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发展范文

2024-04-03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发展范文第1篇

专业论文

绿色生态建筑及其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初探

绿色生态建筑及其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初探

摘要: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它们不仅是物质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改变。绿色可持续的设计原则,要求我们设计师在设计、选材、生产、安装上都要体现“绿色”“可持续”,必须考虑到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本文介绍了绿色生态建筑的定义,介绍了绿色生态建筑及其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绿色生态建筑及其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定义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历史, 在社会进步中, 人类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在坚持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 不断选择, 休整自己的发展模式。21 世纪是经济、社会、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 它要求建筑师以全新的设计手法, 依托科学技术对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设备等进行充分的考虑与设计, 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生态建筑像一棵参天大树一样从它周围的土壤中汲取养分, 使得自己花果丰硕, 但并不耗竭它周围的环境资源, 而是相反, 它用撒落在地上的花果滋养周围的事物。这不是一种单向的从生长到灭亡的线性发展模式, 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无论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科技空前发展的今天, 建筑可以取代原始的大树而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庇护者,却不能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因此, 无论科技多么发达, 人类应立足朴素的自然原理, 为生活提供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

一、绿色生态建筑的定义

“绿色”一词并不是一个十分精确的修饰词汇,它可以包括许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含义。然而,这并不是说“绿色建筑”全然无法界定,可以让人随意想象它的存在。事实上“绿色”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普及的用语。它既不深奥,亦非建筑所独有,诸如“绿色冰箱”“绿色电脑”“绿色食品”乃至“绿色管理”等等。“绿色生态建筑”本质上与“绿色冰箱”一样,都是供人享有的“绿色产品”。我们在使用这个词汇时,很容易将它与节能、环保、效率、健康等方面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绿色”一词已经有了其约定俗成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所谓“绿色建筑”就是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建筑。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建筑”便不能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口号。

二、绿色生态建筑及其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生态建筑没有超出建筑的根本目的, 它仍然是在大自然环境中为人类的生活围合出一处使用空间, 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环境景观等无不影响着生态建筑设计。

2、社会因素

生态建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美学、经济学、生态学、技术观等许多领域, 只有在这些领域内都贯彻了生态学的思想, 建立了一种渗透着生态学思想的生态文明, 全人类的生态意识、生态思想真正提高之后, 生态建筑的实现才有可能。同时, 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现也有赖于政府决策和执法以及规划与设计的管理。

3、人文因素

生态建筑的实现还与人们的生活模式、消费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等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态建筑的设计。

4、技术因素

建筑的设计技术、建造技术、材料的生产技术、节能与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废物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等都关系到生态建筑的设计。

三、绿色生态建筑及其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

1、整体环境的设计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①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②立体绿化。引入“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①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②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在当前中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建筑业的年度开工面积非常巨大。今天建造的建筑, 若不考虑可持续发展, 将会带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能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建筑师对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责任, 因此, 掌握可持续发展设计手段, 提高建筑的生态质量应是每一位建筑师必备的常识。但是, 这些策略的运用也不是可以生搬硬套的, 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建筑, 采用不同的眼光进行评价, 对这些方法给予不同的优先权。同时, 根据即定的目标, 摆出问题, 全面探讨, 最终得到一个明确的决定性方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因为一个好的建筑, 应该既是感性的、美观的, 又是生态的。

参考文献:

[1] 王玉东.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的几种方式[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3)

[2] 席本华.可持续发展下的建筑与自然的结合模式浅析[J]. 科技咨询导报. 2006(20)

[3] 刘备.城市设计?和谐社会[J]. 知识经济. 2010(06)

[4] 杨永谋.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0)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发展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了生态建筑理论。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生态建筑的特点与相关理念所关注的内容,研究了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通风设计、绿化与水景设计、遮光与采光、噪声污染的防治管理等生态建筑理念的具体应用,希望促进我国住宅建筑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环境设计

生态建筑理论在现阶段的建筑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自然资源和建筑能源的合理运用,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原则,将生态理念同住宅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在建筑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技术,提高住宅的整体效益,从而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居住环境需求。

