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范文

2023-09-23

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范文第1篇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基础

马克思的幸福观的形成受西方幸福观的影响, 为了回应其所处时代的幸福问题, 他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幸福观。

(一) 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幸福观

西方国家对幸福的早期研究, 与西方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表达了对西方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渴望。西方幸福观的发展在时间发展方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的幸福观, 中世纪封建社会中的幸福观, 以及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幸福观。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 德国古典哲学在欧洲国家达到了反对封建哲学的资产阶级的顶峰, 它吸收了西方哲学的精髓已有2000多年, 是马克幸福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 现实基础:无产阶级境遇

在19世纪四十年代, 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一次工业革命, 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厂手工业,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此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私人拥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之间的基本矛盾的推动下, 周期性经济危机常常爆发, 失业和贫穷充满了人们的生活。在无产阶级这样的境遇下, 马克思开始寻找人们获取幸福的途径。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一) 人的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是现实幸福的本质

在马克思之前, 哲学家们分别提倡了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的幸福观, 幸福观在革新, 幸福观的主体也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认为, 幸福的主体不应该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或片面的概念, 而应该是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自由的类主体。

首先,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满足。需要的是人的本性, 但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 人们通过生产实践活动继续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 以确保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 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满足的人将继续产生新的需要。需要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本质的动态变化。必须从根本上实现全面发展, 即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认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也就是说, 需要不是人的主观意识, 而是客观存在。要更改物质需要凌驾于其他需要的状态, 就必须更改私有制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其次,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2]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所有社会组织形态都是与人的本质相异化的虚幻的共同体。在虚幻的共同体中, 所有社会关系都受异己力量的统治, 无论是对人的依赖还是对物的依赖。在真正的共同体中, 每个人的利益目标与价值追求都是一致的, 每个个体为实现自身幸福所作出的努力既是对共同体发展的促进, 也是为他人实现幸福所作出的贡献。

(二) 无产阶级是实现幸福的力量

在马克思看来, 实现人的自身的解放是实现幸福的前提。实现人的解放也就是实现社会解放。马克思认为, 为了达到解放社会的目的, 就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物质财富积累和阶级基础。物质基础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才能将人们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样, 阶级基础也是实现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资本主义的引导下, 劳动与幸福相背离, 人们在劳动中没有感到幸福, 只是感到不幸, 因此只有适合社会发展的阶级才能真正的带领人们走向幸福。基于以上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们要获得物质财富就要消灭私有制, 消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而在此基础上, 他也看到了真正能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阶级即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具有普遍阶级性, 无产阶级的解放“包含着普遍的人的解放, 其所以如此, 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 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3]

(三) 劳动是实现幸福的源泉

马克思之前的幸福观无论是满足人的欲望, 或是追求精神上的至善, 都无法真正让所有人获得幸福。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幸福观的概念, 创造性的将劳动作为幸福观的中介。

马克思的幸福观不同与中世纪的别的幸福观, 他认为幸福的中心在于人本身, 而不在于上帝。幸福是依靠人的双手创造的, 需要得到满足是人的本质, 为了实现人的本质, 就需要人们不断进行生产和实践劳动。劳动是人们实现幸福的源泉, 人们在劳动中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 同时在劳动中产生新的需要, 从而促进社会和人的不断进步。

马克思幸福观认为, 人们只能通过劳动获得幸福。首先, 劳动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证, 有意识的劳动是区别人与动物最主要的特征, 劳动是促进人幸福观变迁的最直接的动力。劳动把人与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通过劳动, 缩小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距离,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形成。其次, 人们通过劳动改变客观世界,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因此人们必须劳动。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一)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幸福问题

1. 凸显个体幸福思想, 忽略整体幸福

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下, 也在国家政策促进下, 人们更加重视自身需要, 为自己为活。不再盲目随大流, 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在个体主体的指导下, 会忽视集体的利益。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 当个体与集体发生冲突时, 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不愿意牺牲和奉献, 人们的行动多是向“利”看齐。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无动于衷。无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现实新闻中, 无不对此进行讽刺、批判。在人们的冷漠中, 产生了重庆公交的坠江事件;在以个人利益为主的追求下, 出现了高铁霸座现象, 冷漠无情正挑战着人们心底的善良。但是, 个体幸福不能离开集体的幸福, 集体幸福也有助于个体幸福的实现, 两者的分离, 也导致幸福无以为继。

