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三农问题论文范文

2023-09-23

农村青年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波澜壮阔的洪流,改天换地的历程,其中有一段中青年经济改革研究活动的活跃时期,可称得上是洪波曲中的一朵潮头浪花。

1984年,我是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的一名硕士研究生,积自己前面若干年学习与思考形成的认识,写了一篇题为《论广义狭义价值规律》的论文,发表在当时被认为是经济学界最高层级理论刊物的《经济研究》上。这通常被认为是学术水平被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标志,于是,客观上使我开始在经济理论界“小有知名度”,并由此而引出转过年头,蔡重直同志找我参加中青年论文初评和“莫干山会议”的事情。

蔡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研究生部(人称“五道口”)读硕士,参加了后来广为人们谈论的“莫干山会议”(即全国第一次中青年经济改革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附近莫干山举行)的筹备工作。他想到我,联系我参加会前对征文的初评工作。莫干山会议的背景在这里需要多说几句:改革开放初期,久已沉寂、万马齐瘖的思想界在“真理标准”大讨论后活跃起来,经济理论界也随之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等讨论热潮。而当时最为决策层所需要的,是关于改革思路和方案设计方面的研究,正是在这个特定领域(或可称为“关于改革的现实重大问题研究”领域)之内,中青年的研究力量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已有传闻,王岐山等四位年轻人在80年代初上书中央,提出“重调整,缓改革”的阶段性要领建议,得到高层人士肯定;后来,最初以民间身份活动的农村问题研究小组的一些年轻人,开始进入中央农村政研室(领导者为杜润生同志)工作;再后来,在国家体改办之下,成立了体改研究所,成员是一批十分有朝气的年轻人,如王小强、李峻、张刚、张少杰、赵榆江等。我的印象,莫干山会议是在1984年秋天,在体改所尚未进入十分活跃状态之前举行的(体改所所长陈一谘等上山开会时,还没有强调体改所的身份)。莫干山会议的筹备者,是一群“热血青年”,联络了方方面面的人士,得到浙江省的省级研究机构的支持,举办了全国征文来选取参会者,而后聚于一山,共商国家改革大计。

我在筹备组那里领到一大捆征文的应征稿,逐一阅读后标明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初读者被分成若干组),还记得很清楚的是,我推荐的与会作者中,有后来在人民大学读完博士入财政部工作过、又进入金融界的贝多广,他的那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我现已记不清了,但水平明显高于一般的征文作者;还有一位是西藏交通局的作者,题目写的好像是关于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我觉得这样的文章作者有其独特的地区代表性,所以作了推荐,后来还真的入选,到会上见到他,感觉是超乎想像的年轻,看去也就是二十挂零的一个小伙子。

在莫干山会议召开的大会上,气氛十分热烈,主持人专门强调了这个空前的中青年会议的意义,并介绍了那位西藏小伙子一波三折的参会过程(开始其所在单位不同意,是筹备者抬出了中宣部、中组部这样的名义才最终解决了问题,好像交通费也专门作了特殊处理,他才成行)。另外还介绍一位浙江的年轻人阎卡林,在工作单位坚持自学和撰写经济方面的文章,但遇到不好的待遇,单位领导卡他治他——可能仅是出于心理不平衡,这在那个年代十分常见——会上当场有中组部青年干部局的同志宣布,已向北京打长途电话请示后决定,推荐阎卡林到经济日报工作,摆脱他的不良环境,全场马上爆发出极为热烈的掌声(阎后来在“经济日报”写过大量文章,主持过专栏)。

莫干山会议上的一大特点,是在各个分组讨论之外,有“挂牌讨论”即专题讨论,题目张贴出来,同时注明时间、地点,与会者自愿参加。我印象较深的一次挂牌讨论,主题是价格改革问题,田源、张维迎作重点发言后,大家可以自由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会议场所被挤得满满的,气氛热烈,基本观点记得像是有“调放派”和“双轨派”,前者强调先调后放、调放结合来理顺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后者则强调可以先形成价格的计划控制轨和自主(市场)定价轨双轨运行的局面,在边际上和增量上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最后再并为市场一轨。如今大家知道,价格调放和价格双轨制的思路,后来在中国改革发展的现实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后者,其功过到现在还存在争论——顺便说一句,也存在到底谁是“第一提出人”的不同说法。会后,应是由时任体改所副所长的徐景安等形成内部报告,向高端领导报送了“价格双轨制”的思路建议,张劲夫同志也应听取过这方面的口头汇报。

