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范文

2023-09-17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范文第1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到教材体系都有了重大的调整。笔者以新课改要求为视点,依据个人课堂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目标进行了辨识,并就课堂教学如何达成课程目标进行了探索,以此与同行分享感悟、共寻妙法。

【关键词】课程目标 历史课堂 辨识 途径

课堂教学如何承载新课改的期盼,人们常说“重在观念,成在行为”,或许我们缺失的并非是观念,而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在此,本人将立足学科特点及个人的教学实践,就课程目标如何走进历史课堂,谈一些初浅的感悟和思考。

一、课程目标的内容辨识

在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与过去一脉相承,变化甚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新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则是新生事物,它的提出,说明了新课标更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自己对“过程也是目标”曾感到过疑惑不解,经过反思,我认为“过程”,应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探究问题、辨析史料、比较历史事物、评论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等等。其中“资料收集、问题探究”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

当然“过程目标”,其中也涉及到方法目标,因为过程必然蕴含着方法,如辨析史料的过程中有辨析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中有评论的方法。方法不仅关联到过程,还关联到能力,比如,评价可以是方法,也可以是过程,还可以是能力。那么,方法和能力是什么关系昵?方法是具体的、外显的:能力是抽象的、内在的。判断能力形成与否,要看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方法。

课程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那么它们又是如何有机联系的呢?

我曾讲分封制,首先讲述分封制的内容,然后对分封制进行评价:巩固了周朝统治,开拓了边疆,但也导致了周朝后来的分裂,所以要辩证的评价(大意如此)。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这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什么?当时还根本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如何统治如此辽阔的疆域?我们的祖先很智慧地发明了分封制,这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创新(按现在的话,叫制度创新)。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周朝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对分封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按现在的话,叫没有与时俱进),这才导致了春秋战国的裂土争雄。所以,具体到分封制,评价的方法应该是发展的评价而非辩证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应该和制度创新或与时俱进相关。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忽略了课程目标中的任意一个,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可以说,课程目标是平等的,是同时、交叉、重叠和反复进行的,它们统一于教学活动。

二、探索新途径、达成新课堂

课程目标的提出引领了历史课堂的激情与精彩,而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是师生、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整合,教学是师生运用教材、环境等载体而进行的一种对话、沟通、相互切磋、合作共建。那么,课堂教学如何促成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突破学科简单分类,实现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历史学科的内涵是生动的、博大精深的,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智慧,可谓“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要落实好知识与能力目标,除常规教学外,必须重视综合语文、政治、地理学科的阅读、识记、经济分析、人文地理分析等能力要求。一般而言,可通过语文学科中导读设问、学生自读,培养学生快速、跳跃阅读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等;知识识记常被看成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有目标的识记也是开发智能的手段,这也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只是识记培养应因时因事适量点缀,重在启发,不应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的主线。某些历史知识也可借用政治、地理的分析方法进行教学角度的转换,这既有利于学 生知识的理解运用、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还增进了政、史、地的学科综合。

[案例]:如“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的教学,若照本宣科地分解原因中的几大要素,教学一定平淡无奇。若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先向学生提出“你若办企业将做哪些必要准备”的假设,再引导学生归纳出前提、劳动力、资金、技术及市场条件等,教学的新颖设计便凸现出来。又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节,在阐述其带来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展示烟囱高耸入云霄的工厂图片,运用地理知识,诱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大气污染”“资源争夺”等,这不仅落实了知识、能力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使历史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二)调整课堂结构,实现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常,历史教学都是从分析背景入手的,它道出了历史学科看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入的把握,它不束缚于一人、一事、一物,要求能够“跳出庐山外,识得真面目”,也就是说用问题来表示从何而来?怎样来?如何变化?什么原因?有何作用及意义?趋势如何?还存在什么不同解释?我们的解释有问题吗?这种认识能力的具备必须依赖课堂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地达成。而随着对教材地位认识的转变,原来把教材当成教学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会跟着改变。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教”重视基本史实 的落实、关键词句的领悟,还特别要重视利用教材,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与课本的自主对话中,习得读书之法,体味读书之乐,这种情境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趣味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思维性强的,这类情景式课堂教学常能较好地促成师生互动、促成知识的自然生成。

