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范文

2023-09-19

课程教育范文第1篇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又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

一、现代职教课程的特点及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才市场将不再满足于劳动者只具有一技之长;随着新兴高科技的发展,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必将引发劳动者工作的流动与职业的更换;随着科学知识的综合化趋势,传统学科及行业的界限将被打破„„等等。所有这些都将使得未来社会的劳动者,需要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变能力。那些以知识灌输为主或者单纯强调技能与实用知识的传统教学已捉襟见肘。近年的研究表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完成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转化,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21世纪的劳动者应当兼道德、文化、技术、技能于一身,集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基于这些因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立足点应当定位于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教育上。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专业技术与技能、身体素质,也包括人际交往、应变与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本质终究是职业教育,强调素质与能力教育决不意味贬低技术与技能训练,就目前多数行业来讲,仍希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顶岗操作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长处,专业与技能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突出技能训练这一提法不可忽视。

鉴于上述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为重点,以技能训练为特色。

中国职教界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职教课程改革活动。然而中国职教课程发展在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还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远未形成中国化的现代职教课程概念。表现在 现有的课程改革成果仍属于局部改革之功效,既改革是在原来的课程体系结构未作重大本质性变动的情况下,仅在某些局部方面对少数课程作学习内容和进程安排等方面的改革。这种“改良型改革”仅是对存在固有缺陷的传统职教课程体系的局部完善,因而总体效应并不显著。现代课程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不象传统课程理论那样将课程只作为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而认为课程是维系教育内外环境的一个极为复杂的教育子系统,职教课程同样如此,它是由四个领域所组成的一系列有序活动的庞大体系;课程开发(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文体编制)领域,课程实施(教学策略的制定、领会与贯彻)领域,课程评价(对课程活动全过程的评价)领域以及课程管理(对参与课程活动各种因素,主要是人、物、事的协调)领域所组成的各元素交互运动的系统。课程中各种元素、元素的活动,不仅受制于本子系统内其他因素的关系,而且还受制于其他子系统及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系统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局部改革成效不大的基本原因就在于改良并未触动整个体系。

就职教课程现状看,基本上还属于学科中心的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课程模式明显表现出许多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重理论轻实践,或者说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学校与社会脱离,教室与生产脱离,不利于能力的培养;②课程模式的单一化不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③职教课程体系之间

缺少横向的联系,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职教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历史重任。

二、把握职教课程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课程体系

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全方位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稳步推进。据笔者之见,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应从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⑴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已久的教学与生产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

⑵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普通文化课程方面不受普教模式的影响,体现职教的特色;

⑶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⑷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并最终形成综合化、弹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⑸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及其学习原理;

⑹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次序化的形成,在作好就业准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职业发展作准备。

以上六点虽从不同的角度是实施对职教课程改革创新的研究,但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即能力本位,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克服以往知识本位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一种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在国外很流行。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排,还是其实施手段、教学方法等,都有许多可取的优点,它讲求实用实效。我们提倡以能力为本位,并不是照搬国外的以能力为本位教育,而是“拿来”为我所有,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一种“多元整合型”课程体系。这里的“能力”不单指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甚至还包括态度等一些个性品质在内。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已忧为我国职业教育界追求探索的目标,集群式模块课程是这种追求探索较为成功的范例,已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它的主要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即课程结构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第一阶段,即“宽基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即“活模块”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技能为主,其中的“活”字给学校和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由于课程本身是一种动态教育现象,各种职教课程模式均为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追求一种永恒不变的、尽善尽美的职教课程模式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课程体系应具备以上突出特点:

1、在培养目标上,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对于有条件的学生还应尽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2、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活动课,具体分为政治课、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活动课五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所有专业均应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程,集群式模块课程,将这两门课程同归于工具类板块,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要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要求。

3、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学科和选修学科。必修学科体现出课程计划的统一性;选修学科体现学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学校应以市场经济和用人行业的需要为导向开设课程,选修课程应占专业课时的10%左右,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宽、提高;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途径。分为限定性选修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类。

4、开设活动类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包括时事政策、军事课、职业指导、民族、环境、人口教育、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课程。

根据笔者对上述特点的理解以及职业教育的实践体验,试作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平面图如下:

实用人才的培养是职教课程目标,能力本位是实用人才的核心,占据主导地位,方框所述素质 ,是实用人才的必要构成因素,处于第一层面,三者之间并非绝对独立,只是各有侧重,它们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外围则分别表示几种素质形成的途径或涵盖的内容。

三、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1、“后劲”与“就业”

从目前上岗就业角度来看,也存在“应试”问题,就是劳动与行业部门的招工、招干考试。这也是各类办学单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力。素质与能力教育强调的“后劲”,与其相关的课程主要是文化与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的效果往往不易立即显现,具有“远效”性。就业考试多与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相关,它的效果显现很快,具有“近效”快,在课程设置上,如何科学配置、合理求得其矛盾的统一?

