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生物教学论文范文

2023-12-12

课堂评价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 精心设计生物教学课题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生物教学课题的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如高中生物(必修1)的《分子与细胞》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的事例”教学课题的导入,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入手:在密封一层玻璃纸的长颈漏斗里注入蔗糖溶液,将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里的液面上升了。然后用纱布代替玻璃纸,让学生仔细观察,液面是否上升了,再将蔗糖溶液换成清水,液面将会怎样变化呢?

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导人生物教学课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后面的生物演示实验格外有兴趣,同时也真正理解了细胞确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的原理,这样使生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在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中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就会做到事半功倍之效。

2 设计好生物课堂提问内容,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也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切入点。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针对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处于不断的积极思维状态。这样的启发式教学,以主动启发,步步引入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被提问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问题,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中,还要避免成绩较差的学生因回答不出难题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要及时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产生的“思维火花”,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内在动力。

3 认真设计生物学实验的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的生物教案都是要求教师按照生物教科书上给定的操作程序和药品种类进行实验。在高一开设的生物实验选修课中,教师可以试行改变方法,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实验技能,自主地设计生物实验报告,设计实验操作程序,预见实验的操作结果。如学生在自制泡菜的实验中,很多学生过去很少知晓或没有接触,在进行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程序,使他们感受到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无法体验到的生活乐趣。在生物实验选修课中,实验专题的选择多数也是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些生物实验既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 教学设计时应注重生物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生物学。在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生物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生物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生物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内心萌发出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比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紧密联系当今社会生活中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以及工业化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从生物学的角度用最、科学、经济的方法加以探讨。让学生提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切实感到学好生物学对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现实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将来研究更高层次的生物学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从课题的精心导入,提问方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实验教学的创新这几个方面人手,注重生物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更高地提高课堂效益。

课堂评价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为例,论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从个人价值准则、社会价值取向和国家价值目标三个层面的课堂渗透教育进行阐述,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生物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同形式的契合,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生物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设疑思考、生生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习得生物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为例,探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教材中“人物事迹”为突破点,融入正确的个人价值准则教育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自行阅读课本,让他们充分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史,尤其要仔细阅读拉马克和达尔文两位科学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接着,进行问题式教学:1.拉马克为什么会质疑神创论并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拉马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进行了持久且仔细的观察和统计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体现了拉马克作为一名博物学家的敬业。敬业,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待自身职业的一种态度和精神。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坚守本职、为人民服务、为社會服务、为国家服务等都充分体现了崇高的职业精神。拉马克正是坚持这种不畏困难、久经磨炼的敬业精神,最终为世界人民对生物进化的重新认识打开了新的窗户。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极大地挑战了神创论,生物学能否彻底地从神学的包围中脱离出来,走进科学大道?这体现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自由和学术的进步。3.拉马克、达尔文等科学家的出现以及他们对待科学的态度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氛围和个人价值准则?科学家们的出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民主,科学家们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则体现他们的敬业和诚信。民主是人民幸福美满生活的政治保障,是世界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追求。民主的国家更有利于像拉马克、达尔文这样伟大的博物学家的出现。诚信,指诚实和守信。诚实耕耘、信守诺言,是每一位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社会代代传承的道德传统。科学发现需要具有诚信品质的科学家作为推手,拉马克、达尔文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与他们具有诚信的品质密不可分。4.否定了神创论最主要体现了人类哪方面的进步?主要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文明,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方面。它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精髓沉淀所在,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否定神创论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伟大体现。5.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进化论?他们给予高度评价,体现了当时政治家、博物学家们之间的亲近和睦、友善相处。友善,是一种愉悦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照顾、互相温暖、和睦相处。

教师借助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仿佛置身于生物进化论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独立思考、搜集证据和用事实说话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家、博物学家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畏困难和兼容并包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根据不同问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以教材中“思考与讨论”为突破点,融入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教育

