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论文范文

2023-12-08

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高校音乐教学是高等本科院校中的一项教学工作,在高等本科院校音乐教学实践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校音乐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加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者要做到协同发展,共同进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仅仅政治和经济要发展,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也要加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为此,我们应该做到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由此,笔者论述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发展的问题,无论是民族音乐文化,还是高校音乐,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传承实践

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部分不多,我国高等本科音乐教学模式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没有做到两者相统一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应该把涉及国家、社会、人民音乐文化价值要求融合在一起。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民族音乐文化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高校的音乐老师要认识到在教学中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做到重点讲解,在创新和传承中发展,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何被广泛地传播发展,高校教学如何更有效率和目的地运用在学生身上。高校教学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西化,那么如何充分高效发挥高校教学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性呢?是目前高校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有效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学成为主要的问题。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转化和发展

(一)加强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任何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民族音乐文化要结合时代要求,高校教学要赋予民族音乐文化以鲜明的民族特色。首先,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正常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要做到教与学相统一,从而保障教学的量与质。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有机结合教学,不仅改变高校音乐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这样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情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高校音乐教学首先以本民族音乐的发展为目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其次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更好地进行授课,完成教学任务。

(二)高校音乐教学滋养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吸收有益文化成果

在对待我国民族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上,要弘扬自己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不能全部接纳外来的音乐文化,要找到外来音乐文化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部分,去除不良的外来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该吸收、学习世界一切优秀音乐文化,因为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与众不同的,要吸收有益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对待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和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受到外国音乐的碰撞冲击,很长时间发展速度慢,处于停滞不前状态,许多青少年对我国一些民族乐器比较陌生,出现偏激,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受限,这不仅仅需要在高校课堂教学上聘请民间传统艺人讲座到学校宣传,让学生们认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这样才能培养音乐人才,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正确理解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关系

(一)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的矛盾

高校音乐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民族音乐带来了好处,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对知识的认知,但高校音乐教学也有弊端。老师传递音樂知识信息大,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少,这样做很难将知识吸收,这样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是对立统一的,因为在高校音乐文化中,它主要吸收外来音乐文化,逐渐形成现在的高校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常常会感到两个文化相互冲击产生的矛盾。对于思想活跃和敏感的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颖的高校音乐文化,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比较少,也容易在学习高校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时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高校音乐教师及时引导和教学,做到正确理解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是长期的、艰巨的

在高校文化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文化,首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目的。教师为了更好地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通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一味地追求统一音乐文化,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与思维的扩展,没有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传授人们如何抓鱼,还不如传授人们抓鱼的方法。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只让学生知道表面知识,存在着传播途径单一的现象。高校音乐文化教学实践是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传承必须走的道路。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各族人民的精神粮食,滋养着五十六个民族,滋养着华夏儿女,民族音乐文化的流传和发展我们不能急于一时,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它的传播是长期的、艰巨的,不仅需要高校教育来传播普及,也需要民间艺人来传播,这样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和传承。

(三)音乐教学在高校中发展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条件

高校音乐教学是成就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高校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学习文化的过程,学校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学校生活。所以,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大学生也要肩负起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

三、结语

总之,传播民族音乐文化要做到三点:第一,加强学生和大众对本民族音乐的普及,对我国具有民族特色乐器的学习和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扬近千年,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魅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强学生和大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程度。第二,高校音乐教学应该成立自己的本民族音乐社团。高校教师应该发现培养一些优秀学生,成立自己学校的民族乐队并组织比赛,还需要在一些中小学培育零基础的学生,从小时候开始培养对本民族音乐的乐趣,喜欢热爱,这样我国民族音乐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第三,高校音乐文化教学的发展需要理论与现实共存,教师与学生并进,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实践。

参考文献

[1]佟鑫.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2011:11-15.

[2]周丽娟.刍议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12(22).

[3]朴永春.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体现[J].延边大学艺术学院,2013(5):27-30.

[4]刘舒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7).

作者简介:李雨昕(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与表演。

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特别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很久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中就出现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等相关内容,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发达,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音乐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达到了比较成熟完善的程度,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入之下,使两者互相促进,不断融合,进而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优势,在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传统文化 关系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1.028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也正是来自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所以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着重把握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此为基准,牢牢把握这样的抓手,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实现创新的发展,使两者能够不断地创新和融合,并且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和创新效果。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民族音乐主要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具体来说,宫廷音乐主要指的是某些比较典制化的音乐,例如各地不同的祭祀乐、凯歌乐、朝会乐等相关内容;另外一部分是娱乐性的音乐形式,例如,筵宴乐、行幸乐。这两种音乐类型,充分表明宫廷贵族文化的相关侧面,主要体现在皇权之上的自我形象塑造,另外一种就是贵族阶层的一种精神享乐需求。

文人音乐主要指的是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等。它与书、绘画、诗词等相关形式形成了我国传统画中特有的文人文化,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琴,然后是棋、书、画。古琴音乐这种类型所崇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更加关注超凡脱俗,有着比较典型的浪漫色彩,呈现的是一种“清、幽、淡、远”。这种音乐类型与封建社会的中庸思想是十分吻合的,因此在古人的思想追求中也成为修身养性、对人格进行塑造的重要手段。

宗教音乐所呈现出的是我国宗教信仰中的多元化丰富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萨满教等相关类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宗教音乐呈现出独具特点的个性化特色。随着外来宗教的影响和外来音乐以及乐器的进一步融合,使本土音乐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特色,与之前比较浓厚的民间风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宗教音乐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越来越呈现出仪式化的特点。

民间音乐涉及的内容众多,以综合艺术为主要内容,涉及多种类型的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特别独特的存在。它以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在题材、形式、内容、风格等相关方面,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和传统文化共同发展、互相联系,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同步推进、共创辉煌。例如,我国的古诗词中就含有特别优美且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乐,在平仄的交错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音乐韵韵律之美。不同诗词之间所呈现出的长短句组合,通过相关格律的运用也有着音乐节奏之美。在我国的书法作品中,这种类型的书法形式都体现出一种十分强劲的且有不同韵味的律动感,而这些律动也正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深入地观察和探究,也可以看出它所体现的是一种音乐的灵感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清晰的线条、造型,清淡的色调意境,呈现出的也是音乐的流动美感和韵律的美妙。另外,在中国的舞蹈、戏剧等方面和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相关内容和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形成综合性的艺术体验,是一种让人更加耳目一新,而且系统完整的艺术类型。