我们认为,就能力与知识结构而言,对就业者应知、应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技术技能素质教育上,它是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技术技能素质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双证制),这是两者间的统一面。但是要注意,避免为了确保就业的技能要求,要冲淡文化与专业基础课教学,削弱后劲。就技能训练而言,应该是在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指导下进行的,其训练过程,就是把所学理论转换成技能的过程。那些把职业学校的教育与行业技术等级标准中的应知应会等同起来,过分强调招工、招干的合格率是不全面的。学校教育与岗前培训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突出以较大的覆盖面为基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它强调专业知识面宽,能覆盖一个专业大类,技能达到一专多能。其中一专主要对准第一就业岗位,达到中级工操作水平。应当说,如果学校按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规范地做,那么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取得双证是很自然的结果。而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某一工种或某一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对来说,它在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的要求上,低于正规职业学校。如果只因为贯彻“双证制”,把学校教育的中心转移到等级考试上去势必降低了职业学校的地位。

2、“稳定”与“灵活”

很难设想,一个学校每隔几年就变换一个专业,这既不符合办学规律,也会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带来浪费。专业设置需要相对稳定,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结构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人才市场预见的难度越来越大,随之对学校课程设置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课程设置中“稳”与“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设置首先应当稳定在某一大类专业上。具体讲,该专业的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例如电子电器专业,它包含视频、音频、通讯、办公设备等等维修工种,但这些工种有共同的基础与技能课程,如“电工基础与基本技能”、“无线电工艺”、“模拟与数字电路”等等。这类课,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进行多工种的基本技能训练,达到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宽、适应性强,以打好专业素质基础为目的。它们应当是相对稳定的。“活”应当体现在专业技术与专项技能训练课程上。通过它们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化教学,同时按工种进行强化,以达到专业等级标准。例如电子电器专业针对视频、电器工种分别开设的“电视机维修”、“制冷设备维修”等等课程,它们不是每个学校非开不可的,而是根据学生就业情况,由学校选择。这类课程随市场经济的调整与人才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多年来,职业学校总结出的“两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所指含义为:两年基础课程相对稳定,针对就业(岗位或工作)的一年专业课程相对灵活。

3、“博”与“专”

随着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社会生产技术将出现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跑,新技术将打破现有的行业或学科界限,那些以单项操作技能为主的劳动者将不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21世纪社会将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智能工组成劳动力市场的主流,再加未来劳动者职业经常变更,使得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不是不考虑它应具有更宽的知识与技能

面。然而,从我国行业招工现状而言,一般都强调从业人员立即顶岗的需要,因此,招工应试注重的是岗位专门技术与技能较为突出了“专”。

经过学校多年的实践,课程设置中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方法,能够较好解决“宽”与“专”之间的矛盾。“宽基础、活模块”即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两段组合模式,第一段为职业基础教育阶段,强调宽,在专业大类范围内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找出共性的知识、技能,开设公共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同时进行多工种基本技能训练,以此来实现学生应具有的知识与技能面,达到较强的适应性。第二阶段组合了针对不同岗位工种的模块课程设置,是就业专业化教学阶段。它由学生们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开设不同的专业技术与技能课。在这阶段教学中,强调“专”的特色,针对工种与岗位进行等级达标训练。

4、学科课程模式与活动课程模式

学科课程模式是传统模式,也是我国现今职业教育中仍广泛采用的课程模式,该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并将各类与专业有关的学科进行组合,学科课程模式充分考虑了知识、技能本身的逻辑,并将它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容易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与教育理论的发展,学科课程模式本身不足,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①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②各学科间缺少有机衔接,不利整体课程优化;③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活动课程模式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较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相对学科课程模式,它在以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职业教育中优势更为突出。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活动课程模式,它打破学科体系,专业课仅由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三门课组成,纵向分为基础、专业、专长三个层次,横向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但它也有不足。随着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未来人才要求趋向复合型和智能化,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看重技能训练的课程模式,将暴露出其理论基础薄弱不足。

