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五下第六单元教案范文

2023-09-23

pep五下第六单元教案范文第1篇

单元教材分析: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原义务教材是作为选学内容,考虑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特点和作用。 教学的目标:

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汁图所反应的情况;

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汁图所反应的情况; 教学过程

题:统计

上课时间

日 教学设计

备注 活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投影出示主题图)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呢?

2、数据收集和整理:请一名学生做主持人,统计全班最喜欢的

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 活动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哪些有用信息? 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订正。 活动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那些合理化建议。

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你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各项支出金额。 活动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请同学们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作用。

pep五下第六单元教案范文第2篇

一、教材内容分析:

“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单元,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四篇课文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着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这种安排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也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另外,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无不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造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组要求认识的生字19个,会写42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鼓励学生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

3、会利用字典、词典,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4、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科学思想的启迪。

5、在阅读中有自己的体会和疑问,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时间安排:

《太阳》 2课时 《月球之谜》 2课时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 2课时 《果园机器人》 2课时 《语文园地五》 2课时

21 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能够直观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展板一块及生字词卡片。

3.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激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从学生展示资料中的新奇点、趣味点入手,或教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想一想: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初读感知,练习读正确流利:

1.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注意“氏”读shì ,不读sì ;“兽”读shîu ,不读sîu ;“殖”读zhí ,不读zí ;“蔬”读shū ,不读sū ;“较”读jiào ,不读jiǎo 。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小组练读课文。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接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a.太阳有哪些特点,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特点的?b.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和地球关系的? 2.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关系非常密切这两个方面来写的。

学习写太阳特点的部分,领悟表达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据学生回答进行鼓励,进入下一个环节)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3.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4.汇报交流。

a.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教师板书:列数字。

b.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的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假设事例来说明的方法,让学生动手算出太阳的中心温度是一千八百万度。 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1.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2.通过开展师生、生生朗读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太阳的特点及恰当的说明方法。

指导学习本课生字:

1、“抵”,不要少写一点;“氏”,不要多写一点;“兽”,下面是“口”不要写成“曰”或“田”。

2、抄写生词

3、抄写词语:差不多、抵得上、摄氏、庄稼、野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绳、比较、预防。

第 二 课 时

导入新课:

1.导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4~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句子。 自读自悟:

1.认真阅读第4~8自然段,同桌互相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及生活实际,再想想对这句话的理解。 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不必考虑发言内容是否符合课文叙述顺序;可以用课文中语句,也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指导有感情朗读。

a.自己读,练习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b.多种形式的比赛朗读,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实践活动:

各小组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阳和月亮的图文资料精选一部分,贴到展示板上,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设计、美化展板,拟定专题题目(如“日月同辉”“神秘的星球”等)。

22 月球之谜

课前准备:

1、 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 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 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 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____________。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 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 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 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

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一定束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4、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老师出示宽带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 建立联系 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24 果园机器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上网查询并下载智能机器人的图文资料及课文插图。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观机器人表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板书:果园机器人)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活。 自读自悟:

1、打开课本,认真朗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默读课文。

3、找出文中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想。

小组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全班交流: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如:

A、机器人的样子设计可爱合理:它的外表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各个部位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它的电子眼能够发现浓密枝叶后的每一个成熟的水果;胳膊可随意弯曲旋转伸缩,手上戴有手套,不会将水果抓伤;它的脚能够依据地势保持平衡。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

感悟积累:

1、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

3、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

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五、教师总结:

pep五下第六单元教案范文第3篇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2篇讲读课文和2篇阅读课文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组成。两篇讲读课文是《挑山工》、《跳水》,阅读课文是《鲁本的秘密》、《走独木桥》以及语文实践活动6。

二、简单的教学设想

《挑山工》学生们对于挑山工了解不多,但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下抓住重点语句的体会语言文字,一定体会到挑山工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攀登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要达到目标就要踏踏实实、永不停步地去努力。

在组织集体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确实以朗读文本,最大程度地以朗读代问、代讲、代议,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在朗读中体会、表达,在朗读中积累和发展语言,在朗读中提高语感能力,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真正把指导学文的过程变成指导朗读的过程。

教学理念:

1.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使学生自始至终能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自己发现、自己获得。

2.教师为主导。教师带领学生读得更深,体会得更细,悟到得更多,发现得更快,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得通过读或写表现出来。

3.语文本体观。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可偏废,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同时在精神与情感上获得满足。

