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旅游经济论文范文

2023-11-26

区域差异旅游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通过Eviews统计软件对安徽、浙江以及安徽内部的金融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交通、经济、文化、市场等经济地理相关因素对金融差异的影响,得出区域金融差异受区域地理差距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通过地理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降低区域金融差异水平等结论。

关键词:区域金融;金融地理;金融差异;金融相关率

一、 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金融的先导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而在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区域金融差异也不例外。有代表性的早期研究如Goldsmith(1969)用指标M2/GNP来衡量金融增长的水平,McKinnon(1973)用金融总资产与GNP的比值(FIR指标)来反映金融增长程度,这些指标均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归结为金融发展的落后。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众多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差异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代表性如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Clark等(2003)、Shankha Chakraborty和Tridip Ray(2003)等等,他们共同的观点是贫困地区要优先发展金融,其中“金融约束论”是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国内学者一方面结合中国实际对西方学者的理论进行修补和创新,提出应该重视国内金融发展的区域差距,如张杰(1995,2001)、金雪军,田霖(2004,2006)、殷德生,肖顺喜(2000)、周立,王子明(2002)等。国内学者也积极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王满仓(2005)、董金玲(2008)、古学彬、孙丽霞、方茂扬(2009)、李瑞英(2010)、彭伟、冯庆水(2011)等分别分析了陕西、江苏、广东、浙江、安徽等不同区域金融差异的存在、评价体系、影响机制等。

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主要依靠不同指标体系的设立,而这些指标侧重于金融市场规模、区域经济总量等经济指标,也有涉及到区位熵、市场集中度等传统地理空间指标,很少引入产业集聚、生产网络、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地理”因素,未能强调地理因素在区域金融发展中的作用。笔者选择交通、经济规模、市场开放程度等作为传统地理因素,区域文化、互联网发展等作为新经济地理因素,分析上述地理因素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并通过浙江与安徽的区际差异以及安徽内部16个地市的区内差异来研究如何实现区域金融的协调均衡发展。

二、 模型确定及数据选取说明

常见的金融发展指标有表示金融总量增长的全部金融相关比率(FIR),收入比、存贷差、存贷比等,而经济增长指标主要有GDP、人均GDP等,本文参考田霖(2006)等人的成果,采用1990年~2011年份的安徽和浙江两个省份的金融相关比率作为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的考察指标,用2011年安徽16个地市的金融相关比率、收入比、存贷差、存贷比等作为区域内部的金融发展水平的考察指标,用GDP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公路密度/货运量、外资利用率三个指标代表传统地理因素,用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第三产业比重、邮政电信业务量/网民数量代表新经济地理因素,通过安徽、浙江2001年~2011年上述指标的各项数据来分析地理差异和区域间金融差异的相关程度。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安徽统计年鉴(1991年~2012年)、浙江统计年鉴2012,所有变量都进行对数处理。本文使用的计量软件为EViews5.0统计软件。

三、 实证分析过程

1. 经济金融数据描述性分析。本文在实证验证之前,对安徽、浙江两省1990年~2011年的经济增长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初步观察,首先采用人均GDP增长趋势与金融相关比率趋势图进行简单比较分析(见图1、图2)。

从两图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东部发达的浙江,还是中部欠发达的安徽,金融增长与经济增长都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另外两个区域之间的金融差异和经济规模差异都呈扩大的趋势,说明金融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通过比较金融发展和贷款两个指标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见图3、图4),金融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强,金融发展波动性较为明显,但尚处于稳定调节过程中。

最后对2011年安徽16个地市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见图5、图6),可以看出安徽省16地市金融发展水平很不均衡,但是梯度比较明显,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地区金融业发展也相对突出,而亳州、阜阳、宿州、六安等地区金融业相对落后,但也有铜陵等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这里的结论与彭伟、冯庆水(2011)采用区位熵的计算结果略有出入。

2. 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由于大部分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为了避免将实际上不相关的两个非平稳变量用来回归分析,本文在进行具体的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各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性的变量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

安徽相关数据检验结果显示,金融相关比率和六个地理变量数列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因而可以认为是一个非平稳的序列。进一步对各变量的一阶差分数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各变量数列在准许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即是平稳的。由此认为各数列为一阶单整数列,结果如表1所示。

浙江和安徽16个地市的数据同样显示各数列为一阶单整数量。

(2)协整检验。分别以安徽、浙江的时间数列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通过t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得到图7、图8、图9,拟合良好,可以直观看到实际观测值和拟合值非常接近,表明金融发展差异与各地理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相关性分析。为了更好地观察金融差异与各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前面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表3所示。

