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06

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举足轻重。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难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加强科技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对科技创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对策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企业普遍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国外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不断拓展经济市场。而国内企业仍然是传统的经营化模式,经济效益改观不大,使许多员工失去了信心,工作效率下降。面对这一问题,我国企业应在传统经营的基础上不断改革,融入到全球化的市场之中,借鉴和分享科技强国的优势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企业是科技创新过程中最主要的受益者,企业应将这项任务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活力。

一、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科技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占据优势,必须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例如:佳能是相机领域的第一品牌,它在科技创新上可谓费尽心思,虽然它的中低端产品各项技术都不是最先进的,但综合起来总比竞争对手强一点点,而高端产品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另外还有英特尔、苹果、索尼等著名品牌,都是以科技创新优势而领跑行业发展的。其次,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生产元素的有机结合。科技创新可以使现代企业各生产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正如《竞争战略》一书中所讲,竞争优势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低成本优势,二是差异化优势,而这两种优势与科技精神、科技创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都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促进企业经营稳定发展。通过简单的改变、增加、减少、替代、组合企业生产元素,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从而适应市场变化的消费模式。

(二)科技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对企业科学发展观的影响。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观念,并非是杀鸡取卵式的发展。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在管理上不能只顾自身利益,在获得一定利益的同时关注民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与社会的协作下,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社会责任方面,如国家遇到自然灾害,现代企业能够勇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配合相关方面来缓解自然灾害的危害,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外部形象,为企业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其次,科技创新实现现代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还是一个新兴领域,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的是命名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

首先,科学创新改善劳动关系。在现代企业中,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获得成本优势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员工有机会接触到新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大大缩短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科技创新还能完善现代管理方法,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最佳配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次,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融入到国际市场。我国一部分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逐渐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并且分享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如北大方正的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这个系统以绝对的技术优势占据了华文报业80%的市场份额。另外还有一些科技创新型企业逐渐远离家门,开始征战国际市场,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企业不断学习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将学到的知识融入到企业之中,使其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

首先,为企业培养现代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为现代企业带来了经济实效,也要求企业不断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没有优秀的人才,再好的科技管理技术也无用。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导致新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无法实施。为此,应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同时不断吸收国外优秀企业先进的经验管理成果,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其次,不断改革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实施企业管理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其主要内容有:对不适合企业竞争的管理内容进行改革,加快制定出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主动营造学习科技知识的氛围,让员工不断学习科技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市场信息捕捉的灵敏度,及时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根据信息特点灵活调整企业的战略;引入员工竞争机制,使员工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不断学习科技知识,加快创新型企业的建设步伐。第三,为企业构建信息化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计算机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使企业管理手段趋于科学化和民主化。当前,现代网络技术已经从单位的传统转变为网络化的传递方式,从而实现了企业各级、各部之间的有效沟通。网络技术可大大降低营销成本;信息化财务管理可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为管理层提供更精确的决策依据。

总之,科技创新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金周英.全球性技术转变——从硬技术到软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王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

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现代企业管理》“传承”教学模式,培养的大学生是模仿者、理论性专门人才。《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以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得以有效结合,培养的学生属于创造者、应用型专门人才。

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我国高职发展的历史比较短,高职课程模式还没有最终形成、成熟,尽管许多职教实践者深刻体会到“传承”教育模式的弊端,但真正要在实践中实施完全不同于“传承”教育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展开模式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传承”教育模式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促进尽快形成、成熟一整套具有高职高专学校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学校”的形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便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是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课程内容、课程计划时间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形式、教学考核体系、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具有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的一种应用化的具有特定程序,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操作的教学理论。

一、《现代企业管理》“传承”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传承”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在“传承”教学模式下,理论课占较大比重,实践课占较小比重,且两者内容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往往是理论课教师给学生讲述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而实践课教师训练学生非常初级和简单的技能,这些技能并不是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具体运用。

2.课程计划时间表。课程计划时间表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课程中,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课程的这种安排方式必然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彼此割裂。

3.空间的设计与使用。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纳入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分别教授,即理论知识在教室讲授,实践知识在实习车间或实训基地训练。这种安排方式必然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彼此割裂。模拟、实训过程通常只是局部与间断性的且操作(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难。

4.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式:“传承”教育方式;教师角色:老师。学生的角色:学生。理论课以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学习为主,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授法。教学手段:教室+黑板+粉笔;而实践课主要采用演示法,以師傅演示和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5.作业与考试。理论知识主要采用纸笔方式进行考试。作业形式:局部理论题(用钢笔+纸张:练习本表达即可)。作业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一张试卷)。试题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实践知识主要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进行考试。

