格执行, 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并做到及时纠正显性的不良作风和错误行为, 来进一步主动深挖隐藏在问题背后的隐性诱因, 使深层次的作风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借以警示全体领导干部何者当为, 何者不当为, 确保问责制有效落实。其次, 严格区分问责情形的设定与实行, 明确不同案件性质下的不同情形等级, 做到对症下药。最后, 正确处理问责与预防的关系, 关口前移。积极树立抓早抓小的意识, 将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 最终全面提高问责水平和问责效果。

2. 注重教育监督

公安边防部队的领导干部问责工作不应采取疾风暴雨式, 而要融入经常, 贯穿于日常, 落实于平常。注重加强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和常态监督, 做到小责轻问、大责重问、有责必问, 这样既能起到常提醒、常警示的作用, 也能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具体工作中, 既要注重对重大问题的问责, 也要注重对苗头、倾向性问题的问责, 既要注重对违法违纪干部的问责, 也要注重对心存侥幸干部的问责, 始终保持对干部队伍的严格监督和连续监督。同时, 还要通过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确保问责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保证官兵工作在状态、作风不失态。

摘要:我国公安边防部队是公安现役部队的一支重要力量组成, 其领导干部的行政问责制是国家行政问责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该制度构成要素的特点, 指出了制度存在的问题, 并从制度规范的建设、制度实施过程的规范、问责氛围的营建等方面探究完善该制度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公安边防部队,行政问责,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 周仲秋.论行政问责制[J].社会科学家, 2004 (3) .

[2] 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J].理论与改革, 2004 (4) .

大学生干部行政化范文第2篇

呼和浩特市 (7月15日全天报到西宁市贵〔日市;I匕京市北京市桂珠希 (7月24日全天报到) (8月14日全天报到) (8月28日全天报到) (9月21日全天报到) (10月23日全天报到) 2015年7月15曰至7月21日2015年8月7日至8月13日2015卑8月21日至8月27日2015年9月11日至9月17日2015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2015專11月6日至11月12日市市市市市%^-i^-都海沙拉青大先上长 (7月15日全天报到) (8月7日全天报到) (8月21日全天报到) (9月11日全天报到) (10月16日全天报到) (11月6日全天报到) 各有关单位:办公室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内辅助领导管理和综合服务的办事机构。是单位内沟通上下, 协调各方, 保证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枢纽。代表着机关和单位的形象, 在单位的工作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 提高办公室人贪、领导秘书、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f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秘书和办公室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 适应各单位工作的需要, 培养更彡优莠的办公室行政f理人才, 我会特邀请有关知名专家常年爭办行政管理干部综合能力提升暨“办公室行政管理师资格认证”培训班。请各单位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政将者矣聿项遠知如下:一、培训考试认证时间、地点2015年7月15曰至7月21曰2015年7月24曰至7月30曰2015+8月14日至8月20日2015年8月28日至9月1日2015卑9月21日至9月24日2015專10月23日至10月300二、参iff人员各企事业单位办公室主任、中层以上领导、主管秘书、总裁助理、从事综合管理的行政人员。三、培训教材《办公室行政管理师资格证书教程》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 四、培训内容 (一) 办公室工作概述1.办公室职能与作用;2.办公室管理任务与原则;3.办公室管理师角色与职责;4.办公室管理师的素质与能力;5.办公室辅助决策工4。 (二) 最新公文处理条例解读与常用公文写作及规范化处理1.公文、商务文书的特点与格式;2.公文种类的变化及各类文种法定适用范围;3.公文组成要件及公文格式要素的编排规则、用纸新规定;4.公文拟制、办理主要程序与应注意的问题;5.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事务性公文、会议公文等特定格式与写作特点;6.各文种的行文关系与读忌;7.容易混淆文种的适用范围与区别;8.通知、请示、报告、函、会议纪要.通告專常用公文的写作分析及撰写要点;9.公文的语言特点和公文中常用的专用词语;10.常用的公文快速写作方法与辅助方法。 (三) 组织会•活动1.会议类型和特点;2.会议前期准备及筹备方案;3.会议进行中的服务和保证;4.会议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5.会议信息处理;6.会议管理制度。 (四) 曰常事务管理, 1.4公室工作许岛管理;2.办公室接待工作;3.办公室信息f理;4•商务活动和应酬;5.办公室档案管理;6.文件催办的艺术与技巧 (如何催领导、催同级、催下级) ;7.办公设各、用品管理与差旅管理。 (五) 公共关系与危机处理1.办公室公共关系沟通与协调;2.危机的特点与产生的原因;3.媒体管理-危机公关的关键环节;4.危机反应与恢复计划;5.重视危机管理评价工作。 (六) 办公室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目标设计 (办公室工作的制度设计、人员的能力设计、绩效目标的设计) ;2.办公室文书办理工作、会务工作、事务管理的考核评估;3.绩效管理的责任追究。 (七) 如何做好新时期领导工作1.领导决策艺术;2.领导用人式术;3.领导授权艺术;4•领导协调艺术;5.领导沟通艺术;6.领导激励艺术;7.领导公关艺术;8.领导艺术修炼。五、主讲老师每期授课老师将从我会的专家库中选配, 专家库中的老师都是国内秘书界知名专家,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李术风格各不相同。六、证书资格申报条件 (具备之一即可) 1.各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经理、科长、主任科员等持单位职务证明;2.凡获得国家、社团颁发的《高级秘书证书》、《三级秘书证书》者, 持《证书》复印件;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工作3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工作5年以上。七、费用培如丨义证费每人1980元 (含资料费、培训费、电子注册费及证书工本费以上, 可享美从优待遇。食宿统一安排, 费用自理。费用4良到时面交。八、要求请确定参加培训认证的人员于报到日前将报名回执表填好后传真或E-MAIL至会务组;城表后兵行通知。1.报到时请携带1寸近期正面免冠相片两张, 身份证及学历证书复印件、单位证明及相关证书复印件各一份以便办理行政管理师资格证书。2.报到时可携带办公室工作相关论文一篇, 经审定合格后可刊登在国家级刊物《办公室业务》上。 (刊号:CN43-1514/D�该杂志是国家级关于办公室工作的专门刊物, 可作为任职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先、联系方式联系电话: (010) 68701996 68701868传真: (010) 68701038知手邮箱:pxwb SJvip.sina.com联系人:王旭手机:13910017329转发文件或组织本单位统一报名人数达10人具体招_到地点, 会务组收到指_名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

