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2024-05-01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

Shallow talk an environment view of live the small area a design

Dong Yue-lang

(Xinjiang Linye programming design hospitalWulumuqiXinjiang830049)

【Key words】Live small area;View;Environment design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自然共存、人类与自然对话、谋求环境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化园林城市已成为园林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的重要的生活境域,居住区环境景观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塑造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建立。本文就试探着探讨一下有关居住区的性质规模、构成,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原则、理念、内容和手法。

1.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1绿化。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1.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1.1.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1.1.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2道路。中国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1.3驳岸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1.4铺地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1.5小品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1.5.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

1.5.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1.5.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2.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内容及手法

2.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居住区景观规划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自然活泼、富有创意,结合生态园林要求,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效果,创造自然、清新、舒适、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高品位、高格调的绿化环境。

2.1.1小游园的设计原则。小游园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儿童,主要活动方式有观赏、休息、游玩、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间要有分隔,布局既要紧凑,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2.1.1.1场地:一般设在入口附近,稍靠边缘的独立地段上。儿童游戏场不需要很大,但活动场地应铺草皮或选用持水性较小的砂质土铺地或海绵塑胶面砖铺地。

2.1.1.2园路:园路的宽度和绿地的规模与所处的位置、功能有关。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上,主路宽3~4m ,可兼做成人活动场所;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下,主路宽约2m ,次路1. 2m 左右,通常最小宽度为1. 2m ,以两人可对行为宜。路面用碎石、卵石、毛石等铺砌园路。

2.1.1.3小广场:按形式可分为规则式或不规则式。小广场的标高一般与园路的标高相同。

2.1.1.4园林建筑与设施:由于小游园面积不大,所以园林建筑与设施应小巧玲珑、各具特色,摆放在适当位置,一般有坐凳、坐椅、花坛、花架、园灯、宣传栏等。

2.1.2组团绿地的设计原则。绿地组团是结合居民建筑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公共绿地,面积不大,靠近住宅,居民尤其老人和儿童使用方便。由于住宅组团的布置方式和布局手法多种多样,组团绿地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也就千变万化。要求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不同的功能区域中间以绿化或小路隔离,互不干扰,各得其所,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游憩环境和社会交往场所。

2.1.3住宅庭院的设计原则。

2.1.3.1庭院处于住宅群环境中,因建筑物所造成的阴暗部分较多,所以选择和配置耐荫树种十分重要。保持居住环境安静,也是庭院绿化的一个主要任务,如以植篱分隔庭院,可降低噪声。植篱以高2m 左右、宽1m 左右效果较好。

2.1.3.2庭院的空间尺度、树种的大小、高低要与庭院的大小、建筑层次相称,应以绿化设计的立意为前提。居室外种植乔木与住宅墙面的距离,一般应在5~8m ,避开铺设地下管线的地方。通常以落叶树为好,常绿树要避免直对窗口。

2.1.3.3花木配置宜采用孤植、丛植方式,栽植于靠近窗口或居民经常出入之处,以便近赏,充分提高花木的观赏效果。

2.1.3.4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要考虑将自然环境和住宅环境联系起来,使两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2.1.4居住区道路绿化。道路两旁种植行列式乔木遮荫,根据道路的宽窄,可选择种植中、小乔木,如香樟、广玉兰、女贞、银杏等植物。

2.1.5居住区绿地的树种选择。

2.1.5.1选择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乡土树种。

2.1.5.2选择树冠大、枝叶茂密、落叶阔叶乔木。在夏天,居住区有大面积的遮荫,冬季又不遮阳光,还能吸附灰尘和减少噪声,使空气新鲜。

2.1.5.3选择有季相变化的常绿树和开花灌木。

2.1.5.4选择耐荫植物和攀援植物。在阴暗部分,选择耐荫植物,如垂丝海棠、梅花、罗汉松等;攀援植物有常春藤、络石等。

2.2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绿化设计。

2.2.1设计原则。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2.2.2植物配置。

(1)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在植物种类上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2)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

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应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放空间。居住区绿地中的人工植物群落应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而营造的合适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少种植那些过于娇贵的植物,通过植物自然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负担。居住区绿地应是为人服务的地方,应集中体现出城市绿地的价值,在植物种类上应达到一定的数量。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城市种类,因气候土壤的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 面积10hm2左右的小区中的木本植物种类数应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的种植,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特别应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在住宅的各个角落,应多种植一些芳香类的植物,如白兰、黄兰、含笑、桂花、散尾棕、夜来香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

