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当代价值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6

论语当代价值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一、语文数学相同的学科特点

(一)综合性、横向性

语文数学在人类学科之林中是两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数学都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具有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

事实上,语文是包括了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以及各门学科都需要语言文字及其表述,所以语文也有“横断性”[1]。数学区别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数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因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和逻辑可能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科学[2]。

(二)文化性、全息性

再从语文数学学科内涵属性上看,语文数学不仅具有知识属性、科学属性,更具有文化属性,即语文数学都是一种文化,并且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数学代表着科学文化,以及这种代表具有相当的全息性[3]。

由于语文是对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等众多人文学科的综合,因而可以说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

正如著名数学史家M.克莱因所说:“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4]。数学文化代表科学文化。主要因为,首先,数学精神代表着科学精神,数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特点充分显示出了求实(逻辑性、理性)、求异、求新(怀疑、找问题、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其次,数学思维代表着科学思维,这就是程序化、逻辑性、严密性、创造性;再次,数学思想丰富发展着科学思想,甚至会引领科学思想革命[5]。

(三)科学性、艺术性

从语文数学的学科科内容特质上看,语文数学都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

不用赘言,语文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艺术性、是美,但语文也有科学性,也必须是“真”。因为文学、艺术等其创作、创造及其结果必须符合生活逻辑(生活实际)和科学逻辑(逻辑性)。所以说,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要求作家必须要有“生活”和合基本逻辑。

同样,数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科学性、是真,但数学也有艺术性,也是“美”。因为数学研究区别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其从现实可能到逻辑可能,“逻辑可能”就是无边无际,即数学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用著名数学家康托的话说是“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6],这种“思维的自由创造”就带来可塑性和个体风格。具体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是包括直观直觉、想象灵感和数学美的感受,其研究结果也有广泛存在的数学美。

二、语文数学相同的教育特点及其价值

(一)语文数学课程的共同教育特点

语文和数学的文化性、素质性具有共同教育特点。语文数学是两门特殊的学科,也是两门特殊的课程:语文数学不仅是知识性、工具性课程,而且主要是素质教育课程。

语文数学课程都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工具性教育,如应用文写作、数学应用等,但语文数学教育的价值更在于对人的素质培养教育。正如著名数学家李大潜所说:“数学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7]。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语文数学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更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因为由前述语文数学的文化(甚至是大文化)特点,决定了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性质和作用特点:即由语文的人文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人文素质,由数学的科学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科学素质,以及由语文的“科学性”也能培养人的科学素质,数学中的“文化性”,数学也能培养人的人文素质,因而语文数学都能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二)语文数学课程素质教育的特殊价值

语文数学课程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因而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语文、数学两门课程。具体来看,小学阶段,语文数学教育还有对人脑的开发培养作用。科学揭示人脑左右半脑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长于分析性和逻辑性,右半球长于综合性和直观性。它们正好对应数学语文的学科特性,即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符号、分析性、逻辑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左脑;语文早期教育中的语言艺术、综合性、形象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右脑。

数学语文对人脑早期的激发培养,有类似于计算机安装软件被称为“头脑编程”[8],这也说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原因。

在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价值):培养人的智慧。其中数学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智”,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能力,语文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慧”,这就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慧”“丰心”很多很多的心爱心、雄心、信心、诚心、孝心、耐心、细心…。这里有一个重要理念是,“知识就是力量”,但现代社会“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9]。

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其素质教育就应上升到重点是培养人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文化素质、全面素质。如前述大学语文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人文素质文化、大学数学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科学素质。由此也回答了,为什么现代大学教育无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微积分等大学数学,如大学文科各专业为什么也要学习微积分?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乃至人的全面素质。

三、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

语文数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包括理念、模式和案例开发:

1.理念: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数学的学科素质,更是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例如,着眼于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那么学习微积分的思想和微积分的文化比学习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解数学题和语文题的一般意义:解题就是解决问题,解法就是做事情、做工作的做法。

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要从潜在到显化、被动到主动、学科到全面、低效到高效,使教书育人、素质教育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心中。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数学教学不等于就是素质教育,甚至可能只是知识教育、工具性教育,而语文数学的素质教育要有案例、有教材、有计划等。

2.模式:“一切教育内容都有素质教育的内容,一切教学过程都是素质教育的机会。”例如,对语文数学教学内容、过程的素质教育开发:一是“开拓扩展”,即由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创新精神,…开拓扩展为一般科学(乃至工作)的知识、方法、思想、创新精神…;二是“广泛联系”,即用哲学、文学、社会、工程、自然、人生等讲数学。

3.案例:在上述理念与模式指导下,具体研究、开发语文数学教学内容及过程的素质教育案例[1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3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5.

