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内涵范文

2023-09-22

劳动教育内涵范文第1篇

(陕西旬邑,清塬中学,711309)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旬邑县清塬中学加强领导、多轮联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探索与研究,收效明显。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魅力。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特色,是指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由此推理,“学校特色”应该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教育改革对每一所学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此契机下,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除全面落实课程改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外,还应积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从师生需求出发积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开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良好局面。

学校特色构成包括学生教育管理特色、办学思路特色、教师培养特色、后勤保障特色、课程建设特色、校内组织建设特色、队伍建设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诸多方面。概而言之,学校工作所涉及的一切领域都可以创新,办出一定的特色。通过在师院20多天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及课改要求,充分发挥校长职能、教师主体地位及学校办学自主权,走校本之路,立足校情,发挥自主性、创造性,走出一条富有个性的不同于其它学校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文化 特色 内涵 提升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思想走不远,没有文化难发展。如何将文化熔铸到学校和谐发展的血脉中,实现内涵根本提升,我认为:

一要理念先行,实现教育价值引领。可以说,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灵魂。据此,我们提出“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为学生的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导航、为社会的进步耕耘”的办学目标,强力引领全员教育思想,指导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中,营建“文明、和谐、快乐、进取”的校风,打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风,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实现自我做真人,融入主流社会求真知”的学风,通过“三风”带动,形成我校办学特色。同时,在全员中达成了“教好一名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福泽一方百姓”的共识。并通过明星教师评选和教师讲坛等活动,不断构建“崇高尚雅”的精神文化,提升了教师的职业神圣感和认同感,为学校内涵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要搭建平台,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我们认为,管理要关注教师终身发展,积极搭建有特色的展示平台,运用发展性评价机制,加强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据此,我们引入了发展性评价机制,成立了教师成长互助班和“教科研沙龙”,创办《清中教研》季刊,实施“青蓝工程”,开展骨干教师“走出去”活动,力推年轻教师“奔前沿”、“走一线”、“挑大梁”,促进了专业发展,培育了骨干体系,加快了教师成长。同时,强化过程管理推手,注重终端发展评价,创新评价模式,保障评价机制良性运转。为助推全员发展,开展了教师基本素质“过五关”:即每学期读一本专业理论专著、参加一次对口学习、交流一次个人研究心得、撰写一篇专业论文、参加一次专项竞赛,为学校特色发展储备了“智力库”和“能量

劳动教育内涵范文第2篇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和加强,新时期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此知识点一方面是很直白的考查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另一方面是也会进行变相考查,比如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什么。所以各位考生要通过做题积累此知识点的不同考查形式。

2.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教育。以前的应试教育主要是面对少数的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而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更好的接受教育。此知识点一般情况会在题干中明确体现老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另一方面也会考查老师老师只是重视个别学生的教育就忽视了全体学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下的教育目的偏重知识的传授,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此知识点一方面会很简单的考查全面发展包括什么,另一方面也会考查例子反选的形式。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此知识点一方面考查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和核心是什么,另一方面也会考查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精神是创新精神,同事创新精神也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记住此知识点,可以简记口诀:提速个性创两全。 1.(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B.全面发展 C.面向全体学生 D.个性的发展

2.我们要办“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反映了素质教育是一种( )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内涵范文第3篇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产物, 和地球上其他有生命的动物一样, 人的生命首先具有自然属性, 而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生命特征必然遵循生命的规律, 都必然会经历从出生, 成长, 衰老到死亡的过程。理解了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 就要树立健康的理念, 要遵循人的生理规律, 爱惜自己的身体, 同时也要爱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爱护大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 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个体的人都是唯一的自己, 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自我特征的生命, 任何其他的生命都不可替代。同时, 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地感受到生命的脉搏在跳动, 生命的力量在释放, 逐渐地意识到生命的存在, 但何时思考生命的问题却是因人而异的。因此, 生命教育的实现基础和出发点就要从唤起生命意识的教育开始。

1.1 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就是活着的每个个体能够意识到生命的存在, 有了对生命本质的清楚认识, 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人类作为一种地球上的类生物的生命是必然的, 但作为每一个鲜活而各异的生命个体却是偶然的, 恰如一粒尘埃, 但生命的意识恰恰要通过个体的感知才存在, 这让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必然怀有对生命的感激和尊敬, 进而产生极大的敬畏之情。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生命应该具有公平性, 在意识到自我生命的珍贵性的同时, 也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存在的生命,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就要热爱每一个存在的生命。