莫干山会议上讨论的问题是相当广泛的,在我头脑中印象深刻的,还有在关于改革发展区域战略的讨论中,提出了“梯度推移”和“反梯度推移”的不同思路;关于“综合平衡”理论是否应被突破——一位叫王史华的年轻人强烈主张应突破,主要论据是货币金融可以实现“跨空分配”;等等。至今记忆犹新的,还有大会发言时周其仁等人的好口才,以及青年人中间那种相互激励的、极有感染力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氛。

莫干山会议之后较快出现了以体改所为代表、农发所也发挥较大影响作用的中青年经济改革及相关研究的活跃期,一直延续到1989年夏,其间体改所发表了与世界银行考察团关于中国改革的报告相类似的较系统的改革研究报告,好评如潮(似乎争议也如潮),先后成立了体改所起中坚作用的北京青年经济学会,以及陈元、马凯等已走上北京市政府系统内较高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同志领导下的北京市青年经济研究会。这两个青年研究团体的活动我都参加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由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各部门和已经为人们所知的在京中青年研究力量都参加的“价税财连动”改革方案的研究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在1987年于我国推出价格、税收、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形成宏观层面以间接调控取代直接调控的新体制框架。研究活动几乎是从年头持续到年尾,但最后传来的消息,是领导同志去东北考察国企情况后,决心动摇了,所谓追求规范化的“利改税”改革之后,国企效益出现20多个月连续下滑之说,使他不再看重“规范化”之路,此时另外一种“包字进城,一包就灵”的思路打动了他,于是从1987年起,转而推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并自1988年起在财政体制上也实行多种形式的地方大包干。解决“价税财连动”改革所内含的历史任务的实践,最后主要是落在了1994年由朱镕基同志主持推行的财税配套改革方案的实施上(由于90年代初治理整顿期间在没有通胀预期压力的情况下,已经较顺利地解决了价格调放问题,所以“价税财”三字在94年实际上剩下了“税财”二字)。1994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那是后话了。

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在其活跃期,每月有一次“研讨沙龙”方式的活动,最初地点设在陶然亭公园内,后来又曾改在北京天文馆等地,大家自愿参加,每次有至少一个主讲人,讲后与会者提问、讨论。周小川、刘克崮等现时的部门领导者,当时都以中青年研究者的身份当过主讲人,刘克崮主讲的题目我还记得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与方案设想,听后颇为其清楚明晰、深化务实的特点所折服。关于这个“沙龙”的活动,在当时风行的柯云路改革系列小说中曾有过生动的场景描写。

另一个北京青年经济研究会的活动,最值得提到的是1986年后陈元同志主持的“中国经济紧运行”大型专题研究,列入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动员了约百名在京的中青年研究者,办过数次大型研讨会,中小型的研讨会议就更多了。这个课题研究的背景,是1985年我国城市改革出师不利、改革意图实际受挫之后,“改革综合疲劳症”之说开始有所表现,前两年最热、青年人专心致志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的方案设计研究,开始表明有浓厚的急功近利色彩,引出“改革方案万万千,各领风骚三五天”的俏皮话,而匈牙利人科尔奈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角度切入引出的“短缺经济学”研究成果,给了中国人重要的启示,于是一群中青年人开始在“紧运行”课题研究中,准备静下心来力求系统、深入地进行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认为真正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是怎样”和“为什么这样”的实证考察分析之后,改革何去何从的“应该怎样”的问题,就可能“呼之欲出”了。我在“紧运行”课题研究中的任务,是负责“财政”组,并有若干次参与核心组的讨论。这个课题研究虽由于1988年后的种种原因没有达到原来的一些预想目标,但还是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阶段性成果和研究资料。从我个人来说,参加研讨中所受到的启发,对以后的一些个人研究成果应说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影响。比如获1988年中央国家机关中青年研究成果一等奖的论文《“抽紧银根与压缩规模——论我国需求控制的着力点及转换条件》(发表于《经济研究》1988年第5期)和90年代获中国财政学会组织的全国财经科研成果一等奖的论文《论我国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制度性原因》(发表于《财贸经济》1994年第6期),都是循着运行机制实证研究的路径而得到的成果。

