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范文

2023-09-23

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范文第1篇

一、课程开发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校本课程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核心是学生的发展和个体差异。在课程的目标上,基于对学生的需要评估来确定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上考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现在的高中学生在渐渐远离名著,人文的积淀越来越浅,功利化越来越明显。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同时也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部作品,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 作为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它那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红楼梦》中的大量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奇异的光芒。《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口皆碑,无人不晓。《红楼梦》诗词中数量

1 最多、质量最高的,要算塑造典型形象、隐寓人物命运的诗词了。

高中语文本身就选了《红楼梦》的一些片断,但学生普遍没有完整阅读过这部名著,对《红楼梦》的精髓了解甚少,在这个背景下,不论是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课内选材还是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红楼梦》,开发《红楼梦诗词曲赏析》都有其重要意义。

二、课程设计情况(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实施方法等)

(一)课程目标

1、学科宗旨

本课程所涉及的均为《红楼梦》原著中的诗词曲赋,开设本课程,有助于学生课内外知识融合,使学生既能更好地从诗的角度培养美感和鉴赏能力,也能从小说的角度更好体会《红楼梦》中各人物的命运及小说的主题,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名著的兴趣。

2、目标要求

(1)了解《红楼梦》中诗词曲的主要种类,了解主要人物的判词内容。

(2)指导学生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在老师分析的前提下自己能体悟诗词曲中蕴含的深意,通过诗词曲的串连,能对整部名著情节有一个大致了解,对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有较全面的认识。

(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提高人文积淀和审美情操,引导学生反观现实及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课程主要内容

2 1.选择标准

本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是:《红楼梦》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能让学生整体了解名著主题及人物特点的主要诗词曲赋。 2.内容范围

《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十二曲》、大观园诗社的主要诗作(主要为林黛玉和薛宝钗作品)

(三)课程实施方法

1、教学安排

本课程拟在高一或高二年级开设,课时为六至八节。课程分四节,每节可安排一至两课时。

2、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凭借多媒体课件形式,以老师课堂分析为主,学生课后搜集资料、能力迁移为辅的拓展延伸型教学。多媒体从影音图文角度全方位地让学生感受并乐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四)课程评价

1.形成性评价。分为: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评价(包括四小项: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围绕主题,提出问题;积极思维,踊跃参与;准确交流,及时反馈);对学生质疑求异活跃度的评价(包括四小项:主动探究质疑;质疑手段多样;发散思路独特;变通复杂对应);对学生探究实践延伸度的评价包括四小项:成果展示新颖;资料收集广泛;主题设计创新;媒体运用熟练),各小项均分为A,B,C三个等第.根据教学安排,形成性评价拟于每个专题教学结束后进行。

3 2.终结性评价。结束时学生以论文形式对该课程效果进行反馈,分为A,B,C三个分类评价等第,综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得出课程评价的最终等第。

三、课程实施情况与反思等

(一)实施效果

1、就学生方面而言,在知识的技能上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视野开阔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能力发展上,提高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加强阅读审美及评价能力;课堂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就教师而言,在教育观念上,新的课程理念已在教师头脑中扎根,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校本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在自身素质上,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二)问题及反思

在本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发了若干思考。

1、应加强对《红楼梦》的综合性研究

《红楼梦》作为一部宏篇巨制,包罗万象,饮食、建筑、礼仪、

4 服饰等任何一部分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红楼梦诗词曲赏析》只能选择极少的内容,以管窥豹。如果能开发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校本课程或者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或者以读书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红楼梦》,学生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2、应提高教师课程设计能力,重视集体的力量

传统的教师角色被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递他人编写好的知识体系。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要求教师从源头上来设计课程,自主确立知识体系、编写教材。这种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比以往高得多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能编写教材,至少能根据参考书目编写教材,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所有这些工作均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这对工作原本就很紧张的教师来说,更是一个挑战。所以,一项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3、要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实行内部评价,这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

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范文第2篇

枣泥馅山药糕 (可卿)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第十一回] 作为滋补,食疗的点心是《红楼梦》饮食的一大特色。大凡是贵族家庭中食用的点心不仅好吃、香甜适口,而且还要具有对身体营养有益的特点才行。枣泥馅山药糕就是属于这类有营养补益作用的北方点心。《清稗类抄·饮食》谈其制法为,以山药粉、粳米粉、白糖研和,夹枣泥馅蒸之,即是枣泥馅山药糕。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第三十七回] 这是一种具有苏杭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杭州古时就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著称。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正是用西湖藕粉作羹,调入糖烧鲜栗子粉,撒入桂花蒸制而成。成品色彩悦目,桂花芬芳,清甜适口。