2. 追求物质, 忽视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可以发挥主体价值, 但更多的还是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己主义成为人们人际交往过程中奉行的准则, 只有名利能够促进人们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需求, 欲望充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友情、爱情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 有钱有权那么人就是幸福的。于是在这种金钱至上的幸福观指导下, 贪污腐败、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等行为也就屡禁不止了。理想被生活泯灭, 务实成为人们的价值观, 很多人追求过度消费, 超前消费。

物质财富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手段, 同时也是衡量人们幸福与否的标准, 它在人们追求幸福过程中被不断异化。一些人在物质享受中获得自身满足, 认为“干的好, 不如嫁的好”, 即使在努力工作, 也不如找一个乘龙快婿来的快。在此基础上, 衍生出了拜金主义, 他们把金钱看的比生命更重要, 为了钱, 他们可以不要亲人、朋友, 只把获得金钱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运用各种手段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在得到物质财富的同时, 精神世界却一片空白, 无聊、寂寞成为生活主旋律。除了金钱的刺激外, 他们没有任何精神上快乐的来源。

3. 在逃避劳动中获得幸福

当前我国各社会阶层尽管对于劳动持不同态度, 也产生了不同的劳动观, 但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即轻视劳动、否定劳动、逃避劳动。人们未能将劳动和幸福相联系, 取而代之的是物质财富、权力欲望和消费享乐等。这些由劳动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支配劳动, 成为人们幸福的源泉。劳动没有成为产生幸福的动力, 幸福也不是劳动的最终结果, 人们没有在劳动中产生快乐、实现价值, 反而只是把劳动当做人们谋生的手段, 不是出自自愿做的事情, 人们没有看到劳动对自身的价值, 也就没有动力用其来改变世界, 无法将主体和客体联系在一起。甚至随着受教育程度增高, 人们对于劳动的痛苦感受越强烈, 逃避劳动成为普遍行为。

(二) 马克思幸福观对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意义

1. 幸福观主体未能完成从个体主体向类主体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幸福的主体就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由集体主体向个体主体转化, 由传统向现代转换, 但发展是一个过程。因为主体是多样的, 多样化的主体下形成的幸福观也是多样的。无法形成一个主导的幸观, 也就无法形成明确的幸福概念, 只能成就部分人的快乐, 无法实现所有人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 幸福观的主体不是不变的,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民主体地位的初步实现只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人们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消灭私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生产资料按需分配, 生产工具和财产归全体人民;消除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 劳动者能够自由自觉的劳动。劳动不再是人民的谋生手段, 而是人们生活和价值实现的需要。个人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的自主性得到最大体现, 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

2. 幸福观的客体未能实现从对物的占有到“完整的人”

幸福的满足不仅是对物质或精神的极端追求, 而且应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人是社会中的人, 可以说人类的生活如果没有物质, 就无法存活。马克思认为:“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4]人们对于幸福的感受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没有一定的物质做保障, 人们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意识。只有满足人们物质上的基本需求, 才能进一步寻求精神上的幸福。精神生活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人如果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没有精神上的追求, 那么他的幸福就只是表面的暂时的;一个人如果只注重精神追求, 没有基本的物质保障, 那么他的幸福就成了空中楼阁与社会脱离。因此二者同样重要。

3. 劳动是连接幸福主体和客体必不可少的条件

离开劳动谈论幸福是不现实的, 偏离劳动的幸福是空洞的而抽象的。马克思认为, 幸福与生活的享受和需要的满足有关。但马克思所理解的幸福也并不仅限于物质财富的静态拥有。幸福应该表现在一种能动的创造过程, 况且如果没有劳动的前期积累我们也没有后期的享受。

劳动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能为全体人民带来幸福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使人们将劳动与幸福相背离。当劳动者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生存所迫进行劳动的时候, 劳动被异化了。“他甚至不认为劳动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相反, 对于他来说, 劳动就是牺牲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活动停止以后, 当他坐在饭桌旁, 站在酒店柜台前, 睡在床上的时候, 生活才算开始。”[2]劳动只有建立在人们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才是幸福的。没有尊严的劳动, 只会使人们远离劳动。另一个后果就是劳动者讨厌劳动, 人们对劳动尊严丧失追求的动力。劳动应该是人们类本质的实现, 现在人们逃避劳动,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 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 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 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2]这种情况下, 劳动不再是人们实现幸福的方式, 只是追求利益和财富的手段。