通过剖析能够明确,在艺术性、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呈现出显著的特色。同时也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和影子,它所折射出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和内在底蕴,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所以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和创新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就需要充分把握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内在底蕴,对其深刻内涵有充分的认知,并对其进行不断继承弘扬和发展,这样才能使两者实现更加有效的融合,体现出全新的韵味。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独一无二的作用和价值。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同时针对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也充分尊重,在中国民族音乐的产生之初,正是来源于人心对于大自然的感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记》)古人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音乐不仅是人们对于大千世界有相对应的感悟而生成。同时,它也能够针对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心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和完善,使人的情绪能够得到安抚,这样能够确保人与自然人与这个世界或者人与人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保持世界的安定和和谐。“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欧阳文忠全集》)更加关注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儒家文化通过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对理想的人格进行塑造,通过这样的方法进一步倡导儒家学说中的仁的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就认为人的修养完善过程中需要音乐的融合,只有通过民族音乐的有效协调和融合,这样才能确保人的身心健康茁壮的发展,对于这个世界有相应的贡献,从而协调内心,使人与这个世界能够实现协调一致。孔子对《关雎》就特别赞赏,认为其中包含着和平寧静的美感,体现的是一种悠远的意境。孔子曰:“《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而对激烈抗争的郑国民间音乐却持着强烈的反对的声音。孔子曰:“放郑声,郑声淫。”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的建筑艺术也是特别典型的代表,在其中传统建筑艺术有着十分显著的音乐线条造型,因此也被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融合音乐的元素是相关的内容,能够得到有效协调,不断的融合完善,这样能够形成一种和谐协调之美。中国古代戏曲家王骥德在其《曲律》中曾经形象地把音乐作曲和建筑物的构造进行相对应的联系,体现两者的相似性,通过建筑艺术和音乐的共同特点进行提取和描述,这样能够呈现出两者的和谐统一的效果。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对不同地区的建筑和不同的民族特色而言,所呈现出的建筑风格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为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中,所涉及的各类方言和音乐特色的应用也形成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由此能够明显看出,在传统文化中,音乐艺术和建筑艺术都是其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艺术性的重要缩影。

三、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看出,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传统文化中,中国民族音乐是其中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有众多内容都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和深刻内涵。因此,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充分体现其特色和深刻内涵,进而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使两者能够实现更加深层次融合,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使其呈现出创新的效果。中国民族音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也注入全新的血液,使其更具备音乐的线条和韵律。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把音乐当作一种技能性、技巧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欣赏的眼光使其具备全新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內涵。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进一步看出,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要针对两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通过中国民族音乐来深刻理解中国的艺术精神,并且把握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理解文化精神,两者能够互相促进,进而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文《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之我见》,《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2]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3] 蓝善管、建华钱《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音乐学专业下的音乐文化学

艺术学已成为当下大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学科门类,其下音乐舞蹈学为一级学科,音乐学为二级学科概念。它涵盖了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以及音乐创作理论等多种学科类型,每一类都需学理、学术支持,或称都要有学术之展开。因此,作为学术研究可针对的音乐学类下所有层面,这是广义的音乐学。当音乐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完成本科学习进入到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知识趋于深入,这为其走向社会所从事的职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音乐学教育从专业音乐院校发端,这是狭义的音乐学概念,主要指专门以音乐学理论为研究方向的学科。它突出理论学习而非技巧技能用于创作与表演的出色展示。换言之,这个学科的学生在对音乐的演奏、演唱以及创作的过程(音乐本体之上应用技法理论架构)有基本把握的前提下更重学理认知,强调语言表述与逻辑思维、思辨的能力。作为音乐技巧与技能(或称音乐表演)为专业方向的学习,在技艺的基础上首重形象思维,但作为理论研究方向则是要把握音乐形象思维的前提下侧重逻辑思维,否则便不是一名合格的音乐学系毕业生。

既然学科门类为艺术学,专业音乐院校或是师范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音乐系科的学生其所学专业当然是“艺术”,这是很明确的认知。我们的音乐教育体制基本沿袭欧美专业音乐教学模式,音乐被定位为美育范畴,有专门群体创造并承载音乐形态以供社会欣赏、审美、娱乐等诸种功能的需求。社会既有对音乐形态创造的教育,也有以音乐形态对社会人群实施审美的教育,重点在音乐的创造以及从审美和心理学视角进行把握,重音乐艺术自身发展,如此形成学术思维定势,这是对音乐艺术的审视。所谓音乐学是诸种音乐形态创造、承载与审美之学,既有音乐学依此进行课程设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学术理念不断出现,这既有外来因素,也有文化自觉。人们发现,既往沿袭或称效法的音乐学(这里侧重狭义)教学模式并非唯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参加了《世界各国音乐院校名录》一书的翻译工作,书中介绍美国大学培养专业演奏、演唱和创作人才更多在专门音乐院校,招收的研究生多与音乐创作和表演关系密切,但作为音乐学专业教育还有另外一种途径。美国近两千所大学中有一千四百余所大学设置音乐学专业,而音乐学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多以综合性大学为主导实施培养。从相关课程设置来看,综合性大学音乐学专业的本科阶段都要掌握一门音乐表演技艺,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比专业音乐院校比重要大,这显然不是以创作和表演为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音乐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强化了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学科意义,实际上是将音乐学明确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以理论研究为重的学科建制,这样的建制是要借助于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术优势。当然,综合性大学也有侧重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研究生教育,但教育的目的多为社会多层面的音乐教育培养师资,不是为舞台表演所专设。