小面果 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那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第四十一回] 面果也叫巧果,是北方人民喜食的传统点心之一。制作方法也较简单,用面团塑出各种花草、水果、动物的形态,然后用油炸制而成。《红楼梦》描写面果的精巧是:“刘姥姥因见那小面果子都玲珑剔透,便拣了一朵牡丹花样的笑道:„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倒好。”‟从曹雪芹的这些描写中,我们真不禁为这精巧奇美的小点心而拍案叫绝。

奶油松瓤卷酥 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小燕接着揭开,……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第六十二回] 奶油松瓤卷酥是用奶油和面,加上松子为瓤的果馅所烘烤而制成的酥饼。这是典型的满族(旗人)传统点心。《红楼梦》中也简称“松子瓤”(第十九回:“[袭人]便拈了几个松子瓤,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着送与宝玉。”);又称“松瓤鹅油卷”(第四十一回:“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时,……一样是松瓤鹅油卷。”);也称“鸡油卷儿”(第三十九回:“这个盒子里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鸡油卷儿。”)。这后两样大概是用鹅油或鸡油和面制成的酥饼点心。大观园中所食卷酥点心更配以福、禄、寿的图案造型,以示吉利、富贵之意。

二、饮品小食

玫瑰卤子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和了吃,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

[第三十四回] 玫瑰是蔷薇科直立落叶丛生灌木,以其艳丽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为人们所喜爱。到了清代,玫瑰的栽培已经很盛行了。有诗云:“隙地生来千万枝,恰如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名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玫瑰花的用途很广,花是酿酒、制糖、做酱、窨茶和制香精的原料。花及根都能人药,有理气、活血、收敛的作用。在我国民间早就有用玫瑰花加工为饮料的习俗。《红楼梦》中的玫瑰卤子就是一种上品饮料。《清稗类抄·饮食》中“玫瑰卤子”制法:将鲜玫瑰花去掉花蕊,把花瓣捣成膏状,后去涩汁,加入白糖腌制,瓷器收贮。饮用时随时冲之,清香四溢。

建莲红枣汤小丫头便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建莲红枣儿汤来,宝玉喝了两口。[第五十二回] 莲,学名荷,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花,呈淡红或白色,花谢后,花托形成莲蓬,内生果实,即莲子。莲藕被视为饮食珍品,有开胃健脾、滋补强身的功能,历来被誉为补品。建莲是福建建宁县产的莲实,加以红枣、冰糖,用适量清水炖烂,其味道清香爽口,风味别致。

三、肴馔

烧鹿肉 史湘云便悄和宝玉计较道:“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里弄着,又玩又吃。”[第四十九回] 《红楼梦》中有关于鹿肉的吃法,宝玉:“我们烧着吃呢!”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铁炉、铁叉、铁丝网等。[第四十九回]这段吃鹿肉的场景描写,从民俗史和饮食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多得的生动记录。 我国很早就有猎鹿、吃鹿肉的风尚。但是在各个朝代中,却只有清朝最讲究吃鹿肉;也可以说,讲究吃鹿肉是清代在饮食上较为特殊的社会风尚。这是和清代八旗、满旗的兴起发祥有着密切的关系。烧鹿肉就是烤鹿肉,确实是一味美馔,鹿肉烤在火上,焦香四溢,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火腿炖肘子 (凤姐)“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第十六回] 火腿炖肘子就是现在镇江、扬州一带的名肴炖金银蹄。制法是用火腿蹄膀(上腰峰)与鲜猪蹄膀(肘子)一起清炖,放在大缸中煨烂。上席时一对肘子盛一碗,就是所谓金银蹄。若再添以木耳、香蕈、茶笋,则味道绝佳矣。 牛乳蒸羊羔 好容易等摆上来,头一样菜便是牛乳蒸羊羔。[第四十九回]

贾母在第四十九回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据此,这里可能是指羊胎。在清代,食动物胎仔的习俗风行,这道菜属于滋补食疗类的肴馔。