[2]丁石孙.谈谈数学的研究对象问题[J].人.自然.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6.

[3]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94.

[4]M.克莱因.数学与文化[J].数学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8-47.

[5]李以渝.深刻影响人类思想的若干数学问题[J].从数学发展里程碑到人类思想里程碑.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四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105.

[7]李大潜.数学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J].北京:科技导报,2006,(10):11-13.

[8]梁之舜.“头脑编程”与数学教育[J].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66.

[9]李以渝.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J].北京:自学杂志,1986,(4):34-36.

论语当代价值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语文载体、语文人和语文环境构成了香气四溢的小木屋——语文美。

1. 语文载体:

缤纷之美。翻阅从古至今记录传承语文的各种载体, 真是眼花瞭乱, 目不暇接。其一, 图书, 人类文明史的缩影。大大小小, 各色各状。从甲骨文到精装本, 从韦编到影印。可以说, 图书的演变, 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标志之一。其二, 音像, 色彩万千、婀娜多姿的语文。磁带、光盘。听觉的, 视觉的。有了音像制品, 语文的翅膀超越时空, 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视角和心灵。其三, 刊物, 鲜活亮丽的语文。简捷, 迅速, 美观。现代人对刊物的喜爱, 使语文之美开放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其实, 语文的载体还不止这些。花草树木, 风云雷电。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承载着丰富的语文, 承载着丰富的美。

2. 语文人:

灵动之美。语文人也就是语文学习中的审美主体。语文的美育功能离开人就无法实现。它不单指学生还包括教师、家长及社会生活所有的人。首先, 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导演, 也是语文美的导演。语文的审美作用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做人的准则来实现的。所以,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最大最深刻的。有时, 语文教师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会让学生受益终身。语文教师既是经师, 更应当成为人师。因此, 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语文课堂这个审美大平台, 带领他们在语文的知识海洋里自由遨游。

其次, 学生, 学习语文的主体。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把审美目标没定为培养“审美的人”。在他的心目中, 审美的人是“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一种沉着的人性”的人。据此, 语文教师应凭借语文载体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审美需要,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只有学生成了真正的语文人, 语文教师也才能称为真正的语文人。再次, 家长。有句电视广告说得好: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实际上也可以说, 家长是孩子的语文启蒙老师。家长的语文知识、家长的语言能力、家长的阅读习惯, 都会给孩子以潜在的影响。孩子从小接受语文的熏陶, 实质上也接受着美的熏陶。

最后, 社会人。当今“大语文”理念提的很响。它不仅拓展了语文的空间和时间, 而且拓宽了语文的审美主体。把社会人纳入语文人的范畴, 意在通过“大语文”提升全民族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从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可以说, 这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更是民族文化之大幸。

3. 语文环境:

诗意之美。“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暧花开”。海子的“房子”是语文的阳光花园, 诗意的起居使语文异彩纷呈。

第一, 校园:语文美的圣殿。学校应当成为语文的圣地, 教室应当成为语文的殿堂。洁净、高雅, 语文通过校园文化可以感性地表现出来, 使置身其间的学生耳濡目染。因此, 绿化校园, 美化教室, 建设校园文化是师生的天职。第二, 书屋:语文美的芳草地。无论是图书馆, 街上的书店, 还是家里的书房, 都洋溢着语文特有的幽兰。宁静的氛围、淡雅的情调、沁心的墨香、书屋的韵味常使人顿然忘却世俗, 远离红尘。或阅读、或沉思、或写作。正可谓《爱莲说》所描述的,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第三, 大自然:语文美的花店。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无不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到灵感, 谱写出优美动人的篇章。更不用说山水诗田园诗, 那是对大自然的直接咏叹。写作如是, 阅读也如此。试想:在生机蓬勃的原野上诵读朱自清的《春》, 生命的律动是怎样的铿镪!登山峨眉山巅, 啸吟“噫呼乎!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征服一切的欲望又是多么的强烈!还语文美以自然美, 还语文人以自然的灵气!第四, 社会生活:语文美的摇篮。生活即语文。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历代的典范佳作既来于生活又反映生活。社会生活表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 又提升语文能力。口语交流, 书信往来, 演讲辩论。这些实践活动对人的感化, 其实质是语文美育功能的体现。