3. 结语

总之按照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于开发商而言,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住宅,这在成都市房地产开发市场上已得到了验证:营造好环境已经是居住区开发策划的重点,也是市场销售不可缺少的卖点。另一方面,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从近些年的居住区环境设计来看,园林景观作为改善居住区生活环境的重点项目开始备受重视。随着园林景观建设面积的增大,建筑企業开始着重考虑在园林景观建设方面,从设计、建筑、维修等环节合理减少成本,使得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建筑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项目利润。基于此,对居住小区景观在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方案设计;成本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化也愈加明显,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提高居住区的舒适程度和环境水平,各大开发商将目光投到园林建设上,其既可以满足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又符合当今国家倡导的绿色化口号。在居住区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要同时注重居民生活舒适度和园林景观绿化范围两个方面,这不仅增加了选址难度和投入成本,也大大提升了工程建设的困难。在园林景观环境建设中,成本是影响工程好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能否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设计方案时,要在充分保证居民生活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建筑成本进行合理规划,并确保绿化面积符合国家统一的标准要求。由于园林景观的形式、内容、风格等会对建筑成本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设计出的方案必须科学合理,既能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高质量要求,又能符合开发商的投入预期。因此,控制成本、降低成本以及节约成本的问题已成为目前各大建筑公司关注的重中之重[1]。

1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

园林景观建设作为影响人们居住舒适性和环境好坏的主要环节,在居住区建设上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其直接决定了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好坏,同时也是企业能否提高利润的主要措施。在居住区园林建设中,首先要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小区绿化面积达到国家统一标准,其次要对建设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园林景观的整体工程中,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其发生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在内的全过程,两者相互联结又相互影响。

首先要在设计方案时,将每一环节、每一步骤计算出一个合理的预期资金,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成本控制,随时纠正超额资金,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实际工程中,园林景观建设所需费用占整个工程的35%~75%,由此说明,控制园林景观的施工成本至关重要。因此在正式投入建设之前,设计人员必须依据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2]。

2   园林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相关措施

设计阶段在园林景观成本控制中所占比重极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着重考虑成本控制问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公司经济状况,在考虑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绿色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后续工程,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减少企业后续投入,并最终计算出项目每个阶段应耗费的最低成本,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数据。

2.1   以丰富景观空间层次进行成本控制

建筑公司在选定工程地址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开发,充分利用该地原生的绿色资源,如草地、灌木、树林等,将其纳入设计版图中,通过人工设计,使其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这样既丰富了居住区的空间层次,又降低了成本。一般来说,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多选择采用景墙、地被等元素对居住区进行分割,但这样会提高成本,此时可以选择人造微地形进行替代。人造微地形可以通过空间层次上的变化以及不同植物的搭配,创造出优美的景观,达到景墙或地被分割居住空间的效果。人造微景观相对于景墙、地被来讲,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可以选择它来代替景墙等设计,从而降低成本[3]。

2.2   科学选择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

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不仅科学合理,且能降低成本。在设计居住区园林景观时,可以尽量选择本地树种及各类绿植,因为相对于外地树种来说,它们更加适应本地的气温、环境、空气、湿度等生存条件,不仅成活率很高,而且更能抵御病虫害或恶劣天气。但如果选用外来树种,不仅在选种运输过程中耗费大量资金,还会面临成活率低下等问题,十分不利于成本控制。并且相对于外来树种来说,本地居民更熟悉本地树种,在培育方面也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节省养护费用,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4]。

2.3   科学选择苗木,从根本上控制

苗木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以及苗木规格而变化的。所以在购买苗木时,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选择合适的时机,根据需求购买相应的规格。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选择购入幼青的苗木,因这一阶段的苗木价格十分低廉、成活率也很高、抗逆性强、便于养护,可以有效控制成本[5]。

2.4   选择渗透性铺装材料控制造价

生态透水性铺装相对于经过水泥硬化的地面来说更具优势,不仅可以节省硬化成本,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生态透水性铺装可以通过本身与铺装下垫层相连的渗水通道将雨水等地面水直接下渗,通过土壤过滤进入地下水循环系统,可以降低由于不透水的硬化地面给城市水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减少地面积水状况,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此外,生态透水性铺装可以及时调节地面温度,有效调节城市“热岛效应”,同时能降低城市内水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   提升园林景观成本控制管理者水平的措施

3.1   前期准备工作

作为整项工程的开始阶段,建造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作为前期工作重点,必须由几名设计师同时商讨,对设计图进行反复修改和调整,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使开发商获得最大利益。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最终版本的设计稿进行施工,拒绝反复调整,尽量避免后续施工中因为修改设计稿而引起的不必要问题,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方案敲定前到现场进行勘探,确定设计思路,因地制宜地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从而达到投入最少的资金却能实现最大效果的目的。

