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范文

2023-09-24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平面媒体运营机构面临的战略转换,并建立了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模型。最后,在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模型的框架下,提出了平面媒体运营机构应对新形势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平面媒体;新媒体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平面媒体的影响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分析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从而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简称MI)作为一种新兴业务,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即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即工具媒体类、休闲娱乐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3] 32号,将培育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手段;随后,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首次将宽带明确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快建立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制作传播能力。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7月)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超8亿,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网络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途径,提速降费政策稳步实施推动移动互联网接人流量显著增长,网络信息服务朝着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速度、降低费用的方向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对平面媒体的影响分析

15世纪末,一份以介绍贸易信息、城市动态、法庭仲裁以及其他地区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手抄小报受到了威尼斯人们的广泛欢迎,这个小报后人称为《威尼斯公报》,也就是现代报纸的鼻祖。进入21世纪,互联网对一切来自过去的传统、习惯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包括报纸在内的平面媒体也受到了深刻影响,需要在欲火中重生。平面媒体在传播的维度、方式、速度、受众的广度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河南日报社原社长、知名报人朱夏炎曾说,“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平面媒体如何脱胎换骨,如何借势而为,成为媒体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的革新总是要有全新的经济模式与之相适应。宽带无线接人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移动互联网经济得以出现并迅速发展。现代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 “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一种媒介或某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正如窗户是对墙的功能性补偿,而窗帘又是对窗户的补偿一样,人类媒介的进化史也是对原有媒介之缺陷不断补偿的过程”。互联网整合了之前的声音、文字、画面等所有的传播方式。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出现,可以使人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使平面媒体的缺陷暴露无遗。单一的视觉、单一的维度传递信息已经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人們开始关注移动互联网上的新的传播业态。

二、平面媒体运营机构战略转换理论研究内容和实施战略转换的必要性

(一)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的概念特点与内涵

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就是组织为了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或者为了利用潜在的机会而从原有战略转变到新战略,从而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是一个具有生态特征的战略演变过程,是组织在快速变化的竞争条件下采取非固定式战略趋向的一种必然结果,表现为平面媒体运营机构战略具有周期性、实效性特征。

在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要求组织具有较强的战略转换能力,这种战略转换能力以组织战略环境创造为前提,增强组织战略的学习机制和动力机制,增强组织从复杂多变的环境变化过程中识别战略转换的机会与最佳时机的能力。平面媒体在进行战略转换时,要建立起战略管理的一套程序,并时刻注意战略对组织运营的影响程度,通过组织内部流程再造和资源重组,达到战略转化的动态循环,创造组织战略转换环境,以利于组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发展。

(二)平面媒体运营机构战略转换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使传统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经营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解决经营模式和战略转换问题就成了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当务之急。战略转换是解决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长远发展问题,关乎组织的未来,从整体上、方向上解答平面媒体运营机构要到哪里去、如何去。平面媒体运营机构如果战略衔接不当,就有可能失去其原来的有利地位,并可能导致一步步走向灭亡。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媒体运营机构面临的战略转换和战略转换模型的建立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媒体运营机构进行战略转换的主要判断依据

第一,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创造价值,信息创造财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众每天需要面对着海量的信息,而传统的、单一的平面媒体提供的信息容量有限。

第二,现在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以至于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需要及时地、迅速地了解各种资讯,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谁的速度快,谁最先发现了某种信息,就可能最先获得某种价值。

第三,未来社会是一个绿色环保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有木浆制成的纸张的产量也将会一步步的萎缩,取而代之的将是是一种更加环保、高效的载体。可以说,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平面媒体的转型也是迟早要发生的事。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媒体面临的战略转换

第一,发行方式的转换。对传统平面媒体来说,发行、编辑、广告是其三条“腿”,缺一不可。现在借助移动互联网,平面媒体纷纷推出电子版,传统的发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第二,媒体内容的转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在现在自媒体时代,平面媒体人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把报道做深,做透,把国家政策讲活,不泛泛而谈。

第三,经营创收模式的转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广告版面创收模式,拓宽经营创收渠道和模式。

第四,读者體验模式的转换。传统媒体过去与读者的沟通一般通过来信、邮件、电话等,常常是单向沟通,而现在要通过一切互联网思维来增加与读者的互动性,进行双向沟通,让读者参与到媒体创作的过程中。

第五,媒体结构的转换。由多样性媒体产品供给向面对特定读者对象的特色性媒体产品供给。

第六,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竞争格局的转换,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传媒企业集团。

四、战略转换框架下平面媒体运营机构应对移动互联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一)平面媒体运营机构一定要遵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舆论宣传规律,避免运营中的风险,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进行细致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媒体产品研究。平面媒体运营机构应结合自身的现状,通过对读者人群的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进入,推出移动互联网新的媒体形式,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客户端等,提供优质的新闻产品。

(三)招揽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人才,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现在媒体的竞争,其实质是媒体人才的竞争。传统平面媒体只有拥有自己的懂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人才,开发出一些适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播平台,才能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这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四)在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传统平面媒体要用好、维护好自己原来创造出的“品牌”影响力。平面媒体的这个“品牌”一般都存在了几十年,要借助移动互联网让其发扬光大。

(五)实力较强的平面媒体运营机构要在适合的机会进行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同时吸纳来自国内外的优质资源,组建大的传媒集团,增强竞争力,实现集约化发展。对于一些新的移动互联传播业态,要有战略眼光,要加大扶持和发展。由单一传媒行业向以传媒业为之主,多行业发展的转变。多行业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传媒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农村版)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数据库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讲解,并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网络性能为例,从作用上体现了网络数据库在市场上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网络数据库能实现远程分布式数据的传递与整合,符合跨地域或跨国公司的分布特点,能满足这类公司的数据处理需求。另外网络数据库对数据的综合处理,通过简单的过程控制语句能迅速地在上千万条记录中提取出用户需要的数据。网络数据库高速、快捷、准确地操作为商业事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支持。网络数据库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会更为广泛。

 关键词: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 2000;过程控制;记录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和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网上信息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目前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更是离不开网络和数据的应用。像S Q LServer 2000这样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实际电子商务中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网络数据库能实现分布式的数据处理,在异地提交数据从公司总部汇总处理,再将处理结果通过互联网反馈到每一个客户端。这样的处理模式就是经典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模式。在现代商业中很多大规模的集团公司都面临公司规模扩大、分布地域较广带来的通信管理不便的挑战。在拥有了网络数据库的支持后,这些困难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二、网络数据库的商业实现

