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2023-03-07

课堂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任务型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任务型教学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深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线工作者,要重视任务型教学的作用,主动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俞月萍(1979.01.23-),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喀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引言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英语知识,符合英语教学的需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够实现英语的教育功能,给予了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新时期英语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英语课堂教学转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研究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

一、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1.转变教师职能。任务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过去,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盲目的占据主体地位,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清教师职能,发挥出引导作用。教师作为问题的提出者,要不断的研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作为课程设计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开展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要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身于教学。教师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要认识到自己的辅助教学作用,要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升综合能力。

2.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在这个交互过程中,教师传递教育信息,学生接受教育信息,并反馈给教师一定的信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和教师交流提供一个畅通的渠道,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在回答时向教师反馈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更加频繁,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信服教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可以利用任务促使学生查找资源,让学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任务来体现教学目标,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提升学生英语水平。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学生的推断能力、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来锻炼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来检测教学内容是否受到学生欢迎,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针对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态度会有所转变,学习习惯会有所变化,学习方式会有所改进,能够构建出完整的英语知识框架,学习英语会更加轻松,还能够在完成任务时获得喜悦感和成就感,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可以迸发出更多的动力去学习英语、去解决问题、去完成任务。

二、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要增加任务的趣味性,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师要认识趣味性任务的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任务形式来引起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参与英语课堂教学,主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师遵循趣味性原则,设计出充满趣味的学习任务,要保证学习任务和英语课程之间的联系性,要让任务有一定的难度,要避免多次布置统一任务。在每次布置任务时,教师都要给予学生新鲜感,要通过不同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再次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加快学生的成才进程。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保证任务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任务中充分展现实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2.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指教师开展的任务型教学要能够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即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应用运用能力。英语教师要遵循实效性原则,通过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走正确的学习道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習惯。第一,英语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任务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着重研究教学目标,设计出精简实用的任务,并且要不断丰富任务的形式,但是要注意外在形式和内在效果的协调性,不免学生因为任务形式而忽视任务主题。同时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要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要给学生交流、协作创造条件,从而让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凸显任务型教学的价值。

3.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取材于生活,要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英语是一门实用型学科,也就是说英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上。英语教师要贯彻真实性原则,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素材积累,通过丰富的素材设计出贴近生活的任务,通过任务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加强学生和英语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课堂中学生使用的语言,要尽量让和学生进行英语对话,让学生掌握英语听说技巧,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让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语法有更深的理解。

三、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1.教学内容设计。英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增加生活化内容。教师要认识到日常生活和英语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内容中学习英语知识,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流利的表达自己。第二个方面是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教师要考慮学生的学习规律,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设计出高适用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要合理控制任务难度,避免任务给学生造成过多压力。第三个方面是提升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让任务变得多样化,给学生带去极佳的教学体验,让学生享受教学过程。

2.教学方式选择。英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利用教学方式来增强学习任务的作用,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增加提问次数。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一昧传输知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回答的机会。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任务,也可以利用提问来检测学生上课时的思想状态。第二个方面是增加实践活动。教师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实践活动和学习任务相配合,共同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教师可以开展英语演讲大赛,也可以开展英语故事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实际应用英语。

3.教学考核运用。英语教师要运用教学考核,通过考核和评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扩展考核形式。教师要摆脱单一化试卷考核限制,要将日常考核和试卷考核相结合,这样得出的考核结果才符合实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也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对比学生前后考试的成绩,要观察学生上课的状态,从而让考核结果更加准确。第二个方面是增加评价主体。教师要给予学生评价机会,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来弥补教师评价的不足,让学生得到客观、合理的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四、结语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做好长期的工作准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运用教学考核评价,通过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张婷婷.任务型教学模式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堂口语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03):118-120.

[2]何海燕,王玉萍.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兼析强式任务与弱式任务的实施效果[J].运城学院学报, 2014,32(06):78-82.