大学生干部行政化范文第3篇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各种题型及其解题技巧、规律,帮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正确的答案。

各题型介绍及技巧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这部分对考生而言是最需要技巧运用的题型:

1、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

在备考该题型时,大家首先要熟记数字的平方、立方,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看到某个数字就应感觉到它可能是某个数字的平方或立方,例如看到6

3、65大家就应该想到它可能是8的平方加减1得来的

其次,牢记基本数列如:自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等。

例如:2,3,5,7,11,13,„„ 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质数数列

牢记以上两点,不仅提高你的作答速度,而且它也是你破解复合数列的良好基础。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数列各数项之间差距不大的,就可考虑用加减等规律;

b、如果各数项之间差距明显的,就可考虑用平方、立方、倍数等规律;

c、如果是分数数列,就要通过通分、约分看变化。

2、数学运算

该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考生要尽量用心算而避免演算,这样才能加快做题的速度。数学运算中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a. 四则运算 b. 比例分配 c. 浓度问题 d. 路程问题 e. 流水问题 f. 工程问题g. 种树问题

h. 青蛙跳井问题i. 年龄问题等

数学运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认真审题,因为数量关系的题干极其精练,它的每个字每个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尤其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将题意化繁为简。

b、在平时通过训练和细心总结,尽量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例题 父亲年龄是女儿的4倍,三年前父女年龄之和是49岁,问父女现在各为多少岁?

A.40 10 B.36 9 C.32 8 D.44 1

1解析:正确答案为D。因为三年前父女年龄之和为49岁,因此今年父女年龄之和就应为 49+3×2=55(岁).又因为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所以女儿的年龄应为55÷(4+l)=11(岁)。 父亲年龄为 11×4=44(岁)。

以上例题并不难,只要你要弄清楚年龄问题涉及的倍数关系,就不用方程式解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做题速度,所以大家一定要熟悉前边所列问题涉及的相关公式,熟悉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一种水平较高的职业能力测验,它侧重考查考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其测验目标是要考查考生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语言文字信息进行交流、沟通以及完成工作的能力。这项考题的题型一般有四种:

1、词语类

词语替换与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词语类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切记一个基本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从整个句子中把握字义、词义。词语类较为简单,在这里不做重点讲解。

2、语句辨析

该题型又分为病句辨析和长句辨析,注重考查考生对于语气、词序、语法结构等言语表达的理解程度。语句辨析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主要是利用“紧缩法”,即用找句子主干的办法,把长句缩短简化,分出基本成分与连带成分,然后逐项检查其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

例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地方法院究竟允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A允许 B不允许 C同允许和不允许无关 D对允许和不允许不置可否

解析:正确答案是B,即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出题者故意将题意复杂化,大家遇到这种题型用紧缩法:首先把主干成份分析出来,再对各个长定语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中,往往使用多重否定扰乱应试者的判断,只要利用“否否得肯”的规律,对长句子的各种成份尤其是定语进行分析,应试者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3、阅读理解

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准确理解和归纳、分析、提炼的能力。

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要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主题 b、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c、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例题 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一天,来了一个陌生人,他说他认识这对夫妻,还说他认识这对夫妻的儿子。给出的四个选项

A、新来的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B、新来的陌生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C、新来的陌生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的儿子; D、新来的陌生人自称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解析:这段话的关键词是什么呢,“陌生人”“认识”,认识什么呢,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观察四个选项中D项能最准确地复述这段短文意思。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也是较难的题型。 它主要包括以下五种题型:

1、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要求考生从已给图形的排列方式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它所使用的图形主要是点、线、面及其组合。答题时,首先观察第一套图形并找出其规律,然后把这套规律运用于第二套图形。图形推理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意观察图形元素量的变化、旋转或移动方向、图形之间是否相互叠加、外形上是否相似等。

2、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在每一道定义判断题中,题干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的例子,要求应试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定义判断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

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

b、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

例题 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

A.杜×开了一家书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帐征收。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

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40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25%约10万元。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5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