3.2   增强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作为设计方案的主要成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决定设计方案好坏程度的关键因素。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設计和成本控制,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作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优方案。一旦设计人员水平不够,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上升,还会极大地降低园林景观的美观程度。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面向社会,招聘具有真才实学的设计人员,同时加大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及外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设计出最优方案,提高居住区建设美观度,并合理降低成本。

3.3   加强审查机制

在形成设计方案时,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评估,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方案进行招标,这一过程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避免个别评审人员因个人喜好不同,导致最终评审金额相差过大,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评审标准,并建立专门的审查机构,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1 ] 吴建坚.居住区景观在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 2 ] 陈卓君.珠江三角洲地区住区园林建设成本控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 3 ] 何海燕.碧桂园节约型景观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 4 ] 王峰云.房地产小区园林景观营建成本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5(8):217-218.

[ 5 ] 沈小亚.房地产小区园林景观营建成本的控制[J].现代园艺,2014(18):19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傳统的建筑设计之所以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则是受到环境因素以及资源内容的限制。早些年,我国所选用的设计内容对于能源产生极大的损耗,同时成本支出较高,也会对自然生态产生不利影响。而低碳理念下所开展的建筑设计内容,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质量,还能够满足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既能够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同时还能够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正因如此,本文就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进行相应的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作为21世纪下具有时代特征的理念内容,低碳概念的存在有着极高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传统能源的应用情况,这样不但能够缓解温室效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够满足我国有关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两方面入手,以此来形成较为新颖的全新发展模式。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由于其本身的工作内容过于复杂,加上特殊性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并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以低碳概念为主,从而来确保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一、低碳建筑设计概述

从定义上来看,低碳建筑是以传统建筑体系为基础,提高能效的同时降低能耗,并减少环境污染现象的建筑模式。与传统建筑内容相比,低碳建筑严格遵循环保思想,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外在表现,人们在进行建筑选择的过程中,往往会以低碳节能建筑为主[1]。

(一)低碳节能建筑的优势

(1)低碳节能建筑能耗显著降低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模式的固定化,大多情况下,施工单位会对大量的能源产生浪费的情况,同时还会由此生成相应的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废气、废物、废水,这些不但会导致国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我国社会的节能文化建设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以低碳理念为主的节能建筑模式,不但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情况,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损耗情况,缩减成本支出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为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同时,低碳节能建筑还具有极高的发展前景,在进行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可以将如何完全消除能耗情况,消除污染影响,提高排放效率等列为重点研究,这些都是节能建筑的重要特性内容。

(2)低碳节能建筑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的整体内容相对复杂,在传统的建筑模式中,满足国民的居住要求便是一切建筑的核心所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思想显然已经无法符合国民的审美需求,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而言自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标准化、样式化、产业化的建筑模式市场竞争力大幅度下降。相较于这种大同小异的建筑模式,节能建筑本身除了能够满足低碳理念需求外,还具有极高的美学素养,所选用的材料与技术都是以实际情况为主,融合了区域文化的同时,也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对地域条件的思考来进行建筑风格的本地化应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综合质量,在稳定性与安全性上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3]。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会使得低碳节能建筑本身对于材料质量的消耗大幅度下降,需求量递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体验,对于我国自然生态建设及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3)节能建筑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花费的精力较大,能够起到的效果却大打折扣,不但会导致工程自身的经济效益受到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对后续的工作产生不利,导致国民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严格遵守节能建筑的相关标准,无论是原材料的选择还是到最后的模板拆除,整个过程都会以环保理念为基础,全周期性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节能性,相应的成本支出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既能够满足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同时在进行后期的生产运行时,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4]。

(二)低碳节能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建筑形式

节能设计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国策要求所要遵守的重要理念,有关低碳节能设计理念下的建筑形式往往会具备相应的特性,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1)在有关建筑的墙体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筛选处理,市场价值、隔热性、强度、刚度以及保温性都要满足相关标准,以此来确保所涉及的建筑节能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指标需求,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建筑节能环节的工作需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之所以要开展墙体的节能处理,则是因为该内容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利用轻型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实现节能应用,降低建筑能耗的同时,满足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需要,以此来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常情况下,在对建筑的屋面进行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选用立体绿化网络形式,与传统的结构形式相比,这种形式的保温性与稳定性更强,同时还能够满足国民的审美需求,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能够符合社会相关标准[5]。建设工程在进行屋面结构的保温隔热处理时,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说利用架空的方式来开展蓄水处理,或者是在空白区域进行覆土处理,从而来完成相应的植被种植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有关墙体结构的绿化工作能够和屋面结构进行有效联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美观程度,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室内温度的有效调节,以此来满足建筑的生活需求。