1.2 死亡意识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就一定要涉及到死亡意识的教育。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 是任何生命都不可避免的, 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同时也要意识到生命的诞生既是伟大而神圣的, 也是渺小和脆弱的, 和浩瀚无限的宇宙相比, 人的生命不过如流星般划过而短暂。由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还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 比如交通、饮食、战争、冲突、犯罪等等各种危险因素的出现都会轻易地导致生命的离去, 只有很好地理解了死亡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也正是死亡的存在才凸显出生命的有限性和生命的不可逆性, 才更加体现出生命的宝贵。

2 生命教育是精神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生理性的自然生命, 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人的生命最高价值就在于人是真正的精神动物, 这是人和其他任何生命的本质区别。人具有意识, 具有主体能动性。它是人战胜自然, 改造自然, 创造财富的源泉。人的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升华, 人的精神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是生命意义引领下生命情感、意志和理性的综合, 意义是精神的核心、统帅。有意义引导的生命能在追求意义的人生历程中形成丰沛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牢固的信念和理性的精神, 因此, 精神生命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情感教育

人具有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人的精神生命中的重要内容, 是人的生命力量的真正体现, 因此, 情感是生命的重要内涵。身体只是生命的工具, 是完成人生事业的必备条件, 而精神才是生命的主宰, 真正体现生命的价值。要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教育, 它可以引人振奋, 昂扬向上, 幸福的人生离不开积极正向的生命情感。

2.2 幸福观教育

尽管人人对幸福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幸福却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状态, 人之所以拥有美好的精神生命, 就在于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没有对幸福的追求, 就没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但同时, 幸福又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感受, 是一种生命历程中的体验, 几乎总是和欲望、快乐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正确的幸福观不是以满足自我的欲望的实现为目标, 而是要更多的体现出和谐的状态, 不仅是自我的和谐, 更是自己和他人的和谐, 自己和社会的和谐以及自己和自然的和谐。

2.3 挫折观教育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次旅行, 一路上总会遭遇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 不仅会经历阳光明媚, 春暖花开的时候, 也会经历狂风暴雨, 寒冷彻骨的时候, 挫折总是不可避免, 世间的万物总是有它的对立面, 要学会换个角度思维。挫折尽管会让人失落痛苦悲伤, 但正如古语所说:“梅花香自苦寒来”, 挫折能够让人清醒, 能够找出失败的原因, 吸取教训, 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要培养乐观宽容的心态对待一切事情, 正如一位成功的影星所说, “我要感谢所有的人和事, 包括那些打击我为难我诽谤我的人, 没有你们的刺激, 我还站不到今天这个领奖台上”。

3 生命教育是社会生命的教育

马克思说过,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大自然的产物, 也是社会的产物, 每个具有生命特征的个体人组成了社会, 社会离不开人, 同样, 人也离不开社会。每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 都必然具有社会生命的存在。人的社会生命是实现人之生命价值的根本, 价值体现的是一种意义关系, 人活着不仅仅是只为自己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而活, 最终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是人的社会生命, 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3.1 责任意识教育

人应具有责任意识, 这是基于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人具有主体能动性, 马克思认为,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是人高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正是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客体加以认识和改造, 使其自身成为全面发展的主体。也就是人首先具有主体意识, 进而上升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不仅体现在对自我生命成长的关心, 更主要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热情和关注,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离不开国家的怀抱, 要具有对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

3.2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 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 一种情怀和行为, 就是知恩、报恩和感恩。感恩意识体现的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无比热爱和珍惜, 更是对他人的认可和欣赏, 要感恩人类生存的家园, 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感恩是一种情感, 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是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如果每个人都能永怀感恩之心, 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和谐而完美的。

摘要: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 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完善人的生命价值,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实现人和自然,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从人性的特征出发, 试从人的自然生命, 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来阐释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生命教育,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 等.生命的沉思 (第1版)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2.

[2] 王北生, 等.生命的畅想 (第1版)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2.

[3] 刘慧.生命德育论 (第1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0.