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由于购买生猪的价格又很高,他们的利润很低。为此,黄兴对税务征管员说,如果政府不取消限价,他们就不缴纳税款

解析:正确答案B。漏税这一定义十分简单,要做这道题,其实只要注意一点——“并非故意”——就够了。在题中举的四个事例中,都涉及到没有缴纳或拒绝缴纳税款的问题。但是第一个事例中,杜×显然是故意的,他不是在漏税,而是在逃税;C项中,张大伯因为没有营业而不缴税款,他并不是不知道该缴税款,所以也是故意的;D项中黄兴与C项中的事情有点相似,但他不仅不是漏税,更像是抗税了。只有B项中,该著名歌星也许是认为举办方已经缴纳了税款。

3、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大家要注意的是这段陈述被假设为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理,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说明就可以从陈述直接推导出来的,要求应试者选出这个正确答案。

演绎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b、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间的关系。

c、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根据你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例题 某年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曾经投入巨资扩大移动通讯服务覆盖区,结果当年用户增加了25%,但是总利润却下降了10%。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国移动新增用户的消费总额相对较低 B.中国移动话费大幅度下降了

C.中国移动当年的管理出了问题 D.中国移动为扩大市场投入的资金过多

解析:正确答案是D。题目中交代了一个隐含条件“曾经投入巨资”,故可以直接得到答案D。A、B、C均没有依据。

4、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对词语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这种逻辑关系种类繁多,有时很难快速判断出是何种内在逻辑联系。但其中仍然有一定的脉络可寻,较常见的关系有因果、象征、出处、属种、并列、事物与作用、整体与部分等十多种。

类比推理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因为只有储备了更多知识,才能最准确地对类比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结论。

b、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逐一分析,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3、不要被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例题 绿豆:豌豆

A家具:灯具 B蝙蝠:麻雀 c鲨鱼:鲸鱼 D香瓜:西瓜

解析:正确答案为D。题干为同一类属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考生一定得注意B、c两项,B项蝙蝠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c项鲸鱼不是鱼,也是哺乳动物。

5、事件排序

每题给出五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事件以及五个事件的四种可能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要求以合理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

事件排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首先对事实作必要的补充或假设,然后用排除法设计较为合理的顺序。在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常识主要考查考生对常见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主要涉及到文学、历史、科技、法律、社会常识等,其中法律常识所占比重近年来越来越大。

常识一般无技巧可寻,平时的观察、思考与积累很重要。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考题的最后一部分为资料分析,着重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和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读懂图、表和文字,然后再用排除法淘汰迷惑性选项。资料分析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答题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

大学生干部行政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 去行政化 管理队伍 专业化

大学是以学术性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组织,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线而将其它学术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的学术机构。学术性是大学区别于政府、企业等社会组织的根本所在。大学“行政化”,就是在大学管理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存在着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思维管理大学的倾向。而严格意义上讲,“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淡化大学管理工作的行政色彩,充分尊重并维护大学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使大学按照自身的逻辑运行,并始终把大学作为社会的学术组织加以建设和管理。就大学的内部治理而言,大学“去行政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实现大学发展目标服务。因此,在大学“去行政化”背景下,专业化发展将成为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

1 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大学管理的实践中,大学“行政化”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1]:一是从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看,大学“行政化”主要体现在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机构或行政机构的延伸部门来管理,严格控制,管办不分。二是从大学内部治理的角度来看,大学“行政化”集中体现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失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割和对立、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替代与压制。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内涵就是强调大学管理工作要遵循大学发展规律、大学学术规律以及人才成长规律,而不要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思维来解决学术和教育问题。

1.1 遵循大学发展规律,体现大学自治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自身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也是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基本规律。大学自治是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的制度保障。从传统意义上讲,大学自治主要是指大学不受政府、教会或其他势力干预,实行独立办学。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在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扰或阻碍的前提下,依法行使教育决策、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力”[2]。落实并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是按大学发展规律办学的基本要求自1985年开始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大学“已经从政府的简政放权改革中获得了相当多的办学自主权,但主要是学校的经营管理权。至于大学自主办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力—— 学术权力,则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3]。基于学术性是大学本质特征的立场,遵循大学发展规律、体现大学自治,就是要能够保证大学根据理性管理原则,基于学科发展来设置机构、划分权限和进行明确而清晰的职责分工,以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又必须使“大学人”(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受到学术自由制度的保护。

1.2 遵循大学学术规律,体现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所有一流大学孜孜以求并赖以立足的最为宝贵的根基。学术自由首先是以宪法为基础和基准的学术自由。对学术自由的最基本理解就是:“对问题进行科学、诚实探讨的学术结果的自由表达”。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唯有充分享有学术自主权,富有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大学,才能真正找回大学的“自我”,大学也才能正确地享受其他的权利,主动、自觉地走向社会中心。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世界,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学者潜心从事连续性的学术研究。因此,大学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养士”的气度,给以学术为生存方式的学者以良好宽松的学术环境和生活空间。大学的学术事务管理必须遵循学术规律、坚持学术本位、彰显学术权力、尊重学术自由、规范学术道德、促进学术卓越。

