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办法范文

2023-09-19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1)办公室地面干净、整洁、无尘土、杂物、烟蒂、无卫生死角;

(2)办公桌上、文件柜中的文件资料放置整齐,无杂物堆积; (3)门窗、玻璃、灯具、电话、电脑、复印机无尘污物,无蜘蛛网;

(4)室内电话线、网线和电线走线清晰,布局合理; (5)沙发、茶几、清洁工具等物品摆放有序、干净整洁; (6)纸篓、烟缸等盛有污秽设施要勤倒、勤整理; (7)实行垃圾袋装化、墙壁张贴要规范; (8)办公桌无人时,椅子要放入办公桌桌面下;

二、卫生管理制度

(1)每个办公室须建立健全卫生值日制度,设立卫生负责人,责任落实到人,工作日内负责办公室当天卫生保洁和垃圾清理。下班离开办公室,负责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做好安全工作; (2)坚持工作日每天上午上班前5分钟清扫卫生,大扫除时间为每周五下午下班前1小时;

(3)公众场合文明吸烟,注意影响,不乱扔烟头,烟灰缸摆放合理;

(4)办公室内不允许嬉闹、体育运动,保持办公室办公气氛;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乱扔纸屑、倾倒剩茶和吐痰;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一)对照省公司通报的问题进行自查。

1.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召开交通安全月度例会,并做好会议记录,同时在各相关班组开展安全活动。

2.及时修订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时效性。

3.制定详细、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及培训计划;建立完善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下的交通安全预警机制。

4.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范隐患档案。

5.开展车载灭火器、三脚架专项检查,做到车辆灭火器、三脚架齐全,保证车辆定期年检。

6.加大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做好车辆GPS车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

7.规范派车单管理,做好派车单存档工作。 8.加强外租车辆管理,及时与外租车辆签订安全协议。

(二)开展准驾证制度执行情况检查。

加强车辆驾驶管理,驾驶公司车辆必须持有公司机动车准驾证,所驾驶车辆要与准驾证上的准驾车辆一致。

(三)加强驾驶人员及教育培训管理。

1.建立专(兼)职驾驶员管理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留存驾驶人员相应等级的驾驶证书复印件。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1.作业内容要准确、科学、数量适中。要求要合理,要使上等学生吃饱,中等学生吃好,差等学生消化得了。 2.学生作业设计题型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全面性。要体现多种能力的训练,达到即巩固基础知识,又培养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3.作业布置必须从学生的总体水平出发,类型要活泼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动手、多动口、善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如:预习作业、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等。

4.作业分量、难易要适度,重点要突出,要有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开放性,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5.家庭作业要严格执行“

一、二年级一般不布置书面作业,

三、四年级一般不超过40分钟,五年级不超过60分钟”的规定,课堂作业应当堂完成,一定要防止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初中不超过90分钟。

6.学生作业要统一要求,统一格式,认真书写,独立完成,按时上交。

二、作业批改

1.作业批改,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批改,不准由他人代劳,更不准让学生批改。

2.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正确,符号要规范,批语要恰当,以鼓励为主;做到全批全改、重点批、轮流批等方式,对“优秀作业”以不同符号或文字以示鼓励。 3.及时收发、批改作业,批后无错,批改符号要规范。 4.在作业批改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典型性错误做以记录,并及时评讲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补救。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必须订正,教师每次批改前,首先要查阅前一次作业订正的情况。

5.作业实行等级评定,以鼓励为主,有指导意义。 6.学校领导每学期检查四次作业。即:每月检查一次。每月检查内容及标准由学校布置,并做出记录,搞好分析讲评。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及其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国家推出新医改方案,实际是基于现在服务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健康的需要,大家都知道现在整个的情况是看病难、看病贵,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现象呢?就是我们所有的患者几乎都在大医院寻求医疗卫生服务,所以导致我们看病难、看病贵,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那么怎么样来改变这样的一个现状呢?我们必须对整个卫生服务的模式有一个调整。

国家要建立新的服务模式来满足居民健康的需要和需求,我们把患者进行分类以后发现不同的人群是需要不同的服务来满足的,这样就要我们的医疗体制必须与老百姓健康需求相适应,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来满足看病就医的需要。总的是要以人为中心,通过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不同的服务,患者到医院,然后一般的人群可以通过健康管理来给他提供服务,还有一些高危人群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实际涉及到服务模式的改变,这是按照需求进行调整。