摘要:幸福问题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幸福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期, 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幸福, 而对于如何实现幸福也越来越迷茫。追求个体幸福忽视集体幸福、在逃避劳动中寻求幸福等问题也逐渐显现。而当前存在的幸福问题一方面表明了马克思幸福观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性、曲折性、发展性的过程, 幸福的实现不是一次性的事情, 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我们的不可避免的阶段;另一方面它也表明马克思的幸福观可以指导我们建立科学的幸福观, 这对我们当前中国幸福观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范文第2篇

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内化和发展,它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更进一步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各项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成就,现阶段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形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取得支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新中国的建设之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正是我党领导人的正确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起来并促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中指出了我国经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如何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指导,同时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胡锦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当前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增强了人们的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和谐社会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使人们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原则,现阶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这样我党才能在和谐社会中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和构建和

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范文第3篇

马克思消费理论, 实际上马克思并未对消费理论做出专门的论述, 但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对消费理论做出了深刻的阐述。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完整系统的马克思消费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消费首先表现为生产的消费。消费又是原来意义上的消费。生产的消费特指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要素的消费。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则是指非生产性消费。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 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西方消费理论西方学者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 最早可追溯到17 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 直到20 世纪初, 以马歇尔为代表才开始真正对消费做出系统的研究。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 抽象演绎。以理性人为基本假设, 在理论上论证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如何选择最优的消费组合, 最终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的背景不同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劳动生产相对落后, 社会财富匮乏,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消费水平有着两极分化的特点, 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富, 享受着丰富的生产资料, 而此时大量的工人处于饥饿的边缘, 靠着出卖微薄的劳动力, 换取可怜的工资维持艰辛的生活。马克思从这样的背景下, 站在阶级的角度来分析消费理论, 资本家为了满足自己较高, 不断升高的消费水平, 不断压榨工人使其处于较低的消费水平。消费在这里也变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具。

而在西方消费理论中, 这种消费理论完全被忽视甚至被掩盖, 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经济危机频发,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为其辩护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能够尽力调和阶级对立, 西方消费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立场和观点是相对的, 西方消费理论强调消费者是同一的, 无差的, 没有阶级差别的, 个人是在既定的收入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所做的选择都是最优的选择。消费的主体是无差异的, 没有穷人和富人之分, 更没有工人和资本家的阶级对立。这样就抹杀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消费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和其所体现的阶级对立, 掩盖了消费作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手段的特性。

三、马克思消费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它既是研究人的科学, 又是研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 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的。整体的特征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是抽象的个人, 而是现实的处于整体联系的个人。整体主义不是个人的简单加总, 而是一定的组织结构连接的整体。整体主义分析法方法并不排斥对个人的研究, 只是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去研究个体。并要求正确和分析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是将社会分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马克思消费理论是从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运动中出发来分析消费与其他社会再生产的环节, 生产, 分配, 交换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室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西方经济学往往遵从个体主义, 即从孤立的个人出发来解释一切经济现象。西方消费理论充分的遵循了这一原则, 西方消费理论往往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指导消费行为。其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所做的最优选择就可以推广为所有消费者的消费准则。而将这个代表性消费者最优简单相加, 就可以得出整个消费社会所有消费者的消费总量。虽然讨论的是总量消费, 然而还是以单个消费的收入和消费关系为基础, 来推导出消费函数。这是一种唯心的方法, 个体的主义核心思想的体现。

四、关于消费, 生产与分配

马克思更多的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讨论消费的特征和作用的。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起着积极的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生产。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环节, 一个是起点, 另一个是起点。此外, 消费结构又受着收入分配关系的影响。从消费水平上所表现出来的两极分化的背后是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关系的影响。是统治与被统治者的阶级矛盾。

在西方消费理论中, 生产在长期是由生产技术和一国的资源存量决定的, 短期则是由成本、市场价格、预期等因素决定的。一方面, 消费时经济发展的跟本动力, 不是生产决定消费, 而是消费决定生产。这种颠倒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掩盖了消费不足背后的阶级矛盾。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大理论体系, 必须坚定不移的确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 同时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经济学中有利的方面。本文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种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从这两种不同的消费理论提出的背景的不同出发,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以及消费与生产分配之间的关系来对马克思消费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背景,方法论,消费与生产分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筱薏.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2] 陈其人.两种社会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关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5.

