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中国馆范文

2024-04-18

世园会中国馆范文第1篇

说西安,道西安, 西安今年办世园会。 说世园,道世园, 离不开花草和蓝天。 说话草,到蓝天,

西安古城不简单,不简单。

道白:有啥不简单? 西安北,黄土塬, 风又大来沙又坚, 西安人,志在天, 不怕风来不惧艰, 浐灞水,流不断。

浐灞三角建世园,建世园。

西安人,敢承担, 团结一心办世园。 有口号,响彻天,

板《说西安,道西安》

天人长安在人间,

创意自然美名传,美名传。

道白:还有啥呀? 听我慢慢道来: 主会址,广运潭, 唐朝就把贸易办, 吉祥物,花长安, 引领时尚回自然。 别髙耗,迎低碳,

绿色生活舞翩跹,舞翩跹。

这边走,那边看, 五颜六色花鲜艳, 左边拐,右边看, 各国美景看不完, 有挪威,有瑞典,

还有日本美利坚,美利坚。

长安塔,高入天, 又添一景给西安, 广运门,创意馆, 更把西安智慧显, 佟掌柜,给代言,

西安形象世界传,世界传。

道白:佟掌柜是谁?

就是武林外传,我的神哪!

千句话,说不完, 希望大家逛世园, 讲文明,懂礼貌, 遵守纪律有风范, 见老外,换语言,

世园会中国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安世园会,大师园,设计分析

1. 引子

2011年4月28日开幕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除了规模和主题的创新之外,最与众不同,也是最值得专业观众期待的是设立了往届都没有过的大师园。大师园不代表任何国家和地区,也不代表任何企业,只代表设计大师本人对设计的态度与理解,正是基于这一点,使大师园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和其它的展园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大师园的解读以及对世园会整体理念及其它展园的思考,会发现本届世园会向我们传达了非常明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态度。

2. 特色鲜明的大师园

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园林设计大师为西安世园会留下了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九个展园。通观这些展园,我们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2.1 充满天真、童趣与想象力

在九个大师园中,最受青少年和孩子们欢迎的应该数迷宫园、大挖掘园、植物学家花园和万桥园了。在Martha Schwartz1设计的迷宫园中,看着一群群追逐嬉戏的少男少女、孩子及其父母们,我在想,各式各样的迷宫,我们见了不少,有绿篱修剪的,有矮墙砌筑的,为何少见这样天真和欢乐的场景?或许,是因为大师多了一份孩子般的天真和童趣,才使得她的作品具有类似的性格;或许是因为之字形的平面形态和带有西方建筑色彩的拱券门(其实也像中国的窑洞门)在中式的青砖的衬托下显得既新鲜神秘而又似曾相识,再配以茵茵的杨柳作顶、单面透射的玻璃做镜壁,从而带给人们十分复杂和有趣的心理暗示和感受(图01-1)。

Martin Cano2的大挖掘园则是真正具有孩子般想象力的作品,整个园子就是一个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巨大的喇叭,从地底下发出世界各地的声音。也可以说,该园是一件有趣的大地艺术作品(图01-2)。

植物学家花园3中那类似中国传统砖瓦窑的构筑给城里的孩子带来了新鲜感。成年人可能觉得圆形构筑物内的圆形道路看不懂、没意思,小孩子则把同样的圆圈路当作跑道,在反复的奔跑着、嬉笑着,他们还把一颗颗的石子放入空心砖墙的孔里,活像一颗颗储存的植物的种子(图02-1)。万桥园4起起伏伏、时开时合的流线空间则给孩子们带来了因看不到出口、找不到方向而不停前进探索的乐趣(图02-2)。

2.2 哲理意味浓厚

在小小的展园中展示深刻的人生哲理是大师园的第二个重要特点。

设计师在万桥园中将一条竹林中绵延不绝的蜿蜒小路比喻成人生的过程,它深入茫茫自然(竹林)中,恍如一座迷宫,时而登上桥顶,远眺风景,视野开阔,时而步入低谷,举目四处,一片迷茫,不知身在何方(图02-2)。设计师通过这种隐喻的手法,讲述人生崎岖不平的历程,鼓励人们不要因暂时的低谷而迷茫,要勇于攀登生活中的一座座高耸的桥梁,从而看到更美的风光。

