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

2023-09-21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第1篇

1.龙卡信用卡持卡人刷卡消费(龙卡商务卡除外),即可按照龙卡信用卡计算方式累积积分,并可根据中国建设银行规定兑换相应的实物礼品、航空里程、服务等(以下统称“积分礼品”)。

2.龙卡信用卡持卡人如有下述情形之一,中国建设银行有权取消其参加积分活动资格:涉嫌利用虚假交易骗取积分(包括为他人交易刷卡的)、所持中国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被停用或限制使用、自行注销、违反《中国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领用协议》、违反《中国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章程》或本积分规则及其他相关规定的。

3.中国建设银行有权要求持卡人提供消费交易发票、购买凭证等材料,以查实交易真实性;如持卡人无法提交相关材料,中国建设银行有权不予兑换;一旦查实持卡人为虚假交易获取积分兑换套利的,中国建设银行有权采取冻结积分、积分清零、冻结卡片使用、销卡等措施,并保留进一步追索的权利;如前述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中国建设银行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司法机关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二、积分累积规则

持卡人使用中国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在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百货公司、其他零售商店类商户的刷卡消费,及通过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进行的商品邮购、分期付款等均可累计积分。但下列项目不予计算积分:

1.支付循环信用利息,年费、滞纳金、分期付款手续费及其它各项费用,龙卡信用卡取现和还款;

2.通过代扣代缴方式支付的相关费用以及刷卡代他人支付的交易;

3.房产、汽车、批发、医院、学校等以及慈善和社会服务等非盈利性行业的商户消费以及金融和政府类支付交易(如保险、投资、纳税、罚款);

4.其他中国建设银行指定的交易类型及商户。

5.如由于商户未按照中国银联规定安装银行卡受理机具、导致不应给予积分的交易计算了积分的,中国建设银行有权扣除持卡人的该部分积分,如因收单行或商户未正确按照中国银联规定设置商户类别以致影响积分累计的,中国建设银行不承担责任。

三、积分的计算方式

1.龙卡信用卡积分包括基本积分和奖励积分。

2.基本积分为持卡人使用龙卡信用卡,每消费人民币1元积1分(持上海大众龙卡消费,人民币1000元积6分);每消费美元1元积7分(持上海大众龙卡消费,美元100元积4.2分);持欧洲旅行卡消费1欧元积9分。中国建设银行保留调整积分累积规则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积分计算方式、累积比例。

3.成功办理商户分期、邮购分期付款业务,将一次性获得分期本金总额等额积分(原为每期应还本金入账时累计相应积分);成功办理消费分期业务不改变原始交易积分,不另计积分;成功办理购车分期、安居分期业务将不再累计相应积分。

4.积分计算日期为该笔消费的银行记账日。

5.奖励积分是鼓励持卡人特定消费、用卡或使用有关产品或参加活动并符合奖励条件而额外计算的积分。奖励积分按积分奖励类活动所公布的活动条款计算和使用。

6.持卡人主卡及附属卡的积分合并计算,附属卡消费产生的积分累积到主卡。

7. 因任何理由将刷卡购买的商品或服务退还、或因签购单争议、或其他原因而退还款项者,中国建设银行将扣除原先通过此笔交易取得的积分。

四、积分有效期

除另有规定外,积分在卡片有效期内常年有效(上海大众龙卡及特别规定的除外),持卡人到期续卡后积分可继续累计及兑换;持卡人到期不续卡或注销卡片,如其名下仍有正常使用的龙卡信用卡,可将注销卡片的积分转移至持卡人名下其他卡中,如无其他信用卡则注销卡片的积分将予以清除。

五、积分查询方式

持卡人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积分余额:

1. 信用卡对账单:对账单显示截至账单日的积分余额;

2. 中国建设银行网站:登录查询对应卡号的积分余额;

3.短信:通过在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系统预留的手机编辑短信“CCJF#卡号末4位”发送至95533,查询截止至发短信前一日该卡片积分及持卡人名下信用卡当前汇总积分。

4. 上海大众龙卡积分信息以上海大众龙卡信用卡对账单为准,网站及专用pos机显示信息仅供参考,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1)上海大众龙卡网站http://longcard.mysvw.com;

(2)上海大众汽车销售服务门店的上海大众龙卡专用pos机。

中国建设银行将根据业务发展,对积分查询渠道进行调整、补充或完善。如持卡人对积分交易明细有疑义,可致电信用卡客户服务热线查询。

六、积分兑换方式

1.积分兑换由主卡持卡人提出申请,附属卡持卡人不可申请。

2.积分兑换包含以下四种方式:

(1)通过建行网站、自助语音电话、短信等渠道申请兑换建行网站信用卡“精选积分礼品”。

(2)在建行积分兑换合作商户刷卡时以积分折抵部分消费兑换礼品。

(3)龙卡汽车卡积分持卡人可拨打建行客户服务热线400-820-0588申请积分兑换加油费。

(4)东航龙卡、深航龙卡、南航龙卡、上海大众龙卡积分专项兑换指定礼品,不参加前述兑换。

3.持卡人所兑换礼品由各供应商(含合作商户,下同)提供,其质量、数量、款式、颜色、售后服务等问题均由供应商负责,中国建设银行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和承诺。

4. 若持卡人所兑换的积分礼品发生了相应税款由持卡人自行承担和申报。

七、精选礼品兑换

1. 龙卡信用卡主卡持卡人可依照本规则申请兑换建行网站信用卡“精选积分礼品”,可兑换精选积分礼品以网站最新公布信息为准。

2.精选积分礼品中专区礼品仅限相应指定卡片兑换,如钻石信用卡、白金信用卡(尊贵版、精英版)、冠军足球卡、变形金刚卡等,中国建设银行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调整并公布礼品兑换适用范围。