螃蟹 依前日的大螃蟹要几篓来,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第三十七回] 螃蟹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菜肴。我国食蟹已有几千年历史了,在周朝初年,蟹就成为贡品,被认为是名贵的菜肴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诗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蟹斫雪劝加餐。”可见其味之鲜美了。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史湘云藕香榭做东道食蟹的场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菊花黄,螃蟹肥”,宝玉、黛玉等人将笼蒸清水大螃蟹“自己掰着吃香甜”,佐以姜醋,饮以热酒,持螯赏桂,吟诗作赋,确是人间风雅韵事。尤其是林黛玉的食蟹诗更堪称千古绝唱。诗:“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蟹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酱萝卜炸儿 (柳家的)“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炸儿,敢自倒换口味。”[第六十一回] 酱萝卜炸儿是扬州名食。自唐代以来,扬州珍馐异味,闻名于世。明清两代,漕运中心仍一直在扬州,这里市场繁荣,正如曹寅诗云:“广陵截漕船满河,广陵载酒车接轲。”淮扬风味的肴馔及饮食随漕运北上,更多地进入京城。《红楼梦》中的许多菜肴如火腿炖肘子、清蒸鸭子、油炸焦骨头、炸鹌鹑、酱萝卜炸儿等,都是具有扬州风味特色的。扬州素馔极精,酱萝卜炸儿正是体现出了“甜成适中、南北咸宜”的独特风味。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描述众多人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就其规模而言,则有大宴、小宴、盛宴;就其时间而言,则有午宴、晚宴、夜宴;就其内容而言,则有生日宴、寿宴、冥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诗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就其节令而言,则有秋宴、端阳宴、元宵宴;就其设宴地方而言,则有芳园宴、太虚幻境宴、大观园宴、大厅宴、小厅宴、怡红院夜宴等等,令人闻而生津。据研究者统计,120回的《红楼梦》小说,描写到的食品多达186种。所有这些包括主食、点心、菜肴、调味品、饮料、果品、补品补食、外国食品、洗浴用品九个类别。其中主食原料11种,食品10种,点心17种,菜肴原料31种,食品38种,调味品8种,饮料23种,果品30种,补品补食10种,外国食品7种,洗浴用品4种。这186种食品有的详写,有的略写,有的随文而出,有的精心安排,名目繁多,精妙绝伦。

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范文第3篇

“莺儿说,自家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模样倒在其次。且不论那没说出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莺儿这一评价本身倒是十分中肯:无论蜂腰桥上扑蝶时的艳丽,还是母亲怀中撒娇的亲昵,都称不上最美的场景;无论诗社里的锦心绣口,还是绘画养生旁类杂收,亦不足以令人倾慕。一直以为,这么个博学多才的女孩儿,放下诗书勤于针线,虽是安于本分,却也令人惋惜。然而仔细想来,或许那描花刺绣的场景,才最是沁人心脾:“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无须花粉的自然之美不必多言。半新不旧的衣着,朴素淡雅的房间,如雪的面庞与精致的针线交相辉映。如此安静的场景,除了美丽,竟有几分禅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淡去忙碌,远离纠葛,回归那样一份宁静,如此清明,使空性的灵动于当下展开;更有那样一种安详,如此温暖,让生命的美丽得以充分绽放。温柔体贴,待人接物总携沁人馨香;博闻强识,日常点滴显其明艳灿烂。讽时谤世的诗词或可一窥其浩然清远;高山仰止的内心更要谓之以如雪晶莹。多少人倾慕她的艳冠群芳,可又有谁能解读这份绮丽如虹?无形无色的净水,正是天边彩虹的真身;淡到极致的内心,才是艳冠群芳的根本。充满活力的天性,自是绚烂生命的根源,但不加约束的热毒,却会使生命近于疯狂。知著甘苦的学历,恰似洗涤心灵的清泉,冷香固然是种束缚,但正是它,将生命达到新的高度。

其在《红楼梦》一书中,对于谈禅、机锋的故事多有描述。例如,作者在第二十二回贾宝玉的《参禅偈》:“你证我证,心证意 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林黛玉续:“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按故事的起因是湘云说出演戏的女孩子“倒像林妺妺的模样儿”。林黛玉说拿她比戏子取笑。宝玉生怕黛玉恼怒,马上使眼色,结果却惹恼了湘云。宝玉即忙去解释,又被黛玉听到,也向宝玉发脾气。宝玉如“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觉得庄子的消极无为的思想有道理,联想到自己也如《水浒》戏中《寄生草》曲中所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十分颓伤,便参究禅理,题了一偈和下面一支《寄生草》曲。第二天黛玉看了,说偈末二句“还末尽善”,便又续了两句。于是,就引发了众人宝说黛玉的偈语才是悟彻,笑宝玉钝愚,以此阻止他参禅。其实,作者借参禅引出史湘云奚落黛玉像演戏的是一句机锋,意思是借用来影射汉人仕清者如戏子。

又如,作者在“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回中写到:

黛玉乘此机会说道:“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宝玉盘着腿,合着手,闭着眼,嘘着嘴道:“讲来。”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第九十一回) 从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但是,这可是佛家的禅语呀!