课程教育范文第2篇

一、开展创业课程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创业是发展的大势, 如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各大公司都在缩减人才, 国考招聘的人数也在每年递减, 就业情况十分严峻, 越来越的人走上创业这条道路上来, 高校开展创业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学校通过加强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活动, 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对创业有了全新的和全面的认识, 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技能, 还可以改善当前的就业压力, 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

二、创建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的学校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传授知识, 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虽然现在创业教学课程在大学的众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兴起的时间较短, 开设的课程内容还不够成熟全面。而且高校对于创业这门课程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 学生听的也是似懂非懂, 没有进入实践的课程, 这样极容易与现实脱轨。对于创业这门课程来说,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必须要通过实践, 学生才能对创业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发现在创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再通过老师的指导下解决, 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无法正确的帮助学生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创业问题。许多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创业课程对于新时代社会和学生的重要性, 将创业教育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分割开来, 学校的教育者也不加以重视导致学生对于创业迷茫, 热情不高涨。

资源缺失也是当前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是新型课程, 课程创建时间较短, 没有大量的教材供学生研究学习, 导致学生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识。对高校来说缺乏相应的创业教学团队指导学生, 一些学校的创业老师可能是辅导员担任, 也可能只是请一些具有创业经验的老师或以往的校友给同学进行讲解, 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培训。任课老师对于创业深度把握不够, 势必会导致教学结果产生偏差, 影响教学质量。

三、改善创业教育现状的措施

(一) 完善的教学体系

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时, 要根据每种专业的学生单独设立, 每个专业所学知识的不同, 对于创业的要求也不相同, 学校要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老师在讲授时以创业为主, 专业知识为辅, 把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将理论与专业结合起来。对于师资力量也要注重和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内部的培训对老师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和系统的总结, 使老师能经常掌握在创业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学校也可以时常聘用一些具有创业经验的知名人士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 通过他们自身的创业经验来告诉学生创业路上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且通过他们成功的创业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同时学校对与创业老师的聘用也可以从以前只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筛选, 转而从在社会上的一些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士或者企业高级管理人才, 对学生进行讲解督导。这样的人进入到校园能够更大的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同样会增加丰富的实战演练。

(二) 将创业教育与实战演练相结合

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战演练可以加深学生对创业过程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应的创业大赛, 如“挑战杯”,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项目等等, 学生可以比赛中, 不仅丰富自己的人脉, 激发对创业的热情, 还可以提高创业技能, 增加经验。学生可以在校积极举办创业社团, 虽然社团不及在外真正的创业, 但是在社团中, 与校外一些公司和组织进行对接时, 同样会遇到与创业一样的各种复杂的问题, 这对于社团中担任领导者的学生来说非常锻炼其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通过在社团中的锻炼, 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这对于往后学生进入社会中真正的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通过网络教学推进创业教育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 网络已经普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十分便捷, 教育方面也是如此。网络课程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教学趋势,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 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并且在创业课程中或者正在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 通过网络向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提问并得到解答。网络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最新的创业资讯, 与时俱进, 了解如今社会趋势是创业成功的必要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需要循序渐进, 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创业教育这是一门较为全新的课程, 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为以后的教学理念奠定了新的基础。改善课程的教学内容, 实行新的教学方案, 将实践融入到全新的教学中, 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 通过种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对创业技能的丰富, 增加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在其他学科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就业环境十分严峻, 大量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通过创业课程的熏陶和培养, 帮助大学生为日后寻找就业出口, 也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改善当前的就业现状。

摘要:如今,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严峻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可以帮助缓解如今就业难的问题, 并且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 必须具有创业的能力, 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大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创业课程, 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 本文主要讲解了大学创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创业课程,大学生,就业压力,创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 高志刚, 战燕, 王刚.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 (3) :93-95.