教师引导学生依次回答教材里“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如表1):1.使世界人民认识到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所以生命现象是有统一性的。为什么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其实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漫长的进化而来的—— 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平等(生命观念)。平等,指的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引申为世界万物有生命者皆平等,人类应尊重其他生命形式,彼此都有生存、发展、进化的权利。2.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体现了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可教育学生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爱国,如何通过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爱国,是个人对祖国深厚情感的真挚表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等都是爱国的真实表现。富强,含义为国富民强,它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严复、梁启超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国及如何爱国,通过共同努力使国家富强就是我们爱国的最好表现。3.译文:科学旨在发现事实,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价值观。言外之意是:即使科学事实不支持神创论,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的信仰—— 体现了人们有信仰自由的权利,也体现了社会的和谐。自由,指的是人的思想自由、生存自由和发展自由,它是人类社会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信仰自由,是人的思想自由的最大体现,但自由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以遵纪守法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在这个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史和生命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使学生明白,富强、民主的国家才能屹立于强国之林,人民才会有幸福感、自豪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科学真理和宗教信仰并不冲突,信仰是自由的,这也正是我们祖国56个民族之间能够和睦相处、文明交流、友善对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以教材中“生物学概念”为突破点,融入正确的国家价值目标教育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进化并不是一件独立事件。例如,教材中提到世界上有细长花矩的兰花,那就必然会有细长口器的昆虫为它传粉,不然这种兰花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又如,地球原始大气成分中是不含氧气的,所以地球上早期出现的生物生活在无氧环境当中,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随后得助于太阳,地球上出现了光合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之后便出现了适应有氧环境的需氧生物(科学探究)。可见,进化是关联事件,不同物种之间,如食蚁兽和蚂蚁;不同生物与环境之间,如绿色植物与大气,它们互为影响、互为发展,这便是共同进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正是因为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才会有今天缤纷绚丽的世界,所以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人类与环境和谐了、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了,才能谈得上共同进化、共同发展。

和谐,指的是和睦协调。和为贵,谐为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它是促进国家富强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便是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完美引证和最好印证。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我国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水杉、珙桐和桫椤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现存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及危机性,引导学生要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近年来,全國各地时有发生偷盗猎杀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猎杀濒危野生动物的现象,然而我国是文明法治大国,法治严明。法治,指的是依据法律、法规治理国家和社会。它是社会实现长治久安的强有力保证,也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正因如此,一切偷猎贼都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完善的法律和公正的审判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这里的公正,指的是社会公平和正义,它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是社会价值的取向所在,更是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行动起来,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去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这也是爱国、爱家、爱自己的表现(社会责任)。具有美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综上所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课主要利用教材当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充分发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德育作用,以问题为纽带,通过学生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以求知者的身份投入学习,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基本概念模型,培养学生分析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和诚信、敬业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结合教材内容,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避免本末倒置,把握好学科内容和德育内容的比例,力求达成学科教学和德育的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赵秋梅,杨才纬.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17(31).

[2]李燕.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使用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2教学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

(责编 罗汝君)

课堂评价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关于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逐渐成为很多一线生物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认真解决好教学与教材的关系,做好备课工作,而且还需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营造练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于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提出一些想法和意见,以期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目标;想法

近年来,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不断被从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师所关注,其主要的内涵就是以最少的时间、教学资源投入,让生物课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而且还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于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结合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提出一些想法,以期能够有效的推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实践和发展。

一、知己知彼,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想顺利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应该做到知己知彼,充分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不同阶段、不同成绩的学生都要有所了解,然后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尤其需要帮助后进生提升学习成绩,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对于教学任务、教材等相关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准备,不仅要明确每次授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而且还需要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对于那些学生已经熟悉、了解的内容可以几句简单带过,而那些學生感到困难的知识点,教师不仅要精讲和细讲,而且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开展有效的探究,这样比较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建设。

二、营造氛围,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对于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扬民主、平等的精神,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和讨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后进生的表达需求,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激发其学习的动力,这样就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从而为教学探讨和交流,提供有效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注意给予学生适当的舞台,让学生将学习心得和体会,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对于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通过营造积极、轻松以及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讨和思维活力,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合理策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利用小组合作以及情境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高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高中生物课堂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小组,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而且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等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于所学问题获得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对于“减数分裂”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自己制作相关视频或是从网络资源中选用合适的视频内容,帮助学生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形象、直观的了解每个时期的染色体以及DNA的变化情况,这样相对于以往依靠教师的一只粉笔、一张嘴所取得的效果会显得更好,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其中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实验探究,才能促进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的实验操作水平,而且也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和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就能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课前做好相关的实验研究,有效掌握实验的过程、原理以及相关操作技巧。然后,在日常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从而让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明确DNA具有转化作用,正是噬菌体DNA指导并完成子代噬菌体的形成。同时,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可以通过对于这些知识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这样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五、巧妙用语,加强高效课堂的趣味性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使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比较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生物细胞的讲解过程可以将细胞比作计算机,而细胞核就是计算机的CPU,而细胞器就是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细胞膜就是计算机的外壳。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日常容易接触到的动植物作为实验教学的材料,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使用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或是常用语开展教学,这样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关于无性生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用一句常用语“无心插柳柳成荫”,来表述植物的生长结构特点,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生物教师不仅需要做好备课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还需要合理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采用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丽雪.浅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79-80.