《跳 水》

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很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鲁本的秘密》

在学文前尽可能地、最大程度地变教师提问与牵拉,为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随后,在集中引导学生筛选疑问、梳理疑问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主要疑难为目标,顺学而教,指导学生凭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自己解决问题。

pep五下第六单元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1.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试图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

2.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关物体的冷热的事实材料,整理、研究这些材料。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

中。引导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有关冷热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经历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材料准备:每组只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水槽、热水、冷水、小塑料袋(每组两个)、皮筋或线绳、天平或自制小秤。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冷热不同的水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教学内容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四.小结教学媒体一壶热水,一壶冷水,几只杯子.小塑料袋,红墨水,冷水和热水教学媒体气球皮,试管,小秤,皮筋或线绳.教师行为.引入:今天感觉教室外边冷还是热?.准备.好热水与冷水.给热水分类4.整理平时发生烫伤的场合,怎样避免烫伤?1.冷水和热水除了冷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能换一种方法来教师行为研究吗?.提出目标.: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在这节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行为1.学生到教室外体验一下.2.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先猜后摸摸两种水.3.用一瓶热水和一壶冷水倒出版商杯冷热不同的水.描述和触摸4杯水的感受,联系课本开水和冰水的插图给水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学生互相说说,.反馈.1.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看看有什么发现?把装冷水学生行为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把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又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以上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自己互相讨论,.实验..把装满冷水的试管用气球皮蒙上,.并用皮筋扎紧,.放入热水中.发现了什么?放到热水中,.又发现了什么?教学思路1.初步感受冷热的变化.2.强调冷热是用触觉感受..具体感受惹热水热的的程度和冷水冷的程度.4.应用到实际..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冷水与热水的其他不同.教学思路点.对水的体积的变化的观察,认识到热水上浮的原因。学生互相说说。

教学反思

热胀冷缩(第一教时)

天凝镇中心小学俞再华

教学目标: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观察认识多种液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理解体积的变化可反应出物体的冷热。知道一些水的热胀冷缩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启发寻找探究方法。

材料准备:

分组实验: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胶塞、红墨水(或用插细塑料管的青霉素瓶代)小水槽、暖瓶(内装热水)另备水酒精食油醋等易分辨的液体。

演示实验:试管、水、酒精灯、铁架台、气球皮,橡皮筋、插管饮料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一、引入热胀冷缩的现象。⒈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或问题?为什么没开就溢出来了?(重在争论增减和水面、体积等变化)观察思考讨论:水为什么没开就溢出来了?提供感知,产生认知失衡,激发思维、争论。培养探求欲望。

⒉举证:试管装水用橡皮蒙紧,放入冷水或热水中。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看清了吗?能想法让大家每个人看清楚吗?初步观察感知热胀冷缩的现象,讨论思考如何改进实验。给学生空间,尝试进行探究思考、学习。

二、实验观察水在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⒈提供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红墨水。⒈认识器材,说说你准备怎样用老师的器材做实验?明确实验要求,正确组装实验器材。自主探究掌握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⒉为什么要加红水?想一想:用一根细玻璃管有什么好处?

⒉提供热水,进行水的热胀实验⒈每个组来一人,领一杯热水。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⒉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⒊提供冷水,进行水的冷缩实验⒈每个组来一人,领一杯冷水。

⒉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⒊说说装水的平底烧瓶放进冷热水中有什么不同的?填空:水有____的性质。什么条件下水体积膨胀?什么条件下水体积缩小?进行实验总结。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三、水的体积变化反应水的温度变化。趣味问答:(有条件可以配图)⒈由于太忙,⒉老师做好实验,⒊平底烧瓶放在实验室讲台上好几天没动有位同⒋学天天来看发现细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早晨下降,⒌中午又上

升了,⒍天天如此。这位同⒎学想了好久才明白。你知道吗?⒏二个好朋友相约一起放风筝,⒐各带了满满的一瓶开水,⒑口渴时打开一看,⒈一瓶是满满的,⒉一瓶少了很多,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⒋小明家来了很多客人,⒌可高兴了,⒍忙放了满满一壶自来水,⒎准备⒏烧水给客人泡茶,⒐可妈妈要小明倒掉一些水,、小明纳闷了,⒈这又是为什么学生思考相互讨论,深