1.网络数据库的概念

网络数据库(Network Database)的含义有三个:①在网络上运行的数据库。②网络上包含其他用户地址的数据库。③信息管理中,数据记录可以以多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一种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和分层数据库相似,因为其包含从一个记录到另一个记录的前进。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其更不严格的结构:任何一个记录可指向多个记录,而多个记录也可以指向一个记录。实际上,网络数据库允许两个节点间的多个路径,而分层数据库只能有一个从父记录(高级记录)到子记录(低级目录)的路径。

因此,网络数据库是跨越电脑在网络上创建、运行的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可能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这种关系也不是只有一种路径的涵盖关系,而可能会有多种路径或从属的关系。

2.网络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

网络数据库一般有操作系统集成验证管理模式和数据库系统用户管理模式两种。以SQL Server 2000为例,系统集成验证模式能管理整个数据库,获得数据库的超级管理员权限,对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下的所有数据库有创建、删除、修改的权限。数据库系统用户管理模式下,只有“system administer”用户为超级用户,当使用者以“system administer”用户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时才能有效管理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下的所有数据库。“s y s t e ma d m i n i s t e r”用户可以创建子用户,并为创建的用户分配权限。这样就能实现在同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下不同的用户操作不同的数据库。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管理网络数据库一般都需要借助管理工具,以SQLServer 2000为例,SQL Server 2000比较常用的是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

服务管理器是网络服务器的一个客户程序,能启动和停止多个服务器的进程。通过服务管理器来实现SQL Server2000数据库的启动和关闭,从而达到为网络上其他用户提供数据库服务的功能。服务管理器可对SQL Server执行四项任务:启动SQL Server实例;暂停SQL Server实例;继续运行暂停的SQL Server实例;停止SQL Server实例。主要完成如下步骤:除了具有“system administer”角色的用户除外,禁止其他所有用户;允许任何运行中的SQL事务或者存储过程继续执行直至结束,这对维护数据库的AC I D特性很重要;对于每个数据库执行一个检查点,检查点对于恢复模型很重要;SQL服务停止执行。

企业管理器是用来管理S QL S er ver 2000的前端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创建、删除、更新、维护等多重操作。企业管理器是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的主要途径。它提供了一个遵从MMC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完成:定义运行SQL Server的服务器组;将个别服务器注册到组中;为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配置所有SQL Server选项;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中创建并管理所有SQL Server数据库、对象、登录、用户和权限;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上定义并执行SQL Server管理任务;通过唤醒调用SQL查询分析器,交互地设计并测试S Q L语句、批处理和脚本;唤醒调用为SQL Server定义的各种向导。

查询分析器是对数据库进行命令格式的操作窗口,通过T-S Q L语言来实现对数据记录的查询和管理。程序员可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更改查询,使查询使用的资源减少到最小,同时仍能返回正确的数据;使用索引优化向导分析T-SQL语句及它所引用的表,以了解通过添加其他索引是否可以提高查询的性能。

3.网络数据库的商业应用

网络数据库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是极为广泛的。网络数据的网络特性使得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企业的沟通变得便利。网络数据库的使用使得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网络数据库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利润,商业活动更为便利。网络数据库对现代商业运营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在分布式处理和匹配商业规则上网络数据库做得尤为突出。

(1)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 D BM S)是一个集中式的应用程序,用来管理分布式的数据库,就像这个数据库存储在同一台电脑上一样。D D BMS阶段性的同步所有的数据,并在多个用户必须同时访问同一数据的时候进行同步,以此确保在同一地点的数据的更新和删除会自动映射到其他存储数据的地方。

分布式处理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布式处理,另一种是借助网络应用程序来实现数据库的异地访问。

①网络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的管理模式。在一个以T C P/I P为基础的互联网络中,假如把网络数据库的服务器架设到中国上海某地,在网络的其他地方安装了数据库的客户端,这样就能实现数据的异地传输与异地访问。在这种模式中,服务器端需要安装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而在客户端只需安装客户端工具即可。客户端工具能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上,当使用指定用户登录时,就能在客户端管理该指定用户下所能管理的数据库了。

②借助网络应用程序的分布式处理。在网络中当需要规则地采集用户信息,或者需要有限制地对数据进行操作时数据库系统的分布式管理就显得不足了。这时我们可以

采用如B/S或C/S的网络应用程序,规则地按需采集处理数据。这种情况目前在商业领域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如目前比较流行的BBS、电子商务网站、网上商店、财务管理软件等。

(2)商业规则。有商业活动就会有商业规则,在商业规则中需要对数据分门别类地进行存储或处理。比如:一个电子图书的购物网站需要把图书的书刊编号、作者、摘要等这些图书的基本信息和该图书被浏览的次数和浏览人的留言分开存放的同时,又需要弄清楚图书和留言的对应关系,这个时候网络数据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网络数据库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外延信息,诸如留言、评论等分开存放在不同的数据表中。在通过视图把这两张物理表逻辑地关联到一起,使得在外观上能直观地反映出每一本书所对应的该书的评论。这些工作都是网络数据库能够实现的。

在网络数据库的帮助下,商业规则得以维持。在现代商业活动中,有了网络数据库的支持,商业运作更加流畅灵活,网络数据库把人们从纷繁的商业规则中解脱出来,去创造更多价值。

(3)商业数据的完整性。在商业活动中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想一想,假如A公司想要裁员50人,而这个数字在被上报公司董事会的时候由于传递的失误而变成了5000人,这样的错误我想是每一个公司都不愿见到的。如果使用了网络数据库,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发生了。网络数据库中数据传输是简单的二进制传输非0即1,计算机的精确可靠为商业运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假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数据安全还不放心,那我们可以采用更为安全的方法——数据加密。因为假如有人打开了服务器的数据库,就有可能看到数据库中的信息,只要是有数据库常识的人就不难分析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商业机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担心是正常的。那么我们采取了加密措施后,最后的这一点担心也被解决了。通过目前流行的加密算法,或者自己制定的一个加密算法,把用户需要保密的信息,通过加密存储到数据库中。这样当数据库打开后,看到的记录也只是加密后的一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标识。除非有人盗取了解密函数,否则其他人永远也无法解密。

通过概率和数理统计也能算出,如果暴力破解的话,一个最常见的商业加密算法也要破解几十年或上百年,这样的付出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回报的。

三、结论

在现行的商业运营中,网络数据库无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网络数据库的大力支持下,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得以保证。大量有序、安全的数据快捷地存储到了网络数据库中,很好地支持了商业活动的有序、健康进行。

网络数据库在将来也必将和商业活动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网络数据库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相信网络数据库会和商业运营合为一体,保证商业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明新.网络数据库[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8.