上述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较大层面上的区域间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差异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在区域内部,由于区位较为接近,因此地理因素的影响并不突出。第二,尽管由于交通、信息技术的进步导致经济活动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区位空间,但是传统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交通便利程度、货运量等因素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从区域可进入性来看,经济的可进入性比交通的可进入性更加影响金融的发展。第四,从区域内部来看,地理因素对金融差异的影响存在多重共线性,有的变量系数符号与经济意义不符,因此考察区域内金融水平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传统地理因素。第五,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还不能超过传统地理因素,但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的发展还是在深刻地影响金融的发展,在区域内部,网民数量、邮电业务、第三产业发展、市场化程度等正在成为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 政策建议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知,地理因素对金融发展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与建议:

1. 要重视区域金融发展中的地理差异。区域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管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金融增长的地区差异必然会存在。这种差异如果不加控制会严重制约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加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金融合作,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协调经济圈的金融发展,加快区域内部内金融一体化建设,进而提高区域金融的竞争力。缩小区域金融差异并不是追求近乎绝对平衡的发展,但是差异长时间的存在或扩大必然会对大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带来不利的后果。

2. 通过缩小区域间地理环境的差距来降低区域间金融增长的差异。从地理角度来看,浙江与安徽相比、安徽内部沿江地区与皖北地区相比,金融发达地区的领先往往受益于经济、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区域金融差异地区的缩小首先要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市场化改革不一致以及各个区域本身所存在的各种地理差异,较多的实践也证明了区域金融差异是可以通过改善地理环境、加强新技术应用等方式来缩小的。金融发展落后地区应该以地理的均衡发展带动金融的均衡发展,通过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等更加有效地融入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3. 区域金融差异的缩小要重视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业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网络支付等正在打破原来金融市场的地理约束,金融发展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地理因素在选址、空间布局、金融中心选择等方面的影响,更要强调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对新经济时代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金融发展的大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参考文献:

1. 田霖.中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7-124.

2. 金雪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8):24-30.

3. 王满仓.西部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5,(7):94-99.

4.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金融研究,2002,(10):1-13.

5. 殷克东,孙文娟.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研究.商业研究,20110,(12):127-133.

6. 彭伟冯,庆水.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测算与比较:以安徽省为例.区域金融研究,2011,(10):69-72.

7.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经济地理,2011,(5):705-709.

8. 黄桂良.国内外区域金融差异研究综述与简评.区域金融研究,2010,(7):31-37.

作者简介:徐海乐,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证券期货研究所金融学博士生;杜征征,中国社科院金融学博士后,国开证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3-11-20。

区域差异旅游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进行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计划, 四川作为西部大省, 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总的看来, 在西部地区, 四川经济发展较快, 稳中向好, 带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然而, 在全国范围来讲, 四川的发展远比不上东部省市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制约和经济制度的缺陷, 另一方面则是四川辖区内的资源倾斜和发展失衡。四川既有奢侈品消费全国第一的一线城市成都, 也有积年贫困落后的甘孜、阿坝。坊间传言, 四川是在集全省之力发展省会成都, 四川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倾斜与失衡。无论传言真伪, 四川的经济发展裹足不前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四川的GDP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2015年四川省内各市州的GDP大不相同, 其中成都和攀枝花市尤为突出, 远超其他市州。

2 四川各市 (州) 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

2.1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物以类聚”——即我们研究的样本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根据研究对象的多个方面的特征进行量化分类, 用它表示出研究对象间的相似程度。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1) 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条理清晰地分析四川省的经济差异, 本文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选取2015年四川21个市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 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 城镇化率、地方财政收入这10项指标。各项指标的数据均来源于《2016年四川统计年鉴》, 经计算整理后, 进行分析。

将以上指标数据输入spss18.0做描述性分析, 其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包括各类指标的均值, 偏度, 峰度, 方差, 最大值及最小值。

再将数据输入SPSS18.0进行聚类分析, 采用系统聚类中的ward方法, 得到树状图如图1所示。

从树状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若将21个地市州分类, 则经过一次迭代, 内江、资阳、乐山、眉山、遂宁、宜宾、泸州、雅安、绵阳、广安、自贡、德阳、南充、达州、凉山、广元、巴中这17个市为一类;阿坝, 甘孜为一类;成都和攀枝花分别各为一类, 总计四类。

再将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 得到单因素方差分析如图4所示:其中第三产业比重, 建筑业总产值, 进出口总额, 地方财政收入三者的P值小于0.05, 分类效果显著, 其他六项指标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分类不显著。针对以上十个指标来说, 我们的分类是不显著的。

3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图2, 四川21市州经济发展不均衡存在着显著差异, 发达得尤其发达, 比如成都, 落后的尤为落后, 比如阿坝, 甘孜。结合现实状况及实证结果, 四川的各市州可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经济超发达地区:成都;第二梯队的绵阳, 德阳, 泸州, 攀枝花是经济发达地区;第三梯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贡, 宜宾, 南充;其余市州为经济落后地区, 在第四梯队。