劳动教育内涵范文第4篇

摘要: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以及全国师范教育体制的调整,我国师范教育的重心正逐步上移,正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是这一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围绕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培养人才的蓝图。”高等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要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高层次小学教师就必须立足本国小学教育和专业建设的实际,了解、参考、对照、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鲁东大学为例具体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选取这三所高等院校的原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这三所院校设置较早,发展相对成熟,课程建设经验亦较为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从三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看,基本上做到了从地区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出发,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理念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偏向于学科中心,如学科课程在首都师范大学占总学分的比重为33%~38%,在鲁东大学占总学分的33.33%。课程设置理念上过于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整合性、精深化而淡化了学科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冲突。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倾向过于明显势必会影响学科类课程与教育類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关系,亦容易导致在课程实施中一味强调学术性,忽视了师范性,本末倒置,违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形式上对选修课程重视不够

在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虽然选修课程的门类呈现多样化,但必修课程仍占绝对的地位,选修课程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在南京晓庄学院选修课仅占总学分的11.8%左右,在鲁东大学占26%,在首都师大占25%左右,比例较少。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笔者发现许多地方高等院校该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程的修习要求与必修课程是一样的,并没有给予学生选择的自主权,没能充分发挥选修课应有的作用,亦不能实现设置选修课的目的。

(三)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不足

1.通识课程结构不完善

透过三所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分学时分配表不难发现三所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承担了主要的通识教育任务,就其学分比重来看,首都师大21.3%,南京晓庄学院23.%左右,鲁东大学23.81%,而且公共必修课程的课程门类太少,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占6门,体育、英语、计算机3门,通识选修课程门类相对较多但内容过于庞杂。

2.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问题

有研究表明,“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与“重教育专业课程,轻学科专业课程”的现象都存在,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前者。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就发现,大多数地方高校制定的该专业课程方案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轻教育素养的倾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二者广度、深度把握不到位,没能协调好这两类课程之间的关系。

3.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性质:复合知识结构、多重专业技能、坚定地专业情意。其中多重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能力、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多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专业情意的感悟往往是通过教育是实践类课程的实施实现的。当前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涵过窄,教育实践仅仅局限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二是内容上偏重教学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反思习惯与专业情意的养成;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过于集中且学分比例偏小,通常高校都计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连续实习8周,教育实践课程南京晓庄学院仅占总学分的9.5%,在首都师大只占13%左右。

(四)课程内容缺乏适切性的整合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课程呈现整合趋势,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性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基础教育性质的要求采用综合化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提供相应的师资。但是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尚未建立起与新课程改革切合的课程体系,学科间的壁垒依然存在,在学科之间渗透、融合、沟通方面做得不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并不成熟,因而課程内容的整合性有待加强。

二、改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拓展课程内涵,完善的课程支持系统

拓展课程内涵,形成新的专业课程设置理念,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偏向学科课程的观念,将课程设计类课程纳入到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体系,增加师德课程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显然课程内涵的扩大离不开课程支持系统的支持。完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支持系统应做到:首先重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决策系统的研究,平衡课程决策体系;其次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技术支持的研究与融合,再次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努力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二)弹性设置选修课程

从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真正体现选修课程的设置目的出发弹性设置选修课程:一是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学生需要、职业需求选择选修课门类,增加选修课课时学分比例,二是选修课程不能简单的进行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划分,限定选修课程可以要求学生按类限选。

(三)调整课程方案,完善课程结构设计体系

1.改革通识课程结构

通识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文理知识。当前政治理论课程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其实可以考虑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在保证体系完整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政治理论课程的比重,在师德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亦占了很多比重,在当前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下,改善英语教学,减少冗长的课程设置。增加通识课程的门类,但避免过于繁杂,适当增加通识课程的课时学分比例,保证通识教育的有效进行。

2.平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

学科专业课程是为让学生形成从事学科教学所必需掌握的学科理论素养而设置的课程,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专业课程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所必需掌握的教育理论与技能方面的教育,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在平衡二者关系时应注意:一方面,课程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以满足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日后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课程向过于深奥晦涩的方向纵深发展。

3.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可通过以下途径增强教育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一是开设微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演习训练,如在鲁东大学微格教学就是教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反映特别有用,实践效果非常显著。二是切实落实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实习目标出发,可以采取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即大三上学期进行一次3~4周的教育见习,让学生走出大学课堂到小学里真实感受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情景,跟随小学一线老师学习;大四上学期再安排一次为期6~8周的教育实习,让学生到真实的小学课堂上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三是利用大学生实践社团的隐性课程功能。大学生实践社团如教师教育学会、121书法社、英语协会等组织的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如果有计划地引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则有益于学生人际交往和教学基本功的发展。