6.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

7.学生评价体系:片面性(记住+背得+能写=高分=优秀)。

8.教育功能:传承性、复制性、统一性。教育成效:模仿者、理论性专门人才。

二、《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

针对“传承”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企业管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能够科学、合理、自然、巧妙、全面地解决“传承”教育模式的存在问题。

1.课程内容。在《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下,理论课与实践课占同样重的比重,且两者内容存在密切联系。《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以“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为学习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内容存在密切联系。教师给学生讲述完理论课中的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后,就训练学生与理论课相对应的技能,这些技能就是对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

2.课程计划时间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安排在同一门课程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同一个的教师授课。课程的这种安排方式必然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知识的训练紧密结合。

3.空间的设计与使用。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纳入同一的课程,这些知识大多安排在同一地点教授与训练即可(如教室)。少数安排在生产现场实习实践知识即可。模拟、实训过程具有:全面性、联系性、操作(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易。

4.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式:讲授训练法。教师的角色:教练。学生的角色:运动员。教学手段:教室+黑板+多媒体。教学方法:采用“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的模拟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模拟职业经理人为主线,建立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进行模拟训练。同时,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管理对策演习、团队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5.作业与考试。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这两部分知识的考试被整合在一起。作业与考试形式:贯穿课程始终的课程论文或课题(即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其作业与考试答案:强调个性、差异、创新,只要有深度、广度、力度及艺术再现力就行,没有统一模式、没有统一答案。答案来源:学生需要将所学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结合到自己所做“企业”的实际并通过转化才能作出。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翻阅参考资料,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做出不同的“企业”。

6.教学考核体系:具有多样性,即采用笔试、口试、实作测试。笔试(撰写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考核学生能写会算的能力。口试(演示演说虚拟“企业”):考核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实作测试(做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考核学生能干会用的能力。

7.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性(创造性思维+综合性能力+艺术再现力=高分=优秀)。

8.教育功能:传承性、差异性、创造性。教育成效:创造者、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案

第一阶段:学生在进入学科前的阶段。第一,撰写《假如我是经理》;第二,模拟举办一场“职业经理人招聘会”——招聘经理。第三,同学们以双重身份参加模拟“职业经理人招聘会”。在上台时,是“应聘者”,演说:假如我是经理(体会应聘者的心理:即要想应聘到心仪的工作,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在台下时,是招聘者,需要在招聘会现场招聘经理人(体会招聘者的心理)。第四,“招聘会”结束时,请“招聘者”介绍在众多“应聘者”中,招到了谁?为什么?第五,老师点评。

教学目的:是通过让同学们模拟成企业经理人,站在企业经理人这个平台来思考:假如我是经理,我将如何构建企业?假如我是经理,我将如何设计企业管理的体系?假如自己创业,需要把握的是什么?这样的模拟,有利于同学们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理解与把握现代企业管理即将要展开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阶段。学生在开始理论学习时,需要让自己自始至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需要设置一个“职业场所”、一个空间来做支持。这就需要搭建“虚拟企业”这个平台,让“模拟的企业经理人”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创办企业。这样,当课程讲完时,也就是同学们熟悉做企业的整个流程与构架时,当然也是同学们成长、成熟及企业成长、成熟、成型时,而同学们成长、成熟及企业成长、成熟、成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制作出一份成熟的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

教学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把握什么是管理?谁来管?在哪里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

第三阶段:学期末的考试考核阶段。同学们经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效果如何?如何考核?采用什么方式考核?

考核方式:请同学们以创业团队为单位制作的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以创业团队为单位演示演说自己创办的“未来的企业”。通过做“企业”,最终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教学考核体系: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进行测试。笔试:撰写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口试:演示演说虚拟“企业”。实作测试:做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评分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均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20%;演示、演说:20%;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60%。

考核目的:通过笔试、口试、实作测试,考核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考核学生的理论思维、口头表达及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应变等方面的能力。

四、《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特色与效果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传承”教育模式下,教学方式:讲授法。教学手段:黑板+粉笔。作业形式:局部理论题(用钢笔+纸张表达即可)。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试题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学生评价体系:片面性(记住+背得+能写=高分=优秀)。教育功能:传承性、复制性、统一性。课程及课程内容设置:随意性。案例、模拟、实训过程:局部性、间断性、操作难(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教师角色:老师。学生的角色:学生。教育成效:模仿者、理论性专门人才。

