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范文

2023-11-23

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范文第1篇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阳光 ,我想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1、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3、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范文第2篇

一、教师自身要富有激情

教学中充满激情, 教师声音洪亮, 两眼传神, 妙语连珠, 思维敏捷,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响应, 课堂充满欢乐和笑声;缺乏激情时, 教师声音平淡, 面无表情, 目光无神, 反应迟缓, 没有一种欲望和冲动, 话都懒得讲, 有气无力, 痛苦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沉闷……学生注意力分散, 无精打采, 显得很烦躁。比较两者, 真是天壤之别。具体说来, 教师的激情主要表现在良好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幽默得体的语言上。

1.精神饱满, 迸发激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迸发激情最直接的因素,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充满信心, 对学生充满信心。因此, 教师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才能保证自己在课堂上张驰有度、挥洒自如, 才能让课堂激情飞扬, 或“化废为宝”、或“点石成金”。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如何处理, 教学方法如何设计, 教学重点如何落实, 教学难点如何突破以及课堂哪个时间学生易疲倦, 需要“花絮”的点缀、激情的渲染等等,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 铿锵有力的声音, 挥洒自如的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有力的感染, 而学生一旦情绪高涨了,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随着增强。这样激情遍飞的课堂, 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的。因此, 教师要懂得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 让饱满的精神迸发饱满的激情, 让饱满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份热情会帮学生打造出智慧灵动的人生!

2.语言幽默, 充满激情。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师生沟通的过程。但作为教师, 如何表达有时比表达什么更为重要。就好像一首歌儿不同的歌手演绎效果大为不同。而幽默是一种智慧, 是一剂良药, 是自信而充满情趣的表达。恰如其分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 会使你与学生产生共鸣, 使双方发出会心的微笑。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淡氛围, 布下迷阵, 在一定时机, 话锋一转, 语惊四座, 妙语道出出人意料之结果,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激情

(一) 创设情境, 让学生“活“起来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 我就充分挖掘教材因素, 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心动。例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请两名学生上台, 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 另一个扮演过客乙, 其余同学做看客。甲为了招揽生意, 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 同时掷下, 如果同时正面朝下或朝上, 你可获得10元, 否则你给我5元, 来试试, 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过路人乙听了后念叨:“同时朝上或朝下, 我们可获得10元, 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 嘿, 有门!”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 也有鼓励的, 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一连投了五次, 乙赢了一次, 输了四次, 吓得他不敢再玩下去了, 他禁不住问:“同学们, 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情景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 然后埋头计算, 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 是骗人的把戏, 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调动参与, 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时, 我总是根据教材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 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快乐的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一课时, 我打破以往教师在台上演示, 学生在台下得出结论的做法, 而是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把剪刀,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采用先组内展示, 后派代表把组内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的方法, 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不一会儿各小组学生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他们相互学习着、争论着、比较着, 不时还发出热烈的掌声。更令我惊讶的是各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的作品竟已经分了类。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所鼓舞。

(三) 鼓励质疑, 让学生“灵”起来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是创新的前奏。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 我总是想方设法“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例如在“角”一节的教学中, 引进概念之后, 针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在学生思考之余提出问题:射线绕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还有什么?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 (1) 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有关吗? (2) 在直线上取一点的图形是平角吗? (3) 周角与射线有什么区别?以使学生在疑中学, 在疑中解疑, 质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动, 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 注重探索, 让学生“乐”起来

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我经常这样告诉学生:“课堂是你的, 数学课本是你的, 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的,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助手, 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自己。”这样, 在课堂上, 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们经过自主探索, “再创造”了数学知识, 其成功后的喜悦, 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 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 成功会越来越多, 认识会越来越深。

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有这样的例题:“已知:在Rt△ABC中, CD是AB上的高线。求证:△ACD∽△CBD∽△ABC”当把它的结论隐去改编为“根据已知条件, 结合图形你能得出那些结论?”变为结论开发题时, 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 提出了许多结论.如:⑴∠ACD=∠B, ∠BCD=∠A, ⑵△ACD∽△CBD, △CBD∽△ABC, △ACD∽△ABC (例题要求的结论) , ⑶CD2=AD·BD, AC2=AD·AB, BC2=BD·AB等。还可以继续深入: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 命题是否成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 又得出了许多命题。如:

⑴已知∠ACD=∠B, ∠BCD=∠A, 求证:CA⊥BC, CD⊥AB (成立)

⑵已知C A⊥B C, A C 2=A D·A B, 求证:, C D⊥A B, CD2=AD·BD (成立)

⑶已知BC2=BD·AB, AC2=AD·AB, 求证:CD⊥AB, CA⊥BC (成立)

⑷已知∠ACD=∠B, AC2=AD·AB, 求证:CA⊥BC, CD⊥AB (不成立)

⑸已知∠BCD=∠A, AC2=AD·AB, 求证:CA⊥BC, CD⊥AB (成立)

通过这样的演变和探索, 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从而达到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做一题而通一类的目的。

总之, 教学激情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 打开封存的记忆, 激活僵化的思维, 放飞囚禁的心情, 师生都处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 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教师乐于教, 学生乐于学, 何乐而不为?作为数学教师, 让我们振臂高呼:数学课堂, 激情飞扬!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是一门充满激情的艺术。“什么是激情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激情教师?课堂的激情在哪里?没有激情的课堂就显得平平淡淡, 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无从谈高效的。有了激情的教学, 教学活动就能生动、形象, 富有感染力, 教师也自然具有了亲和力, 而深受学生喜爱与追随, 知识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嵌入孩子的思维与脑海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激情飞扬

参考文献

[1]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 2008, 第10期:62-62。

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范文第3篇

1 利用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而数学抽象、归纳的特点不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因此, 数学教师应积极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灌输知识。还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创设和解决。在讲到某一新问题时, 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组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得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 教师可以选取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导入新课, 如趣味故事《警察与人贩子》:“一个中年人带着4个小孩赶路, 路上碰见警察盘问小孩情况, 中年人告诉警察:4个小孩岁数的乘积为2021岁, 并且每个小孩依次比另外一个少1岁。警察就随便问一个小孩的岁数, 中年人回答刚好5岁。警察立马把中年人戴上手铐, 原来这个中年人是个人贩子。”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警察会看穿人贩子的诡计?”随后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 调动学生思维进行思考, 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要求各小组课后准备一个或几个与数学有关的小故事, 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 到图书馆查阅等形式搜集,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以此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利用合作学习, 促进小学数学轻松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 实现高效率的数学教学和学习, 而且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 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利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可以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对话交流中学习, 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重负, 取得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不应让每个小学生孤立的学习, 因为对于理解力和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小学生来说, 更需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实现群体的团结合作。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以小组形式来讨论、解决问题, 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每组3~5人, 每人按周轮流当组长。要求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自学, 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互学习,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比赛, 使学习成为一种来自学生内在的“娱乐”, 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团结互助意识

在我国, 儿童普遍缺乏合作意识,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 不愿意和他人合作, 不会主动的分享成果, 这种情况不但对学生的学习不利, 还会影响到班级内部的团结稳定以及将来为人处世的交际能力。要积极地通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来实现互补式的高效的数学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合作中吸取集体的力量。合作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意识, 培养了孩子们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合作学习这一形式, 倡导合作成员之间互教、互启、互学, 注重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 通过互动模式养成与他人合作, 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在班级形成潜在的互相学习的模式, 增进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 同时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益处, 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 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意识,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 合作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一直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的问题, 但是由于小学数学这门课程的特点, 使得教学过程中缺少生动、形象的具体感知, 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归纳理解能力又十分有限, 面对着新知识的不断习得, 造成了学生普遍感到数学课枯燥、压抑, 缺乏生动和轻松的课堂氛围。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硬性讲授, 学生单纯被动的听讲, 合作学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活跃课堂, 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的地方。因此, 在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创设合作情境, 帮助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可以增进班级学生团体意识, 相互帮助的精神。这样, 在交流合作中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5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使师生、生生关系更加和谐