(四)整合课程内容,重视优质教材建设

针对当前小学教育本科專业课程内容缺少适切性整合的现状,一是要依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加从教小学的适切性内容,不断补充一线教学所需的知识,更新与小学教学教育教學直接相关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二是面对师范生所修课程门类不断多样化的现实,对体系过于繁杂的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融合,加大部分相关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的课程整合力度,增强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的有机联系。如教育理论课程:教育通论、教育原理、当代教育学、教育学导论、教育学基础之间就具有很紧密的联系,在课程设置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整合。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于专业发展,与基础教育新课程开设的综合课程的教材及地方课程相关教材的建设更是薄弱。因而要重视优质教材建设应做到:一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专家及与教材开发相关工作者要有时代责任感,深入到小学教学的实际,认真研究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建适切性强的教材;二是成立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开发协作小组,加强地区合作,听取小学教育专业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建议,联合开发高水准的教材;三是高等院校要多所选用的教材严格把关,确保学生使用的教材的质量。

三、结语

在多年的探究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建设经验,总体来看课程设置较为合理。然而,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仍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更多的经验和资料可供借鉴和参照,虽然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与此相同或类似的专业发展已相对成熟,建设经验亦较丰富,但由于国情不同,也不宜搬来即用,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尝试发掘三所颇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的问题,进而提出些许不太成熟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此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惠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罗燕冰,何俊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3).

[3]周卫勇.小学教师培养大学化的基本问题及其教学应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4]刘灿群.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6).

[5]赵东臣,马云鹏,解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0,(6).

[6]段作章,段建军.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01).

劳动教育内涵范文第5篇

[摘 要]加入WTO是中国面向世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就金融教育而言,面对加入WTO后的新情况,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人才竞争 金融教育 教育思想 教学模式 创新

[作者简介]吴顺达,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教授(吉林长春 130022)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入WTO,意味着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金融业将要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竞争。这种竞争的实质是金融人才的竞争,是处于核心层次、核心岗位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竞争。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如何加快培养本国人才,是中国金融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时代呼唤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

到2006年中国将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银行业务。这意味着中国开始在真正意义上融入国际经济,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虽然加入WTO有利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及新的金融产品,推进体制改革,加强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合作,但环境规则的变化和更多经济主体的出现给我国金融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金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银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和激烈的同业竞争。我们必须转变思想,以市场经济观念为主导,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化发展要求的人才观为基础,充分重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等金融教育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层次”的原则,以“面向世界、特色鲜明、培养精英、服务社会”为指导思想,将培养目标定位于热爱祖国,面向世界,综合素质精良,理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和较强的应变能力,掌握金融经营管理技术和宏观、微观经济分析工具,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与市场经济广泛需要、品位高雅的金融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应坚持以“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以转变教育思想、加强学科建设为主线,坚持“改革、调整、创新、发展”的八字方针,通过调整专业结构、重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促进金融教育的发展。其次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传播现代先进文化,是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专业教学又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根本途径,因此,二者的关系体现着代表先进文化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关系,应以改革与创新为主导,通过教学层次和课程结构的整合,解决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保证金融学专业特色的矛盾。再次是引进与特色的关系。“引进”包括引进国外金融学的教学模式,也包括学习国内各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先进经验,这固然是必要的。但若因引进湮没了自己的特色,那么将难以实现“面向世界、特色鲜明、培养精英、服务社会”的目标。应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体系重组,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更新

金融业本来就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广泛联系的产业,其本身亦呈现一种混合经营的趋势,而且,随着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金融业现有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将会进一步变化。目前的金融体系依然是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具有明显传统金融特征的封闭型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不发达且比重较小,金融运行市场化程度不高,开放程度较低。在这种大背景下,重新审视金融学科建设,显得十分紧迫。