课堂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型实践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初中物理课程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一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中考,同时课程中的内容也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带来转变。相信有一句话大家都听说过,那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物理课程对学生来说有多重要。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型实践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毕竟物理课程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再加上课程内容相对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而通过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物理

一、合理设置学习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物理课堂标准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任务,教师不能将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讲出来,需要灵活教学,借助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因材施教,对每一个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阶段将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深入了解物理学在当今社会中的突出地位,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注重物理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将简单的问题进行有效概括。教师需要根据每一学段的学生特点,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严谨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此外,教师还需要针对教学主体的区域特点进行分区教学,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对当地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书本中的知识进行教学,最后突出教学的主体目标。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物态变化》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化与液化的知识点,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最终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二、提供良好学习条件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涵盖了初中教育阶段,初中教育是为提高全民素质而设立的,它主要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了良好的铺垫。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需要学校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优良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背景,进行教学环境的有效构建。其中,教师在教育开展中,要进行有效设计,不能让教学内容完全依赖于课本知识,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融入与物理现象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实验器械以及实验工具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弥补教师课堂讲授的不足。教学主体的学习环境构建可以不完全依赖于教师,可以以教学主体的身心健康發展来作为首要目的进行,最终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自身学习的进步,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透镜及其应用》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教师通过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准备了凸透镜与凹透镜等实验器材,为学生演示实验。首先,教师设置问题有效地转移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仪器或是生活用品涉及到凸透镜与凹透镜了呢?”学生纷纷开始抢答:“眼镜、照相机、望远镜、太阳灶……”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分发教具凸透镜与凹透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教师提问“在其中发现了什么现象?凸透镜还能呈现出什么样的现象?”学生进行深思。最后,教师将教具展现在学生眼前,开始分别介绍实验器具,介绍物距 u 和像距 v,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合理设置问题。通过将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与思考具体内容,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努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乐意将更多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物理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有以下这些优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些物理现象不太明显,无法使所有学生都看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摄像头将实验过程直接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另外,有些物理事实或物理过程,是难以直观地在课堂上展示的。而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就可以制作相关的动画,使物理事实更直观、全面地展示于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材料。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授课主要通过文字语言和图形等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对于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比如磁场,虽然我们也引入了磁感线概念来描述磁场,但仅限于二维平面图形和文字,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采用更多的展现形式,可以是二维的、多角度的图片、图像,也可以是三维的动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解,甚至还能随时暂停,以便进行分析。

结论

通过以上探究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变通,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要总是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去引导学生,以防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也能掌握所学知识,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德渊.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185.

[2]高曼丽.数字化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框架思路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78-179.

[3]姬忠刚.趣味课堂乐在物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6):60.

[4]丁长岭.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探讨[J].学园,2020,13(05):19-20.

课堂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几何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使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和乐趣;简化复杂抽象的知识,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乐园。本文简述几何画板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对几何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数学知识本身非常重要,但数学知识所承载的思维方法更重要,让学生从内心喜欢思考、学会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通过信息技术使我们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去感受、体验知识所承载的本质的东西,体会教与学活动过程中的思维。

【关键词】动态研究几何;信息技术教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

【论文编号】1671-7384(2018)01-0060-04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非常重要,但数学知识所承载的思维方法更重要,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内心喜欢思考、学会思考。首先我们教师对课程的思维特点、整体的知识脉络及结构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然后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种思考、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几何画板辅助教学进入初中数学几何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几何画板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几何习题课、复习课是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的课型。我们怎样避免操作层面的习题课,而通过习题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形成思维能力呢?通过数学学习不仅得到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培养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这样思维习惯的人,这才是数学学习的本质。

笔者以一道中考几何题为切入点,借助几何画板通过对正方形为背景的几何图形的分析,把握其图形关系,利用多种方法实现对相等线段及其位置关系的证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将点P在边BC所在直线上移动,让学生进行猜想、论证,从运动的角度再次理解问题的本质,进而由正方形转化为菱形,探究结论成立的条件。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通过类比方式,进一步理解问题形成的原因,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几何问题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问题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BD是一条对角线,点P在边BC上(与点C,B不重合),连接AP,平移△ABP,使点B移动到点C,得到△DCQ,过点Q作QH⊥BD于H,连接AH、PH。 探究:AH与P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展示多种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这个题目有很多种证明方法,为了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认识图形以及图形关系,本节课借助几何画板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对全等的三角形进行填充,更好地寻找条件;另一方面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进行翻折或旋转等图形变化,让图形动起来,体验图形所蕴含的内在的关系。

