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转变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6

世界电影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自己进行意义建构,教师作为中介体,善于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改变自我。

关键词:工程管理教学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教师角色转变

1 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的问题

1.1 缺乏对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的反思

从教师的角度讲,主要总是把自己首先看成是管理者、传授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教书匠、实施者、执行者。花大量时间备课,监控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他们不把自己更多地看作是促进者、指导者。

1.2 缺乏对学生的训练策略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果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应用时能有意识地选择学习策略,就会促进工程管理课程学习。促进学生提高这种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教师在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中给学生策略辅导。然而,在传统教学中,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很少教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应用学习策略。这就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

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基于策略的辅导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是语言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培训者。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角色应是诊断者,学生的训练者、教练、合作者、专业的学习者、研究者。然而,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策略训练上的重要作用。

2 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的理论依据

2.1 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及探究学习的文献综述

2.1.1 认知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J.Piaget)的理论把认知和成熟结合起来,他解释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上与其认知发展的观点相一致的。他认为,环境为有机体生来就有的潜能提供营养,学习能力则是环境与先天的潜能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学生专业知识的形成,既不是外物的简单复本(经验论),也不是主体内部予成结构的独立显现(予成论),而是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和顺应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引起个体内部图式— 认知结构的变化,从而达到认识上的平衡。[1-2]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一词最早是由瑞士的皮亚杰提出的。在皮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心理学派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2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的社会建构的观点

工程管理课程教学越来越侧重交际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意味着学生应更加强自主的学习以满足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从知识拥有者转变成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教师只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源,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探究学习 的主体是学生,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自主作用,也要重视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因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有时是盲目的,需要教师的引导,没有教师的指导促进,就很难取得探究的成功。教师要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在探究的不同阶段中给予学生帮助。如:提供背景资料、组织交流研讨、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不断反思等。教师要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学生共同商讨,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合作者。

3 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的转变

3.1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转变的概念

(1) 角色的概念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自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后,角色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教育社会学比德尔(B.ddle)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师的角色界定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其二,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其三,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3]本文所指的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和对教师的期望,即在基于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行为及其产生的作用。

(2) 传统工程管理课程教师的角色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教书匠、实施者、执行者、指导者。

(3) 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工程管理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有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课程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有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传统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不适应探究性学习。传统课程中,学生通过教师传授获得间接知识;而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则是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传统教师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探究性学习。教师的角色必须加以转换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掌握的精确性,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成了以模仿、训练和背诵为主要特性的维持性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工程管理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灌输为主,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怀疑性和创造性不但得不到尊重和发展,而且被销蚀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素质教育也就无从得以实施。[4]

3.2 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的应用

工程管理课程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应该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

工程管理课程教师的指导侧重于认识学习,应为学生提供课堂所须的探究材料。主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探究因素。主要将学生预习,知识的重点,难点,课外作业等多方面适合于学生探究的内容加以挖掘、整理,以便于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

4 结论

应该认识到工程管理课程教师角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单从某一个角度看待教师的角色的作用都是错误的、不全面的。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及反思,对学生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2-190

[2]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41-44.

[3]刘芬,高志军.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J].教书育人,2002(10): 15-17.

[4]王润梅,杨文义.课程改革:教师课程观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 : 5 7-58. □

世界电影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不同于过去传统教学环境,现代课堂师生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生不再单纯是“学”的主体,教师也更不仅仅是“教”的主体。基于这种环境特殊性的考量,网络教学资源在实际课堂中的落实就要求我们对两部分主体、两种不同的教与学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期实现研究的高效性、现实可能性。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一、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转变教师学习方式,转变教师陈旧思想意识是关键。面对新时代新型学习方式,教师“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庸俗化。”这是影响教师学习方式转变的个人因素,而这个个人是成年人,他不同于学生群体,早在美国成人教育理论家诺尔斯的经典理论中就曾表明,成人学习有以下特点:(1)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习;(2)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其后继学习的资源;(3)具有学习需要,这些需要与改变自我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4)以问题为中心,希望能立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5)学习为内在动机所驱动,而非外在因素。而教师这一特殊的成人群体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就更成为关键之关键。

现时代的教师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应由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设疑三步骤开启思索,而其中“为什么”便是教师把握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转变的思想总指导。研究者指出“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要转变陈旧思想,转变教师学习方式,只有其对教师职业具有高度的理解与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浓厚的教育情意,进而才能将国家对教育事业和对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动机驱动,才能主动的转变学习方式。

其次,转变教师学习方式,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本质特征是保证。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与成人转变学习方式特征相一致的,学习群体转变学习方式,也需要体现出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特征。教师自身做到了转变学习方式的表率,以身作则,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就游刃有余了。