[2]冉春学.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1):135-136.

[3]庄业花.注重高中生物高效教学 探索生物教学新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48.

[4]刘云平.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之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5(6):188.

[5]冯红强.试论如何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14):102-103.

[6]陈素珍.浅谈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3(20):26.

课堂评价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通过探究、思考达到交流与合作,获得新知识,提升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科学处理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循规蹈矩地“教教材”。本文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为例,探讨通过巧用教材,达到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与重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4章第3节的内容,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意义等知识点。若按照教材章节的编排顺序固然可行,但我认为将细胞膜的相关知识割裂开来,会使学生对“蛋白质的分泌过程”及“生物膜系统”的学习造成较大难度,且显得平铺直叙,呆板教条,不能很好地调动和集中全体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所以,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将教材中的第4章内容提前到第3章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之后,集中处理细胞膜的相关问题。因为教材对这块内容的编写本身就是一个细胞膜的研究史,从膜成分的提取、鉴定,到举证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再借助电镜等手段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那么,细胞膜这样的结构和特点是怎样完成对进出物质的选择性呢?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引入本节的学习内容。可见,经过教材内容顺序的重新调整,不仅使学生对细胞膜的学习有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同时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亲历细胞膜的研究过程,体会其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使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巧用教材P70中的“问题探讨”,层层设问,刨根问底,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设问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跨过脂双层?什么分子不能?

学生:O2、CO2、N2、水、笨、乙醇等。

老师总结:以上物质可归属为三类:气体、水、脂溶性小分子,它们就像自己会游泳一样,会自己游过脂双层这条“油河”。

设问2:葡萄糖不能跨过脂双层,但却能跨过小肠上皮的细胞膜,又该如何解释?

老师可引导学生从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入手分析,自然会使学生说出:与细胞膜上有而脂双层上没有的“蛋白质”有关,即葡萄糖虽不会自己游过“油河”,但可坐着船(蛋白质)过河。

设问3:葡萄糖、无机盐等不会自己游泳的小分子都能坐“船”过河吗?

学生讨论,老师参与,结论是“不一定”,否则,细胞膜就没有选择透过性了,这也就说明膜上的这种“船”对承载的物质具有专一性。

设问4:请同学们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对以上实验现象及推论做出合理解释(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依据,并填写下表。

通过以上巧妙设问和形象比喻,不仅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研究活动中来,还能让他们学会从课文的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寻找依据,从中体会科学探究的快感。在学生提交结果后,教师可演示自制的flash动画,使学生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有更直观、形象的理解、记忆。

2.寻找素材,给知识以血肉

教材对这块知识的描述基本就是如上这些,理论性强,但有“空中楼阁”之感。我在备课过程中,主动查找相关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三组实验数据,引导他们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从中体会上述理论的真实性、可靠性。三组实验数据如下:

【探究1】自由扩散实验数据,请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总结规律。

结论: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差成

关系,自由扩散过程中只受 影响。

【探究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请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总结规律。

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 关系,超过一定浓度后,协助扩散中物质运输速率受 限制。

【探究3】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差如此之大,能是被动运输维持的吗?