迷宫园其实也具有非常强的哲理意味。只有不从原路返回走到迷宫的出口通道的人们才会惊奇地发现,在行走迷宫的过程中看到的两侧的镜壁居然是单向透明的,“镜子”前洋洋自得的人们的各种神态都被镜子另一侧的人观察得一清二楚,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图01-1)。这是不是和我们生活中的某些现实很相似呢。

2.3 咫尺空间、写意山水

大师园的第三个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写意风格,尤其以四盒园、山水园、山之迷径园以及黄土园为甚。

四盒园5是唯一的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做为一个中国人,设计师没有照搬传统的园林形式,而是巧妙地以四个不同的盒子(空间)串联成一个四季的轮回,里面空间变化丰富、视角变化多样,层次感较强。既有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借鉴与发展,又体现出了一种现代和简约的风格,是对传统园林的写意表达。虽然看不到一种具体的传统园林的要素,但参观者能够感受到展园充斥着强烈的中国精神元素。(图03-1)

作为外国设计师,在写意园林的故乡展现出来写意园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Catherine Mosbach6设计的山水·中国地图园试图以中国山水画的形式来展现一幅立体的、自然的中国地图。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现场的尺度、使用材料以及游人的视角等问题,使人很难感受到中国地图的形态(图03-2)。Benedetta Tagliabue7设计的山之迷径花园同样灵感来自中国的山水画,只是表达形式不同。她用各种彩色砾石来描绘展园的地面,有点近似油画的手法,人踩在上面具有不同的脚感。通过藤编篱笆来围合展园空间,抽象地表达身处自然山径的体验。该园在设计手法上更多的是用一种写意的材料来代替一种实体的形态,与中国园林在精神层面的写意有较大的区别(图04-1)。类似的写意手法还运用到了Stig L Andersson8设计的黄土园中了,只不过写意的材料由彩色砾石和竹藤换成了陕西的黄土(图04-2)。

2.4 材料的本土化和生态化

设计材料的本土化和生态化是几乎所有大师园的共同特点。在这一点上,大师们的观点是相通的。在大师园中,使用得最多的本土材料有青砖、青瓦、黄瓦、砾石、陶砖、粗砂、竹条、藤条等。这些材料,既用来铺地,又用来砌筑。用来铺地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用来砌筑时,则体现了地方风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水·中国地图园,采用了废弃的混凝土碎块作为铺地材料,既废物利用又生态环保。(图03-2)

3. 观大师园所思

大师园的特点是鲜明的、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奇特的、留给人的回味也是无穷的,那么,除了到此一游的体验之后,有没有什么值得人思考的东西呢?我想,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注意。

3.1 设计选题的多元化

九个大师园,九种不同类型的选题:有体现人生哲理和生命之路的万桥园,有观察人在没有尽头的绿色森林里人们最原始最真实的表现的迷宫园,有反映人与自然同在的山之迷径花园,有表现中国稀有植物的植物学家花园,有表达永恒与瞬间再度融合的通道园,有聆听世界另一端声音的大挖掘园,有试图以中国山水展现现代园林艺术的山水园,有表现中国陕西黄土文化的黄土园,还有四盒园这样的具有写意空间和诗意的花园。

分析大师们的设计选题,我们发现,就像他们的作品一样,没有规律可循,没有套路可依,表达的都是设计师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目前我常见的主题都是“世界之窗”性质的微缩园。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在多元的信息交织、多元价值观共存的时代里,设计师如果没有多元的思想和主题,实在是一种悲哀。设计师固然有责任,但我们的行业环境和设计师的话语权过弱可能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3.2 设计手法的隐化