有这样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即音乐学界所推崇学术方法论代表人物多来自综合性大学的音乐系科。以民族音乐学为例,这是文化人类学与音乐学的有机结合。文化人类学作为学术方法论重在把握当下社会中活态的文化事项,这其中当然也涵盖了音乐。也就是说,文化人类学既可作为独立的学术论域,又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撑。在这种意义上,诸种艺术门类都可借助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方法论或称学术理念进行相关学术探讨,如此产生所谓艺术人类学、美术人类学、戏剧人类学、影视人类学、舞蹈人类学等学科。有意思的是,同样是与人类学结合音乐学界对其命名却是为民族音乐学,依在下看来其实就是音乐人类学的意义(虽然也有声称差异者)。

作为一个世纪以来成为显学的文化人类学与以上这些艺术门类组成的“新学科”,基本都在综合性大学相关系科中产生,如此方显学术的交叉与整体性,而这些学科所研究的领域恰恰不是各自艺术门类的专业院校以技巧技能为重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这是对人类社会中被认定为艺术的形态从文化视角进行整体解读的意义。

以上是以民族音乐学为例。其实研究音乐学的方法论常与时俱进,随着学术进步总会有新的理念和方法论不断被创造出来。当然,专业音乐院校的学者从事相关研究同样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论。但所谓术业专攻各有侧重,欧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者更多围绕艺术的意义展开,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也多有选择,更何况这些专业方向自身也有研究不完的选题以成为自己的特色(中国的音乐学专业设置之初是在专业音乐院校,因此在侧重艺术本体研究的同时有扩展的意义)。而综合性大学中每个学科都会有系统性的方法论,学者们在各自领域不断耕耘创造的同时又吸纳互融已然成为趋势,这给学科交叉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音乐文化学的研究亦不可或阙。

所谓音乐文化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大背景中与音乐相关的诸种事项(当然涵盖对音乐本体的认知,对创作、表演自身的研究以及从艺术、审美、欣赏视角加以把握)。我们看到,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担当绝非仅是审美与欣赏,而呈现多功能为用的意义。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多种功用仅以艺术视角显有不足。要认识多功能为用的意义,显然不是以音乐创作和表演为重的专业音乐院校关注的重心,需要研究者学术视野的开阔、知识结构的调整与知识面的拓展,这些恰恰是综合性大学的研究优势所在。所以说,作为以理论研究为重的音乐学专业(特别是研究生层次,涵盖硕士生与博士生)以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显现更为全面的意义。音乐学当然不能离开音乐自身,但仅就音乐自身研究显然不是综合性大学音乐学教学的整体意义。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国音乐学专业现状

多年前我著文探讨了中国高校音乐学专业的设置情况,认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培养模式以创作和表演人才为中心,以致在音乐学院里有这样的话语“音乐学、音乐学,搞不了音乐的才去学”。如此认知乃培养模式所决定。在这样的理念下,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系更多围绕创作与表演的相关研究展开(这是欧洲专业音乐的培养模式)。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大陆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乃至理工科大学中的音乐院系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这些院校设置音乐院系的初衷各异)。师范院校当然首先是为中小学和社会音乐教育培养师资,但也自觉不自觉地向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看齐;其他类型的院校既有以艺术表演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也有以活跃学校文艺生活为目的者,多数在培养模式上有向专业音乐院校靠拢的趋势。这表现在压缩史论课程和文化课的空间,学生的活动范围多在音乐院系之内。作为师资培养同样需要高水平奏唱以及音乐创作的基本技法,研究生阶段也需要对教育模式进行深层把握,这种模式无可厚非,然而这些院校所设置的音乐学专业却少有办出自己特色的。在中国的综合性大学能够依音乐文化理念为培养模式(重在研究生教育)者可谓凤毛麟角,不用说本科生、即便是研究生也很少跨系、跨专业选修,只是在本学科中“打滚”,这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综合性大学办音乐学专业的意义。应该明确的是,师范大学也属综合性大学,利用好则显现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优势。学生自身缺乏学科交叉意识尚情有可原,关键是教育者应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应鼓励或以制度的方式约束学生很好地利用这种学科优势。

音乐学专业首先应是理论专业,作为二级学科泛化意义上的音乐学不是本文所要论证的。我们需要音乐创作与表演型研究的专门人才,即便是在侧重理论的音乐学专业教育中也有作为艺术的类型和作为文化的类型,这两种都有需要(作为艺术类型也应适当增加文化课程的内容,毕竟艺术修养不可或阙)。我们不必将这两种类型搞得形如泾渭,但至少在培养模式J:有所区分,明确有以音乐文化为研究方向的类型,这恰恰是综合性大学(涵盖师范大学)更具学术和学科优势者。以音乐文化为研究方向的音乐学专业怎样设置课程应该认真考量。在下以为,首先要明确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之关系,研究各有侧重,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也只有在明确的前提下方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音乐文化应该成为音乐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向,如此我们的讨论更具现实意义。

音乐学的多视角与知识结构调整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音乐学科以音乐艺术为认知,其并无不妥,这里只不过强调要在这样认知的基础上加以拓展(所谓拓展则是要跳出既有的学科思维定势),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以及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多种功能性意义上把握。音乐是独立的门类艺术,更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不仅仅是音乐厅和相关场馆中的存在,如何认知音乐之存在是我们应该辨析的问题。如果认同音乐作为文化的有机构成,我们就应以这样的视角来把握和辨析其内涵,如此研究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呢?研究思路和研究理念如何拓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多种音乐学术刊物设置了音乐学新学科理念的专栏,时常刊登一些新学科介绍,诸如音乐社会学、音乐民族学、音乐民俗学、音乐地理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符号学、音乐批评学、音乐声学等等,这些是为学科的意义。除此之外在哲学层面则不断有新的理念引领学术潮流,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符号学等等,它们又多被认定为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从音乐学视角,这些无论学科还是“主义”多是既有学科理念与音乐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就传统学科来讲,所谓一史一论,史即为纵向、历时性脉络,而论则更多从横向、共时角度展开。将音乐学与学科和“主义”结合其实就是针对具体研究对象的视角和切入点,毕竟从这些视角对音乐文化进行整体研究会更加有意义,它丰富了对音乐文化的整体认知。如果仅仅从艺术视角看音乐,可能产生不了这些理论,若从文化角度认知音乐,则可见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多样性,无论史还是论的建构都彰显其丰富性内涵,这是对史论深层挖掘的意义。由此可见,诸多学科之于音乐文化学研究意义重大。应该明确,各个学科自身都是在学术发展过程中为学界逐步认知,在认知过程中形成论域与方法论的规定性。既然是为独立学科并对音乐学整体研究有益,既然学界已将这些学科的研究理念用于音乐学研究,在互融过程中形成新的学科理念,这就是多学科交叉的意义。这种交叉性新学科既可独立存在,又丰富和充实了史论学科的内涵。我们应深入把握这些学科既有方法论及其自身拓展的意义,如此与音乐学相结合方能真正有效。更进一步讲,专业音乐院校中显然没有各学科都配备相关教师的必要,这就是我们说音乐学专业应设置在综合性大学的意义所在。研究音乐文化,特别是在研究生阶段,应该将课业分为三类: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非音乐专业课(这一点我已经在注②的《思考》一文有所辨析),前提是在综合性大学中这种跨系选课从制度规定性上成为常态。就我本人的体会讲来,虽然我们可以借助已经形成的交叉学科以把握诸种学术理念,但我更倾向于从各学科的原点以行把握,从本义上认知并再考虑学科交叉的演进(形成交叉学科之后的发展),会更有实效。

