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范文

2023-09-26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范文第1篇

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

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

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三、

1、课中反思: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①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③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

2、课后反思

①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下面谈谈对课后日记的反思: ②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同种生物”既包括幼体还包括成体的所有集合。

③记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字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做法显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④记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讲授“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时,学生经常混淆“S区和H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Stop”的意思是“运动”,可与“运动性失语症”联系,即S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为“运动性失语症”。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督促我们更加认真备课,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记再教设计:通过梳理与反思,特别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范文第2篇

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课堂语言,形成富有个性的课堂语言艺术。

一、生物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规范性

教师在教学中对定义、原理的表达要准确,在表达概念、定义、原理、结论、规律时,措辞严密精当,言简意赅,不能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不能随便使用“也许”“可能”等不确定性语言。生物学教师应成为生物学语言的专家,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是教学内容正确的重要保证,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如果教学中指鹿为马,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会误人子弟。

例如,有教师把动脉血说成干净血,把静脉血说成脏血,影响了概念的科学性;又如有的学生误认为“动脉血是含氧的血,静脉血是含二氧化碳的血。”教师就要加以纠正,明确指出:动脉血和静脉血都含氧和二氧化碳,只是含量不同,这样就保证了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在讲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时,教师要强调:同源染色体是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生物教师语言规范性还包括教师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避免语言重复,拖泥带水,避免使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生物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条理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论而有据、逻辑严密、分清因果关系,具有条理性。而不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令人生厌。如果教师的语序颠倒,逻辑混乱,学生听后就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很好地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条理性,要能够让学生摸准思路,能够让学生沿着几个连续性的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处。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符合教材的逻辑关系,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已知,求得未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深入钻研,细致分析,使思路井然有序,一堂课四十五分钟,老师在讲课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该说什么不说什么都要事先加以考虑,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这样才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进而使他们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

三、生物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节奏性

心理学实验表明:语速或语调突变之后的部分,均能引起听者的注意。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讲究韵律平仄、抑扬顿挫。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切忌平铺直叙的白开水式语言,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当遇到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时,教师语调升高,语速加快,达到高潮;当遇到学生心理上的“松弛点”时,教师也应变音变调,以调动学生的情绪。

教学时,教师要有节奏和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有时将语调拉长,如“什么是——光——合——作——用呢”?就是一个典型的使用节奏变化的例子。

四、生物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生动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化,创造较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形象、生动、风趣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静态为动态,化生疏为熟悉,能做到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又如教学《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我发现班上的女生比较活跃,男生正好相反。于是我说:“谁说女子不如男,看我班女同学发言多积极。难道举手回答问题也与性染色体有关?是不是女生因为多了一条X染色体,发言更积极了,还是因为男生有了一条Y染色体而显得更拘谨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五、生物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生物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具有启发性。教师在设计问题中必须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力求使学生学得生动、积极,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可以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等方式,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例如,教学代谢概述时,讲完“酶”概念后,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问学生:“酶在什么地方合成?”“具体地说,活细胞中哪个细胞器合成酶?”通过教师启发式的追问,培养学生跳跃式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六、生物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情感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饱含着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教学语言的感情交流性,使教学语言“言为心声、声情并茂”,体现出教师爱的精神力量和个人魅力,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功效。而富有情感性的课堂教学语言,学生听后往往会引起“共鸣”,进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也体现在教师运用期待、赏识、表扬和鼓励等言语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帮助学生成功。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更需要特殊关注和鼓励。激励性的言语就像催化剂,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也升华了师生的情感,充分绽放了情感的璀璨光芒。

语言是人际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一个博大精彩的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从平时每一节课做起,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热爱生物、喜欢生物,进而学好生物课程。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范文第3篇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古有云:亲其师, 信其道。因此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是一种愉快、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从心理的角度来说, 人们快乐平静的时候, 学习效率最高, 最容易产生创新的想法。因此, 教师必须坚持民主教学, 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信任、尊重、理解、宽容和关心每个学生, 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够放弃, 特别是贫困学生。对于贫困学生要有更多鼓励,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1) 教师应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每个学生 (包括名字、家庭、爱好、性格等等) , 但这对生物学教师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每个班级开设的生物课程课时较少, 教师授课班级又有很多, 但生物教师可以做到的话, 将会让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1]