1、生态建筑的特点和其重点关注的内容

1.1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在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建筑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所以在现代生态建筑的设计建造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与地理环境将自然资源因素引入其中。除了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之外,还要从文化的角度对生态建筑进行考量。首先要对住宅建筑的健康与舒适进行考量,要求房间的布局合理、充足的光照,保证室内温度与湿度的合理,且要应用一定的环保材料保证住宅的绿色健康。同时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充分发挥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作用,以提升住宅的生态效益。最后还要注重住宅的设计与美观,有助于生活在此的居民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1.2生态建筑理念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生态建筑的设计建造应加强对三个方面的重视程度,分别是自然光源的应用、局部风环境设计以及针对城市热岛问题的解决措施。设计人员需要对光照情况具备详细的了解,从而设计合理的采光遮光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资源节约的理念,自然光源和普通照明灯相比可以节省80%的能源消耗,从而实现建筑物的绿色节能发展。关于局部风环境的设计,设计人员应该在优化建筑物布局的基础上考虑风向和建筑物门窗的位置结构,有效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推动生态环保方案在住宅中的充分利用。在建筑住宅项目设计中,应注重对城市热岛现象问题的解决,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其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加强小区绿化景观的建设,不断落实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2、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2.1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

建筑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提升。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时也可以将住宅建筑和周围环境相结合,促进建筑文明的不断发展[1]。建筑的布局设计有很多内容,包括建筑群的高度、密度以及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若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就可能导致气候的恶化。因此,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考虑气流的流动对建筑的影响,使建筑结构同自然气候科学结合,从而明显改善局部内的气候。同时,生态建筑理论下的住宅设计应秉持科学舒适的设计原则,利用科学的建筑布局来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2.2住宅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

住宅建筑建造必须加强对通风的管理和设计,充分利用风环境所呈现出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升住宅的生态效用。在建造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气体的流动规律,将风环境同建筑群的高度、密度联系起来,设计出更为合理的住宅通风结构,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通风要求。自然通风的良性循环以及良好的空气质量会对人的身体起到很大的好处,因此在住宅的不同位置的通风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安徽地区的传统建筑为例,各个建筑联系紧密,高门大院外墙很高,没有屋顶的天井穿堂风极易通过。尤其是在夏天,院子里面可以感受到凉爽的感觉。相比之下,大多城市住宅区楼层较高且通过不良,不仅降低了室内空气质量还不利于资源的节约。

2.3绿化与水景设计

在现阶段的建筑过程中,砖块水泥和涂料中会含有一些放射性有毒物质;而气流的流动状态、建筑布局和密度、建筑区域辐射情况等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热岛效应”[2]。因此为了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相关单位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帮助居民更加愉悦和舒适。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人员可以在小区内增加绿化与水景面积,例如采取垂直绿化的建筑设计,增加屋顶的绿化率,注意绿化与水景以及通风的结合,科学地防范“热岛”问题。加强对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兼顾建筑群与绿化水景的综合设计,综合调控合理部署,提高二者与住宅建筑群的整体协调性,不断提高住宅建筑的生态效益。

2.4住宅的遮光与采光

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季节对光照的需求,不仅要有良好的采光,还能有效的遮阳。特别是夏季的时候,人们需要进行大面积的遮阳,设计人员就需要对建筑的地理条件、维护结构以及当地气候特点等进行精密地计算与考量,以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充分满足居住者对于光照的需求。同时,对太阳的辐射起到一个良好的控制作用,促进建筑使用寿命的提升。而冬天的时候,室内需要进行采光,通过对朝向而设计延长光照的时间,提高热能。同时利用外围结构设计提高冬季住宅的保暖效果。良好地应用生态建筑理论,有助于减少建筑的耗能,实现资源的节约。设计人员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测算的时候,需要结合区域环境特点、明确具体参数,以提升方案的有效性。

2.5住宅噪声和污染的防治与管理

在现阶段的居住环境中噪声和污染的问题不断困扰着居民的生活,不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這就需要加强针对于噪声和污染的设计研究。在设计之前,相关人员先对该区域内的污染和噪音问题进行详细的排查,明确周边的污染源和噪音源。接下来采取科学的手段使得住宅建筑免受噪声和污染影响。如果无法彻底根除,则可以通过隔音玻璃,室内种植等方式减轻污染和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加强小区周边的绿化植被建设,促进内部的空气流动,提升住宅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加强对区域现场的有效勘察,减轻人员流动以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对住宅建筑群形成的噪音与污染,从而对噪声污染区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

2.6住宅节能设计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节能设计中的体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建筑材料节能以及能源的节约。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根据住宅的工程需求,通过降低配筋率以及合理地使用添加剂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钢筋和水泥的用量。而且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节能环保材料,对材料充分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在能源节约方面,可以合理地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煤炭能源的利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设计风能系统为住宅建筑的运行提供能源,在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住宅建筑的生态效益。

结论:

综上所述,将住宅建筑设计同生态建筑理念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应注意在建筑布局、自然通风、绿色景观、遮光采光以及噪声防控等方面的生态设计,不断提升住宅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建筑的舒适节能,提高我国的生态建筑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凯,李东旭,张彤.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28):113.