阶梯形成原因:

第一类地区:成都。自古为省会, 优越的地理位置、特色的旅游文化及政府的集中打造, 成都在工业、贸易、金融方面日渐繁荣。

第二类地区:与成都相邻, 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泸州老窖举国皆知, 德阳有发达工业, 攀枝花有钢铁产业, 绵阳是新兴的科技城。

第三类地区:自贡, 宜宾。没有大型的工业产业, 旅游业较为发达但没有形成特色。

第四类地区:自古以来无特色产业, 地理位置也并不优越, 地方发展主要靠政府拨款, 没有形成自身的产业结构。

总的看来, 以第三产业、建筑业, 进出口总额, 地方财政收入的不均衡划分的经济区域, 一定程度上是可信的。另外, 地理位置和政府政策的偏向性也是导致四川各市州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本文在此不做赘述。

4 发展四川经济的建议

(1) 结合原有发展基础和区域禀赋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走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典型代表如德阳的工业、乐山的旅游业。未来, 四川各市州的经济发展要分门别类, 突出特色, 充分结合各自区域资源禀赋条件, 因地制宜, 思考发展潜在产业, 利用区域比较优势, 提高各区域的良性竞争力, 促进四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 要找出制约区域发展的因素,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四川各地经济水平差异极大, 很不协调。一些发达市州的发展甚至赶不上发展最好的成都市的十分之一。更别说阿坝, 甘孜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制约, 经济发展更为滞后。因此, 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找出区域发展的障碍, 集中资源, 纠正基础设施、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弊端, 促进各地发展。

(3) 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德阳、攀枝花这种有特色产业, 经济实力雄厚的地级市, 事实上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支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其发展必须要结合区域战略发展规划, 在此基础上制定长期持续发展规划, 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技术和规模的快速提高。形成更合理科学的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如此方能落实协调发展战略。

(4) 大力扶持落后地区的同时加强这类地区的产业的打造。凉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到如今的脱贫大州, 政府的优惠政策与大力扶持功不可没。一个地区的发展, 不能完全由政府给予扶持, 自身需得立起来。政府要大力扶持甘孜, 阿坝, 给予足够的资源, 引领他们建立自身的特色产业, 落实国家的区域平衡发展政策, 使得四川经济更上一层楼。

摘要:四川经济在西部居龙头地位, 但全国只排在第9。四川本省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制约其发展重要原因。本文首先选取四川各市州的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 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然后使用聚类分析对四川各市州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划分, 找出分类的显著因素, 并提出造成此类差异的原因和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四川发展,描述统计,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 蒋志华, 顾振海.西部12省经济发展状况对比研究——基于聚类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07 (5) .

[2] 蒋华.基于发展水平差异的四川县域经济聚类研究[J].西部大开发研究, 2013, (6) .

[3] 刘全.四川健康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聚类分析[J].问题探讨, 2006, (10) .

[4] 胡生军, 聂滔.四川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22) .

[5] 张鸿, 刘修征.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及聚类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7 (17) .

[6] 许利萍.基于因子分析的四川各市 (州) 经济发展评价[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6) .

[7] 陈爽英.中国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聚类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17 (10) .

[8] 张鸿.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影响_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及聚类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7 (17) .

区域差异旅游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在很多基本问题如合作空间范畴、主体和机制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共识,这种状况制约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区域旅游合作应该理解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第二,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主体;第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过程机制、保障机制、空间作用机制等方面。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空间范畴;主体;机制

[文献标识码]A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我国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现象,吴军(2007)利用网络搜索,仅针对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就整理出了153个不同的案例。与实践发展相呼应,我国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最近两年出现的相关综述文章就有王飞亚(2006),唐美玉(2006),石云霞(2006),杨效忠、张捷(2006),马晓冬等(2007),温秀(2007)等。尽管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从数量来看非常可观,从内容来看也不乏亮点,但是笔者发现,在很多基本问题上研究者仍然没有形成清晰的共识,很多说法是人云亦云,就是同一位研究者的观点也不乏自相矛盾的地方,上述情况的存在对于研究的深入是不利的,对于实践的发展甚至可能形成误导。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试图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梳理,以期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使研究能够对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1 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范畴

区域旅游合作用以界定空间范畴的词语就是“区域”,那么什么是区域呢?虽然各学科对于区域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可以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占用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的基本属性包括空间性、具有范围和界线、具有一定体系结构形式、客观存在性等(崔功豪等,1999)。薛莹(2001)在对区域概念进行讨论时也指出区域具有空间性、整体性、层次性、内部相互联系、受外部环境影响等特征。因此,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长三角视为一个区域,将珠三角、大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视为一个区域,但是显然不能将内蒙古加上澳门视为一个区域。这样,长三角旅游合作、珠三角旅游合作等可以视为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而内蒙古和澳门的旅游合作则应视为区域之间的合作。