我们常用的手法有对比、和谐、对称、均衡、层次、呼应、延续、简洁、独特、色调、隐喻等等。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刻意的去表现他们所谓的设计手法,往往弄巧成拙,将一个不错的设计表现得人工味十足。通观大师园的设计,大师们在作品中传达的往往是作品的内涵,注重作品与人心灵的沟通,手法反而变成了次要的东西了,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没有手法,如万桥园,感觉就是随心所欲的设计,要说有,可能算是一种隐喻吧。

3.3 造园材料的创新运用

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人手中会呈现出绝然不同的效果。通过世园会尤其是大师园的参观,设计师们应该思考和重视造园材料的创新用法这个问题了。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归纳大师园里对材料的创新运用方法。

首先是旧材新用。对传统的、常见的材料采取新的运用方式,从而取得特定的效果。如常见的布瓦,主要是一种屋顶防雨材料,后来在园林中运用到花窗和铺地上;在植物学家花园中,设计师用瓦来砌筑圆形构筑物,形成特殊的外观肌理。山之迷径园中用各种色彩的石头干摆来做铺装,模拟油画般的效果,以及黄土园中以黄土为主要造园材料等都是新的用法(图04)。

其次是他材我用。将园林行业中不太用而在建筑等行业中常用的材料引入到园林设计中,算是一种“他材我用”。这种用法往往能够给人特别的惊喜。例如迷宫园中采用单面透射玻璃来做镜壁,营造出了一种神秘和令人惊讶的空间和视觉效果。类似的材料在一些表现高科技的造园中用得比较多,比如光导纤维(图05)、可控制透明玻璃等。

第三是废材新用;将人们认为是废弃物的材料加以重新利用,具有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在山水园中,将废弃混凝土打成均匀的小块,铺在园子里,具有较好的透水性,效果也很特殊。既生态环保又体现了创新精神(图03-2)。

除此之外,大师园里对竹藤以及砖材的运用也很有独到之处,值得研究。

4. 结语

世园会中国馆范文第3篇

说西安,道西安, 西安今年办世园会。 说世园,道世园, 离不开花草和蓝天。 说话草,到蓝天,

西安古城不简单,不简单。

道白:有啥不简单? 西安北,黄土塬, 风又大来沙又坚, 西安人,志在天, 不怕风来不惧艰, 浐灞水,流不断。

浐灞三角建世园,建世园。

西安人,敢承担, 团结一心办世园。 有口号,响彻天,

板《说西安,道西安》

天人长安在人间,

创意自然美名传,美名传。

道白:还有啥呀? 听我慢慢道来: 主会址,广运潭, 唐朝就把贸易办, 吉祥物,花长安, 引领时尚回自然。 别髙耗,迎低碳,

绿色生活舞翩跹,舞翩跹。

这边走,那边看, 五颜六色花鲜艳, 左边拐,右边看, 各国美景看不完, 有挪威,有瑞典,

还有日本美利坚,美利坚。

长安塔,高入天, 又添一景给西安, 广运门,创意馆, 更把西安智慧显, 佟掌柜,给代言,

西安形象世界传,世界传。

道白:佟掌柜是谁?

就是武林外传,我的神哪!

千句话,说不完, 希望大家逛世园, 讲文明,懂礼貌, 遵守纪律有风范, 见老外,换语言,

世园会中国馆范文第4篇

开始天公很作美。清晨天气阴沉,温度适宜,让人神清气爽。

上午六点半出发。我们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乘坐大巴上路,经福银高速,过绕城高速北段。一路上说说笑笑,上午八点即到。

道路整洁,沿路两旁,全是花草树木,处处皆是风景。停车场很多,入口也很多。我们把车停在广运门一个停车场,这是世园会的团队入口。一见“广运门”三字,有同事译道“广通运输”,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我们刚下车,就有很多黄牛党上来推销门票,还有盖了章的护照,均价格不菲,但无人问津。据说九点半才能进馆,加之还要等黄陵公司的同事,于是我们暂做自由活动。到九点,他们来了,见到了一些以前在我们彬县实习过并跟我们拜师学艺的“徒弟”,很是亲切,攀谈了许久。至九点半,由总公司工作人员发放门票。由于参观的人很多,人员不易集中,所以公司很周到的考虑不集体用餐,每人发200元的现金,自己解决问题。

排队,进场。人真多,比我想象的多多了,简直是人山人海。过安检,我的打火机被没收了,有同事用来削水果的“胡子王”也被缴了,还有同事的包里、腰上有钥匙等金属制品,都被检查出来。真可谓,一波三折啊!