1.3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体现育人为本

现代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这是大学首要的基本职能。育人为本是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体现育人为本,就是要树立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作为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学管理工作必须树立“管理育人”的基本理念,一切有关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都应以尊重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2 专业化: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内涵来看,大学“去行政化”并不是让大学回归到“教师的大学”和“学生的大学”的最初状态,也不等于大学要取消行政管理或者不需要行政管理队伍,而本质上是对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已经成为现代大学人员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行政系统的主体,他们强调规则程序、重视组织的整体目标、讲求工作效率。现代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一支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在大学“去行政化”背景下,大学行政管理队伍作为一个职业群体,需要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按照大学组织管理的专业特点和标准,不断提高从业能力,争取专业地位,实现由一个“普通管理人员”到“管理专家”的发展。

2.1 大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校承担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基地或平台。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60%建在高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设在高校。大学作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场所,也是知识拥有者以知识为工具生产知识产品的‘工厂’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4]”在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在“性质上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服务对象从不发达的农业和产品经济向开放的面向全球的外向经济过渡;高等学校的地位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过渡;其赖以生存的体制也正从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缓慢地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过渡。[5]”这几重“过渡”的深层次矛盾外在彰显为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张、职责功能的扩展、参与社会生活的深入以及管理幅度的增大,从而促使大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发展着显著的变化。大学组织管理的复杂程度增加,大学管理的难度也再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2007年1月,国家教育部投资25亿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更是对大学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规模适度的行政管理队伍,成为积极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提升、效益明显”的现代大学的根本要求。在新形势下,改革我国大学现行行政管理队伍结构,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促使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进一步加强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管理队伍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有利于现代大学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理顺管理体制,从而实现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提高管理效能;也有利于现代大学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而获得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支持。

2.2 大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大学维护自治传统的客观必然

大学的学术特质要求大学管理要有符合自身规范和相关标准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这支队伍也应该有不同于企业和政府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志。从大学的“自治”传统来看,“中世纪大学并不设置专职行政管理人员职位。数量不多也并不十分复杂的管理工作往往是与教学过程相关的事务,而这些事务大都由教授亲自兼任。”围绕着“高深学问的教与学”这一中心,大学组织变得越来越巨大、越来越多元,维持大学运行的事务性工作日益复杂。“教师为了全力应付日益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逐步与非学术性事务工作脱离关系。一批不同于学生和教师群体的人员—— 专职管理人员在学校出现,改变了学校组成人员的传统结构。[6]”与持续发展并日臻完善的教师队伍专业化进程相比较,大学内部管理工作的相对“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和行政管理队伍自身整体素质的层次不齐,已经不能适应大学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借鉴教师专业化进程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管理队伍自身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大学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管理中的成本意识,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2.3 大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管理者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

角色理论认为,社会现实中生活的个人与戏剧舞台上的演员一样,承担一定的角色扮演。社会对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期待和行为规范,而每个角色同样具有相应的权力和义务。某个人的实际行为与角色规范所规定的相吻合时,就被评为是有效率或成功的成员,反之,则被评为无效率或不成功的成员。对于个人而言,要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以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发展在各自工作中的业务能力和对职业前景的驾驭能力。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在大学中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大学的组织属性决定“大学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社会角色应有的角色期望、角色素质和角色规范等。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个人才能充分展现、素质全面提升,进而使个人的角色扮演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大学)期望、体现角色素质、符合角色规范。为此,学习成为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的常态,学习也成为大学行政管理人员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化发展蕴涵着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整个人类价值追求上的一次新的定位—— 由追求外在物走向追求人自身的发展、由把人作为工具、手段走向把人作为目的本身。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管理队伍自身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在维护既有的社会地位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角色适应的调适,有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2.4 大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基于问题反思的理论回应

科学哲学认为,一切科学发展的实质都源于问题。科学研究的使命就是“找”问题,并去“解”问题。在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普遍推行了“三定一聘”(定编、定岗、定责,实行聘任制),积极构建学校宏观管理、职能部门分工协调、二级学院自主办学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对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定编更多地强调了精简,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定岗、定责过度地强调管理就是服务,缺乏对管理水平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单位制度的影响下,行政管理人员的聘任制也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而且,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内涵认识不足,导致把“双肩挑”管理干部数量的增加等同于实践“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等问题也时有存在。我国大学管理工作特别是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不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解决,更需要在理论上做出回应。换言之,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需要理论上的宏观指导。这是大学管理工作实践对大学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出的理论诉求。“管理的本质是实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各种教育策略的最优选择,而管理专业化的实质,就是资源、效率和效益的整合模式和过程。[7]”大学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在理论上需要有自己的解释逻辑和话语范式、有自己的理论假设和管理实证,也有自己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组织管理的专业标志。关于大学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探究,对于促进我国大学内部形成科学决策、自主管理、有效监督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大学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业化(Specialition)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理念和方向。大学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就是要把大学行政管理工作和大学行政管理队伍自身建设作为一种具有专业性、学科性和科学性的对象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大学管理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不管人们对高校管理者(包括领导者)的专业化水平认同情况如何,管理者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流大学里往往能找到一流的校长;而当学校运行出现挫折时,人们也习惯于向校长职责学校管理上的种种失当之处。[8]”事实上,“现代的高校行政管理是一种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围绕高校的运作,已形成其特有的规律和方法,也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专业体系”。我国大学在不断提高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基准与资格等方面也已经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了以各级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各地师范大学为主要依托的大学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基本框架,而且普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和强化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便促进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这些大学管理中的实践探索,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从普通管理人员到管理专家的专业化发展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9).