2)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应该尊重。关注个体差异, 有勇气接受学生的质疑和挑战, 教师和学生可讨论, 辩论共同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能够得到拉近, 师生之间就成为一个学习的“个体”。

二、课堂要灵活激发学生兴趣

在心理学上, 兴趣是理解一些事情或人积极参与一个活动的某种意识形态, 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 会不自觉地关注它、靠近它、并且想要去研究它。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人们想要获得知识, 带有意向性的寻求真理的情感活动。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生物实验的效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教材当中很多实验都有相关操作,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展开这些实验,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理论。但有些教师认为大量的实验准备、难以控制的实验课堂都是一件“麻烦事”, 甚至会因安全隐患而尽可能避免实验, 或者告诉实验在黑板上, 这些种种都导致学生抑郁, 甚至怀疑这本书中描述的理论, 于是, 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自身学习经验来看, 大多数学生对实验都是非常感兴趣的, 所以教师要改善自己的心理。须知, 这样一个成功的改革不仅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也能让他们在失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的优化

不能够像传统教学一样仅凭教师讲授。新教材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发现探索和合作交流。但班级中必然有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基本电脑知识空白、缺乏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学生存在。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获得的资料和生物科技活动, 积极探索和构建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课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培养起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细致钻研教材

教材是学生达成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反映, 是最基本的材料, 也是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基本内容和线索。因此, 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 理解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 课程标准和教材不仅需要教师认真研究, 了解教学知识分度, 深度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掌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把握教材的重点, 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补充, 这些都是一名教师应该做好的事情。

此外,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也应该仔细比较新旧教材, 从这些变化当中了解到编者的意向。以此来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2]

四、优化教学过程

1) 认真备课。做好备课当然就要把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 比如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课堂当中的教学机智, 学生的思考思路, 课堂的灵活性等等, 要在备课当中做好准备, 最大限度地围绕着本节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2) 不断反思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艺术。教学基本功的扎实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灵活性有着充分的作用, 教师能够灵活把握课堂发展趋势和进展, 对于课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 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 让学生与自己产生配合, 形成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的真正效果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多少来进行评判, 而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究竟学到了多少进行评判。所谓“教学相长”, 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鼓励他们参与课堂, 不能够单是教师提问、教师回答、教师解题、教师探究, 这样的课堂根本没有意义, 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 做到人人都学, 人人都做得效果, 都参与到课堂中去, 如此一来, 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六、结束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短短的一节课当中体现出课程价值和课堂效率, 其实, 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通过对这些的不断思考和研究去发现这些策略。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意识, 明确每堂课的目标, 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展现它, 就能够让每一节课都充满着十足的感染力。

摘要:通过对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反思, 并根据多个优秀教师总结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 探究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从高中生物的有效性出发, 简要谈谈对于这种有效课堂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 周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13, (04) :83-84.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范文第4篇

高中语文组:刘冬兰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反思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小结,以鞭策自己更好地迎接新一学期的到来。

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

语文教学的脚踏实地还体现在日积月累的坚持性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凭小聪明就能学好的科目,必须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积累本,坚持积累,争取做到厚积薄发。积累还体现在课外阅读上,争取做到每天阅读一篇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0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

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师要把课堂40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的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重分析,轻感悟。

“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学《长亭送别》时,我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对这本文主题和离别情感的分析讲解上,结果整堂课上得索然无味,如果下次再教此课,我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频度感悟上,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联想到所学的有关别离的诗文进行对比学习,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

2、重应用,轻精神。

语文是鉴赏的,也是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适量地进行专题训练与辅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仅仅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准绳来进行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在教学《促织》篇时,我在完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字、词、句的重点教学后,然后又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补充了《捕蛇者说》,两篇课文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暴,同时给予广大劳苦大众同情,甚至发动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课本的内容。