(不能,因为被动运输的扩散动力来自浓度差,它只能使膜两侧的浓度差愈来愈小。)

②既然如此,就说明Na+、Cl-在不断排出细胞,K+不断进入细胞,那么,这些离子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

(主动运输,即通过耗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犹如“逆水行舟”。)

③请同学们根据主动运输特点尝试绘出如下坐标曲线。

以上过程均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讲台画出坐标曲线并给出合理解释。通过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看出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图表转换、图文转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需注意的是,这种转换能力是高中生物课中第一次接触,所以,在规范作图,分析描述曲线特点及语言表述等方面,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严格要求。

3.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得到升华

充分利用文中信息和我们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三种运输方式特点及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设问1: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耗能,扩散动力来自膜两侧的浓度差,这对生命一定有益吗?举例说明。(学生分组讨论)

结论:不一定。有益的方面:如废物CO2可通过被动运输越过一层层膜到达肺泡排出体外,而O2恰好相反。有害的一面:如甲醛、NH3等也能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细胞,使人体受到伤害。所以,应保持人们生活空间空气的清新,新装修的房间需充分晾晒后方可入住。

设问2: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但耗能需要载体,它对人的生存有益吗?举例说明。(学生分组讨论)

结论:有益。例如教材P71表4-1丽藻细胞液中H2PO4-、K+、CI-等的浓度是水中的几十倍、上万倍,但丽藻仍能通过主动运输,从池水中吸收这些离子,以满足丽藻生命活动的需要,土壤中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也是如此。这恰恰显示出细胞可根据自己需求主动吸收生命活动中所需物质,排出不需要的物质。

综上所述,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确实具有选择性,而这一生理特性是与细胞的结构息息相关的,这再一次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原理。

三、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组、补充、比喻、设问、讨论,不仅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当中,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而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图表文字转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为之后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的分工合作”等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只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如何处理教材,为我所用,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懈努力,积极探索的。

课堂评价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效率的衡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计时法,即生产同种质量的产品谁用的时间少,就是生产效率高,反之,就是生产效率低;另一种是计件法,即在同等的时间内谁生产出的同等质量的产品多,就是生产效率高,反之,就是生产效率低。那么,把效率这个词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该如何去衡量呢?我的理解是在同样的一节课,课时一般是固定的,大约45分钟左右,哪个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的好,自然就是高效的表现,反之,就是低效的表现。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效果检验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139

现在很多地方的很多学校都在提高效课堂一词,并且为打造高效课堂进行着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很多的模式。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呢?我想就我所理解的高效课堂和大家分享一下,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我来谈谈对课堂效率的理解。效率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词,我们听到的大多是指生产效率。效率的衡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计时法,即生产同种质量的产品谁用的时间少,就是生产效率高,反之,就是生产效率低;另一种是计件法,即在同等的时间内谁生产出的同等质量的产品多,就是生产效率高,反之,就是生产效率低。那么,把效率这个词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该如何去衡量呢?我的理解是在同样的一节课,课时一般是固定的,大约45分钟左右,哪个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得好,自然就是高效的表现,反之,就是低效的表现。

其次,我来谈谈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这样说,教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上得怎么样的最基本的一个衡量标准。教师一般在学期开始前就会根据学校的课时安排和课程的总体进度将学期总目标分配到每一周的每一堂课中去。只有一节课的目标顺利实现了,我们才能实施下一课的教学目标,所有的课堂目标实现了,才能称得上学期目标的实现。在新课程的设计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那么,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关注这些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1.知识目标的实现。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础,如果没有知识目标的达成,所谓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达成。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对于生物课来讲,我们的知识目标达成的手段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学上自学和课堂讲授即可。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来了解一堂课的知识都有哪些?它们之见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我们有没有弄不懂的地方?等等,当通过我们的预习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在课上有目标地进行听课,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知识目标的达成。

2.能力目标的达成。能力目标是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升的,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我们要培养的能力目标。因此,学习到了知识,必须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是否正确,如果不能把我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我们就成了纸上谈兵者。对于生物学科来讲,我们还有一种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能力要培养,那就是实验的能力。对于我们这一科来讲,很多生物现象需要用实验加以验证,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包括实验的设计,器材的准备,实验的进行,实验的总结等等几个阶段。这些都要以学生学到的知识为基础,没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作基础,这些能力都将无从谈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所说的三维目标的最高目标。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这一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这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任何一堂课,如果只关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引领的话,都不能算作一堂成功的课,更不要说是一堂高效的课。所有的知识和能力的目标的达成只是我们完成了智育的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上升为德育的目标。缺少最后的这一重要的升华,我们的学科就失去了它很多应有的风采。