[2] 李立国,赵义华,黄海军.论高校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3] 劳凯声.尊重学术自由培育大学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4-15.

[4] 李放.第四部门:对高校归属的新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6):3.

[5] 王一兵.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J].新华文摘,2007(6):110.

[6] 别敦荣,潘懋元[主编].管理学的观点: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问题,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34.

[7] 廖桂芳,魏巍.管理专业化: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依赖路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8):27.

[8]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8.

①作者简介:肖福赟(1979,3~):男,汉族,西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大学生干部行政化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学行政管理组织是大学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行政管理组织不同于学术组织,它有着自身的组织管理形式、结构、层次。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对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以促进大学行政管理高效和规范。

关键词:学习组织;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正和(1956-),男,山东胶南人,大连交通大学组织人事部,高级工程师;吴爱萍(1964-),女,浙江东阳人,大连交通大学高教所,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研究”(课题编号:JG09DB215)、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09A119)的研究成果。

大学组织分为学术组织和管理组织两大部分。作为非营利的公共组织,我国大学在连续多年的扩招后,办学规模扩大,2010年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万人,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的组织结构相对精英时代的大学层次增加,其行政管理的组织逐渐庞大。2009年普通本科高校行政人员达到292046人,管理的层次逐渐增加,管理的分类和项目越来越细,事务性工作也越来越多。面对巨型大学的行政管理组织,如何提高大学的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发挥行政管理的高效职能,提高大学行政管理队伍能力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学习组织理论内涵和特点

学习型组织理论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斯特教授在系统动力学原理基础上提出,由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博士完善。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建立共同愿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的五项要素。《美国2000 年教育战略》提出:“今天,一个人如想在美国生活得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须不断学习,以成为更好的家长、邻居、公民和朋友。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创造生活”。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1]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在于组织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立的愿景;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组织智力的开发;上下级的沟通,组织成员边工作边学习,形成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构建学习型大学中和在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培养和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旨在改变传统组织的管理模式,将管理理念中的管理改为激励,挖掘和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竞争力的一种管理和发展的组织运行模式,以使大学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

二、我国大学行政管理队伍的现状

大学行政组织是大学发挥教育和科研作用,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机构。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规模的逐步扩大,2010年与2000年相比大学在校生规模扩大了五倍,这使得大学变成了一个人员积聚、资金庞大、复杂的巨型组织机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化给大学的组织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大学行政管理队伍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也存在的问题。

1.大学行政管理内涵、特点

大学的行政管理是大学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依照一定的规章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效率的总要标志,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2009年我国有2305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分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两大类。大学行政组织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般的行政组织机构设有20个左右的部处。行政管理部门分为: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纪委、监察审计处、工会、团委;人事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计划财务处、学科发展规划处、离退休处、招生与就业处、基建处、保卫处、总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学院、房地产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重点大学的行政组织机构会有所增加。

大学行政管理组织与学术组织相比有自身的特点。(1)行政管理工作的繁杂性。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大学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了教学、科研、人事、组织、宣传、基建、后勤、财政、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较为繁琐复杂,工作量较大。(2)行政管理工作的单一性和专业性。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工作内容较为单一,工作流程程序化。同时,行政管理工作涉及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这些部门在完成组织、协调等职能外,还要承担对各项工作的评价和认定等工作,如,教学质量监控,科技成果的评价,科研材料的选择等,这使得对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化。(3) 行政管理工作的突发性。行政管理工作的突发性工作较多,涉及行政管理工作中各种政策的制定等,增加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和压力。

2.大学行政管理队伍现状

(1)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庞大,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表1、图1看我国大学行政管理人员2009年与2000年扩招时相比人员有了较大的增加,是2000年时的0.59倍,十年来增加了10万多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5%。行政管理队伍的迅速增加,管理机构膨胀,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滞后于人员的增加。行政管理越来越细分,职责细化到个人,管理变成了为管理而管理,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行政管理人员在部门利益和学校整体利益间的取舍上更注重部门利益,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同时,用人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2)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与专任教师相比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从学历层次看博士学历在行政管理人员中占少数,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为本科和硕士学历。表2反映一所地方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学历状况,博士学历占行政管理人员的4%,硕士学历占行政管理人员的24%,本科学历占行政管理人员的82%。高级职称占行政管理人员39%,中级职称占行政管理人员53%。

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由于行政管理人员来源于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真正具有教育学和管理学专业的人员较少,这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对高校管理规律的掌握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上有较大差距。由于行政事务性工作繁忙,许多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潜心钻研行政管理的规律和行政管理的业务,不少人是凭自身积累的经验进行行政管理的,管理层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同时,专业的学术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混合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中并存,削弱行政管理的规范性。

(3)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开拓创新意识不足。

在大学的行政组织管理中,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形成在管理方法上的行政命令,管理手段上的强制,现代的管理思想如人本管理、校本管理、管理创新等思想在行政管理中的体现较少,在管理和服务上缺乏民主意识,更缺少协作精神。一些行政管理人员日复一日地重复既定的思维模式的工作程式,学习和创新意识不足,在工作中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工作效率低,缺少主动、创新、进取精神。