在前面所提到的体改所和青年学会、研究会的研讨活动蓬勃展开的情况下,财政系统内的一批中青年感觉坐不住了,并且受到了“中青年”概念的很大启发。作为一个部门或工作系统,财政系统内部氛围比之社会上要更为“严肃”和“沉稳”。我是1985年春末硕士研究生毕业留在财科所工作的,听到的以往传下来的规矩(特别是业务司局的规矩),是开会时中青年只能坐后排听着,不能说话,想说话表达见解得不到机会。但这时有了“莫干山会议”及其后社会上中青年研究活动的样板,几位财科所的中青年人(我是其中之一)也产生了举办财政系统中青年研究活动的想法,这种想法得到了财政理论界前辈的代表人物、时任财科所所长的许毅同志的大力支持,于是我们仿照莫干山会议的模式,举办了全国征文,以文选人,在宁学平同志任厅长的吉林省财政厅的鼎力相助之下,于1985年冬在长春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第一任总干事是许老的第一位博士生刘桂苏,后来她曾任海南省财政厅厅长;我是副总干事)。长春会议的气氛极为热烈,来自全国的近200位中青年人各抒己见,“挂牌讨论”直到深夜乃至凌晨两点(散会时回北京的列车上还有在车厢内的“挂牌讨论”)。会议所在宾馆的工作人员说:“从来没见过你们这样开会的!”财政部业务司局的一些同志(如张家伦、高坚等)也应邀到会发言和参加讨论,积聚在年轻人心中的许多思想和不吐不快的建议,得到了充分表达的机会。后来,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讨会,曾先后在淄博、抚顺、郑州、上海、苏州等地举行过年会与专题研讨会,客观上培养、提高了一大批年轻人。

后来,随着时间流逝,时移势易,促成中青年研究活动形成活跃期的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意见表达上“论资排辈”的习惯和氛围在淡化,另一方面,对于“思想特别活跃”的年轻人参与改革设计的决策需求也逐渐淡化,加之80年代中后期中青年研究活动中的不少骨干成员,90年代以后陆续走上领导岗位,有了更为正式的话语权,已不再需要中青年研究活动这个特殊的意愿表达平台。特别是1989年夏的风波之后,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停止活动,北京市青年经济研究会也已不再活跃,总体的社会环境便不再具备那种集中反映来自“年轻人”特定声音的气氛和条件。

但是,一大批投身于、活跃于80年代中后期中青年研究活动的当时的年轻人,却在其后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一些人士现已担当起国家领导集团成员的重任,有的也早已是重要部门的领导者,比如王岐山、马凯、周小川、陈元、楼继伟、郭树清、肖捷、吴晓灵、刘克崮、陈锡文、许善达等等。除了这些人士成为领导者外,周其仁、张维迎、宋国青等作为学者,至今都是学术理论界的带头人,华生、曹远征等作为颇具影响力的证券、金融界人士,也继续活跃。当然,曾经的一些风云人物,也因各种缘由,有不少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与我们已属“道不同,不相与谋”。

可以说,以1985—1989年为活跃期的中青年研究活动,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行现代化转轨伟大征程特定阶段上因特定需要应运而生的特定现象,是一大批热血青年欣逢新的伟大时代而一展书生意气、试图谋划天下兴亡、为改革建功、为人生注彩的群体行为。作为其中的一员,我自己的特点是其后一直留在了研究工作岗位上,二十余年不曾变动(这比较罕见)。在那个阶段所参加的活动之中得到的启发教益,以及从那时的观察中就开始领悟到的中青年研究群体皎皎者的长处和短处,自己应当努力学习、“见贤思齐”的方面,以及需要引以为戒、警醒于心的方面,都对我形成不小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在继续感受之中。

人并不能选择所处的时代,但时代在选择人。欣逢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时代,使中国人看到了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伟大民族复兴的曙光,并引升至当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愿景,也使我们这些个人,幸运地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小束光子。改革决定中国的命运,当然也在总体上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并要求我们对其作出积极的回应。改革初期的年轻人,现在已步入中老年,不论具体的人生轨迹如何,三十年了,都十分值得回忆。我特述以上的片断回忆于此,意在继续努力自强不息,并与同时代人共勉。

农村青年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青年向城市大量流动。农村青年在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忽视了农村的发展。本文探析了农村青年流动的背景、原因、方式,并站在农村发展角度探析了农村青年流动的双重影响。最后提出发展农村,吸引农村青年回乡的建议,目的是为达成农村青年合理流动,既有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又不影响农村自身发展,最终实现社會整体发展。