1.必须对金融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金融学究竟应当归属经济学还是归属于管理学,学术界有很大争论。国内外学者对金融的理解有所不同,西方学者更多地把金融界定为理财性质或者管理性质,而国内学者则把金融活动界定为经济性质。实际上金融的内涵是随着经济、金融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金融学的形成,特别是资本市场关于资产组合、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金融的内涵不断地扩大。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看,经济发展已离不开金融,金融发展水平和深化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金融学科本身既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又具有管理学的性质,所以,无论归属于哪个学科,都有其合理性。这本身也反映了金融学科的复杂性。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综合性大学都设置了金融学科,金融院校责无旁贷设置了金融学科,各校可根据其学校和学科的特点,来确定学科的定位,不需要强求一致。以传统的货币、信用、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商业银行等研究和教学见长的学科或院校,可以仍然把金融学科定位于经济学性质;而以微观金融,如资本市场、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见长的学科或院校,则可将金融学科定位于管理学性质。另外,由于金融学科的这种复杂性和特殊地位,在适当时候把金融学科提升为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并列的一级学科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2.中国的金融学科和金融专业,不能照搬国外大学的模式。我们要与国际接轨,是要学习国外一流金融学科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切照搬。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抛弃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经验面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做法,最终会葬送中国高等金融教育事业。具体来说,目前国外大学金融学科的办学模式总体上来说有两种,一是经济学院模式,二是商学院或管理学院模式。就国内各高校而言,各高校金融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强求金融学科一个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另外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角度来讲,今后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要更多地向市场化转变,要用市场标准来判断面不是用某一个标准的模式来判断。这个学科是否是一流学科,都要由市场来评价。市场需求是多样性的,要求金融学科的办学模式也是多样性的。我们在选择办学模式时,既可采取经济学院模式,也可采取商学院或管理学院模式,还可以采取独立的金融学院模式.对于那些侧重于经济学性质或管理学性质的学科,可以分别采取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皖、管理学院模式,面对于希望培养微观综合型金融人才的学科来说,可以采取金融学院的办学模式。学科定位的意义在于确定发展方向,中国金融学科历史上走的是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发展模式,从现实情况看,宏观和微观方面都应加强。就微观层面来说,一些新兴课程如资本市场分析、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期权期货等需要加紧建设,就宏观层面来说,全球视角应成为研究的新起点。

3.金融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现有的金融专业课程中,虽然也有国际金融理论、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国际金融方面的课程,但中国学生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市场运作依然缺乏深刻认识。加入WTO,中国金融业将直接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竞争,仅仅业务操作流程方面的知识并不能使我们获得强大的竞争力,我们培养的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这方面课程应该包括三方面知识。首先是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如国际金融、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其次是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主要国家的金融法律、国际金融贸易组织及其运作等,第三是国际交流方面的知识,如主要国家金融业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外交军事政策、国际交往礼仪、国际谈判学等等。我们还要加强金融学与法学的结合,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金融学与外语的结合,金融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

三、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金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1.从金融国际化的视角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应用学科中,金融学原本就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在现今的金融业务发展中,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量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不但各国互设金融机构,而且金融机构的资本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金融机构本身已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业务更是模糊了区域概念,业务活动包括客户的选择、融资的方式等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市场已走向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很难再分“国内”和“国际”。未来的金融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必须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趋向统一的管理法规,能够把国情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能够把握金融发展趋势。

2.注重宏观分析与判断能力和微观业务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未来的金融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一方面金融管理人才在业务操作上必须有相当强的能力才能适应客观形势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金融管理人才要有宽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判断力。这就要求金融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微观与宏观并重。

3.把金融学科办成开放的学科,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中国金融人才的培养,使金融学具有真正的国际水平。

(责任编辑:赵义泉)

劳动教育内涵范文第6篇

摘要:应用“五横四纵”模式,探索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出学校层面要制定适合学校特色的教育规划,要建立与融合型专业教育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专业层面要构建融合型专业教育的建设发展规划,完善融合型专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大纲、教学设施及教学资源;课程层面要修订完善融合型課程教学大纲,建设完善融合型专业课程;师资层面要建立不断提高融合型专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能力与水平的机制;学生层面要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性来评价融合型专业教育改革成效。