很多研究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合作。如薛莹(2001)将区域旅游合作定义为“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这一定义被广为引用,如王雷亭等(2003),邹晓明,熊国保等(2004),薛宝琪、李永文(2006),田东娜(2007)等均引用了该概念。还有一些研究者虽然针对区域旅游合作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也都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在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合作(如钱益春,2004;莫帮洪、史本凤,2005;石云霞,2006等)。

另有一些研究者则将区域旅游合作理解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而不是“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合作。如吴军(2007)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基于某种利益,不同区域主体之间,采用一定的约束形式,在旅游经济活动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合作;乌兰(2007)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指不同区域旅游主体(政府、旅游企业)为适应旅游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以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关系。

研究者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空间范畴认识存在的分歧导致了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一些混乱状况,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都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说法。如王雷亭等(2003)在一开始就引用薛莹(2001)给出的区域旅游合作定义,指出区域旅游合作是在区域范围内的合作,但是在后面又说区域旅游合作包括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和区域内部地区之间的合作两个层面。牛江艳等(2007)一文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为了避免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出现不必要的混淆,有必要澄清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空间范畴的认识。

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应该明确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从实质上说,国内研究者大都认可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国内所说的区域旅游合作和国外所说的旅游合作是有明显的差别的。国外所说的旅游合作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如政府、企业、社区等之间的合作,一般不涉及区域之间的合作问题,而国内研究者所关注的正是这种“区域性”。除了部分研究者直接将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以外,一些研究者虽然在定义中做出了“区域范围内”的界定,但同时又做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界定,如上面提到的薛莹(2001)给出的定义将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活动”。因此,国内研究者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空间范畴的真正分歧不在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区域性”,而在于这种地区之间的合作是否要局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正如崔功豪等(1999)指出的:与区域相近的词有“地区”、“地域”等,其实质是一致的,因此,所谓区域内部地区之间指的也是区域之间,只不过这些区域是相连的,处于更大的区域当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区域之间的合作,只需认识到这些区域有可能是连在一起的,也有可能是分离的,或者如吴军(2007)所说的,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分为板块型和非板块型。

第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旅游合作应该理解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从实践来看,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一开始主要是在相邻的地区中展开,这种相邻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往往构成一个大的区域。因此区域旅游合作主要体现为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和实践相适应,早期研究者关注的也是这种区域内部的旅游合作现象,并多以“区域旅游”(如涂人猛,1992;1994)来概括这一现象。但是随着旅游合作的发展,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已经跨越了临近空间范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现象。根据吴军(2007)的统计,在153个样本中,以相邻地区为基础的板块型旅游合作占到55.56%,非板块型旅游合作占44.44%。板块型合作数量虽然还是较非板块型要多,但是后者也占到了相当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区域旅游合作理解为区域内的旅游合作,则大量的跨区域的合作显然将被排除在区域旅游合作的范畴当中。因此,如果一定要将区域旅游合作局限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合作,我们也必须另外提出一个概念用以概括那些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事实上,有些研究者采用的正是旅游空间合作(如尹贻梅等,2002)、旅游地合作(如杨效忠等,2006)等说法。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薛莹(2001)其实认识到区域旅游合作包括区域内部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和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只不过她认为已有的研究中对

前者研究较多,对后者研究较少,因此才将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前者。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已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在当时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王雷亭等(2003)、牛江艳等(2007)之所以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自相矛盾的说法,可能是由于在引述有关观点时没有认真考察作者提出观点的前提。

第三,从比较和交流的角度来看,区域旅游合作也应该理解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和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比较的概念是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等。在经济地理学等领域讨论的区域合作就是指区域之间的合作,而不是区域内部的合作(李小建等,1999)。和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类似,区域合作也有一个从临近区域合作扩展到跨区域合作的过程。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2007)曾经就国际层面的区域经济合作表示:在传统上,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者经济体基于地缘关系的一种经济合作,比如人们所熟悉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经济共同体等;但是到了今天,世界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跨越了这个阶段,已经超越了地缘的范畴,出现了很多跨区域的经济合作,比如中国和智利签订的中智自贸区协定,以及美韩自贸区协定等,像这样一种情况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就是说,虽然区域经济合作在早期是以地缘关系为主,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已经超越了这种地缘关系。