3.兑换申请方式:

持卡人可通过建行网站、自助语音电话、短信等渠道提出兑换申请,申请是否成功将视持卡人积分是否足够扣减、礼品库存情况确定,具体方式如下:

(1)网上申请:持客人登录http://jf.shop.ccb.com/,注册用户/登录,选好积分礼品后,按提示下订单,通过确认礼品数量、配送地址等兑换信息、输入手机号和信用卡卡号的简单步骤,即可完成订单。

(2)语音电话自助申请:拨打积分换礼热线(021-50619818),按操作步骤提示输入卡号、兑换的礼品编号、数量,提出兑换申请。

(3)短信申请:持卡人通过预留建设银行信用卡系统的手机发送短信申请礼品兑换,发送短信编辑格式:LPDH#卡号后4位#礼品编号(7位)#数量,发送到95533。

(4)钻石信用卡、白金信用卡(尊贵版、精英版)持卡人可致电400-888-8858申请兑换积分礼品。

4.所有礼品兑换一经申请,即不可取消或更改,且持卡人提交该申请即表明授权建设银行在持卡人名下单张卡片不足兑换时,同意从其名下其他卡片中扣除相应积分。

5.配送信息查询:兑换申请成功,持卡人将收到提示短信,包含订单编号,持卡人可致电021-50619818自助查询订单状态。

6.持卡人提出兑换申请即视为同意中国建设银行将持卡人姓名、联系电话、对账单地址等配送信息提交礼品供应商及配送单位并接受礼品配送服务。

7.钻石•白金卡专区礼品仅限钻石信用卡、白金信用卡(尊贵版、精英版)持卡人兑换;冠军足球卡专区礼品仅限冠军足球卡兑换,且冠军足球标准卡可兑换各俱乐部积分礼品,各冠军足球俱乐部卡仅可兑换该俱乐部积分礼品;变形金刚卡专区礼品仅限变形金刚卡兑换;芭比美丽信用卡专区礼品仅限芭比美丽信用卡兑换。

8.建行网站或宣传品中的积分礼品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部分礼品颜色、花色随机发送。

9.积分礼品兑换属回馈活动,不提供发票。若非质量问题,所有积分礼品均不可退货、退换、退款、退积分或兑换现金。如所兑换的积分礼品在运送过程中毁损或积分礼品本身有质量问题时,持卡人须在签收日起的 7天内致电礼品包装上注明的礼品供应商销售热线提出换货申请,超过7天将不予受理。退回时,请务必保留原包装、内附说明书、附件及相关凭证。如持卡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礼品质量问题,可致电礼品供应商申请维修。

10.通过积分兑换的航空里程、旅游券卡等均有使用期限及适用范围等使用规定,持卡人须按其规定使用。违反规定致使无法使用的或超过使用期限无法使用的不得退换。

11.实物礼品由各积分礼品供应商按持卡人预留中国建设银行的对账单地址(仅限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寄达持卡人;非实物礼品如短信、电子度假券等仅发送至持卡人本人建行信用卡系统预留手机。请在兑换申请前一周核实对账单地址、邮编、手机号码,确保信息的正确及完整。如因地址不详、错误或变更未及时通知中国建设银行或无人收货、手机号码未预留或错误等原因造成的延迟送达、未能送达等均由持卡人自行负责。

12.积分礼品的配送方式如下:

(1)送货上门:通常在持卡人提出兑换申请后的20天内(元旦、春节、五

一、十一等国定假日及偏远地区、灾害天气等特殊情况除外)。

(2)邮寄包裹:无法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的偏远地区以及相关管制地区将通过普通邮寄包裹的方式配送。

(3)信函方式:折扣券或其他有价凭证将通过信函方式邮寄给持卡人。

13.持卡人签收实物礼品时,须出示本人身份证件(代签的除出示持卡人本人身份证件以外还需出示代签人的身份证件)以供查验,并按要求在签收单上填写身份证件号、卡号末6位。持卡人或代签收人在签收礼品时应当场检查礼品的完好性,若存在质量问题或缺损可拒绝签收;持卡人或代签收人一旦签收即代表礼品收妥。

14.航空里程计入持卡人航空公司会员账户的时间和方式,以航空公司相关规定为准。

八、积分商户兑换

1.积分商户兑换是指持卡人在中国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积分兑换合作商户消费时,在指定收银柜台可选择使用积分折抵兑换部分消费款项、剩余部分金额使用刷卡支付的方式进行积分礼品兑换。兑换时仅可使用所刷信用卡卡内积分,东航龙卡、南航龙卡、深航龙卡、上海大众龙卡以及特别规定的积分不可参加兑换。

2.积分折抵兑换消费款项占单笔消费应付总金额的占比视不同商户情况确定并以POS机具显示为准(合作商户名单及各商户积分折抵兑换消费款项占单笔消费应付总金额的占比等规则详见网站公告)。

3.龙卡信用卡积分每500分折算1元,5000分起兑并按500分整倍递进,单笔兑换中积分最多使用500万分。

4.刷卡支付部分累积积分(该积分商户商户类型为我行指定不计积分的除外),积分兑换部分不再累积积分。

5.持卡人可在建行网站查询最新积分兑换合作商户信息。

6.商户兑换积分礼品金额中刷卡支付部分金额由商户向持卡人开具发票,积分兑换部分不开发票。在积分兑换签购单上已列示相关信息。

九、龙卡汽车卡积分换油

1.汽车卡积分可兑换油费,5万分起兑,并按1万分的整数倍兑换,持卡人名下其他信用卡积分不可转入汽车卡进行合并兑换。

2.汽车卡积分换油的兑换比例为:5万分(不含)以上部分按4‰计算兑换加油费(即超过5万分的那部分积分每1万分兑换40元加油费),5万分以下部分按2‰兑换加油费(即每1万分兑换20元加油费)。