然后过桥,这时老天爷不好好表现了,日头出来了,有点热。我们步行经长安花谷到创意馆时发现排队的人真是太多了,形成了一条长龙,只见首不见尾。没办法,天气开始变的很热,没人愿意排队,我们只能继续前行。

经过椰风水岸时,游世园进入入高潮期。我们一起的十几个人上了两只竹筏,泛舟江上,体会到了南人水边生活的惬意。期间,两只竹筏靠近嬉戏、打水仗,后来遇见靠近我们的小船就用水攻之,好不有趣!

至正午时分,酷热难当,加之游览的人太多,大家的已经没什么参观热情了。再也没人拍照,此次游世园转入低潮期。

开始逛日本馆和斯里兰卡馆。我们很快逛完了日本馆,有点失望,里面没有日本人;斯里兰卡馆是小两层,全是游人、商家。所有的外国馆都没外国人,更没外国的园艺展览,全是卖小纪念品的,这是知情的志愿者说的。名不副实,没有国际化参与,这也是此次世园会的硬伤之一。

又沿路而行,一路经过秦岭园、浣溪沙舞台、豪景创意园至塑沙区。众人再也无力前行,加之意见不一,这时也三三两两的分开了。我浑身是汗,长时间不怎么运动脚走的生疼,就相约几个同事开始返回。

最后我们全体参观人员在下午五点钟集合完毕,驱车返回结束了此次世园之行。

世园会中国馆范文第5篇

世界园艺博览会 (以下简称“世园会”) 是由国际园艺花卉行业组织———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AIPH) 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展会。世园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承办的全球性科学技术成就展览活动, 是一项历史悠久并有较大影响的非交易性博览会。其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 使每个参展国家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宣传自己, 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所以, 世园会被誉为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1)

随着国家关系的延深和公共外交的发展, 世园会也逐渐被赋予了外交功能, 成为城市公共外交的工具。迄今为止, 中国已经举办过“1999年中国昆明世园会”、“2006年中国沈阳世园会”、“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和“2011年西安世园会”。并将举办“2013年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2014年青岛世园会”、“2016年唐山世园会”和“2019年北京延庆世园会”。21世纪第二个十年, 共有五届世园会在中国举办, 实属罕见。世园会不仅是一场国际博览会, 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现城市形象的绝佳机遇。

2009年在西班牙萨拉哥萨的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第61届会员大会上, 青岛市成功获得2014年世园会主办权。预计到时将有100余个境内外国家、省市和机构参展, 参观人数将超过1200万人次。这将是青岛市继举办2008年奥帆赛之后, 规格最高、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国际性盛会, 将进一步提升青岛市的国际社会影响力。

2 青岛“世园外交”的时代环境

2.1 全球化进程中外交次国家主体的兴起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以城市为代表的次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日渐活跃。次国家政府将参与一国的对外政策决策过程, 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低级政治领域, 并加强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存在。 (2) 美国学者詹姆斯·罗西瑙认为, 当今世界已同时出现了分散化和一体化两种趋势。与传统国家作为一体化趋势的主要推动者相对应, 次国家行为体成为分散化趋势的主要推动者。两者相互作用, 逐渐演化成了私人事务世界、地区事务世界、全球事务世界等三种不同的世界。这些不同的世界将以国家为中心或以国家之外的多个中心作为划分依据, 形成世界政治的“两枝结构”。 (3) “两枝世界理论”将城市作为次国家行为体, 为城市外交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此后, 平行外交论、多层外交论、地区国家论等都从不同侧面论证了城市参与外交活动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可行性。这意味着, 以国家为主体、以城市等次国家行为体为主要参与者的外交新格局将逐渐成为一国处理国际事务的主流形态。