[2]张丽娟.SQL Server 2000网络数据库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范文第3篇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中的一切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出现的远程课堂、名师资源共享等为教育和教学打开了新的大门。面对未来,多媒体教学新技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挑战也更加突显,教师唯有积极应对,才能在新时代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成为教育事业的领跑者。

一、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职业具备的新特点

1.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

互联网时代,教师从粉笔、黑板的授课方式走上了展示、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平台,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对教师至关重要。首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互联网技术省去了教师用粉笔书写的时间,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增加授课内容、提高教学活动效率、与学生互动交流等方面。其次,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用图片、照片、动态图等来展示教师要讲解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一目了然、活泼有趣。再次,教师制作的PPT课件能够前后滚动跨越讲解和简单快速复制,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全面掌握知识点,在课堂外及时补充漏掉的知识点。最后,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提高自己的业界知名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更新储备知识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如果仅仅运用教材内容和以往的知识储备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很快会被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所淘汰。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不是以往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普及到各个角落的电视和广播、铺天盖地的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方便快捷、内容广泛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及时更新储备知识至关重要,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更新储备知识的能力也是衡量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运用互联网技术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这对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教学变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职业的创新之举

长期以来,教师这个职业一般与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谦虚内敛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面对的大多是教室里的学生和学校的同事,很少在社会大众面前展示自己,当然也缺乏这样的机会。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走出教室面向大众展示自己的机会。事实上,教师中一些敏锐的先行者已经率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推动自己的教学变革,如视频公开课、微课、慕课等,就是教学变革的产物,也是一种积极的创新。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大教师的学术影响力是一个明智之举,對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职业的应对策略

1.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并不是谁储备的知识多谁就能当教师,传统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将被彻底改变,谁学得早、学得快、学得全面,谁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谁就是教师。因此,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转型,转变观念,走出教室,走向互联网技术的大舞台。

2.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的基础和实力保障,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多新颖,都离不开内容充实的专业知识,脱离了专业知识,互联网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管时代如何转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仍是教师职业重中之重的任务。

3.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即教师把互联网技术与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专业需要相结合,科学、合理、有效地规划、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要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首先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水平,其次要具有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课程资源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主动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已是大势所趋,教师应该借此机会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主动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渠道,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进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再如,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课都合理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从中受益。

(责编 再 澜)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跨界与融合成为现实,具体到图书领域,它为图书品牌的塑建与传播提供了一个整合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营销呈现出精准、移动、即时的新特征,图书品牌的价值传播策略是图书营销的新趋势。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图书营销;价值传播

基于互联网和个人计算机平台的传播形态,具有交互性强、检索便捷且信息存储量大的特征;移动互联网,则是基于3G技术基础之上的互联网传播新形态,推动营销进入了精准、移动、自媒体时代的品牌价值传播新阶段。

一、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营销新趋势解构

随着3G技术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终端应用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呈现出移动、精准的传播优势,为品牌营销提供一个新的创新空间。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跨界与融合成为现实,具体到图书领域,它为图书品牌的塑建与传播提供了一个整合平台。

(一)信息传播的变化与特征

随着3G 技术深入发展,移动终端得到普及。App Store 软件应用试水成功后,智能手机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体模式,自媒体时代到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呈现新情境,受众被置于一个移动、精准、个性化的传播环境中,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呈现出诸多变化。

首先,从传播主体上,“去中心化”的传播结构促进“三位一体”社会化消费群体的出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打破了传者与受者间的界限, LBS与SNS的结合产生巨大传播效应,提供给受众更为平等的言论平台和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二维码等。话语权逐渐下移,受众逐渐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特征,集“自创内容、自成媒体、沟通主导”于一身的社会性消费群体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主体。第二,从传播内容上,内容即营销。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观点。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原有的媒介传播形态,新形态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界限,承载信息的移动设备成为一种媒体模式,传递的不再是单纯的讯息,而是品牌营销的内容。第三,从传播渠道上,由互动、整合向融合发展。传播渠道在经历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组织性战略与战术性合作之后,迎来传播渠道的融合阶段,而网络、通信、媒体三者之间的融合,塑建出全新的、融合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数字媒体平台,进一步说,整合传播渠道的全媒体传播奠定了媒介融合的基础。第四,从传播效果看,裂变式信息传播效果显著。社会化媒体是信息传播裂变式的平台,以其强大的社会性优势更利于推动传播信息的快速扩散。以微博、微信为典型代表的自媒体逐渐显示出不可小觑的传播实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量叠加的同时,转发的评论又与原有的文本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意义再创作,信息的急速叠加与再传播形成裂变式效应,它颠覆了固定化的传统文本传播模式,取得了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基于以上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呈现出移动性和精准性特征。一方面,传播的移动化已是大势所趋。3G技术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为移动传播奠定网络和用户基础。即时、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为移动传播提供条件和动力。基于便携、移动的特性,手机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传播中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精准性日益显著。无线终端应用在移动网络对受众需求和受众行为信息的精确反映和提取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移动终端提供的位置信息,在精准传播中具有独特价值。基于手机媒体的终端应用可以准确判定受众类型,为符合碎片化受众需求的传播决策做出参考依据,对传播精准性提升方面的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被誉为广告媒体精细化典型代表的手机二维码,可以精确地跟踪与分析每一个媒体、访问者的记录,为营销信息的投放时段、投放媒体做出参考依据,将精准营销传播的价值推向更高的层面。