[2]蒋霞.基于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室内设计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09):122-123.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发展范文第3篇

[摘 要]绿色农业做为新兴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的条件下,绿色科技对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寿光市农村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对绿色科技发展对寿光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绿色农业 科技创新 寿光市 农村经济

绿色农业是继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理论之后提出的新的农业发展理论,代表着世界先进的农业发展方向。特别在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参与的市场竞争也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寿光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提出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寿光市农业经济现状

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辖15处镇、街道,人口100万,是全国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寿光市采取各项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连续八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三年排名提升47个位次,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列第38位。目前,寿光市已形成了以蔬菜大棚、海淡水养殖、盐业生产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组合,培植起了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二、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现状

近年来,寿光市加发展绿色农业,始终把实施农业项目作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了良种繁育、标准粮田、预警项目、良种补贴、阳光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等一项列农业项目,使全市的绿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模式主要有:

1. 企业带动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有相关农户加入的绿色农业组织模式,公司对外连接市场,通过公司的运营和对市场的把握来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农户根据公司提供的信息进行农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产品再返销给公司,公司经过深加工成为市场上最终需要的产品。

2.市场导向模式

通过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产生的原动力来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特别是专业市场形成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农民可以和专业市场订立供销合同,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了解市场经营,把握市场动向。

3.主要产业模式

主要产业模式就是充分考虑当地区域的农业资源,从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及传统生产方式入手,发展“一区一产业,一村一产品”的经营模式,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农产品的生产上最容易符合对绿色产品的要求。

4.合作组织模式

以各种农业协会、研究所、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媒介形成的合作性质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组织的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5.企业自主模式

是指由企业通过租赁土地、土地参股等形式将农户的分散土地流转能统一经营的生产基地,再由公司自主经营,“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公司的职工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

三、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现已形成了中南部乡镇的大棚菜、大田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北部乡镇的冬枣整合集聚管理、海淡水养殖、盐业生产等高效产业。培植起了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2)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通过健全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及借助菜博会,抓好科技成果推广等形式,架起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使广大农民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致富门路,进一步提高了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

(3)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是强化基地建设管理。二是狠抓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先后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23个,培育了“乐义”、“欧亚特”等知名品牌,获得农业部新认定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30万亩,认证优质农产品9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9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5个。

2.劣势分析

寿光市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同样存在着:耕地减少、绿色农业产业化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农业生产基地集约化的规模效应不强、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创利能力低、投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资金保证、市场开拓薄弱,占有率偏低、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统问题。

四、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1.增强政府作用,提高政策指导性。

通过政府性的政策指导,引导转变传统农业模式,逐步导向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通过其主导作用,对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

2.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加强各种绿色农业模式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完善绿色农业产业化系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等形式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

3.提高对发展绿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出现的誤解及偏差,通过科学的讲解和示范,使过去主要依赖农药和化肥来取业的农业增长,转变为利用生态内在机制取得增长。

4.增加投资、融资途径

通过各项鼓励政策及措施,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林业、水保基金制度,支持绿色农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扶持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绿色农业,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共同投入的机制。

5.健全农业制度创新

健全相关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法制管理,并以质量为保证,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加大农业立法力度,积极健全创新农业法制建设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中会.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9-52

[2]张炜,曹平贵. 实施生态农业战略走绿色科技之路[J].江西农业经济,2001,(2). 21-22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发展范文第4篇

课程的上课地点定在桂花岗校区,虽然每个周末都要挣扎着6点钟起床,接着坐一个小时的车赶着去桂花岗校区上课。但,却也非常值得。首先,亲爱的沈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既是很有原则,也是很和蔼的。一整天连上四节课,本以为会很闷很累。没想到老师把课讲得形象生动,课程内容丰富。全程听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一丁点。一整天下来,全程精彩。没上课前,原以为自己会在课堂上打瞌睡,没想到一整天的课讲完了,竟还意犹未尽。不得不说,亲爱的沈老师的讲课水平非常的高。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重点是我们都学进去了,理解了,也记住了。还有令我们非常感动的一点是,沈老师坚持黑板板书讲课。相对于PPT教学,沈老师通过黑板让我们真真正正地学进去了,深刻地把建筑技术的知识要点记在了脑海里,效率高多