第三,转变教师学习方式,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多方面发展是基本途径。一个新时代的教师绝不仅仅体现在课上的那四十分钟,因为新时代教师不单纯是一个表演者,他更是自己生活、工作的总导演,他要求彰显出的是一名教师的品质、灵魂。正像笔者一直以来给学生们指导思想:安全,然后才是品质,最后才是学习。当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追求着高尚的品质,便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学习好就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我们作为教师又何尝不是呢,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走向校外、走向实践、走向信息化未来,这才是教师摆脱“唯学习而学习,唯实践而学习,唯急需而学习,摆脱急功近利的短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基本途径,也是绝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相结合,构建新型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是笔者研究的重点。新型学习方式其实并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或几种方式的综合,从本质上讲,他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性系统,只要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都是可以为教学改革者们所利用的。

王义全教授也在其文《学习方式转变的理性反思》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特征之一,但这些学习方式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示我们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它们不是学习的程式,而是学习的基本特征;它们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也是学习的任务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多元学习方式的整合。面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困难,我们需要把学习方式转变作为不屑追求的理想,并通过教师学习方式转变和学校文化建设等为转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基于此,笔者在前面内容中首先对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做了深入的研究,继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展开了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因此,在传统学式的基础上,转变并构建新型学习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已迫在眉睫。

一方面,从具体学习方式方法来讲,新时代,我们不断创新出了多种综合方式,如注入式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情感价值观;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唤醒、挖掘、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等等。上述这些新型学习方式都在体现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共同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无论单一的还是综合的学习方式,要想在网络教学资源环境下适应新时代要求、符合教学改革方向、体现学生主人翁地位等,最主要的还是要刺激学生群体主体意识的醒觉。那么,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刚才探究教师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怎样转变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自觉的将学习视为自我发展提升的充要条件,需要教师做出积极的引导。

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空间来讲,转变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课堂上,更体现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始终无法彻底实现自主性、独立性,依然需要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讲授,学生还是需要跟上老师的思维,这种自主学习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我看来,注重学生的课余自主学习能力才是研究的重点,也是帮助学生转化学习方式、提升能力的真正關键点,课余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在已接受知识引导的经验基础上,在没有教师的监管和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在借助多媒体网络找出解决方法,最终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解决问题。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学生两大主体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哪一群体,都无法绕过对主体转变意识、转变方式方法、转变条件、转变环境等的内外因素的综合考量,这也正是“教学相长”原则题中应有之义。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基础上,教师应着手实际教学的应用落实,为能够给学生在网络教学资源环境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网络教学资源环境下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于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

[2]陶西平.研究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的独特价值[J].人民教育,2010,(05).

[3]李继秀.教师学习方式转变:动力结构分析及其建构.教师教育研究,2014,(03).

[4]王义全.学习方式转变的理性反思.课程与教学管理,2009,(05).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2ZJG102。

世界电影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中,处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在这些转变中,需要教师做的具体工作。

关键词: 数学教师 教师角色 角色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启动,数学教育的诸多因素,如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管理等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和挑战,每位教师应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从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规律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从中找准自己恰当合理的位置,真正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的同步成长。

1.由课本知识单一传授、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

1.1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不要为了教师的教而教,而应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就是这个意思。

1.2由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向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

现代数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在短短几年把数学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没有这个必要。况且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数学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可以这样说,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

1.3由只重“课本知识”向重“生活知识”转变

无论是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我们学习课本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学习。

2.由“师傅”向合作者转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角色和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了社会的责任,却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更缺乏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服务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具体地说,教师的一切数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的发展而展开,教师要从教师空间的支配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形成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真正的师生关系是你我关系,真正的学习是共鸣,师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为此,我们应当注意: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等。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由教学“复制者”向教学“研究者”转变

传统的教师生涯中,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书”,不注重教学研究。认为那是领导干部和科研专家们的“专利”。这种只教书不研究的行为,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问题都是过去经验和理论难于应付的。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也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据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任何变革中,观念的变革总是处于最高层次的,彻底转变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当前数学新课程实施的首要任务。鉴于目前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现状和来自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付敏老师的调查,说教式教师培训转变为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极其有限,有效的方法是组织教师参与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有教师同行参与的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机会,以真实的数学课堂案例为载体,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将案例全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分析讨论案例的成功方面、不足之处,共同寻找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4.由教科书的机械执行者和简单照搬者向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分离的。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样教;离开了练习题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数学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简单照搬的做法。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其一,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范例、工具及中介,教材本身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任课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和所处的环境,对教学内容应进行裁剪,以适应个体差异和教学需要,充实教学内容,做到有所“教”和有所“不教”。

其二,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和积累一些数学素材,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使数学课程适当、适度地生活化。

数学既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可以运用数学方法理解周围的事物,更可以利用生活的素材加强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使数学知识得以注入生活的气息。如黄金分割比0.618是一个十分枯燥的数字,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却非常广泛:当气温为23℃时,人感到最舒服,因为此时气温与体温37℃的比约为0.618;报幕员所站的最佳位置应是舞台宽度的0.618处;最优美的身段是身体下肢与整个身长之比为0.618,这就是女士为什么喜欢穿高跟鞋和芭蕾舞演员为何踮脚尖的理由……生活中的数学不胜枚举。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尝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中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做生活的有心人。