关键词:农村青年流动 农村发展 角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而且成规模化流动。在流动中大多以流出为主,主要方式是上学、务工和经商。在本文中把以农村青年因学习、外出务工、经商等造成的城乡之间的流动定义为农村青年的流动。但是目前农村青年流动的情况,已经使农村出现大量的撂荒地,农村变得冷清,没有活力。使得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缺少建设者(农村青年),这势必会影响新农村的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基于此,站在农村发展的角度对农村青年流动进行探析。

一、农村青年流动的背景、原因、方式

1.农村青年流动的背景。人口流动,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城乡人口之间的流动受到户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制约,造成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城乡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政策上家庭农产责任承包制使得农民从土地上彻底的解放出来。从流动人口结构中看,农村青年一直是人口流动的主力军。同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较,农村0-24岁人口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20-24岁的人口比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约14个百分点;0至19岁的青少年人群比重也大幅攀升。可见农村青年在此背景下的流动是有增无减。

2.农村青年流动的原因。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说明工业的收益大于农业,商业的收益大于工业,这种比较利益差异的存在促使社会劳动者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流动。目前,我国农村青年流动的现状除去合理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还出现农村土地撂荒,造成农村青年流失等问题的不合理的流动,流动的原因也很多。

2.1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城市化、工业化的需要。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农村生产力得到提高,同样土地上所需的劳动力减少,节省出很多闲置的劳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占用耕地,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还造成农民无地可耕;外加农村新增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使的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又吸收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

2.2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农村青年在农村的收入远远比不上城市青年的收入,农村青年在城市中找到的比农村更高收入的工作,使得他们不愿意在农村生活,选择流入收入更高的城市。

2.3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有时间有机会不断接受教育。在我国农村教育一直落后与城市的教育,我国农村青年占全国青年的很大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未来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2.4农村教育水平,基础设施的落后。农村由于教育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的落后,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以后继续做农民,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农村,把孩子送往城市上学,有的父母还长期半工半陪读。

2.5城市生活的影响。城市中多彩的生活,优质的服务,吸引着农村青年。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家庭收入提高,有能力在城市生活,就居家迁往城市,也使得流动人口的年龄越来越小。

2.6其他的需要。如服兵役、结婚等造成农村青年的流动。

3.农村青年流动方式。我国农村青年流动的方式有:升学、打工、经商、参军、婚姻,还有已经不常见到的招工、农转非等。农村青年通过升学进入城市,升学失败的农村青年大多是以打工的方式进入城市,升学和打工是现在最普遍的流动方式;经商、参军、婚姻在流动中一直存在,没有明显加强和减弱的趋势;农转非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特殊的户籍制度,招工是国有企业或者国家事业单位招收的部分工人,进入国有企业单位工作。这两种方式已经不存在或很少见到了。

二、农村青年流动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1.农村青年流动对农村发展的积极影响。

1.1改变生活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农村青年的流动,从流动方式上看主要是以求学和务工为主。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求学青年,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学习专业的知识,接受新思想,他们掌握了技能,扩大了人脉,并且重新定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也受到城市生活的感染,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开放了思想,学习了新的技能,开阔了眼界,在城市激烈的竞争中生活,也锻炼了他们的生存能力,个人的修养也得到提高。这种变化对农村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它能够引进新思想,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的发展。

1.2缩小贫富差距,减少隐形失业。一方面,农村青年流动的发展制约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农村青年的流动扩充了收入渠道,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避免了农村的边缘化。能让整个社会去关注农村发展,关心农民生活,有利于城乡之间的团结。另一方面为当地留下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外出青年的不断增加,部分外出青年回乡创业,使得就业岗位增加,能够实现就地就业,避免了农村青年更深一步的流动。

1.3优化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人口的减少,为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实施科学的种田、养殖等。

2.农村青年流动对农村发展的消极影响。

2.1农村优秀青年缺失。一方面,城市中的诱惑多,收入水平比农村高,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方便等使得农村青年留在城市。另一方面,农村青年思想得到提高,与留乡人群的思想、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差异,加上长期的城市生活,他们也选择留在了城市,造成高素质青年的流失。农村青年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优秀农村青年更影响着农村发展的速度,他们的缺失会阻碍农村发展的脚步。