1 了。

既然写的是课程心得体会,我觉得对建筑技术的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也重中之重。首先,第一章绪论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的含义,二是建筑技术包含的学科内容。重点是建筑技术学科包含的领域囊括了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及绿色建筑等学科(如图1)。

图1 建筑技术导图 图2 建筑构造组成

这些课程的引导,对于我今后学习好建筑技术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其中,建筑构造中的六大件是基础、墙柱、梁板、门窗、楼梯和屋顶;结构四大件分别是墙、柱、梁和板(如图2)。建筑物理包含了光学、声学和热工学三方面。

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建筑简称ECO,ECO是Eco-build的缩写,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

2 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实中的案例有:杨经文设计的那亚大夏(见图3)、德国的“三升房”(见图4)等。

图3 那亚大夏 图4 德国“三升房”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采用新型墙体材料,采用各种措施达到节能标准的建筑,涉及众多的技术领域 ,主要内容有:(1)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 :必须提倡建筑师的节能意识,发挥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和决定作用,重视建筑节能 “先天不足”的方案设 计对以后实施建筑节能所带来的投资浪费。(2)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太阳能建筑的推广 和应用将可以有效地节约常规能源并且无污染 ,热舒适条件好;同时夏季供冷的通风新技术和地热的推广和应用将可以节约空调耗能,改善城市环境。(3)建筑围护结构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是能耗 的主要途径,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 ,

3 控制围 护结构的热工指标 ,提高窗的气密性,并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达到轻质、保温隔热、廉价的目标。 (4)注重设备节能问题 :在建筑总耗能中, 空调 和照明设备消耗占 60% ~ 80%,提高设备运行节能 措施对建筑节能贡献巨大,必须解决设备效益、系统节能控制、使用操作节能等问题。(5)物业管理和使用操作节能:节能建筑在物 业管理方面的节能措施也适用于集中管理的居住建筑,而且必须强化使用。如在欧洲的BedZED项目(见图5)中,我们看到设计师将废物、阳光、空气和水充分利用,与现代人、建筑物一起进行永续的对话。

图5 欧洲BedZED项目

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从本质上讲,绿色建筑是一种建筑设计思维方式绿色建筑的实施,意味着必须调整现在具有破坏性的生活方式,使之能与脆弱的生存环境保持一种平衡;另一

4 方面,建筑师必须以绿色的观念对待所有的设计元素,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以创新的精神来研究新的技术措施,使建筑作品与环境更为和谐。

接着第二章讲得是的我国建筑项目的七个基本程序:申报书、上级批复、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施工阶段以及交付使用。这一章的主要内容讲得是施工图所包含的种类,主要包含了建施图、结施图、水施图、电施图、暖施图、空施图以及设施图。第三章讲得是楼梯设计(概念、画图方法、设计程序)。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包含了交通构件、楼梯分类及楼梯设计中相关的构件数值设计。重点讲了楼梯踏步设计,国际通用踏步尺寸和变化公式。楼梯宽度设计,B值依人流而定,楼梯平台宽度设计。

最后,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获益良多,不仅仅学习到了建筑技术的知识内容。还在课程感悟中,对今后的学习研究方向有了初步的确定。将来要做一个好的建筑师,建筑设计做好的同时,建筑技术也要做好。除了和建筑相关的,关注社会发展,对社会有所贡献,对社会有用同样重要。课程就要完结了,比想象中要快。心里还意犹未尽,我渴望学到更多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我会努力学习好,学好的同时,用好!

最后,感谢亲爱的沈老师!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发展范文第5篇

一、生态和发展的总体概况

(一) 发展历程

赤水市曾是一个以伐木为主的林业市 (县) , 1998年森林禁伐后, 仍然拒绝发展高污染产业, 而是以“生态立市”战略谋发展。2002年被批准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8年《赤水国家级生态市建设规划》经市人大批准, 将环保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实绩考核内容, 建立一票否决、责任追究、监督通报系列考核机制, “生态立市”战略正式有了具体倒逼路径。2015年, 赤水成为贵州省首个获得环保部技术评估通过的国家级生态市 (县) 。

(二) 目标定位

赤水市坚持以“生态立市”为战略,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绿色城镇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面前,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发展战略, 围绕特色资源价值链、环境良好生态链、集约发展产业链、城乡共融互动链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三) 发展现状