如果确立了音乐文化的整体理念,我们就要看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究竟有哪些功用(即功能和作用)。如果仅认知音乐为艺术,则更多从音乐本体以及立美与审美的视角,缺失或称弱化他种视角;当我们认定音乐是为文化的有机构成,把握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多层次为用,除了以上层面,当然就要从多视角观察其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以及发展脉络。这也就是我们所把握的音乐之礼乐与俗乐双重作用,音乐在社会中具有礼乐与俗乐两条主导脉络的意义所在。

讲音乐文化似乎是在强调社会人群对音乐的附加性意义,然而音乐也是人类创造的,就是人类社会对音乐附加性意义的认知,方使音乐的功能性更强,更具丰富性,如此也促进了音乐形态自身的发展。换言之,有用才会发展,是社会赋予的多种功能性促进了音乐自身发展,并在发展中融入区域人群的特殊观照从而使得音乐具有区域特色,这也就是何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的高峰期诸子百家都对“乐”显示出极大兴趣的理由所在。何以孔子有礼、乐、射、御、书、数之学科类分,何以将乐与礼并置,何以哲学界说两周总会讲到礼乐文明,说模式也好,说仪式为用也罢,毕竟这是乐承载的意义,这些都值得考量。

乐与人类社会伴生,从起源阶段人类便赋予其太多的“意义”,诸如巫术起源说、异性求爱说、模仿自然说、劳动起源说,多是从具体功用中产生,之后在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审美的理念上将音乐形态划分出多种类型。依在下看来,这其中最为重要的类型便是礼乐类型和俗乐类型,在每一种类型之下又呈多样式、多风格。产生这两大类型当然受制于多种功能性为用理念,可以说这多功能性为用的理念左右了音乐的发展,并为各自类型的音乐形态和用乐方式打上了鲜明的印记,把握这些则可认知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色所在。

所谓礼乐类型,是与礼制/礼俗仪式相须固化为用的用乐类型。乐作为人类社会表达情感的特殊形态,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人类社会有仪式性用乐诉求,礼乐形态由此而确立。需要明确的是,仪式用乐诉求在形成观念并加以固化之后,可以规范、拓展、增减仪式用乐的品类,却是一以贯之地存在,不会消解,毕竟这形成了用乐的模式,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在认同的前提下,从国家意义上以制度规范,形成不同类型的仪式用乐样态。礼制的类型不同,诸如吉、嘉、军、宾、凶,情感表达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仪式用乐风格,这是仪式用乐情感表达的丰富性意义,即如崇敬、庄重、肃穆、威仪、豪迈、哀婉、欢悦等等。仪式用乐同样可以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只不过这种用乐形态与仪式相须,更多用于群体性场合。所谓俗乐类型,是日常生活中非仪式性表达的用乐形态。这些形态既可用于山野,亦可用于花前月下,更可用于殿堂庭院,总之,一切非仪式性场合的用乐形态都可以纳入这种类型,因此具有广泛性,体现出人类以乐表达情感的多样性。我们看到,用乐由仪式以为区隔,但并非所有的乐都是这样泾渭分明。比如说,隋文帝赋予礼乐中的雅乐为国乐意义,这国乐——雅乐只能用于特定的仪式场合,而且是国家最高礼制仪式类型中为用,这样的乐与一般百姓无缘,在这种意义上,雅乐具“纯正性”意义;而有些仪式有时会将一些俗乐的东西拿来用于仪式之中,在这种“混淆”的意义上使人难以辨析其究竟是礼是俗,这种状况常常是对于一些礼俗仪式为用(民间)的场合如此。

既然有这么多的场合为用,乐在这些仪式和非仪式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值得探究。我们应把握这些仪式和非仪式场合的深层内涵,这便是多功能、多仪式类型为用的意义。再有,仪式场合从国家层面上是为制度规定性,因而我们要梳理制度的意义,以及承载这些制度下用乐的乐人管理和实施的机构,这又是制度学的范畴(一个大的学科概念,涵盖音乐形态自身所形成的制度)。我们当然还要把握制度规定性的意义上乐之存在,这里有乐队组合、音乐形态等,还要有音乐本体中心特征(律调谱器)的把握。在民间礼俗中亦有仪式性用乐需求,其与国家礼制仪式用乐有怎样的关系,其乐是否有相通、相同与相异,同异之间有怎样的互动,礼俗是否亦有制度的意味,其内在的文化信息都值得辨析。

从另外一个视角,无论礼乐和俗乐,都可以声乐和器乐形态划分。至于声乐形态,除了旋律意义外我们当然要从语言可及的内容上以行把握,诸如其词格、句式等,它涉及语言学和方言学等诸多层面;至于器乐也是如此,其调式、调性、旋法,其乐队组合的类型性等,都要深层辨析。还应关注的是,在中国记载用乐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要把握这些,则需掌握古汉语及至训诂学、目录学、校雠学、音韵学、文献学、方言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否则面对古文献我们便无从下手,或称难以把握文献的准确含义。即便从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地理学等视角与音乐相接,同样也要对这些学科的基本论域和方法论进行实质性把握,而非仅是表层意义,如若不然,又怎么能够声称运用了这些学科的方法呢?