小学数学课堂要想真正实现和谐的教学状态, 需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要努力的给予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 消除学生的紧张、自卑等思想和行为, 要引导学生之间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 做到畅所欲言,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而这种良好的师生以及生生关系能够在合作学习模式下的以实现,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 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亲密、频繁的对话, 促使师生双方相互包容, 互相配合, 有利于学生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让学生通过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大胆地自由讨论, 发言交流,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与同学、老师交流的乐趣。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 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 从而相互沟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让学生感到数学教师的和蔼和亲切, 从而因为喜欢数学教师而喜欢数学这门课。此外, 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实现心灵的敞开, 师生之间才能实现精神上的相遇、相通,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总之, 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模式, 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意识, 而且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建立, 实现小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目标。

摘要:近年来, 合作学习愈发的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通过分析合作学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小学数学轻松学习, 增强学生团结互助意识,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使师生、生生关系更加和谐等方面, 梳理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韩全红.小学数学开展“合作学习”初探[J].安徽教育半月刊, 2003 (22) .

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范文第4篇

1 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探究欲望

学生学习时, 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 而是一种情景, 这是学习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区别。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 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 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有一定的情趣,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1.1 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景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 学生会没有兴趣和去探究的激情。因此要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 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和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 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创设的情境, 提出一些供学生讨论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互相交流, 检验某些数量关系, 进一步探究数学思想, 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欲望, 培养其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比例尺”时, 我把一张中国地图发给学生, 提问:你想到哪儿去旅游, 知道它离我们有多远吗?又如在学习“相似形”时, 给学生看我同一镜头的五寸、七寸的两张照片, 提问:观察照片形状、大小有什么特点?顿时,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教师及时启发点拨, 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2 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创设问题情景

“数学充满着矛盾。”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交替不时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学中可利用和制造这些矛盾冲突, 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例: (2005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题) 为了预防“非典”某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 已知药物燃烧时,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y (毫克) 与时间x (分钟) 成正比例, 药物燃烧完后, y与x成反比例 (如图1所示) 。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 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量为6毫克, 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2) 研究表明, 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 那么从消毒开始, 至少需要经过分钟后, 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 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 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 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评:这道题紧扣前几年的“非典”疫情, 设计新颖, 贴近学生的生活, 但不同于常规试题,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中设计了一个分段函数的应用, 体现了由单一函数趋向复杂的函数的特点, 起到新旧知识的连接, 很好地创设了问题的情景。

1.3 结合热点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

如现实生活中的股票、打折、摸奖等问题都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优化师生关系, 营造探究氛围

外部环境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 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他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独立、自主去学习和研究数学, 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气象。

2.1 给学生空间, 为他们自主探究提供条件

给学生空间就是教师不要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数学的知识, 使学生没有可动脑筋的余地, 没有可实践的时间。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避免了一味地为学生“扫清障碍”、“化解难点”、“加深印象”、“夯实基础”, 而是努力通过设问和应用性的合作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现出运用数学知识的潜力。同时, 教师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 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 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 并能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给学生留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 保证其思考、探讨问题的时间。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 让他们去自行探究, 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例:怎样将右边的图案变成左边的图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

(师) :哪位同学有好 (如图2) 方法, 请告诉大家!

(生) :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 将图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生) :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 将图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270°。

评:明确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激励学生动手动脑。

2.2 群体互动, 提倡合作探究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 也是新课标要求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的组织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 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 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让集体的智慧充分发发挥出来。皮亚杰的内化原理指出, 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 可使外部活动内化为智慧活动。以往的教学都是老师演示学生看,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没有亲身的体验。现在通过观察、互动实验、合作探究、群体交流, 学生经历了“验证”的过程, 显示出了较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自己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喜悦, 树立了自信心, 增强了主动参与探索的创新意识, 形成了爱好数学、能学数学、会学数学的氛围和状态。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有一种数字游戏, 可以产生“黑洞数”, 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 任意写出一个自然数 (以下称为原数) ;第二步, 再写一个新的三位数, 它的百位数字是原数中偶数数字的个数, 十位数字是原数中奇数数字的个数, 个位数字是原数的位数;以下每一步, 都对上一步得到的数, 按照第二步的规则继续操作, 直至这个数不再变化为止。

不管你开始写的是一个什么数, 几步之后变成的自然数总是相同的。最后这个相同的数就叫它为“黑洞数”。请你以2008为例尝试一下 (可自选另一个自然数作检验, 不必写出检验过程) 。