二、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一)科学规划,建筑合理设计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个建筑的整体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则需要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加强低碳思想的应用,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此来确保后续的工作内容能够得到有效保障[6]。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对不同因素开展综合性考量,比如说建筑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情况,天气变化、季节因素、采光是否满足预期标准,以及通风系统应当如何设计,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够确保整个建筑的生态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工程而言,不同地区所要遵循的条件内容会存在差异性,比如说南方地区要考虑天气湿度对建筑的影响,暴雨以及雨季所造成的冲击,怎样进行水循环利用等。在面对高温环境时,怎样对空间的温度进行散热,强化通风系统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使房屋内部的干燥程度满足人体舒适标准;而在北方地区,由于季节分明,因而需要做好冬季与夏季两方面的规划与部署,除了要进行低碳理念的应用外,建筑的保温性、采光程度也是极为重要的,在夏季时如何进行降温处理,等到冬季如何利用保温性与隔热性来起到取暖的目的,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同时对于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经济发展而言也会带来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踐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对于低碳建筑而言,其本身都要始终围绕绿色建筑理念开展设计工作,作为最为基础的内容,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加强相关理念的应用。与传统建筑相比,低碳建筑融入了绿化技术,对建筑地区的绿化特质以及区域质量产生了根本上的作用,植物景观数量以及面积的不断提升,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演变成小型生态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利用植物本身所具备的光合作用,能够对存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废气进行吸收处理,降低碳排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对空气质量产生净化作用,同时植物景观的存在还能够满足最为基本的节能减排需求,在美观性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并且还能够对水体产生净化作用,满足循环水的利用需求,降低维护、管理的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这对我国社会的长久建设与发展能够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7]。

(三)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

一般来讲,建筑设计在对建筑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先是会对整个城市所处的区域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影响因素的同时,对整个项目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实现对建筑位置的优化处理,确保朝向设计能够满足预期标准。从本质上来讲,太阳所辐射的光线提供能量需求,充足的光线照射不但能够提高人们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能够对个体健康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对于提高建筑节能,降低能耗而言也会产生促进作用。对于城市而言,在开展日常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太阳角度的重视程度,明确日照原理的同时,对建筑设计的位置情况以及朝向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筑朝向的控制,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因地制宜的战略需求,同时还能够确保建筑的日照强度与周期能够满足相关标准,既能够满足节能环保,同时还会对国民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此外,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朝向设计时,还要明确不同时间以及地区所受到的日照能量变化,比如说,在冬至时期,受到太阳位置的影响,在高度上相对较低,无论是建筑还是个体所承担的太阳光线在面积上相对较大,而夏至时期则相对较低,倘若建筑朝向的设计不具备合理性,便会导致整个建筑的窗口调整存在问题,采光条件无法满足,甚至会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室内舒适程度无法得到保障,国民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8]。

(四)注重节水、热工环境设计

当前,我国建设项目在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将节水以及热工作为主要的环境内容,通过相应的调整来进行技术上的创新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质以及水量的重视程度,强化对低碳建筑的重视程度,并选用满足节水需求的设备装置,这样不但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还能够对自然水进行收集,并用于景观用水,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相关企业的维护成本,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而在热工环境上,建筑设计也要进行科学管理与调整,其中常见的热工手段便是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技术,利用成熟、科学的先进技术,既能够提高建筑本身的舒适程度,同时还能确保节能环保低碳质量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在满足国民生活需求的同时,对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化发展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五)加强施工过程中环保技术的使用

环保技术对于现代建筑施工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低碳节能建筑的核心内容,是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所要遵循的标准之一。在传统施工建设中,很多施工单位或多或少都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比如光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以及空气污染,这些环境问题都会导致国民生活质量受到不利影响。要知道,建筑本身是为了满足国民生活需求而诞生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对人体的健康以及正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建筑的建设过程便失去了其本身所具备的价值与意义。正因如此,为了满足我国节能环保的战略需求,项目在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工程中,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应用,做好节能降噪的防控工作,利用定期洒水来降低废气影响,这样不但能够确保国民的生活不受影响,同时还能够对整个建筑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产生促进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低碳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建设工程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受到体制层面的限制,加上管理内容的不完善,容易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频繁发生,这样不但对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建设。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建筑设计在进行日常设计的过程中,便要对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能耗控制及材料筛选处理,并制定较为完善的设计计划,做好能源分配工作,同时强化能耗管控力度,融入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提高不同技术层面的应用与落实,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低碳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鹏飞.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9.

