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高考作文范文

2023-11-24

如何讲高考作文范文第1篇

要写出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选择切合主旨、人文性强的材料至关重要。不少学生抱怨自己书读得少,“无米下炊”。但其实,大多数学生的头脑中并非缺少材料,而是对材料的运用能力不强。笔者结合实例,为考生阐述作文材料的活学活用。苏轼入文各尽其妙

近年来,苏轼俨然已成了高考作文中的“热门”人物,请看下列几篇满分作文中的片段:(1)在赤壁,孟德低吟悲歌,周瑜谈笑风生,而苏轼的故国神游才最潇洒,白发与月光相辉映,浊酒与江涛相融汇。——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仍应高扬精神的旗帜。(《纪念》,2005年广东作文题)(2)苏轼在饱受打击和屈辱后,忘却所有的失意和痛苦,铭记的却是世间的真情和美丽,不然,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洒脱?(《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作文题)(3)面对大海,我想到了苏轼的胸怀。同是遭遇朝廷的排斥和加害,但贾谊被贬后郁闷而死,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却成了词坛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他大海般的襟怀令我感奋不已。(《面对大海》,2002年上海作文题)(4)生命中,我们常常忽视自家门前的栀子花而徒然想象邻家的繁花满园。提到苏轼,你想到的定是他的文采豪情,佳作美名,相形见绌的是自己生命的苍白渺小,然而你忽视了他生命中的伤痛、苦涩和悲哀,同时也

忽视了属于你的栀子花。(阅读下列短诗,根据读后的联想或感悟作文。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2006年山东作文题)这四篇作文的立意各不相同,其中(1)、(2)是话题作文,(3)是命题作文,(4)是材料作文,但它们都拿苏轼说事,苏轼虽饱受屈辱却奋发有为的事例被用得“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收到了一以当十的效应。用情开启大脑“资料库”

这就告诉我们,掌握的材料即使有限,但只要善于调兵遣将,灵活化用,也会演绎出许多精彩。有些考生总感到自己书读得少,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其实,写一篇七八百字的短文,所需材料十分有限。以上几位作者对苏轼的了解未必就很多很深,但仅是那么一点皮毛的东西,就足以证明观点,阐明事理,还给文章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所以,问题不在于材料掌握得多不多,而在于对已占有的材料会不会统驭和活用。

许多人对苏轼人生也有所了解,甚至知道得更多,而在写作时却用不出来,其原因大抵有二:一是平时学习只是停留在表浅的“识记”层面,许多东西未能入心入脑,未能通过情感体验把它们融汇进自己的精神。学会活用材料,实际是一个将已经内化的知识和观点根据需要外化的过程,首先要做到的是内化。二是思维缺少灵活和流畅,许多人执笔为文少有联想,致使贮存于大脑的材料处在封闭沉睡状态,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单靠逻辑思维

并不能激活想象和联想的,浮想联翩、触类旁通是要靠激情来激发的,可以说,情感是思维的催化剂和润滑剂。

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现在央视每年都要评出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感人事迹又有生动细节,可以说,无论写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就都可从中获取足够生动的感性材料。翻翻这几年各地高考的优秀之作,把“感动中国”人物的鲜活事例引入文中的,可谓比比皆是。今年新一届“感动中国”人物已颁布,我们不妨在备考时予以充分关注,只要在心中激起过波澜的东西,到时候自然会脱颖而出。

开掘一则材料的多重意义

根据不同需要去引用同一材料,与多角度地审视材料,是一枚硬币之正反两面。前面所引之文,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取用同一事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一种眼光和能力。从去年开始,全国卷的作文题都只是提供材料而不提供话题,这就更需要考生自己去读出材料的寓意和含义,一般说来,一则材料往往蕴含多种思想意义,这就需要寻找一种角度,从中引出最具价值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手中都握有“金碗”,如果仍感到无米下锅,无话可讲,那实在是因为不善于对材料进行提炼、熔铸,古人把此称为“炉锤”,清人刘熙载说苏轼“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因为他胸中有“炉锤”,善于提炼熔铸,这种能力对许多写

如何讲高考作文范文第2篇

*我不会屈服于命运,在人生的旅途上,我要勇往直前,百折不弯!