将这些进行辨析之后我们会发现,研究音乐文化的确不是泛泛而谈,也不是“两张皮”式地所谓研究,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以为支撑。以上这些学科是进行音乐文化研究所应侧重者。还应考量自然科学与音乐学研究的关系,诸如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对音乐形态进行研究,这又是很大的一片开阔地。当然,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将这些尽习,至少应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去调整知识结构,明确这一点则显现出综合大学的优势所在。再有,既然这些多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是否可以将其交由这些学科以行研究呢?显然不是这样,毕竟他们没有对音乐本体有基本把握,由此也缺失音乐的视角,在这种意义上音乐文化之研究显然不是这些学科所能够代替的。

以音乐文化研究为方向的音乐学人才培养

把握了音乐学专业以音乐文化为研究方向的内涵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我们对综合性大学培养这种学术人才的优势也进行了辨析。综合性大学具备多学科优势,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修相关课程。当然,大学应注重开放性,取消学科壁垒,积极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要培养学生积极调整知识结构的自觉意识。至于当下已经形成的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又该如何呢?在下以为,中国当下所形成的模式有其历史因素(即在音乐学专业创始阶段建立在专业音乐院校之中),我们需要这种培养模式,但中国音乐学的教学与研究模式应该两样类型齐备,从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的双重视角对中国音乐形态自身以及历史和现状乃至发展进行综合性研究。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学教学也有拓展。在20世纪末,诸如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在探索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就是与某些综合性大学积极沟通,或联合培养,或承认相关学校的学分,鼓励学生跨校选课。这种举措既从基础知识人手、又为研究的专业知识调整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展创造有利条件。数十年来,这些专业音乐院校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因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进行有效调整至关重要。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整,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同样可以从事音乐文化的相关研究,这当然要从制度上加以保证,诸如在硕士与博士研究生阶段要求学生必须有非音乐专业课的相关学分,具体科目或经充分讨论,或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商讨后做出选择,并报请教务部门批准实施。

以西方专业音乐为参照系的中国音乐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重在从音乐艺术层面进行辨析。我们当然可以循此来建立中国的音乐艺术史,但我们应该看到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多种功能性存在,认知多种社会形态中音乐存在的深层内涵,考量“乐”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存在,既辨析音乐自身又对其在文化整体中的意义全面认知。这是我们认定音乐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明确这种认定,我们音乐学的研究成果方能够与大学术界接轨。诸如音乐民俗学、音乐社会学、宗教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等学科,从学术的意义上讲,我们与大学术界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研究对象,只不过是从音乐的视角切入,在整体把握音乐在民俗、社会、宗教等场合所肩负的作用与意义的同时,还要对其中的音乐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并认知何以在这些场合会有音乐存在,音乐在这些场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等。有意思的是,在以音乐艺术为视角的相关研究中,常常将音乐形态单独抽取出来加以辨析,诸如研究者在实地考察时更多将音乐艺人所承载的音乐记录下来做相关的音乐分析,却不去考量这些音乐形态何以会在民俗、礼俗、社会、宗教等场合存在,如果不在这些场合中为用,失去了文化认同,艺人们失去了民间礼俗、生活来源等多种支撑的意义,这些音乐形态是否还能够活态承载与延续都值得考量。换言之,这也就是从这些学术视角把握音乐形态存在的意义所在。

所谓学术特别是学科的意义都有主观性因素在其中,如果能够将学术研究引向深入,就要看研究者在面对具体研究对象时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有怎样的视角和学术视野。并非所有研究对象都要将这些视角过滤一遍,但要将研究引向深入,就要看研究者在面对具体的研究对象时怎样合理地使用学术方法,而这些学术方法和视角的采用,就要看研究者自身是否有学术敏感的把握了。俗语云:想到了方可以去做。如果想不到,就谈不上去做。当然,即便想到了却由于知识结构难以驾驭,同样也很难做到。

产生以上认知也许与我自身的体验有关。我在《学术理念养成与探索的意义》中谈到大学毕业之后在山东昌潍师专因讲授“中国音乐史”课程感受知识储备不足,因而到中文系旁听古汉语、古典文学、现代汉语;在进入厦门大学读研时又相对系统地选修中文系、人类学系、哲学系相关课程(几乎拿到超出学位要求一倍学分的经历);在中央音乐学院读博又去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大学选修相关课程。知识结构一直在调整,知识面也随之拓宽,在这种多学科学术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术理念的吸收、碰撞中,学术视野打开,研究也会随之深入。这是我在相关研究领域从经验与教训中所有的体会。如此,我们的研究方能够真正与大学术界产生学术对话,而不是关起门来自言自语,关键是我们通过调整搭建起与大学术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发出属于音乐学界的声音。

我们欣喜地看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学术界越来越多地从音乐艺术的研究拓展到了音乐文化研究,因而具整体意义。中国音乐学术界已经把握住了音乐学的发展趋势,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趋势在于学术的拓展意义——并非是否定既有,而是拓展。也就是在这种意义上,即便是从艺术视角以及审美视角,拓展之后也会彰显其丰富性内涵,音乐学研究会对既有的研究领域有深化和促动。我们的音乐学研究需要双管齐下,既有艺术视角,又有文化视角,在这种双重或多重视角下,我们的研究方能真正引向深入。还应明确的是,西方音乐学也并非是一种视角,诸如民族音乐学以及音乐社会学、音乐民俗学等多种学科恰恰是西方音乐学界已经走出的路。在这种意义上,方法论应该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以此去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殊内涵,而不是套用某些理论亦步亦趋。将中国音乐学的学问做好,方能够为世界音乐文化提供中国样本。以音乐文化为重的研究人才究竟应该怎样培养,或许我们已经给出了答案。