2.2“政治锦标赛”模式下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外交诉求

90年代以后,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中央政府部分“下放”权力, 地方政府自主性加强, 地方经济日趋繁荣。各地地方政府的对外交往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地方经济外交、友好城市交往等理论纷纷涌现, 地方政府对外交往研究逐渐兴起。目前, 我国已有上海、广东、天津、温州等城市成立公共外交协会, 努力搭建推进城市外交事业的平台, 促进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由于中央对地方采取的行政发包的管理体系和鼓励竞争的“政治锦标赛”激励制度, 城市的经济职能越来越受到来自地方利益集团的重视, 强调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这使得地方政府认识到, 一方面中央政府无法全力服务各地的国际利益, 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彼此之间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所以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外交和提升城市形象, 为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升“软实力”、建造“凤凰巢”, 以便充分利用全球化所蕴含的宝贵机遇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十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热衷于申请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原因。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 青岛经济的繁荣得益于地方政府对外交往活动。为了大力吸引日资、韩资企业来青岛落户, 1995年青岛市市长带领二百多人的访问团来到汉城, 向韩国各界宣传青岛。 (4) 据不完全统计, 至2002年, 青岛实有外商投资企业5346家。仅2002年就有2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23个项目。 (5) 城市外交, 助推了青岛经济的发展。

3 青岛“世园外交”对城市形象的提升

近几十年以来, 各国都积极争办世园会,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主办国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国际市场, 发展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 寻求更大发展;二是可以扩大国际交往, 提高主办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三是可以开阔眼界, 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 拓展本国的创造途径;四是带动、促进主办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五是可以借举办世园会的商业机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各国在举办世园会期间, 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世园外交”。所谓“世园外交”, 广义上而言是指国际行为主体围绕世园会而开展的各类外交活动的总和。在本文特指青岛市政府围绕2014年世园会的举办而展开的相关外交活动。“世园外交”对青岛城市形象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3.1 展现青岛国际化文明都市形象

第一, 促进青岛对外经济的交往。促进青岛对外经济交往对一个试图建立国际大都市城市来说, 世园外交开展的一切活动均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根本目的。青岛市政府为青岛经济的发展, 积极利用国内各地的资源, 努力挖掘国际资源, 通过国际合作以促进本地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 通过谋求国际经济利益来推动青岛经济的发展。

第二, 促进青岛文化的传播。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尽管中国各地文化特征不同, 但地方政府都热衷于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与现代西方文明在青岛交流碰撞, 孕育出独特的青岛文化现象。古代青岛, 是传统文化重地, 近代又成为新儒学研究中心, 德国人卫礼贤在青岛设立礼贤书院及尊孔文社, 请西方哲学家与中国大儒探讨儒家思想, 从新的视角研究儒家思想。青岛以世园会的举办为契机, 开展城市外交, 有利于构建正面的城市形象, 为青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第三, 促进青岛科技交流与合作。在中国, 各城市相继提出建立国际大都市或区域大都市计划后, 积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城市科技外交在以科技论发展的时代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第四, 提升青岛国际知名度。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取决于其拥有的经济基础、政治优势和科技水平等等因素, 但不能忽视城市知名度的重要作用。城市知名度的基础是城市的综合实力, 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青岛借助世园会开展外交, 有利于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和提升城市知名度;通过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会为青岛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 以经济外交推动城市的知名度。

世园会在为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成功塑造了城市形象, 扩大了城市的国际影响, 并对引发投资高潮、带动产业发展、拉动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建设体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2 青岛“世园外交”助推国家外交