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范文第4篇

( 一) 国家起源学说

十八世纪的欧洲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变革时代, 卢梭作为身处变革洪流之中的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潮流, 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卢梭开始建立社会契约论以便建立一个民主、文明的社会。

在阐述国家起源问题时, 卢梭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假设:人类在最初孤独的野蛮人时期,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绝对权利和绝对自由。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自由, “自由人”自觉的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一个人或一部分人, 从而建立起国家。国家主权就是自由人平等的将自己的部分权利上交给国家, 并且由国家来进行支配每个人的绝对的力量和权利。

( 二) 公意: 人民主权建立的基础

“社会契约”与“公意”理论是紧密联系的。公意, 即人们的共同意志, 是订立社会契约、建立政治共同体的基础, 公意使国家与个人之间建立起桥梁, 国家是在“公意”指导下进行统治, 人民必须服从“公意”。卢梭以全体人民的“公意”来指导和约束国家行使主权, 以保证国家主权为全体人民所有所用。因此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 全体人民的“公意”的基础上制订法律, 由此人民行使其主权所有者的权力了。

因此, 在卢梭看来, 国家的全部权力源于人民, 属于人民。而人民主权是以公意为基础建立的绝对的、集中的权力, 即不能倾向于某个个别利益, 必须从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出发, 以避免丧失其天然的公正性。

( 三) 卢梭人民主权的基本内涵

第一, 主权不可转让他人。过去有将人的主权可以转让给君主的的观点, 但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极力反对该观点。“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 所以就永远不能转让; 并且主权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 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自己, 权力可以转移, 但是意志却不可以。”[1]卢梭认为主权来自于人民, 体现人民公共意志, 以此指导国家, 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人的一般意志, 公意不能转让, 人民只能代表自己行使主权拥有着的权利, 转让权力就意味着权力消失, 即失去生命的意义。

第二, 主权不可分割, 批驳了三权分立学说及其君主立宪主张。“意志要末是公意, 要末不是; 它要末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 要末就只是一部分人的”。[2]“在前一种情形下, 这种意志一经宣示就成为一种主权行为, 并且构成法律。在第二种情形下, 它使只是一种个别意志或者是一种行政行为, 至多也不过是一道命令而己。”[3]可见在卢梭看来, 相对于统计意义上的集体意志, 更强调的是本质意义上的统一意志, 即公意。

第三, 主权不可侵犯, 资产阶级这一阶级的专政被抬至高无上的地位。主权不可侵犯, 任何力量不可超越主权, 即便是法律, 甚至是契约本身。在霍布斯的观点下认为, 君主拥有绝对的主权, 人民的财产和权利没有资格享受, 完全受到君主的任意处置。但是卢梭的观点恰恰相反, 他认为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利, 人民的主权不受侵犯, 政府做的一切事的宗旨都是为了人民。

总的说来, 卢梭建立在社会契约学说之上的人民主权理论, 闪耀着的民主主义的光辉, 全体人民用“公意”共同订立社会契约, 以建立民主的自由的国家政权。首次提出人民应当成为国家的主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集中反映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下层民众的意愿, 吹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战斗的号角。

二、马克思对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理论的扬弃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是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带有唯心主义思想, 但是马克思的人民主权学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扬弃、批判和理论革新, 它运用了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 让人民主权学说更具科学化。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将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进行扬弃, 通过唯物主义的思想将此思想进行继承和发扬

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卢梭的主权属于人民的思想。

其一, 卢梭和马克思均主张人民拥有自己的权利。

在卢梭看来, 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 是来源于每一个个体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 [4]因此而产生政治共同体, 契约国家即刻产生。人民作为主权者, 通过契约所得到的权力是均等的、绝对的, 主权不能转让, 不可转让, 人民享有主权的绝对性和完整性。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认为人民的主权是为人民自己所掌握, 政府不能将其权利剥夺, 要为人民服务, 代为人民执行权力, 人民享有绝对主权。卢梭也认为, 人民的主权为人民所有, 国家应该让人民享有自己的权利。不论是卢梭还是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 他们都认为要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