另外,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文本内容的讲解,应重视知识的相关拓展和迁移训练,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新教师,我觉得听课非常重要,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听其他老师的课给了我受用不尽的知识和财富,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听课让我通过认识他人,审视自己,得到了改变和提高。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就像工厂加工的产品,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了一个教师教学行为的成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优劣。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针对语文学科,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观念仍未改变,认为听与不听一个样,考试即使考不了高分但也不会比别人差多少,带着兴趣学的学生并不多,学习观念的落后与偏颇导致学生阅读量太少,知识面太窄,基础知识相当匮乏,出现许多错别字、错用词语现象,一遇到仿写句子等题就束手无策,作文写作立意不新颖,主题不突出,内容太肤浅,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为老师应负一定的责任,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专业水准以及教学艺术,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范文第5篇

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

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

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三、

1、课中反思: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①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③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

2、课后反思

①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下面谈谈对课后日记的反思: ②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同种生物”既包括幼体还包括成体的所有集合。

③记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字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做法显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④记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讲授“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时,学生经常混淆“S区和H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Stop”的意思是“运动”,可与“运动性失语症”联系,即S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为“运动性失语症”。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督促我们更加认真备课,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记再教设计:通过梳理与反思,特别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范文第6篇

摘 要: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出最能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本文试探讨一下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师角色定位。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师;角色定位

高中生物新课程在延续以往生物教学的优势上,更加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更加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高中生物课的新教学理念为: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将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一、传统的生物教师角色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的生物教师角色是相对单一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作为教学的主体,主要的职能就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同时,教师也尽量避免有争议的问题,加上教师传统的权威性角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只能靠呆板、重复、死记硬背的方法完成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是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内容面向所有的学生,然后再用统一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师的角色要求

1.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新的生物课程从教学理念、目标、内容等多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改革,新课标的内容和实践是需要生物教师在现今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去实施和完善的,因此,生物教师必须及时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并立即采取行动,有目标、有意识地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尽量缩短与新课程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改革的要求。

2.深入解读教材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研读新教材,并不断更新给定的教材内容,使其逐漸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理论框架。在研读教材时,要着重研究教材的内涵和语言特色,力争将教材的思路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而实现课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例如,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漫画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设计一副题为“帮帮果农”的漫画,漫画的内容是:果园里的果树太高大,很多果实摘不到;有的果实还未成熟就掉下来了,太生的果实无人购买,太熟的又很快烂掉。色彩鲜明、内容生动的漫画会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冲击,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帮助果农,使学生在掌握植物激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挥创新能力

新课标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样对教师的创造能力提出要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和信任学生,主动地探索,勇敢地实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熏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学习“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理解和看法,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并不是关键,因为通过后面的学习学生自然会学到正确的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的自由民主、生物知识的丰富多彩,能对以后的生物课程学习产生持久的内在动力。

4.把握学科动态

生物学是一门知识体系较庞杂的学科,广大生物教师要学会用专业的视野去看待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趋势。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科研活动,改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指导,树立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获得学生的信赖和效仿。在实际教学中,要及时发现新旧教材的不同,并挖掘出没有改变的内容,以及新增的教学内容,这是作为生物教师的基本能力。

三、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师角色定位

1.做研究型教师

在实际教学中,生物教师应该将自己视为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中,用研究者的理念和眼光去审视及思考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定期的写实验日记,或不定期的写教学随笔,时刻用研究者的身份来约束自己,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教学的问题研究中,并不断探索出优化教学的方法,深入调查和研究学生的生长规律及个体差异,以保证教育教学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2.反思自身角色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自己,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能,进而实现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反思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教学前反思,通过教学前的反思,可以保证教学实践的质量,然后是教学中反思,主动、积极的教学过程反思,能够对教学起到同步监控的作用,使教学保持在高质量水平的开展,最后是教学后反思,该阶段的反思,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实现教学经验的理论化特征,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和总结能力。

3.利用开发课程

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课程资源,更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优良的课程资源。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不能仅把目光放在教科书上,而是要拓展课程资源的范围,目前比较适合利用的资源分为三种,首先是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像实验室、图书馆、标本室等;其次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像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最后是媒体课程资源,如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收集生物科学的资料,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新课改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勇于肩负起自己的重任,依照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加速和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上一篇:挂职干部锻炼鉴定材料范文下一篇:活动开展情况说明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