三、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路径

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人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强调人和组织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学习,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激发人的活力,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保持组织的创新活力,提升组织的应变能力。

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要素主要有:知识基础、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时期行政管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因此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针对行政管理人员中存在的问题,在组织和文化等方面建立一个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及发展环境。

1.在组织结构上:强化制度环境,完善管理机制

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扁平的,有利于上下级的沟通,增强组织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因此,大学的行政管理组织改革逐步向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发展,使大学的行政管理组织成为更具有学习能力的组织。

组织的制度环境建设对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大学的行政机构依据科学的管理设置,权限的划分明确、职责分工的明晰,减少管理的层级,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行政管理的制度建设在于做好职员职级体系的设计,合理地设置岗位,变行政管理人员的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施行政管理干部的任期制、岗位交流与轮换制。学习型理论强调组织学习的激励,围绕行政管理的目标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一是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抵触;二是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进取心。建立科学的富有竞争力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定期考评和评估岗位的绩效,以激励和支持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与进步。

2.在组织文化上:构建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文化氛围

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提供管理人员成长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前提。从个体上看,行政管理人员在自身发展的愿景激励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从组织层次上看,行政管理队伍通过组织共同愿景的塑造,改善心智模式,通过学习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建立有效的互动学习进修机制,培育以人为本、知识共享组织文化氛围,组织跨地域、跨学科的学习与交流,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知识吸收和获取能力,促进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在管理上:提升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学校内部的学术、行政事务日益繁重,大学的组织结构日益庞大,使得传统的大学行政管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现代的行政管理要求高水平、高效率、科学化与民主化,这要求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因此,在管理上建立优化、精简的行政管理专业队伍;建立适应大学行政管理队伍特点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符合行政管理队伍专业要求的职业培训体系,使行政管理人员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复合型知识,逐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规范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从而达到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提升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艺术与学习型组织的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责任编辑:麻剑飞)

大学生干部行政化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在对当代美国大学管理体系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主要特点,并对美国大学校长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定位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美国;大学;行政管理

一、美国大学的管理体系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也是科技与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虽设有教育部,但其管理职能与作用非常有限,在美国没有一个完整的全国性的教育管理体系。1862年《莫里尔法案》以立法形式确立州政府的办学责任。美国的州政府通常是通过教育协调委员会之类的组织来对本州区域的各类大学进行管理与协调,但州政府与大学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美国的宪法从法律上赋予了各州拥有教育立法权和管理权,各州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州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目标,向本辖区内的大学拨款和监管教育质量。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出于对高等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正在巧妙地利用一套调节机制把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贯穿到大学中去,通过与大学建立起某种联系,推动大学参与国家的建设与科学研究。其主要的调控方式: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各州政府的教育责任;以“签约”形式,委托大学管理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使大学科研向着国家需要的方向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保证教学质量,把教育的选择权交给受教育者;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引入竞争机制,确保联邦政府的研发经费得到有效使用。同时还通过经济手段的介入来支持各州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多项科研基金和各类学生奖学金,通过科研项目的拨款支持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奖学金引导年青人就读联邦政府所需的人才专业。美国公立大学主要的办学经费来源于各州政府的教育拨款和学校的自筹资金,部分来源于学费(低于30%),而科研经费则主要是由大学各学院教授们掌握,学校主要是提供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服务。

二、美国大学内的管理机构

通过对美国马里兰等多所大学的实地考察与交流我们知道,美国各大学的行政管理架构虽然各有特色,但其基本管理模式还是有相似性。其管理架构一般分别是由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组成,三方各有分工,相互协作、相互牵制共同管理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一)决策机构

美国大学的组织框架,分别由大学董事会、校务委员会、院长委员会和校长顾问委员会组成。其中大学董事会最为重要。美国大学的组织机构中,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管理模式——大学系统,即由本州的几所或十几所大学共同组成一个大学联合体,联合体内的各大学校长组成大学系统的董事会。大学系统的董事会主席通常由知名的学者或社会人士来担任。大学系统董事会是一个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机构,它对系统内的各大学的财政预算、战略发展、校长聘任、大型项目投资、学费标准制定、协调各大学之间的有关标准与问题等有决策权。马里兰州就设有这种大学联合体的系统,其中马里兰大学就是这个系统大学中的旗舰大学。

1、大学董事会。公立大学董事会主席由州政府任命(广泛听取大学和社区意见),其他成员包括公众代表、校长、校友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非教学人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等人组成。大学董事会负责处理战略性的、预算性的、管理方面的政策问题或对大学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务决策,如大学的财政预算、大学财产管理和学生的收费标准等。大学董事会下设多个委员会,包括人力资源与报酬、社区与政府事务、审计及投资等常务委员会。

2、大学校务委员会:大学校务委员会的主席由大学校长担任,成员包括校级管理者、学院代表、非教学人员代表和学生代表。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学生事务以及院系负责人的任命和教学人员和高级管理者的聘任。大学校务委员下设学术计划委员会、设施发展委员会、学习环境委员会、学术标准委员会、大学教学奖励委员会等各种委员会。