(二)传播技术支撑的跨界与融合成为现实

3G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在加速移动互联网到来的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媒介形态和传播结构,跨界与融合成为现实。一方面,单独依靠某种强势媒体或业界一方的营销力量,已经不能达到品牌传播的预期效果。跨界与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资源整合的能力是权衡企业以及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跨广告传播、跨媒介推广、跨各界合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现实,不同特质的媒体资源和营销手段的整合与互动利于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各界协同合作加强了品牌传播的力度。另一方面,不同媒介形态整合到同一个数字媒体平台之上。“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即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媒介形态演变的动态过程。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媒介融合发展到新阶段,在技术融合与网络融合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内容融合、渠道融合以及终端融合。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平台形成

具体到图书营销领域,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图书品牌的塑建与传播提供一个价值整合平台。在3G技术支撑的整合平台上,以跨界为中心的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势互补,实现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营销壁垒被打破,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得以拓展。社会化、移动化的自媒体以及APP应用发展愈演愈烈,是图书品牌价值整合与传播的可操作性的实践平台。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营销新策略

随着传播技术平台的提升和传播环境的改变,图书品牌传播的控制也逐渐转向以移动网络传播资源为中心,品牌资产的创建也随之变得愈来愈难以控制。〔1〕笔者认为,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有效的品牌价值传播,是图书品牌塑建与传播的关键。

(一) 图书品牌是社会价值观的载体

移动互联网语境中,品牌价值的实现存在一种更高的层次,即精神价值层面。在更高层次的品牌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品牌最终以价值观的物化或象征的形式存在,换言之,成功的品牌定位最终使品牌成为某种社会价值观的特定符号。具体到图书领域,作为出版社的商品,图书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是物质与文化的协同体。进而言之,作为图书品牌的物质载体,图书彰显着品牌的精神性文化价值,图书品牌是社会价值观的载体。

(二)价值传播:图书营销新策略

价值传播,简单地说,即价值观的整合与传播,具体来说,它是品牌以核心价值为中心整合社会价值观、以品牌核心价值为纽带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的传播过程。移动互联网语境中的图书品牌传播,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价值整合与沟通的技术平台,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进行价值观整合与传播。

价值传播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营销新策略,将促进图书品牌资产向社会价值资产的方向发展。笔者将从三个角度阐述其必要性与重要性:首先,图书品牌的核心价值在品牌传播中有着决定性作用。各品牌接触点围绕核心价值保持着一致性和清晰性,持续不断地将图书品牌的文化价值传递给消费者。通过品牌核心价值与消费者的深层次互动沟通,消费者对图书品牌所传递的文化性精神价值逐渐由认知发展到认同、同化的阶段。而当下图书品牌核心价值缺失,是图书营销存在的严重弊端。其次,自媒体为图书品牌的价值传播提供契机。图书品牌消费者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的独立精神个体。在碎片化阅读中,他们寻觅适合自己的心灵栖息地,对图书的选择具有极大的自主选择性和自我筛选意识,此外,他们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再创作。可以说,图书品牌消费者是品牌价值创造与传播的主体。在自媒体时代,设置与图书品牌核心价值相关的话题,依托于微博、微信等价值传播载体,促进热点话题的快速分享,最终使以话题为载体的品牌核心价值成为社会热点整合到社会价值中。再次,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形成了品牌价值传播的整合平台,图书品牌理念得以具象化、行动化。图书品牌与受众间的价值关系更容易建立。然而,终端不是图书品牌的核心价值,而是承载价值的受体。虽然多数出版社为图书品牌开设了微博、微信平台,但也多是畅销书宣传、书讯发布等,利用移动化、精准化的整合平台塑造和彰显图书品牌核心价值的案例,却极为罕见。

三、 移动互联网在图书品牌价值整合传播中的应用策略

移动互联网通过媒体优势与内容资源的整合,成为品牌价值传播的平台,自媒体、终端应用等介质以及各种应用模式所创造的营销价值不容小觑。笔者从媒介运用、传播模式两个角度,对移动互联网在图书品牌价值传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以自媒体为图书品牌价值传播的重要渠道

自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显示出互动性强和个性化的传播特点。笔者认为,图书营销应充分利用自媒体在整合媒介资源、实现内容互动方面的优势。微博、微信、二维码等自媒体在移动营销、口碑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

微信、二维码等自媒体在移动营销领域具有独特价值。基于语音聊天的微信应用,其传授双方的关系更为亲密、传播信息的可信度更高,在精确化的交际圈里,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较为显著。在微信的受众中,由中心所在位置1000米范围内的用户所构成的千米交际圈,是微信线上营销的重点人群,该群体最有可能实现线下购买行为。〔2〕因此,在图书实体店、图书卖场、图书主题活动现场等场合,可以将微信作为辅助性营销工具,向附近的潜在消费者扩散信息。〔3〕此外,微信与手机终端、二维码、微博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优势平台的集中,读者可通过微博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将图书品牌的微信应用加载到手机中,这种自主筛选的、带有明显主观意愿的广告接受方式,是维系品牌忠诚度的重要途径。

自媒体在口碑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媒体是实现裂变式信息传播的平台,社会性优势更利于推动传播信息的快速扩散,口碑传播在品牌价值认同过程中担当着重要作用。品牌的价值传播,还需依附于口碑传播中的“热点话题”。口碑传播的内容须带有与图书品牌核心价值相关的话题性,话题相关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品牌价值传播的效果。基于价值关联性较强的热点话题,消费者自创的内容形成统一的主题,图书品牌核心价值的依附载体也因此形成。在口碑传播过程中,自媒体承载的信息量急速叠加促成了传播的裂变式效应,极大促进了品牌的价值传播。

(二) 以图书APP为资源整合与优势传播的价值平台

新兴的终端应用是跨界与融合成为现实的平台,也是培育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黏性、忠诚度的理想载体和介质。终端应用集多种媒体于一体,将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手机的独特价值融合在一起,在深度传播、用户反馈、内容互动等方面具有极大突破性。