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提出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要注重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使其认识和理解音乐文化的不同种类,各个区域要结合本地音乐文化在开展音乐课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音乐资源。江苏地方音乐形式多样,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地方音乐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地方音乐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此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音乐;小学音乐教育;文化传承;运用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地方音乐教育旨在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促使学生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的音乐文化,使其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地方音乐教学,有助于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和精神。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提炼地方音乐文化特色,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地方音乐素材,从地方音乐文化中筛选合适的音乐素材,运用不同的策略对学生渗透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思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 营造氛围,提炼地方音乐文化特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环境,注重对音乐教学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利用周边环境熏陶學生的艺术细胞,使其充分感受地方音乐的艺术魅力。首先,创设具有地方音乐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艺术长廊,结合本地区的音乐艺术形式,反映出具有江苏特色的地方音乐特色。如民歌、江南丝竹、古琴、戏曲、舞蹈等,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其次,增强学生的听觉体验。即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在学生自由活动时播放有关音乐,可以相应地融入本地区音乐内容,如播放民歌《茉莉花》、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红》等。再者,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欣赏一些本地的乡土音乐艺人或音乐家的表演,营造学习氛围。最后,还要借助教材和地方音乐资源的有效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地方音乐资源,积极参加有关的地方音乐研讨会和观摩课程,学习一些地方音乐推广方式,以此为传承地方音乐提供有利的平台。教师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将地方音乐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入小学音乐课程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 筛选音乐素材,拓展多种渠道融入音乐教育

(一)从教材中挖掘地方音乐素材

音乐教材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教师要积极利用教材发掘地方音乐素材,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促使学生对地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地方音乐素材,并对其加以利用,使学生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进一步了解了本土音乐艺术,既培养音乐素养又提升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从地方文化资源中寻找音乐素材

在音乐课程改革中提出地方和学校要充分发挥地方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的教育意义,开展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内容。随着江苏省有关地方音乐文化管理部门对地方音乐的大力推广和创新,出现了很多独具本土特色的音乐作品并广为流传,如昆曲《窦娥冤》、二胡作品《二泉映月》、歌曲《姑苏风光》《孟姜女》等。由此可见,将生活中的地方音乐文化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拓展知识面能够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且对于传承江苏的地方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选择激发学生兴趣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

地方音乐素材融入音乐教学中,素材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能够激励学生意志品质,同时能够对学生进行道德文化的熏陶,歌词、唱法要明快、朗朗上口,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兴趣,感受音乐魅力。此外,素材还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地方音乐的特色和生活情趣。

四、 地方音乐素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方音乐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反映出社会和不同区域之间文化的不断进步。在小学音乐课堂融入地方音乐素材旨在对其进行地方音乐文化教育,希望每个学生通过地方音乐的熏陶和学习不仅能够会唱家乡歌,会跳家乡舞,而且能逐渐理解地方音乐文化的内涵,从而促进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江苏地区的音乐表现形式比较广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引入地方音乐,来对教学内容加以补充,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融入地方音乐

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地方音乐教学可采用以下方法:第一,要反复练习演唱和演奏,使其达到理解音乐内涵,掌握学习方法的目标,为下一步的课堂实践打好基础。第二,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详细设计,同时要介绍一些本地的文化、习俗等便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第三,可组织学生搜集一些地方音乐素材或资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练唱、聆听欣赏等方式感受这些音乐的魅力,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在地方音乐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于方言和衬词的学习。如在学唱《姑苏风光》,先播放音乐,并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哼唱歌曲。在唱完歌曲后,教师可介绍歌曲背景:它是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选段,歌曲主要唱出了对苏州美景的赞叹之情。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听听该歌曲是运用哪里的方言进行演唱的,以此为契机为学生渗透吴文化。然后教师可利用琵琶弹唱为学生再演唱一遍(或借助多媒体教学播放音频资料),并引导学生运用吴语依据歌词音乐的节奏感唱读歌曲。教师用钢琴伴奏,让学生对歌曲的难点进行单独练唱,重点引导学生一字多音的唱法。在钢琴伴奏的练唱过程中,可让学生分为小组或男女声部进行演唱。这样的课堂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反复倾听和体会,降低歌曲学习的难度,既能让学生学会歌曲,又能让“吴”音乐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在了解这一文化后让个学生再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做一些兰花指、手腕花的舞蹈动作,体会歌曲的魅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地方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地方音乐的热爱和体验,可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姑苏风光》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吴地音乐文化,可以为其展示苏州地区的地图,由于其范围广泛,形成的音乐文化有所不同(用多媒体展示“吴地”音乐形式),通过不断发展最终通过语言和音乐艺术的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地音乐文化(用多媒体展示吴地的一些民间乐器和舞蹈等),教师最后为课程做出总结。这样在教师简单的讲解中,促使学生了解“吴地”“吴语”,进而感受由吴歌、吴乐、吴舞形成的吴音文化,在地方音乐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开阔了视野。

(三)运用实践活动传承地方音乐

江苏不同地方的音乐文化形式多样,每到节假日,一些乡土音乐艺人或爱好者便会聚集在公园、广场等地唱民歌、跳舞、戏曲表演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为音乐课程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多种形式和发展平台。第一,可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活动。首先,在教《献给人们献给党》《生起了炉火架起了桥》课程时,通过听赏歌曲,教师向学生介绍江苏的地方戏曲,使其感受不同戏曲的特点,如锡剧,它兴起于无锡故得名,其特点是民歌和说唱形式相结合,曲调优美抒情,极具江南特色,作品有《双推磨》,此外还有苏州评弹、扬州评话等。通过了解地方戏曲能够让学生逐渐喜爱上这些地方艺术形式。其次,在不同的音乐中融入地方方言,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味道。如,为了让学生对歌词加强记忆,可让学生用方言来念一念歌词,体会它的地方特色。通过对比体会不同的地方音乐的艺术形式。如听赏京剧《林海雪原》、锡剧《红色种子》或扬剧《红嫂》等,这些都是表现革命精神的经典曲目,既能让学生在音乐熏陶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又能接受到革命精神主义的教育。第二,可在课程拓展中进行实践活动。如在学唱完《姑苏风光》后,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一些类似的民歌,并让学生了解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如《拔根芦柴花》《杨柳青》《茉莉花》等,有的学生通过收集《茉莉花》的信息,知道了该歌曲很早便已流传到西方,并逐渐享誉海内外,在著名的欧洲歌剧《图兰朵特》中,该歌曲是被引用多的江苏民歌。通过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此外教师引导学生以《姑苏风光》的旋律来创作歌词,使用方言来歌唱自己的家乡。如学生创作通州方言版的“通州风光”。通过这样的课堂即兴创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音乐的热爱之情。第三,可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在多种地方音乐的熏陶之下,让音乐的学习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性,教师可组织学生创建合唱队、舞蹈队、乐器学习小组等,依据本地区音乐的地域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在校内进行汇报演出,参加校外的比赛等,使学生在各种活动实践中发展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