总之, 我们不再在语文环境里把校园神化。书屋、大自然、社会生活与语文息息相关, 形影不离。

二、语文美的呈现

借助语言文字等语文元素, 通过书法, 朗涌、演讲、作文等语文活动, 语文呈现出文字美、音韵美、色彩美、形态美和人性美。

1. 文字美。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

我国文字的产生是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依类象形, 随体诘诎。“博采众美, 合而为字。”后来经过长期演变, 虽然远离物象, 趋于抽象化, 但仍具有“因形见义”的表意性质, 其丰富的点画线条和复杂的形体结构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 并且这些变化无不受到形式美法则的制约。可见, 汉字本身就具有造型美的因素。一个汉字就是一件艺术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汉字绵绵亘古的美。

书法把文字的美表现得酣畅淋漓。它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也是世界艺苑中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 又广之以圣哲之学, 书乃可贵”, 柳公权笔谏:“心正则笔正”;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法, 怀素于夏云奇峰中悟出了笔意。因此, 教师的板书, 学生的书写都应尽量闪烁出美的光芒。

2. 音韵美。

语音、节奏、平仄、韵律。抑物顿挫, 有人说, 琅琅的书声是最美的音乐。刘士龙认为:读诗诵事, 唱念作势, 以声传情, 可谓“美读”。

美读、就是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管全身心进入文体, 从而产生审美愉悦, 激发审美创造, 陶冶心志的一种审美阅读活动, 是一种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的本真需求, “是一种自我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拷问”。

北大教授黄侃, 用他独特的语调诱导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到语文的真谛。“黄调”成了教育界的美谈, 诵读法受到了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并广泛应用。

3. 色彩美。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 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那些花有朵状, 有片状, 有红, 有白, 有绚烂, 也有飘落”。李乐薇正是用五彩缤纷的花映衬出“空中楼阁”的色彩美。

语文的色彩美不仅隐含在文本信息中, 而且也能透过文本表象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引起身心愉悦。封面、插图、版面, 都无言地陈说着语文的色彩之美。

4. 形态美。

形态美是语文活动中人的各种表现形状。沉思的情态是语文美的沉淀。书写的姿态是语文美的造型。说话的仪态是语文美的释放。

读书的神态是语文美的雕像。

语文的形态美生动地展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气质、性情和人格。身教重于言教。语文教师不仅要练“内”功, 诸如举手投足的“外”功也要常常修炼。

5. 人性美。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篇至情的美文。书中的主人公把人性的真善美作了最原始的演绎。无论是对生活还是爱情, 无论是面对幸福还是遭受苦难, 人类的本真在这片净土得到还原。读《边城》是读美, 也是读自己。可见,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人的爱憎的流泻。读者或作家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都直接渗透到语文活动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因素,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语文美的实施

当今, 社会、学校对语文的美育功能是首肯的。激发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健全人格, 语文教师也是重视的。但理性审视语文教学现状, 深层剖析语文课堂结构, 我们还是觉得真正的语文课太少了。我们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语文素质、语文修养。无论怎样我们都该尽力传承真正真实的语文。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美育呢?

1. 引导学生感知语文美。

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就是感美与知美活动。

在阅读欣赏过程中, 教师要诱使学生产生优美感、崇高感、悲剧感及滑稽感。借助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及文章的结构, 让学生感知人性美、建筑美。借助书法绘画, 让学生感知色彩美、音韵美。借助音乐舞蹈, 让学生感知形态美、节奏美。借助朗读演讲, 让学生感知语言美、人情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美的事物的具体感知,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而感知美。

2. 诱导学生发现语文美。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灵光在闪现。师生共同讨论的情景, 学生激情飞扬的演讲, 晨读的剪影, 收割的农民。翩翩起舞的杨柳, 枝头累累的硕果, 喷薄而出的太阳无不引发人的美感。“在教学中, 诱发学生用美的眼睛捕捉美的镜头, 就会使他们感到生活是无限丰富的海洋, 更加热爱生活, 礼赞生活”。