其三,组织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活动,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素材和案例,精选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给学生主动探究和提高学习效率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保证。

总之,数学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要靠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新课程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一转变是教师职能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世界电影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国外银行风险管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积累和总结了许多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掌握和吸取这些方法和理念,对于提高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行;风险管理;金融风险

一、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原则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农行要在风险管理方面提高水平,不妨借鉴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原则。国外银行风险管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积累和总结了许多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掌握和吸取这些方法和理念,对于提高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强调以下一些原则:

1.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银行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等不同风险类型,公司、个人、金融机构等不同客户种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的风险都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其优点是可以大大改进风险—收益分析的质量。该原则说明,作为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有责任对银行的所有风险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在风险管理方面不应该存在任何死角。风险管理部门要通过风险管理规划、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等方式,在银行系统内实现风险管理理念的统一、目标的统一和标准的统一,实现风险管理的全面化、系统化。

2.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国际商业银行都是经营地域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导致的国别风险成为了危及银行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全球化,应该根据业务中心和利润中心建立相适应的区域风险管理中心,与国内的风险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和配合,对各国、各地区的风险进行甄别,对风险在国别、地域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进行评估和风险预警。

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业务的每个环节都具有风险,伴随着风险,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哪一个环节缺少风险管理,就有可能出现损失,甚至导致整个业务活动的失败。

4.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存在在每一个业务和环节,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为了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国际商业银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但是,风险控制又决不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监事会还是管理层,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管理层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并对风险管理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5.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企业经营区域逐步跨国化,股权逐步多样化和复杂化,业务领域逐步多样化,这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已经从信用风险,扩大到既重视信用风险又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从关注单笔交易、单项资产和单个客户,扩大到既重视单笔交易和单个客户的风险管理,又高度关注所有信用敞口的总体风险控制。

为了避免各类风险在地区、产品、行业和客户群的过度集中,国际商业银行采取统一授信管理、资产组合管理以及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防范和转移各类风险。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使用盯市模型中KMV、CreditMetrics等、违约模型中的CreditRisk+等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控风险,这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也使得风险管理成为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工作。

二、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今后几年,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努力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时期。农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六个方面的转变:

1.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更加有效,随着业务的复杂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2.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与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家族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3.风险管理技术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转变。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将更加强调定量分析,但在短期内,风险管理技术还是以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做好定性分析就是要在信息尚不完备的条件下,通过对市场、行业变化趋势的分析,凭借与客户的接触对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发现和甄别。

4.风险管理范围由国内管理向全球管理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银行业将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正在由只管国内向管理全球转变,形成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对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统一的衡量。

5.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6.风险管理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三、提高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途径

要实现以上六个方面的转变,关键要按照银行业运作的规律,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观念和竞争意识,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目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外部政策层面来看,应该营造规范、有利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彻底明晰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清晰银行的职能,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要逐步减少政府政策执行者的色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等措施明晰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其次,政府要积极完善金融法规,健全法律体系,为银行的充分竞争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再次,政府要与银行一道,共同建设征信体系,强化企业和公众的信用观念和风险意识,促进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银行内部须完善风险管理

从农业银行内部管理来看,要围绕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理念、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才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1.要改变以往对风险管理的偏见,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积极寻找、发现防范风险的办法,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

2.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3.要优化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改进风险管理理念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辩证关系,核心是采取差别化管理的原则,包括不同业务、品种和地区的差别化管理。

4.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内部评级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定价、盈利性分析、资产组合分析与提取准备金、决定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等方面工作;利用资产组合模型度量整个银行资产的未预期损失,利用地区、行业、产品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风险分散,通过证券化、衍生工具等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银行的风险敞口。授权管理是风险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应采取差别授权的方式。

5.要前移风险管理关口。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彻底实现风险管理体制的变革,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要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风险管理窗口”,通过“窗口”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就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张琪岩.华尔街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危害深重 中国特色十项新政抓住了根本赢得高度赞评[J].党史博采(理论).2009(1)

[2]张锐.国际资本大抽逃——金融危机新一轮冲击波[J].决策与信息.2009(4)

[3]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加速企业转型 抢占产业先机 武汉邮科院院长童国华答记者问[J].烽火科技报.2009(3)

[4]李海平.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现状及趋势[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

[5]胡鹏.惠农卡大事记[J].农村金融研究.2009(3):7~9

世界电影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导致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考验相对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济管理必须积极创新模式,拓展管理思路,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管理成效,以强劲的实力保持竞争优势。为了更好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需通过转变经济管理方法,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迫切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并以此为根據,提出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办法,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

本文索引:王芳.<标题>[J].商展经济,2021(22):-129.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22.38