3.汽车卡积分换油请拨打建行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400-820-0588申请兑换。

4.汽车卡积分在兑换其他礼品时,适用一般积分兑换规则,不适用上述规则。

十、航空联名卡及上海大众龙卡专项兑换

1.东航龙卡、深航龙卡、南航龙卡积分分别全部自动转换为东方万里行飞行积分、深航尊鹏俱乐部里程、南航明珠俱乐部里程。

2.上海大众龙卡积分有效期为5年,可在上海大众全国各指定特约经销商和特约维修站购买整车、零件、附件时使用,以积分直接抵扣等值现金,1个积分抵扣1元。上海大众新车单车最高可使用积分抵扣人民币6000元,零配件和附件(含保养、维修中的配件费用)单次最高抵扣实际销售金额的10%。 十

一、积分的性质

信用卡积分为中国建设银行对持卡人刷卡消费的回馈项目,在兑换取得积分礼品前并不构成持卡人资产,积分不可转让给其他持卡人或任何第三人,任何转让对中国建设银行均不产生效力。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第2篇

时间:2010年05月10日作者:出处:金融时报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也正在顺应形势变化,谋划经营模式转型,试图改变过度依赖资本占用高的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状况.日前,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周昆平博士接受《理论前沿》周刊专访,就此发表看法.他认为: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还只是表象的;下一阶段,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真正实现转型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 商业银行依靠单一信贷业务发展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记者:当前,商业银行都在力图改变依靠单一信贷业务发展的传统经营模式,日益将视线转向新的盈利模式.您认为是哪些因素在推动着这一变化 周昆平:从外部发展环境看,有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后,由于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等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因此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很可能进入一个低增长的时代,这必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还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因此未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压力.而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信贷推动型模式,一旦经济放缓,信贷业务增长也将呈现同步放缓的势头.二是金融脱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优质大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此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三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在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创新过程中,电子货币的出现对现行以纸币为核心的支付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技术使得交易双方的空间距离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通过网络直接交易的系统成本也越来越低,在理论上任何一个网络技术公司都可以承担这一任务.传统银行将逐步丧失在资金来源方面的资本优势及资金运作方面的优势,这必将限制了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快速增长. 四是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主体,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再贷款,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和投放节奏,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所有这些举措都会从不同方向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成本,尤其是实施紧缩政策时会明显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影响商业银行"以量补价"策略的实施,制约商业银行靠利差增加收益. 从内部资源来看,资本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关键瓶颈.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银监会逐步提高了银行业的最低资本要求,并对核心资本补充和发行长期次级资本债务提出更高要求,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高到10%(大银行好像已经到了11%和11.5%)和7%.从"后危机"时代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的趋势分析,我国银行资本监管标准的提高今后不但不会停止,还将继续加强.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出现了下降.一方面,信贷超常规激增迅速稀释了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另一方面,由于利差逐步收窄,使得商业银行通过盈利留存补充资本的速度,远难匹配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内源资本遏制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下降.此外,拨备覆盖率的提高也挤占资本金,使得补充资本充足率的资金受到挤占,进一步恶化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新的发展环境和自身资源都说明了信贷业务将逐步萎缩,一般银行存款对个人客户的吸引力下降.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将视线转向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记者:近几年来,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营转型也在向纵深发展.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哪些现实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 周昆平:我们应该看到,一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信贷依存度依然偏高,非信贷依存度仍显不足.尽管2006~2008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年均增长55.2%,但占总收入的比重依然徘徊于10%左右,这中间还不排除一些商业银行