职业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讲授训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业形式:贯穿课程始终的课程课题(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教学考核体系:多样性(笔试、口试、实作测试)。试题答案:没有统一模式、没有统一答案。答案来源:学生需要将所学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结合自己所做“企业”的实际通过转化才能作出。學生评价体系:全面性(创造性思维+综合性能力+艺术再现力=高分=优秀)。教育功能:传承性、差异性、创造性。课程及课程内容设置:配套性。案例、模拟、实训过程:全面性、联系性、操作易(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教师的角色:教练。学生的角色:运动员。教育成效:创造者、应用性专门人才。

2.实现教学主体的转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

教师的真正角色:教练。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并能激励学生的士气,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认清自我,制止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要让“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死心塌地跟着教师打拼,并且激励“有能力、没意愿”的学生,提升“有意愿、没能力”的学生。“建立一个成功的教与学的团队,推动团队成员共同进步”是团队教练的核心职能。在学生提升能力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动他们,让他们跑起来,只有他们跑起来,学生的成长速度才能提高。

如果说,教师的角色是教练,那么,学生就应该是运动员。无论在哪一场比赛中要想获胜,那绝不仅仅是靠教练说出来的,而是要靠运动员做出来的。教练是否出色,要看运动员做了什么?怎么做?做的水平怎样?做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效?《现代企业管理》运用职业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应趋向于学生的主体化,注重个性发展,即实现教学的主体转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生们制作的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多次在学院和省级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以《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开设的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引导学生做课程论文或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学好专业知识

《现代企业管理》采用的职业教学模式,其考核方式是课程论文或课程课题(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需要大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翻阅参考资料,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和考试作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了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同学们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自学,具有想像能力;增强了大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计算能力、管理能力;锻炼了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大学生自主研发能力,如独立观察、独立阅读、独立实验、独立实习的能力,等等,促使大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

4.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学生在做“企业”的时候,因为没有直接经验,如何做“企业”呢?在虚拟企业制作活动的带动下,课余时间大学生们不仅要常到计算机室搞制作、到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查阅并购买图书、资料,还须留心观察、调查、进行社会实践。

5.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激情和兴趣

《现代企业管理》采用的职业教学模式,从目前学生制作的“企业”来看,企业有独资、合伙、公司等类型,主营业务有餐饮、服装、旅游、房产、服装、装饰、广告设计等方面,这些“企业”不仅做得好,还设计得美。

大学生毕业后,即刻面临就业或创业的问题,这些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把握,有助于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建造的事业,这就是学习的动力所在,主动性、积极性所在。学《现代企业管理》,不仅学到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了企业管理的基本运作过程,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增强了抵御困难与挫折的能力……无论成功与失败,大学生们都体验了做“老总”不易,做“企业”更难;体验了心力、毅力、能力的抗争,把这次做“企业”的经历,看成是对自己的综合能力的检验,是进入社会的起点、基石。《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激情和兴趣,为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感受创业的历程,提前做好了思想、心理、学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葛楚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

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现代项目管理的手段科学高效地管理科技项目,可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推动科技创新。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现代项目管理在科技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關键词:现代项目管理;科技项目;应用

引言

项目管理的发展主要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现代项目管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主要包括两种意义。第一种,就是主观意识上对项目的具体特点与规律对组织进行管理;第二种,就是指单纯的管理学科,主要包含了综合、范围、进度、成本、质量、沟通、采购、风险以及人力资源九大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关系密切,共同发展。而在科技项目中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与进度,为科技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1现代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世纪’#年代之前称之为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对项目进行管理,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项目管理属于管理的范畴;二是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年代之后称之为现代项目管理阶段,在这一时期,项目管理的内涵得到了较大的充实和发展,此时的项目管理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有意识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二是指一门管理学科,即以项目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现代项目管理包括九大知识范畴,即:综合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这九大知识领域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部分都包含若干内容,这些内容之间,以及同其他知识领域内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科技项目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科技项目的管理能否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去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判断科技项目是否符合“现代项目”的定义标准,其特性又是否与现代项目相适应。首先,科技项目是根据行业进行分类的,是现代项目的子项。其次,每个科技项目的立项都是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科研目标出发的,具有独特性;每个科技项目的持续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项目目标实现或者项目成果达到,项目就此结束,具有一次性;所有科技项目都有自己要服务的目标,或是为了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或是为了诞生重大发明和发现,所以又具有目标明确性;科技项目目标的实现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具备不确定的风险,为了保证目标的完成,将项目划分成多个阶段,并制定阶段目标,当阶段目标偏离预期时,可以及时修正,通过阶段目标的完成,最终达成项目目标,具有渐进明细性。科技项目依据项目进度可划分为三大阶段: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成果验收。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一个科技项目的生命周期,具有生命周期性;科技项目是一种创新活动,最终能否达成目标得到结果是不确定的,此外科研探索还受到技术手段的制约,所以科技项目具有不确定性;科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项目的完成,例如,项目成本、项目团队、项目设备等约束条件影响着科技项目的成功,所以又具有约束性。综上分析可知,科技项目的这些特性均符合现代项目的特点,其本身也属于“项目”的范畴,那么通过现代管理理论指导科技项目就是可行的。