2008, 一步之后变为▲, 再变为▲, 再变为▲, …, “黑洞数”是▲。

3 开展探究活动, 形成研究风气

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 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讲究教学策略, 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 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

3.1 挖掘教材, 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 因此有一定的抽象性, 书上的解法也不是唯一的, 有时还可能出错。教师不能迷信教材, 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 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 组织探究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教学时能提供探究条件, 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结论的得出过程。例如:在学生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节课时, 是这样安排的:给每个学生发三组木棒:第一组, 可以组成三角形, 第二组两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棒的长度, 第三组是两棒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棒的长度。最后教师把学生量得的木棒长度分三块罗列在黑板上, 提出“请你用一个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三条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的问题。这时, 学生会千方百计找那组数据的关系式。当然有很多不成熟的想法, 教师引导一一筛选, 或者举例否定, 最后只剩下所要得到的结论。

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 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3.2 抛开课题, 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 教学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 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 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用小火柴棒搭正方形时, 怎样计算火柴棒的根数吗?x个正方形

第一个正方形用四根, 以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三根, 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4+3 (x-1) ]根。又如: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旗杆旁, 测旗杆的高度, 让学生计算学校喷水池的半径等等。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身边, 逐步培养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 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具的意识, 增强他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新的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他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 挑起矛盾, 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在学生研讨时, 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 层层推进, 直至达到研究之目的,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增强学生的动手技能和技巧, 引导其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妨从“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探究欲望”、“优化师生关系, 营造探究氛围”、“开展探究活动, 形成研究风气”三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动探究,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 孙晓天.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Z].2001, 9 (1) :77~132.

[3] 朱汉国.中学教师.浙江师范大学, 1999, 3:16~23.

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范文第5篇

文/石玉花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花费的时间不少,耗费的精力也不少。但由于不懂科学管理,很多事情往往是事与愿违。后来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工作经验逐渐丰富起来,班主任工作相对来说就比较得心应手了。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把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做一下简单的总结,以飨读者。

一、在“德”上作垂范

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摆脱了学前那种“手把手,抱着走”的保护式教育模式。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向师性”就显得特别强。我们的一举一动,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是正确的,甚至是至高无上的。经常听一些孩子这样说:“我老师说了,怎么怎么着。”言外之意,老师的话就是至理名言。所以说,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包括一些错误的行为,都会给孩子一种无言的教育。

有人说:教师是一本无字的书。作为班主任,作为学生良好习惯的播种者,我们这本书就更要经得起学生的阅读。要真正做到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读出你的身体力行,读出你的表里如一。

比如说,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那么当孩子跟你打招呼时,你视而不见或者点头而过,这会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呢?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一定要回报孩子一个甜甜的微笑,让他感觉到他的问候给我带来了快乐。“一个亲切的抚摸”、“一声由衷的赞美”,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无足轻重,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让他的心情一天都阳光灿烂。

再比如说,我们天天教育学生要讲究卫生。而我们自己的讲桌、办公桌上却经常乱做一团。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说服力呢?在这一点上我一直特别注意。每天进教室,先把自己的讲桌抹一抹;用完的东西及时整齐有序地摆放好;看到掉在地上的纸屑随手捡起来。多么简单的事情呀!而这些举手之劳,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将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一种强大的示范教育作用。

正所谓心动不如口动,口动不如行动。作为班主任,只要我们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提出要求,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榜样的示范远远超过空洞的说教。

二、在“学”上下功夫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质量如何,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班主任是否愿意并自觉地承担起这一繁重的工作。只要有了这份主动性,我们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去管理好自己的班级。那么方法从哪里来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吸纳、去内化,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曾经有人对班主任做过这样的分类:一种是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种是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另外一种是班主任在,学生仍然做不好,那肯定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记得自己刚当班主任那段时间,的的确确走过一段失败的历程。有时候,面对着教室里吵作一团的孩子们,我几乎是束手无策。心中唯一的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放学,好让自己眼不见心不烦。然而看看周围的其他班级,自己又觉得心不甘。没办法,只好耐下性子来软磨硬泡。学生暂时被我的威力所慑,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一转眼,违规违纪现象又层出不尽。

让数学课堂充满快乐范文第6篇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阳光 ,我想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1、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3、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让信念点亮理想人生范文下一篇:生产车间交接班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