3. 激励学生创造语文美。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在于创造。感知美, 理解美、发现美的目的在于创造美。创美是高级的审美活动。其过程包括高度的审美理解辨别能力, 敏锐的审美观察能力, 高度发达的审美想象力。作文是学生创造语文美的重要渠道。首先, 作文是个性飞扬的载体与翅膀。“个性是生命的色彩”, “发笔为文, 你就在字里行间谩步;收笔为你, 文章的气息始终就是你的呼吸”, “你用你的生花妙笔去描绘, 阐释属于你的个性时空, 去表达你个性世界的生命花朵。”其次, 作文是创新精神的释放与凸显。有丰富的想象力, 善于在文章中创造出鲜活的新形象是创新。敢于质疑批判、拥有自己独特价值观及独立的审美判断是创新;能运用发散思维定势大胆求异也是创新。创新是作文的灵魂。教师要激励学生在选材、立意、布局及语言等方面有独特的个性张扬、超凡的创新精神及健全的人格展示。作文, 做人。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语文教育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摘要:语文美表现为文字美、音韵美、色彩美、形态美及人性美五个方面, 语文美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因此, 构建语文美, 学生就会有美丽的思想和人格。语文教师应该在具体形象中引导学生感悟美, 在社会生活中诱导学生发现美, 在作文中激励学生创造美, 从而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大胆的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学

参考文献

[1]林先明《美读:新课表精神下的阅读新追求》, 载《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9期.

[2]严宏涛《语文如何实施美育》, 载《语文教育学研究》2003年第6期, 第20页.

论语当代价值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这些已经过去95年了,五四运动本身早已成为了历史。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既然国家的宏观形势已经改变,那么我们就不能死守着95年前的斗争方式去表达爱国情感。但纵观当今青年,却造就了“非主流”,“啃老族”、“月光族”等鲜明特征的当代青年,一些爱国和民族主义者的青年渐行渐远,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是挥霍着时间,虚度年华。谈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最多的是对现实的困惑,迷茫,空虚。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而当谈到关于爱国的时候,多数人的反应则是冷漠淡薄,更不用谈关心国家命运,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

我认为这是社会环境与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的原因,与当时五四时期的社会现状相比,当今社会,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往往就考虑自身的利益,仅仅关注自身发展这个"小我",忘记了关注社会这个"大我"。而大学生所最关心的问题也就局限为自身的基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实现。学生只是社会的软弱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其自身不仅在政治上是软弱无能的,而且也缺乏社会的或经济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为什么青年越来越少?历史浩浩荡荡,然而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心灵状态却固执地停留在原处,没能走出悲愤而迷茫的荒漠。

论语当代价值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教育心理学提示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老师提问的。

课堂提问具有积极的检查、督促与反馈作用。老师借此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程度、对新课的预习情况,从而调整新课进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旧知识的整合效果,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便于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合理、有效地学习。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正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自豪,感到荣耀,这样的学生往往急于表现自己, 在这种表现欲的驱使与压力的环境下,阅读会变被动为主动,有效促进学生好好学习。

二、课堂提问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培育儿童的第一要义。尤其对于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其知觉是无意性的,常表现为儿童不善于独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知觉,有目的地进行系统知觉能力还比较差。课堂上对同一问题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感知往往有一定程度的混淆性、笼统性。因此,语文课堂的提问必须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紧密结合,提问要细节化。其次,提问要形象化。运用直观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再次,提问要灵活化。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很强的依赖性与模仿性、片面性,缺乏灵活性、精确性。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思维特点,提问有必要灵活化。最后,提问要有针对性。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分散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与老师配合,达到学习目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实际教学中,提问得当才能吸引学生。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1.提 问 要 激 发学生学习 兴趣 。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产生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一年级上册《风》一课教学中,提问:同学们看见过风吗? 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 又如《看书》教学中,提问:谁在看书?他们看什么书? 你最喜欢谁的书?为什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思考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2.提 问 要 把 握 好 时机 。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首先,提问要把握好提问时机,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才能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如在《只听半句》一文中,在奶奶、爸爸、老师和园丁都没有说完的话后,老师可以这样设疑:奶奶(爸爸/老师/园丁)可能会说什么话? 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 在此设疑,正切中学生心中想而又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提问的好奇心理,自然能够激发探究溯源的浓厚兴趣。

其次,提问要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理解的疑难处与规律的探求处。因为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称象》一文中,记叙了小曹冲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巧妙借助浮力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可作者却用三分之一的文字记叙官员们讨论怎样称象的情景,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最后,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启发性、灵活性。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中心、重点和难点发问,不能滥用提问,否则学生会无所适从。要想使课堂提问具有目的性,就必须深钻教材,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善于挖掘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使用课堂提问,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问”活学生的思维 ,“问”出学生的激情 ,“问”出课堂的精彩。