题目条件中有这样一个条件:“在正方形ABCD中,BD是一条对角线”,同时隐含了BD是一条角平分线的条件,那么我们可以借助角平分线进行轴对称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我们可以考虑构造与△BPH全等的三角形如图2,利用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将△BHQ沿BD翻折,得到△BHE,我们只需证明△AHE≌△PHB即可;又由于EH⊥BH,很容易证明AH⊥PH。

要证明AH=PH,且AH⊥PH,由于我们不好直接证明△AH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将AH或PH作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来证明。此种想法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案来实现,如图3,过点Q作BQ的垂线交AH的延长线于M,连接PM。也可以从结论出发,借助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利用几何画板作线段的延长线(动态演示延长线的形成过程),以及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功能,构造所需要的全等三角形,如图4。在证明垂直的时候,还可以借助四点共圆的知识,利用几何画板作圆的显示隐藏按钮,如图5,从而使问题和图形关系更简洁明了。

以上的引导借助几何画板动态的演示,进行翻折、旋转等功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图形关系,认识图形的生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图形。

刚才通过构造不同的全等三角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构造全等三角形需要对图形认真分析,充分挖掘图形信息,才能构造可能的全等三角形,由于原图中缺失某些全等三角形的元素,需要进行图形还原,而借助几何画板能够动态演示还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图形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对题目完成证明,从而进一步的认识了图形关系。

解决动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利用几何画板中的动画功能可以生动、连续地表现运动效果,形象地描画出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而且轨迹的生成是动态的、逐步的,充分表现出轨迹产生的全过程,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與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就为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另外,学生研究几何图形时经常采用从特殊图形推广到一般图形的方法。在几何画板中,只要做一些按钮和动画,比如,我们把点P拖动退回到点B,在这种特殊位置关系下更利于发现结论,也可以将点P拖动到BC的延长线上,或者将点P拖动到CB的延长线,不断进行图形变式,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借助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可以提高课堂实效性,同时更直观的看到图形所蕴含的本质特征。

随时改变题设条件,进行变式教学

利用几何画板进行习题课教学时,要尽量做到可以随时改变题设的条件,进行变式教学,提供多种情形多种解法,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需要。比较而言,用PPT、Flash制作的课件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几何画板就可以轻松搞定。

当学生对点P在正方形的边BC上(与点C、B不重合),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我们可以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拓展思考:如果点P在直线BC上呢?当正方形变为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呢?又会有怎样的结论呢?所以制作了正方形、菱形可以切换的按钮,进行动态演示,发现图形关系。

问题2: 将正方形换为菱形时,过点Q作QH⊥BD于H,连接AH,PH,AH=PH这个结论仍然成立吗?请画图说明。

当正方形变为菱形仍然满足题目条件时,同学们会发现AH=PH这个结论不成立了。

紧接着给学生提出思考:要使结论成立,那么∠QHB应该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在运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结论成立的条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直观清晰。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利用几何画板随时变换图形的运动状态,创造有利于学生的猜想、验证、证明的环境,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动态分解图形,展示问题本质

当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后,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给出了问题3,从而在这个探究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树立问题意识。这个环节是借助几何画板将原图形进行分解,把蕴含的基本图形单独展示出来。通过这个动态展示,学生发现图形的组合和生成过程,进一步认识图形关系。

问题3:揭示本质——是不是所有具有轴对称的图形都具有类似的情况呢?