(四)借助不同的地域音乐文化拓展学生认知

教师在音乐中融入本地音乐文化的同时,還要注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或国外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文化,感受更多的音乐形式和多元化的音乐魅力,打破学生对音乐文化认知的界限,开阔眼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欣赏和品评能力。如在学习《跳吧!跳吧!》时,教师可引入《四小天鹅舞曲》,让学生感受欧洲的音乐文化。在学习《唱的幸福慢山坡》时,教师可引入北方不同地区的民歌或舞蹈形式,让学生结合本地音乐文化体会我国南、北地方音乐文化的不同风格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知音乐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通过对地方音乐文化资源合理、科学的开发,就可以逐渐实现对地方音乐资源的有效利用。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舞蹈或乐器的常识性内容,还要从中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使其增强对地方音乐和文化的了解,树立文化自信和学习自信,培养学生对地方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并让其真正理解和感悟到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文化的象征。

参考文献:

[1]季雨茜.地方音乐课程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及研究综述[J].艺术评鉴,2020(14):103-105.

[2]褚小波,柯兴,喻晓琴.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9(26):3-7.

[3]李畅.安徽谢郢锣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J].北极光,2019(6):53-54.

[4]石坤.对乡村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以四川凉山白乌镇小学彝族特色音乐教学为例[J].戏剧之家,2019(10):192.

作者简介:

唐素,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学。

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音乐艺术是特定文化的产物,脱离了文化,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章概述了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概念,明确了两者间的联系,并就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协同发展的实现提出相应对策,意在为音乐艺术的长足、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传承 发展 专业门槛

音乐艺术虽然不是主课,但是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课程,跟生活息息相关必不可少,与文化课相辅相成。如何正确的看待音乐艺术就成为了重点,即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吸收丰富音乐文化知识又要借此放松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

一、音乐热

步入二十世纪音乐文化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的为孩子进行音乐兴趣教育的选择,往往不顾孩子本身的感受,盲目的选择一门或者多门音乐艺术类教育逼迫或者机械式学习,这是音乐学习上的一大难题,家长往往不了解孩子的喜好,不分辨孩子对选择科目的感受就做出选择,这样很容易造成畸形教育。不喜欢的东西往往不愿意付出努力,往往是浪费了时间、生命和金钱,这都是音乐教育的盲区。

二、音乐门槛

随着大学热,学生们为了上大学往往就音樂类专业作为门槛。顺应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各大高校扩招,大学里的艺术类院校就成为了学生们上大学跳板。短时间的学习音乐考大学,大学门槛太低造就了专业和非专业门槛模糊不清,大家认为只要是会就能行;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给高师生源上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考生质量大幅度滑坡,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选择什么样的生源作为培养对象,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整体素质。一些学校甚至利用一些卑劣的手段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往往优秀的孩子被一次次错过。而艺术类院校的文化也成为了老大难,通常艺术类院校比较注意专业能力,相对忽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和综合素养,这种招生方式已经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负面影响。

三、音乐教学方式腐朽不堪

七八十年代的教学课堂里并不重视音乐的存在,有些甚至不开设音乐课堂,有些孩子到了大学才知道有音乐课;而音乐课上也跟文化课教授上无太大区别,老师拿着书本繁琐无谓的念一些没有基础的学生根本不理解的理论知识。毫无生气的教学模式导致中国音乐文化士气低迷。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音乐教育高度上升从而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地位有所提高,短几年内音乐机构仿佛一夜出现在人们的眼中,音乐真的变得重要了吗?据了解,一些学校小学生毕业后往往只会唱几首儿歌,而初高中生由于学校抓质量抓升学率音乐课进行的稀稀拉拉,有些学校开设音乐课只是摆设。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式让中国音乐教育腐朽不堪。

四、落后音乐不间断崛起直接或间接影响音乐教育

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歌手如雨后春笋不断崛起,经典歌曲仿佛已成昨夜黄花,兴起的大多是一些不堪入耳的音乐。这类音乐作词不堪入目,作曲简单。影响高深艺术文化的传播,学生们受此类音乐的影响变坏,变得不爱学习,间接影响了各类成绩下滑。传统曲目变成了他们眼中的老古董,抵制排斥正规音乐教育,给文化教育和音乐教育带来了难题。

解决上述问题建议:

(一)认清学音乐是为什么

让家长了解什么是音乐,怎样选择音乐教育,如何正确的看待音乐教育。了解自己的孩子想要什么想学什么,怎么看待音乐。音乐是一门语言能让人感受到平常所不能感受的东西。往往刚学习音乐的孩子岁数不大,对于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积极性高。家长要让孩子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对音乐所抱的态度,避免一时兴起产生念头随之消极对待,此时家长就要做出相应对策对其鼓励教育。

(二)加强高校监督力度

我认为高校音乐教育招生的基本观点应是:在测试内容上注重文化和音乐及全方位综合素养的考察,力求杜绝人情因素,中饱私囊,专业和文化相加。我认为专业艺术院校不但要注重专业条件,方法技术等,更该注意音乐理解和表达方面,着眼点是音乐天赋、可塑性、音乐悟性等,为了防止录取途中出现黑哨等现象,考生可以安排到专门考点当场录音,由专门的人员统一评分。一旦发现徇私舞弊行为取消考试资格三年内不予参考资格,音乐笔试类题目安排机房,学生统一在计算机上答题,随即在题库里抽取一百份样卷,做到人人题目不同,杜绝提前泄题和互相抄袭行为。对派去招考的老师进行隔绝式住宿,除了考试当天不予随便走动,杜绝通信来往。大大降低低素质招考问题。