*如果赐予我广阔的蓝天,我会在遥远的天际翱翔;如果给予我清澈的碧水,我会在深沉的海底漫游;如果赠送我巍峨的高山,我会在险阻的峭壁上攀登。(学生习作《征服生命,我欲攀登》)

《考试说明》

基础等级要求:语言通顺。

发展等级要求: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展示语言风采,语言具有表现力。

考场作文得高分一定要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做到鲜活有文采,简言之,考场作文语言要求美。

对比

一、句意对比:

[1]材料之间对比

1、海伦·凯勒是一个不幸的人:在她仅有十九个月的时候,就失去了视觉和听觉,陷入了永久的黑暗与沉寂之中。她又是一个幸运的人:她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奇迹,被称为和拿破仑同样伟大的人。

如何讲高考作文范文第3篇

一、学校开放日活动(见附表)。

二、网上咨询:6月24日至27日,本市各高等学校将通过学校网站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有关问题。

三、电台访谈: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将邀请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及本市高校招生负责同志介绍高校招生情况,解答考生填报志愿的相关问题。具体播出时间,6月24日至26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19:00—20:00;6月24日至26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每天中午12:00—13:00;6月24日至26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每天下午16:00—17:00;6月26日至27日,天津电台滨海广播:每天下午16:00—17:00。

四、新闻报道:6月24日至28日,本市主要媒体将刊载填报高考志愿的宣传稿件。

另悉:本市一些高校在举办学校开放日期间,还分别邀请了部分外地高校参加咨询宣传活动。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联合邀请50余所全国“985”、“211”工程高校参加咨询宣传活动。

天津工业大学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原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院校参加咨询宣传活动。

天津科技大学邀请江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普通院校,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交通学院等军队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招收国防生院校,以及天津警备区负责军队院校在津招生工作的部门参加咨询宣传活动。

志愿填报培训(往届)

如何讲高考作文范文第4篇

要写出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选择切合主旨、人文性强的材料至关重要。不少学生抱怨自己书读得少,“无米下炊”。但其实,大多数学生的头脑中并非缺少材料,而是对材料的运用能力不强。笔者结合实例,为考生阐述作文材料的活学活用。苏轼入文各尽其妙

近年来,苏轼俨然已成了高考作文中的“热门”人物,请看下列几篇满分作文中的片段:(1)在赤壁,孟德低吟悲歌,周瑜谈笑风生,而苏轼的故国神游才最潇洒,白发与月光相辉映,浊酒与江涛相融汇。——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仍应高扬精神的旗帜。(《纪念》,2005年广东作文题)(2)苏轼在饱受打击和屈辱后,忘却所有的失意和痛苦,铭记的却是世间的真情和美丽,不然,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洒脱?(《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作文题)(3)面对大海,我想到了苏轼的胸怀。同是遭遇朝廷的排斥和加害,但贾谊被贬后郁闷而死,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却成了词坛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他大海般的襟怀令我感奋不已。(《面对大海》,2002年上海作文题)(4)生命中,我们常常忽视自家门前的栀子花而徒然想象邻家的繁花满园。提到苏轼,你想到的定是他的文采豪情,佳作美名,相形见绌的是自己生命的苍白渺小,然而你忽视了他生命中的伤痛、苦涩和悲哀,同时也

忽视了属于你的栀子花。(阅读下列短诗,根据读后的联想或感悟作文。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2006年山东作文题)这四篇作文的立意各不相同,其中(1)、(2)是话题作文,(3)是命题作文,(4)是材料作文,但它们都拿苏轼说事,苏轼虽饱受屈辱却奋发有为的事例被用得“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收到了一以当十的效应。用情开启大脑“资料库”

这就告诉我们,掌握的材料即使有限,但只要善于调兵遣将,灵活化用,也会演绎出许多精彩。有些考生总感到自己书读得少,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其实,写一篇七八百字的短文,所需材料十分有限。以上几位作者对苏轼的了解未必就很多很深,但仅是那么一点皮毛的东西,就足以证明观点,阐明事理,还给文章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所以,问题不在于材料掌握得多不多,而在于对已占有的材料会不会统驭和活用。

许多人对苏轼人生也有所了解,甚至知道得更多,而在写作时却用不出来,其原因大抵有二:一是平时学习只是停留在表浅的“识记”层面,许多东西未能入心入脑,未能通过情感体验把它们融汇进自己的精神。学会活用材料,实际是一个将已经内化的知识和观点根据需要外化的过程,首先要做到的是内化。二是思维缺少灵活和流畅,许多人执笔为文少有联想,致使贮存于大脑的材料处在封闭沉睡状态,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单靠逻辑思维