3现代项目管理在科技项目中的应用策略

3.1完善科技项目评估体系

科技项目评估体系是对科技活动及其效果的评价和估计,保证科技发展顺利进行的基本运行机制。加强科技评估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已是我国科技项目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建立科技评估信用机制,主要是构建专家信用评估机制。其次是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科技项目评估系统。要改变以发表论文篇数而不考虑其实用价值来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做法,建立以综合衡量项目完成隋况的评估体系。最后要引入科技评估中介机构,建立科技项目制度评估的第三方评估制度。

3.2建立科技项目动态监控机制

建立科技项目的动态监控机制可以很好地对科技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控,能够对于成本的投入、质量标准等进行严密监控,保证科技项目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规避科技项目中的风险也有帮助;对于人员的管理,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从某种程度上也能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使科研人员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随时监控科技项目的进度,对进度的监督可以使管理人员很好地把握住对科技项目的管理,掌握实际进度与计划目标的差距等;对科技成本的控制,一项科技项目所需要的经费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资金的监控是必要的,使科研人员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这样对科技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是有推动作用的,从而优化科技项目的过程。

3.3构建完善的项目风险预防机制

建立和完善科技项目的风险防范机制。科学的风险预防机制可以有效预防科技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在最大限度上保障项目的成功几率。首先,要提高项目风险预防意识。在开展科技项目过程中,要加强对风险的规划、控制以及风险监测三个方面的重视,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提高对风险的监督与管理,在不同阶段的审核过程中,要通过执行报告,对存在的风险种类、因素以及规避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其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状况进行详细阐述,对于超标风险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风险反馈渠道,及时提出应对与调整策略。其次,要加强对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重视。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以及待遇等较为重视,而忽略了项目工作人员自身的存在的风险。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职工要通过科学手段对技术人员的身体素质、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综合具体状况建立技术档案,避免因技术精英离职引起的相关风险;通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避免渎职问题的发生。

3.4建立科技项目沟通管理体系

科技项目沟通管理是对科技项目周期内各种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沟通活动的管理。其最终的目标是保证与项目有关的信息能及时有效地产生、收集、处理。沟通贯穿于科技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体现在项目管理的每一个专项管理领域。科技项目的各专项领域是通过沟通形成有效的一体,使项目具有了整体性。因此建立相应的沟通管理体系、制订沟通管理计划、保障沟通资源供给、控制沟通过程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以保证在项目组内部有正规的通道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同时还需要项目参与者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项目管理是近年发展的新兴管理学科,是根据科技项目周期的不同环节,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通过与项目执行组织之间的运作构建系统的联系,提高科技项目的整体质量。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项目管理是一种采取多种知识、技能以及方法,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相关活动。在科技项目中,构建现代管理制度是一个化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多种因素。在对科技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科技项目中监理现代管理制度是极为必要的。可以有效地细化科技项目工作,提高项目成果的成功率,保障项目开展的可行性,提高对科技项目质量的控制与管理;通过在时间控制上的加强,实现对项目管理系统以及建立项目质量系统的有效控制;加强在成本控制上对科技项目的控制管理,有效保障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敖斯斯.现代项目管理在科技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9):171-172

[2]马臻.论现代项目管理在科技项目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27):108-108,114

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课程:打造金牌贴身服务管家——向超星级酒店学服务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酒店餐饮管理致胜的5力修炼 酒店高品质服务意识与技能提升 酒店销售型员工业绩倍增的五项修炼

酒店业的现状

据已出炉的中国旅游业统计年鉴,全国的星级酒店从2000年的6029家增长到了2006年年底的12751家,星级酒店总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3%。2000年到2006年,全国星级酒店的客房数量从594,700间增长至1,459,800间左右,年均增长率为7.7%。2007年,国内旅游酒店数量达到14327家,其中五星级361家,四星级1631家,酒店客房数达到160万间,其中五星级饭店数量增长明显,2007年新评定五星级饭店65家,比2006年增长30家,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0%,随着酒店数量的增加,酒店管理创新正日益发展。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2012年的广州亚运会也是促进全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好机遇。苏州经济多年来一直在飞速发展,来苏旅游和进行商务洽谈的客人络绎不绝,各种高规格行会、展览的不断举行,也无疑让苏州的酒店行业产生了更大需求。在众多投资者眼中,苏州酒店业无疑是一块可以催生巨大利润的蛋糕。据业内人士测算,与2005年时相比,现在苏州市区四星级以上酒店的客房数增长了近5000间,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当中。

