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体农耕文化范文

2024-03-03

农业综合体农耕文化范文第1篇

一、文化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初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怀远。”皆承其义,“文”“武”对举,文化即取“文治与教化”义。文化原义,在中国先秦时代混同于“文明”、“文学”。《说文解字》:“文,错画也。”有三层意义:一是由语言文字象征符号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是由伦理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义;三是美善德行之义。而“化”则是配合“文”而取“化成”之义。对文化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者专指文、史、哲,广义者则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论其结构,又主要表现在器物、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面。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类型特征、价值取向等受到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本文要讨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对其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大河大陆型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中国农业发生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汉晋以后,中国农耕区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农耕经济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农业经济几千年一直稳定发展没有中断过。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三、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务实精神。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中国文化的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作为农耕民族的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中华民族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2.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国民众安天乐土的生活情趣。农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他们追求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论语》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农耕民族反对敌对和冲突。同时,因农业生产常常受天时和地理的影响,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些都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民众爱和平、求和谐的理想。

3.持续性与延续力。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华夏人及以后的汉人,栖息于由大河灌溉的辽阔而肥沃的原野间,自结束流动性的渔猎生活,很早就从事定居农业。定居农业的优越性诱使他们对于土地产生一种特别执著的感情。他们这样赞美大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使汉民族养成一种“故土重迁”的习惯,所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除少数行商走贩和从事“宦游”的士子外,大多数汉人,尤其是农民,终身固着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没有极端严重的灾荒和战乱,一般是不愿脱离故土的。由于人员少有迁徙,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有限,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农村乡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这种可变性少的农耕经济,求延续、重稳定的特征,影响产生的中国文化就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延续力。《易传》所谓“可久可大”,《老子》所谓“天长地久”,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求“久”观念的典型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与延续力是十分明显的,从先秦诸子到汉代经学到唐代义疏到宋明理学,有着一条传统的横线延续。

4.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有着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因此,在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断繁衍生存,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促进两者之间经济文化互补和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另一方面农耕民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游牧民族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一切形成了古代中国不同区域文化格局,如秦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宋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多样化特点。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使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从纵的方面讲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从横的方面讲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从历史发展看,中国经济在三代时是原始协作式农业自然经济,秦汉至明清则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至近代始出现农业与工商业并存的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点。《易传·系辞下》提出“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儒道融合,这些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表现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5.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中国农业文化成熟较早,农业生产周期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周而复始衍化以及四时、四季循

环的现象,启示了中国文化中循环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政治生活中朝代的盛衰更迭,治乱分合的往复交替,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幻离合,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便是循环论的表现。在循环论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时间是悠久的、静定的,因而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使中国文化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6.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崇尚中庸。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着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承认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强调用缓和、和谐、适度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它是一种生存智慧,它把无过无不及的庸常之道作为天下的定理、正道,它要求人们凡事要适中、适度,不偏不倚,保持均衡。这种人生智慧,源自农耕经济的土壤。

农业综合体农耕文化范文第2篇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当代发展

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是以家庭为肌体的, 中国人民有着深刻的家庭伦理。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神圣的含义。它既是居住的地方, 也是个人奋斗的永久目标。家庭和宗族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农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封建的农村社会, 村里的成员从村里的土地关系中得到固定和不固定的劳务合作, 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 特别是在建房、灾害、收获、家庭内部的情况下, 他们经常互相帮助、互相应对。传统农业在投资和管理方法以及组织管理方面都与家庭密不可分。在全新的经济发展时代下, 传统农耕文化的弊端日益体现出来, 农村的振兴也面临着新的抉择, 农村的发展遇到了问题。

首先, 农耕文化受到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冲击, 城市的扩张使得农业耕地占用率不断提高, 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入城镇。大多数农民都不愿生活在农村, 甚至没有农耕经验, 许多农村地区变得空洞。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耕文化生存空间的侵蚀, 使得一部分农耕文明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

其次, 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新的问题, 很难找到传统农业技术、手工艺品和戏曲的继承者, 导致缺乏传统的农耕文化。在调查问卷“当前传统农耕文化继承面临的危机”调查中, 发现”没有人传下去, 特别是年轻人不想继承的情况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可见农耕文明的传承受到了威胁, 并且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必须经受住考验难度, 费时和低收入的考验, 并调查了“当地传承人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 44.44%的农民认为“并没有固定收入”, 这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一直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核心传承者, 并没有得到它应得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所以也就不难推测出, 如果没有新的传承者, 一些传统的农业技术和手工艺品可能会逐渐消失。