美国大学的校务委员会与董事会的成员在任职上互有交叉,校长、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本科生代表、非教学人员代表、教学人员代表都有可能同时担任多个委员会的成员。校务委员会的各个重要决定需要经过大学董事会批准,大学董事会的各个议程由校务委员会提供。

(二)行政机构

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层,包括校长、兼管学术的常务副校长和分别主管科研、外联、财务和行政、设施的副校长以及院长、系主任。校长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拥有管理和指导学校一切事务的权利以及董事会所赋予的其它权利和义务。校长可以书面形式将其权利、义务委托给适当人选,并明确其所托之权利、义务的行使条件。副校长的权利和职责在校长的建议下由董事会任命。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向校长报告。大学各学院院长一般都是由校长聘任,系主任由学院院长聘任。

(三)司法机构

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及立法部门,对大学的个案进行判断,根据立法机构通过的司法政策对个案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除了以上管理机构,在美国大学的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顾问团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大学的评议委员会、院长委员会、校长顾问委员会、校友会。(1)大学评议会:一般大学的评议会是一个独立的,包括政府管理人员、大学的师生员工、社区各方人士、企业界人士等组成。通过这个大学评议会来协助大学加强与本地社区、工商界、政府、本国以及国际社会的联系,它是大学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大学评议会有责任调查大学自身及与社会利益有关的各项事务。同时,大学评议会还可要求院系委员会、研究生委员会及大学的任何教学人员向其提供报告,还可以向大学董事会提出各类建议。(2)院长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各个学院院长以及任何由其它专业委员会指派的大学成员构成,院长委员会是校长、董事会、校务委员会的顾问班子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职责。(3)校长顾问委员会:负责为校长和常务副校长提供有关各院系主任所关注事务的建议,校长顾问委员会的执行委员会成员组成校长的院系主任顾问委员会。(4)校友会:美国各大学都非常重视校友会的工作,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为校友提供各

种帮助和支持,鼓励和帮助校友为社会多做贡献,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大学吸引校友关注母校、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

美国大学还有多个团体,它们分别是学生会、研究生会、教师联合会和教辅人员联合会。(1)学生会:首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和管理,马里兰大学的学生会是美国最强的学生会组织之一,有近250个学生团体和俱乐部,经费预算超千万美元,为学生提供的服务项目多、范围广。(2)研究生会:性质与为本科生服务的学生会一样,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服务。(3)教师联合会:保护会员的个人和集体利益,保护个人的教学和研究自由及思想的独立性,调节和管理雇佣合同,监督和影响大学内部管理,参与州政府可能影响到大学的活动。(4)教辅人员联合会:维护大学的教学辅助人员利益,帮助他们与大学的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交涉,包括工资待遇和其它聘用细节,同时也为会员提供其它方面帮助。

三、美国大学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从对美国大学的行政组织架构的简单介绍中,可以看出美国大学行政组织在其运作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大学各行政管理层的权利与工作职责明确

美国大学在机构设置的设置过程中就已对校长职责、各个委员会的职责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如董事会的职责之一是选聘校长,之后便授权校长管理大学,如果校长做事不力,董事会也不会代替校长行使其行政管理权。相反,他们会重新选聘合适的校长来管理大学。校长与副校长、副校长与院长、院长与系主任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上一级不会直接介入下一级的工作,只要认为选定了合适的人选,便放手放权,然后根据职责要求对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二)大学的师生员工都有其组织的委员会参与大学管理

在美国的各大学,教师代表参与学校董事会工作,出席学校董事会议,教师还是校务委员会的重要力量。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委员会在大学行政管理事务中发挥作用。同样,学生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学校事务,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提高学费,学生都有权发表意见。高层管理者特别是主管学术的副校长特别重视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有时甚至带领学生前往政府部门谈判学费等问题。另外,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工作得到学校大力支持,成为美国大学最强大的学生组织。

(三)大学有多个专业委员会管理学校不同业务

大学里的这些专业委员会,一方面有助于将擅长处理某类事务的专业人事集中起来协助校长管理大学,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大学工作效率。因为,大学只会将一些特别事务提交校务委员会研究,而学校的一般事务都是由这些专业委员会来处理。而且,行政管理人员与各级委员会之间不是直接的领导关系,这样有利于委员会提出的意见更为客观公正,行政官员的个人管理职权受到限制,从而保证大学管理事务的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

(四)美国大学的行政事务管理重心在院系

美国大学的行政事务管理重心处于学院一级,学院院长拥有很大的权利。美国大学包括马里兰大学的学院都相对独立,学院的很多事情包括项目管理、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教师的聘任和评价、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等都由学院根据教授委员会的意见来决定。院长对校长负责,校长赋予院长极大的自主权,对院长实行年度目标管理。

(五)美国大学校长的产生过程

美国各大学都非常重视大学校长的选拔工作,而且大学校长的产生过程都有各自的选拔程序。一般大学会将招聘大学校长的信息向全世界发布,欢迎全世界的专家学者应聘该校的大学校长。同时,学校也会向一些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人先发出邀请,也会通过一些中介组织协助大学寻找最理想的人物来担任校长一职。大学董事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找到一位最合适人选来担任大学校长,所以,在大学董事会的领导下,大学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校长选举委员会,委员人数往往超过100人,其中有教授、学生、职员、政府代表、学校董事会成员,社区代表、工商界人士等。校长的选举过程非常严谨与规范,候选校长要经过各种专业委员会考核,并要作多场应聘校长的报告,同时也有许多机会让候选校长了解该大学的基本情况,提供各种机会与大学的各方人士接触。