(三)展示学科魅力,实现教学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使学生激发一种“天赋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趣味,一种成己成物,悲天悯人的宽阔胸怀,即:体现对人心灵的恒久呵护。

历史这种功能的潜隐性、长效性与前瞻性并未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但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又不能为眼前一时之得失所遮目,应着立于自身的修炼和学科的魅力,达成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毕竟高中生己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辨潜能,在教学中可将一些目前尚存争议、对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与当代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具有重大鉴古知今作用的历史问题,提出来供学生思考、求解。这些问题虽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圆满解决,但它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无疑有助于学生精神意识的塑造并增强历史的感悟力。

[案例]: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不同影响、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历史作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奇迹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腾飞对中国的启迪、中东阿以冲突探源、对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的再认识等等问题,均能较好地展示学科魅力、体现多方面的人文价值。

总之,如今在课程改革浪潮中,课程目标的大旗已高高飘扬,很是好看但这也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希望经过我们的思考和探求,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充满知识的力量、过程的精彩和思想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3]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5](苏)K.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范文第2篇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范文第3篇

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法指导

一、 专题综述

改革一词的出处远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作战时改华夏传统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凑短衣长裤,因为胡人服饰多为动物毛发皮革所制,故而有“改革”一词,意为变革,革新。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古人称之为“鼎新革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的概念:

改革或变法是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

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政府行为,是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改革的实质

改革的实质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可以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三)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四)改革的背景(原因)

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改革的背景一般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内部原因的分析又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进行:

1.经济上:主要表现为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五)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如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即奴隶制的井田制和分封制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者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者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如明治维新的政治因素即由于农民起义不断、新兴地主和商人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中下层武士产生反抗思想从而导致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

3.文化上:主要表现为各国改革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或冲击,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即由于鲜卑族进入中原后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外部原因一般是受到来自外部的先进文明冲击或面临外来侵略的威胁,产生民族危机。如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是受到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冲击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威胁,民族危机逐步加剧。

改革的目的——因时代背景不同、各国国情不同各有差异,但是总结起来不外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摆脱危机、富国强兵等要求。

具体来讲,这些改革的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六)改革的过程分析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改革是渐进的社会变革,因为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改革的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以迁都洛阳为界标,分为前期由冯太后主持的创立新 制与后期由孝文帝主持的移风易俗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奠定了改革的基本框架,后一阶段则是改革的深化。再如中国戊戌变法根据改革推进的程度分为舆论宣传、政治运动、这一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肯定或否定。

(九)影响改革成败的原因分析(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变法高潮三个阶段。

(七)改革的特点分析

1.从方式上讲,改革一般都是由统治者推行的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是和平的、渐进的过程,这与激烈的快速的自下而上 的社会革命截然不同;

2.由于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势力的利益和旧制度的格局,必然受到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这就使改革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

3.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改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八)改革的结果

判断改革成败的依据不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衡量,而是看改革的目的与结果是否一致。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与保留。

改革的结果一般可分为成功、部分成功、失败三种。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注意】评价改革成败的标准: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顺应民心等。即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要求,再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十)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

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世界文明史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相互交替、互为作用的过程。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必然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体表现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促进社会转型,推动思想解放。

任何改革者受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商鞅 任何改革者受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受地主阶级的局限,使变法带有重农抑商、轻罪重罚、文化专制等局限, 受地主阶级的局限,使变法带有重农抑商、轻罪重罚、文化专制等局限, 这些局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这些局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十一)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1.把握考查内容:高考对重大改革的考查都是通过新材料来创设新情景考察。但是,无外乎是三个方面的材料:改革的背景材料,改革内容材料,改革的意义、影响、作用材料。然后在设计问题是就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设计问题。

2.把握考查方向:

二、 专题备考建议

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选修一部分内容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分值15分,一般都是两个设问,共 15 分,分值分配为

8、7 分或

5、10 分,基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看上去有点去教材化。因此,不少学生一直感觉有点无所适从,不少学生不知该怎样去复习备考。而材料题要求学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从提供的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是高考历史主观题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吃透历史课程标准对选修一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要求是:“认识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知道该标准后,大家在备考时方可做的有的放矢。