并且农耕文化的主体——农民也并没有强烈的保护农耕文化的意识, 提高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是保护农耕文明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 不同收入水平的小农户的调查, 人们了解到农村许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农耕文化。根据调查问卷, 只有6.94%的人对农耕文化的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大多数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概念很陌生。此外, 对于一些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 38.89%的农民认为并没有必要恢复它们, 虽然一些文化被保留并传下来, 但它没有多大意义;另有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继承和保护。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十分薄弱, 有些人不承认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缺乏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任务的紧迫性。

二、乡村振兴和农耕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 农耕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有利于乡村振兴步伐向前迈进, 比如说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思想, 在今天的农村建设中仍旧有指导性的作用, 广义的精耕细作归根结底, 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生产技术, 因此, 在未来一段时期, 中国人地关系的总趋势是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人类与土地关系的日益恶化使得精耕细作的集约型发展思想具有了指导性的意义。农村的管理更应该顺应国家的宏观需求, 将精耕细作的传统文化进行具有当代特色的弘扬。

其次, 传承传统的农耕文化有利于保护农村生物的多样性, 为乡村的振兴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 现代农业使用大量化学品, 如农药, 化学肥料, 杀虫剂和除草剂,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农作物病虫害的抵抗力, 还一味使用大剂量的农药对植物的生长形成干预, 最终形成了恶性的循环。大量化学药物的使用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威胁。由于在农村振兴的过程中摒弃了农耕文明中尊重自然的想法, 中国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一些农村污染水平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安全。为了治理和改善农村环境, 农耕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值得借鉴。传统农业注重生态的整体和协调, 利用生物之间的自然关系控制植物的生长, 不仅可以保护农村生物的多样性, 还有利于农村农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就物种而言, 农业通过种植保留了大量的植物资源, 与此同时, 农田及其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繁殖。

三、两者协同发展道路探究

首先, 在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对青少年灌输一部分农耕文化, 推动农村与城市学校进行相关的教学项目合作, 城乡合作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青年人生活在远离农业的环境中, 对传统的农耕文化知之甚少。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是我国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 青年人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义务。因此, 有必要将农耕文化纳入教学体系, 让农耕文化进入书本, 进入课堂, 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此外, 还必须关注青年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实际参与。一方面, 通过使用农业生产工具和材料, 可以加强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 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年轻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了使年轻人更容易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学校可以采用一部分经费与农村合作完成相关的教学活动, 关注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 不仅可以让城市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文化思想和健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而且可以唤起他们对农耕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其次,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建设, 在更深层次上, 我们应该了解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的价值, 了解农村居民传统时尚道德的积极健康本质属性。从这种理解中, 可以真正尊重农村和农民的道德和传统习俗, 并且有可能发现大量的积极因素。政府不能只把每年一次的“文化下乡”作为农村文化的发展形式, 它永远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和农民以自己的方式来发展自身文化的需求。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应当结合传统的农耕文化, 提升农民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 使得农村的文化建设成为农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

再次, 对于农耕文化中包含的传统美德进行大力弘扬, 有必要进一步发扬传统农耕文化中尊老爱幼、和谐友善的道德观点, 平等对待家人, 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容忍他人的缺点, 热情帮助他人、善待他人, 促进相互支持、睦邻友好, 建设和谐的新农村。保持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优良传统美德, 坚决抵制奢侈浪费和金钱崇拜思想, 培养良好健康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 提高文化素质。

最后, 针对贵州省的具体情况, 政府可以建设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 贵州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 因此, 有必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 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在农村旅游业的建设中可以突出农耕文明, 可以结合农村的自然条件来搭建一些休闲放松项目, 使得来休闲旅游的游客可以体验劳动的乐趣, 也可以放松身心, 还可以建设文化展示室, 恢复糯米, 水磨, 水车等农业机械, 介绍农业机械的历史和用途, 让游客参与农耕生活, 真实体验农耕文化。

四、小结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是长期生产实践和中国小农经济形成的结果。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面临着工农协调,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 我们需要从传统的农业文化中吸收有用的成分, 发挥其现代经济价值, 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

摘要:当代农村经济的振兴面临着经济效益发展和农耕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工业化发展的现代社会, 农业往往不能创造巨额的经济利益, 但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农业作为各个行业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不能在发展过程中丢失了千百年来积淀的农耕文化,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 应该力求在实现农村振兴的同时, 保护和发扬农耕文化, 新时期使得农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新发展, 是我们农村振兴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首先对传统的农耕文化内涵和其在当代的发展情况进行探究,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村振兴和农耕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终提出了两者协同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耕文化,同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邓文钱, 阮清.从新视角看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 (2) :24-27.

上一篇:那些记忆深处的花朵范文下一篇:女性必知的养生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