[2]高明.浅谈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2020.

[3]李凡磊.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研究[J].2021(2019-2): 16-17.

[4]余丹.低碳概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建筑,2020,v.17; No.352(11):52-53.

[5]宋隐函.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 (3):1.

[6]宋柏延.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 (77):1.

[7]田敏.基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2021(2017-12):94-94.

[8]邱辉.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浅析[J].大众商务:上半月,2021(8):1.

作者简介:张金林,1986年生,土家族,贵州省铜仁市人,男,工程师,本科,从事建筑设计方面。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现如今,人们在精神需求方面随着社会的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对空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作为优化室内环境的主要手段,空间环境的设计是室内环境整体设计的前提,在设计中对整个空间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陈设艺术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用特殊的语言来表达出来,刚性的空间使整个空间的设计没有意义,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为主题,多元化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尽量在设计方面将人的情感作为最终的设计目标。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分析陈设艺术在生活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对陈设艺术的特征、作用、新的理念以及传统与现代对比的具体分析,为人类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艺术。

关键词:陈设艺术;以人为本;空间;应用

一、陈设艺术

(一)陈设艺术的定义

从艺术的字面解释有两层含义,动词的安排、布局,显示的位置,作为一个名词,可以作为一个装饰品,陈设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主要是把握整个空间的设计,展示出空间的内涵和自身的魅力[1]。为提高整体空间,加强整个空间的视觉感知,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又符合现代人独特的气质和文化内涵的空间,是展示艺术设计的目的,既完善了整个空间,又强化整个空间的视觉感受。

(二)陈设艺术的发展

陈设艺术品主要表现在壁画上面,在家具方面一般比较少而且轻便;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繁琐与精美的装饰物代表当时的陈设艺术;到中世纪时期,当时的陈设品有色彩斑斓的马赛克以及纺织品、织物作为装饰;哥特式时期,主题绘画开始出现在家具和家具装饰的风格中,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开始彰显出来;到巴洛克时期,精神的需求极为突出,注重浪漫主义风格;洛可可时期,陈设艺术展现出温柔、细腻等特色;到二十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注重原生态风格;到二十一世纪,现代简约的风格与装饰艺术手法相互结合,将环保、绿色生态为主题,彰显出陈设艺术在新时代为人们带来舒适的氛围。

二、陈设艺术与装饰搭配

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而发生改变,艺术设计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越来越显示它的价值和功能。现代人们的生活主张人性化,将优先发展的需要,空间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2]。当今社会,商品消费不再是一个乏味的,同样条件下的商品,消费者可能更关注的是服务的质量和环境等因素。当服务质量及消费环境达到消费者认可时,消费者才会产生归属感,才会在需要消费时选择认同他们的首选目标。相信人们都是一样的,每次进入商店,首先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是商店的装饰风格和整体氛围,并显示艺术是控制的关键部分,更能展现出商店的整体装饰[3]常用的陈设艺术搭配方式有以下五种。

(一)色彩搭配

自古以来,色彩的使用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发展到现在,超过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从外部传递给人类,色彩也是在二十一世纪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个新的资源,无论它将如何使用,自然资源都不会枯竭。不同色彩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具有不同的体验[4]。所以说,在设计中色彩是最具有冲击力的设计元素,可以弥补整个空间的不足和缺陷。对于美的色彩搭配设计可以使整个产品更加富有视觉效果,在通过各种色彩搭配对比下,既美化了整体空间,而且还在空间环境效果上加分,使整体空间色调统一,充满节奏与韵律。

(二)材质搭配

材质本身的属性不同,机制也不同,所以显示出来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反复使用同一种材料会使整个空间显得过于单调无味,没有任何的特色可言,它在空间设计中是致命的。空间除了烘托整个空间结构、颜色外,陈设品的质感还可以创建一个整体氛围,创造消费者的不同的心理感受。材质自身具有的质感就不同,主要就是质地的区别,粗糙或者光滑的平面,柔软或者坚硬的材质等。都有其独特的纹理,所以表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的空间和材料搭配可以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和空间氛围。