苏州酒店业的竞争愈演愈烈,通过”降价”来竞争是不可取的,最后只会陷入恶性循环。我深信只有在原有的价格上,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才能打出自己的特色,促进整个苏州酒店业的良性竞争,因此酒店在创新上动足了脑筋。创新是企业生存反展的关键。所谓创新,其核心就在于“新”,其本质在于“突破”其目的在于“产生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酒店的创新就在于服务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经营的创新、理念的创新等等。下面我简单谈谈酒店经营中的几个创新。

服务创新——酒店核心竞争力

酒店是一个和社会发展联系比较密切的行业,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是比较突出的。全球酒店业发展至今,不知经历了多少创新,就酒店业服务而言,需要有一个思想解放,要打破传统、冲破思想牢笼,甚至可以用“怀疑一切”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服务。

中国的酒店业是改革开放中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如早先宾馆的西式铺床,由于我国的酒店最早是以接待国外客人为主要任务的,因此把西式铺床原样照搬。其实对国内客人来说,并不适应,其结果就是酒店和客人都很累,但事情并不讨好。现在很多酒店都根据实际需求改良的西式铺床,推行了中式铺床,松软的被褥、舒适的枕头,受到了东西方客人的普遍认可。

作为苏州本土的酒店品牌,新城花园一直致力于营造在苏商旅宾客的 “家外之家”,不仅要为宾客提供舒适的住宿及餐饮等消费环境和产品,还要求提升商务客人在酒店逗留期间如商务咨询、授权委托、全程代理等延伸服务;通过推出“外籍客人无障碍服务”、“AYS(At Your Service)”为客人解决语言沟通上的不便等,以真诚换取宾客对酒店的依恋,使宾客感受到恰到好处的服务。

在服务产品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上,酒店还推出了独创的“贴身管家”服务,创新性地把欧美先进酒店的服务理念与中国传统礼仪服务文化结合起来,成为苏州第一家加入金钥匙服务组织的酒店。

有一次,一位印度客人向酒店金钥匙反映,因行程改变要赶至北京开一个很重要的国际会议,但时间匆忙,又正值五一高峰期间,飞机票早已售空,由于客人语言不通,而火车站又十分拥挤,情急之下为了客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于是酒店金钥匙陪同客人一起前往火车站。到达火车站后,火车票也已售空,客人听后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因为后天的会议对于他来说十分重要,如不能参加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金钥匙一边安排客人回店休息,一边去退票窗口等待是否有人退票,经过几番周折后,晚上终于等到了一位需要退次日前去北京车票的旅客,从他的手中买下了这张难求的车票。客人拿着车票激动得声音哽咽着,而此时金钥匙赵静华已在闷热的售票处久久等候了近8个小时,小赵把客人送上了北去的列车时,客人百感交集的流出了眼泪,激动的说“下次来苏州,我还住新城花园”。

台湾鸿星电子董事长林洪河先生在酒店宴请宾客,不料,席间突然心脏病发作,对于突如其来发生的情况,在场的宾客顿时乱成一团,不知所措,紧急之下,酒店值班经理立即派人员随车送林先生去医院进行抢救,在医生的急救中林先生转危为安,医生表示幸好抢救及时,否则再晚十分钟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林先生住院康复期间酒店还每天派人员前去帮助料理,林洪河先生激动的说是酒店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对酒店的感激之恩无以言语。他说:“以后新城花园酒店就是我在苏州的家”,只要想到新城花园,林先生胸中总是涌起一海的思念,满心的感慰和无尽的期盼。正如林先生所讲的,全世界所有的宝贝买不到这一点子不朽的精诚,感谢上帝更感谢“花园人”。

在酒店经历的风风雨雨中11年中,这些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产品创新――酒店服务的基石