扩容提质,是目前终端应用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资源共享是发展趋势,信息容量的大小是关乎图书品牌终端应用兴衰的关键;同时,创新的内容、形式以及深入契合用户需求的内置工具,也是高质终端应用所必要的。通过手机主动下载的应用 APP,以其位置化、营销精准、互动的特征,决定了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过程中,具有能够维护、加强消费者黏度的独特价值。具体到图书营销领域, APP在与用户触屏接触时可以创新的形式或贴切的文字内容赢得他们的青睐,在随时随地的接触中,建立图书品牌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或精神栖息的关联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APP创新不足、优质内容缺乏,成为限制其营销取得预期效果的瓶颈。结合图书品牌特质,推出个性化、高容量、优质量的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营销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两个维度实现高质图书APP的塑造:从功能层面,图书APP契合读者需求,内设针对读者阅读习惯、便于阅读的工具及应用,比如书摘笔记的设置、类纸化的阅读形式、触屏显示阅读进度、排版精美等,提供给读者便携、内容易获、更高性价比的阅读方式。从内容层面,各种移动电子设备之间的阅读数据逐渐实现共享,由内容资源整合而产生的高容量图书APP是市场所需。高质的图书APP,更易使图书品牌渗入读者生活。

(三)基于LBS进行移动化、精准化的图书营销

LBS应用模式是手机媒体移动、定位、互动以及消费者身份识别等特征的最佳诠释,它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消费者的时间、空间、行为等信息,其价值在于将地理位置纳入精准性营销范畴,为品牌进行B2C传播提供参考依据。〔4〕LBS模式在图书营销中运用,获取并依据消费者位置信息进行图书品牌内容传播与服务。

实体书店可根据消费者特点与需求进行图书品牌传播。基于LBS应用,消费者可获得所在地及其周边的地理位置和商业信息,同时,商家依据其信息把握其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品牌传播,使线下与线上营销相结合,且利于提升营销精准性。从LBS发展的角度看,其与SNS结合已成趋势。LBS的应用依托于智能终端和强大的用户基础,而社交网站的用户资源及好友圈内身份的真实性无疑符合这样的发展要求。LBS以其精准的定位与SNS优势互补,必将迸发出强大的营销价值。就图书营销而言,根据SNS受众特点可知,社交网站多受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学生的青睐,该群体有着猎奇、追求个性与新潮的心理特征,由此,笔者认为基于LBS与SNS的精准化图书营销可适用于时尚畅销书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与服务”是图书营销的关键,作为仅是提供精准位置信息的方式,LBS虽显示出独特价值却无实质性的传播内容,所以说,将图书品牌的核心价值与这种独特的应用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是图书营销的关键。

(四) 基于solomo进行多维度的图书品牌价值传播

所谓SoLoMo,即社交、本地化和移动化的整合传播方式,具体来说,通过社交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从而宣传产品信息、细分目标受众,继而实行有针对性的本地化推广,最终借助强大的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为消费者获取信息、互动等行为提供服务与保障。〔5〕基于solomo传播模式,图书品牌塑造移动化的多维度营销体系。

SoLoMo营销模式运用到图书营销中,需深入发掘营销的社交、本地化、移动化特点。笔者认为,本地化、移动化的营销策略更值得图书品牌关注。一方面,图书领域的本地化的主题策划活动屡见不鲜,然而,大多以签名售书的形式开展,真正富有创意的、契合读者需求的主题活动十分匮乏,提升本地化策略的创意性是图书营销的难题。另一方面,植根于图书品牌核心价值的本地化、移动化的品牌运动亟待探讨。图书品牌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整合,可以形成社会化运动的基础,图书品牌理念也得以具象化、行动化,并最终内化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以图书文化价值为基础,以实现读者价值认同为目的的社会化运动在图书营销领域尚未耳闻,而富有创意的品牌运动能够较好的彰显出移动性、社会性优势,取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张金海 , 段淳林 . 整合品牌传播的理论与实务探析 〔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5):99-102.

〔2〕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71-72.

〔3〕唐娜.二维码的移动营销想像〔J〕.广告主市场观察,2011(4):87 .

〔4〕唐娜.LBS: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配〔J〕.广告主市场观察,2011(4):82-83.

〔5〕陈媛媛.数字时代图书营销中的SoLoMo〔J〕.出版发行研究,2012(11):53-55.

〔责任编辑:谭 蕊〕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范文第5篇

根据IDC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将带来7.1万亿美元的市场。同时,对于物联网接入设备的数量,Gartner预测这一数字将达到260亿台,而一些机构和公司则更加乐观地预计将达到500亿台。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前景广阔、充满诱惑和机会无限的市场。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日益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里、办公室甚至医院,使用的都是智能设备,路上行驶的汽车彼此可以互联通信,道路交通管理井然有序,城市电网智能高效……

不过,你想过没有,如果这一切受到了安全威胁,那会怎么样?黑客入侵到家庭里的智能家居系统,使整个家庭失去控制;医院的设备被染“病毒”,也许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或电网系统遭到攻击,必将致使整个城市瘫痪……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物联网背后的安全问题正在降临,必须引起业界的重视。

安全威胁处处有

不难想象,当几百亿台设备接入到物联网后,这背后的安全隐患将有多少。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其遇到的安全问题将比互联网所遭遇的安全威胁更复杂、更多样,影响也更广泛。

对于物联网产业有深入研究和了解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对于物联网安全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物联网的发展进程中,安全是其中的必要条件,不可缺少,必须引起重视。”他认为,物联网的发展现在正处于培育期和成长期,尽管从现在的发展进程看,目前物联网的安全问题还不是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在物联网的发展初期就应密切关注,排除安全隐患。”

可穿戴设备是目前的一大热门产品,也被认为是物联网接入设备之一。安全厂商赛门铁克之前检测了许多可穿戴设备,他们发现,即便是一些来自领先品牌的设备也十分容易受到位置追踪的攻击。赛门铁克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设备还有可能被远程查询,第三方不需要与设备进行任何物理接触,就可以从近距离获取设备的序列号或特性组合信息,甚至读取设备传感器存储的数据。

物联网领域的另一个热门应用当属数字化汽车驾驶体验。一部数字化现代汽车会配置大量的传感器、控制模块等,为了实现完美的驾驶体验,这些传感器、控制模块将被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电脑网络,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应用,使驾驶更舒适和随心所欲。赛门铁克的研究人员发现,攻击者能够通过在网络中传播的被植入恶意代码的音乐文件对汽车进行攻击,通常这些音乐文件被冠以如“最动听十首公路歌曲”等吸引眼球的标题,当有人下载这些文件到汽车音响中时,这些文件便会利用播放软件的漏洞进行溢出攻击,并能够通过车载网络侵入汽车控制系统的其他模块,直至操控整部汽车。