片面追求中间业务发展,将利息收入转化为非利息收入的可能.二是盈利模式仍然相对单一,利润综合调控能力有限.由于高度依赖信贷,因而在存贷款利差收窄和银行议价能力下降等不利因素下应对能力下降.特别是2009年.银行天量贷款并没有带来利润的大增,市场人士普遍预计,2009年银行业信贷以30%多的速度增长达到9.6万亿元,但在净息差大幅收窄以及2008年利润高基数的双重作用下,业绩普遍增速将放缓,"业绩无特别亮点"已成业界普遍预期.据业界预计,2009年上市银行平均净利润增幅在10%~18%之间.三是管理的个人资产中大部分仍然是储蓄,目前,商业银行管理的个人资产中,储蓄占比超过80%,也显示了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还处于萌芽阶段.四是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收入以及海外资产和收入占比依然较低,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国际化还处于初级甚至起步阶段. 记者: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确实还任重道远.究其原因,除了金融市场仍需培育,制约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法律,制度还需加以完善之外,商业银行自身又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 周昆平: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实质是商业银行业务,利润和价值增长的各种经营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的转型,是商业银行对外部资源,包括金融市场,业务领域,客户价值取向的转型;也是商业银行对内部资源,包括组织,财务,渠道,运行,人才等资源的配套调整和转型,以此来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盈利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增长.也就是说,外部环境是经营模式转型的先决条件,但内部资源配置是经营模式转型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不仅仅是确定业务发展方向或者是客户的定位,而是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等适应性改革,进行组织以及资源的调整,否则是无法实现根本性的转型. 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体制机制还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比如,我国商业银行仍然沿用"块块"的传统管理模式,考核依然采用综合考评制,考核项目繁多,尽管有"转型分值",但分值不重,有些可以忽略,在这种架构和考核体制下,分行行长首要任务是抓"大分值"的传统信贷业务,更注重短期业绩,转型成为"长期的目标"被高高挂起.近年来,虽然许多银行成立了直营中心,但是这些中心基本上是产品研发或是管理为主的成本中心,不具体负责市场营销,核心客户和客户经理仍在分行.这种体制造成推动转型业务的"权,责,利"仍然在分行,只要分行缺乏动力,转型业务就很难真正开展.即使某些中心是"利润中心",如私人银行中心,资金运作中心等,但往往在利益的分配上与分行的没有理顺,造成总行与分行"争利"现象,挫伤了分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了业务的迅速发展.此外,在"块块"管理模式下,总行也难以驾驭注重短期利益,经营目标与总行相左的分行经营行为.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的配套改革 记者:在您看来,商业银行为了实现根本性的转型,下一阶段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哪些配套改革呢 周昆平:首先,必须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客户为中心,专业化,协同性的垂直型组织架构在国际银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组织架构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有力地支撑了国际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我国商业银行尽管也认识到条线经营管理的好处,也在进行局部的改良,但由于这种改良不是根本性的改变,必然产生"条"与"块"不可调和的矛盾,使改革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彻底体制机制改革,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从总行到分行自上而下的,以专业化,协同性的垂直型管理的组织架构.只有这样才能在组织上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顺利进行. 第二,需要进行渠道的调整和运行模式的改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网点大多是操作型,注重操作的运行模式.网点是重要的营销服务渠道,但在现行运行模式下,一方面,公司业务,个人业务条线管理到网点层面就无法延伸到客户端,对网点也就无法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也无法对网点员工进行专业分工和专业化的营销服务指导.另一方面,网点重操作,轻营销服务,网点面积大量被银行挤占,银行员工忙于处理居民开户,存取款,代买基金,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等业务,无暇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难以对个人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的服务,也就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因此,必须将网点运作方式进行改革,通过业务流程的再造和持续优化,将网点的操作性业务进行集中处理,使网点从操作型向服务型转变,将网点改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第3篇

摘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也必然要求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本文借鉴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在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实践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比较适合我国的综合经营模式,我国要建立同综合经营相适应的一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

关键词:综合经营;金融控股公司;金融监管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这个方针政策的确立,使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从一个理论话题进入了实践阶段。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开始走上了试点和探索的道路。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也必然要求改革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构建同综合经营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因此,借鉴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在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实践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稳步推动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积极探索适应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监管体系,就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综合经营的含义

“综合经营”是指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可以跨业经营的金融制度。在综合经营的金融体制下,同一金融企业可以同时开展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多种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基本特征是突破了传统的业务范围,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行业的特征。在我国,“综合经营”曾叫“混业经营”。但是,使用“混业经营”这个词容易造成误解,因为“混业经营”既可以指金融业之间的相互结合,也可以指金融业和实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而过去我们使用“混业经营”这个词的本义是仅指金融业之间的相互结合,不包括金融业和实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范围比较小。由于“综合经营”比“混业经营”表达更为准确,因而自2005年上半年开始金融业界和学界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综合经营”一词指代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经营内容不断融合的这样一种现象。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使用了“综合经营”这个词,这是第一次在权威文件中出现“综合经营”的提法。

二、发达国家金融业从分业到综合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除了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欧洲大陆国家从战后至今一直实施全能银行体制实行综合经营以外,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经营体制都经历了从分业到综合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证券市场也蒸蒸日上。证券市场的发展不仅使企业实现了大量的直接融资,其良好的回报还诱发了企业抽回银行存款而转入证券投资。面对存贷款业务每况愈下的困境,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参与证券投资活动。当时法律也允许商业银行参与投资银行业务。但是,1929年美国股市发生暴跌并引发了大经济危机。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约有一万家银行倒闭。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是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综合经营导致了股市的崩溃,商业银行在证券上的投资又引发了银行体系的崩溃,股市和银行体系的崩溃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大萧条。因此,为抑制股市投机,1933年美国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法律上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进行了分离,标志着美国金融业开始全面实行分业经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市场融资方式逐渐向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转移,传统银行业受到证券及投资银行业的强烈挑战。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和美国金融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日益下降,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被迫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美国金融业竞争力,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银行界为了生存和发展,一方面想方设法避开分业经营的法律障碍,通过兼并投资银行和金融创新等手段向证券业渗透;另一方面,联合证券业与保险业要求政府和国会取消跨业经营的限制,修改直至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废除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允许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跨业经营,从而使美国金融业在立法上告别了分业经营的历史,迈向了综合经营的新时代。

英国、日本确立金融业的综合经营体制都早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推行欧洲最广泛的国有化计划,实行严厉的政府管制,伦敦的金融业务逐渐萧条冷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保住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1986年10月27日,撒切尔夫人发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金融改革。这场改革不仅对英国传统的金融制度产生了剧烈冲击,而且对世界金融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称之为“伦敦金融大爆炸”。英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金融服务业自由化,包括废除各项金融投资管制,银行可以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等。“伦敦金融大爆炸”全面摧垮了英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确立了英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新时代。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直接就照搬英国的模式,叫做“东京金融大爆炸”。1996年11月11日,桥本首相提出了金融体系改革的构想,要在2001年全面完成金融大改革,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业务领域的相互准入。1998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修改后的《外汇及外贸法》、《日本银行法》和“早期纠正措施”,标志着金融大改革正式启动。金融大改革使日本的金融业走上了综合经营发展的道路。