2.2留乡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干部年龄结构偏大。一方面,留乡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创新,集体观念淡薄,小农经济和小农经济思想强烈。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陈旧,面对市场创新极为困难。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2.3土地撂荒,阻碍现代农业发。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土地撂荒,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也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业人才的流失,使得农村文化素质本来就偏低的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更低,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4农村发展更加困难。一方面,加大了对农村的监管难度,青年人缺少,留守老人和儿童偏多,老人的健康问题,儿童的健康和教育问题,都对农村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也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对未来农村老人养老带来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得整个农村的发展缺少活力,农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受到制约。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得不到继承,面临消失。农村青年现在的流动,努力接受现代文化,忽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其不利于农村发展的。

三、吸引农村优秀青年回乡促进农村发展的对策

人口流动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会出现的情况,人口流动有它的合理性,它能够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也能够满足农村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忽视了农村的发展,会造成整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整体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农村已经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动,青年人的大量流失,造成了很大影响,威胁到了农村整体的发展。

1.1充分了解当地农村青年职业分布情况。了解在外求学学生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了解经商人员情况和在外务工青年的具体情况。对农村青年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目的是掌握本地区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1.2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當地政府对本区域农村做一个全面的规划,整合区域资源,发展有优势的农村产业。在统筹当中,要听取各阶层人员的意见,结合整个省份乃至全国资源,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实现产业互补或者强强联合。

1.3在政府政策和财政的适当支持下,吸收市场资金和农民投资。在市场经济处于决定地位的背景下,靠市场才能让农村发展走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政府只靠政策是不能完全让市场资金进入农村,还需要适当的注资。在谈到农民投资上,需要排除农民投资的后顾之忧,给农民以发展的信心,主要是让农民自身能够对发展规划有信心,能感觉到投资的回报是乐观的,这就需要在统筹规划时广泛听取农民的发展意见。

1.4吸收当地优秀人才回乡发展。在政府统筹规划和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发展。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10年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能说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优越性。将大学生村官政策中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适当的应用到愿意回本乡发展的青年身上,鼓励农村青年回乡建设。同时要加强青年服务农村的意识,特别是农村青年回报家乡的意识,培养青年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万将军 ,钟颢. 近十年来流动人口变化的特征、原因和对策研究——对人口“五普”和“六普”数据比较分析[J].决策咨询,2014(01).

[2]夏绪梅. 基于波特——劳勒激励模式的农村人口流动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2004(12).

[3]胡现岭. 农村青年社会流动方式之变迁(1978-2010)——以对河南省22个村庄的调查为中心[J].中国青年研究,2013(10).

[4]张志新. 反思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若干问题[J].商业时代,2006(34).

[5]申锦莲. 试论我国农民素质的提升[J].长白学刊,2009(04).

[6]张培培,李盼盼,王思敏.关于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建设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5(69).

[7]段方利,林忠,熊云清. 基于农民外出务工原因的农村撂荒现象的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7(03).

[8]胡兆义.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青年的社会流动分析[J].实事求是,2012(04).

作者简介:董旭超(1994—),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经济学专业,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指导老师:王吉平(1966—),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农村青年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内涵和“三农”问题现状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位列我国未来5年科学规划的十大方略之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农村青年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教育管理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持续不断地增长。虽然国家在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由于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相关理念和思想没有得到更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农村家庭教育管理的能力比较弱。祖辈的教育监护存在很大的误区和盲区,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大部分的祖辈教育监护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无法为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教育辅导,导致留守儿童缺乏管理和教导。其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学校教育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较差和教学硬件条件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效果,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为了提升农村学校的升学率,教师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都运用到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身上,那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无法得到教师的重视。另外,农村儿童教育管理的社会关注度不够,没有适用于留守儿童的公益性教育设施设备或者是文化教育传播区域,农村内仅有的文化书屋和文化活动室被成人所利用,并且这些公益性项目内的相关书目比较落后,也不适用于现代教育的需要。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还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社会侵害的对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教和约束,社会上很多不良风气和行为会对留守儿童产生负面的影响,对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优化和提升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管理

农村家庭要高度地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外出的农民工要将留守儿童委托为比较可靠的监护人,受委托的监护人能够承担得起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和思想发展状况,并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管教和约束。其次,家长要与留守儿童保持紧密的联系。现代发达的通信手段为家长和儿童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儿童联系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习情况,而且要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关心。联系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除了通电话,还可以通过短信、书信等与儿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2.学校要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学校要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管理创新等方面强化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对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如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宿舍等进行完善,保证学校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场所,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学校教育工作者也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班主任要主动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另外,在留守儿童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教师也要对其进行轮流管理,做到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强化教育管理工作。

3.社会各界要行动起来支持和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部门和团体的大力支持和关心。首先,政府要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对违法的游戏厅、网吧等进行严厉查处,封堵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优质的活动环境。其次,妇联、共青团部门要积极开展帮扶活动,通过发挥社会各界妇女的特殊作用以及团委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对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另外,其他相关社会团体要积极筹集资金,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已经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都要从多个角度思考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力所能及地采取措施,共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促進留守儿童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德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探究[D].南昌大学,2015.