而在红楼梦中的禅语不止于此,在平日里的对词写诗中也可见一斑。

一是作者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写到众人入园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后贾宝玉说过一句著名的佛家禅宗的典故——“曲径通幽处”。原文如下:

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何如,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如直书„曲径通幽处‟这旧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

按照“曲径通幽处”,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因其中有一联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全唐诗》卷一四四)。此联句乃唐诗中的名句,历代广为传诵。此诗句中语带禅机,意思是说了佛家的道理,即一个人要到达能领悟妙道的至高境界或成就,不会仅仅是坦途,先得走过一段曲折坎坷的小路。

二是作者在书中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中借宝钗之口,对于家乡蕲州先贤黄梅的五祖禅宗弘忍欲求法嗣以偈语选择接班人的故事,推崇备至。书中写道:

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宏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生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舂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云:“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今而这偈语,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这便撒开手不成?

薛宝钗所说的这个故事,为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弘忍为挑选法嗣的故事。弘忍挑选法嗣的方法也很别致。所谓“法嗣”,即衣钵传人。一天,师父弘忍别出心裁地乃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以显示他们对于佛的理解,从而显示出优劣。其时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闻之,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说之后,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将两偈进行比较,认为惠能的悟境高于神秀,所作偈能见本性,而神秀的悟性略逊一筹,所作偈未见本性,于是将惠能作为法嗣传承其衣钵,是谓禅宗六祖。弘忍并当即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命他连夜南归韶州。弘忍这种选拔接班人的方法也很别致,深得楚人敢于创新的传统。而大弟子神秀卓锡于荆州当阳山的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播,后创禅宗北派。故光绪《蕲州志》称:“南北之宗,皆寓于蕲。”这就是《红楼梦》书中薛宝钗所讲述弘忍以偈语选定法嗣故事的由来。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不仅借宝玉参禅、悟禅的禅宗思想,表达自己的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尽管有消极的一面,但是,作者主要用以揭露封建王朝末世的黑暗现实与世俗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是一个历经了纷纷世事的老人的一种回忆,消极是难免的,所谓韶华皓首的感叹。或许也像许多人说的一样其中隐藏着一些秘密。但应该还不至于到“想让我们看空这红尘”的地步。 突然想到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参考文献 《全唐诗》

《红楼梦与禅》圆香出版社:佛光文化

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范文第4篇

《红楼梦》的作者细致的描摹了清代的社会风俗,蕴含了诸多文化元素,其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展现了异彩纷呈的茶礼茶俗、茶人茶事。但在以茶托事、以茶比人,从而揭示众多人物命运变迁、身世沉浮、气质禀赋等方面还需要惊醒更深入的探讨。

满纸茶叶香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历代小说创作中,以茶入文不乏其例,尤以明清为最,茶与文学的结合不以《红楼梦》为始,但像曹雪芹那样,把茶写得茶尽其用、茶尽其妙的,却是首屈一指。据统计《红楼梦》全书120回,就有112回言及茶,“全书提到茶事273处,出现茶字495 次, 茶名就有好几种”。涉及众多人物,从贾母到众丫头、婆子,从清客达官到道姑和尚, 他们的生活都离不开茶,其命运也与茶有或隐或显的关系。纵观一部《红楼梦》,对茶的描写,可以作为了解和研究十八世纪中叶封建贵族家庭饮茶风气的风俗画卷。在满纸茶香中取一杯清茶看千姿百态的红楼佳人们的品格命运、身世沉浮。

千红一窟: 女儿命运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警幻仙子邀宝玉前往,说她处“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这宝玉在薄命司翻阅了一番卷册,跟着仙子入了内室,“ 于是大家入座,小鬟捧上茶来,宝玉觉得香清味美,迥非常品,因又问何名。警幻道: “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的宿露烹了,名叫‘ 千红一窟’ ”。宝玉听了,点头称赏。《红楼梦》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不少人物都与茶有着密切的联系。曹雪芹通过茶道、茶俗、茶礼、茶艺的描写,既有介绍我国古代茶文化的作用,同时也隐含着以茶喻人、以茶写人的艺术匠心。

一、 栊翠庵妙玉论茶

说到《红楼梦》中的茶,自然会想到“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第76回中妙玉“提笔微吟,一挥而就”的《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其末句就是“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第 41 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更是对妙玉之精通茶道作了细致描写。妙玉先给贾母等人捧了茶„„黛玉吃了一口,果然觉得味道特别,茶香异常。便问妙玉是用什么水泡制的,妙玉才说是用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泡成的。