赤水市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发展战略。2018年, 赤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9亿元, 同比增长11.5%。一是以生态农业为统领, 竹原料采伐52.6万吨, 乌骨鸡出栏1045万羽, 生产生态鱼养殖6600吨、石斛栽种5000吨。二是以生态工业为统领, 建成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9家,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0%, 工业税收突破3亿元。三是以生态旅游为统领, 生态景区5A级创建有序推进, 创新开发农旅一体化园区2个, 生态旅游超180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超200亿元。四是以生态城镇建设为统领, “城镇双修”取得成效,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序推进,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提升到48.1%。

二、主要做法

(一)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赤水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 一切发展都以保护生态、发展生态为前提, 以四项机制推动战略的实施。一是推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机制, 成立书记为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将任务细化到乡镇、部门, 逐级签订责任书, 层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二是推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机制, 科学制定《赤水国家级生态市建设规划》并经市人大审议颁布, 成为贵州省第一个生态建设地方法律性文件, 使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法治层面。三是推行生态文明改革机制, 赤水市作为全省第一批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两个试点县 (市) 之一, 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项目负面清单管理, 划定生态功能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探索落实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河长制”, 探索建立资金、技术、人才“三下乡”机制, 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四是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 加强人大监督、政协调研, 建立生态文明督查通报、“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 将生态建设纳入年度考核, 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落到实处。

(二)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赤水市作为贵州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域, 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一是以生态农业为核心, 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石斛种植十万亩, 生态竹林培植百万亩, 林下乌骨鸡养殖千万羽, 生态鱼养殖万亩。山上种竹, 林下养鸡, 石头上种石斛, 构建立体种养殖循环经济体系, 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生态农业成为农户的绿色银行, 工业的食粮。二是以生态工业为主线, 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重点打造以竹浆制品、竹木家具、竹集成材、特色食品药品、新技术新材料为主的五大绿色新兴产业集群。以典型示范引路, 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产品消费、有效回收等各个环节, 统筹推进绿色发展。三是立足赤水旅游资源禀赋, 以生态旅游为特色, 大力发展以全域旅游为引领的第三产业, 建立三产企业2千户, 市场主体2万户, 解决就业人员5万人, 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体系。

(三) 大力实施生态治理

赤水市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 重点保护和治理好山体、水体、森林, 多渠道投入做好“三废”治理。一是政府投入治理, 2001年以来, 投入3.5亿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投入1.2亿元治理水土流失。二是市场投入治理, 政府主导社会投入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6%, 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新型材料工厂, 每年消化建筑垃圾60万吨, 减少工业固体废物排放6万多吨。三是群众投入治理, 城区天然气和电等清洁能源使用, 投入3亿元在农村建成建设沼气池1.25万口, 多方投入太阳能的安装使用。另外还联合周边地区商讨赤水河流域保护, 围绕着“环境有价, 损害担责”理念, 共同投入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和保护。

三、生态和发展成效

(一) 实现了生态和发展齐头并进

将生态文明纳入单位年度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 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生态保护与治理力度明显增强, 全市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面积增至1330 km², 占全市国土面积73.4%。2001年以来,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作, 退耕还林新增竹林67万亩, 全市竹林达130万亩以上, 成为全国竹林面积和人均竹林面积最大的县市, 森林覆盖率高达82.77%。同时, 2001年以来,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以17%以上速度增长, 高于全省和遵义市, 到2018年, 人均GDP达52915元, 农民人均收入达12303元, 在全省县域经济中名列前茅, 实现了生态和发展的双赢。

(二) 成为了长江中上游的生态保护屏障

赤水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 赤水河和习水河穿境而过汇入长江, 由于丹霞地貌土质松散, 易碎易塌,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 平均每年以5万亩的速度推进, 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58.45%上升到今天的82.77%, 地质灾害数量比退耕还林实施前减少40%以上, 每年排入赤水河泥沙量减少500万吨以上, 降低了70%, 赤水河国家三类水质入境提升到国家二类水质出境, 成为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屏障, 贵州省第一个获得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市称号。

(三) 培养了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

赤水市通过持之以恒的生态文明建设, 如今, 尊重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生态的理念已植根群众心中, 爱竹、扶绿已成自觉, 栽花、种草已成群众的生活习惯。建设“四季常绿、四季有花、色彩缤纷、五彩斑斓、村村是景、处处休闲”的“美丽赤水”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获得的“中国长寿之乡”“洗肺天堂”“天然氧吧”的美称已成人们守望的未来。