二、注重研究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选修一的考查,总结其出题的角度及规律

选修课的考查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再高一层次就是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考查学生一定的历史探究问题的能力。

3.把握高考问题的设计:

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选做题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有关问题的设计主要从涵盖几个方面:

1)对改革的背景(原因、目的)的分析。 2)对改革的内容(措施)和特点的概括提炼。 3)对不同背景下的改革进行分析、比较。

4)对改革成败进行评价,或者谈影响、认识、启示等。

三、在备考中如何利用教材高效复习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范文第4篇

摘 要:基于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探究,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强调以新课程教材为基础,针对历史背景的教学方法这一问题展开。首先要求注意历史教学的时序性,教会学生在通史的知识体系中,认识历史事件的背景,同时要求整合各种版本教材的优势去探究历史背景。着重探讨介绍了历史背景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学习方法;整合归纳;有效课堂

基于高中历史新课程设计思路编写的教科书采取了中外混编的形式,在每一个模块中既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也有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完全像旧人教版那样形成通史体例,目前这样的教材编排最大的好处是把相关内容进行集中,进行板块式教学,由于内容相似,从中就可以进行学习方法的归纳。同时,这样的教学编排也给教学提出挑战,由课程打破了通史体例,使得历史的时序性不强,教师必须整合各个版本的教材,取长补短,重视历史纵向联系的同时,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笔者在一线教学中,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出了不少教学体会与经验,与大家一同探讨。

学习历史,首先要学好历史背景,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历史事件时间概念的把握上。基于新课程的设计,在很多地方没有更多强调历史事件的背景。比如,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着重强调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而对欧洲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交代不清,学习时应向学生强调:无论英国、法国还是美国、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确立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兴起以后,要求反封建专制统治,实行民主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每讲到一个国家就不断给学生强调这点,学生对知识就能形成学习方法。对于这样一个大背景,同时向学生强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兴起的背景,同样也是它。世界近代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世界历史的大事件都与资本主义发展这个大背景分不开。这样,以点带面,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印象,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类似的教学还可以用在必修三第五单元讲中国各阶级救国方案的提出。我们知道,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的大背景是鸦片战争,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背景是内忧外患,外主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大背景也主要是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背景下产生,无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的救国方案的出台,都是在西方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近代中国史是列强侵略的历史,也正是民族危机,有识之士进行探索才会有救国思想。同样向学生强调:把握中国近代史这个特点也就掌握了学习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生很难按通史体例去把握教材,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时间概念的把握成了学习难点,经常记不清时间,或对事件时间概念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数,注意将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内容加以联系和归纳,让学生形成通史体例的知识体系。在讲必修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历史背景时,要先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政治史,强调明清之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阶级思想专制加强的政治背景,学生才能理解明清反专制思想的出现,其次,还要强调必修二经济史内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引起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才出现反主流,要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同样的方法可以用在讲百家争鸣,学生要知道必修一战国时代的政治形势,即诸侯争霸,同时也要清楚必修二:春秋战国时期铁牛耕推广使用,生产力提高。只要讲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就一定要讲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以及思想背景。这样讲历史事件背景就形成了方法。

新课程改革,有自己的编写思想,不可能尽善尽美和面面俱到。有时候,教师还要把其他版本的教材融合进来,进行取长补短。比如:在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背景时,我给学生补充讲了汉初刘邦白马之盟:“非刘姓不王,非功臣不侯”,实行分封制,所以产生了王国问题,除此之外,还面临匈奴威胁。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理论指导,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完成大一统的需要。以此为点,也要强调: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离不开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

总之,新一轮的课改有优势,它是一个教学的蓝本,但不可能完美无瑕,所以对教师是挑战,我们只有不断钻研才能有收获。

参考文献:

[1]沈素英.创建历史研究性课题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2001(6).

[2]刘福泉.我国合作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6).