根据这么一个设想,我们国家提出来一个“三步走”中国卫生发展战略。第一步是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医疗卫生保健国家的行列。通过去年一年的努力,我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大,以前在城镇只有职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现在城镇没有就业这些居民可以通过享受居民的医疗保险来减轻他负担的压力。另外,基本上每一个农民都享有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为他们解决看病的负担。第二步,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第三步,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基于这个规划,去年发布了医疗卫生改革指导意见以及近三年实施的方案,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这个保健制度它是作为一个公共的产品向全体居民提供的。这个框架的顶是要覆盖城乡,它有四个梁,实际是我们的四个服务体系,第一个是医疗服务体系,第二个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三个是医疗保障体系,第四个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八柱有管理、运行、投入等等,其中信息系统也是我们这次医改很大的亮点,把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使我们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拥有了一把“尚方宝剑”。以前搞信息化都需要做开发领导的工作,现在有上面的认识下面就是具体执行工作的问题了,这是医疗信息化遇到良好的发展机遇。

众意医疗—基层医疗信息化专业服务商

为什么把这个信息化列到这么一个高度?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大家都知道信息化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现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等等方面,实际信息化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变化,所以把信息化提到这么一个高度,它不仅仅是一个手段,而且它更是一个改变组织变革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这么理解我们的信息化。有这么高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手段,它是为了改变组织模式,改变管理构架,所以它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我们的卫生改革实际是要建立一种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实际是要实现几个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叫看得起病,第二个是要看得上病,光扩大保障覆盖没有人给你服务也不行,所以要增加卫生资源,而且要增加基层卫生服务的资源,同时要增加大医院的资源。第三个是看得好病,这是需要我们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使我们的医生有更高的水平为患者服务,另外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患病的人群。

根据这几个目标,三年改革有五个具体的改革措施。第一个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第二个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安全用药和用药便宜,所以通过定点定向的采购和生产流通,来保证老百姓用的药是安全的、有效的安全。第三个是建立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卫生服务可及性。第四个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服务跟你的收入、你的职业都没有关系,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服务。第五个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回归公益性,实际这也是这次改革的难点,为什么是试点?就是因为医院的改革太难了,涉及众多的利益群体,涉及众多医务人员,所以采取这种渐进稳妥的策略是要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使它回归公益医院性质。

那么,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如何起到支撑、手段和目标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整个医药卫生系统基于医改要求的目标是什么?总的一句话叫大力推进以近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高效统

一、互联互通。我们的建设原则是惠及居民、服务应用;政府主导、合理建设;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在国家发布的医改的文件里,把它归纳总结出来有16个字指导信息化建设。第一个叫“统一高效”,是要强调信息化的规划,强调我们顶层的设计,这个顶层设计不仅仅是最高的卫生部的顶层设计,实际在每一个层面都有自己的顶层设计。第二个强调“资源整合”,实施信息系统之前要把需求、资源搞清楚,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设计。第三个是“互联互通”,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达到达到互通。第四个

是“信息共享”,没有标准和规范我们的信息是很难共享的。

除了这16字方针,我们还有一些观念的转变,这三个转变是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饶克勤主任总结的。第一个叫“建设目的的转变”,这个转变是由面向卫生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转到以人为本,面向居民的信息化建设上来,这样与医改整个目标相适应。第二个是建设方法的转变,要由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转移到加强信息资源规划、流程再造、信息标准和规范上来。第三个是信息化建设重点的转移,是由强调垂直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转移到扁平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上来。

完成这三个转变还要树立三个观点,当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面临很好的历史机遇,以前是没有人关注,现在一下关注的人太多也不行,就有点乱了,所以要树立三个观念。第一个观念叫复杂性的观念,信息系统建设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件简单而容易的事情。比如说对象的复杂性,就是我们卫生服务的技术、服务的规范本身很复杂,它导致我们系统的复杂性,所以一定要把这件事想的复杂一点,它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第二个,它的复杂性决定它的专业性,虽然是专业机构综合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我们都知道业务垂直的需求,没有一个专业部门整合,所以做的东西肯定是各自为政,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专业的机构把不同的信息进行整合。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专业队伍、专业人员实施信息化建设。第三个观点是动态的观点,就是我们的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一定是动态的,今天解决这个问题,明天那个问题又出来了,就是一个阶段解决一个目标、解决一个任务就够了,绝不可能说今年干完三年或者十年不管它了,为什么有专业人员动态维护呢?跟交通一样,一会堵一会不堵,信息系统也一样,永远在动态的过程之间,所以别想太简单。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一个观点,才能够使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在一种正常的环境下发展,不要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虽然今天我们信息化建设突然得到这么多关注,但是我们自己要冷静。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机构的信息化阶段,是每个机构编小软件满足自己的需要。第二个阶段是业务系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在SARS以后建立很多垂直的业务系统。第三个阶段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正在筹划要建设的面向人群的信息系统阶段,这个阶段是区域卫生平台信息化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系统的问题、流程的问题、需求的问题,导致信息孤岛、理论研究薄弱、资源投入不足、人才短期等等。