(三)引进优秀教师国外先进教学方法

学生音乐素养取决与老师教学经验对音乐的看法和学校对音乐的重视程度。杜绝音乐课如一潭死水的出现,老师多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一些小活动来增加学生的课堂情绪,利用肢体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音乐,只有孩子们去亲身体会,才能让音乐变成自己的。自己多实践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引进国外音乐教育,国外的音乐教育具国内音乐教育有领先地位,中国的音乐教育本就是国外引进,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合璧来教习孩子,让孩子在日常文化学习中学习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四)市场加大力度管理

当今信息化社会,利用网络犯罪现象成风,要加大对网络的管理,要刮起一股讲文明,树新风的好习气,学生从自身思想上杜绝不良音乐带来的负面影响,自我规范、热爱学习、热爱生活。适当了解传统音乐,中国古典音乐,争当宣扬中国国粹艺术的小先锋,回唱经典老歌,红色歌曲,促进社会生活的进步,使音乐往好的方面发展。

综上所诉,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是息息相关的。二者不可或缺,音乐文化往往影响音乐教育的方向,而音乐教育又从而改变音乐文化趋大众之所向,陶冶人民大众的情操,放松心情愉悦心情。音乐文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着不能忽视的地位,而音乐教育随着近年音乐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也加大了力度改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音乐家,侧面上推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

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古筝是中国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在漫长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古筝艺术通过自身的发展及其完善,不断填补了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空白,推动着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古筝艺术对中国音乐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呈现等两个方面探讨了古筝艺术与中国音乐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古筝艺术;中国音乐文化;文化特色;文化底蕴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个性鲜明,被人们视为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乐器,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享有“东方钢琴”之美誉。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历经千锤百炼,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所描绘出的古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其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本文将探讨古筝艺术与中国音乐文化的关系。

古筝与中国音乐文化的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古筝对中国音乐文化特色的呈现上,而且又体现在对中国音乐文化意蕴的展现上。

一、古筝艺术对中国音乐文化特色的呈现

对中国音乐文化特色的呈现,古筝艺术主要是对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呈现。

(一)古筝艺术对民族特色的呈现

民族性是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的各种艺术的生命,也是中国音乐文化与古筝艺术的生命。古筝对中国音乐文化民族性特色的具体呈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写意化民族特色的呈现,写意化与写实化是中西文化与中西音乐文化的一个主要区别:“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写意化要求形神兼备、写意传神,以简练的手法,写出对象的神衷。“写意”一词,最初源于中国绘画,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原指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以表达作者的意象,又称“相笔”,与“工笔”相对。写意化是中国所有艺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特色与美学特色,当然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色。古筝对写意化民族文化特色的呈现,是很鲜明、生动、浓重的。在这方面,有许多有力的例证。例如古筝曲《寒鸭戏水》,就通过简练的乐曲结构,描绘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动人画面,并借拟人之法,表现出人的乐观主义情怀。

另一方面是民族音乐风格的呈现。中国音乐风格受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的决定与影响,形成了真挚、朴实、含蓄、婉曲等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古筝对这些民族音乐风格的呈现,也是很鲜明、生动、浓重的。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有力的例证。例如古筝曲《叹颜回》《哭

周瑜》,都是情感真挚、朴实的经典之作,前者表达了对孔子弟子颜回英年早逝的惋惜悲痛之情;后者表达了对少年气盛、英年早逝的周瑜的惋惜、悲痛之情,其情感的真挚、朴实,极具中国音乐文化的民族特色。

(二)古筝艺术对地域特色的呈现

地域性是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愈浓郁,民族文化特色也愈鲜明,这正如鲁迅所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

古筝对于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呈现,也是成功的。例如在演奏风格上,就形成了以地域特色为重要标志的许多艺术流派,其中以清新泼辣、粗犷豪放的河南派,华丽明快、悠扬铿锵的山东派,色彩丰富、韵味隽永的广东潮州派为代表,并有江浙派、客家派等多种不同地域风格的艺术流派,可谓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三)古筝艺术对时代特色的呈现

一切艺术都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创新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才能适应时代,永葆其艺术青春。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就在于它的时代性。民族性与地域性都不是僵化的,而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

古筝艺术在呈现中国音乐文化的时代性特色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团中的古筝演奏艺术、“女子十二乐坊”中的古筝演奏艺术,都具有创新的21世纪的时代性特色。

二、古筝艺术对中国音乐文化意蕴的展现

古筝与中国音乐文化的密切关系,更表现在古筝对中国音乐文化意蕴的展现上。中国音乐文化强调意蕴,这又包含两大要素:意境和气韵。

意境指藝术作品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家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即意与境的有机统一。意境具有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不设不施的自然美。古筝艺术对意境的展现,是富有创造性的。例如古筝曲《汉宫秋月》,就融汉元帝思念王昭君的悲情与汉宫的深秋月色的悲景于一炉,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绝妙意境。

气韵指艺术作品的“气”与“韵”的结合,气为生命之力,韵为生命之风采,动为气之核心,情为韵之根本。“气韵生动”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古筝艺术对气韵的展现,也是富有创造性的。例如古筝曲《天下大同》,就充分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气吞全球、大爱无疆的气派与韵致,堪为民族器乐曲之经典。

三、结语

古筝艺术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在发生影响的同时,中国音乐文化也在对古筝艺术的完善产生着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古筝艺术的继承和古筝艺术的美育功能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吕婷婷.古筝艺术与中国音乐文化之关系[J].乐器,2012(9):55-57.

[2]潘玲玲.从古筝的音乐文化根基看古筝演奏艺术[J].音乐时空,2013(10):80-81.

[3]杨艳.古筝音乐传承之我见[J].大舞台,2010(10):48-49.

[4]胥力文.浅谈21世纪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J].民族音乐,2013(5):

25-26.

上一篇:儿童形象公益广告论文范文下一篇:儿童学习校外音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