有人对这样的观点不认同,认为德育只是政治课教育的目标,我们的生物课怎么还承担着德育的教育任务呢?是的,我想说的是,这样的观点是对我们生物教育所承担的任务的一种严重误读。事实上,德育的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并非仅靠政治课教学就能完成的。并且德育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渗透过程,需要各学科的紧密配合才能奏效。否则,政治课上的德育就会被其他学科的教育所抵消。

最后,我来谈谈课堂效果的检验。目前,我们的教学最终的检验还是以笔试为主,即通过一张考试试卷来检测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无论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浓缩在一张张试卷中,最终学生是通过高考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然要重视效果的检验,同样,我们也要用同样的手段来检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要增加一个环节,那就是检测环节,如果一节课是45分钟的话,那么,我们最后一定要拿出5-10分钟用于对当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从而使我们尽快地发现问题,以便在后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在此,我觉得有一个错误的倾向必须要避免,那就是要避免进入题海战术的陷阱。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效率,使用了少讲多练的策略,通过不断强化练习来发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再进行讲解,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测验,可能这样的做法在短期内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长期来讲,对教学是不利的,因为它把课堂教学异化成题海战术了。因此,我们提醒各位教师,检测要适当,不可过度,否则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最后只剩下做题的恐惧!

[ 责任编辑 赵建荣 ]

课堂评价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非常注意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进行培养并进行了反思。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新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课激趣激疑,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用问题型、娱乐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行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并及时指正,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将课堂训练引入竞争氛围,以不同方式让学生作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防止养成思维隋性。

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场所是在教室,中学生物学教学绝大部分时间也在教室里,黑板粉笔,重复一年又一年。学生在教室里是死板板坐着,面对黑板,面对书本,单调地重复学生像笼中小鸟,我发现适当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也起了很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当中,根据教学需要大胆离开教室,更换教学场所。如实验室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场所,那里有做各种实验的仪器设备,那里有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模型、标本、教具,那里有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氛围,所以我有很多课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上课,效果很好,学生可以动动手,培养操作能力,学生可动动眼,培养观察能力,学生也不是一直坐着,根据需要时站时坐。再如: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和管理,是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两者关系及受哪些因素影响,最理想的地方,我试着把同学们带到农民大棚里,为他们上课,使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知识学习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如愿以偿。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的作用表现在:(1)教室是学生必需去又有所厌倦的地方,适当更换教学环境具有调节作用(2)在新的环境里,有新的情境,易激起学习热情和求知欲。(3)在教室里可能接触不到新环境中的信息,教学内容单调。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1、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学习指导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神经系统时,名词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词列出来,让学生在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例如神经中枢和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中枢等。当学到“神经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取一节有节的树枝,那么枝节就可比喻为细胞体,较细的可看为树突,较粗的就可比喻为轴突。树皮就可理解为髓鞘,那么较粗的枝条和树皮合起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传染病后,我就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患了重感冒.出现流黄鼻涕和头昏的现象,请学生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上述实际实际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可行引导学生思考感冒属于哪一种传染病?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学生在这样经常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领略到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

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图将其总结为“四腔”“八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四条)“两瓣膜”(指房室瓣和动脉瓣两种)。而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质可概括为:“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这样学生懂得生物学“怎么学”、“学什么”。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可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书用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通过这些过程,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作者:王积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创新型教学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今年我负责初一的生物课,对于初一学生的活泼程度,我以前也有感受。面对着天真活泼的面孔,我一直琢磨着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爱好。上了几堂课后,我逐渐发现现在初一的同学的知识面比较广,他们了解的生活知识也比较多,他们很愿意积极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生动活泼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生物课的关键。只有成功地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引入到课堂,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因此,每堂生物课我都要精心预备生活小常识、科技小故事或精美的生物图片,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课堂。

二、在讲课时,一定要把课本上的语言转化成通俗的生活语言,这样同学们会感觉到生物课教学就是一位大哥哥在和他们平等地交流生活中的生物常识。

三、丰富的肢体语言完全可以丰富初一生物教学的课堂,让学生们不会感到呆板和枯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表演,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生物课的讲授不要离开初一学生的生活,以他们感到爱好的问题和生活常识设疑,同时配以图像动画,让他们在生物课上学到生活常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生活主人翁意识。

上一篇: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论文范文下一篇:审计机关审计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