卫生部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整体确定这么一个思路。第一个叫“打好三个基础”,首先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标准,要加强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制定统一的、适应各方面需求的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其次,国家电子病例基本架构,根据居民健康在适合我国中西医特点的电子病例基本内容和

应用规范。第二个叫“建好三个平台”。它的目的是要提升现有各个实际面向老百姓服务系统的能力或者效率或者提升它资源整合的能力。业务系统有这么多,要达到共享共赢的局面。

近来年,卫生部为医疗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专家制定了国家的标准规范、建设方案等。2009年5月15日发布《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2009年5月11日又发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12月25日又发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平台信息技术解决方案》。12月16日卫生部发布《省部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指南》。2009年12月3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电子病例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在新医改的要求下完成了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

本文版权不限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摘要〕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较高,其贡献率甚至高于人力资本贡献率。但经济的长期增长并没有伴随公共卫生支出有太多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效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投资,改革卫生投资体制,调整宏观卫生政策,提高低收入阶层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使人们享受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

〔关键词〕 公共卫生支出;经济增长;贡献率

〔作者简介〕(耿嘉川,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 250100;苗俊峰,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预算司干部,北京 100820。)

一、相关研究

赵玉川通过对公共卫生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链条进行分析认为,该投入产出链条可归纳为:(1)卫生医疗活动是重要的社会分工;(2)卫生医疗投入是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内在隶属配置;(3)卫生医疗有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方面,从社会经济投入角度看,它吸纳了社会的劳动力和经济资源,拓展了社会生产链条,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看,它的社会经济作用呈现循序积累、勃发的态势,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服务,同时也增强了人力资源的健康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卫生医疗的投入产出是一种非线性关系,需要人们整个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包括卫生医疗管理等各种制度措施的辅助、配合。〔1〕在经济增长效应方面,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杜乐勋使用分布滞后模型对卫生总费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政府卫生事业投入对GDP的影响系数是2.5,他还将政府卫生投入与教育投入进行比较,认为政府教育事业投入对GDP的影响系数是1.26,卫生服务消费的投资乘数是17.8,卫生服务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并不比教育投资差,而且比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好。〔2〕王远林等利用1990年以来我国公共卫生投资的Pool数据,通过引入公共卫生投资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公共卫生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论为:(1)公共卫生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明确,东部、中部、西部人均公共卫生事业费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21、0.13和0.96;(2)公共卫生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出明显的“高-低-高”变化趋势。〔3〕

二、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1.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互有条件或功效的,体现了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性、依存性和经济增长对公共卫生支出的制约性、依存性(如图1所示)。合理、有效的公共卫生支出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也可以对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使用效率、公平性产生影响。

2.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品和外部性

首先,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公共品问题。如表1所示。按照我们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分类,预防服务、保健服务中包含较多的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而医疗服务中包含的公共品较少,更多的是私人产品。因此,包含较多公共品的卫生服务,如公共免疫计划、妇幼保健、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等,需要政府有较多的公共卫生投入支持,而对于特需医疗服务等私人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应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调节。

其次,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外部性问题。一方面,由于卫生服务市场负外部性的普遍存在,产出量违背了社会最佳需求量,需要政府通过扩大公共卫生支出弥补二者的缺口。另一方面,卫生服务市场还存在正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即人们通过消费卫生服务和产品,不仅自身健康状况获得改善,而且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点对低收入群体尤为明显。因此,政府有义务提供特定类型的公共卫生服务,并在特定的收入群体中进行分配,改善卫生服务和卫生设施的可及性,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获得正外部性。

3.公共卫生支出的直接产出

良好的居民健康状况是对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投入,经济增长以健康状况的改善为重要前提。相反,居民健康状况不良会通过多种机制和途径影响经济增长。首先,健康不良会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一方面,个人健康不良会致其收入下降、寿命缩短、心理负担加重等福利损失;另一方面,健康不良不仅会降低劳动者个体的生产力,同时也不利于他人维持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从而降低劳动者群体的生产力水平。其次,健康不良会妨碍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再次,健康不良会造成生产性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就业人口减少,消费性人口比例升高,社会总消费增加,从而降低社会总储蓄和资本投资比例,影响经济增长。反过来,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卫生支出水平、公共卫生政策、医学研究水平等都可以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