并不能激活想象和联想的,浮想联翩、触类旁通是要靠激情来激发的,可以说,情感是思维的催化剂和润滑剂。

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现在央视每年都要评出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感人事迹又有生动细节,可以说,无论写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就都可从中获取足够生动的感性材料。翻翻这几年各地高考的优秀之作,把“感动中国”人物的鲜活事例引入文中的,可谓比比皆是。今年新一届“感动中国”人物已颁布,我们不妨在备考时予以充分关注,只要在心中激起过波澜的东西,到时候自然会脱颖而出。

开掘一则材料的多重意义

根据不同需要去引用同一材料,与多角度地审视材料,是一枚硬币之正反两面。前面所引之文,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取用同一事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一种眼光和能力。从去年开始,全国卷的作文题都只是提供材料而不提供话题,这就更需要考生自己去读出材料的寓意和含义,一般说来,一则材料往往蕴含多种思想意义,这就需要寻找一种角度,从中引出最具价值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手中都握有“金碗”,如果仍感到无米下锅,无话可讲,那实在是因为不善于对材料进行提炼、熔铸,古人把此称为“炉锤”,清人刘熙载说苏轼“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因为他胸中有“炉锤”,善于提炼熔铸,这种能力对许多写

如何讲高考作文范文第5篇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马纪华

写作(writing)能力是英语学习中一项重要能力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写作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根据课文写摘要; 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分别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无论是高考考试纲要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对英语学习的基本能力听、说、读、写明确地提出了要求,而四项能力中“写”放在最后的原因是它在四项能力中最难培养和提高,一个人想要用英语写出流畅无误的句子和文章,他首先必须要具备较好的听、说、读的能力,正因为写作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英文水平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高考中设置了写作这一题项,这样无论从能力的培养还是高考的需要,所有高中毕业学生都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并在高考中写出高分作文? 下面我结合200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谈谈我的想法。

2006年我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要求考生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对志愿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进行一下讨论,并谈谈如果你是志愿者,你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求是对所给要点不要简单翻译,要有适当发挥。从所得到的信息来看,很少有考生出现审题不当的现象,一般的写作顺序是:先写Dos和Don’s,再写自己的想 1

法。文章时态一般不会错,用一般现在时。

根据了解,考生在2006年高考中考生失分主要反映在如下错误上:

1.后面第二部分只写了应该做,没写不应该做什么,即漏了有关要点;

2.未按照提示写出所有要点,有些同学漏点是因为有一些表达不会用英语表达;

3. 通篇竟然还有考生用了过去时态,当然这样的考生为数不多;

4.未写有关书面表达要求的内容,只是从前面阅读理解中抄一 段文字放在卷子上;

5.词数太少(要求120词左右的作文所写的作文词数在110词至130词之间为宜)。

2006年高考作文所反映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相当部分考生英语表达能力比较差。现举例如下:

1.拼写不当:culture 写成cluture;foreigner写成了forign; improper写成了unproper; impolite 写成了unpolite; responsible 写成 responsble拼写不当:avoid误写成aviod ; history 误写成 histroy ;introduce 误写成 instruct ;effect 写成了affect等等

2.汉语式英语及生硬直译、误译:(括号内为正确表达)

1) 应该待人礼貌: 很多考生写成了should polite (should be polite), 丢掉了be 动词;

2) 待人友好:treat somebody friendly (treat somebody in a friendly

way或者be friendly to people);相当多的考生将friendly 用成了副词;

3) 坚守岗位:stand in one’s position / insist on one’s post(stick to one’s post)

4) 损害祖国的形象destroy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harm the image of the mother country)

5) 使人高兴let somebody happy

3. 动词结构的错误:introduce people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introduce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to others)

4.名词用法的错误:不得体的言行:improper behaviours (improper behaviour),将behaviour这个不可数名词用成了可数名词。

5.人称的错误也很普遍,明明在所给段落中已经出现了they, 后文 中怎么能再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呢?

6.句型比较单一,很多同学从头至尾都用了同一种句型should dosomething; shouldn’t do something。

7. 还有些低级错误如:can’t forgot (应为:can’t forget); make our country more stronger (make our country stronger)

8. 介词的一些用法的错误:make contributions to, 有很多同学写成了make contributions for; in my opinion写成了to my opinion等等。 另外,不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多数考生在书面表达中出现了汉语中使用的逗号来连接句子,甚至还有考生将英语中的句号写成了圆圈。

最后很多考生的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导致无谓失分。有的考生书写潦草,写出的单词令人难以辨认;有的考生涂改不注意方法,随意在所出错之处来回地划,卷面一团糟;有的考生考虑不到文章的分段,结构不清楚。高考书面表达通常要求写120词左右的短文,内容要点已定,考生写出来的文章大致内容相同,只是表达方式上有差异。阅卷老师在10天的时间中,每天定量地批出一定量的同样内容的文章。如果文章连最基本的清晰度都达不到,谈何批阅?所以考生要保证卷面的最基本的清晰度.