因此,赛门铁克大中华区技术支持部总监李刚认为,“伴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物联网的安全威胁已经出现,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可能是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中想象不到的。”他认为,物联网当前的技术发展主要是通过把移动互联网技术、无线网络通信、近距离通信、传感器、自动控制、移动计算、云计算等进行整合并进一步发展。这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安全挑战,因此,将会不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将会被攻击者利用,使物联网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Ixia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张炜表示,在物联网中,人们日常所依赖的很多系统都将经历风险,他举例说,比如能源生产、电网、交通控制系统和医疗系统,黑客入侵它们中任何一个的安全漏洞,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使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基础医疗系统停摆,还可能导致人们生活混乱甚至危及生命。张炜介绍说,鉴于物联网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Ixia公司已经参与了很多关键领域早期物联网部署的多项测试。

安全措施必须有

针对物联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物联网专家和安全厂商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张建宁秘书长认为,物联网中最易遭到破坏的部分是感知设备和智能控制部分,智能控制在安全等级上要求更高些。在安全上,应根据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级并有所侧重,在系统的应用上,应通过组织化的手段,如授权机制、保密管理机制,对技术上的漏洞进行管控,也就是从IT技术本身和管理机制两方面下手。

李刚说,“我们应该重视整个物联网生态环境的安全,包括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其中关键的安全考虑应当包括设备标识与可信、数据隐私保护、设备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四方面。”

李刚建议,应该着手于加强物联网相关厂商和安全专业厂商的紧密合作,这些物联网相关厂商包括设备制造、应用开发、系统集成、服务提供等各方面。同时应当在物联网相关产品上采用更多的安全技术,并在物联网系统中进行更多的安全集成。另外,还应当加强普通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对物联网安全威胁的认知,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李刚介绍说,赛门铁克在物联网相关领域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物联网安全有两个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首先是确保运行在物联网上用来控制设备和系统的应用能够抵御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的攻击。其次,相同的应用和系统必须能够抵御试图侵入或破坏这些系统的最新攻击和威胁。而在这两方面,Ixia都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张炜说。

物联网面临的

主要安全问题

相对于互联网、通信网等现有传输网络而言,物联网不仅面临着灾害事故、病毒侵扰、泄密等传统网络安全问题,由于增加了感知识别、计算处理等功能架构,从而在感知、传输、处理等各层面都面临一系列新出现的特殊安全问题,导致物联网在保密性、完整性、实时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等安全需求方面受到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李慧

感知层

感知层承担的任务是通过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标签等信息传感设备或由其组成的网络实现物品标识和联网,从而进行信息的智能采集。因此,感知层在进行数据采集向核心网络进行传输的过程中,除了面临传统网络涉及的物理破坏、技术攻击等人为安全威胁外,还面临感知设备、节点、数据及网络本身特点导致的新问题。

感知设备往往为便于实现物物相连而比传统通信设备体积小、易于损坏,且时常为了进行复杂危险的工作而被置于不确定的恶劣环境之中。感知设备本身的特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对其物理安全产生威胁,可能造成网络不可用。

感知节点具有简单性和多源异构性,易于引起安全保护能力和体系的缺失。一是感知节点通常情况下功能简单、携带能量少、计算能力小,无法进行高强度的加密运算,导致其缺乏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从而可能因能量、存储空间、计算能力和通信带宽等方面的限制而导致其在复杂的环境工作中处理能力大幅降低或突然失效。二是感知节点呈现多源异构性,感知设备和感知网络的多样性致使数据采集和传输无特定标准,导致其缺乏统一安全保护体系。

感知数据具有海量、复杂的特点,易于引起实时性、可用性和可控性方面的威胁。一是物联网比以往采集数据数量更大,且对实时性要求更高,易于导致数据流过大、传输延迟、拒绝服务等安全问题,从而影响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和可用性。二是感知设备和感知对象的多样性造成感知层数据信息的内容、类型和格式等复杂多样,数据间频繁地冲突与合作加大了对保障信息实时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的挑战。

感知网络在组网和传输等方面具有区别于传统网络独有的特点,从而带来新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如传感器网络在组网过程中,经常有新节点加入或已有节点失效的情况产生,网络动态性较强,会对感知数据采集、传输的实时性和可用性产生威胁。在传输过程中亦可能出现传感节点的自私威胁因中间节点拒绝转发与自身无关的分组,大幅降低网络性能等。

网络层

网络层承担的任务是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等各种公共网络以及各类专网实现信息的交换和通信,从而进行信息的传输。物联网因要满足大量物与物的之间的通信需求,因此对传输网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满足新要求,物联网网络层除了病毒、攻击等传统核心网络传输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和感知层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外,还将面临以下新出现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在网络组织形态、安全架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通信网络安全框架无法满足。现有通信网络的安全架构更多基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不一定适合以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为需求的物联网。使用现有安全机制会割裂物联网机器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物联网在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方面都对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网络性能无法完全满足。如建立在分组数据基础上的互联网主要强调规范的通达性和开放性,对安全、可信、可控、可管等都没有过多的要求。然而物联网系统却对实时性、安全可信性、资源保证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物联网可管、可控等安全要求无法通过现有互联网等传统网络的性能得到根本满足。

物联网信息传输要跨越多类网络,对网络互联互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网融合的瓶颈可能会为物联网带来诸多新的安全隐患。物联网在目前起步阶段体系架构还不完善,网络传输内部协议标准不同往往引起网络互联互通问题。一方面可能因网络互联互通问题造成无法送达、或送达延迟,从而影响数据可用性、实时性等安全需求。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抗攻击安全路由算法的缺失增加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和破坏性。

处理层

处理层承担的任务是通过业务支撑平台、网络管理平台、信息处理平台、信息安全平台等提供协同、计算、存储、分析、挖掘等智能处理和管理功能,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面向行业和大众用户的服务。因此,该层不仅涉及到数据处理安全,还涉及到隐私安全和业务安全等,从而对物联网一系列安全需求带来挑战。

物联网需处理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异构性等特点,加上处于安全考虑使得许多信息以加密形式存在,从而海量异构数据的识别和处理为物联网的实时性、可用性等安全需求带来挑战。