[3]宋九全.高中历史课堂生生合作学习的模式[D].湖南师范大學,2006.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作为人类重要的人文学科——历史已经受到了冷落和轻视。而作为一门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教育学科,高中历史不仅仅要注重对课程知识基础、结构组成等的学习,更要注重实现历史课程文化的重建,让学生在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领略到历史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本文对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文化的构建中实现文化再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文化再造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改革如何起到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等作用成为了历史教育最为基本的功能。当前,有众多的高中历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产生了排斥历史、远离历史的感觉,并最终无法形成历史思维和历史精神。因而,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都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熏陶,让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文化再造成为历史教育承担的基本功能。

一、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内涵

在高中的历史课程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历史课程的文化再造,就要求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关注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关注世界存在的根本意义,并由此实现学生对自我价值、个人精神品质的培育和升华。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以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为基础,结合实际生活和内心感悟反省,形成自身独有的态度、价值观念、批判精神、道德情感等,并实现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判断。

在我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的历史都有着独立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从纵向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从横向来看,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开放,最终形成了开放性的历史发展大潮,为文化再造创造了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使得历史文化成为了人们的公共财产。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融合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的感染,让学生从中理解历史人文的具体展现形态。

二、高中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危机

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倾向于经济、科技等领域,而作为人文精神重要代表的历史学科则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历史过分强调历史的知识内容的传递和工具性作用,让学生们成为了考试、得分的机器,而忽略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形成。另外,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背诵,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使得学生们丧失了反思、质疑的思维能力,很难培养出探讨精神和批判意识,这都将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能力,丧失了历史教育的最终意义。

2.人文教育的个体关注度较低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底蕴的民族,中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传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人文教育起着一定程度的规范群体道德的作用。如传统的儒家思想贯穿整个封建历史,也延续至今。这种思想无形之中潜入了历史教材中,这种思想注重了人文的传承而疏忽了发展的个体性和历史的独特性。

三、高中历史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和文化再造的关注

1.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念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校都应当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问题的探讨和思考,鼓励他们解决问题,并提出自身的想法。教师应当对民族历史、国际历史中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整个历史发展的条件、过程、结果作用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发展脉络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让他们培养历史责任和社会认同感,从而提高整体的思维能力,形成自身的整体发展意识。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个人价值

要关注学生个体价值,教师就要在多样性、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注重把握课程文化构建的意义,把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个体性相结合,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尝试让学生在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倡导自主学习,提高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教育的价值:回归人文精神[J].北京教育,2002(5).

[2]郭元祥.高中课程应关照学生深层次的现实生活[J].全球教育展望,2003(8).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范文第6篇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不仅要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要促使历史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本文就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几点策略。

一、设计贴近历史、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历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的真实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并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历史的真实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教学《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了四组,每组负责讲其中的一个问题。到上课时,有的学生通过展示所在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统计数字来说明改革多年来GDP的大幅增长;有的学生拿来了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通过对比来展现改革开放多年的生活巨变。这样的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感觉历史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中。

二、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所谓探究性学习,既不同于过去的灌输性学习,也不同于研究性学习,它不是直接把问题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因此,要开展好探究性教学,教师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二是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便学生畅所欲言。设计的问题若没有针对性,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回答;而若没有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则可能不敢回答或不愿回答。

例如,在教学《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20世纪的人类历史上有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那就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解体。幽默的俄罗斯人在谈起苏联的主要领导人时,常说这样一则政治笑话:‘列宁证明了应该如何管理国家,斯大林证明了应该如何不管理国家,赫鲁晓夫证明了傻瓜都可以管理国家,勃列日涅夫证明了并不是每一个傻瓜都可以管理国家,而戈尔巴乔夫则证明了……’那么,事实真的像这段笑话所说的一样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段笑话呢?”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既使学生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又为本课所要学习的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埋下了伏笔。

三、捕捉课堂资源,进行生动教学

1.搜集资源。

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自主参与为特征的社会和自然课程资源面前,学生面临着如何获取信息、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归纳总结有用的东西等问题。要开发历史学科广阔的课程资源,发展学生个性,就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开发课程资源铺路奠基,帮助学生搜集教科书之外的课程资源,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引导,丰富历史课的内容,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2.主动引导开发。

教师本身是课程实施中最有价值的资源,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充分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探索和提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思想的火花需要教师去点燃。教师要根据学情,根据学生的亲身体验,根据学生对社会、对教材的理解,利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张扬学生的个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反对把备考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所以,广大历史教师必须重新认识高中历史教学,更新教学方式,转变自身角色。

上一篇:高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工作后入党申请书范文