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正视自身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完善企业经营发展模式,从而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一旦企业不能及时解决一些小问题,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小问题也可能变成大问题,甚至最终导致企业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面临更大的困境。因此,企业应将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创建科学、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

1 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企业经济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决策者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自身状况,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性强、具有指导性及规划性的一系列工作[1]。换句话说,企业经济管理就是企业内部专业经济管理人对企业市场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专业、科学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就必须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这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的先决条件。企业经济效益快速或者稳定增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为了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首先必须对企业内在状况、发展规律及自身特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对各环节的费用支出进行科学控制。实际上,不论哪个行业、什么规模的企业,其经济管理模式都是高度一致的,都应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经济预算与经营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企业发展的推动要素已从生产要素变成管理要素,因此企业经济管理的重点也转变成为如何通过高效的管理来激发企业的创新力,并最终实现发展目标。

2 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迎合企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

为了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推进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型升级,当前企业急需尽快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抓住时代机遇,加快企业发展进程。时代的变化也要求企业实时调整经济管理制度和模式,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2]。为了更好地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企业需在变革内部管理制度和部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由此可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住脚,源源不断地为自身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就必须创新经济管理制度,升级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大的发展。

2.2 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变会带来机遇,创新会带来动力,企业在当今新时代也必须积极创新,使企业加足马力勇往直前。时代在变化,企业也不能一成不变,需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使企业发展的动力更足,这才是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稳立市场经济的潮头。

2.3 降低经济管理风险的必经之路

新时期,企业的竞争压力更大了,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企业必须从抓好企业内部工作尤其是管理工作入手,转变陈旧的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3]。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必然能降低经济管理风险,从而为企业发展赢得一定的时机,为企业稳定吃下一颗“定心丸”。

3 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每个企业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自身所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那么这些问题长期累积,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必然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 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充分更新

经济管理说到底是管理,是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的一种,因此管理工作先进与否,必然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效率。然而,在实际具体工作中,一些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因为没有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具体管理工作,更别提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4]。因此,传统、陈旧的管理理念仍然是企业管理的常规理念,这也就导致企业管理者难以全面、科学地应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导致问题持续恶化,最终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转。长此以往,企业不但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更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社会发展。尤其是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如果不能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武装自己,不能创新经济管理模式,那么有可能会被时代淘汰,面临生存危机。

3.2 经济管理现代化手段覆盖面小

高度重视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扩大经济管理覆盖面,是企业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实现高质量管理目标的基础。然而,纵观当前现代化技术在我国具体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实际上现代化技术的使用面并不宽泛,甚至可以说窄小,且并未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这就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整体质量不尽如人意,仍有诸多需要提高之处。现代化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而其他部门并没有相关软件可用,因此经济管理信息的沟通就相对滞后,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不会太高。

3.3 经济管理制度没有完善

系统、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发展效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当前新时期,企业如果尚未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必然会导致一些具体工作无法高速运转,企业的发展必然受到诸多限制。没有了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支撑,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制度可依,各种随意性强的管理必然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工作。当前一些企业陈旧的经济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如果企业领导层再不注重经济管理制度的革新,那么对企业实际经济管理工作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4 缺乏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经济管理也不例外,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撑,需要专业人才来制定、落实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然而,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并不注重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4 新时期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4.1 强化经济管理创新理念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关键是领导层,领导层如果能转变经济管理理念,以科学的经济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那么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企业管理阶层应该用全新的经济管理理念武装自己,与时俱进,树立危机意识,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以全新的经济管理思维来做好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5]。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用全新的经济管理理念来处理问题,才能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与时俱进,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

4.2 经济管理手段创新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推动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着企业经济管理手段的转变[6]。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可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高效工具,实际上应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武器,因此企业应与时俱进,通过利用高效的经济管理工作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选择更加有力的工具。比如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的营销工作需要更多地借助网络、借助互联网技术,因此企业必须尽快将营销方式数字化,通过搭建线上、线下两种营销渠道,推广企业的相关产品,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企业还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的喜好,分析行业、产品的市场走向,并根据产品定位尽量实现产品的精准投放,提高产品的市场对接度。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为企业精准定位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并通过与消费者的线上即时交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了解消费者的更多需求,增加消费者的黏性消费,树立企业形象,使消费者更加忠诚地信赖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能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综上,信息技术之于企业,是绝对的利大于弊,是企业管理高效、高水平的关键。

4.3 经济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机制的陈旧,严重阻碍着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影响着企业现代化经济管理机制的建立。企业管理机制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体现在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除了管理制度的落后,还有各种制度的不规范、人才管理制度的效率不高、经济管理监督制度的不完善等多种问题[7]。因此,企业应深入研究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机制问题,并以针对性强的措施来逐一解决,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治理能力,以完善的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一,建立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并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调整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以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案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第二,企业需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构建系统的人才激励制度,促使各岗位员工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还需通过员工基本生活保障机制,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基本生活得到应有的保障。