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的本质是两个轴对称图形的组合问题,观察到使问题成立的点P就是这两个轴对称图形的交点,如图6所示。

本节课通过度量、猜测,发现AH与PH之间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并借助几何画板辅助教学,进而将点P在边BC的延长线上运动、若将正方形变为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探究还有无类似的结论?若存在,条件还需做哪些改变?以及到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具有轴对称的图形都具有类似的情况呢?进行这样的推广、类比等一系列思维培养,始终渗透着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利用几何画板在剖析问题的实质时,可以使学生清楚了解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能形象直观地反映问题,更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实验和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了学生真正意义的建构。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新课改所提出的先进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學实践中,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改变以往低效的课堂教学,推动数学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实现有效教学。

作为教师,我们教什么?若干年后,知识会被学生遗忘了,留给孩子们的应该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观点。我们上课之前,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讲这节课?通过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思维方法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通过这节课的知识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几何画板辅助教学使原来的几何教学从静态发展为动态,给学生清晰的呈现了图形的生成过程,问题的来龙去脉,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树立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几何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使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和乐趣;简化复杂抽象的知识,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乐园。信息技术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给几何课堂教学带来了变化,更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现代化。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课堂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初中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的现象。新课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师要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新课改  问题  策略

初中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下,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不少政治课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至深,他们对政治课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影响了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学习认识不足,他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乏味,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不够重视,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一些初中政治老师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对新课改重视不够,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落后,他们还是用习以为常的老一套的方式来授课。政治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一支粉笔,一张嘴进行讲解,他们往往一节课伊始,先照例提一两个上节课的知识点复习一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接着进行新课。学生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不时低头记下笔记。考试之前,政治老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整理,塞给学生,叮嘱学生好好复习背诵,整个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课上,学生学习政治的过程成了听讲、背诵的过程,从短期来看,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考试成绩,但是新课程理念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学生成了政治老师知识点的填充器,学生的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2.师生缺乏互动,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进行授课,教学过程中,师生没有互动环节,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也没有互动。课堂上,老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内容,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进度,关注的是自己的教案能否实施完,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关注。至于学生们是否听懂,哪些地方需要强调,哪些地方还需要举例说明,学生是否存在困惑,政治教师无暇顾及。教师对于学生听讲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没有关注,也没有顾及学生个体,没有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发挥,没有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单一枯燥的授课模式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以发展,学习能力未能得到提升。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授课模式,消磨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3.忽视体验学习,脱离生活实际

新课改强调,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操作,指导自己的实践操作。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自己传授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忽视了联系学生的生活,造成了政治课的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我们学生的生活又处处体现出教材中的内容。如《建设法治中国》一课,相关法律知识时,所列举的事例,就是普通人身边的事例。再比如《遵守社会规则》一课中,关于社会规则,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无论何时何处,我们在生活中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源于我们学生的生活。但是,政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一味地注重理论教学,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和背诵,忽视了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引用学生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案例,没有让孩子们走进自己的生活,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缺乏生活体验,没有调动生活积累,因而就觉得政治比较枯燥乏味。

二、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1.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素养

初中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政治教师要运用所学到的新课程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理念,改变自己以往高高在上的单一的授课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政治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合作者、引路人。教师要弯下腰来聆听学生的需求,深入学生当中,精心调研学情,根据学情的需要进行备课,上课,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地讲解,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

“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联系初中生的生活,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主動探求知识。如教学九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一课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商场,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都有什么样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我们应该如何遵守,不遵守这些规则会有怎样的后果。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很快就能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走路需要遵守规则:走路靠右行;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这是交通规则,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商场里,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买东西要排队,不能插队,讲究先来后到,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等,只有遵守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才能秩序井然,和谐文明。这样,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则,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探究性的学习,印象深,感悟多,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理念。再比如,教学《创新驱动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到生活中探寻,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小发明、小创造,这些发明创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创新是如何驱动我们社会发展的。

3.组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初中生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还是喜欢学习具体可感的内容,因此结合活动学到的政治知识,对孩子们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孩子们一定会终生难忘,有利于孩子们道德素养的提高。政治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组织相关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会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可谓是一举多得。相对于教师单一的讲解,学生们更加愿意到活动中体验,自主学习。