[2]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64.

[3]谭明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问题探析[J].成功:教育,2012(10):194.

[4]朱剑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亟待加强[J].学习月刊,2016(3):47-49.

编辑 段丽君

农村青年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论对于农民还是对于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村 医疗保障 问题 对策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内涵与重要性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指以农村居民为对象,由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医疗预防保健基金,并按一定比例补偿的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是一个具有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基本形式包括:传统的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商业医疗保险、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家庭合同保健、孕产妇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等八种模式。其中合作医疗是主要形式。

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保障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稳定。而在生产力及生活水平较低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制度制定以及实施更是关系到中国八亿多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当前农村,造成农民贫困或返贫的诸多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因病致贫,因此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资金筹集难度大

社会政策不能离开经济资源而获得有效执行,因此,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是实行农村医疗保障的一项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尤其是合作医疗的筹资坚持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尤其是合作医疗的资金收集上依然存在很大问题。首先,中央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严重不足。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有所增长,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无力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最后,不少农民仍然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不利于农村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

(二)基层卫生单位服务水平低下

主要表现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薄弱以及人才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农村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普遍比较落后,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突出表现为房舍和设备的短缺以及抢救必备设备或紧缺或老化。从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来看,许多医生都是以前的赤脚医生或经过短期进修的村医转化而来。乡镇卫生院一般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并且由于卫生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和设备等原因,导致卫生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医疗保障的城乡二元化也比较明显。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倾向,使社会配置给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较少。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全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民主监督的权利及意识。群众无法参与对制度的监督,使得农村医疗体系管理混乱,没有一套完善的、稳定的监管模式。另外,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举办层次大部分仍局限于以村为基础,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报账手续不全或过于繁琐,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挪用农民医保费的现象,以及医疗机构看人治病,看级别治病,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使农民对医疗保障制度的信赖大打折扣,从而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

三、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一)强调政府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重视并支持卫生工作,是中国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基本保证。卫生医疗事业是公共产品,因此鉴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政府对其投入是理所当然的事。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除了要加大投入外,还要加强管理,强化准入制度和行政监督,除了保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投入外,还要大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医疗卫生事业,以解决农村医疗保健服务中存的供需矛盾。对各乡镇的财政也要进行严密监管和群众监督,防止任何形式的挪用和贪污浪费。

(二)提高农村医疗水平

一是要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要对农村的卫生所等医疗机构加大扶持力度。还应当合理配置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打破过去按行政区划设置卫生医疗网点的做法,并将县、乡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以及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机构有效整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农民就医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重病不出市。二是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制定一些有效的激励政策,以留住在乡镇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还应当包括医疗救助制度。政府的作用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要重视“雪中送炭”,要把对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卫生扶贫作为促进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完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更是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需要。因此,应当把卫生扶贫纳入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救助体系。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江志良.对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东岳论丛.2007(02).

[2]齐鹏.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3]唐旭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西南财大出版社.2006.

[4]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左学金,王耀忠.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2003(12).

农村青年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学有所教”是重大民生问题,教育报道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教育报道也避不开周期性。长期从事教育报道,切忌重复,重在创新。

教育新闻必须彰显百姓情怀。可以概括为:用百姓的思维想问题,用百姓的视角看现象,用百姓的语言讲政策。

教育报道的个性和特点

作为一种专业领域的教育报道,概括而言,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 民生话题,贴近百姓。

“学有所教”是重大民生问题,教育报道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2 政策性强,关注度高。

教育政策涉及千家万户,特别是招生考试政策、改革措施发布时,政策的敏感性特别强,关注度特别高,往往成为一时的热点。

3 周期性强,四季循环。

教育是周期性和规律性很强的工作,教育报道也避不开周期性。因此,长期从事教育报道,切忌重复,重在创新。

4 典型较多。事件较少。

有人说,教育典型多是好人好事,教育事件一般“凶多吉少”。这话不无道理。教育界优秀教师和学生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是发掘典型的富矿。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与校园安全、学生健康等问题有关。