四、美国大学校长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定位

(一)大学领导的工作职责

1、大学校长的工作职责。在美国,大学校长是学校的象征,有很多决策并不需要校长来决定,各行政职能部门或学院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事不需要征求校长同意或审批,可以由自己决策并执行。在美国大学里最有权力的是学院院长,因为美国大学的学院是相对独立的,学院的很多事务,包括项目管理、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教授与管理人员的招聘等都由院长决定。院长是学院的执行总管,但学院的具体事务则主要由分管的副院长负责实施。美国大学的权力是下放到学院这层次的,由学院自己决策,自行执行,不需要向大学校长汇报。美国大学有一套非常详细而又规范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管人管事,大学校长完全可放心去处理自己的事。如果院长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或做不好学院的管理就将面临解聘风险,其他人不会来代替院长来做本应由院长应该做的事。

美国的大学校长主要负责实施大学董事会的战略决策与发展规划,并可向董事会提交他认为应经大学董事会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大学校长负责领导和主持大学校务委员会的工作。大学校长是学校最高的行政长官,负责大学的一切事务管理与运作。大学的副校长则拥有大学董事会在校长建议下所赋予的权力、义务和职责。

2、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工作职责。美国有的大学设有常务副校长一职,其权力与工作责任明显高于其他副校长。其权力来自大学董事会在校长建议下所授予的权力。校长不在学校,常务副校长就是学校的代表。一般情况下,其他的副校长都经常与常务副校长交流校务工作(也可以向校长汇报)。学校的院系工作会议通常由常务副校长主持,所以许多院系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人事聘用、各项评估等都由常务副校长负责领导,并拥有对这些学院或部门的工作评估权。当然,校长有权力改变副校长的任何决定,但通常这样的事情在美国的各大学都很少发生。

3、大学副校长的工作职责。美国的各大学均设有副校长的职位,其具体的职位数则由大学董事会决定。一般大学会设立分管理国际事务、教学、科研、财务行政、总务运行、对外联络的副校长。副校长在自己分管的工作范围内承担管理责任和行使管理权力。

(二)大学校长的工作定位

1、校长是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根据美国州政府的教育法案规定,大学校长是大学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大学事务的管理与决策权。大学校长是学校发展战略、各项重大事务、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执行者。

2、校长是大学内外重要关系的协调者。美国

的大学校长通常由大学董事会聘任。美国公立大学董事会成员中的多数成员是由政府指派的,但这些政府指派成员的产生也是会广泛听取大学和社区的意见。大学董事会的多数成员虽然是由政府指派,但大学董事会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保证大学的独立运作而不受政府的干预。大学校长同时又要担任大学的校务委员会主席,全面领导校务委员会的工作。学校的许多事务性工作都可能会在校务委员会上进行讨论并做出决策,而有些决策是需要报告大学董事会批准的,所以,大学校长要能很好保持与大学董事会各成员的沟通,让董事会成员能够全力支持大学的工作。大学董事会是从宏观上来把握大学的发展,而大学校务委员会则是更具体地研究和决定大学的行政事务。大学校务委员会下设若干个专业事务委员会,具体执行校务委员会所做出的工作决定。同时也为校务委员会收集和整理有关的项目资料供校务委员会研究使用。

3、校长是大学战略发展的创新者。美国的大学校长具有相当大的管理与决策权,虽然,大学校长的权力来自大学董事会的授权,许多大学的重大决定需要经过大学董事会的批准,但大学校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大学董事会的成员来支持大学校长的管理与创新工作,而且,大学董事会一般都会非常支持大学校长的工作。因为,大学校长是具有极强专业背景的高层管理者,他对于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会有比较成熟的思考,而且大学校长对于如何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管理大学是会有所创新的,如果大学没有发展或者进步,大学校长是无法在学校呆下去的,大学董事会另选合适人来担任大学校长这一职务。

4、校长是大学运作资金的主要筹集者。由于美国大学的起源是由私立大学发展而来,因此,筹资建校历来就是美国大学的主要工作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州政府给大学的拨款有限,加上全球范围的科技竞争日渐激烈,这使得美国的大学校长更要将工作重心转到以对外交流争取资金为主的工作上。

从整体上说,美国大学管理体制一方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重,另一方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又两权分离,相互渗透,各司其责。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分工比较明确,而且,其行政管理的模式是以各个副校长的纵向行政管理团队为主。各纵向的行政管理团队在其授权范围自行处理各自的业务工作。各副校长的纵向管理团队可以直接与其它的纵向管理团队进行沟通联络并开展工作。这种由各个副校长直接领导的纵向管理团队有较清晰的工作职责与较高的工作效率。大学的行政管理基础就是各部门事先就有的工作计划与校历安排表,任何未在计划范围内的工作都是难以执行的。

上一篇:代理合同终止协议范文下一篇:大学科研奖励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