在这一回中,曹雪芹借妙玉之口详细地论说了茶道所讲究的选器、用水、择镜、品茗等,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栊翠庵品茶集中国茶文化之大成,令人惊绝。

在《红楼梦》中就有多处诗词论及烹茶之水,第23回,宝玉《四时即事诗》 中的“琥珀杯倾荷露清”,是讲炎夏时节撷取荷叶上的露水,冬季则用新扫的雪:“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曹雪芹突出妙玉烹茶用水乃“隔年蠲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显示出妙玉之高洁和不同流俗。在妙玉面前,就连“目下无尘”的黛玉都成了“ 大俗人”。

妙玉成为“红楼茶仙子”可以说是曹雪芹的苦心经营。自古茶道有“茶禅一味”的说法, 而妙玉所言魏晋之后无好诗,只两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正是妙玉参悟出的人生真谛。在妙玉心底,既向往魏晋时期的风流洒脱,追求精神境界的自由,更追求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二、 晴雯的最后一碗茶

《红楼梦》第 5 回描写的“金陵十二钗副册”对晴雯的判词,已将她的性格和命运,做了暗示。第77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晴雯喝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碗茶。晴雯带病被赶出大观园,又受了哥嫂的歹话,连病带气,此时的晴雯已经没有半主子的架势,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自知“不过是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见了宝玉,急急地叫宝玉倒茶。宝玉便倒了半碗,看时似茶非茶,尝一尝,咸涩不堪,并无茶味,只得递给晴雯。晴雯则如得了甘露,一气都灌了下去。一碗茶,写尽了晴雯的悲惨命运。

三、 小红不配拿茶

《红楼梦》第 24 回中写宝玉要吃茶,“一连叫了两三声,方见两三个婆子走进来”, “宝玉见没丫头,只得自己下来,拿了碗,向茶壶去倒茶”, 恰巧小红经过,顺便帮忙倒了,被秋纹、碧痕撞见,秋纹兜脸啐了一口道:“没脸面的下流东西„„你也不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秋纹要小红“拿镜子照照”,并不是说小红面貌丑陋,一般说来,端茶递水的事由各房大丫头来做,这是通例。各房的大丫头不在时,就由地位低一等的小丫头来端茶。第67回,袭人去凤姐处,就不是平儿倒茶,而是丰儿。小红越级给宝玉倒了杯茶,这是僭越。小红为宝玉倒茶没错,秋纹碧痕的训斥也没错,曹雪芹用此写尽封建家族的等级之森严和下层人想要出人头地之艰难,写尽人生心酸事。

茶与黛玉

黛玉作为“木石前盟”中女主角,她的泪,她的诗,她的情,她的病态美,都让人魂牵梦绕,又不能靠近亵渎。“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是其哀婉幽怨柔肠的外显;“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则是其“诗魂”气质的写照。在《红楼梦》 中出现的茶,更显黛玉骨子里的魏晋风流。第17回中宝玉为潇湘馆所题的对联: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以茶入诗取的是茶之清新脱俗。

一、 漱口茶: 性格

《红楼梦》 第3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只这一“孤”一“惜”,触目便有凄凉之感。进贾府前, 黛玉就常听母亲说, 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 今至其家, “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漱口茶, 可以说是黛玉到贾府以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这一段茶事细节描写, 看似在讲封建贵族家庭的饮茶礼仪,其实写尽了“ 孤女” 忐忑不安的心境。从自由的千金小姐到如今的连说话、走路都要格外小心,她始终摆脱不了寄人篱下的卑微感。小小的一碗漱口茶,恰到好处地勾画了初入贾府时黛玉的谨言慎行,为刻画黛玉性格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可谓借茶见性了。

二、 凤姐送茶: 处境

第25回,凤姐送茶,宝钗、宝玉、黛玉等人对茶叶的评价各有不同,黛玉所说“我吃着却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的”,直接写出了黛玉寄人篱下的凄苦。此时的黛玉,吃穿用度全在贾府,自然得谨慎。接着凤姐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吃一点茶怎么就要做人家媳妇呢?