从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来看,实行综合经营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还有效地分散和降低了经营风险,并最终增加了盈利。考察和分析发达国家金融业从分业到综合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综合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分业经营所造成的市场分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等弊端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综合经营的优越性日益体现。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潮流。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综合经营也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2.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会阻碍金融业的发展。在金融领域,金融状况是一种生产力,金融体制是一种生产关系,金融状况决定了金融体制。当金融状况发生变化时,金融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以满足金融发展的要求。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从分业到综合经营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产品创新和机构创新实现事实上的业务交叉;第二个阶段是通过立法的调整实现法律上的合法化。目前,综合经营在我国已客观存在,如果不对此进行研究,将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3.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经营模式。制度

变迁必须考虑一国独特的国情,不能简单地照搬别国的做法。因此,要稳步推进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必须要借鉴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在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实践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尤其是要重点研究和借鉴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

从国际上看,综合经营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的全能银行模式。这种模式以商业银行为机构主体,在内部分设不同的部门分别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虽然法律禁止全能银行在同一法人的名义下开展保险业务,但是全能银行可以通过与银行关系密切的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在业务范围上,欧洲大陆式综合经营模式对于金融和产业资本的融合基本上没有限制。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这种模式下,由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并购或投资控股子公司分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在金融控股公司中,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一般不允许金融和产业资本的融合,但有的国家如日本,允许商业银行在一定比例内持有产业公司的股票。

全能银行模式各种服务的连续性和衔接程度较好,可以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综合金融服务。但这种模式要求银行要有大量的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队伍需要在长期的综合经营环境下锻炼才能成长起来,需要经过长期的综合化的业务经营实践来积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在公司集团内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形成集团整体上的综合经营效果,集团内部相瓦支持、相互配合,形成综合化的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适合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制度下迅速向综合经营制度转变的情况。

在我国,金融业已经进行了综合经营的探索。我国金融业开展综合经营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浅层次的业务合作,如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共同开发综合性产品并代理销售。二是形成金融控股公司。目前,我国已有的金融控股公司既有金融机构形成的,也有由实业公司参股、控股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所形成的。前者有汇金公司、中信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等,后者有山东电力集团、海尔集团等。三足合资模式,如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斯丹利合资成立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四是境外机构并购,如中国工商银行通过控股工银亚洲(香港),并通过工银亚洲控股太平保险,渗入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开展综合化经营。五是设立专业性公司如基金公司,进入其他金融领域。如交通银行绝对控股的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绝对控股的建信基金管理公司等。这些做法对于推动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金融业在探索中出现的综合经营模式有三种:一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这一种是主要模式。二是实体职能部门模式。实体职能部门模式的代表是中国工商银行。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成立投资银行部,目前已在重组并购顾问、结构化融资与资产证券化等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占有了一定的份额。三是事业部附属模式。事业部附属模式的代表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05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整合对公业务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其中包括专门的投资银行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投资银行部的主要业务包括:银团贷款、财务顾问和房地产资产证券化。

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的金融监管能力,我们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比较适合我国的综合经营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虽然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仅能实现范围经济,但是可以建立科学的防火墙制度,更适合我国稳步向综合经营体制转变。而实体职能部门模式和事业部附属模式是德国式的全能银行模式的雏形,它虽然可以同时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是缺乏防火墙制度,风险较大,对金融监管要求相当高,我国不宜采取。有关部门应尽快立法,用法律规范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行为。

四、构建我国综合经营体制下的金融监管体系

伴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推进,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要适应综合经营的要求进行改革,构建同综合经营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根据我国三大金融监管机构达成的分工合作备忘录,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负责银行业、证券期货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然而,在实际监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主体身份没有得到明确,监管机构无法依照法律按金融机构的标准对其进行监管;对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监管主体无法全面落实。在德隆事件中,德隆集团之所以能够肆意套取巨额资金,原因即在于没有金融监管机构对整个集团实施监管。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的成熟做法,建立一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可以考虑在国务院直接管辖下设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将银行、证券、保险业的监管职能统一到该委员会之下,对金融业实行统一监管。在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再设立银监局、证监局和保监局分别执行对银行业、证券期货业及保险业的监管。具体操作上,监管主体不仅要对金融控股公司内单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而且也要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并表监管。

顺应金融监管的国际趋势,推行金融监管一元化,对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业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好处。采取统一金融监管,有利于明确监管的责权利,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降低对金融机构重复检查的成本,切实提高监管效率。

责任编辑 张艳峰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高净值人群的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当前金融机构重要的利润贡献来源和众多金融机构的竞争对象。据调查,高净值人士通过专业机构进行财富管理的比重逐步增加,私人银行成为高净值人士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渠道。因此,商业银行要充分关注通过私人银行经营高净值客户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改善和创新私人银行业务模式。本文主要是在了解高净值人群的需求和特征的前提下,为目前私人银行发展的不足提供一定的改善思路,进而为未来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经营策略选择提供方向。

关键词: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策略

一、我国高净值人群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高净值人群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高净值人群,一般指在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包括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超过600万人民币的社会群体。由兴业银行与胡润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13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显示,我国个人资产在6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共280万,而由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共同发布的《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超过70万人,总持有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22万亿元,并预计2013年高净值人群和总可投资资产规模将分别达到84万人和27万亿元。以实现富有阶层个性化财产投资与管理的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当今高净值人群的重要选择和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长点。因此,完善和创新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模式是开发和维护高净值客户的一个重要战略。