从卢梭人民主权学说中可以看出,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政府不是在替人民执掌国家, 而是在人民的委托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政府, 仅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并没有支配人民的权力。卢梭的这一思想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作为国家主权的所有者, 人民不仅享有立法权, 政府作为被委托者, 具体执行人民的意志。

其二,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卢梭在欧洲反封建斗争中发挥的历史进步作用, 并继承了卢梭人民主权理论中的暴力革命因素。

在卢梭看来, 权力的来源是人民, 国家真正的主权者并非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只能作为人民公仆, 当公仆不能完成主权所有者赋予他的任务时, 只能被作为主权者的人民罢免。暴力革命是斗争形式之一。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受卢梭理论中的“暴力革命因素”一定程度的影响, 马克思提出当旧有的政府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 不能为人民服务, 而要剥削和压迫人民时, 人民便可以通过暴力手段推翻该政府, 从而夺回本属于自己的主权。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是革命的、战斗的理论, 但并非鼓动人们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地发生暴动, 暴力革命只是人民获取主权的手段, 而不是人民组成民主型国家的目的。只有在阶级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暴力革命才到了成熟的时机。暴力革命作为一种政治斗争方式, 虽有一定的极端性, 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 没有暴力革命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解放和进步。

( 二) 马克思通过运用唯物历史观来对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进行了扬弃

其一, 卢梭认为“公意”是一种政治空想, 而马克思反对这一点, 马克思认为该观点脱离了现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对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进行批判和继承, 扬弃和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理论在此基础上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主权理论。马克思指出, 在阶级社会中, “全体人民”这一整体只能存在于理论之中, 而不可能存于现实。只有消灭阶级差别和私有制度, 由全体人民行使体现公意的国家主权才有可能实现, 否则只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政治空想。

其二, 卢梭忽视了重要的政治角色———无产阶级在社会历史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卢梭的的人民主权思想自始至终服务于资产阶级。这一学说赋予了现代国家以政治上的合法性, 强调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 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顺应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统治的需要, 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 是资产阶级的意志的体现。而在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中, 人民主权思想于实践中表现为“人民当家作主”。前仆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民主权”理论不断进行实践基础上的完善,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指路灯。

上述可见, 卢梭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 而“人民主权”思想, 作为其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为马克思合理地批判和继承, 扬弃和超越。两位思想家的人民主权学说都是经典, 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摘要:当今社会,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主要来源于卢梭的政治学思想,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是卢梭的政治学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在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中, 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以及政府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 他们都是受人民的委托、被人民监督, 政府官员就是人民的公仆。这些思想都与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和卢梭的政治学思想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关键词:卢梭,马克思,人民主权,渊源

参考文献

[1]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1.

[2]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3.

[3]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6.

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范文第5篇

1 准确解读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家长学校”信息版块的整体效能

我校的校园网由学校电教中心和技术支持单位提供运行技术的保障, 从管理机制和技术程序两个层面保障其全面而规范化的应用目标的实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实现了综合性应用

我校的校园网通过专题网站与通信平台相互支持, 实现了信息传递、在线咨询、知识传授、经验交流、办公通信、家校互通等多项应用的组合, 并使各项应用之间相互联系和促进。在“家长学校”信息版块, 学校可以向社会和家庭传递教育的政务和服务信息;可以向家长传达办学的思想、理念和校务公开的消息;各位老师可以告知家长需要知道和需要让家长知道的信息;学校内部可以实现快捷便利的办公通信。通过网校专题网站开展面向社会的各类专题性教育信息服务, 并实现网上活动与网下活动的互动,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

1.2 突出了规范性要求

校园网络也是一项教育传媒。以制度和程序保障传媒的规范应用至关重要。在学校行政的严格控制下, 在应用制度和技术管理两个层面保证其规范性。第一, 规定使用人员的使用范围。学校网站在为学校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建立独立的系统通信平台的同时, 保证每个人在系统内的使用权限与其工作业务范围的吻合, 而不会造成超范围使用;第二, 设置层级管理权限。学校网站设置了严格的层级管理权限, 从校长室、党总支到每一位老师, 信息应用情况都必须在其权限之内, 使信息应用成为一项组织行为, 从而避免了个人信息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1.3 发挥了公益性作用