从广义角度分析,公共卫生支出是一个国家向公共卫生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如前所述,公共卫生支出的形式主要包括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本文考虑到现代社会中,政府日益成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这一准公共品的主体,同时也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故选用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作为公共卫生支出的代表变量,即用卫生事业费H衡量公共卫生支出。同时,检验公共卫生支出效果的经济总量指标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用资本形成总额的存量值K衡量历年资本规模①(注:资本存量数据采用何枫等人的计算方法整理计算获得,参见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载《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用年末从业人员数L衡量历年人力资本规模。在本文的分析中,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H、K和L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PI进行调整,PI以1980年为基期。为剔除异方差性,对变量GDP、H、K和L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nGDP、LnH、LnK和LnL。

本文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其他相关年鉴为补充。样本区间为1980-2003年,本文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为Eviews5.0。

(二)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未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的生产模型

去掉常数项,保留时间变量T,由LnGDP对LnK和LnL做回归,结果如下:

LnGDP

=0.030T + 0.652LnK + 0.179LnL(8)

(2.110)(3.076) (0.926)

AR(1)=1.259 (t=6.327)

AR(2)=-0.679 (t=-3.676)

R2=0.998 调整R2=0.997DW=2.064 F=1886.939

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R2和调整R2都达到了0.99以上,解释了95%以上实际GDP对数的变化情况,并且模型F值很大,说明我们所选择的变量整体上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除人力资本变量的系数外,其他系数都是显著的。①(注:根据计量经济学增加解释变量的标准,只要该变量系数的T值接近1,调整R2就会增加,从而可以把该变量引入模型中。)模型DW值显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上述结果还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对实际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影响。资本存量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652%;人力资本数量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179%。实际产出、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75%、9.08%和2.53%,进而可得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0.72%和4.65%。

2.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的生产函数模型

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后,同样去掉常数项,保留时间变量T,由LnGDP对LnK、LnL和LnH做回归,结果如下:

LnGDP=

0.033T + 0.521LnK +0.255LnL + 0.141LnH(9)

(2.677) (2.681) (1.495) (2.071)

AR(1)=1.247 (t=6.575)

AR(2)=-0.673 (t=-3.715)

R2=0.998 调整R2=0.998DW=2.045 F=1808.007

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R2和调整R2都达到了0.99以上,解释了95%以上实际GDP对数的变化情况,并且模型F值很大,说明我们所选择的变量整体上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除人力资本变量的系数外,其他系数都是显著的。模型DW值显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上述结果还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卫生事业费对实际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影响。资本存量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521%;人力资本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255%;卫生事业费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141%。卫生事业费的年均增长率为7.30%,我们可以计算出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卫生事业费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52%、6.55%和10.56%。

3.上述两个模型的比较分析

比较回归结果(8)式和(9)式可以发现,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后,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由0.652降为0.521,降幅为0.131;资本存量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0.72%降为48.52%,下降12.2个百分点。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由0.179增加到0.255,增幅为0.076;人力资本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65%上升为6.55%,增加1.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一方面,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引起了资本存量产出弹性系数和贡献率的下降,公共卫生支出对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具有较为明显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使得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上升,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大,表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具有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本效应。

究其原因,公共卫生支出对资本存量产出弹性系数的负面效应主要源自公共卫生支出大多用于医疗卫生、公共防疫等准公共品的生产与供给,具有明显的消费性支出性质,这和资本性支出有较强的替代性。在C-D生产函数中,这类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增加了,贡献率上升了,相应的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就会减少,贡献率也会下降。相反,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可以通过治疗疾病、预防传染病、增加劳动力的卫生防疫知识等多种渠道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市场参与率,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效率,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本效应。

4.进一步的分析

经检验,(9)式残差项不含有单位根,所以该方程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下面对公共卫生支出和人力资本效应做格兰杰检验。首先,我们对卫生事业费的对数值(LnH)与从业人员数的对数值(LnL)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原假设H0为“LnL不是LnH的格兰杰原因”时,得到的F统计量为0.002,相应的p统计量为0.998;在原假设H1为“LnH不是LnL的格兰杰原因”时,得到的F统计量为3.217,相应的p统计量为0.065。因此,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我们接受原假设H0,认为LnL不是LnH的格兰杰原因;拒绝原假设H1,认为LnH是LnL的格兰杰原因。可以认为,尽管公共卫生支出与人力资本之间的互馈效应并不明显,公共卫生支出对人力资本的数量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出较强的人力资本效应。