4.4 经济管理人才创新

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培育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推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人才队伍急需完善,同时人才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才能达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需求[8]。企业需全面加强人才管理,实现企业人才质量的多元化、全方位提升,从而以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应抛弃传统的学历论,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更加优秀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要求专业和学历,而是要求人才的全面综合素养和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即使这样,人才队伍在组建后还需通过专业的员工培训,将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培训员工相关专业技能,从而使员工与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更加匹配,做到员工深入了解岗位职责,企业全面了解员工专业工作水平,这种双向的深入了解必然是员工实现更好的自身价值、企业快速发展的奧秘所在。集中化管理,就是企业将新组建的经济管理队伍和老员工队伍集中进行经济管理专业技能培训,从而加快新员工的融入,集中化规范经济管理队伍的工作习惯。分散化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经济管理部门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管理,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学习,从而使经济管理团队合作更加顺畅,工作效率更高。

5 结语

新时代新气象,当前企业不但面临着新冠疫情的挑战,还需要应对经济、社会转型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无论身处顺流还是逆流,都应顺势而为,通过顺应时势的变革,创新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企业稳立市场竞争的洪流而努力。

参考文献

李婧娴.“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北方经贸,2021(1):131-133.

赵冬,吴斯怡,张铁.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0(13):95-97.

邵海英.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探析[J].商展经济,2020(13):98-100.

李长川.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商讯,2020(34):113-114.

柏宇光.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型策略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21):100-101.

曹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中国集体经济,2021(10):120-121.

刘宁宁.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商展经济,2021(10):111-112.

周政易.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0):110-111.

世界电影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美国现代政府精细管理是20世纪以来旨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创新改革。其以“顾客导向”、“结果导向”、“效率导向”等为目标的价值理念,为政府提供了优质服务的持续动力。通过对美国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历史背景演变、政策主张与立法与行政规范的研究,为新时代我国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美国政府; 精细化管理; 政府职能

文章編号: 1673-9973(2019)01-0042-05

政府精细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一项综合性创新、关键性工作,是提高政府横向职能部门协作,加强纵向科层间沟通机制,提供高效公共服务的基础和关键,是多数国家积极探索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的方式。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1]。美国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政府率先向企业学习借鉴管理经验,通过政府职能流程优化与精细化管理等改革举措,对政府的执政理念、工作范围、队伍建设、部门协同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较好地应对了公共官僚制转型引发的问题,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美国政府精细化管理的改革经验对我国进一步深化职能转变具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现代政府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现实动因

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开始面临着财政负担加重、行政效率低下、对公众需求回应力不足等三大现实问题。而企业在面对上述问题时率先探索了有效方法。美国政府从现实问题出发,学习企业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做法,对政府职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构建有效的政府治理框架和体系,以及优化组织机构和技术工具,从而增强了对民众需求的回应性,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赤字。

(一)政府财政负担递增,难以为继

20世纪中后期,在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下,美国的政府职能、政府规模和雇员数大幅增长,联邦政府的收入远远低于政府的支出,财政不堪重负。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联邦政府层面的机构总数多达110个以上,公务员数量多达280万,联邦政府的财政开支巨大,财政赤字不断攀升。[2]如此庞大的政府机构规模和公务员数量未能有效解决公共服务问题。社会安全、医疗、教育等支出连年增加,然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不佳,使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公信力达到了历史最低。由于当时美国财政赤字和经济低迷不振,通过增加税负来解决公共服务需求的问题不能奏效。到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政府各级雇员和财政开支不断攀升,政府财政形势依然严峻,这就迫使政府需要进行改革来削减财政负担,缓解财政压力。

(二)信息技术发展,冲击官僚体制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和持续影响,美国政府传统工业时代的官僚组织结构受到信息技术的全面挑战,表现为行政效率低下,决策质量不高,部门沟通不畅与社会脱钩等现象,这些问题反映出官僚制在社会历史转型期的失能。然而传统政府行政体系始终在科层官僚制内试图突破困境,但臃肿僵硬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治理需求现实。而始于美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使得重塑政府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转变政府职能,以灵活扁平的结构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成为可能。

(三)公众需求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的核心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美国政府传统的职能受到公民意识的冲击,公民的“消费者”特征日益凸显,对公共服务的多元性、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长久以来自上而下、机构重叠、条块分割、职能不清、部门林立、线性设置的职能,横向上,政府职能越来越难以回应民众的新需求;纵向上,也不能高效地提供日益庞杂的公共服务,达到需求与服务平衡。这使得美国政府思考如何向企业一样,对政府的执政理念、目标和工作流程进行深刻反思和再造,像企业一样把民众当作“顾客”,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顾客”需求。