根据我校校园网的服务宗旨, 在校务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 校园网络在为教育、教学提供便利快捷信息交流条件的同时, 更加突出其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作用。一方面, “家长学校”信息版块开展全面的教育信息与专业知识服务, 通过组建专家队伍, 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免费在线咨询;另一方面, 在网下定期组织专家走进学校和社区, 面向广大家长开设“成长有约”专家报告会, 与学生家长零距离接触, 对家长提出的各类家庭教育问题释疑解惑, 指点迷津。同时, 网站及时配合学校开展多专题的教育宣传和教育服务工作, 为一系列教育政务活动提供保障和服务。

2 科学把握利用“校园网络环境, 实现家校结合”的关键因素

为了让我校的校园网发挥系统功能, 实现对“家长学校”信息版块的科学应用、充分应用, 在具体应用中要把握好几项关键因素。

2.1 必须始终坚持为教育工作服务的根本方向

工具是为人服务的, 服务的方向由人来控制。“家长学校”信息版块从构建指导思想到应用方向目标都体现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提供服务的根本要求。因此, 在应用项目、范围、内容、途径、方式等多方面都要围绕这一根本目标来实施, 始终如一地贯彻为教育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 充分体现教育行政的意志、学校发展的要求和改进工作的需要, 才能实现应用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2.2 必须把“家长学校”信息版块应用作为一项教育信息化事业来推进

“校园网络环境, 实现家校结合”是时代和技术进步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同其它新型教育技术的应用一样, 需要以事业发展的要求来推动应用工作。在启步阶段, 学校需要利用一定的行政力量引领和干预, 通过充分的宣传发动和有效的检查考核, 增强广大教师自觉自主应用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逐步形成习惯, 提高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应用效能、实现对教育工作有更多价值、更大意义的服务目标。

2.3 必须促进应用深化使之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实现有机融合

“家长学校”版块只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和载体, 应用效能的高低决定于应用的内容。我们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 围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 增强教育信息的应用能力。在应用内容上着眼于从多方位、多角度调动广大家长配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潜能, 最大程度地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与辅助作用, 使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老师;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来理解支持配合教育工作, 进而实现教育教学效能的最优化。这也是我校网站“家长学校”信息版块应用深化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2.4 必须不断应用最新技术成果发展完善技术保障

随着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按照人文管理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以“技术更先进、应用更便捷、服务更广泛、管理更严格”为目标, 我校的校园网要不断采用最新技术成果进行升级完善拓展诸如教学资源、移动视频等更多项目的服务内容, 从而使其为教育服务的功能更稳定、更健全, 以适应学校、家庭、社会不断发展的教育服务需求, 这也正是“家长学校”信息版块成长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摘要:人从出生到成熟、成才, 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了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教育责任。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九十九条《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中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如何利用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一直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2008年3月, 笔者的《依托校园网络平台, 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与应用研究》被确立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 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范文第6篇

姓名:赵世苓 学号:201204380159 专业:学前教育 工作单位:滕州市柴胡店幼儿园

[摘要]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论语

现实意义

《论语》是一部孔门对话录,孔子评他自已是“述而不作”。《论语》不是孔子自已写出的书,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孔子弟子的思想,“论”是编辑的意思,“语”是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人的话语,合起来就叫“论语”。《论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论语》所体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和谐思想,是以“仁”为根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无限情怀。“和”就是和谐统一相互差异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是“和”。北京的故宫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大殿的名称当中,我们即可以看到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

孔子主张“和为贵”,明确捉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政是以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孟子进一步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孔子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重现其活力、重放其光辉。孔子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树立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的和谐理念,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把握处理关系的分寸泥度等,无疑是提高生命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而的需求和人的全而发展,同时还要注重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发展经济,提高科技水平的同时,要强调统筹发展和对自然的责任,加强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引 1