(三)风格搭配

风格的不同搭配可以表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是对整个空间的形成特征密切相关,在这一领域的形成的同时,必须结合传统、地方文化的形成、政治和经济水平等有很多方式。在空间中的风格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建筑物有极大的关联,比如地中海风格,在空间中比较适用于主题餐厅或者大型广场或者主题会所,地中海风格色调鲜明、颜色丰富、具有明显的特点,使空间散发出西方的迷人气息[5];日式风格就比较适用于餐饮空间,风格比较简洁淡雅,自然清新,所以采用原木材质才能打造出空间的一种优雅、简洁、有立体感的视觉感受;中式風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演绎中展现出来的一种风格,主要用于餐饮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主要搭配瓷器、字画、传统工艺品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物才能展现整个空间的含蓄以及秀丽。

(四)照明搭配

空间中,灯光可以说是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它可以呈现出很多装饰品呈现不出来的效果,灯光的直接照射会使人们的视线主要集中在这件物品上面,但在整个空间中每件物品上面不会都具备照明设施,根据人体工程学,过于强烈的灯光照射,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设计灯光时要有协调的搭配,这样才能使整体空间环境舒适。

(五)绿色植物搭配

绿色植物作为空间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陈设物品,起点缀整体空间,改善整个购物环境的作用。通过绿色植物来掩盖空间的不足,使空间达到一种共鸣。使用绿色植物的同时,应注意植物在整个空间的位置,颜色,大小等。在搭配上其他陈设物品相比绿色植物更加具有生机,所以与其他陈设品结合装饰,为整个空间添加亮点。

三、陈设艺术在空间中的应用

陈设艺术和空间共同创造了以及丰富了整个空间,有利于整体空间的分隔,装饰效果也得到广泛使用,不管在空间中还是室内空间,它都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并且符合人们生理及心理要求;即调节室内气氛,在商业环境和工作环境方面,设计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以社会的进步和科技不断的发展为前提,陈设设计在商业环境和工作环境方面也都不断发展,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陈设艺术设计又对整体空间起扩散的作用,人们对于现在的居住环境,以及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关注和期待。空间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原始的生态,高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主要向多元化开发、本地化和国有化的方向发展。

(一)多元化的应用

现如今我们面对的情况是人们无节制的利用资源造成环境的恶化,而传统文化也在慢慢的消失。那我们在这种恶劣的挑战下要做的是,一方面重视环境恶化问题,另一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基础上创新并传承下去。同时也注意个性化的发展,多元化发展,将陈设艺术与文学多方面结合,设计出更加富有意境的空间。

(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类”的基础上,既要展现现代空间的设计,又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主要以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为前提条件,既要和谐美观又要舒适大气。双重要求为最终目标,室内环境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可能对于大部分人们来说,很多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人性化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够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空间,为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消费质量,带来最大的便利,可以使人们在舒适、安全与美的环境下享受生活。

四、结语

陈设艺术在室内环境中逐渐成为主要部分,陈设艺术的作用就是能够在生活中体验舒适的生活环境,使环境更加人性化,使材料以及色彩能够综合运用,可以使环境充满格调,在空间设计中加入陈设艺术设计的运用,才变得更具吸引力。突出独特的风格,在空间中尽可能地加入新兴元素,让整个空间可以更有趣,做出空间的合理安排,对以后的陈设设计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创新点。

参考文献

[1]周穗如.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组合创新[J].四川建筑,2011:18.

[2]付芳.建筑装饰材料[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22–23.

[3]徐令.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68–72.

[4]高源.浅谈简欧风格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元素[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35.

[5]陈林烽.浅谈室内设计的风格与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16:26–27.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所谓环境并不单指绿化环境, 归纳起来分为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强调生态性, 社会环境突出文化性物质环境提倡功效性[1]。居住区的环境应具备生态环境功能、景观文化功能和休闲活动功能, 使居住者在使用上的生理需要与观赏上的心理需要相结合。做到“以人为本”, 创造出既有人情味, 又有个性化的和谐环境空间。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 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 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 但若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就会割裂建筑和景观的密切关系, 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 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 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 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 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的整体设计之中。

对于居住区, 在提出了景观环境的概念规划之后, 那么对于景观实际都有哪些要求?景观设计又有哪些设计的手法呢?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 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 以节约用地, 对原有树木, 特别是古树名木应加以保护和利用并组织到绿地内以节约建设资金早日形成绿化面貌[3]。

1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求

(1) 注重环境景观的生态性。现代化的城市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痕迹。城市里自然的植物群落越来越少, 唯有在公园里人们才能体会到“生态”的感觉。因此景观的生态性在我们的小区里又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居住区应该非常注重生态性:曲折的地形, 茂密的植物, 淙淙的流水, 啾唧的鸟鸣……, 身处其中, 宛如回到自然。

(2) 注重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挖掘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 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抛弃以前的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的行为, 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 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2]。