(四)企业先试先行,启发政府管理改革

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与企业同样面临成本、效率和回应性三大问题。受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思想的影响,美国企业发展的规模不断壮大,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但是随着企业不断扩展和业务全球化,企业分工和业务流程日趋复杂繁琐,缺乏对环境和客户需求科学灵敏的反应,不断丧失了市场竞争力。针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Hammer提出了以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的理念,强调重组结构,提倡组织灵活变通;合理分权授权;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考核基准等,对企业成本、质量、服务、效率等进行业务流程再造。[3]这一理念引发了欧美等国家的企业管理改革。

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行业提出了“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方式,[4]相比美国僵化臃肿生产方式的弊病,精益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精准回应等优势明显,风靡世界企业。美国政府管理力求低成本、高质量的发展开始向企业学习管理理念和方法,改善政府职能,重塑政府信任。

二、美国现代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历史演变与特征

美国现代政府精细化管理改革始于1993年克林顿政府的政府再造工程,在布什政府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进行了一定修正和完善。政府管理的改革按照1993年克林顿政府实施的《国家绩效评估报告》,确立了改革的四项基本原则,即(1)减少繁文缛节(cutting red tape);(2)顾客至上(putting customers first);(3)结果导向,授权雇员(empowering employees to get results);(4)降低成本(cutting back to basics: producing better government for less)。[5]在改革方法上,通过缩减组织规模和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建立流水线型组织结构;加强流程再造;建立职能交叉领域的伙伴关系;组建自我管理的团队等四方面推进政府精细化管理进程。 [6]同时强调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构建“电子政府”,极力消除传统行政管理流程和公共服务的弊端。

(一)克林顿政府时期:战略目标的确立及推进阶段(1993-2001)

1993年3 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针对联邦政府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国家绩效评估”(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简称NPR),由时任副总统戈尔负责成立“政府再造小组”(Reinvention Team)和“政府再造实验室”(Reinvention Laboratory),以推动联邦政府的再造工程。针对美国政府绩效不佳的情况,“解决的出路在于必须抛弃繁文缛节,摆脱那种驱使人只对规则负责的旧体制,创立一种激励人对结果负责的新体制。”[7]

第一,美国政府精细化管理强调了放松规制和简化程序:(1)逐步取消繁杂的“联邦人事手冊”,简化联邦人事分类制度,赋予各部门在用人和薪资上更多的弹性。下放人事政策管理权;(2)简化联邦采购方式。将联邦政府采购管制从严格规定每一具体的环节,改为建立宏观的指导原则;(3)解除过时和过度的管制规章;(4)授权各州及地方政府,弹性援用联邦政府的管制规定;(5)简化预算程序,改革预算体制。

第二,提出了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政府理念。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电子政府”,为民众获得公共服务提供便利。1994年美国信息技术小组发布《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前景》报告。1996年美国政府发起“再造政府计划”,要求联邦机构在2003年全部上网。199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走进美国”电子政务发展计划,打破政府部门传统界限,为公众提供跨部门整合服务,满足公众特定需求。

2000年正式开通“第一政府”网站(www.firstgov.gov),提供“一站式”政府信息,用户通过单一入口即可获取政府信息与业务办理,同时可以搜索2700万联邦机构网页。[8]

第三,优化政府组织架构,引导规范政务实践。1999年联邦首席信息官委员会就发布过联邦组织建构框架(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FEAF),目的是在机构内或跨多部门系统内构建组织框架,建立共同业务实践与设计,从而提供框架描述联邦政府内多组织功能性组成部分。这一框架用于引导联邦信息技术投资的计划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机构之间协作,利用技术撬动促进减少政府冗余;实现水平化(跨部门)和垂直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信息共享;为实现公众中心或客户导向的政府,建立IT 与任务(项目绩效)直接联系;最大化IT 投资以实现更佳结果。

(二)布什政府时期:继承与发展阶段(2001-2009)

乔治·W·布什2001年初入主白宫后,于同年8月提出了改进联邦政府管理和绩效战略的政府改革方案——“总统管理议题”(the President’s Management Agenda) ,其中包括5个涉及整个联邦政府的基本议题:(1)人力资本战略管理;(2)运用竞争资源;(3)改进财政绩效;(4)推广电子政府;(5)预算和绩效整合。布什政府分解联邦政府职能的调整措施实际上是对前任克林顿政府的一种政策延续和扩大化,目的是使政府“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

“总统管理议程”中阐述了通过电子政府进行官僚制改革这一核心战略。改革蓝本由包括电子政府在内的五个“政府范围新举措”组成,这种官僚制改革的方式在业务上与企业战略同构。由于相关制度发展滞后与电子政府发展,项目资金不能如期到位,立法部门没有在组织上适应网络化政府,网络化系统建设进度缓慢。与此同时,联邦机构部门和州政府开始积极探索“精益政府”的管理方法技术。马里兰州巴尔第摩市实施“CitiStat”系统,基于问题数据启动现场处置流程并形成绩效数据,以改进低效职能部门,提高服务质量。该系统2004年被哈佛大学授予政府管理创新奖。