比如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些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就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走进课堂,带来他工作中接触到的鲜活的事例举办讲座,举事实,剖析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网络时代,学生们对关于网络的话题不再陌生,也很感兴趣。比如学习《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自己收集网络改变世界,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哪里。再组织学生搞一次辩论比赛,正方辩论观点:网络带给我们利大于弊;反方辩论观点:网络带给我们弊大于利。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学习这一单元的基础上,上网收集或者去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案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论点,在彼此唇枪舌剑般的辩论中感悟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他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多姿多彩的活动,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创新教学手段,注重过程评价

新课改下,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学习,合作中,小组同学分工明确,互相交流,有效沟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等模式进行教学,如学习法律知识这一单元时,就可以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集声音、影像、动画等为一体,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要求我们不仅僅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及时为学生导向。同时,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鼓励学生独立思维,积极创新,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探究,提高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性。

结语

总之,在初中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毛. 初探中学政治课改革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5).

[2] 丁艳.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初探[J]. 现代交际,2015.

[3] 全贵州.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J]. 时代青年:教育,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学校)

课堂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人類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交替,推动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同时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又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交替形成了必要的促进作用。初中历史知识具有高度的客观性和显著的特殊性,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时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科学性,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并从中汲取智慧营造良好的环境。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与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各界对教育价值的不断创新认知,促进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的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教师从学生知识积累、思维发展、情感形成等多个角度实施教学改革。在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实现教育观的与时俱进,以及教学内容、方式、目标的创新,从有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引领他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一、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要体现课程内容特点,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充分重视起来,不断发展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这有利于历史知识向学生认知能力的转化,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出发、综合性看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首先,历史教师要对跨学科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从思想上认为某些知识是属于某某学科的范畴,默认学生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内容,而是要客观地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角度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比如,历史观的培养既涉及历史知识,又涉及思政知识,教师基于学生的历史观的培养现状与目标,恰当地融入思政教学,推动跨学科教学的实施。其次,历史任课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从而促进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与时俱进,为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打好能力基础。再次,要加强与同学课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从学术交流中获取新颖的方法与专业化知识,促进自己跨学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引导作用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与实践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以达到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例如,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落实到学生认知的转变与知识的探索上。学生主动了解鸦片战争史实,教师通过相应的导学问题设计,启发学生主动分析其历史意义,而不是将“历史意义”作为知识点让学生背诵。教师可以从生活体验出发,对这段历史进行生活化解读,并将自己所形成的独特观点分享给学生,启发学生联系当下的生活,实际去认识历史史实,让历史史实对学生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真正做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激发学生浓烈的爱国情感。

三、促进导与学的有效结合

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教师要通过党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断的主动学习中,学生可以体验到学习历史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对教师的道更为认可,也更为配合。比如,对七七事变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编好导学案,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并探索认知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可以作为导与学的结合点,促使学生主动对这段历史建立客观认知。教师要通过分组方式与学习任务的创新设计,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形成独立的观点与深入的思考。当历史知识可以转化为学生的智慧,他们在学科学习中的积极性自然被激发出来,那么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四、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借助教学反思活动开展思维的自我维护,积累教学实施经验,发现教学设计的创新方向。每一次授课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反应以及作业情况进行总结与研究。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的相关反馈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和梳理,检查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有遗漏之处,然后对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追溯。对于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态度差异,教师要理性看待,并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他们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态度。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成果,将对下次教学内容与模式的设计形成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在周而复始的课堂教学实施与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师施教能力不断优化,学生受益越来越多。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内容较多、容量较大,且与其他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追求教学技术上的精益求精、知识面上的广博,从而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教书育人价值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挖掘。教师要做好充足的授课准备,力求在课堂教学中点拨到位、游刃有余,引导学生踏入到历史知识的殿堂,真正落实新课改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洪梅.新部编教材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析——以教学“美国内战”为例[J].吉林教育,2021(15):44-45.

[2]李瑞玲.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型课堂”流程探微——以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为例[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1,59(05):50-51.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教育教学科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