3.提 问 分 层 设计 ,化 难 为 易 。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往往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甚至整个单元课文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尝试,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中心句“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老师设计 :“杰出”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内容? 重点写了什么? 本书中,你还知道哪些杰出的人才?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的、小的、有趣的问题;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把同一单元的各篇课文进行一定联系,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学生易于、乐于接受。

论语当代价值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回答是肯定的。犹如成长中的青少年在饮食上需要适量的牛奶、牛肉等“钙质物”一样,在精神上还需要经典文化作为他们的钙质物。而可以补充他们精神养分的钙质物中最好的选择当是《论语》。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中国,重新唤起人们对上下5000年中华文明的极大兴趣,以传播中国文化为载体的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兴起,《论语》也成了后人学习、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了解并学习孔子,不要把他看作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圣人”这一名称是西汉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为哄抬。我们可以把他看作一个慈眉善目的老爷爷,一个先哲贤人,一个有思想的思考者。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甚至还可以说,在他所处的春秋时代,他在政治上就是一个失败者。但是,他的很多言论,他思想中的智慧,到了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打开《论语》,我们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们走来——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2000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伟人,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尽管他的思想言论尚不能全部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吻合,但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供后人照出自己的面貌。

《论语》所给予人类的利益,确如子贡所言,像“日月”一样,不求任何回报,源源不断、一刻不停给予光明和能量。任何一个真心追求利人利己、幸福圆满的人,只要“学者为己”,只要正确理解,只要“学而时习之”,就一定能心想事成,“贫而乐,富而好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否则,任凭你天资聪明过人,必定无得而还。

《论语》虽被历朝历代奉为中国人之“圣经”,名列“四书五经”之首,但其语言却非常浅显直率,精炼简约,全无想象中的高深莫测和晦涩难懂,这使得千百年来《论语》中的语言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并流传至今,其中的某些词汇便逐渐演变成约定俗成的成语。《论语》仅15800多字,但沿用至今的成语却有300多个。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作记《孔子世家》。《史记》中的“世家”体例,本来是记载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诸侯,也列入“世家”,司马迁的意思,是孔子有千秋的事业,说孔子的言行思想、影响将及于千秋后世,所以将他列入“世家”。在《孔子世家》的结尾他说:“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然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论语当代价值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不管是哪一派, 似乎都忘记了讨论语文知识最初的出发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进行语文知识教学, 知识对语文课程的价值何在, 或者说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忘却目的的探讨最终只能陷入没有成效的无谓争论, 因此有必要提醒人们及时转向, 回到我们当初讨论的原点上来, 回到语文知识教学所服务的目标上来。

显然, 我们探讨语文知识教学, 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由一系列具体能力构成, 包括平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这四种能力又由许多更具体的能力组成, 从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语文能力体系。

因此, 我们与其为语文知识体系问题纠缠不清, 不如将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知识教学所服务的目标上, 即语文能力体系的构建上来。这一回归符合课程的本义, 即“跑道”说:达成目标的道路千万条, 但目标只有一个。只有明确了语文课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语文能力, 我们才会去考虑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去培养这些能力, 如知识教学、实践活动等。因此, 语文知识体系构建的讨论到了该告一段落的时候了, 我们有必要将目光从知识转向能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种呼声在当前学术界还相当微弱。

关于语文能力问题, 王荣生先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有专门的论述。他认为, 不存在笼统的、抽象的语文能力, 为此他引用杜威的观点:“其实我们并没有所谓的一般的看、听或记忆的能力;我们只有看、听或记忆某种东西的能力。离开训练所用的材料, 一般的心理的和身体的训练全是废话。”“能力与所听、所说、所读、所写联系在一起, 体现在具体目的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中, 也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在讨论培养能力的教学之前, 我们有必要事先明确, 希望学生现在或将来从事哪种方式的听、说、读、写活动, 才能明了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进而研究怎 样培养等 一系列问题。

以“阅读能力”为例。王荣生先生指出:“有人说, 我们的语文教学 没有培养 起学生的‘阅读能力 ’, 这话是有歧义的 , 需要作具体的分析。至少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我们确实在培养某一种‘阅读能力’, 但实际上却不 能被许多 学生所拥有。 那么, 问题可能主要出在课程与教学上。也就是说, 语文课程内容或者教学方法上, 存在着缺陷, 还不足以培养起那种能力。这样我们面临的任务, 便是实证地研究‘怎样才能培养起那种能力’。第二种情况, 我们在培养某一种‘阅读能力’, 而且也的确培养起了, 但那种‘能力’, 却是我们不想要的、学生不必要的、社会不认可的。”“如果是后一种情况 , 我们所遭遇的质疑, 便不是‘没有培养起阅读能力’, 而是培养了‘错误’的‘能力’。”