二、高净值人群金融行为特征

首先,高净值人士更关注财富保障、财富传承、生活品质和子女教育。受我国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影响,中国人的家族观念较强,大多数的投资理财都会围绕家庭这个中心展开。《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调研显示,相比于“创造更多财富”,高净值人士愈加关注“财富保障”,已成为首要财富目标。而“创造更多财富”的财富增值目标由2011年初和2012年初的首要财富目标下降到第四位。其次是“高品质生活”和“子女教育”。其次,高净值人士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但风险偏好渐趋保守。该类客户可投资资产多,投资比重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投资信心。但有相当一部分的高净值人士投资行为受到中国经济大环境影响。因此,受全球经济发展态势疲软的影响,其风险偏好亦趋于保守,倾向于财富保值。再次,高净值人士对多元化的财富配置、风险分散的要求日益增强。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开始关注财富的保障,他们对资产配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通过多样化投资和追求稳健收益来规避市场风险的投资理念也越来越成为投资者的共识。第四,私人银行是高净值人士最主要的投资和融资渠道。日益扩大的可投资资产和多样化的投资理财选择,单凭自己的知识和精力难以实现资产合理有效地配置,因此,高净值人士通过专业机构进行财富管理的比重逐步增加,成为这类人群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

三、高净值客户需求分析

(一)金融服务需求: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净值人士倾向通过多样的投资方式对其资产进行管理。以现金与存款、股票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投资类别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境内资产配置的主要部分,但整体占比进一步下降。信托产品由于具有固定收益产品的属性,且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未来收入预期、风险偏好、理财规划、回报要求、流动性要求等确定适合自身的信托产品,逐渐成为近两年的市场热点,在高净值人群的资产组合中占比上升显著。据《2013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显示,虽然房地产和股票仍位于高净值人群投资选择的第一、二位,但另类投资(珠宝玉石、酒和钟表等)也已经逐渐上升为高净值人群投资选择的第三位。高净值人士除了希望得到境内的金融服务以外,对跨境理财需求也越来越强。在金融咨询服务方面,充分了解客户,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拥有专业完整的咨询团队服务,能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理财方案和解决金融投资问题等服务能力逐渐成为高净值人士考虑和选择理财机构的重要因素。

(二)非金融服务需求:非金融服务需求是高净值客户区别于一般客户的最重要的增值需求。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深入,高净值人士对于非金融服务有了更深的需求。据《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调查显示,在生活品质类的增值服务里,高净值人群最希望得到医疗健康服务、子女教育和高端人士聚会的增值服务,而在财富规划类的增值服务里,高净值人群最希望得到税收规划、财富传承咨询、法律咨询、投资移民等相关服务。尽管现行提供的非金融服务越来越多样,例如:全球机场贵宾服务、国际紧急救援。但高净值人士仍希望能够根据个人需求得到更加定制化的服务。

四、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现状

私人银行是商业银行经营高净值客户的重要业务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大多来源于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早期的理财概念是以产品为中心,通过细分客户、差别化服务来培养优质客户的忠诚度,从而更好地销售产品。而与传统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百万甚至千万美元作为开户门槛,并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2007年,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在高端理财业务的基础上开始了实质性的发展。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合作,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针对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继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成立之后,工行、招商、中信、建行等也相继成立了私人银行部。大力发展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转型获利方向。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29家银行提供私人财富管理服务。经营模式和理财产品单一、人才匮乏等成为制约私人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根植于本土,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国内商业银行应在深入了解本土客户需求偏好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的改革,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私人银行发展之路。

五、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经营策略选择

(一)以客户为中心,设计专属、全面的财务规划。商业银行要为广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对自身现阶段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依据各位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其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将先进管理理念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首先,对市场进行详尽的调查,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收入、消费行为等特征要求进一步细分市场,然后依据各位客户的实际需求、财富目标、风险偏好,为其量身制定合理的财富管理规划方案,为其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而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与支持,使之更加信赖商业银行。另一方面,明确高净值客户的需求的全面性和开放性,包括一般贷款、投行、结算、税务咨询、遗产处置等多方面。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应摒弃简单进行产品营销和产品销售的理念,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整体解决方案,使金融产品综合化多元化。商业银行只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零售业务营销,才能赢得顾客,取得竞争优势,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二)私人银行与个人信托相结合,开展家族信托业务。随着高净值客户对财富传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财富传承为核心的家族信托无疑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由于依然属于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体系,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大为受限,大大限制了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而招行私人银行家族信托作为我国信托业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其特有的优越性逐步引起国内金融机构的注意。各家私人银行对于家族信托的具体运作方式大致类似,即根据客户需求,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银行托管,共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资产配置服务。

(三)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打造高素质综合型银行理财经理。在私人银行业务中,私人财富管理机构服务对象是富豪和超级富豪,业务涵盖非常广泛。因此,私人银行需为客户配备“一对一”的银行理财经理,且每个客户经理身后都应有一个专业的投资团队做服务支持。这就要求私人银行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与综合水平较高的专家团队,为其安排合适的培训课程,让其不断学习与吸收投资理财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鼓励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此外,还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理论知识,例如退休计划、保险法律、税收筹划等,随时能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专门的产品或是一整套完全量身定制的投资理财解决方案等的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课题组,董继松,吴洁.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的管理与维护[J].金融论坛.2010(09).

[2]王都富.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研究——基于商业银行拓展财富管理业务的视角[J].金融论坛.2011(01)

[3]王小平.我国高净值人士特征概述及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武汉金融.2012(12):30-32.

[4]王惠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20).

[5]乔雪利.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J].新金融,2013(7):52-56.