怎样把教育报道写成百姓新闻

教育新闻的个性和特点,决定了教育报道必须“围着百姓转,写给百姓看”,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这就要求教育报道必须有民生视角,强调贴近性和亲和力,变工作报道为话题报道,变传达式报道为解读式报道,变现象报道为深度报道。

1 用百姓思维想问题。

在教育报道中,经常会遇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宣传诉求,比如他们正在积极推进的改革或工作,已经实施的举措或取得的成效等等。宣传报道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从工作层面报道,难免会有概念化、程式化的流弊,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在教育报道中,应当用老百姓的思维思考问题,看看哪些是百姓和社会关注的,哪些是家长和学生关心的,只有想百姓之所想,才能抓住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报道才能引人入胜。

比如,教育部门目前正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出台了鼓励教师跨校流动、加强基础薄弱学校建设等许多政策。如果只是就政策说政策,就工作谈工作,老百姓可能不会有太大兴趣。如果从百姓关心的“择校”问题人手,报道这些政策对于缓解择校矛盾有什么效果,就近入学能否也上个好学校等等,就等于在解答百姓的疑问,消除百姓的困惑,报道自然会让百姓感到解渴。

2 用百姓视角看现象。

在前两年的一次全国两会上,有位政协委员问教育部领导:五六十年代国家和家庭都很穷,可是我们上得起大学,如今经济发展了,许多家庭却供不起大学生了,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反映了许多家长的疑问和困惑,成为时下颇受关注的教育现象。

在报道这类教育话题时,只泛泛报道现象是不够的,应当结合近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比如,报道大学里的贫困生现象时,可以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点谈起,说清楚为什么要缴费上大学,为什么国家不能像对义务教育那样把高等教育也包起来,目前大学学费的标准是根据什么制定的,等等。只是讲透了原因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打消家长的忧虑,让家长知道,目前国家资助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已很完备,大学的措施也很到位,大学生不会因贫困而失学。

当然,这些内容并不一定都写在同一篇报道里,但有关这一话题的报道应当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用百姓视角,透过现象看问题,说清楚现象的来龙去脉,为百姓释疑解惑。

3 用百姓语言讲政策。

不论是文件还是报告,政府使用的书面语言往往全面、准确,但也难免平炎、枯燥。特别是一些政策性强、专业性强的表述,老百姓接受起来会有一定障碍。媒体就是要把政府语言、报告语言、史件语言、公报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一般受众易于接受的百姓语言。

在教育报道中,有关教育政策的发布与解读新闻占有一定比例。这类报道不仅要准确传达政策,而且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百姓一看就明白,一听就理解。这就需要教育记者当好“翻译”,用百姓的语言讲解政策。

比如:前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国家一项重大教育政策,其中包括教育公用经费、校舍改造等四项主要内容,而最受百姓关注的则是免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和对家庭困难的寄宿学生给予补贴,简称“两免一补”。在报道这项政策时,如果用标准说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虽然准确,但多达14个字,说起来绕口,写起来麻烦,听起来也啰嗦,而用“两免一补”四个字来代替,则朗朗上口,简洁明快。

又如,在教育报道中常常碰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如果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长达8个字,未知啰嗦,而用“流动儿童”来表述,则生动形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中,经常说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在教育报道中,则常常用“贫困生”或“特困生”来代替,使语言显得更加活泼。

创新教育报道的路径

教育报道彰显百姓情怀、体现百姓意志、适应百姓接受心理,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着力变革和创新。

1 抓点“活鱼”。

抄材料、炒冷饭、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报道不可能赢得受众。只有从真实的生活中悉心寻找、慧眼发现那些鲜活的“鱼”、水灵的“料”,再经过记者的精心加工,匠心独运,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且看《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武汉晚报》2005年4月25日,这篇报道:

“楚才杯”五年级作文题“给我一点时间”,让3000名被逼培优的十龄童,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刻画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的形象……

22日记者在“楚才杯”组委会,发现五年级4200份考卷中,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题材——被妈妈逼着整天培优。学习压力大,期望妈妈给自己一点时间。

报道抓住热点,从一个侧面披露了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引发家庭、学校和政府参与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途径。这篇报道选取了巧妙的切入点,选择“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这一新闻事实,既有鲜明个例,又有普遍代表性,这样素材鲜活、角度新颖的报道自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

教育报道也少不了会议新闻,如何从会议中找到新鲜的线索,把会议变成新闻的“富矿”,值得探索和尝试。在这方面,录音报道《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财政局长却在全省教育会议酣然入睡》(广东人民广播电台2005年9月23日)就是成功的例子。