产品创新源之于宾客的需求,提供绿色食品和绿色服务是今后中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21世纪是环保世纪”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对餐饮行业而言,这便是重要的主题。选择“绿色用品“、营造”绿色就餐环境气氛推广“绿色食品“,将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近年来,酒店在餐饮接待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新情况:企业官员、外商白领和企业老板等对鱼翅、鲍鱼一类高蛋白名贵菜,已不太感兴趣,而往往更喜欢吃贴近自然的农家菜、乡土菜,对菜肴原料也比较挑剔。酒店服务最终的目标即是让客人吃到满意的食物、享受贴切的服务。随着餐饮市场的变化动向和发展趋势:客人追求绿色、生态、健康已成为餐饮的时尚潮流。市场变,经营策略也要变,为此我们以快速反应对酒店餐饮经营从采供系统到产品开发作出了相应调整。

为了采购到客人需要的农家蔬菜、绿色植物和野生禽类、鱼鲜,采购部改变传统的采购渠道,深入到苏州周边的农村集镇,浙江、安徽乃至黑龙江等地进行挖掘采购,收获颇丰。经常清晨赶到西山、光福一带,从农家挑担出门的箩筐里选购各种鲜绿、野生的蔬菜,像荠菜、马兰头、香椿头、文文头、四叶菜、小竹笋等。

同时通过精心研发,酒店管理创新大胆调整餐饮产品。一是充分体现农家菜的乡土特点。菜肴强调口味清淡,突出原汁原味,湖鲜以东山、太湖一带的“三白”为代表,江鲜多选长江刀鱼、鲥鱼、鮰鱼等,菜肴烹制追求还原自然本色;野生河鳗、甲鱼,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都力求保留其肉紧、有弹性、香醇的野味;二是粗菜细做。酒店开发农家菜,既不是把乡村的农家菜原封不动地搬到酒店餐桌上,也不是对传统的“宾馆菜”简单地全盘否定,实际上一方面基本保持了酒店菜肴原有的风格特色,一桌菜也就配置三四种农家菜,另一方面,这种农家菜还按照酒店的做菜理念精耕细作,加上造型、围边、器皿等的搭配,从而创制出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朴而高雅的改良农家菜。

酒店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绿色健康的农家菜,受到客人的欢迎和青睐。

技术创新——酒店发展的动力

随着市场需求逐步走向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技术因素在酒店业竞争中的地位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困扰业界多时的“价格战”势必会被更高层次的“技术战”所取代。酒店二期即将落成开业,这对于酒店来讲也是一次提升技术含量的绝佳机会。筹建初期,酒店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技术,率先开通网上预定项目,随着互联网做媒介的电子商务的普及,使酒店管理系统同宽带网络设备及交换机相连,这样计费机制更加灵活,通信平台的自助式管理特点更为突出,不仅节约了酒店的交易成本,扩大了交易范围,而且通过快捷、准确的信息沟通,使酒店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大大增强。同时酒店更是出巨资进行科技创新,对内优化OA系统、管理智能一卡通、建立K3ERP流程、完善人资软件、强化酒店内部信息中心的建设;;对外建设同声翻译的国际会议中心、链接快捷的行经济发展务中心、启用PDA点菜系统,使用无线POS刷卡设备。以“六个一”即:中国第一家拥有日式汤浴及和日式客房的酒店;中国第一家拥有五个中庭花园的酒店;中国第一家为结婚纪念日伉俪提供特色梦幻“浪漫屋”;中国第一家由卫浴公司量身定做特色躺式浴缸的酒店;苏州第一家在酒店内办理深圳航空机场登机手续的酒店;苏州第一家使用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酒店为导向,争创中国的第四家白金五星级酒店。

理念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宾客”,“只有一流的员工,才有一流的服务”。人才既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知识的应用者,管理人员及熟练技能等各类知识型人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知识经济最重要的革命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酒店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酒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有了高素质的、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员工,酒店的发展就有了强大的动力。因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的强调“顾客第一”,提出了员工同样是第一的口号,提出了要从CS(顾客满意度)到ES(员工满意度)的超越的目标。

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与酒店各级管理层沟通畅达,是现代从业人员十分看重的。通过定时召开总经理沟通会,设立总经理信箱,公布总经理E-MAIL地址等架起了员工与酒店管理层沟通的桥梁,吸纳听取员工良好有效的建议,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让员工参政议政,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也促使酒店进入了良性循环。同时酒店还建立了各级沟通会机制,总经理沟通会每月1次、分管副总经理沟通会每月2次,部门沟通会每周一次,主管以下管理人员不参加。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聚餐、卡拉ok、户外踏青、爬山、春采杨梅、秋摘桔子等等。各级沟通会有关管理者均不在场,为员工畅所欲言创造宽松气氛。