地缘关系对于区域合作来说具有一定重要性,但是这种重要性是相对的。李小建等(1997)指出,区域合作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区域之间在空间上要尽量相连”,因为“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上相连的区域一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统经济联系,这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连便于要素流动,有利于开展合作。此外,空间上相邻的区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开展合作是很有利的”,但是同时又指出,“(区域之间在空间上要尽量相连)这一原则不是必要的。因为,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空间关系对于区域合作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对于区域旅游合作来说,地缘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共同目的地和共同市场的打造等都离不开地缘关系。根据吴军(2007)的统计,板块型旅游合作不仅在数量上要多于非板块型,而且在内容上也更加丰富。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旅游活动天然地具有异地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非常分散,这使得旅游行业跨区域的合作也就比一般行业更多。

2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

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存在一些不同认识,主要是在两个问题上存在分歧。

第一个问题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范围问题,也就是说,区域旅游合作有哪些主体?一种观点认为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如薛莹,200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还应该加上非政府组织(如葛立成等,2007)。

研究者之所以会对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范围存在不同认识,可能是因为不同学者对主体的理解不同。《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有两种释义:(1)事物的主要部分。(2)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从第二种含义上讲,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也就是指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体。但是研究者在应用主体第二种含义的同时有时又将主体的第一种含义糅合进去,从而将主体理解为主要的行为体,进而导致对主体认识的不一致。非政府组织是现代旅游发展中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点研究者一般都会同意,但是对于非政府组织的重要程度,不同研究者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认识。如果将主体理解为行为体,则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当然包括非政府组织,但是如果将主体理解为主要的行为体,则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未必包括非政府组织。此外,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的很多性质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一些研究者出于研究习惯,往往采用政府和企业的两分法。

第二个问题是区域旅游合作各主体的地位问题,或者说,谁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关于区域旅游合作各主体的地位,存在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如薛莹(2001)指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旅游合作中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所以,政府实际上是合作中的第一主体,企业则是合作中的第二主体。马晓冬(2005)、靳诚等(2006)、张新(2007)等也持类似认识。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如朱彬、刘谨(2005)综合一些专家的意见指出,政府主导模式会从3个方面制约旅游开发区域合作:一是政府主导必然以行政区域分割为主要特征;二是导致旅游开发往往依赖地方政府领导的个人喜好;三是容易将旅游开发异化为政绩工程,因此应当确立市场主导开发的新模式,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整合资源,促进旅游的区域联合协作,以寻求产业效益最大化。

针对上述争论,葛立成等(2007)指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是3个不同层面上的合作主体,这3个层面上的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发展的不同时点上,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其活动的有效领域也往往有所差异。

相对说来,葛立成等(2007)对于区域旅游合作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但是对于各主体的地位仍然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笔者认为,尽管3大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发展不同时点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但是这种不同并不影响政府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第一主体的地位。

第一,政府主导存在一些弊端并不能否认政府间合作的地位。研究者之所以认为区域旅游合作应该由市场主导,由企业充当第一主体,主要是因为政府主导会带来一些弊端(朱彬、刘谨,2005)。但是依赖领导个人喜好或异化为政绩工程并不是政府主导必然产生的问题,这和决策机制以及行政体制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而且市场主导同样会带来一些弊端,如恶性竞争、重复投资、忽视公共利益等,因而不能据此说明区域旅游合作应该以企业为第一主体。更重要的是,从现状来看,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在行政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正是要克服而不是加强行政区域分割问题。

第二,区域旅游合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体制障碍,克服体制需要加强政府间的合作。陈剩勇、马斌(2004)在针对区域合作的分析中指出:目前,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经济区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各自为政,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法治极不健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民间经济交往这一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显然难以冲破这一体制性的障碍,因此必须通过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依靠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述分析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也是适合的。从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来看,其面临的主要障碍正是体制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必然要求政府间进行合作以消除这些障碍。

第三,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较大作用。和其他产业相

比,旅游业具有一些特殊性,旅游业不完全是经济产业,承担了较多的社会事业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中大量涉及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以及公共产品的提供(如区域形象改善、目的地营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使得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不仅要承担宏观调控的功能,而且要承担旅游产品提供和旅游生产要素组织的功能。政府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在区域旅游合作当中。

第四,也是最为根本的,政府间合作具有突出的“区域性”特征,而企业间合作则较少具有“区域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虽然政府也是由一些具有自身利益的官员组成的,但是从总体上说政府可以视为区域利益的代表,这不仅因为政府的使命本来就是如此,而且因为在现实中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往往也是和区域发展状况联系在一起的。而旅游企业进行的区域合作主要是从自身利益而不是从区域利益出发的,也就是说,旅游企业合作的“区域性”并不太强。这是由企业的性质决定的,虽然现在的一个趋势是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从根本上说,企业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葛立成等(2007)所说的“合作偏重于政府,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未发挥”不是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而是政府和企业利益关注点不同的必然产物,一味要求企业参与以区域利益为出发点的合作行动反而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