2009年7月, 胡锦涛主席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明确提出, 要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 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这成为近年来中国外交的新增长点。 (6) 如今, “公共外交已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围绕主办重大国际活动而展开的公共外交, 08奥运外交和10世博外交便是典型的例子。青岛市在总结08奥运外交经验的基础上, 将青岛14世园外交推向新的高潮, 使之上升到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外交宝贵财富。

从公共外交的角度看, 让世界了解中国和增加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是2014世园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世园会期间, 青岛的城市外交将会通过多种形式在政府与民间, 双边与多边, 正式与非正式的多层次、多领域、多主题的交流与互动中展开。将会拓展公共外交渠道, 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和地位, 展现国家的软实力及自信和包容的大国智慧, 表达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同时, 2014青岛世园会也是我国向全世界展示国家形象拉近与其他国家民众之间距离的绝好时机, 是我国集中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舞台。通过动员全社会参与, 全民的国际化意识普遍提高, 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迅速成长, 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与世界互动积累了经验, 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

青岛积极开展城市外交不仅有利于青岛市的长期发展, 同时也利于国家总体外交的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青岛市形成了政府外交、政党外交、议会外交、公众外交、城市外交等多种外交形式并举的局面, 青岛市的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层次看, 它强调城市外交必须要自觉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 要主动与以中央政府作为主渠道的总体外交保持高度一致性, 从而形成国家的外交合力。青岛的城市外交从根本上为促进中国总体外交的发展而努力。特别在国家间关系不明朗的情况下, 青岛市通过友好城市桥梁开展友好城市交流与合作利于中国与另一国的关系向着友好关系发展。

3.3 国家形象展示的窗口

2014青岛世园会的展期长达半年, 以其特有的持续性和广泛性对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亦是向世界更全面地展示中国的重要窗口。青岛借助世园会积极开展城市外交, 将继续深化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参与国际事务, 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青岛城市外交的开展主张通过平等的、友好的、坦诚的对话与协商, 增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 以达成交流与合作;主张通过平等互利的合作, 谋求各方最大的共同利益, 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力求减少城市间交往过程中的分歧和不同, 努力扩大双方的共识。青岛在中国“和谐外交”的战略理念下, 坚定不移地为发展青岛城市可持续发展, 也对当今的国际局势、全球问题、人类命运和理想目标做正确的基本判断和价值追求, 对国际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另外, 世园会能够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和提升。因参展国不受地域的限制, 不受国体的影响, 给各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渠道和良机。

目前, 我国的城市外交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但已有城市将发展外交事业纳入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中。青岛在申园、备园、办园的过程中, 青岛市地方外事应积极配合中央总体外交部署, 并融入国家总体外交。2014年世园会是对青岛市地方外事工作的一次大动员、大检验, 青岛市应以此为契机, 在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的同时, 充分发挥地方外事的作用, 打造中国国家形象展示的“靓丽”窗口。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以城市为代表的次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日渐活跃, 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城市外交活动。青岛市获得2014年“世园会”的主办权, 这是青岛市继举办2008年奥帆赛之后, 规格最高、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国际性盛会, 同时亦是青岛市开展城市外交活动的难得机遇。本文以青岛世园会为例, 浅析“世园外交”对城市形象提升的效应。

关键词:世园会,城市外交,世园外交,城市形象,青岛

参考文献

[1]杨亚洲, 徐婷, 陈研新.沈阳世园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1) .

[2]朱玉明, 尹清忠.城市形象提升的理论与实践——以济南市为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4 (04) .