早在《警世通言》里就有这样的话:“那见好人家妇人吃两家茶,睡两家床?”把吃茶和女子婚配联系起来,这一风俗在唐代很盛行,文成公主入藏,以茶陪嫁。茶之所以在婚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源于古人认为茶树不易移栽,有“ 从一而终” 的寓意。以茶行聘,是江浙地区的“三茶礼”之一的“下茶礼”,在北方也是一种婚俗。黛玉“涨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不言语”。黛玉的窘迫凤姐不是没看到,她却顺势把下茶文章推向高潮,指着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配不上?门第配不上?„„”于是众人都恍然大悟,凤姐送茶含“下茶”之意。失去双亲,失去家门权势,寄人篱下,在那样的时代就是一无所有,人格、尊严、发言权、以及在婚姻问题上最起码的要求。凤姐送茶与其说是下了聘礼,不如说是给宝黛爱情判了死刑。

三、 催茶: 对爱情的克制

黛玉纵然敢于藐视封建纲常,追求自由爱情,但黛玉和宝玉感情虽好,却从来谨慎守礼, 不和宝玉胡来,更常常严辞斥责,这也是她的可敬之处。第26回,有这样的描写: 宝玉看望黛玉,让紫鹃沏茶吃,而黛玉却让紫鹃去舀水。紫鹃乖巧伶俐,先去给宝玉倒茶了。宝玉见状,欣喜若狂,马上引用《西厢记》的台词和紫鹃开了个玩笑,没想到黛玉听了大哭大闹, 和宝玉大闹一场。黛玉只知道信从自己的感情,却不知道要去顺应世上的人情;她最容易想起自己,却最不会为自己打算;她追求自由爱情,却不善经营,还处处克制。因为,她想要的是懂她心的人。

四、 龙井茶: 悲剧命运

第82回,宝玉下学到潇湘馆看望林妹妹,黛玉因问别处去了没?宝玉道“这会子咱们坐着,才把乏散了„„”黛玉听罢,“微微的一笑,因叫紫鹃:‘ 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

“龙井茶”,属绿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有1200年历史,乾隆时期被封为“御茶”。如今依然是大家熟知的名茶。宝黛的情谊无需多说,宝玉下学回家见了“上头”不去别处,先来看林妹妹,足见在他心里妹妹之重。黛玉则“把我的龙井”沏给二爷喝,可见黛玉心中宝哥哥的重要。龙井,此时不光渲染宝黛之间的感情,也暗示黛玉性格特点。无家无业的黛玉把与宝玉的爱情当成了唯一的寄托和依靠,她是为情而活。

香消茶尽尚逡巡

贾母富贵禄寿又讲排场,须得“老君眉”;妙玉孤高,故只邀二三知己喝“体己茶”;凤姐机关算尽,茶尽其用;多愁善感好思索的黛玉,唯有龙井,方能显其天生丽质;晴雯的心比天高,却只能用一碗涩苦不堪的粗茶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小红为代表的众小丫头的“不配拿茶”;而割腥啖膻,醉卧芍药圃,穿宝玉男装,大雪地里扑人,“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湘云得用大碗茶来配,方显其光彩溢人,如云舒卷的烂漫天性;“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靠吃冷香丸抑制内在热毒,所居蘅芜院素净到“雪洞一般”的宝钗,最宜一杯功夫茶,在品茶啜茗的过程中自省深陷封建的牢笼所造成的冷酷和麻木等等。在这一杯一盏之间,显示出不同的品格和性情。

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范文第5篇

1高职院校“古诗词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的传授性教学取代古诗词的领悟

从高职目前的教育来看,古诗词的学习与感悟需要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但是由于课堂教师的时间有限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时间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古诗词的背诵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进而限制了学生的古诗词领悟能力的不断提高。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学生盲目的认为古诗词的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的不断背诵,认为只有通过背诵才能够让学生慢慢的了解到切中所蕴含的实际含义。

1.2 古诗词的整体性具有非常大的破坏

与其他种类的文学作品,古诗词具有非常强的语言美和韵律美,这就需要在不断的古诗阅读中进行思想的体会。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古诗词的整体美缺乏感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僵化的学习,这就使得古诗词被分解的支离破碎,缺乏对于古诗词整体性的感悟。从表面上来看,教师在进行诗词的讲解过程中表现的十分细致, 而学生也实现了知识要点的掌握,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学生在学习中却没有领悟到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对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1.3 固定答案束缚了学生思维上的发展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的鉴赏更加寻求固定的答案,这就使得教师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个人的观点以及资料上所提供的固定答案来实现了学生思维上的限制。古诗词更加讲求一种个性化,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种诗词鉴赏方式,学生的答案与参考书的内容基本正确,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限制。

2 在高职院校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措施

2.1利用诵读的方式来实现古诗词教学基础的夯实

从理性上来看,古诗词具有非常强的韵律感,只有通过不断的诵读体会才能够实现美感的享受,学生就可以利用古诗词的不断诵读来实现其思想和内容的传达。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古诗词的阅读与感受,但是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注重情感的表达与气势的体现。学生在进行古诗词的朗诵和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诗词中的情境感受能够让学生实现自身想象力的发挥,实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其中需要特别注意到的就是,课堂朗诵与阅读的重视并不是意味着学生能够放任自流,教师需要对于课堂中的地位进行明确的定位,实现其在课堂中主导地位的发挥,对于学生的朗诵与阅读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让学生能够从诗词中实现总体节奏的把握, 最终为诗词内涵的深入了解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2.2 通过科学的引导来实现古诗词内容的深入了解