广东不少地方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但在省政府今天(23日)召开的“全省解决农村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工作

会议”上,有的财政局长却酣然入睡。

会议准时在上午9点开始。9点48分,省教育厅厅长郑德涛正在分析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抬头一看,会场竟然有几个人睡着了……

报道以小见大,在会议中捕捉特殊的有效信息,通过批评某些人的不良行为,凸现“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重视教育要体现在行动上,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这一深刻主题。这篇报道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会议报道不是只讲工作,只报成绩,不是只写某某领导出席、某某领导讲话,会议报道也可以推陈出新,抓到“活鱼”。

2 讲点故事。

重庆开县北斗村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很多山里孩子甚至缴不起学费,刘念友老师在山里从教30多年来,为保证班上孩子不因缺钱而辍学,他不断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资助班上的贫困学生。这样还不够,还偷偷地挖煤资助那些贫困孩子。而这一切,都是瞒着学校领导,瞒着身患疾病、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儿女。

这是《山村教师三年挖煤资助贫困生》《重庆晚报》2005年12月15日这篇报道讲述的故事。报道娓娓道来,通过细腻文笔,讲述刘念友对学生很“大方”,而对自己和家人很“吝啬”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刘老师的几个善意谎言,揭示出他淳朴的品质及高尚的人格。故事真实生动,因而报道鲜活感人。

3 写点“形象”。

“两免一补”,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彩虹”笑了》(《人民日报》2006年4月27日)这篇报道以小见大,讲述蒙古族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苏龙嘎“免费上学的故事”,在突出“形象”描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报道被选人教育部审定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本。

报道的开头这样描写:

春风吹绿了鄂尔多斯草原。面对记者的镜头,生长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小姑娘奇·苏龙嘎甜甜地笑了。她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念书不用交钱了,上学真好!”

报道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和奇·乌兰夫一家话别时,记者问苏龙嘎:初中毕业了想上什么学校?她看了看远方,满有信心地说:“我想考内蒙古师大附中,将来还想上大学……”说着,她红红的脸上又绽放出甜甜的笑容。

报道一头一尾,两次写到“彩虹”的笑,构成了一幅甜甜的画面。“笑”成为整篇报道的“标志形象”,由小姑娘的笑容生动展示其幸福快乐的内心世界,反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温暖人心。

在新闻报道中,可以借鉴文学手法,以特写的方式,用形象代替概念,用形象诠释主题,使报道的感染力大大增强。

4 带点情感。

教育行业先进典型比较多,优秀教师和学生的感人事迹,成为教育报道的财富。

在报道这些典型事迹时,记者只有带着感情去采去写,才可能写出感情充沛的作品,才可能深深打动受众的心。

《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今日早报》2005年11月14日这篇通讯,报道了浙江林学院艺术学院艺术设计052班学生刘霆背身患尿毒症母亲上学的事。作者用刘霆的话作为小标题,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比如:“妈妈一份菜我们分着吃”“妈妈父亲走了还有我呢”“妈妈我来给你打针”“妈妈我带着你一起上大学”“妈妈我会挣钱给你看病”“妈妈等我毕业了把肾割给你”。作品将刘霆最朴实的语言进行原生态再现,对主人公心底至真的孝心用大量富于震撼力的细节描写,深深感动了读者,可谓以情动人。

5 说点新话。

有了新的线索、新的内容,还应当有新的观点、新的表达。

在教育报道中,“减负”是个老话题,一般的写法难脱窠臼。而《“轻负担”照样“高质量”——来自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的报告》(《解放日报》2004年7月8日)这篇报道,在表述方式上就很有创意:

前不久,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发生了一次“事故”。

今年初三毕业考试成绩揭晓,静教院附校再次在全区名列前茅。少数初二老师感到了压力,准备“抢”学生进行免费留堂补课。“给学生加压。义务补课也不行!”校长张人利马上召集所有教师开会:“教书育人不是为了争名次,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令行禁止,大面积补课现象刚“抬头”。立刻被“打”住。

“开门第一事:让学生玩起来”,是报道的第一个小标题,报道从所谓的一次“事故”写起,重点写学生在学校里怎样玩,通过描写“实实在在地玩”,反映出“减负”的成效。这样的表达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报道要彰显百姓情怀,就要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上锐意创新,让百姓爱看爱听。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报道的亲和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上一篇: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与生命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