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专门的研究领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一般的旅游合作研究,正是由于它的“区域性”,着重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对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行为进行探讨。

薛莹(2001)提出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但是又说,从理论上讲,企业应该是区域旅游合作中最重要的主体,只不过在区域旅游合作实践中,政府起的作用更加突出。薛莹(2001)将区域旅游合作主体地位的特殊性归结为“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这是不妥的。区域旅游合作是从市场经济中抽离出来的一个专门领域,不能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主体这一理论原则套用在区域旅游合作领域上,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主体地位的特殊性是由这一领域的特殊性决定的。

3 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者就此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

多数研究者在“动力机制”的名义下进行探讨。涂人猛(1994)认为共生效应、互补效应、整体效应3个效应一起构成了区域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尹贻梅(2003)提出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提高整体实力,实现全局共赢;二是资源共享,获得成本优势;三是市场互换,保证稳定的客流量;四是增强抗风险能力;五是营造适宜的“旅游空间”,迎合旅游需求发展趋势。王唏(2005)将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概括为4个方面:政治经济学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理论;地理学的核心一边缘理论“点一轴”或“点一轴一圈”理论、成长三角理论以及双核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生物学、生态学、系统学角度提出的共生理论、生态位理论和系统学自组织理论运等。潘顺安、刘继生(2005)针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认为合作开发的动力机制在于3个方面: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增强区域的旅游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吴国琴(2007)认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包括:区域经济合作的合力机制;“中部崛起”的政策激励机制;中部6省区域利益机制;区域旅游企业的竞争机制。颜泳红(2007)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包括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驱动、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的驱动、政府政策干预的驱动、资源优势互补的驱动、设施共建、环境共享的驱动、对合作前景预期“共赢”的驱动。

也有一些研究者在“合作机制”的名义下进行探讨。马晓冬(2005)对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机制分析指出,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旅游开发主体之间进行反复博弈的过程。李爽(2006)认为。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未见太大的建树。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究其原因是合作机制不能很好的启动。她所说的合作机制即建立一套约束性的制度安排,包括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和建立一套保障机制,如“激励相容”机制、“利益平衡”机制、有效的“仲裁”机制、合作后的保障机制等。葛立成(2007)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是行政推动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协商解决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人文融合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上面这些研究来看,不同研究者对于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理解差别极大,不仅存在动力机制和合作机制的差别,而且同是对动力机制或合作机制的探讨其中也存在差别。为了分析这些认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必要先对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含义进行一些探讨。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85)的解释,机制有3种含义:(1)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3)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也叫机理。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中的机制可以理解为上述第3种含义中的复杂工作系统。因此,简单地讲,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也就是指区域旅游合作的工作系统,包括这一系统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由于区域旅游合作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一些研究者关注这方面的因素,另一些研究者又关注其他方面的因素,从而导致研究者提出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这些机制至少涉及了4个方面的机制。

一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即对行为成因的概括。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因可以根据推拉理论从推和拉两个方面来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推力因素指的是各主体的合作需求,而拉力因素指的是合作可能带来的收益。涂人猛(1994)、尹贻梅(2003)等提出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指区域旅游合作的效应,因而是区域旅游合作动力的拉力因素,潘顺安、刘继生(2005),吴国琴(2007),颜泳红(2007)等提出的动力机制则既包括合作利益的期望,也包括各种挑战给区域带来的合作需求,因而涉及推拉两个方面的因素。应该指出的是,一些研究者提出的动力机制,同时采用区域整体利益和企业个体利益两种视角,使得分析缺乏内在一致性。

二是过程机制。过程机制即区域旅游合作行为的实际产生过程,反映的是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区域旅游合作要从动机变成实际的行为,还要经历不同区域合作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马晓冬(2005)将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理解为博弈过程,实质上指的正是过程机制。有一些研究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如梁艺桦、杨新军(2005),单纬东、许秋红(2006),刘书安等(2007)等,应用的理论工具包括合作博弈论和非合作博弈论。

三是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即保障区域旅游合作运行与发展的各种协议与安排,如李爽(2006)、葛立成(2007)等提出的机制可以归入此类。

四是空间作用机制。空间作用机制是指区域旅游合作空间演化的过程和方式,反映的是各种合作要素在空间上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王唏(2005)提出的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包括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理论、点轴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成长三角理论、双核结构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等,这些理论主要是用来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作用机制的。

上面的分析指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包括不同方面的机制,不同研究者之所以对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提出不同的见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认识的是不同方面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范畴、主体和机制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辨析,基本结论是:第一,区域旅游合作应该理解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第二,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主体;第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过程机制、保障机制、空间作用机制等不同方面。

从本文中还引出了其他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如本文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区域性,指出政府间合作具有突出的区域性特征,但是对于政府间合作与企业间合作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更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做了一个初步的分类,就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责任编辑:宋志伟;责任校对:吴巧红]