此外,目前各行各业似乎都出现了“80后现象”,面对从业人员的年轻化,如何将“80后”积极的用好,也是现代酒店业的课题之一。个人在企业的发展空间,关系到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这是员工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对此我们更是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比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来酒店工作,人力资源部在实习期内就注意对他们进行观察,然后根据各人的特点、专长、兴趣、爱好等,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明确其适合在酒店什么岗位工作,今后发展的方向、目标是什么等等。有了恰当的工作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方向,新员工在酒店工作,就会脚踏实地好好干,并抱有美好的愿景。对那些经过多年历练的基层管理者和员工,酒店有条件总是给予各种发展机会。如东山、太仓、昆山等地一些酒店需要输出管理,就把餐饮部一些平时表现出色的经理、主管和技术骨干外派出去独当一面,将他们推上了职业生涯发展的新平台。

经营创新――加强品牌竞争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未来饭店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饭店品牌的竞争。是否拥有著名的饭店品牌,将直接决定着饭店的生存与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经营,创造卓越的饭店品牌,是我国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

中国饭店大都缺乏品牌。即使像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南京的金陵饭店等著名饭店,若与国际品牌相比,无论在经营规模,市场占有额,市场全球化程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饭店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著名的国际饭店品牌已刻不容缓。

创建自己的品牌战略,首先要练好内功,保证饭店服务的品质,提高饭店品牌的美誉度,必须实施服务创新,培养忠诚顾客,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凡是提供给客人享用的都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凡是饭店的员工,见到客人都必须是亲切礼貌的。其次要加快集团化进程,企业规模化既是量的扩张,又是质的提高,饭店要提高知名度,创造品牌,就必须实施规模经营,走集团化的道路。

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是创新“科研+种养”模式。以“打出品牌,形成气候”为目标,重视科学种养知识推广及健康环保理念的培育,与广东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科研机构、高等学府长期技术合作,凭借雄厚科研力量,探索一系列科学种养,进一步提升三角无公害青皮冬瓜、粉葛、优质稻高产栽培等农业基地的集聚优势。目前全镇农业耕地总面积45780亩,水稻和旱粮面积2601亩,蔬菜面积6059亩,亩产粉葛1500多公斤。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特色农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及英国。

二是创建“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三角镇爱民食品公司基地的做法,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合作模式,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普及种植、水产、家禽养殖技术。目前该基地周边已有5户群众专业种植冬瓜、粉葛、粉蕉,专供基地销售。同时,还通过成立“大嫂工作坊”,接收20多名中年妇女在基地工作,为解决周边农民的生活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积极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顺利通过中山市2013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评审。

科技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1、个体心理与行为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个体素质、气质和特性等因素,是决定组织效能和生产、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个体是组织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胞。在个体行为中,最重要的是要熟悉人的个性,个性属于社会范畴。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企事业的管理实践中,用来对下属的选拔、安排、教育和培养等,以便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个性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由人的先天素质,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后天的社会条件,对个性的发展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一个有高等学历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企事业的管理者;又如,人所处的家庭环境、企业集体、社会性质、社会阶层地位和文化环境,对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一般所讲的,社会影响大于家庭影响。对管理者来讲,就应努力为个性的发展和塑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气质,又称为脾气,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属于个性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生理来讲,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即所表现出的行为,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基础。管理者要根据下属不同的气质,采用不同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如对神经质型的人(其气质特点表现为情绪体验深刻稳定、观察细致、敏感,但这种人容易疲劳,在生活中表现为孤独和胆怯,在工作中一般缺乏果断和信心),要多运用疏导、暗示、比喻等做法,即要多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能力,是指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工作任务的心理特征。

2、群众行为

群体,是指在组织中的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群体在当今世界,是企事业单位的基本组成部分。群体按其规模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型群体;按群体构成的原则,又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但无论是正式和非正式群体,对在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一个群体中,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制约,有四个主要因素:其一是距离的远近,实践证明人与人接近的机会多,就容易形成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二是交往的频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越高,彼此之间越容易了解,也就容易形成共同的感受和共同的经验。其三是态度的相似性,人与人之间在共同兴趣和爱好、共同的理解、信念和价值观,会引起彼此之间在感情上的融合,并能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其四是需要的互补性,性格不同的人,彼此之间如能相互取长补短,满足对方的需要,也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的管理者,要广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要加强同下属的思想交流和密切关系,不要使下属对其产生敬而远之或畏而远之的关系。