世园会中国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交通组织规划,园内交通组织,园外交通组织,内外衔接的交通组织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自4月25日开幕,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自然创造”为理念,设有中华园、国际园、绿业园、专类园等114个展园,预计参观人数1200万人次;于同年10月25日闭幕,历时184天,吸引了5大洲的37个国家、1个国际组织和港澳台以及中国国内所有省级行政区参展,同类大型活动中首次实现了“五洲聚会、中华团圆”,共吸引海内外游客四百余万,其中主题馆、植物馆、园艺文化中心等展示性场馆累计接待游客约900万人次。交通组织规划是世园会成功举办的关键环节,鉴于此,从园外交通组织、园内交通组织、内外衔接交通组织方案几方面展开总结评述,以期对其它类似的大型活动及后世园会时代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供借鉴。

1 青岛世园会交通组织规划的背景基础

2014年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点位于青岛百果山森林公园(青岛市李沧区东部),世园会总体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两轴十二园”,两轴分别为南北向的“鲜花大道轴”(花轴)和东西向的“林荫大道轴”(树轴),十二园中的主要部分为红区的中华园,橙区的花艺园,黄区的草纲园,绿区的童梦园,青区的科学园,蓝区的绿业园,紫区的国际园等片区。根据相关调研统计,世园会周边现状路网密度仅为2.33公里/平方公里,南北向干道缺乏,东西向干道分布不均匀,南北两端密集,中间稀疏,且缺乏快速对外通道大型活动交通系统应急管理方案;青岛市现状公交场站已基本饱和,世园会新增公交车辆需通过新增公交场站解决[1]。世园会客流通常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具有不确定性,而轨道交通难以在世园会期间投入使用,只能依赖地面公交来承担大规模客流,如何践行“生态世园、绿色交通”的出行理念、优化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结构、以有效的交通供给满足日常客流与世园客流的叠加所产生的交通总需求、助益于青岛城市交通朝着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在当时对于青岛世园会的交通组织规划具有相当大的挑战。

2 青岛世园会园外交通组织方案

2014青岛世园会园外交通组织主要是行车交通的组织,不同于奥帆赛期间基于交通分离的交通组织规划方式[3],总体上世园会外部交通采取的是“交通管控+集约化运输主导”相结合的交通组织模式,以使城市路网容量尽可能满足世园会机动化的交通需求。

2.1 交通管控方案

2014青岛世园会交通管控的具体方案主要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为交通管制区,该区域内可通行公交、大巴、出租车、VIP车辆,但禁止小汽车驶入,且管制区内的常住人口驾车时需持证进出;主要分布在宾川路—金水路—滨海公路—天水路和园区北部边界围成的区域,总面积8平方公里。第二圈层为交通缓冲区,该区域内设置大型P+R社会停车场,允许各种车辆通行,但对重要道路和交叉口交通状况实行监控,适时进行干预;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路—枣山路—滨河西路—东一路—涧西路—天水路—滨海公路—金水路—宾川路一天水路围成的区域,总面积为30.5平方公里。第三圈层为交通引导区,该区域主要是通过标志标牌等交通引导标志引导世园交通,主要分布在城市内主要通行路径上、重要对外公路出入口、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内(如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

2.2 集约化运输主导方案

2014青岛世园会集约化运输主导方案的主要措施是在增设公交专用道的基础上,新开通一系列世园会临时公交线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公交线路网络(世园会周边现状公交线路共计15条,对其中部分线路末端进行延伸,使之直达世园会),以及开通与对外交通枢纽相衔接的一系列世园旅游专线、摆渡线路等,从而构筑方便、快捷、大容量的公共交通保障体系(详见表1~表4)。

此外,还开通了一条由流亭国际机场经青银高速直达世园会的机场巴士,线路全长26公里;采用机场至世园会直达的运行方式,由流亭国际机场候机楼旅客到达出口,经青银高速、东李广水路出口、赤水路、宜川路、广水路、毛杨路至“P公交3”停车场;客流平峰期安排4辆华泰康迪(现代中巴),高峰期安排6辆华泰康迪(现代中巴);采用定点发车,平峰期1小时一班,高峰期半小时一班。

总体而言,青岛世园会园外交通方案主要在于行车交通的组织,世园会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鉴证了交通管控方案及集约化运输主导方案的有效性与适用性,但在高峰时段发车间隔、首末车时间、行车路线及相互接续等方面总体运力供给滞后于交通需求,未能有效实现交通分流以避免世园客流与通勤客流的叠加。