正如决策支持系统无法像人类一样直接通过智力判断提供正确决策一样,智能处理的过程往往可能产生决策、控制不当等安全问题,甚至可能因无法有效识别恶意程序和指令等失误,致使自动控制变成失去控制,从而海量数据处理过程的过度智能化为物联网的可控性等安全需求带来挑战。

为了促进判断决策、提供结果等关键智能处理过程,处理层不仅需要智能处理,往往还需要人为干预,给攻击者实施恶意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处理层不可避免的人为干预过程为物联网完整性、可用性等安全需求带来挑战。

经过智能处理的数据在能够提供涉及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更具价值信息的同时,也加剧了泄密的隐患。然而在上述过程中,海量异构数据会经过协同处理汇聚在高性能工作站、小型移动设备等各类平台上,恶意操作和设备失窃都可能造成大量私密信息泄露,可见处理层的智能处理过程让更多、更完整、更开放的重要信息在各类平台上汇聚,为物联网保密性等安全需求带来挑战。

处理层要将物联网的信息资源进行协同处理,以实现与某些应用场景和服务密切相关的特定功能和服务,业务服务类型和行业应用种类繁多为安全架构和安全策略的选择提出了新的难题。如各应用领域纷纷自建平台、自定标准可能造成物联网网络与业务平台之间信任关系被割裂,导致业务无法正常提供。可见应用范围广、规模大、平台数量和业务类型多给物联网业务提供方面的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保障物联网安全的

对策和建议

物联网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等,而是需从全局角度、战略高度去考虑如何解决的系统问题,要通过多种手段构建和完善物联网安全体系,做到提早预防安全问题、实时做好安全保障、问题发生后及时补救,有效保障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各环节的安全可控。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李慧

标准层面

面对物联网复杂多样的感知对象类型、感知数据类型、传输网络类型、支撑平台种类、业务服务种类、应用范围领域,为避免标准缺失和标准混乱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在加强推动各种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的同时,加强各标准化机构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既要在横向上做好各行业和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保证各自标准相互衔接,满足跨行业、跨地区的应用需求,又要在纵向上确保网络架构层面的互连互通,做好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服务等环节标准的配套,共同有序做好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各层关键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等全方面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并争取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推进,不断争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从根本上保障物联网安全、可控。

法律层面

为避免人为恶意破坏、擅自利用处理结果等行为随着网络延伸和应用拓展而对个人隐私、行业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威胁越发严重,需将物联网安全可控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去考虑。在立法方面,要在物联网发展初期就着手考虑起草与物联网安全保护相关的法律,并不断完善细化相关法律规定,使立法上尽量覆盖到关键细节,做到有法可依。其中不仅要控制人的行为,还要限制物品联网范围,避免物品随意互联对国家安全等方面造成的隐患。在执法方面,可通过计算机取证等技术研究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能提供依据、保障可审查性,一经查处严厉处置,维护物联网安全制度和法律的权威与严肃性。

政策层面

为了避免技术产品受制于国外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应从根本上做到自主、安全、可控。物联网的安全可控须建立在技术自主可控、核心产品产业化的基础上,从而需在投融资、人才培养、企业培育等多方面进行一系列政策扶持。

一是通过财税、投融资等政策支持优化产业政策环境,重点扶持中高端传感器、RFID射频芯片、高端路由器、专用通信终端、物联网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核心产业的发展。

二是通过制定物联网人才战略,加强物联网尤其是物联网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

三是整合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已有资源,建设急需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升物联网产业核心竞争力。

管理层面

从国家到企业都要提升安全意识、负起相应责任,通过严格、高效的管理手段保障物联网安全。在国家层面,要通过体制、机制等多种管理手段对物联网安全进行提前部署,以保障物联网安全可控。

一是制定规划保障物联网安全有序发展,让应用发展和技术发展相匹配,避免在技术尚未成熟时就依赖国外技术和企业盲目进行大规模应用扩张和以物联网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埋下受国外操控的安全隐患。

二是建立安全准入和预警机制,对核心关键设备的进口进行严格安全审查和认证,对交通、电力等国家安全重大领域的物联网设备和应用解决方案必须由我国企业自主掌控和运营,并严格进行安全评测和风险评估。

三是加强物联网安全认识,建立健全我国的物联网安全监管体系和物联网诚信体系。四是通过管理机制减少安全问题发生后的损失,如限定全国性数据必须进行异地灾备等等。在企业层面,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更加安全可靠地提供物联网应用服务。一是结合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各类管理平台,如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或具有通用能力、共用平台的业务支撑平台等。二是针对设备监管、人为操作等建立严格的规范管理制度。必要时可以效仿国外限定非本土工程师的工作权限。三是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等手段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或提升技术研发水平等,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共同着手防范物联网安全问题产生。

技术层面

加强物联网体系构架技术研究,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因顶层设计不完善造成的感知网络不稳定、核心网络无法满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需求、异构网络无法融合、异构信息无法识别、支撑系统缺乏共性等问题对物联网安全产生威胁。从而满足物联网因应用领域广泛,信息传输要跨越多类网络等对网络互联互通、安全架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一方面,通过组织重大专项规划等方式引导产学研各界加强核心技术研发。物联网自身特点导致的感知层海量复杂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安全等问题,大多需通过智能传感器等传感技术研发解决;快速有效存储和处理海量、异构的加密数据,可通过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研发解决。另一方面,立足自主创新,保障物联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现核心设备、解决方案等产品自主生产,并加强国产软硬件和解决方案的推广。从根源上防范外界窃取个人、企业甚至国家机密、破坏社会生产生活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加强专网建设,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等技术,实现信息更自由、更可靠传送。一方面保障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军事安全等重大领域对网络的专用性提出的要求,避免单纯依赖公网传输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加协同和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在网络组织、安全架构、网络功能和性能等方面满足物联网对实时性、安全可信性、资源保证性等方面的要求,实现物联网可管、可控。

加强物联网安全技术研发,做好监控防御。一是充分利用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研发对加密、身份识别和认证授权等安全机制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满足上述物联网特殊安全需求。二是通过各层可依托的技术研发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构架。三是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物联网新产生的特殊安全问题。如通过入侵检测技术和容侵容错技术研究解决行为异常节点、外部入侵节点带来的安全问题等。