入理解水的热胀冷缩与生活实践相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其它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提供酒精、食油、醋、等易分辨的液体,利用水的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验证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⒈水能热胀冷缩,⒉酒精、食油、醋、等液体,⒊也能热胀冷缩吗其它液体呢?⒋小组讨论,⒌你们准备⒍选择什么液体进行验证?⒎分领材料,⒏分组实验。学生讨论、猜想、实验验证。尽量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猜想验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总结。说说你今天提出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固体、气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热胀冷缩(第二教时)

天凝镇中心小学俞再华

教学目标:

继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之后,观察探究气体固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现象培养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知道一些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空气和铜等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启发寻找探究方法。

材料准备:

分组实验:平底烧瓶(建议使用以上)、橡胶塞红墨水细玻璃管(或用口径相当的小气球封口代)小水槽;

自制固体教具(参阅未尾自制方法)和酒精灯、火柴。

演示实验:固体线胀仪、酒精灯、火柴、小水槽。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一、引入新课。出示空平底烧瓶等。上节课我们用它做了什么实验?知道了什么?复习回顾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以旧引新,为知识正向迁移准备,也为学生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方法上奠定基础。

现在空瓶里装着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能想个法让大家每个人看清楚空气会不会热胀冷缩?回忆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方法,尝试改进实验。

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做?需要解决几个新问题?空气会向四下里流动,流走怎么了办?无色无味看不见怎么办?

二、实验观察空气在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⒈提供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红墨水滴瓶。(或平底烧瓶和小气球)进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⒈认识器材,说说你准备怎样用老师的器材做实验?明确实验要求,正确组装实验器材。自主探究掌握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⒉为什么要用小气球封住平底烧瓶的中?

⒈你准备怎样让空气受热受冷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⒉你现在能独立做实验,来观察空气会不会热胀冷缩了?

⒊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⒉提供空气热胀冷缩的生活实例与应用。⒈夏天,停在太阳下的摩托车轮胎突然爆裂,这是为什么?⒉冬天,打足气的篮球,为什么第二天又瘪了?⒊乒乓球踩扁了,你有什么办法?认识思考生活中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发展学生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观察固体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趣味过度:(有条件可以配图)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钢轨,是一根连一根的焊接在一起的。结果,到了炎热的夏天就变得七歪八扭,左右弯曲,甚至还会朝上拱起;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钢轨竟冻裂成几段。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猜想?根据相关信息思考猜想:钢轨会不什么热胀冷缩?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对周围信息作出正确判断,获取知识的意识。

你能证明吗?

用线胀仪演示,铜球会热胀冷缩。说说到了什么?说明什么?进行固体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想不想自己也来试一试?演示自制教具,说明要点与酒精灯的用法,分组实验。

想一想:水泥中面为什么要用切割机切成一段段的?为什么新拉的电线很松很松

五、总结,说说哪些物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又有什么猜想?准备怎样去研究?

自制教具:(原文转录)

自制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一向被列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以下现象:①由于铜球体积较大,所以在铜球加热时所需时间较长,②在铜球加热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制约了学生探究心理的发展。为此我们改进了实验的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用直径为长为的护套线,剥去一端塑料护套,长约,把铜丝按玻璃弹子大小围成一个圆,扎紧固定,圆与塑料护套距离。学生做实验时可先用铜环套一套玻璃弹珠(通不过),在洒精灯上加热铜铜环受热膨胀铜环再套一下玻璃弹珠(通过),这样的实验装置教师制作方便,学生能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兴趣高,缩短的实验所需的时间,实验效果好。

浙江省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

朱卫东

××年月日

温度和温度计

嘉善县大云镇中心学校吴斌杰

一、教学目标

⒈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

⒉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同学的研讨发现温度计的构造,尝试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⒊通过比较发现温度计的设计原理。