[6]祖凤玲.论私人银行家族财富管理在大陆的发展[J].经济视角,2013(33).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第5篇

银行2006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分析

xx支行按照xx的部署与要求,认真贯彻xx行长在年初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坚持高标准,确保实现新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迎难而上,奋力开拓,2006年一季度,各项业务稳步增长,各项存款总额x万元,各项贷款总额x万元,

存贷比为x%,经营利润x万元,经营状况良好,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

根据xx的通知,现将xx支行一季度经营状况汇报如下: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按xx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计划,

xx支行制定了xx的工资绩效考核制度,各部门狠抓落实,积极开拓,共同努力,完成如下:

1、存款目标:一季度末。xx支行各项存款总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完成本年任务x万元x,未完成本计划。其中对公存款x万元,较年初x万元,全年计划增长x万元,未完成季度计划。储蓄存款x万元,较年初年初增加x万元,完成全年计划增长x万元x。

2、新增贷款目标:x行各项贷款总额x万元,较年初净增加x万元,其中存量贷款下降x万元,新增贷款x万。

3、不良清收:一季度实清收不良贷款x万元,完成全年计划x万元x,完成季度计划x万元x。不良资产率为x,较年初下降x,实现计划目标;

4、抵贷资产管理,一季度xx支行加强了抵贷资产的处置力度,全年计划处置x万元,季度计划处置x万元,年初即向总部申请处置抵贷资产x笔金额x万元。共清收x万元,完成全年计划x

万元x,未完成计划指标。

5、收息目标:一季度实收利息x万元,每季收息按年末存量贷款计算计划为x万元,完成x。其中存量贷款收息x万元,季度计划x万元,全年计划x万元;不良贷款收息x万元,完成季度计划x万元x,完成全年计划x万元x;新增贷款收息x万元,完成全年计划x万元x。

6、利润目标:一季度我行共实现收入x万元,总计支出x万元,本计划实现利润x万元,一季度计划实现x万元,实际完成x万元。其中一季度计提定期存款应付未付利息x万元;应计提拆借总部资金利息x万元未收,应付总部临时借款利息x万元未付,实完成利润x万元。

二、经营状况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xx支行各项业务发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存款总额有所增长,其中储蓄

存款增幅超过对公存款增幅,且以储蓄存款为主。从我支行各项存款所占的比重来看,发展极不均衡。对公存款中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x,较年初x万元,与去年同比x万元;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x,较年初增加x万元,比重持平,与去年同比x万元,定期存款占对公存款的x,较年初比重增加x。活期储蓄占存款总额的x,较年初增加x万元,比重下降x,与去年同比x万元;定期储蓄占存款总额的x,较年初增加x万元,比重增加x,与去年同比多增x万元;定期储蓄存款占储蓄存款总额的x,比重较年初增加x。

从以上数据我们分析,对公存款增势不好,受存款大户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对公存款下降主要是我单位存款大户xx运用造成存款下降,虽然年初以来,我们加大了对企业存款的营销力度,走访了镜内的大小企业,宣传xx行支持企业的态度,在取得企业的信任的同时也扩大了xx行的知名度。同时受本地区经

济资源和客户资源的限制,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收效甚微。一季度xx支行新增存款帐户xx户,其中基本帐户xx户,一般帐户x户,但新增存款余额不大,不足以弥补大额存款的下降。

从以上数据我们分析,储蓄存款始终保持良好增势,一是目前xx是主因,二是xx支行加强对储蓄存款的xx也促进了增长。从年初伊始,xx支行就制定了本年工作计划,把存款放在首位,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则,xx岗位员工思想负担减少,工作态度转变,工作积极性增高,并通过加强和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积极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储源。xx岗位员工也通过各自的社会关系,努力挖掘储源。

从以上同比数据我们分析,xx存款同比增势绝对值基本持平,一方面反映出我单位xx存款总体增势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xx上缺少优质客户。

与本行其他支行相比我们xx存款

增幅较小,排位靠后,一方面受地域和客户群体行为的限制,我们在本地区xx为中心进行了一次各金融机构xx存款市场份额的调查,全城共有xx个储蓄营业机构,储蓄存款总额x亿,平均每个储蓄机构分摊标准余额为x万元,我们三个储蓄营业机构按平均值计算为x万元,低于标准余额。共有人口全口径约x万人,按人均分摊占有标准余额为x万元,xx支行现共有开户x万户,按平均值计算人均占有x万元,低于标准余额。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第6篇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要制定明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确定海外发展的区域重点,加快海外机构网络布局与发展,建立健全海外目标客户市场,夯实国际化经营的基础,从而在国际银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一些商业银行逐步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并探索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扩大海外市场。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已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一级营业机构超过70个;中国银行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806家海外机构,工商银行已在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1家营业性机构,分支机构134家。总体看,我国商业银行海外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面临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及监管约束

银行业的海外扩张通常面临诸多法律风险。同时,监管的复杂性、多样性也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提出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公认的银行业监管方式尚处在建立阶段,这也正成为外国监管当局阻挠中国银行业海外业务发展的理由之一。

(二)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业务品种和客户较为单一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取得一定进展,但国际化水平与其经营规模不相称,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竞争力,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市场拓展能力不强,海外经营总体实力薄弱,重要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网络较少,海外目标市场定位不突出,经营观念陈旧,产品和服务落后,业务结构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市场拓展能力和捕捉市场机遇能力较弱,多数海外机构在当地实力弱小,没有进入当地主流社会。国内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的业务主要面向中资机构和海外华人,短期内较难吸引大量外国高端客户。

(三)对海外机构管理水平不高

银行国际化经营涉及政治、经济、金融、法律、文化、习俗、管理等方面因素,而国内商业银行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与海外经营的要求不适应。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对海外机构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四)缺少国际化经营人才

银行国际化经营需要有市场开拓能力及精通国际业务、具备语言优势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型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对国际化经营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金融机构遭受重创,业务收缩,这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