课程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

隨着教改的火热进行,基础教育也随之对教师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全面改进。

一、促进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理念是大众化、普遍化与具体化的教学思想,它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改革层面,主要是在教育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与不同人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相触碰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变革。它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理念为准则,并将文化内蕴融入其中来进行变革。而衡量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否有效,最佳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自然地而不是强制地形成社会文化、课程文化、课程行为。其实,形成理念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只有进行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理念。

对于我国目前的新课程理念,它是在师生关系平等性放在第一位,以此为前提下进行的互动式的教学。但在此理念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在教学进行中,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满堂灌与死记硬背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于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今的教育、教学制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比较浅显,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推进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因此,为了使教学理念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它与学科教育、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实践的配合力度,使之最终成为适应、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加紧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教学理念形成的基础。我国当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很多优秀成果。但它们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或是经其他路径对教学实践而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是载入呈现社会主导或正统思想观念的教科书中,这使得基础教改理念与教师的教与学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就难以成功。

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的教师教学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社会课程改革的背景、文化、社会基础、价值追求、思想理论及经验教训等作全面地了解。并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而不是以偏概全的运用某种教学方式来排斥或否定其他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是缩短时间、加快速度、简化某些可省略的程序与内容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中,有时对课程教学与其改革的过度简化,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也不是自觉的课程教学与其改革,也就只能对个别的精英产生自觉,而对普遍大众而言依旧是处于盲从状态。这样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一定要把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系统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真正达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与方式的革新

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必经的环节、阶段与条件作基础,但终将由实践行动来促进它转化为具体的、可实现的课程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学方式就是教与学的方式,包括观念性与物质结合的技术性方式两种。其中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不仅包括认识结果的知识,而且包括怎样认识知识、创造与运用知识的知识。所以,除了认识结果,知识更是规范与引领人的认识方式。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各异不仅是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也是因为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不同所导致的。一切的教学目标都是在教学之中经由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完成的。其中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方式与及实践来完善的。

教师在讲授中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接受程度,与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程度,甚至对学生的品德习性与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多个三维目标融合起来,是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作为这个方向的重要内容、重要过程和方式,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是有效教学过程与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结语

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认识、逐渐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所需的新内容、新方法与新理念的教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知识传授者,还要努力成为一名对课程教学进行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追问者与创造者。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不但可以应对新课程新文化的教师,而且能够建构、开发与创造课程的教师。为实现不断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正夫.为新课程塑造高素质的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2]肖少北;赖秀龙.构建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之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课程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

隨着教改的火热进行,基础教育也随之对教师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全面改进。

一、促进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理念是大众化、普遍化与具体化的教学思想,它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改革层面,主要是在教育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与不同人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相触碰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变革。它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理念为准则,并将文化内蕴融入其中来进行变革。而衡量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否有效,最佳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自然地而不是强制地形成社会文化、课程文化、课程行为。其实,形成理念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只有进行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理念。

对于我国目前的新课程理念,它是在师生关系平等性放在第一位,以此为前提下进行的互动式的教学。但在此理念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在教学进行中,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满堂灌与死记硬背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于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今的教育、教学制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比较浅显,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推进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因此,为了使教学理念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它与学科教育、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实践的配合力度,使之最终成为适应、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加紧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教学理念形成的基础。我国当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很多优秀成果。但它们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或是经其他路径对教学实践而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是载入呈现社会主导或正统思想观念的教科书中,这使得基础教改理念与教师的教与学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就难以成功。

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的教师教学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社会课程改革的背景、文化、社会基础、价值追求、思想理论及经验教训等作全面地了解。并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而不是以偏概全的运用某种教学方式来排斥或否定其他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是缩短时间、加快速度、简化某些可省略的程序与内容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中,有时对课程教学与其改革的过度简化,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也不是自觉的课程教学与其改革,也就只能对个别的精英产生自觉,而对普遍大众而言依旧是处于盲从状态。这样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一定要把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系统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真正达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与方式的革新

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必经的环节、阶段与条件作基础,但终将由实践行动来促进它转化为具体的、可实现的课程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学方式就是教与学的方式,包括观念性与物质结合的技术性方式两种。其中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不仅包括认识结果的知识,而且包括怎样认识知识、创造与运用知识的知识。所以,除了认识结果,知识更是规范与引领人的认识方式。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各异不仅是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也是因为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不同所导致的。一切的教学目标都是在教学之中经由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完成的。其中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方式与及实践来完善的。

教师在讲授中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接受程度,与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程度,甚至对学生的品德习性与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多个三维目标融合起来,是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作为这个方向的重要内容、重要过程和方式,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是有效教学过程与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结语