区域差异旅游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入手,结合产业发展理论,探讨了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旅游业对GDP的溢出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区位优势;溢出效应

区域差异旅游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个案例,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通过对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分析,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随区域自身的发展,不断的协调人际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区域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和协调的人地关系观。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国家或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衡量的标准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预习本节的引言部分,找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和综合性的指标) 课件展示板书内容

预习课本内容,填写表格(课件展示表格)

比较项目社会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低农业为主,工业少工业化阶段较高工业为主,三产快速发展线多,稠密开放程度较大有核心城市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高三产为主,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运输与信息网络形成更加开放区域差异缩小线少,分布稀疏封闭无核心城市开放度核心城市

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看课件:青岛2004年的经济增长情况 读图思考:(课件)

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小结)。

课件展示: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分布情况 探究活动:

1、 在图上找出匹兹堡、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说出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2、 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 美国东北部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5、 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让学生在分析讨论这个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读图思考: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五大湖区人口外迁的原因? 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

思考:请你设计一下中国区域发展的模式?

读课本图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图。验证了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经历了初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引导学生联系我国实际来分析如何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写出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议与意见。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2、 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3、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在新时期,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请就此展开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 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拓展思考:

区域开发规划是区域科学发展的基础。假如你现在负责青岛某郊区开发规划的初稿,你将如何开展工作?(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然后课件展示) 课堂小结(课件展示) 课堂练习:

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ks5u.com

区域差异旅游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泰山旅游的发展相对趋于平缓,本文通过对泰山旅游营销基本发展情况及营销特色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经典的4P理论提出发展建议,以提高泰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泰山旅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泰山旅游;旅游营销;旅游产品;旅游促销

1 大泰山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在20世纪90年代,相对于旅游行业的急剧发展,泰山旅游业的发展相对平缓。进入21世纪以来,泰山旅游业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前行。2008年,海外游客达到19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1848.7万人次,泰安市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30.8%,2007年,在泰安市GDP中所占的比重首次超过9%。

泰山是山东旅游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泰安是泰山、曲阜、济南“山水圣人旅游线”和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曲阜“齐鲁文化旅游线”两条黄金旅游线的支撑点。泰安市旅游总收入在全省17地市中排名第七。在其他地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泰山旅游发展的主要指标与其资源优势不成正比。

(1)入境游客客源分析。入境游客自2004年起有长足发展。目前,泰山入境旅游游客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和美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

(2)国内游客客源分析。泰山国内客源市场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省内、邻近的周边地区以及东北地区。

2 大泰山旅游营销特色及存在的问题

2.1 大泰山旅游营销特色

(1)政府主导。进入 21世纪,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泰山旅游的发展,提出了“营造大泰山,开拓大市场,构建大产业,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对泰山旅游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推动泰山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政府每年安排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促销、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基建、旅游信息化建设等。

(2)系列产品的推出。在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中有多条线路,主要登山路线有文化游览线、风光游览线、休闲游览线、生态游览线。在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泰安市围绕丰富休闲度假娱乐产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重点开发了森林旅游、体育旅游、书法旅游、养生旅游、修学旅游、夕阳红老年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使得旅游产品体系日益丰富,提高了大泰山旅游品牌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3)概念性、主体性营销突破常规。泰山景区提出了“月月有活动、节节有主题、季季有精品”和“景区设计开发、企业具体运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思路,组织实施各类主题活动20余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策划实施“泰山冠军”、“山东老乡游泰山”活动,增加了泰山的吸引力。同时,策划组织民俗节庆活动。举办“平安中国,泰山祈福”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了泰山“中国祈福圣地”的地位。

(4)“走出去”、“请进来”,实现促销的新突破。在旅游促销方面,采取“主动出击”走出去,通过业内洽谈与公众展示,使泰山旅游整体形象得到直观的展示。从2000年4月大篷车举行首发式以来,大篷车转战南北、纵横东西,足迹已遍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70个城市,通过活动已与 20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联系,500多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2.2 大泰山旅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打造以观光产品为主,游客重游率低,平均停留时间短。长期以来,有关部门把泰山旅游主要定位在“观光旅游”上。因此,不少游人来泰山,就是看迎客松、爬十八盘、坐缆车或看日出。结果,泰山旅游程式化,缺乏鲜明特色,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导致产品单一,旅游行为层次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旅游产品,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2)一山独大,资源优势未能体现出来。泰山景区与周边景区、景点缺乏联系和呼应,各自单打独斗,尚未形成大泰山、大市场、大旅游格局。在地区结构上,旅游热点高度集中,没有与县市区的景点有机交织成一个旅游网络。泰安接待游客主要靠泰山,泰安旅游主要靠泰山形成地位和形象,到泰安旅游便是到泰山旅游,除东平县的腊山外,各县市区旅游形象几成空白,泰山巨大的“阴影”作用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中都对泰安旅游开发实现地域上的突破产生了影响。