2007年的高考转眼就要到了,那么考生究竟如何写出高分作文呢?下面我就谈谈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I. 平时要做的事:

首先,要加强基础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学习中要注意单词的正确拼写、词性、意义、词的固定搭配、常用同义词和近义词辨析等。要掌握必要的句法知识,英语的句子主要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并列复合句四种基本句子形态中的一种。而英语句子的基本句型也主要是以下五种:

1)主 + 动(SV)例如:I work. 我工作。

2)主 + 动 + 表(SVP)例如:John is busy. 约翰忙。

3)主 + 动 + 宾(SVO)例如:She studies English. 她学英语。

4)主 + 动 + 宾 + 补(SVOC)例如:

Time would prove me right. 时间会证明我是对的。

5)主 + 动 + 间宾 + 直宾(SVOiOd)例如:

My mother made me a new dress. 我母亲给我做了一件新衣裳。 对于句法知识的掌握要内化为语言能力,最终能指导和修正我们的语言运用,写出语法正确、形式多样的英语句子。当然对于句子还要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其次,要有选择地多背一些句子和文章中的优美段落。我认为背诵材料不一定来自固定的课本,我们平时所做的完型填空和阅读中有很多好的文章和句子,我们可以经常摘抄来读和记,另外我们的教材和一些参考书中有许多适合高中学生的理解,可以有选择地背诵一些文章,当记忆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也就提高了,用英语写出的文章也就地道了。

最后要有规律的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定时定量阅读各种文体的材料,要不断扩大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登高才能望远!

II. 考试时要做到:

1、要写对格式,考生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掌握常见应用文格式。要认真对待开头和结尾,务必使文章的首句和末句结构正确,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还要注意单词的大小写和拼写,另外书写要规范。

2、在内容上要做到紧扣主题,理解要全面,要灵活套用平时所学句型和常见写作模式,并做到与写作要求或上下文一致。扣题要求考生在动笔之前仔细推敲,弄清提示的内容,抓住要表达的信息点;同时搞清文章的格式,是日记、书信、人物介绍、口头通知、书面通知或者报道。全面理解写作要求,既要防止节外生枝,又要防止出现

丢三落

四、要点不全的现象。灵活套用是指考生可模仿学过的句型和词汇的用法进行表达,做题时如果遇到难以表达的内容,一时又想不起确切的习惯用语或句型,那就要想办法从另外角度去表达。表达时要以恰当的身份、口气,从适当的角度去表达所述内容,句子的前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呼应,要弄清叙述者的人称及故事发生的场合。如果是第一人称,写作中不要写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自己的学校和地点,以免出错;其次代词与先行词在人称、性和数等方面要保持一致。

如何讲高考作文范文第6篇

结合广东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 我们可以看出广东作文命题的基本倾向: (1) 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话可说。 (2) 降低审题难度。 (3)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4) 关注时事, 贴近时代。高考作文命题十分注重人文性。2008年、2009年高考从不同侧面对考生的健康成长进行了自我教育。“不要轻易说不”和“常识”这些充满人文价值的话题, 正好都在考生的认知范围内, 让考生有话可说, 加上前面的材料提示, 学生的审题这一关都会很容易通过。但我们在高考作文批改中发现, 仍有不少同学审题不准, 思路不能打开。拿2009年高考“常识”为例, 很多考生只看到了材料中“我们生活在常识中, 常识与我们同行”的字眼, 觉得这个命题太“实在”了, 不容易下手。因为他们把“常识”理解得太现实了, 好像常识只是生活中穿衣吃饭之类的事情。其实, 他们没有把“常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来理解, 所以打不开作文的思路, 导致在写作中无话可写。

1“巧解概念”法

话题和材料加命题作文, 都会在前面给一段提示性的材料, 这段材料, 既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又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好好利用这段材料, 正确理解命题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准确定位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对学生作文写作思路的打开将会很有帮助。拿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为例。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就是一道类似于材料加命题 (或话题) 的作文题, 它的前面有一段提示文字。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 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 常识虽易知而难行, 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 自定写法, 不少于800字。