四、结论

1.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但经济的长期增长并没有伴随公共卫生支出有太多的增长。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注重经济增长对公共卫生支出的“反馈”,充分重视公共卫生投资,切实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水平。

2.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均较高。其中,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甚至高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可见,提高公共卫生支出水平,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3.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效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投资、改革卫生投资体制、调整宏观卫生政策、提高低收入阶层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不仅能够使人们享受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玉川.卫生医疗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浅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4,(5).

〔2〕杜乐勋,等.中国卫生总费用的计量经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英文版),2000,(3).

〔3〕王远林.公共卫生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4,(2).)

(责任编辑:谢 科)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办法范文第6篇

1 关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传统意义上的居民健康档案, 就是所谓的病案, 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符号、文字、图表等资料的总和, 其中包括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等。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运而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指对居民健康相关活动过程的电子信息化记录, 不仅有居民接受医疗服务全过程的所有记录, 还有居民接受保健服务, 计划免疫接种、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所有记录等。但是对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具体涵义界定,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工具, 二是电子病案的高级形式。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将居民的个人健康相关信息采集录入后, 将之传输、存贮于互联网服务器中, 以便能够随时随地地查看、检索、维护和统计个人健康信息, 从而为居民的疾病诊疗、健康风险评估, 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保健指导提供有效的基础信息, 最大程度地为居民个人健康提供帮助。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讲,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所包含的内容远远大于传统的健康档案, 这不仅包括医疗活动过程中患者的保健史和个人生活史, 还包括一个公民从出生之后, 终其一生所有的卫生保健信息记录。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

2 关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2009年4月26日, 我国新出台了新医改方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意见》提出, 要在今后3年加快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健全居民基础医疗服务体系, 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这些要求为我国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我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各自建设、各自开发的状态, 这对我国的医疗改革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可能由此导致医疗卫生信息成为一座座孤岛的状态, 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实现急救、计生和妇幼等系统在内的相互联系、数据共享的良好局面。再加之我国现行的医疗资源分配十分不合理, 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 由此导致农村医疗资源匮乏, 所以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 所谓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就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 是让规划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信息整合的载体和前提。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相关卫生机构的信息平台, 对于促进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是极为有益的。

3 如何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从目前来看, 我国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比如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软件实施费用、系统维护费用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目前很多地方都开始着手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但利用率却很低, 投入的资金在短期内难以回收, 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这些都使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很难有效推广, 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予以解决。

在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面, 需要注意一系列问题, 方可见到明显成效。

首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要具有不可分割性。一个区域内信息平台有且只能有一个HER系统, 如以市为最小单位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时, 全市居民的健康档案由市级信息平台统一采集、管理, 不能下设区或县级健康档案平台。省级平台负责省内各区域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 以及跨平台的业务协同, 综合分析、决策, 不负责省级健康档案的存储。

其次,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在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时, 要遵循卫生部发布的相关健康档案数据集及标准, 这样能够有效解决不同业务系统厂商间相互兼容性问题, 同时便于后续的平台扩展及平台间互联互通。

再次, 要弄清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性质, 不可与传统健康档案混为一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不是简单的病历数据的上收、存储和使用, 而是要发挥它的综合作用, 为居民的健康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 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归属方面, 要由市或区卫生局主导建设, 同时健康档案的所属权归卫生局所有。卫生局要负责健康档案的安全管理, 隐私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权责明确, 条理清晰。

总之, 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入手, 才可以见到明显的成效。另外,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要强调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样才能在危急及重要关头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摘要:自2010年卫生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以来, 如何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提升和促进社区卫生服务, 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探讨。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姚志洪.健康档案[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

[2] 吕晓华, 陈志远.国内外居民健康档案研究与实践[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3) [C].2009.

[3] 杜兆辉, 彭慧珍, 沈佳妮, 等.社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集的遴选实践与体会[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3) [C].2009.

[4] 俞华.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公民健康权利的重要载体, 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2) [C].2009.

[5] 成福春, 尹岭.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体系[A].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二) [C].2007.

上一篇:办公室禁止玩游戏通知范文下一篇:北京青年观后感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