(3)概念产品实体化未能开发到位。登泰山,保平安的概念经过几年的打造,对于游客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产品实体化方面未能充分挖掘出来。

(4)旅游商品打造欠缺。据了解,目前泰山风景区的旅游商品种类繁多,总计有1800多种。但是,到泰山的游客却常常抱怨买不到称心如意的旅游商品。在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购物消费占到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而泰山旅游只占16.69%。泰山本来有许多特色产品,如灵芝、女儿茶、泰山石制品等,但开发、设计、包装都赶不上潮流,销售渠道也不通畅。

(5)营销渠道建设单一。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主体,旅行社、饭店等企业在旅游发展中至关重要。但这恰恰是泰山旅游的薄弱环节。泰安市旅行社有 130多家,数量虽然很多,但规模小、层次低,全市没有一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的行列;这些旅行社产品组合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差,对泰山旅游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6)营销效果评价系统需要建立。泰山旅游营销活动投入大、范围广、周期长。若只单纯注重投入而不对效益进行衡量和评价,则无从对既有政策进行修正,不利于泰山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7)价格手段单一。作为产业开发以来,泰山门票收入作为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稳定。实行淡旺季分别定价。统计表明,旅游部门每增加1元钱的收入,可拉动其他产业增加效益4~8元。在发展大旅游的过程中,要突破单纯依靠门票创收的局限。

3 大泰山旅游营销策略

3.1 产品策略

(1)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泰安接待游客主要靠泰山,泰安旅游主要靠泰山形成地位和形象,到泰安旅游便是到泰山旅游,泰山旅游又主要集中在一条路线。现在泰山定位于国山,却忽略了泰山深厚的历史与人文沉淀。与辖区内的大汶口文化、齐鲁文化等可以进行有效对接。

(2)产品结构有待转型。泰安市应从以观光旅游为主体,向观光与度假休闲、观光与文化、健康疗养等紧密结合的内涵丰富的现代综合型旅游项目转化。

(3)旅游商品开发需要精细化,生产规模化。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购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开发上相对成本较低,且对于游客的有形回忆具有强化作用。因此,集中精力创造系列具有泰山神韵的旅游商品迫在眉睫。要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以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3.2 价格策略

(1)改变观念,在整体产品开发中,应该淡化门票收入的重点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开发相对应,门票只是价格体系中的一环,而不能代表全部。

(2)泰山年票即当地所谓的进山证只针对具有泰山区户口的居民发放。泰安市总人口为553万人,泰山区61万人。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40524名暂住人口。针对人口优势以及泰山资源分布的广泛,可以在泰山年票的发放上进行改革。

(3)联合销售。2008年,山东省旅游从单个景区“一票通”开始,逐步尝试区域旅游一票通,最终实现全省旅游一票通。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理论,泰山旅游需要形成集群方能产生规模效益。主动与周围区域进行联合销售可以发挥联动效应。

3.3 渠道策略

(1)继续完善旅行社主渠道建设。泰山景区发挥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为旅行社提供便利,积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在散客接待方面,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健全旅游服务功能。推进泰山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同时,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加盟电信运营商联盟商家,为游客创造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平台。

(3)发展电子商务交易。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国内游客中,散客市场对在线旅游服务的需求最大。中国在线旅游市场里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泰安市旅游营销渠道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培训旅游企业的互联网使用技术,建设系统的旅游营销渠道。

3.4 促销策略

(1)区分目标市场,进行针对性促销活动。根据客源结构分析,适度细分市场,选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

(2)网络营销。建设泰山外文旅游网站,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功能,拓展网络宣传、营销、招商和服务领域。

(3)联合促销。加强“山水圣人”精品旅游线的国际宣传,联合济南、曲阜设计推介三地名泉、名山、名旅途舒适的服务,打造世界经典旅游品牌。

(4)虚拟形象促销。作为文化圣地,可以选择适当的形象、故事进行文学创作,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石敢当的传说可以与动漫结合,活化泰山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阿拉斯塔•莫里森.旅游服务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马林.大连市旅游营销策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8(8):134-137.

[3]郑德亮.泰山旅游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

[4]许峰.成都国际旅游营销的市场细分与定位研究[J].旅游学刊,2008(2).

[5]赵樱.泰山旅游产品的开发[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收稿日期]2009-09-18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资助项目《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评价研究——以泰山为例》(编号:2009RKA259);泰山医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大泰山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朱芳琳(1973—),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营销、服务营销;魏敏(1975—),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生态旅游、旅游规划。

上一篇:内生增长民营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贸易竞争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