(三)奥巴马政府:反思与改进阶段(2009-2017)

奥巴马上台后,面临布什政府卸任时留下的总赤字4586亿美元、因过度放松金融政策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及常年削减福利政策后公众对福利政策的迫切需求的三大难题,迫使奥巴马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调整政府职能,采取新举措应对新难题。奥巴马政府的主要措施包括:(1)再次扩大经济职能,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为经济复苏提供根基,保证经济增长潜力,用两年就解决350万人的就业问题;(2)增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挽救汽车业行业,稳住中西部经济状况,保障中西部就业率;(3)调整公共服务职能,肩负起政府对社会公正的应有职责,通过新医疗保障法案,保障公民享受国家医疗体系保障的权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学生贷款体系,将数亿津贴从银行和商人手中转到美国年轻人手中,维护教育机会平等;(4)加强政府应有的监管职能,打击信用卡公司和抵押放贷公司,重整金融体系;(5)削减海外军事支出,从伊拉克撤军。2012年,奥巴马宣布“精益政府的时候到了”。

奥巴马执政期间倡导政府精细化管理,在他看来精细化管理重点节约了资源,有效遏制官僚主义的弊端,并且使政府变得更小,而且更好。越来越多的州和地方政府机构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方法,超过30个州环保机构使用精细化大幅度提高行政许可及其他流程,一些机构减少了50%以上的行政审查时间,并减少了行政许可积压的工作。

2017年特朗普执政后,虽对奥巴马时期多项政策进行了颠覆性的更改,但在减税、增强市场经济活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成本收益原则、增强政府企业精神等方面大幅发力,试图在多个领域提升美国利益。

三、美国现代政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美国现代政府在现实问题压力的影响下和企业转型成功经验的启示下,以政府精细化管理(lean government)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通过回答政府职能该“减什么、加什么”,以及政府职能该“如何最有效地履行”这两大核心问题,对美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对政府职能范围进行重新划定,以及对政府管理方式进行重新塑造 。

(一)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发展

在美国语境中,并无与“政府职能精细化管理”严格对应的词汇。但从美国政府改革向企业借鉴的管理方法“lean management”和“lean government”来看,“lean”一词是日本概念的西化,最初是被用来描述丰田公司的业务特征,如丰田生产系统、质量圈、零库存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在美国称其为“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在政府管理领域称为“精益政府”(lean government)。我国学者将其翻译为“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思想始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泰罗科学管理主义下的精细化大量生产方式,强调各个生产环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生产规模化。到了六七十年代,随着管理模式进一步升级改进,面对大工业标准化、程序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以及机构臃肿,运行僵化,高能耗低效率等弊端,此时精细化强调各环节之间的连通、整合协同与增加价值,从而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回应性,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政府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的方法来识别和去除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步骤,消除管理过程中的浪费,调整和优化预期结果,使得政府管理运行流畅,政府工作人员能够将时间和资源集中在更高价值输出的活动中。同时,使得政府在公共服务质量与提供公共服务成本之间进行有效权衡,有助于建立责任政府。

(二)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与步骤

美国政府精细化管理就是应用精益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在提供政府服务时,识别并实施最有效的、增值的方式。精益管理的方法提升了政府对自身职能流程的理解,使快速识别、实施和改进服务更加便捷,同时建立了一个持续改进的文化。美国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主要集中在21世纪以来的联邦環保部等政府部门,以及康涅狄格州、威斯康星州、纽约市等30多个州和地方政府。他们主要秉持以下六个原则:(1)从“顾客”的角度来定义“价值”;(2)通过观察和分析流程图来确定流程;(3)消除价值流的障碍或瓶颈。(4)让“顾客”需求驱动公共服务和产品的生产。(5)通过合作方式授权处于变革过程中的政府雇员。(6)建立一个关注政府目标和持续改进的战略方案,定期更新这一方案。

同时,政府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心态和基准。他们为政府公务人员提供了4个步骤来逐渐明晰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一是清楚工作的目的和底线,工作的目的是要创造什么样的良治;二是了解“顾客”要什么以及他们看重什么;三是建立强大的政府工具,如行政许可、虐待儿童的调查报告、防止药物滥用辅导方案、税务审计等等;四是寻找一种使政府运转更好、更快、成本更低的途径,关注结果。

(三)政府精细化管理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联系

政府精细化管理与职能转变的出发点都是政府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增加公共服务的价值和效益,增强对公众的回应性,从而提升政府的信任度和竞争力。两者强调通过目标重新设定,重塑管理造流程环节,对政府职能进行整合协同。

从影响政府职能的角度看,美国的政府职能转变实质上是围绕“政府应该做什么,现在的政府职责应该‘减’什么、‘加’什么”的问题,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出调整。一方面通过横向缩小政府经济职能范围,纵向减少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干预程度,促进市场和地方政府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削减自身冗余职能,优化职能结构,缩减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而美国政府职能的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在流程再造回答了“政府做什么”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政府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对政府与市场、与公民的关系作出进一步调整。