加强灾难的控制与恢复技术研发,做好安全问题产生后的补救工作。一方面要针对海量数据,通过云存储、云灾备等灾难的控制与恢复技术尽量减少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害;另一方面还有通过计算机取证等技术研究。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能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可审查性等安全需求。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范文第6篇

所谓物联网, 是指万物相连的网络, 并可将其以距离分为短距离通信网络以及长距离通信网络。其中, 短距离通信网络是以蓝牙或者WIFI技术为主要手段, 长距离通信网络以蜂窝通信网络为主要技术手段, 其涵盖2G、3G、4G等。而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应用较为广泛, 且具备智能化以及多样性等特点, 近年来以逐渐变为交通行业不可或缺的部分, 尤其在交通信息服务、车联网等部分起到重要作用。智能交通行业作为全新的领域, 其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也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价值。

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功能的构建

物联网的技术框架属于三层架构体系, 具体微分“云、管、端”三类, 所谓云, 是指各类云平台, 端是指终端设备, 管是指通信管道, 以通信协议为基础实现二者的数据传输。物联网应用阶段, 终端可以实现信息采集功能, 而管实现信息输送功能, 云提供强大的计算功能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处理功能。本文将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概括为以下几类:

(1) 公共交通监控系统

所谓公共交通监控系统, 其目的在于强化对交通工具的管理, 属于典型的三层架构体系, 而车辆中所携带的信息终端则可以通过GPS等渠道了解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所在地理位置, 从而给予群众最优的路径选择, 避免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在管侧则是通过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将所获取的数据传输给终端并与用户进行信息共享。未来的智能交通领域, V2X车际网技术可以将公共交通车辆纳入智能交通, 并通过识别不同车辆的运行信息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 进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便于公交车辆出行。在云侧则是安置公共交通监控管理平台, 旨在收集信息、发送信息、确定车辆位置、调控车辆并管理行车速度等。

(2) 智能交通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此系统通过监控交通基础设施的状态以及附近车辆信息, 同时掌握附近设施与车辆的信息交换, 从而获取车辆的全部信息、周边路况信息以及基础设施信息。获取上述信息后能提升车辆与基础设施的协同性, 进而实现降低车辆等待红绿灯的时间, 及时发布附近的施工信息, 提醒行人过马路, ETC收费等功能, 从而达到自动化管理的目标, 不仅有效加强交通运行效率, 防止交通堵塞等问题, 同时有效减少交通事故, 保证群众出行安全。如今, 交通系统已经与V2X车际网技术以及5G蜂窝网络技术相结合, 其中, 5G技术的信息传送速度已高达毫秒级别, 能够加强对通行车辆的保护力度, 同时, 5G网络的信息传输峰值速度高达20 Gbit/s, 连接数密度能够达到100万个/km, 远远超过用户以及周边设施的需求。

(3) 个人车载娱乐系统

娱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车载娱乐系统的出现引领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的汽车日益增多的背景下, 此系统变得更加重要。如今, 车载系统的功能更加多样化, 涵盖定位、电脑、通信、广播、救援等。而物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得车载系统能够融合4G网络。甚至在未来与5G网络相结合。满足用户的在线导航、路况信息收集、在线看视频等需求, 提升体验感。

(4) 无人驾驶系统

二十一世纪, 无人驾驶系统已经成为交通领域最新的技术之一, 但是现有的无人驾驶技术并不成熟, 绝大部分汽车依然处于0级或者1级的水准。根据调查得知, 无人驾驶系统难以突破的重要因素在于网络, 这是由于它也需要云平台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由于该系统需要庞大的数据量, 因此必须具备先进的网络支持, 包括高速贷款以及低延时等功能, 所有现有的4G网络难以满足无人驾驶系统的运行, 这也就要求新一代物联网5G技术以及车际网技术来进行支撑。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1) 在智能交通体系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体系的创建可以实现有序疏导车辆的功能, 然后针对形式路径展开科学规划, 同时还可以采用虚拟交通灯智能化控制交通信号, 采集不同路段的交通信息, 提升基础设施与车辆的内在联系, 最后通过智能交通平台实现更佳的交通信息化服务。

蜂窝网络作为车际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体系的基础, 可以针对现有网络基础设置反复使用, 运营商不再需要安置道路测量仪器等。LTE-V2X的出现能够妥善解决交通系统内部存在的传感共享问题, 有效增强探测系统的作用范围, 进而辅助驾驶员解决交通状况。此外, 物联网技术能够减轻交管部门的劳动量, 为其提供较好的应对措施, 加强对交通事故的管理力度以及效率。

(2) 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包括V2X车际网技术、车辆动静态身份信息几何以及行车路径优化。首先, V2X车际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车间与行人之间的信息交换, 可以有效加快车辆运行信息的采集效率, 同时实现在所有情况下的动态监管, 将自动与手动两种驾驶模式相融合。其次, 在通行车辆内部放置电子仪器, 实现车辆运动状态信息与静态身份信息的有效融合, 提高相关部门对交通系统的管理效率。最后, 通过部分子系统选择最佳的出行路径, 先针对目标车辆进行定位, 然后将预计目的地录入相应系统, 此时的智能系统可以及时提供对应的交通信息, 车辆内部的显示屏会呈现给驾驶员前方的交通信息图像, 同时通过箭头标记处最佳路线, 给予驾驶员便利。此外, 上述措施还能有效减少交通堵塞的可能性, 提高群众出行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物联网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新技术之一, 其与智能交通系统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智能交通时代, 利用V2X车际网技术以及5G技术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网、交通平台以及车辆完美结合, 提升交通系统组成的内在联系, 进而加强交通的管控力度以及效率。本文认为, 物联网技术在未来会打造出车联网以及智能交通两种全新的模式, 不仅节约资源, 保护城市环境, 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目标。

摘要:物联网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新技术之一, 在智能交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讲述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功能的构建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以期加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 促进智能交通时代的到来, 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降低污染。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交通

参考文献

[1] 吴锡昭, 周龙君, 陈晓芬.智能交通中3S、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 (07)

[2] 王筱芳.物联网技术在兰州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2015 (17)

上一篇:虚假诉讼法律论文范文下一篇:往来账款的处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