如果出现像王荣生先生所说的第一种情况, 相对来说还好办些, 至少目标是明确的, 接下来主要是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比较麻烦的是第二种情况, 因为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实践证明却是在做无用功, 语文界前辈所说的“少慢差费”可能与此相关。

通过这段论述不 难看出 , 迄今为止, 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课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样语文能力问题的研究, 还处于猜测阶段。而抛开语文能力去大谈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 属于典型的盲目行为。不难想象, 任其发展下去, 即使“采得百花成蜜后”, 经过努力确实建构起了一套语文知识体系, 恐怕到头来也只能落得个“为谁辛苦为谁忙”的慨叹!

一、语文能力体系构建的起步

关于语文能力何时进入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 李贞祥在《“语文能力”辨》一文中作过考证, 他认为, “语文能力最早出现于徐行知《从听说读写来训练语文能力》一文中, 刊登在1952年3月26日的《大公报》上。”但这只是说“语文能力”有其“名”的开始, 并不等于说“语文能力”之“实”之前不存在。从1922年、1929年和1941年的课程纲要、课程标准中的论述可以得到证明。

在1922年国语课 程纲要关于“课程目的”的陈述中有:1.使学生有 自由发表 思想的能力。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3.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4. 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

1929年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关于“目标”的陈述是:1.养成运用语体文及语言流畅地叙说事理及表情达意的技能。2.养成了解平易的文言文书报的能力。3.养成阅读书报的习惯和欣赏文艺的兴趣。

1941年国文课程标准草案对“目标”的陈述是:1.养成用语体文及文言文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2.养成阅读书籍之习惯, 及读解古书之能力。3.培养欣赏文艺之兴趣, 及陶冶文学上创作之能力。4.使学生能应用本国语言文字, 深切了解固有文化, 并从代表民族人物之传记及其作品中, 唤起民族意识与发扬民族精神。

通过分析 不难发现 , 在1922年课程纲 要中就已 经有“能力” 字样出现 , 其课程目的涉及说、写、读三种能力;而1929年的课程标准目标陈述及1941年国文课程标准里, 也同样提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能力体系构建的明确

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所陈述的语文教学目的, 不仅直接和完全指向“能力培养”, 还破天荒第一次清晰地使用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说法:“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 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经1978年直至1980年, 上述三份大纲的共同点都关注能力培养, 在大纲的附录部分有“各年级读写 训练要求 和初选目录”, 按年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训练要求, 体现了循序渐进培养学生 能力的课 程设计意图。 可以说, 从此开始了语文教育界构建语文能力体系的尝试与实践!

三、语文能力体系构建的发展

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首次在教学目的的阐述中给“听说训练”留出了一方天地, 表述为 :“进行严格 的语文基 本训练, 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 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相应地在“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项目中, 就“听说能力”作了要求。

在1992年语文教 学大纲中又提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 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 由原来合称“听说能力”到将其一分为二、相提并论, 这不仅是表述上的简单变动, 而且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 即对“听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开始向细化方向转换。在1992年的大纲关于“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中有关“能力训练”项目里都分别列出了“听话”、“说话”能力的相关训练要求。 另外, 在1992年大纲表述中还有一个重要导向: 将语文能力的行为主体从教师转向了学生, 并将侧重点转向描述学生可测的行为表现, 以此表征语文能力培养的要求、目标, 这显然是受到泰勒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的影响。因为能力是一个“暗箱”, 这给我们教师教学中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带来很大困难。泰勒 (1950) 认为, 最直接的可通过学生行为表现来表征某一特殊的学习结果。

四、语文能力体系构建的集成

2000年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颁布, 到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其中, 标准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 到目前为止, 学术界公认比较全面的是崔峦的阐释, “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 有较强的 识字写字 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 语文素养是整合的, 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一词从宏观高度把握语文能力, 是为了实现与语言应用实际的有效对接: 生活中语言应用活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不是靠单一能力就能完成的, 而往往是多种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语文素养中既有智力因素, 也包括了非智力因素。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从三个维度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行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认识。

微观方面, 前述关于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开列, 到这一阶段又出现了新的动向, 那就是“口语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部分陈述:“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口语交际能力”成功实现将听与说, 应对与互动融为一体, 贴近言语生活实际, 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

上一篇:财务类调查型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和数字贸易有关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