四、经验启示

(一) 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了典范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赤水市坚定生态与经济同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边经济发展高歌猛进, 生态经济年均增速13%以上, 绿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 另一边生态环境的日臻改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巡视组到赤水视察后认为:“赤水是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最好的县市之一, 发展模式值得推广”。

(二) 为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实践参考

赤水市依托特色自然资源, 提出“旅游上山”“竹业富山”“富民兴山”的山地经济学创新方式, 实现一产生态化, 高质产出“绿色资源”, 为二产提供“绿色原料”, 实现产销链接, 同时又为三产建立了“绿色环境”, 构筑消费支柱。生态产业实现了农业变“农行”, 产品变“粮食”, 工业变“钱袋”, 消费促“市场”的生态经济循环模式,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 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同建设、共发展的生态经济崭新路子。

(三)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证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探索, 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赤水市坚持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在以生态经济为统揽, 生态产业为核心的思路下,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同步推进, 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 通过生态品牌优势, 依托市场创新,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 加快了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提供了生态经济建设的高效模式。

摘要:赤水是贵州省首个获得环保部技术评估通过的国家级生态市 (县) , 作为贵州省生态经济绿色模式的先行区域, 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以生态经济引领全面发展, 突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 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全面发展新路子。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发展范文第6篇

摘要: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加强新时期的节能环保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下,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节能理念,对于低碳节能建筑建设作用较为突出。通过节能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有助于提升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与低碳节能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探究建筑行业节能设计的意义,寻求合理措施。

關键词: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低碳节能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在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成为新时期社会主要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作为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新时期如何能够加强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和低碳节能设计,有助于为建筑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促使建筑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由此,加强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和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研究,有助于改善传统建筑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1、工程概况

滨湖乐龄公寓二期工程,南北两侧均为河流,东侧相邻松陵路,西邻松陵大道。建筑项目总面积62660.8㎡,建筑总面积为71993.3㎡,绿地率为51.1%。建筑工程共有9栋楼,1#为护理老年楼,2#为活动中心,3~7#为自理楼,剩余两层为自助楼。

2、低碳节能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意义

(一)内涵概述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低碳节能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在新时期融入低碳节能理念是必然选择,有助于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未来的建筑工程中,随着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低碳节能的建筑将成为主流,通过生态节能设计来降低能源消耗,对水电、材料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将得到显著提升,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未来城市建设中,打造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人们与自然将和自然和谐共处,借助现代化技术的支持,将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推动建筑行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二)意义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与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流趋势,对于建筑行业未来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2]。在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传统牺牲环境发展经济模式带来的破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传统工业环境下,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无论是温室效应,还是雾霾问题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加强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与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是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对现有的环境问题有效补救。此外,对于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增长意义较为深远,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推动建筑行业变革,朝着绿色、环保方向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实施对策

(一)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特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如何有效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节能理念,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故此,在低碳节能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观念上的创新和完善,在旧有建筑基础上改造和优化,融入节能环保理念,有助于推动建筑工程现代化建设,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实现节能环保[3]。诸如,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建筑的保温层厚度不足,建筑内部的热度保存能力较差,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针对此类问题,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节能理念,有针对性的增加保温层厚度,使用保温材料,避免建筑内部热能过快流失,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建筑设计中,可以适当的增加空心砖使用来满足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目的。空心砖材料具有承重效果好、质量轻的优势,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空心砖可以大大增强空气流通性,这样在加强建筑内部保温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建筑物具备一定稳定性,满足低碳节能的设计要求。除此之外,节水环保材料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水资源的消耗,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新型材料做好墙体边角处的衔接,做好防水工作,提升建筑保暖效果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

(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有效对策

在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整合自然资源,优化建筑设计。通过自然资源的整合,在建筑设计中应用需要充分了解现有的资源情况,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成本的同时,打造更加生态节能的绿色建筑,实现节能环保目的;还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绿色面积,实现生态节能目的。

建筑室内或是室外绿化,都应该坚持生态环保,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促使绿化布置和建筑设计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4]。故此,为了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目的,需要对资源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尽可能降低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优化建筑设计,还可以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绿色、科学方向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和低碳节能设计,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使建筑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推动建筑行业朝着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朱梓豪.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分析[J].居业,2016,21(09):49-50.

[2]李煜宇,肖蕾.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22(04):31+33.

[3]李立龙.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及其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3(15):65-66.

[4]刘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低碳节能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6,31(02):104.

上一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范文下一篇:食堂饮事员安全责任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