⒋在比较中发现正确读、写摄氏温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难点: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三、材料准备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红色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干湿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温度计模型。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⒈引入。⒉观察几种温度计。⒊了解温度计的原理。⒋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⒌摄氏温度的读和写。⒍课外延伸。实物实物投影片或课件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再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引出课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出示一种温度计,提示学生: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构成。分发一种温度计,提示学生: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大家的观察结果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再一次仔细观察来解决你们的不同意见。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的个)”,提示学生:这个问题你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讨论: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分发几种不同的温度计,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出个题目考考你:“℃”,你会读吗?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摄氏度”怎么写?“零下摄氏度”怎么写?观察温度计上的液面,每人各自记下自己观察到的读数。交流一下: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会不同呢?出示三种从不同角度看温度计的图片让学生选择认为正确的一种并说说理由。小组讨论概括正确认读温度计的方法。回家找个温度计,尝试测量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带来交流。猜测。思考,验证。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学生交流。通过再次观察解决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再观察。学生实验,观察。学生讨论。学生观察,交流。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试读。学生回忆。写一写。读一读。学生观察,记录。学生思考,交流。学生选择,说理由。学生讨论概括。学生课外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活动。通过猜测冷热和验证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作一次强化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温度计的兴趣。重视学生对温度的读写感受。引发学生对不同认读结果的思考。及时给予必要的材料辅助。将活动引向课外,为下一次活动作准备。

测量物体的温度

嘉善县大云镇中心学校吴斌杰

一、教学目标

⒈经历测量液体(水)、气体(空气)、固体(沙子)的温度的过程。

⒉在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⒊尝试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分工和合作,尝试小组内相互评价。

⒋通过阅读引起学生对温度测量的深度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测量空气时的耐心等待。开水的测量。

三、材料准备

选择供学生练习测定气温的场地。

小组用:温度计只、开水、热水、温水、冷水,各种装水的器皿。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⒈引入。⒉测量水的温度。⒊测量空气的温度。⒋测量沙子的温度。⒌阅读材料,课外延伸。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各种温度计,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尝试测量了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说一说:你在测量时得到爸爸妈妈的哪些帮助?这节课我们继续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空气和沙子的温度。下面我们分别来测量四种温度不同的水。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测量的数据更准确一些呢?出示“测量水温的方法”提示学生,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哪些地方应该值得注意?要求学生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开始测量。教师密切关注学生测量开水,引导学生注意安全。水的温度会测量了。空气的温度会不会测量呢?猜测一下:测量空气和测量水会有什么不同?我们每个小组要测量个地点的温度,你们准备怎么分工呢?讨论一下。分组测量,记录。交流数据:有什么发现?沙子与液体的水、气体的空气不同。我们怎样测量沙子的温度泥?可能会遇到哪些新情况?小组讨论一下。按讨论的方法尝试测量沙子的温度,记录下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样改进测量的方法?再测量。再交流:什么地方改进了?和测量水、测量空气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用的温度数据”和“测量人体温度的体温记”,想一想:能像我们今天那样去测量这些温度吗?在测量这些温度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哪一项测量我可以课外去做来验证一下?课外查一查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及时了解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况,给予高度有关注,保持学生兴趣的持久。学生回忆课前的测量活动情况。学生阅读并讨论注意的地方。学生测量,记录数据。学生猜测。学生讨论分工。学生测量,交流,讨论。学生讨论。学生尝试测量。记录。交流,讨论。再测量。再交流。学生猜测,讨论。查阅有关资料。课外开展活动。引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同时复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特别注意有危险的测量活动应事前考虑周到。尝试讨论分工,学习分式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引导学生对数据的关注和分析。教育学生尝试前作一些必要的估计。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即使错了,也可以通过改进再尝试,再改进,再,再尝试。重要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敢于通过细致的思考加以改进。学生课外不断地开展研究活动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pep五下第六单元教案范文第5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

cuī mián cán sānɡ zhuānɡ shì shuài lǐnɡ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应 冠 圈 塞

三、请用“——”画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运河之中,装满乃桶的船只在舒缓平隐地行使。 ( )( )( )

四、我会选。

跑 竖

1、男孩子( )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 )跟头,( )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2、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 )一瓜架,让那些瓜藤( )上棚架,( )上屋檐。

五、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

)前屋后

(

)肥体壮

默默无(

)

成群(

)队

辽阔无(

)

此起(

)落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独特的( ) ( )地欣赏 微弱的( ) 迷人的( ) ( )地歌唱 ( )的原野

七、按要求写句子。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写一句拟人句)

2、人们进入梦乡。(扩写句子)

3、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修改病句)

八、用线将左右两边相关联的句子连起来。

昼出耘田夜绩麻 悠然见南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 青草池塘处处蛙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黄梅时节家家雨 村庄儿女各当家

采菊东篱下 春江水暖鸭先知

pep五下第六单元教案范文第6篇

授课时间: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②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③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③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类比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呢?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来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

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锥形瓶中产生浓厚的白烟,发出黄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气球先胀大,后变小。天平仍保持平衡。