从我国文化的发展来看,古诗词更加讲求含蓄的美,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古诗词的朗诵和阅读过程中实现古诗词中所蕴含道理的深切体会以及古诗词作者中所蕴含的情感的透彻了解,因此, 教师就需要通过对于学生的引导来实现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 学生通过作品的深入了解实现学生的领悟能力以及诗词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例如,在《水调歌头》的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古诗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来进行分析, 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古诗词总体思想的掌握, 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基础的把握来实现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最终实现其已经上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了解。

2.3 通过古诗词在教学的过程中美育 功能的发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 古诗词体现出了优良的传统美德,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美誉功能, 让学生能够在进行知识丰富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其能力上的提高。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古诗词的美誉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良好传统的熏陶, 还实现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例如,在《长歌行》的鉴赏过程中,其中最为点睛的部分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中包含了他对后人的无限督促和规劝, 这就体现出古诗词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美育功能的发挥。学生通过诗词的朗诵与鉴赏,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经验来实现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想道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语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鉴赏过程中, 教师需要对于古诗词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科学文化培养上的准确把握来实现学生在美上的感悟以及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古诗词在教学上的不断开展以及应用能力上不断提高。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设置之中,古诗词方面的鉴赏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今的高职院校在“古诗词鉴赏”课程教学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来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范文第6篇

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命运都是曲折交织的,折射诗人命运的诗句有一种特殊的高级形态的美,表现出一种人生价值。它严肃地探索着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提出生命最深邃的问题,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无限关切。我把诗人们对待命运的态度划分为三重境界——无奈、感慨、超脱。值得一提的是,名为三重境界,实则没有对错好坏高低之分,无论哪一重境界都附着了诗人独一无二的思想感情,后世不便以后来者的视角去评判古人的认知。这三重境界,唯一衡量的是诗人的幸福感。有的诗人在榻上安然作古的那一刻,了无牵挂,令人欣慰;而有的诗人,一生背负了太多或该或不该的东西,细细感受,令人扼腕。

独步奈何桥

对命运、对现实的无奈往往带有悲情的色彩,但与单纯的抒发悲伤情感不同,真正勘破命运桎梏的诗人的情感是一种苍漠。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有时我想,第一个独步完奈何桥的人当是诗鬼无疑,人在路上,心已到达终点。李贺的作品仿佛能看到在冥冥之间与时间赛跑的急迫,短短二十六年阳寿,他似乎早有预感,一朝一夕,尽是些光怪陆离泣血的诗,意境诡异华丽。诗中有愤怒,有悲苦,甚至还有讥讽,其实终归汇结成两个字:质问。他的质问当然得不到任何回应。二十来岁的弱冠青年本不必有这样的心境,然而一切又非他所能左右。

有些诗句根本不是一个人作出来的,而是天下人借某一人之口喊出来的。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当在此列。白居易和别人没什么太多特别,他路走的不短了,然后也和别人一样栽了个不大不小的跟头,命运弄人。他丝毫不在意将自己的命运情感与一位歌女的命运情感平放在一起,因为他知道,人生到了某阶段,大家都是这样。有一首诗不得不作。抒发悲情?太过扭捏。抒发愤懑?太过狭隘。那我就说说,天下人的心里话吧……白居易莫名把握了人世悲欢离合的通性,因而创造出了天涯共此时,世人俱相逢的壮丽意象。毕竟,奈何桥这一路,谁也绕不过。

人世间最无奈的事是什么?是临终之际回想一生,索然无味。有些人,注定是生命中的过客;有些事,常常让人很无奈。世界很远,触不可及。不过,若真有这种临别之际还在用无感来看待世界的绝望诗句,真是在诗词界受尽排斥,无法久传。所幸的是有一位人生无味,诗意丰富的诗人——陆游,为诗而活,活在诗中。陆游一生作诗万首,晚年居多,类型多样。但其人生观念却逐渐纯一,临终之际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与最后南宋王朝的命运让人无言,如果这就是他人生的唯一寄托,那最后的结果可谓将其人生抹空,不留痕迹。人居一世间,乎若风吹尘,若真至于此也便好,就怕无谓郁结作伴。