关键词:新工科; 创新创业; 融合型教育; 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

一、问题的提出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正在深刻影响全球产业发展。主动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国家实施了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要战略。2017年 2 月,教育部牵头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与传统工科相比,此次提出的新工科概念更强调学科专业的实用性、融合性与交叉性,重点突出电子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1] 当前,各高校正在加快传统工科的改造升级,主动布局面向新工科的专业建设,培养大批新兴产业亟需的工程科技人才,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工科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有多年,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尽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目标及重要性的理解不到位不充分,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没有认识到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贯穿于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互相渗透与融合的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还是相分离的,专业课程中既没有突显新工科的内涵,也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的内容;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没能形成具有新工科导向的课程体系;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缺乏既懂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知识,又具有新工科工程创新经验或创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导致在教学与实践方面无法充分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实践;[2]传统的授课形式或教学方法无法适应与新工科融合的创新创业教学的需求,导致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成效不高;创新创业教育只局限在课堂上,没有与课堂外的实践平台、实践基地、教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导致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缺少新工科条件下的实践体验;高校的创新创业基础设施不完备,创新创业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实践场地在建设时没有融入新工科元素,且实践场地数量少,开放比例低,开放时间短,影响了学生的具体创新创业实践。

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加快发展新工科,构建新工科发展新范式、新模式,培育一大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提升新工科服务和支撑新产业发展、新动能转换的能力,有利于推动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更高台阶。[3] 为此,我们围绕新工科专业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这一主题,进行了实践模式的探索。

二、 “五横四纵”融合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基于“五横四纵”的框架(见图1)来推进实施。即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五个层面即五横: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其中,学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决策主体、规划主体、保障主体,专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对象与大背景,课程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载体,师资是融合型专业建设的实施主体,学生是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参与主体。

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四条路径即四纵:决策指挥、资源建设、支持服务、成果生成。“五横四纵”的交汇点即构成了新工科背景下整个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体系。

三、“五横四纵”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学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决策主体、规划主体、保障主体

学校层面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最高决策指挥层面。学校层面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主体,在整个体系中起着决策指挥的作用。在学校层面,可成立校级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从学校宏观大局角度,建立一个多部门联动、理论实践高度融合、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管的创业教育管理体制。[4]要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明确本校工科专业群的特色与优势,并结合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构建与本校工科特点与能力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实现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制度体系、评价体系。从目标、组织、制度及评价等四方面保障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学校投入资源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办学条件与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方向或领域,与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一样,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与设施来满足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方面的需求。在校级层面,如建设校级的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客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平台设施。另外,还须为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建立学校层面的新工科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机制。创新创业教育如不与专业相融合,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如不与时俱进,不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那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新内涵,就不能培养时代或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以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分离的,不相融的,所以导致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方彼此都不具备优势。其实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相辅相成,两者融合还可以实现“加乘效应”。所以,在学校层面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专业教育乐于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愿意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嫁接到或渗入于专业教育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专业建设的新方向、新目标或突破点,从而实现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一体化新工科专业教育。

(二)专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对象

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融入创新创业类课程或内容。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专业的建设规划与专业教学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部分,对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出创新创业的专业教育子目标。为了实现此目标,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直接加入创新创业类课程,即可以加入1至2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第二是在一些专业理论课程中,如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中融入一定课时比例(如15%),且与专业领域内创新创业有关的教学内容;第三是要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增加设置与专业领域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践项目,要求每门专业实践课程中至少包括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通过上述方式,不仅可以兼顾高校的专业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甚至还能通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激发或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更深入地学习与应用,这将使得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相得益彰,形成良性互动与互为促进。

专业建设方面要使新工科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举。在专业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要深刻领会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级形态,专业教育的高端模式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所以,新工科建设要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举,在新工科建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就是在传统工科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应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新兴技术,要加强将现代技术与传统专业技术相结合。所以说,以新工科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本身是具有创新性的,是传统工科专业教育主动适应现代新兴技术的自我改造与完善,原有的专业知识在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创新创业机会。

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良性互动促进的新机制。专业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级形态。如何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动自觉地对接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之间要建立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要使两者认识到彼此融合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有利于自身完善提高的。所以,一方面,在思想认识上,专业建设者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有益补充,是专业教育的高端形式,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并对专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方面,在决策上,要改革完善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评价模式,要增加一些评价指标,譬如专业理论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的比例,专业实践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专业学生平均申请知识产权的数量,专业毕业生的创业人数比例。这是通过构建相关专业评价标准来促进两者融合的机制。第三方面,在实施上,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原来的传统工科专业必须搭载现代新技术,这将促使传统工科专业教育必须向新工科演进与发展,实现传统工科专业的新工科化。