从方法技术的角度看,政府职能转变主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对政府职能进行整体设计、管理、反馈,综合重塑政府职能的服务理念、优化职能配置、强化职能执行力和协同力;而政府职能精益管理则主要运用价值流程图分析、改善项目、六西格玛等三大关键工具,对某一职能服务项目或流程的各环节精细设计,增加各环节效益,持续改善服务质量和效益。

从影响政府职能的程度来看,政府职能转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克林顿政府时期,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到地方政府等各级政府中得到推行,对美国政府的职能理念、范围、内容、执行、协同等方面产生了整体性的较大影响,直接对政府规模、机构数、财政等方面形成了较大改变;而精细化管理在美国政府的实践始于21世纪初,主要集中在联邦环保部等政府部门,以及部分州和地方政府,暂未在联邦政府层面和全国广泛推行,但其影响力正逐渐增强。

四、美国政府的精细化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一)以“公民导向”为中心的政府精细化管理理念

从美国政府的改革实践可以看出,政府精细化管理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职能活力与效力的基础和核心。政府精细化管理以“顾客(公民)导向”和“结果导向”作为重塑政府职能领域、职能组织结构、职能整合与协作的价值理念、价值出发点,是实现政府职能成功转变的关键所在。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国务院组成部门由52个降至26个,政府效能不断提升。自1985年党的第十二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后,政府职能转变一直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可见,我国与美国的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有着共同的诉求,都将公众需求作为重要的价值基点。

政府管理中的“顾客(公民)导向”思想的引入,引起了政府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它是建立在机会均等和保证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新时代,我国居民需求体现出群体间关系、水平差异和时效满足等方面的超常复杂性[9],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缺乏对公众需求的反应,而顾客服务的政府管理理念改变了政府和公众的角色,使得公众不仅仅是被管理者,成为政府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这就要求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效率,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不断满足公民多样化的需求。

(二)以“效益导向”为重点,提高政府职能转变的操作性

美国政府的精细化管理强调“顾客导向”,但在具体项目流程中更为“精打细算”,强调“效益导向”,杜绝各个流程环节的浪费,尽可能降低成本、增加价值。通过运用价值流程图分析、持续改善项目、六西格玛等科学方法,对某一职能服务项目或流程的各环节精细设计,甚至具体到如何让工作的步骤、时间改进到理想目标的步骤和时间。这些方法使政府职能转变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具操作性,大大增加各环节效益,极大提升并持续改善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这对我国以往较为粗放式的流程管理而言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三)以信息化为依托,提升政府精细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社会资源的需求、生产、分配与供给有机联系起来,为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互联互通,广泛参与提供了平台,也有利于政府为公众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美国的“走进美国”、“第一政府”计划等是政府精细化管理改革实践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的整体战略。电子政务不仅仅局限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办公成本的节约,它作为政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托手段,触及了政府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体制、机制,对政府职能和工作历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匹配。美国政府部门利用信息化的大数据提升政府运行效率和工作效能,并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据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医疗管理部门每年通过大数据技術的有效利用,医疗卫生开支节省3000亿美元,比原来节省了8%。[10]

随着我国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成为政府精细化管理改革中的重要手段。今后,我国政府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开放,数据共享联通,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等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这对政府治理能力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四)以法律制度为保障,提高政府精细化管理规范

美国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法制环境与战略环境对其顺利推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政府职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职能转变的法制化。通过总统签署有关政府改革内容的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命令来贯彻政府职能转变,为推动政府精细化管理创造有力的法律制度环境。

相比之下,我国在政府改革中,与之匹配的法律法规出台较为缓慢,多以行政命令形式开展。对此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推动精细化管理需要加强政府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从组织结构到具体流程通过规范的制度约束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和实践落到实处,确保政府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中国政府网,(2017-10-27)[2017-11-01].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吴志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联邦政府改革[J].美国研究,2006(1).

[3]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企业再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0-61.

[4]〔美〕詹姆斯·P·沃麦克,〔英〕丹尼尔·T·琼斯,〔美〕丹尼尔·鲁斯.改变世界的机器[M] .沈希瑾、李京生,周亿俭,张文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20.

[5]B. Guy Peters, Jon Pierre. Politicians, Bureaucrats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M].London:Psychology Press, 2001:42.

[6]Carolyn Burstein. Introducing Reengineering to Government[J].The Public Manager,1995.

[7]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1.

[8]高静学.政务流程再造研究——基于电子政务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2009

[9]赵孟营.超大城市治理:国家治理的新时代转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4):63-68.

[10]Manyika J, Chui M, Brown B. 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R].Report of Mc 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1.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

上一篇:师生关系初中政治论文范文下一篇:室内设计教学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