(一)确定海外发展的区域重点

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各区域的特征进行差异化市场定位,实现本土化经营和跨越式发展。

1、以亚太地区为发展重点。亚太地区与我国地理位置接近,文化相似,经济关系紧密,市场准入标准较欧美发达国家低;亚太地区在全球海外华人分布中最集中,总体规模最大。从中国经济对外辐射能力看,中国与亚洲地区(不含日本)的贸易总额约占全球的50%,对外承包工程约占60%,对外劳务合作约占46%,对外直接投资约占40%。中国经济与亚太地区的关联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区域优势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亚太地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努力做大做强亚洲地区业务,在亚洲地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努力成为区域内领先的外资银行。

2、扩大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机构布局。欧盟、美国拥有较发达和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卢森堡等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在该区域的网络布局,应侧重于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积累经验,以迅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3、积极拓展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中国与非洲、拉美等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已“走出去”的企业在该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增长较快,对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追随客户”原则,积极拓展该市场,为我国“走出去”企业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提供金融服务。

(二)加快海外机构网络布局与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市场上进行战略布局,应通过自建、并购、现有海外机构延伸和加强与国外代理银行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海外网络发展。同时,在海外机构网络发展方面应坚持新设网点与现有网点转型“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1、按专业化、集约化原则铺设新网点。我国商业银行设立海外机构应按照专业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的思路,布局的重点应与客户或潜在客户的业务需求及各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发展状况、业务机会等紧密结合。确定布局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紧跟市场发展”为标准,此外,还要考虑投资回报及银行对目标国综合环境认知和熟悉的程度等。

2、正确选择海外机构设置模式。商业银行设置海外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海外新建模式。包括设立代表处、分行、子行等。这种模式的准入门槛较高,业务范围有诸多限制,扩张速度较慢。二是海外并购模式。主要是控股、参股海外银行。这种模式一般要求大量资金,可迅速占领东道国市场,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有可能面临较大风险。选择何种机构延伸模式,主要取决于母行在该国或地区的发展战略、业务定位及东道国的监管等诸多因素。过去我国商业银行海外设置机构往往将设立分支行作为首选,但从国际金融监管和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趋势看,应积极采用子行形式实现对海外目标市场的有效进入,并充分利用海外并购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跨国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通过股权收购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海外并购时要准确把握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找准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科学组织并购,有效控制风险。

3、充分发挥现有机构的延伸功能。现有海外机构熟悉当地客户,市场判断较为准确,增设机构的成功率较高,且机构延伸成本较低,占用资本金少,风险低,审批简便,实现盈利快。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如能充分发挥现有海外机构在网络延伸中的作用,加快在当地的机构拓展,将大大提高海外机构发展速度和质量。

4、加快现有海外机构网点的转型。我国商业银行应将目前内向型、非营销型的网点向开放型、营销型网点转变。为此,应充实现有网点的客户经理队伍,积极走出去营销,改变过去等客上门的

状态。同时,各海外机构应按照母行的政策、原则和标准,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网点外部标识、内部装修和IT设备等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海外网点的综合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和品牌形象,实现网点综合效益最大化。

5、充分发挥海外代理银行的作用。对大量未设网点的国家和地区,应积极与代理银行合作,一方面引入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等金融工具解决“走出去”企业融资问题,另一方面采取代理或开设临时内部柜台等方式,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法律、税务等咨询服务和一般账户服务,扩大海外业务全球覆盖面。

(三)建立健全海外目标客户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应建立健全目标客户市场,积极培育当地中高端客户,提高海外客户本土化水平。首先,海外机构应以中国“走出去”企业作为目标客户群体,依托贸易金融、银团贷款等优势产品,提供包括全球统一授信、国际清算、财务顾问、全球现金管理等全方位产品和服务。母行要建立国内大客户“走出去”的信息平台,跟踪分析国内重点客户“走出去”的动态情况,为海外机构拓展业务建立数据基础。通过充分发挥境内外平台优势,为重点“走出去”客户提供海内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支持。其次,商业银行海外机构要依托本土优势,积极拓展进入中国的世界500强及其上下游企业客户,提高客户的本土化程度,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设立机构,这些企业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海外银行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源头营销,采取海外与国内机构共享、联合开发的策略,开拓当地大型企业市场。再次,海外机构还应将“走出去”的个人客户作为目标客户,包括新老移民、出国留学人员、中资机构派出人员、旅游和商务人员等。为积极有效地争揽目标客户,母行应建立海内外机构联动的一体化运营机制,充分利用海外分行地处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努力建设客户资源共享、全球统一的高端客户服务平台和客户服务体系。

(四)夯实国际化经营的基础

1、积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我国商业银行要实施国际化经营,需建立符合国际惯例、能有效运行的现代商业银行体制和机制,逐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为此,必须完善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再造组织架构,理清运营流程,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文化,为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2、加强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国际化经营进程中,应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将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加强国别风险研究,建立健全海外机构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减少违规现象的发生。为此,应加强对海外机构的监管,加强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不断完善国际化经营的监管工作。同时,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加强与境外监管当局的合作与信息交流,以确保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安全运营。

3、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国际化经营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从国内银行员工中通过考试选拔外语好、专业素质强的员工,通过专门培训或派往海外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支比较稳定、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海外机构员工队伍。二是从全球招聘高素质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海外机构管理团队。三是充分利用我国商业银行投资参股行和代理行的培训资源,定期派员工到上述外国银行进行实习和培训,以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为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商业银行要积极改进海外机构职位、聘任、薪酬、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上一篇:大灰兔范文下一篇:欧阳修的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