3、领导行为

现代领导,是指能带领、指引和影响下属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来为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的人。这种领导,强调的是领导是一个过程和一种行为,究其核心是一种影响力。并强调领导的社交式,做自己下属的核心和朋友,身居于其下属之中,凭借其影响力,带领下属去完成组织目标。领导的成效,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这种因素,取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水平及客观环境条件。实践证明,没有永恒不变的领导方法和领导经验。在以上三种因素中,领导者是主体,被领导者与环境是客体。因此,在承认客观条件存在着区别或差异的同时,就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领导的职能,可分为组织职能和激励职能。具体来讲,其一是规划目标,在现代管理中,规划目标的核心,是决策工作。其二是制定规范,是指合理与有效的组织机构及有关全局性的管理方法,以便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其三是对下属的激励,是指领导者正确的运用物质和精神的动力,激发其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态度和其行为效率。激励的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强化激励、支持性激励、榜样激励、评比竞赛激励和领导行为激励。其四是领导的正确用人,正确用人是事业成功的前提,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具有正确的人才观,这种人才观,要求领导者要出于公心的爱才、识才和举才、用才。因此,也就要求领导者,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加强修养。

4、组织开发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其一,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组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着的有机体,并且不断地同外部环境进行着信息等的交换。影响组织存在的环境,主要有物理环境(布局、工作场所、气候条件)、文化环境(社会规范、目标、价值观)、技术环境(知识手段)。可见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作用重大。其二,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也就是组织不仅包括结构和技术方面的要素,还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和管理方面的因素。因此,就要协调好这些要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三,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就是组织是由许多子系统所组成的。如一个物流公司,就是由许多科、室、股和班组所组成。组织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协调各个子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地完成公司的总目标。

组织的效能,又称为组织的有效性,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其目标,所能达到或完成的程度。这种效能主要有:其一是能在经济上获得最大的利润;其二是能向社会提供优质和有效的服务;其三是能提高生产质量和工作质量;其四是能提高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士气。那么,提高组织效能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其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权责相称;其二是组织的结构要有利于对组织成员的挑战;其三是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层次和有适宜的管理幅度;其四是要建立和完善高效、迅速的信息传递及反馈系统;其五是组织内部的民主气氛和参与决策,随着下属成员文化、技术和思想质素的提高,从长远来看,任何企业都需要更多地实行民主管理和使组织中的各级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各种决策;其六是组织管理要富有弹性,对组织中的成员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在管理上要及时和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便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

二、我国企业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应用展望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为适应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带来的压力,不仅体现在组织外部的环境方面,也反映在组织内部的管理中,比如技术的老化,管理观念与方法的落后,组织政策与制度无法适应新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在如何挖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智力、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结合企业改革的实际,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下作:

1、加强管理者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讲,企业管理水平的降低,往往取决于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的降低对于当代企业管理者来说尤其如此要搞好企业管理,管理者必须身先士卒,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从而确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企业经营自主权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品格对一个企业来说已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可以这样说,一个企业有了高素质的领导者,没有好的产品可以开发出好的产品,管理混乱可以在短期内扭转局面,企业亏损经过努力可以恢复,甚至濒临倒闭的企业可以救活。一些大企业、大公司改革成效显著,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告诉人们,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的政治素质问题,是关系一个企业成败兴衰的重中之重,关键之所在。

2、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无论任何时候,思想观念总是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而存在,对企业来说,观念不转变不更新,就会远远落后于社会前进的步伐,不但得不到发展,甚至会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尤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当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对于以往那种管理粗放、竞争意识差、成木概念淡薄等已不适应形势变化的企业而言,如果不转变概念,及时抓住机遇改善经营管理,最终将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因此,加快实现经济体制增长方式等观念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和更新,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3、坚定不移地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职工办企业,这是国内国际上人型企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落实“依靠”方针的最佳途径。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职代会制度,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开展企业民主管理需要把握的大方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职代会等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强调加强民主管理,体现了政治文明的木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不再向过去那样通过国家来实现,而是通过企业内部来实现。这样的话,受经济利益的支配,劳动者不仅关心自己的经济收入,而且更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企业决策、企业经营问题,这就产生出强烈的参与民主管理的愿望和行为。我国的民主管理制度,始终把职工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职工群众通过职代会、集体合同等形式来维护和保障职工的经济权利和民主权利。

4、围绕管理与服务职能,注重社会效益

“社会责任”是一种国际上新兴的企业认证体系,在上世纪90年代,曾在国际上兴起社会责任运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发展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要求,也是提高企业地位、形象,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核心战略。有管理学者讲:“过去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利润,今日企业成功的标准则是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全世界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在管理与服务的各项下作中,既要讲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用社会责任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扩大企业的社会信誉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要求,在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中,要突出抓好企业的员工的三种精神:团队精神、主人公精神和奉献精神。

上一篇:个人金融业务经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