结论:参加反应的白磷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实验

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天平仍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

结论: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铜与硫酸亚铁质量之和。

一、 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

2.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3.质量守恒可理解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五个不变”在宏观上有: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②化学反应

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

在微观上有:①原子的种类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不变; ③原子本身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即:①物质的种类改变(宏观)

②分子的种类改变(微观) “两个可能变” ①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②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课堂练习】

1.教材93页的讨论

1、

2、3 2.课后练习

1、2题 【作业布置】

教材96页第

3、第4题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课时

二、 化学方程式 1.概念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

① 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其反应条件; ② 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O2 它表示了:a.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① 读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 读出这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化学方程式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它所提供的信息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课堂练习】

1.学生思考并回答94页的讨论

1、

2、3题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第1题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授课时间: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②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并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觉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并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1.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有哪些? 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哪些? 新课讲授:

一、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

根据客观事实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并用一横线相连。 2.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添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

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物用“↓”,并将将短线改为等号。

例题:写出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写 P + O2 — P2O5 2.配 4P + 5O2 — 2P2O5 点燃

3.标 4P + 5O2 = 2P2O5 【课堂练习】

1.请写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 铁在氧气中燃烧 ②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③ 在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2.长跑以后,人往往会觉得双腿发酸,那是因为活动过程中产生了乳酸(C3H6O3),休息一段时间后,人便会恢复原状,原因是乳酸和人体内的氧气的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作业布置】

教材99页第1—5题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课时

一、旧知复习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哪些步骤? 2.怎样配平化学方程式?

二、第一至第五单元的化学方程式汇总 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P6) 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15) CO2+Ca(OH)2=CaCO3+H2O 3.锌与稀盐酸反应(P20) Zn+2HCl=ZnCl2+H2↑

4.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P20、P92) Na2CO3+2HCl=2NaCl+H2O+CO2↑

5.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P22) 2NaOH+CuSO4=Na2SO4+Cu(OH)2↓

6.红磷(或白磷)在氧气(或在空气)中燃烧(P27) 4P + 5O2 =2P2O5

7.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P34) S+O2=SO2

8.木炭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P34) C+O2=CO2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P35) 3Fe+2O2=Fe3O4

10.过氧化氢溶液在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制氧气(P37) 2H2O2=2H2O+O2↑

1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时制氧气(P38) 2KClO3=2KCl+3O2↑

1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P38) 2KMnO4=K2MnO4+MnO2+ O2↑ 13.电解水(P47) 2H2O=2H2↑+ O2↑ 14.点燃氢气(P66) 2H2 + O2=2H2O 15.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P91) Fe+CuSO4=FeSO4+Cu 16.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P92) 2Mg+O2=2MgO 【课堂练习】

将第1—5单元的16个化学方程式各抄两遍。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授课时间: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②掌握正确规范的解题格式。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

②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认识到化学反应定量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觉生活和生产实践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②通过解题格式的规范性要求,树立严谨的科学习惯和作风。 【教学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

训练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第二课时:已知生成物,求反应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例题1.加热分解6克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质量为x, 2KMnO4=K2MnO4 + MnO2 + O2↑ 316

6g x 316/32 = 6g/x x=0.6g 答:可以制得氧气0.6g。

(教师强调)解此类题的解题步骤:

32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要带着单位进行计算,但设问时,未知数后面不要带单位;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

练习:实验室电解72g水,问能得到多少克氧气?同时还能得到氢气多少克? 作业布置:教材102页第4题

第二课时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题:工业上高温煅烧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CaO + CO2↑ 100 56 x 10t 100/56 = x/10t x=18t 答:需要碳酸钙18。

练习:

1、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加热制得氧气。现需要制得氧气9.6g,问需氯酸钾多少克?

2、实验室利用电解水来制得氢气。现需要制氢气2g,问需要电解多少克?同时还能得到多少克氧气?

作业布置:教材102页第

5、第6题。 1-5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授课时间: 第 课时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

2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8、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

29、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2KClO3 K2MnO4 + MnO2 + O2↑

2KCl + 3O2↑

Cu + H2O

10、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2MgO Fe3O

42H2O 2P2O5 SO

2CO2

2H2↑ + O2↑

2H2O + O2↑

1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12、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1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14、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1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2H2↑+ O2↑

上一篇:11年总结及12年计划范文下一篇: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