(三)课程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载体

课程体系规划要体现新工科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导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在转变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要加快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内容改革。[5]课程是专业教育实施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课程规划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建设目标。现在,课程的建设目标是为适应技术发展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经济需要,将新兴技术及创新创业知识与传统工科专业课程相融合。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原来的专业理论课程群中选择若干课程与新工科的要求相结合,课程在传授传统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要融入现代新兴技术和创新创业内容,建成兼具新工科特点和创新创业特点的新型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可开设1至2门由传统专业课程经改革创新形成的融合型专业课程。除了开设融合型课程外,还可以增加开设1至2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如“创新基础”“创业实务”。

除了专业理论课程的调整外,专业实训实践课程也要革新。在专业实训实践课程中,要尝试加入应用现代新兴技术完成的创新项目或任务,要给学生尝试应用新兴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机会。课程考核或评价时不能仅注重结果考核,更要注重学生提交的书面的创新解决方案、成型的创新成果作品或创业商业计划书。

课程教学设计方面要体现项目式教学的特色。新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的作用,将学习知识与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6]所以,课程教学设计要尽量采用项目式课程教学法,最好以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或创业项目为课程教学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培养。项目式教学通过教师创设项目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及创新方法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所以,课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应该广泛应用于新工科与创新创业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中。

(四)师资是融合型专业建设的实施主体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施主体。当前,新兴技术对传统工科专业教育构成了的冲击,专业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要通过融入新兴技术与创新创业内容建设新工科专业。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建设主体,是新工科与创新创业融合教育的实施主体,是一切教育工作的保障。在新兴技术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面,傳统工科专业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这种融合能力,有的专业教师没有在企业实践的经历,没有市场实践的经验,没有创新研发的经验,也没有创业经营的经验,所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提高专业教师掌握应用现代新兴技术的水平,可通过培训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水平,通过安排相关教师去创业企业挂职实践锻炼来增加经验,提高教学本领,也可通过吸纳引进具有企业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工程师或高级管理人员加入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教学能力,使师资队伍的能力与水平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有利于教学质量与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建立促进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的管理机制。师资队伍的能力与水平是高质量推进新工科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重大保障。学校要建立形成促进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水平提高的管理机制,促使各专业教师自觉自愿地采取行动来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提升新工科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专业教学能力。譬如,对专业教师编写新工科与创新创业融合的专业课教材给予相关的激励支持;对专业教师开发融合型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给予相关的激励支持;对专业教师自觉参与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双师能力给予相关的激励支持;对于专业教师从事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或科研活动给予相关的激励支持;对于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或比赛给予相关的激励支持。总之,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让其成为师资队伍建设与提高的动力之源。

(五)学生是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参与主体

获得学生对于专业教育目标调整的认同有利于推进融合型专业教育。學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探索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新形势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代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6]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主体,既是受教育的一方,也是参与教育互动过程的一方。如果没有学生主体性地、自觉地参与并融入到教育中,那么这样的教育不会是好的教育,而且是低效率低质量的教育。所以,在实施融合型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不断地互动,寻求相互的认同。譬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将原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以培养掌握新兴技术并具有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及对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环节与内容的调整,这些都要通过与学生沟通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同或支持。只有在学生的认同与支持下,基于新工科背景的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利推进与实施。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型专业教育的评价标准与体系。作为学生,在参与或接受基于新工科的融合型专业教育时,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涯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具体的规划,这样有利于明确自己想要学什么,以便在接受专业教育时也可以有所侧重。融合型专业教育由三部分融合而成:新兴技术知识与传统专业知识相整合,传统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相融合,新兴技术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相融合。这种融合型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新事物,从目前来讲,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究竟有没有帮助以及帮助有多大,来自于学生的评价非常关键,有些评价甚至要在学生毕业几年后才能客观地做出,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与体系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五横四纵”的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工科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新工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推进实施,就必须要与专业教育高度融合。尽管这种融合型专业教育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但各高职院校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可依据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采取相应措施对融合型专业教育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那振宇,吴迪,许爱德.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3).

[2]翟悦,于林林.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才智, 2019(7).

[3]郭志立.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助力新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9(1).

[4]史恒亮,吴庆涛,高晶晶,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9(13).

[5]李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优化融合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9(5).

[6]张望,白英,梁丽芳.面向新工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 2019(7).

责任编辑:王新国

上一篇:对数控机床实训的建议范文下一篇:蒲公英的梦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