(3) 注重环境景观的功效性。

景观不但要为人所赏, 还要为人所用。设计时要考虑居民的生活与休闲的要求, 留有一定的休息、活动场所, 应结合小品、园路、小型绿地、设置休息座椅、遮雨廊等公共设施, 要充分考虑其实用性, 用各种方式来促进居民的亲和性, 如:在设计开敞式折亭廊时, 考虑一些半封闭的空间, 使人们在雨天同样能在户外活动, 为居民创造一个能够接纳他们生活情趣的自然的空间。

2 展现优美环境, 充分运用各种规划设计手法

(1) 平面与立体手法。平面绿化是绿化中的基本形式, 但居民区内可供绿化用地通常十分有限, 要提高绿化增加小区的空间美感, 这就要求充分利用立体面和空间来进行对绿化的延伸, 可以对绿柱、绿墙、等进行点缀和修剪, 形成丰富多的图案。这不仅能增加绿化的空间, 而且还能对空间绿化的同时能进行巧妙的艺术处理, 用植物来刻画、点缀, 丰富居住区的空间色彩, 同时也增添了主体面的动感景观。

(2) 三维与多维手法。三维与多维是在空间处理上把握好“环境”与“画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对其进行配置, 注重乔木、灌木、草本、地被之间的层次比例关系, 促进多维空间群落的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学原理对空间做出合理规划, 根据功能布局的要求赋予各个空间以感情色彩, 或安静恬淡、或热闹浓烈、或庄重大方、或活泼热情。从多维空间出发, 对主景的变化处理做出合理规划, 创造出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对小区的主干道景观设计上, 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与时间的变化, 采用多次波浪式的立体规划设计, 以地被、草坪、盆花为地面主基调, 以灌木和小乔木各品种的差异形成多维度、波浪状, 再以高低错落乔木加强景观效果, 丰富背景的空间色彩, 随着盆花更换、造型变化, 景观也随着改变, 主景与侧景相互衬托, 使人们在不同时间, 不同空间角度均能感觉到舒适优美的景致。

(3) 绿化与硬化手法。绿化与硬化两者间不是相互孤立和对立的, 二者应是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的, 都是制造宜人空间的形式。居住区的公共绿地上应该利用铺装给人提供一个公共活动的空间, 对于宅前绿地尽量还是应该以大量的植物为主, 可以在绿化中穿插硬化元素, 以丰富绿化的情调和活力, 小区中的植物配置应提倡使用植物的自然形态, 避免人工因素, 追求自然群落郁郁葱葱的效果。

(4) 绿化与文化结合。绿化与文化结合时形与神的关系,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绿化中有了文化色彩, 景就有了生命, 景观就有了丰富的内涵, 在绿化中赋予不同的文化美酒体现出不同的人文理念。文化的呈现可以借助雕塑、小品、文联字画等实体来形成, 还可以利用雕塑、小品、植物本身的人文材料, 以故事来传递文化, 使景观活灵活现。现在许多居住区都以雕塑, 喷泉, 叠泉等作为小区主景, 体现小区的主题内容和思想, 还有给古树名木命名赋予精神, 耐人寻味。在茂密竹林里的置石上刻有名人墨宝, 意境就更深远了。

(5) 彩化与香化。彩化与香化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植物生长特性, 巧妙配置在平面、立面等各绿化空间中, 随着不同花期的来临, 各种色彩姹紫嫣红、色彩斑斓、留香四溢、美不胜收。在绿墙上用不同品种花色来点缀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 有动物的、抽象的、几何的等, 人们驻足观赏, 香味扑鼻而来, 视觉味觉兼得, 格外喜人。

3 结语

总之, 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 要始终将“生态”、“文化”、“功效”融入到景观设计思想的全过程, 以植物为主导, 充分利用周围条件, 灵活运用各种造园手法,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地让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接近自然的绿色空间, 以达到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目的, 创造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环境, 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使园林景观在居住区内实现最大的效益。

摘要:居住区景观环境应该与建筑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中, 按照景观设计的要求, 采用多种规划手法才能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环境, 这样环境才能成为优美的环境, 家园才能成为人性化的家园。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手法

参考文献

[1] 归红.居住区环境设计[J].低温建筑设计, 2007.