很多大型的国际性展览活动、赛事等会在主办城市新建一系列的固定基础设施,也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青岛世园会筹备期间,开通运营了被视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的青岛北站,在衔接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地铁线路目前尚未开通运营,对于青岛组团式城市布局的交通规划与组织主要采取的地面公共交通运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组团间(主要是其它市区到世园会主会场间的通行)的运输效率;后世园会时代还需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轨道交通线)及海滨城市水上交通资源(如轮渡)及海底隧道公交车的运营改善,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的首末车时间、接续方式、发车间隔等运营组织方案。

3 青岛世园会园内交通组织方案

青岛世园会园内交通方案在于行人交通组织,具体方案主要以步行和电瓶车为主。由于世园场地开阔,大多时段园内交通总体比较顺畅。青岛世园会基于人因工程原则从色彩的应用、安全标志、说明标志、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设计[4],但园内交通引导性、方位性的标志标识比较粗糙含糊,容易引起参观行人的绕行甚至迷路。

引导性标识主要用于识别、了解行进路线与目的地的方向,具有将使用者引导至目的地的功能,大多以线条、线标、箭头指标等方式呈现,对环境中的序列性及连续性作引导。方位性标识主要指示区域内事物方位与目前所在地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整体概况,大多以平面图或地图的方式呈现。未来后世园会时代,需要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世园会参观游客的行人交通流特性,应用行人寻路认知理论、环境心理学、认知图式等更为科学合理设置世博园内各展园间的引导性标识和方向性标识等交通语言系统,构建世园会内部的行人动线导向标识引导系统,提高行人在各展园间的走行效率。

4 青岛世园会内外衔接交通组织方案

青岛世园会内外衔接交通的组织主要在于世园会外围的停车场布设与管理,服务于出租车、公共汽车及社会车辆的停放及实现引导游客的P+R换乘,以形成有效地交通缓冲区为主要目标,世园会周边主要布置了公交停车场(六个)、旅游大巴停车场(六个)、出租车蓄车区(两个)、停车换乘停车场(十六个)和出入口集散广场,未设自行车停车场。世园会停车换乘系统中或可分为永久性的换乘枢纽和临时性的换乘设施,在未来后世园会时代永久性的换乘枢纽需与大容量的快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如轨道交通)以及周边城市土地利用开发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停车换乘系统具体规划设计的细节上可进一步参考上海世博停车场相关规划设计方案[5][6]。

5 结束语

本文总体上属于对青岛世园会交通组织方案定性的评述,定量的评价还需更为详实的相关统计数据,以提供优化的交通组织方案。比较有借鉴意义的“上海世博会”城市交通方案主要目标策略定位为“转、平、散”,转——引导个体交通转向公共交通到达世博园区;平——通过对各种世博节目进行合理地时间安排,以避免和城市交通高峰冲突;散——希望人流像水一样渗透出去和渗透进来,而不要像攫开一个口子一样集中冲过来[7]。每一个大型的国际赛事活动或展会对于主办城市的交通组织都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如在交通科技方面可进一步开发应用智能交通P+R停车诱导系统及可变车道系统,有效实现交通信息技术与交通管控技术的整合、交通信息服务技术与综合交通运行管控技术的整合、交通集散组织及实时监控诱导等[8]。

参考文献

[1]王田田.2014年青岛世园会客流需求分析及保障对策研究[C],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3,11:1-10.

[2]张嘉敏.青岛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分析与策略建议[J],城市公共交通,2014,8:32-35.

[3]王昕.青岛奥帆赛期间交通组织规划研究[J],综合运输,2007,8:57-59.

[4]王春源,人因工程在青岛世园会的应用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8):53-57.

[5]傅盈.上海世博停车场规划设计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9,5:7-9.

[6]肖滨.2010年上海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措施总结与后世博长效机制的思考[J],道路交通,2011,10(10):1-5.

[7]杨东援.“上海世博会”城市交通方案[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1):19-21.

上一篇:三严三实讲话范文下一篇:实用英语句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