世道未变,人心在变

绝大部分诗人是唯心主义的,诗中自有一世界。诗人们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内心世界早已发生巨大变化,所以此感慨非感慨世态炎凉、沧海桑田,而是对内感慨自身这玄妙的一生。诗人们一方面试图追求人生的意义与感性的永恒,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人间的诸般事物。可生命终究是有限的,发出这样的感慨似乎就是必然的了。

歌词有言:“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有些幸福只能去追忆,所以才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样的诗句。万事皆休,无穷索寞,悲伤过后,就是地方还是那个地方,物还是那物,人非那人的惆怅。感慨时间蹉跎的诗句也有此意,但皆不如此句扣人心弦,具体如何又因人而异,谁都想用最真挚的情来挽留匆匆的时光,可终究不能,时光荏苒,年华已过,岁月淡薄,心灵深处久久缠绕的是丝丝的无奈与感慨,就是这种凄凉。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个人生阶段有一个人生阶段明白的道理,现在觉得不真实,只是因为还不明白。

看淡人生的诗人喜欢感慨,习惯独自静静思索,不喜欢热闹不喜欢人前张扬。那句诗是这么看待人生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人说这明明就是杜甫感慨世间沧海桑田的,然而正是因为诗圣所作,才有别样意味。诗圣之圣,在于慈悯世人,如圣人心,无论是安史之乱的前或后,他所关心的都是人跟人之间的爱,人跟人之间的宽容和同情,自然和亲切。不同的是,他以前认为世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他会为一些事痛苦、悲愤。但是晚年,他逐渐接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认知,不怨霜露,而怨春风;见盛之始,已伏衰之机也,宿命本就如此,这并非放弃和逃避,而是一种彻底的释怀。

鲁迅说:“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有的诗句本身就是一种沉默,但听者无不知这背后是怎样的沉重。“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让言辞凝塞,胸中了然。此句要与上阙对应的“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合二为一才能发挥其神韵。年少总是急于表白的,表白自己,渴望被理解,寻找共鸣,寻找投契,寻找自己,又太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被自己打动。待到年岁渐大,那些曾经渴望体会的情感不再只是纸上的只言片语,而是内化进身体和生命的体验。有的情感,心中哪怕再珍惜再在乎,有的感受,心里哪怕再深沉再入骨,说出来,有时也不过如是。人多会处在理智与情感交织的矛盾状态,却少有向辛弃疾这样短短几个字把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说的这么明确。人不能总指望与别人完全相互理解。所以,有些话一辈子都只能对自己说。

天地之间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沉于世却都想超脱于世,于是这一境界有太多的人们想要的生活状态。理想、浪漫,诗人们的理想国是这么的让人神往。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如此庸俗的状态恐怕也是为诗歌界所不容的,但其确实描写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与那些“半途而废”的不同,这种终于达到富贵至极的潇洒更加难以捉摸其痕迹,谁都知道物质财富的极限是无法达到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终究无法达到那一天。难怪有所谓大俗即大雅,看起来低俗的理想有时又是那么崇高。

世道沧桑,人心泰然。若论超脱,“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与第二重境界感慨的明确界限。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更是毫无差别,只是一段经历罢了。这是比雨随便下,无所畏惧更洒然的心态。日本的吉川幸次郎曾说,苏轼是改变中国文学中人生观走向的人。明确地承认悲欢离合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要素,是人生必然的组成部分,而同时把对这种悲欢离合的执著看作是愚蠢的,这才是由苏轼独创的新的看法。过去人们饱含理想,幻想一个完美而没有悲哀的人生。但是苏轼却不是这样。悲欢离合,在人生中是普遍存在的。既然希望与命运、个人与社会之间经常存在着矛盾,那么悲欢离合也就是人生的必然内容。苏子的乐观与豁达是真心的,丝毫不拖泥带水,所以不仅感染自己,也感染了其他人。

天地之间,最超脱莫过于翱翔九天,纵横四海。人力有限不能穷极一切,却可心包万物,诗仙全作,不看背景只看诗句,试问谁能尽窥李白人生波澜,偶有惆怅,也犹如凤凰落枝又复飞,一生翱翔,任凭风雨,任凭波涛。最幸福的人生自在观不是超然物外,漠看苍生,而是就在天地间,尝尽烟火气,又不染一片尘。深谙世故却不世故,是李白的成熟。因为他的雄奇浪漫,他的清新俊逸,比其他超然诗句更能引人感触,更能给别人积极向上的达观心态,所以他的超脱不是自己的,而是包括所有读者的,诗人总是在诗中寻找人生的价值,真正的意义却蓦然间流转千古。

上一篇:民主集中制情况汇报范文下一篇:中国三农问题浅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