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认识、逐渐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所需的新内容、新方法与新理念的教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知识传授者,还要努力成为一名对课程教学进行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追问者与创造者。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不但可以应对新课程新文化的教师,而且能够建构、开发与创造课程的教师。为实现不断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正夫.为新课程塑造高素质的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2]肖少北;赖秀龙.构建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之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课程教育范文第5篇

在欧美国家,“创客教育”已经渗透在日常教育中,很多学校都设置有专门的创客课程,并开设学生“创客空间”,给学生实现“让想象落地”的平台。 创客教育的关键点是,如何把创客空间整合到现有的教育项目中。 创客空间是创客们制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以及项目协作的场所。 对于学校来说创客空间不仅如此,还是课程实施的环境。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 创客课程主要有以下一些要素:动手做是最重要的,开放和分享,大胆尝试,迭代设计,注重美学,打破年龄歧视,强烈的个性化学习,技术是基本要素,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等。

中国的创客教育,已然迎来黄金时代,可以先看看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幼小学创客剧场方案

创客剧场是一个专业全面的创客电影作业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电影制作工作平台。师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替换部分设备,组合成特定的个性化系统 利用虚拟抠像.AR等领先的视频技术,连续拍摄移动的照片,再将这些照片快速播放,配上对话.背景音乐.字幕.特效等,从而生成一部动画电影。

创客剧场优点

创客剧场实际展示

创客剧场展示3D打印、黑板粉笔、绘画、剪纸、黏土、玩具、各种意想不到的生活用品,甚至食物饮料,结合虚拟抠像和增强现实技术,让学生们与动漫角色同场演绎。

无论在校内校外,对于教师资源和教学内容质量的把控都将是未来发展和区分创客教育市场的核心。

课程教育范文第6篇

一、女性教育发展状况

在中国,女性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中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对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予以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致力于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性别差距,不断改善女童的受教育环境。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中小学助学金,并由政府拨款实行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努力保证女性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女性比例显著提高。重视扫除妇女文盲,遏制女性新文盲产生,防止脱盲女性复盲,并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扫盲教育。政府有关部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以妇女为对象的“巾帼扫盲行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想方设法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女性素质为实现男女平等夯实女性基础。然而,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没有给妇女平等的教育机会,古代中国妇女可以读书,但不能考科举,也就是不能为社会服务,不能当官员,很多方面的工作都不能担任,这些传统的偏见仍然对今天的教育产生影响,并构成当今女性教育中依然存在着的问题

1、从性别比较和时期变动的视角来看,女性文盲率依然偏高,新文盲还在不断产生;初等教育持续性弱,部分地区辍学率还比较高;高等教育代表性低,在学比例与学位层次成反比;学科分布均衡性差,人文学科偏多;理工学科偏少。专业集聚现象比较严重。像“幼师”、“护士”等由家庭女性角色延伸出来的社会角色,成了女性就学聚集的学科与领域。

2、从整体来看,中国女性教育发展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性别缺陷,一是平均教育年限偏短,2000年平均上学年数只有6.1年,仍比男性短1.5年;二是教育分布不够均衡,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明显。

二、影响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

1、传统性别文化和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不是直接作用于中国女性教育发展,而是通过教育机会、教育难度和教育回报等三个中间变量间接地产生影响。表现在传统的两性分工使男性长期占据了社会舞台,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主角。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也辈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女科学家、女学者、女诗人、但就整体而言,妇女被挡在了家门口,“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的传统性别分工制度;“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庭中,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传统性别文化;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以及容易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想法、“男婚女嫁”与“男高女低”的传统性别婚嫁制度,使妇女丧失了接受教育、参与社会事务及人格独立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首先,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形成向男孩倾斜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最终导致女性教育机会的减少。即使是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有些父母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还会拒绝女孩子去上学,因为减少了女儿在家帮忙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还有长期传承下来的对女性掌握知识能力的刻板印象,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萨默斯认为,男女先天智力的不同导致女性科研人员不如男性同行出色,使得女性更多地聚集在语言文学等学科,失去了在工学、理学和农学等学科的教育机会。其次是增加女性接受教育的难度。其主要表现是:1)不能全力以赴自己的学业,要照顾弟妹,要看护生病卧床的父母,甚至要照料和承担家庭的小生意或季节性的农活;2)得不 1 到必要的学业支持和辅导,如农村父母不会像关注男孩那样关注她的学习情况,也不会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家教指导,当学习跟不上的时候更多的是劝其放弃;3)学习的精神压力大,父母本来就不让你上学,现在你自己要上,不学好能行吗?4)性别的学科专业聚集加大了升学的竞争程度,迫使女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力争好中更优。最后是降低女性来自教育的回报。对于女性来说,教育回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有能力从事更体面、更有发展和更多工资报酬的工作,二是有条件建立一个更为理想的婚姻。然而,在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下,教育的这两个主要回报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回报率低,甚至可能是零回报或负回报。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显然,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滞后作用,并不是那么直接的、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它是通过教育机会的减少、教育难度的加大,以及教育回报的降低来实现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的。