巧解概念, 就是要正确理解与把握“常识”的外延和内涵, 这是写作的关键。2009年广东高考“常识”是名词性独词式的话题,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它的解释是:“普通知识。”从这里去理解, 首先把握“常识”的内涵:“常”, 指的是平常、普通、普及, 不是尖端的、精英、少数人掌握的东西;“识”是主观的认知, 强调人对平常、普通现象的认识。理解了“常识”的内涵, 即抓住了话题中主要的内容,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容易偏题、跑题。但如果仅限于对概念内涵的把握, 往往会陷于“实际”中难以自拔, 这样很难拓展写作的思路, 也很难出彩。所以一定要学会“由小到大”地拓展这个概念的外延。

下面再来把握“常识”的外延。“常识”既然是“普通知识”, 那么, 只要是被社会共识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 均可归入“常识”的范围, 比如法律常识、健康常识、自救常识、为人处事常识、礼貌常识、孝敬父母常识、电脑常识……能够联想到生活中这么多的常识, 学生的思路才会豁然开朗, 才会觉得有话可写。

2 添枝加叶法

如果碰到的是个动词性独词话题, 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 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枝干, 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如2007年广东卷的“传递”, 我们知道“传递”这个动词的含义主要是“传”的过程, 可引伸为传授、传播、传承、传送、传达、传告……考生从本义或引申义去展开话题, 那么传递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 如具体的传递火炬、传递文献, 抽象的还可以传递知识、传递经验、传递信息、传递爱、传递美德等等。这样思路打开, 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2009年山东卷的“见证”, 我们可以这样想:我们见证了X X, X X见证了X X。

3 减减加加法

如果碰到的是个偏正短语话题, 就要把名词类和动词类审题的办法全部应用就是把题目更加丰富起来, 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类短语命题, 都会有限制性或修饰性词语, 而中心词是动词或者名词思考这类命题分两步走, 第一用减法, 把命题直接看作是名词或者动词来审题, 例如“生活中的黑点”, 什么是生活中的黑点?“黑点”指的是人身上的缺点、缺陷、污点之类的, 怎样看待生活中的黑点?这样做会有什么意义或收获?第二用加法, 把限定性词语或修饰性词语再放进题目之中思考, 比如, 这是生活中的黑点, 而不是别的;是要怎样对待生活中的黑点, 而不是其它的。

4 分解合成法

如果碰到的是个动宾短语话题, 审题时必须考虑两个方面, 才能把题审得完整, 因此, 在审题时可以把题目分解。注意, 动词是行文重点写的内容, 名词是写作的对象, 例如:“为生命着色”, 可以这样理解: (谁) 为生命着 (什么) 色。2006年广东高考作文“雕刻心中的天使”, 就是动宾短语的话题。这是一个动宾式比喻性话题作文。理解时首先要分解, 抓住“天使”的含义, “天使”本是天神派遣的传达神旨的使者, 现多比喻天真可爱、给人带来幸福欢乐的人 (多指女子或小孩) 。“心中的天使”是心中美好的目标, 是成功和理想, 是人们心里想要的美好的东西。引申开来, 天使可以理解为“成功、完美、理想、信念”等。心中有“天使”, 功夫在“雕刻”。所以写作时还要注意写出“雕刻”的过程。写作时, 只要能把重点落实在追求或实现“成功、完美、理想、信念”等的过程, 思路就清晰了。

如果碰到的是个主谓短语话题, 审题时必做的工作也是先分解后合成, 比如, 2009年广州一模的作文命题“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指的是什么, “天下秋”又是什么?通过思考, 我们会发现, “一叶”是部分, 而“天下秋”是整体, 这里说的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也可以理解为人某一次的行动和整个一生的关系, 这样思考之后, 写作思路打开, 考生才会有话可写。

5 辨明关系法

如果碰到的是个并列短语话题, 审题时, 首先要弄清组成并列短语的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从而确定写作的内容和重点。如2007年四川高考话题作文“一步与一生”。“一步与一生”属于并列短语, 表面上看“一步”与“一生”的位置可以互相置换, 实则并非如此。从审题层面来看, 这个表面并列的短语之间还暗含了一个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一步”是条件, 而“一生”是结果。选择怎样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就直接决定了你将收获不同的“一生”。理解了“一步”与“一生”的关系, 具体构思时, 无论是顺向立意, 还是反向立意, 都可以从容下笔了。

以上几种作文的思路拓展方法与技巧, 相辅相成, 可单独使用, 也可综合使用, 笔者衷心希望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够拨开学生眼前的云雾, 帮助学生在高考作文时“心游万仞”“妙笔生花”。

摘要:高考作文是每年高考的一大热点, 可以说是语文成绩的半面江山, 本文通过分析以往的高考作文提出了几种作文的思路拓展方法与技巧, 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高考作文及提高写作水平。

上一篇:企业员工责任书范文下一篇:融资商业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