导人们探索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格局。

二、《论语》所体现的行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礼、仁、义、忠、信、孝等一系列观念,意在以修德求德政,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使分裂的东周归于统一,最终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通过《论语》,我们可以从其宗教礼仪规范中看到其中透露出来的行政思想,这些行政思想,对现在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论语》中所反映的“仁者爱人”思想、“和为贵”思想、“以义驭利”的思想、“唯才是举”、“举才为知”的思想、注重“教化”的思想以及“正人先正已”的权力约束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述思想放在今天就是要求我们做到注意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没有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经济就难以发展。要求我们加强行政管理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的准则—以义驭利。义利关系的实质是指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已欲立而立人”的指导下的义利关系,既不可能是纯粹的利已主义,也不可能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而是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统一,个人利益的追求要以社会利益为指导、为前提,有利于社会,也就从根本上有利于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要于人民、国家利益无损,才是允许的,合法的;追求财富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就应千力一百计去获得;自已富了,还要帮助他人富起来,这才是值得赞誉的。这样就可抵制拜金主义及随之而来的腐败之风的蔓延,有利于建设高尚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安定。道德不是倚靠外部力量去获得,而是通过运用教化,引导和感化人民,并以礼作为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道德是调节个体与群体、公与私矛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协调社会秩序,并产生凝聚力使之维持和发展不可少的。《论语》融宗教人伦和行政理念于一体,将行政整合为一整套宗教人伦理想和具有实践意义的做人行为模式之中,赋予行政以一种文化的模式和基本思想,虽然它的根本口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君主统治,使人民甘心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但是客观上对缓和统治阶级矛屑和维护社会稳定也有一定作用。它从意识力一而对现代行政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行政管理的实践固然要有技术手段,但也要有正确的价值理念的指引,只有在正确的价值口标的指引下才能朝着合乎理性与公平的力一向取得渐进式的发展。

三、《论语》所体现的道德修养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所体现的德治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能正确解决如何为政治国的问题,但却对中国以后伦理思想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怎样把道德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来认识道德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处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对为官者的要求和约束,等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品德高尚,作风正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谋私利,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良好

2

品德和形象去影响周围的群众,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领导者自己要做到,才能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否则,如果作风不正,官僚主义严重,主观武断,将会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会产生离心力,使下属避而远之。这些,对于今天的领导者是十分重要的。

《论语》中所提出的宽人、严己的道德修养要求,不仅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对于治国关系甚大。这对于今天我们进行个人修养和处理人民内部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提倡的重要原则。作为领导者,严格自律,克己奉公,宽厚待人,信任、尊重和关心人,取信于民,是其对下属产生吸引力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要严于律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浮、不骄、不吹、不贪;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权力、美色、金钱、人情面前经受考验,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燕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在《论语》中,勤奋,诚实,节俭,相助相生的伦理观念。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慎独,以礼待人,讲求信用,尊重别人。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比如,尽管在西方影响下的限度进程开始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但在我们国家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而且特别重视礼节和道德观念。这表现在非常重视家庭人际关系,且强调家庭的和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例如:子女对父母履行孝顺义务大概有三种:第一,每个男人有义务养育孩子,传宗接代,以报答双亲养育他而经历的千辛万苦。第二,供养并服侍父母,使父母晚年享尽天伦之乐。第三,必须遵守祭祀祖先的礼仪。孝顺父母不局限与父母健在的日子,而必须坚持一辈子;即使父母去世以后,按照传统思想,祭祀祖先不是一种宗教活动,而是对已故祖先孝心的延续。这样,孝成了现代人个人修养的根本。论语思想高度重视培养人的内脏精神力量和独立的理想人格,这样的人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可成为为国家献身的爱国者,也可以恢复逐渐丧失的人性。另外,有关“恕”的思想,成为当代圆满处理“你”和“我”关系的伦理。“礼”起到了确立地球村秩序的基本作用。就是说,保持社会的有序状态,关键就在于能否很好的处理这两种关系中的关系:一是通过礼的制约来实现。而是通过个人的自律和宽让解决,这意思是,天下和平来自人际关系的和谐。

看来,《论语》中的伦理道德思想仍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强大精神之柱,自古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足以信之!

总之,《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博大的人文精神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它所体现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

上一篇:粮食加工企业制度规范范文下一篇:喷浆护壁施工方案施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