2、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和保障机制存在许多新问题,妇女从事低收入、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就业的状况比较突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在部分地区、行业和群体中尖锐起来,男女两性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妇女参政仍存在种种障碍;婚姻家庭领域出现许多消极现象,严重损害了妇女儿童的权益。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有些源于资源配置中的利益调整不公平,有些属于制度不完善,有些源于落后消极社会观念的深层影响。但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思想造成女性长期处于劣势状态,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没有在人的头脑中真正树立,许多人甚至经常把男女平等当成是对妇女的照顾,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也成为一般化了。

3、人口压力的作用。人口压力意味着中国教育需求超过教育供给,当教育变成稀缺资源时,不外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高教育的市场价格,这样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就会在男权性别文化和制度的驱使下,把教育资源的约束转嫁给女儿,或者让女儿去打工,分担儿子比较昂贵的教育消费,或者让独生女儿适可而止,不要上更多的学,以免给家庭增加负担;二是提高教育的入学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性别意识强的父母仍然会在需要的时候牺牲女儿,以保证儿子考高分继续深造,如要求女儿承担更多的家务事,还有让女儿去打工,以便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儿子请家教。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口压力会加大传统性别文化对中国女性,特别是中国农村女性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加快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男女平等。

1、加强女性素质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占人口总数一半,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也是实现妇女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女性素质,要坚持教育为本。要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提高女性素质作为落实中央重要战略决策的基础性工作,努力构建女性终身教育的新格局。使广大女性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发展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她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创造新生活,树立新风尚、展示新形象。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提高妇女素质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妇女作为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首先要有信心和自信,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但是却无法省略掉在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上自身必须经历的艰苦努力的历程。因为,能否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最终只能取决于全体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其中所发挥作用的状况。无论多么良好的社会愿望,无论多么优越的社会制度,所起的作用终究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法律上的男女平等,是权利而不是现实,权利并不像福利那样可以发放到每一个人的手中,权得只是提供了前提、机会和可能性,权利的实现必须去争取。尽管全社 2 会都有责任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国策创造条件,但这一切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妇女发展,而不能代替妇女发展。妇妇解放首先而且最后也只能依靠妇女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妇女要发挥主体作用。一项政策法律是否平等,妇女自己体会最真切。因此,妇女应当不断向决策机构反映自己的呼声和要求,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实现。同时,要树立“四自”精神,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平等与自身素质互为因果条件,只有依靠妇女的自觉意识和奋斗精神,男女平等才具务了主观条件。

2、稳步发展基础教育,夯实女性知识基础。提高女性素质,发展女性教育,要从基础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缩小义务教育的性别差异,充分确保女性受教育的权力,保证女性与男子共享教育资源。要充分保障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帮助家长革除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营造有利于女童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对于经济拮据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村的家庭,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而且还要适当地开展勤工俭学,使女生在求学过程中甚至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加上增加农村办学在时间上的灵活性,以满足农村季节性的劳动力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降低或抵消女孩因为户外求学给家庭带来的机会成本。对女生特别是农村女生要减轻家务负担和减少求学压力,对于她们的学业要给与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在她们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要及时地予以帮助和疏导。为了更好地在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对女生提供辅导和咨询,建议构建以学生家长、社区义工以及在读学校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以学为重,定期交换信息,适时跟踪服务。要通过法律和经济上的帮助,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尤其要实施好“春蕾计划”,减少女童失学、辍学现象,确保适龄女童接受教育,从而为提高女性素质夯实知识基础。

上一篇:社区护理调查范文下一篇:质量兴镇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