[2] 李忠红.浅谈居住区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 2007.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人性化环境空间设计的内涵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时代, 这种思想已经贯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态度, 已经从“居者有其屋”转变为“居者优其屋“。人性化设计, 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 通过创造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可参与的居住区氛围, 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便利、社会交往、健身活动等各种需求。由此可见, 在进行居住环境空间设计之前, 设计人员应该对居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生活习惯等做出调查, 在此基础上展开全面的人性化设计, 确保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是以人为出发点,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当前居住区环境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空间环境划分不合理

房地产行业的兴起, 造成我国居住社区的大量增长, 在激烈的竞争下, 开发商和设计单位都开始重视设计质量, 然而设计重点却落在了户型、空间等室内空间设计上, 忽视了小区内的环境设计, 造成居住区空间规划不合理, 不能为居民带来更大的舒适度。虽然这种设计方法尽最大可能的节约了空间, 但空间较狭窄, 老年人活动空间、儿童活动空间难以分清楚, 降低了公共区域的使用效率。

2、缺乏人文关怀

目前, 很多居住区的规划空间过于集中, 且由于空间环境规模有限, 使公共空间一览无余, 从而使居民缺乏一个相对安静私密的场所。私密空间主要是为每个居民提供了个人空间, 使社区居民的个人空间得到延伸, 完成了从室内到室外的过渡, 满足了人与自然的亲近。所以空间环境的私密性不足, 不能满足居民的私密性心理需求, 看似可以增加人与人的接触, 实则会减少居民的户外活动, 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渐渐减少, 距离渐渐拉大。当前, 我国很多居住区过分追求艺术效果, 往往是盲目的追求大面积的绿地, 而且空间环境单一, 大面积空荡的草坪绿化, 高密度高层的楼群, 居民没有了私密性, 间接的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使人产生距离感。

3、居住区空间环境中文化因素的缺失

我国幅员辽阔, 文化博大精深, 很多居住区的空间环境大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空间环境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文化, 一味的整合各种设计方法, 以达到空间环境的美观与整体, 使居住区的空间环境缺乏人文情调, 没有具有文化特色的主题广场, 空间尺度太大, 留给居民的只是寡淡无味的“多余”空间, 缺少内涵与情趣。这样单纯的美观, 缺少自然气息与人文气息, 无法使居住者产生共鸣, 即便能够欣赏美景, 却失去了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切感。

三、人性化环境空间设计方法

1、合理划分空间环境, 充分考虑居民的不同需求

空间环境设计者应根据不同年龄阶层或特殊需求的居民设计划分出不同的环境空间, 以满足不同年龄阶层或特殊人群的不同需求。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要尽量考虑到小区内的每一个居民, 对于老年人, 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者, 要有更多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 因为这类人群对居住环境有更多的依赖性, 他们内心是很渴望参与到交往活动当中的。所以建筑中要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 使户外或室内的空间环境都不能阻碍弱势群体的参与。例如, 适当设置台阶的高低, 过高的台阶要设置坡道, 道路的铺砖要平整, 对于有鹅卵石、碎石、沙子或凹凸不平的路面应及时修改;路边扶手、栏杆的高度应适当以适应特殊人群。这些都能体现对老年人、婴幼儿等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使有障碍人士也能拥有一个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空间环境。

2、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

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应结合居民的实际情况, 从居民的实际利益出发, 根据当地居住区的特色文化设计出符合居民区特征的空间环境, 避免过于繁杂的修饰, 另外还应顺应自然, 空间环境的设计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使居民区保持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没有噪音的打扰, 这也需要将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同其他相关学科联系起来, 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建立全方位、舒适的空间环境。

3、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作为人类, 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与自然之间联系密切。中国人讲究风水学, 认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 是居住的最佳风水条件, 实际上, 风水学就是对地貌、水文、日照、风向等自然因素对居住环境影响的一种评价, 以此, 选择好的风水设计, 作为长期居住的环境条件。古今中外, 人们对于自己居住的环境, 大多都憧憬着依山傍水, 凭海临风的绝佳地理位置。在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 更是强调人鱼自然, 建筑与自然的协调, 相反, 古人对于建筑造型的考虑反倒在其次。在国外, 现代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同样是提倡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如此看来, 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还是现代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 都是将建筑的建造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好的建筑设计, 就应该实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相融, 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达到统一, 绝不是一个物体突兀地去追求个体美。

四、结束语

人性化的设计对居住区的空间环境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空间环境设计体现出不同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性化设计理念也将不断优化, 从而渗透到空间环境的各个细节, 为居民打造一个更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摘要:近些年, 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此,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性化成为居住环境中的重要关注点。本文介绍了人性化环境空间设计的内涵, 分析了当前居住区环境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人性化居住区环境空间设计方法。

关键词:人性化,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2]杨艳.浅谈高校图书馆环境设计的人性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2) .

[2] 肖敏毅, 张迪, 杨大禹.小尺度空间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以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住宅区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9.

上一篇:模型思想中小学数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全球化改革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